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兽医公共卫生学复习资料练习含答案(考试必备).docx

    • 资源ID:1012057       资源大小:85.19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兽医公共卫生学复习资料练习含答案(考试必备).docx

    兽医公共卫生学绪论第一节兽医公共卫生学概念兽医公共卫生学:是利用一切与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问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和物质资源,研究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人兽共患病、动物防疫与检疫、动物性食品安全、实验动物比较医学及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人类保健事业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第二节兽医公共卫生学的内容兽医以共卫生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生态平衡与人类的健康:1、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流、物流、信息流的传递,达到了相互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处于动态平衡之中。2、生态平衡的保持有赖于学习和掌握生态学业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现将生态学分为三个层次的分枝学科1) 宏观生态学:是以个体和群体为中心来研究个体和群体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科学.2) 微生态学:是以单细胞为中心来研究单细胞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一切生物体与其环境的微生态平衡.3) 分子生态学:是以生物活性分子特别是核酸分子为中心来研究细胞内分子环境关系的生态学.二、环境污染与人类的健康:环境污染是当代环境问题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三、人兽共患病的监测与控制:人兽共患病是指那些在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全世界己证实的人兽共患病有200多种,在公共卫生方面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人兽共患病有90种,流行的主要人兽共患病有50余种,四、动物防疫检疫与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公布).第三节兽医公共卫生学的作用一、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活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1、人们在发展中不自觉的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和食物污染.2、抗菌药物的研究、生产和使用,使微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因此,研制、生产和推广应用微生态制剂,少用或不用抗生素,恢复人类和动物的微生态平衡,将是兽医公共学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领域.二、在人兽共患病的监测与控制中起主力军的作用人兽共患病中的绝大多数疫病是经动物及动物产品传播给人的,所在控制和消灭人兽共患病的关键在于控制和消灭动物传染源.三、通过动物防疫和检疫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我国己加入WTO,在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国际贸易中我国也必须要遵守国际上通用的防疫和检疫规则,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国际动物卫生法典、实施卫生和动植物检疫的协定(SPS协定)和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协定).四、通过动物医学实验促进人类保健事业的发展.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第一节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一、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的概念(一) 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生物物种在一定地域内所有个体的总和在生态学中称为种群;在一定自然区域中许多不同生物的总和称为群落;任何一个群落与其周围环境的统一体就是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中心问题是它的结构(空间结构和物种结构)、功能(物质、能量的转化效率)、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演替特点及生态系统的控制.3、人是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而强有力的因素.在生态系统中属顶级消费者.(二)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流、物流、信息流的传递,达到了互相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种动态平衡称为生态平衡.二、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得以维持和存在的先决条件,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不外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人为因素往往和自然因素互相结合,互为因果,以致在实际中难以区分.(一) 物种改变(二) 环境因子改变:盲目开荒、资源不合理应用和环境污染(三) 信息系统改变三、食物链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以食物营养为中心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链索关系.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称为一个营养级.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取食关系错综复杂,使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相互交叉、相互连接,形成网络,称为食物网.把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图称为“生态金字塔”.