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闵行区).docx
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作业第6课藤野先生1 .常识储备。鲁迅(18811936),原名。本文与我们六、七年级所学的:两文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根据这三篇文章的内容,尝试推断三文写作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2 .选词填空。(1)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络绎不绝)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2)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己经一年,(典故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3)原来我的讲义己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仅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而且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3 .单元长作业任务1八年级X班将以本单元课文内容为核心资源,布置一个“书本上的名人”主题馆。首先需要搜集名人主题馆的资料,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藤野先生馆”陈列表。“藤野先生馆”陈列表典型事件人物品格对应陈列物初见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一幅正确的解剖图一幅血管被移动过的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求实问理鲁迅与藤野先生一起探讨的图画送我相片与我惜别4.品读文章之后,藤野先生这个人物就呼之欲出了,他鲜活地站在鲁迅先生心里,也仿佛就在我们面前。但文章有些内容并不是写藤野先生的,你能找出来吗?这些内容对于表现藤野先生,有什么作用?请在小组内合作探究,完成下面的表格。事件概括对于表现藤野先生的作用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交代离开东京,结识藤野先生的缘由5.鲁迅的语言冷峻、犀利、幽默,富有感情,耐人寻味,具有独特的风格。结合加点词,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2)太林是物以稀为贵攀。(3)他们也回学不酒醉似的喝彩。6.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先生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自己的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1.梳理课文中记叙的事件,完成表格。围绕“我”的母亲(A组事件)围绕“我”(B组事件)母亲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家中东挪西借供“我”读书(1)(3)(2)“我”离开家乡,参加新军和同盟会在天灾人祸面前,母亲表现出坚忍、朴素的积极感情(4)2.上题中,课文A组和B组事件之间有怎样的关联?课文主要回忆母亲,为何要用这么多篇幅写“我”的事?3.课文中“还”的出现频率很高,请对比下列语句,回答问题。母亲把饭煮了,荏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些能挑水挑粪。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些会种地了。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法穿不烂。每天夭等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虽然自己不富裕,些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生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生给我许多慰勉。母亲生我前一分钟生在灶上煮饭。(1)请从中挑选3句话,分析“还”字的表达效果。我选择第一句,”还”字写出了我选择第一句,”还”字写出了我选择第一句,“还”字写出了(2)作者频繁使用“还”字,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4 .(1)作者在回忆母亲往事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对母亲的评价。请分析下列句子,在括号内写出这些议论性语句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感。示例: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表达了作者对母亲被迫丧子的无限心酸的理解和体谅)母亲是个好劳动。()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2)作者为何要将这些议论性语句穿插在记叙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些议论性语句全放在文章开头或是文章结尾吗?请说说你的看法。5 .本文的语言质朴平实,几乎没有修辞,也少有对人物言行和外貌的刻画。他是这样抒发思念之情的: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邹韬奋我的母亲是这样抒情的: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松所见着的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老舍我的母亲是这样抒情的: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请从语言形式的角度对这几句话进行比对,说说这些作品的语言风格有何不同。6 .单元长作业一一任务2在任务1的基础上,收集“书本上的名人”主题馆之“朱德母亲馆”的相关实物或照片,并撰写摆放在陈列台旁的介绍性文字,丰富名人主题馆的陈列内容。思维支架:请参考教材中的两张插图,从三个角度去思考需要撰写的介绍性文字。朱勒买给中余的值色(1)实物或照片的内容是什么?(2)实物或照片与“书本上的名人”的主题内容是否有关联?(3)实物或照片对“书本上的名人”这一主题的其他展示内容是否起到补益作用?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列夫托尔斯泰的身份信息表。2 .因为托尔斯泰的社会地位和长相的矛盾,人们初次见托尔斯泰,情感发生急剧的变化,请根据你的理解对下列语句进行排序,并分析人们情感变化的过程。