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荒下不良资产盛宴将开启?.docx
资产荒下,不良资产盛宴将开启?不良资产证券化具有阳光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特点, 并且符合监管的政策导向,预计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会不断 的成熟和壮大。自2012年,经济下行、供给侧改革、网贷风险频发,债 务违约率高、债券违约率高,银行与非金融企业大量不良资 产剥离,因此给不良资产的大规模出现提供了基础。目前不 良资产领域已经形成亿元量级的市场空间,未来三年至五年 或将保持20%以上的行业增速。资产出让方的诉求“会计出表”的诉求:一方面在经济下 行的初期阶段,形势还没有那么糟糕的时候,相比不良下账、 轻装上阵,银行更愿意维护客户,通过债务展期或重组等方 式让资产留在表内;另一方面严格的监管指标不容商业银行 如此腾挪;因此,面对不良资产,银行“会计出表”的需求明 显强于真实出售。出于盈利考虑,更愿意以时间换空间:不良资产转让的 折扣较大,意味着银行要承担相应的损失。所以银行更愿意 “以时间换空间“,熬过经济寒冬,等待不良资产最终变成优 质资产。处置方案的创新目前,被各类型金融机构广泛参与或寄予厚望的是如下 几种创新处置方案:会计出表、通道业务升级利用各种结构设计,以四大AMC、 信托公司、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等机构为通道,达成会计 出表目的的同时,将资产的最终处置权保留在银行体系内。具体形式上可以是借助私募基金一数家银行成立小型 联盟并发起设立不良资产收购基金,收购标的为联盟内银行 的不良资产,会计体现上是互相持有,资产出表。亦可以是 收益互换的方式。真实处置需求下,服务商模式兴起。一方面,由于批量转让中,买卖双方的价格分歧较大, 导致银行卖断不良资产包的渠道受阻,所以银行正在逐步探 索通过委托专业处置机构,化解不良资产的路径;另一方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本身体量较大,业务布局 较广,但是团队的人手和精力有限,尤其是在各个地域内的 协调能力方面可能存在不足,所以可以联合当地的银行开展 清收工作,实现双方共赢。政策加持1、2012年2月2日,财政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的金 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财金20126号)规定, “各省级人民政府原则上只可设立或授权一家资产管理或经 营公司,核准设立或授权文件同时抄送财政部和银监会2、2013年11月28日,中国银监会关于地方资产管理 公司开展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资质认可条 件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45号)中进一步明确, “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地方资产管理公司”。3、2014年7月,中国银监会公布了全国首批可在本省(市)范围内开展金融不良资产批量收购业务的地方资产管 理公司,分别是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和上海5个省市。4、2016年10月,原银监会下发关于适当调整地方资 产管理公司有关政策的函(银监办便函【2016】 1738号), 允许却有意愿的省级人民政府增设一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除此之外,放开了地方AMC收购不良资产不得对外转让的限 制,并允许以债务重组、对外转让等方式处置不良,受让主 体不受地域限制。5.2017年4月,原银监会降低不良资产批量转让门槛, 将批量打包转让允许户数从1户降到了 3户。6、2019年初,监管部门下发文件,向地方AMC就关于 加强地方AMC监管征求意见,反馈已于2月12日截止。这 意味着,地方AMC首份规范性文件不久将出炉,地方AMC进 入规范经营指日可待。不良资产证券化新一轮的不良资产证券化已经重启,当前仍处于试点阶 段,具备发行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银行只有六家,当前已经 发行的几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也遭遇了一定的争议。不过, 从长远来看,由于不良资产证券化具有阳光化、规范化和标 准化的特点,并且符合监管的政策导向,预计不良资产证券 化市场会不断的成熟和壮大。利润可观不良资产管理公司通过竞标、竞拍、摘牌、协 议收购等大大低于原价格的方式获得资产,进而通过债务重 组、资产重组、企业重整等形式实现价值增值,最终通过出 售实物资产、债权、股权或继续持有经营等方式获取收益, 中间赚取的利润颇为丰厚。当下资产荒的压力已经让银行、保险等大型机构投资者 开始关注并准备介入不良资产行业。