生态金字塔有三种类别,即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四、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据估计,在中纬度地区,平流层。3减少1%uvB到达地球表面的辐射量增加2%.这种辐射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1、皮肤癌增多2、大气光化学氧化剂增加:会使呼吸道疾病和眼睛炎症的发病率升高.3、免疫系统的抑制: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一)有害物质作用于靶器官靶器官:是指污染物进入机体后,对机体的器官并不产生同样的毒作用,而只是对部分器官产生直接毒作用.某种有害物质首先在部分器官中达到毒性作用和临界浓度,这种器官就称为该有害物质的靶器官.(二)有害物质在机体内的浓缩、积累与放大作用1、生物浓缩:生物浓缩是指生物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又称其为生物学浓缩、生物学富集.生物浓缩程度与污染物的理化性质以及生物和环境等因素相关,通常用生物浓缩系数来表示,生物浓缩系数(BCF)是指生物体内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的浓度与它所自身生活的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比值,又称浓缩系数、富集系数、生物积累率等例如褐藻对钥的BCF是11,对铅的BCF去嗝达70000.2、生物积累:生物积累是指生物从周围环境和食物链累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化合物,以致随着生长发育,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生物积累程度也用生物浓缩系数表示.3、生物放大:生物放大是指有毒化学物质在食物链各个环节的毒性渐进现象,即在生态系统中同一条食物链上,高营养级生物通过摄食低营养级生物,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渐增高的现象.生物放大的程度也用浓缩系数表示.(三)有害物质对机体的联合作用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污染物共同作用产生的综合生物效应,称为联合作用.联合作用通常分为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和颉顽作用四种类型.1、协同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污染物同时或数分钟内先后与机体接触,其对机体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远远超过它们分别单独与机体接触时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总和.2、相加作用;是指多种化学污染物混合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等于其中各化学污染物分别产生的作用强度的总和.3、独立作用:是指多种化学污染物各自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的机理不同,互不影响.4、颉亢页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污染物同时或数分钟先后进入机体,其中一种化学污染物可干扰另一化学污染物原有的生物学作用,使其减弱,或两种化学污染物相互干扰,使混合物的生物作用或毒性作用的强度低于两种化学污染物任何一种单独的强度.第二节环境污染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一、环境污染与公害的概念(一)环境污染的概念: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二)公害的概念:公害是指凡污染和破坏环境,对公众的健康、安全、生命及公共财产等造成的危害.公害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二、环境污染的分类:按污染物性质分类,主要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一) 生物性污染:生物性污染主要指微生物、寄生虫及其虫卵的污染,此外还有害虫、啮齿动物以及引起人和动物过敏的花粉.1、微生物:(1)空气中的微生物:(2)水中的微生物:(3)土壤中的微生物:2、寄生虫及其虫卵:主要来自人畜排泄物.3、害虫和鼠类:4、花粉(二) 化学性污染:对环境产生危害的化学性污染物主要有几类(1)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2)农药和兽药:(3)无机物: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4)其他有机物:苯,醛,酮,酚等.1、大气中的化学污染物: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2、水体中的化学污染物:1)无机污染物:主要来自企业的废水和生活污水.2)有机污染物: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水、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3、土壤中的化学污染物1)无机污染物2)有机污染物(三)物理性污染1、放射性物质2、非电离辐射:3、热污染:三、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特点:1、广泛性:2、多样性:3、复杂性:4、长期性: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一) 临床作用:一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毒性作用较强,一次性大量暴露或多次少量暴露后,就会引起严重的病理损害,出现与有害物质毒性作用一致的临床症状,这种病症损害作用就称为临床作用.(二) 亚临床作用:绝大多数的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常常是低毒性和缓慢作用的,常常是污染物有其代谢产物在人体内过量负荷而发生亚临床作用.亚临床作用,是指不出现临床症状,用一般的临床医学检查方法难以发现阳性体征的病理损害作用.(三) 三致作用:三致作用即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1、致癌作用:2、致突变作用:3、致畸作用:在妊娠关键阶段对胚胎或胎儿产生毒性作用,造成先天性畸形的污染物称为致畸物.(四) 免疫损伤作用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所致的细胞或体液介导的免疫应答导致的组织损伤称免疫损伤,通常包括免疫抑制、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五) 激素样作用环境激素主要包括以下三类:1、天然雌激素和合成雌激素:环境中的天然雌激素是从动物和人尿中排了的一些性激素,主要有孕酮,睾酮,17一B雌二醇.2、植物雌激素:主要是由某些植物产生,并具有弱激素活性的化合物3、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环境化学物质:这类物质主要包括:1) 杀虫剂;如DDT,氯丹,硫丹,毒杀酚,2) 多氯联苯和多环芳炷3)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烷基苯酚化合物.4) 塑料添加剂,如邻苯二四酸酯.5) 食品添加剂:如丁苯,6)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如漂白纸浆废水.