他带着轻松愉快的口气,又迅速又随便地讲着表示欢迎的话语,同时主动向客人伸出手来。来访者一边与他握手,一边深感疑惑和惊讶。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像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排序:情感变化过程:敬重有加、诚惶诚恐3 .人们对托尔斯泰的情感变化,源于托尔斯泰情感丰富的眼睛,请试着为下面一段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语句选择一组最合适的动词,并分析使用这组动词的好处。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锂亮的钢刀了过来,又稳又准,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A.刺切中控制探索B.刺击中控制探寻C.扎击中抑制探寻D.扎切中抑制探索4 .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但联系全文看,读者仍能感受到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这是为什么?思维支架:(1)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2)前后描写的内容有何不同,目的是什么?(3)作者写这篇人物传记的目的是什么?5 .在阅读文章时,有同学发现课文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认为托尔斯泰究竟是幸还是不幸?6 .单元长作业一一任务3今天我们需要布置“书本上的名人”主题馆之“列夫托尔斯泰馆”,要求:(1)通过分析文章以及查找资料,从背景、音乐等角度设计本场馆的布局。(2)抓取人物的主要特征,确定场馆的命名。“列夫托尔斯泰馆”设计表条目设计设计理由且M乐立CE.曰zK命名第9课美丽的颜色1.根据拼音写汉字。(1) chi (2) cu (4)吹 XQ (5) du6 (3) zhi (6) zhu (2.阅读相应段落,按要求梳理文章内容。段落居里夫人遇到的困难居里夫人的表现居里夫人的精神品质2-7(1).居里夫人觉得在娄蒙路工作的时光是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时光(5)8-11(2).(3)果敢英勇12-16科学研究的艰难(4)_(6)_3.“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这里连用了四个“转向”,有什么作用?4 .本文节选的内容在居里夫人传中的标题是“伟大的发现”,编者将题目改为了“美丽的颜色”,你更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5 .1903年,居里夫妇因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假设你是当年的与会记者,请你根据文中所引用的居里夫人的话,将下面的采访提纲补充完整。居里夫人采访提纲采访目的(1)采访时间1903年12月10日采访地点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采访问题问题居里夫人的回答问题1:(2)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把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做好。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问题2:您可以给大家描述一下平时工作的内容与场景吗?我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结果是棚屋里放满了装看沉淀物和溶液的大瓶子。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熔化锅里沸腾着的材料,这真是一种极累人的工作。问题3:(3)我可以毫不夺大地说,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在我们十分可怜的棚屋里笼罩着极大的宁静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问题4:(4)我们在实验室里只有很少的几个客人。偶尔有几位物理学家或化学家来,或是来看我们的实验,或是来请教比埃尔居里某些问题,他在物理学的许多分支领域,是很出名的。他们就在黑板前谈话,这种谈话给人留下了清晰的记忆,因为它们是科学兴趣和工作热情的一种提神剂,并不打断思考的进程,也不扰乱平静专注的空气,这是实验室的真正气氛。6.单元长作业一一任务4请大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文内容,为“书本上的名人”主题馆之“居里夫人馆”撰写一份宣传册扉页的解说词。材料一:除获诺贝尔奖外,玛丽居里的各种荣誉称号有:会员56个,会长2个,院士19个,院长1个,博士20个,教授1个,荣誉市民3个;另外获得奖金10项,奖章16枚。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所宠坏的人。”材料二: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玛丽居里)材料三:我把你们的奖金当作荣誉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初步的荣誉。借款理应归还,请把它再发给另一些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玛丽居里)写作:学写传记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传记是对人物的生平进行系统记述的一种文章体裁。()(2)在本单元中,列夫托尔斯泰和美丽的颜色都属于传记。()(3)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传记写作中一般要虚构一定的情节。()(4)传记一般是“自传”,也有由别人记叙的。()2.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我们学写一篇传记,前期需要完成大量的准备工作。请按照以下任务要求,为你的家人写一篇小传。任务一:确定写作对象,完成信息填写写作对象家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妹妹小姨姑姑名别龄贯生 姓性年籍出工作单位/职业:1特长:人物经历:(时间轴)(重要事件)文化程度任务二:采访传主,完成记录采访提纲人生阶段典型事例困难和解决方法人生感悟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任务三:拓宽采访范围,多角度收集素材任务四:整理以上材料,完成传记写作(不少于500字)评价指标请在相应星级下打钩,二1.材料真实2.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3.