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总量 将不断攀升,不良资产管理公司(AMC)、民间机构也将迎来 新的发展空间,不良资产盛宴将开启!1、机构投资者涌现不良资产市场,结构化配资隐现1)资金端当前大量进入不良资产市场的资金来源丰富,但需求却 基本一致一对现金流要求较高,安全性要求较高。由于产业 资本体量有限,而不良资产潜在市场空间巨大,结构化资金 涌入不良资产市场是大势所趋。2)项目端在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意愿不强时,形成了买断式、反委 托、代持、分成制等多样化的交易模式,但是纷繁的交易模 式仍然难掩银行不愿意真正出表的意愿。而非银行的项目来 源,比如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代偿机构、社会信贷等其他机 构,则因为不同卖方的考核指标和价格预期也导致价格的差 异。3)管理处置能力管理和处置有分离的趋势,处置机构以负责不良债权的 消化而获利,选择性接收项目,实质性地解决掉项目。而管 理商则考虑不良资产的整个链条,提供服务具体包括项目定 价、风险评估、尽调、买卖交易到实质的管理、处置、回款、 资金错配、增信、流动性支持、资产盘活、项目退出等等。2、与上轮不良资产处置相比的十大“吸金”之处1)经济周期使然上一轮是在经济上升期,资产一直快速升值,这一轮在 经济新常态,资产价值升值与否需要深度分析,权威人士的 “L型”言论可见一斑。2)资产相对优质上一轮是国企为主,贷款质量相对差,有抵押物的不多, 大多是担保借款,大多企业都存在改制的情况,逃债的情况 多,贷款手续也不那么规范;这一轮是民企为主,抵押物充足, 法人代表担保,改制或逃债相对少,贷款手续相对规范。3)债务程度复杂上一轮的贷款债务没那么复杂,职工权益多,这一轮债 务大多很复杂,涉及到民间借贷、其他债权等偏多,职工权 益少。4)司法环境健全上一轮司法环境保护债务人的偏多,这一轮国家建立征 信体系,同时开始推进司法独立,不良资产的司法环境相对 好些。5)组包方式变化上一轮都喜欢组大包,这一轮发现小包门槛更低,所以, 银行和AMC都开始组小包,多组包。6)处置模式多样化上一轮基本就打包转让(还有代持、核销),这一轮银行 开始尝试不良资产证券化、银行债转股,处置模式更多样。7)资产包收购价格不同上一轮一般价格都比较低,2000年大多在10%以内, 2004-2005大多在15%-35%,这一轮不良资产真正开始转让 是从2014年年底,大多价格在30%甚至以上。8)获取资产包难度不同上一轮银行卖包直接可以卖,这一轮不良资产很多银行 只是爆出有大量不良资产,但实际在用各种方式掩饰报表, 没有大规模、低折扣的转让资产包。9)参与群体增加上一轮不良资产的主要参与群体是银行、四大AMC、民 营资产公司、外资基金、律师事务所、拍卖行以及个人,这 一轮不良资产加入了省级AMC,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信托 公司、基金公司、房地产公司、评估公司、保险公司、互联 网金融公司、淘宝等新的群体。10)回现方式不同上一轮不良资产大多会通过寻找到新的承债主体,最终 与债务人和解实现债权,新一轮的不良资产大多需要通过抵 押物的变现或者债务重组方式实现回现。3、不良资产盛宴怎么吃D对于没有经验的机构,收购不良资产和买二手房差不 多缺乏不良资产项目投资和管理经验的资金方,更大程度 上是买二手房的投资思路,只关注的是项目中抵押资产的品 类和价值、法院的判决时间,以及具体执行的时间。但是在 项目具体的执行中,最终是否能顺利拍卖掉,还有可能存在 很多变数,更多的细节问题需要资金方关注。2)不要奢望兜底,更多关注管理人的处置能力机构投资者需要明确,不良资产业务中,收益来源是管 理机构通过对项目的运作和管理实现的。以往通过签订承诺 保底协议或者管理机构提供股权质押的增信方式不符合不 良资产行业的特性,并且这种模式也不符合监管的导向。3)资金可以作为优先、平层、劣后或夹层投资者参与到不良资产市场中来对于优先级的资金来讲,更多是扮演财务投资者的角色, 获取优先级收益,可以采取双GP模式,以自身作为管理人, 不良资产管理方作为投顾的模式进行合作。随着市场的发展,有能力的金融机构未来也可以作为劣 后或者夹层投资人参与到不良资产市场。需要注意的是,多 管理人结构中,劣后级投资人与管理人需要绑定得更为紧密。 而且管理人的管理能力有明显的地域性,如果管理人缺乏足 够的处置能力,劣后级资金面临的风险会非常高。4)关注过剩产能的行业重组以及积极参股地方AMC关注过剩产能的行业:中国东方董秘认为:除高端制造 等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及高科技、创新类企业外,煤炭、钢 铁等过剩产能企业也是较好的债转股标的,应抓住该行业近 期价格补涨时机,加大重组式债转股力度。积极参股地方AMC:四大AMC的优势在于不良资产产品 的设计、定价、渠道建设等,而地方AMC的优势则在于地方 行政的协调能力,二者结合有利于优势互补。比如地方政府 持有一部分地方企业的股权,可在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一 定的政策优惠,这是我们所没有的;我们更多是运用市场化 运作,提升不良的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