写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品质4.有能凸显个性的细节描写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某中学八(5)班语思中队为了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了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课,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任务。【活动一:设立主题】1 .论语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以下主题与本次活动要求一致的有()(多选题)A.王婆卖瓜,自卖自夸B.以诚待人,以信交友C.君子一言,驷马难追D.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活动二:收集现象】2 .收集班中守诚信的典型事例,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叙述应注意流畅和生动。【活动三:担任主持】3 .如果你是本次“讲诚信”主题班会的主持人,你认为下列开场白排序电令道的一项是()大家好,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朝,其何以行之哉!诚信是善,它是人与人之间相处交流的基石。诚信是真,它时时刻刻提醒我们用切实的行动约束自己。约束自己、与人相处,诚信似乎离我们很近;人性光辉、传统美德,又似乎离我们很远。但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诚信是美,它映射出人内心深处最美好的一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让我们走进“诚信”话题,一起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我宣布,八(5)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可见诚信自古以来就具有重要的意义。A.B.C.D.【活动四:分享交流】4 .古代有许多与“诚信”相关的成语、名言警句或寓言故事,请任选一则和同学们分享。【活动五:发朋友圈】5 .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须在朋友圈编辑并发送一条推文,请仿照示例,为本次主题班会原创一条文案。诚信是一把戒尺,丈量事物的方圆。【活动六:活动小记】6.论语中曾子自省:“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结合这句话及本次班会主题,谈谈“诚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80字左右)【参考答案】第6课藤野先生1. 周树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三部作品的写作先后顺序应依次是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因为它们依次记叙了鲁迅先生童年、少年与青年时期的经历。2. (1)成群结队(2)掌故(3)不但连3.典型事件人物品格对应陈列物初见藤野先生生活简朴不拘小节藤野先生领带歪斜的课本插图添改讲义认真负责有红笔添改痕迹的讲义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治学严谨一幅正确的解剖图一幅血管被移动过的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实验器材,正在做实验的鲁迅画像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求实问理鲁迅与藤野先生一起探讨的图画送我相片与我惜别真挚关爱有“惜别”两字相片的课本插图4.事件概括对于表现藤野先生的作用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交代离开东京,结识藤野先生的缘由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反衬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看幻灯片事件交代弃医从文,惜别藤野先生的原因5.(1)“无非”的意思是“只,不外乎”,与“也”字连用,既隐含了东京的现实与南京一样,乌烟瘴气,令人失望,又交代了自己东渡日本的游学旅程和追求理想的心灵历程,流露出作者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情绪,表现出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2)这句话是“我”对自己初到仙台受到优待原因的猜测。“大概”表示推测、估计,与句末的语气词“罢”合用,以诙谐的口气猜测“我”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以“物以希为贵”为喻,表现出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3) “何尝”表示婉转的否定,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情感。6.评价要点:(1)书信格式(2)人物情感(3)语言风格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1. (1)母亲聪明能干,把日子过得很有滋味(2)母亲性格和蔼,待人宽厚,有同情心(3) “我”回家乡办新式学堂(4) “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2. A组材料从多角度写出了母亲勤劳、聪明、宽厚、坚忍的形象,B组材料则写出了“我”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母亲的谆谆教诲,“我”长大后百折不挠的革命忠诚,视民如伤、爱民如子的恢宏风度,都得益于母亲的言传身教。3. (1)“还”字写出母亲负担的劳动之重,也写出母亲因身材高大而能负担比一般妇女更重、更多的活儿。“还”字写出“我”从小就勤劳能干,是深受母亲影响。“还”字写出了母亲是勤俭持家的能手,能纺出两三个孩子接着穿都穿不烂的好布。“还”字强调了母亲起床之早,突出了她的任劳任怨。“还”字写出了母亲有人情味,有同情心。©“还”字写出母亲对“我”的影响之深远。“还”字写出母亲的思想进步,识大体,顾大局。“还”字写出母亲坚强与勤劳,不怕苦,不怕累。(2)作者“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愧疚和悲痛,对母亲终生付出、让子女成长成才的感恩之情,以及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之心跃然纸上。4. (1)对母亲勤劳能干的敬佩。“极能”“没有”“任何人”强调了对母亲任劳任怨和好性格的赞叹。“平凡”写出了母亲的普通,也写出了母亲的伟大,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情和敬仰,也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情和敬佩。(2)记叙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是记叙的深化。将记叙和议论交互穿插,能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进行即时评价,调整叙述节奏,使文章更加生动,情感表达更加流畅。5 .朱德的语言风格质朴自然,这篇文章是朱德作为儿子,怀念追悼自己的母亲,感念母亲对自己的教诲而写的,情感抒发克制,句子较短,少有感叹,少有形容词等修饰语。邹韬奋怀念母亲时用长句,有较多形容词,赞美母亲的美,情感抒发更直接。老舍怀念母亲时,情感激烈,且在最后用极短的句子,强烈地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和悲痛之情。6 .思路点拨:第一张照片是朱德的出生地,可以看出这个地方破旧简陋,是贫苦之地。第二张照片是朱德买给母亲的眼镜,买眼镜是朱德表达孝心的一种方式。照片与朱德怀念母亲的内容有紧密的关联,课文写朱德家境贫苦,给读者看朱德的出生地,能让读者对朱德的家乡的贫苦有更直观的印象和感受。课文写母亲年老仍不辍劳动,尤喜纺棉,朱德长年离家在外,献身革命,这副眼镜能看出朱德心中对母亲的牵挂和体贴。两幅插图都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体会到朱德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恩。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1 .俄罗斯文学泰斗或名门望族矮小敦实失调、崎岖、平庸、粗鄙、平淡无奇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作品写一部即可)2 .排序:情感变化过程:期待、好奇一一敬重有加、诚惶诚恐一一失望、尴尬一一惊奇、钦佩3 .B动词“刺”“击中”带有力量感,“控制”、“探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人们看到托尔斯泰眼睛时无力抵抗的表现,这些动词突显了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对人的震慑力,以及目光中敏锐的观察力。4 .文章使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写他相貌平庸既是对他的外貌进行真实刻画,也是为了表明他是俄国普通大众中的一员。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眼睛的犀利敏锐。全文既对托尔斯泰的“形”“神”进行了独到细致的刻画,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这样,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的艺术效果,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尤其是眼睛,给人留下了强烈、深刻的印象。5 .示例:不矛盾。“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是说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他自己最大的痛苦与不幸。但他把宝贵的精神财富留给后人,他又是伟大而幸福的。(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6 .示例:条目布局设计理由背景稍显奢华的俄罗斯风格会客厅设计依据之一是托尔斯泰的身份和地位,文中提到托尔斯泰的身份是“伯爵”,出身“名门望族”。依据之二是文中提及托尔斯泰在客厅接待拜访者。音乐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第二乐章英雄交响曲能反映托尔斯泰对命运的反抗。他同情农奴,多次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想要改变身边人,却都以失败而告终。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音乐表现出的沉痛悲戚而又不廿,恰符合托尔斯泰的心境和命运。命名深邃之光文章着重刻画托尔斯泰犀利的眼睛,展示他“天才灵魂”的深邃、伟大,同时也表达对其看透一切本质进而缺少幸福的悲悯。因此在布置展厅时,我们选择“深邃之光”作为展厅名字,突显托尔斯泰眼睛的魅力。第9课美丽的颜色1. (1)炽(2)猝(3)室(4)嘘(5)踱(6)骤2. (1)工作环境恶劣,实验设备简陋(2)工作繁重(3)玛丽选了“男子的职务”,做的是壮工的工作(4)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5)不畏艰难,持之以恒(6)痴迷倾心3. 这里用了四个“转向”,定格在“他们的镭”,仿佛是一个慢镜头,把两人内心的激动、期盼清晰细腻、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4. 示例:更喜欢“美丽的颜色”。“美丽的颜色”一语双关,既指镭的颜色,也指居里夫人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与不屈信念,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与美丽心灵。5. (1)了解居里夫妇获奖背后的故事,展现其伟大的精神品质(2)请问你们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3)对您来说,这段艰难的研究时光有什么重要意义呢?(4)实验室是你们工作与生活的地方,平时会有朋友前来做客吗?你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6.示例:她用尽一生的时间,去发现美丽的“镭”;她获得过无数荣誉,却视名利如粪±她从一个漂亮的姑娘,变成物理学的一个计量单位“居里”,成为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她就是一一玛丽居里。写作:学写传记1.(1)(2)(3)X(传记作品要求真实性)(4) X(传记一般由别人记叙)2 .略3 .略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1.B、C4 .略5 .A6 .略7 .示例:诚信是一团火焰,温暖寒冷的心。8 .评价要点:(1)结合题干中的句子(2)阐述诚信对于人和社会的作用和意义(3)语言流畅,表意清晰,条理分明编写人员:闵行区教育学院殷秀德上海市龙柏中学韩敏上海市马桥强恕学校赵丽芸上海市莘城学校王大翠上海市闵行区颛桥中学杨丽上海市罗阳中学杨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