五、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一) 传染病:(二) 寄生虫病(三) 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造成的损害超出了机体的代偿能力,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器质性)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响身体健康和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称为职业病.职业病的病因很多,但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病因明确,2、病因大多数可以定量检测3、接触同一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人群中有一定数量的职业病病例发生.4、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合理地处理,预后一般良好.(四)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食源性疾病的三个基本特征:1、在食源性疾病暴发或传播流行过程中,食物起了传播病原物质的媒介作用.2、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质是食物中所含有的各种致病因子.3、摄入食物中所含有的致病因子可以引起以急性病理过程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中毒性或感染性两类临床六、环境污染的控制近20多年来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年公布,1999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公布,1996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4年)等(一) 治理三废:治理三废的基本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工业企业合理布局:这是一项战略性措施.2、改善工艺,综合利用:这是治理三废的根本性措施.3、净化处理:(二) 预防农业性污染:1、合理使用农药.2、加强污水灌溉农田的卫生管理:3、防止畜禽养殖污染:其一是用肥料,其二是生物能利用,其三是用作饲料.(三) 预防生活性污染:(四) 预防交通性污染:第三章动物性食品污染及控制第一节动物性食品污染概述一、概念动物性食品污染:是指有害物质进入肉、乳、蛋、水产品、蜂蜜及其制品中,使食品的质量安全性、营养性或感官性状发生改变,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二、分类:(一) 生物性污染:指微生物(细菌及细菌毒素、霉菌及霉菌毒素、病毒等)、寄生虫、食品害虫等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二) 化学性污染:1、工业三废污染:2、农药残留:3、兽药残留:4、食品添加剂残留:5、食品包装材料污染:(三)物理性污染:包括放射性污染三、动物性食品污染的来源与途径:(一) 内源性污染:又称生前污染或第一次污染.1、内源性生物性污染:(1)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病原体的污染:在己知的200多种动物传染病和150多种寄生虫病中,至少有160种可以自然传染给人.(2)动物固有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病原体的污染.(3)非致病性和条件致病性微生物的污染.2、内源性化学性污染:3、内源性放射性污染:(二) 外源性污染:又称二次污染.动物性食品在其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烹饪等过程中受到的污染.1、外源性生物性污染(1)通过水的污染:(2)通过空气的污染:(3)通过土壤的污染:(4)生产和加工过程及流通环节的污染:(5)运输、贮臧过程的污染:(6)病媒害虫的污染:2、外源性的化学性污染.第二节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一、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二、食品安全性评价指标:(一) 菌落总数:是指一定数量或面积的食品检样,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培养,所生长出来的微生物菌落总数。每一个活菌必须且只能形成一个菌落.以Ig或Iml或Icm样品中的cuf表示.不区分微生物的种类意义:主要判断食品被细菌污染程度,也可观察细菌在食品中的繁殖情况.(二) 大肠菌群:意义:作为粪便污染的指标.推断食品中有无污染肠道致病菌的可能.(三) 致病菌:(四) 药物残留:(五) 食品安全系数:(六) 日许量(ADD:是指人终生每日摄入同种药物或化学物质,对健康不产生可察觉作用的剂量.(七) 最高残留限量(MRL):是指允许在食品中残留化学物质或药物的最高量和最高浓度.(八) 休药期:是指畜禽停止给药到屠宰或准予其产品上市的间隔时间,又称消除期.14.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由A.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B.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创建,以保障消费者健康和食品贸易公平为宗旨的一个制定国际食品标准的政府间组织况.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程序:A.急性毒性试验.B.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和30d喂养试验C.亚慢性毒性试验D.慢性毒性试验.第三节动物性食品污染的危害一、食源性感染:二、食物中毒:(一)概念:是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二) 食物中毒的分类1、微生物性食物中毒:(1)细菌性食物中毒:有季节性,原因食品明确,食物中毒原因明显.(2)真菌性食物中毒:有地区性和季节性.2、化学性食物中毒:3、动物性食物中毒:4、植物性食物中毒:(三) 食物中毒的特点:1、有原因食物:2、发病急剧:3、病人具有类似症状:4、无传染性:动物性食品污染造成的危害包括:A.感官性状改变、食用价值降低、不能食用B.食源性疾病和动物疫病的传播与流行C.影响养殖业、食品工业及其贸易的发第四节化学性物质残留一、常用农药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一) 有机氯农药:我国于1983年停止生产,1984年停止使用.(二) 有机磷农药:敌敌畏,乐果,倍硫磷,马拉硫磷,敌百虫等.进入人体主要分布在肝脏,其次肾、肺、骨、肌肉、脑,引起胆碱能神经功能紊乱,有些有胚胎毒作用.(三) 氨基甲酸酯类:广泛用于杀虫,杀菌,除草,常见的有西维因,涕灭威,但中毒恢复快,有潜在的致癌性,致突变性和致畸性.(四) 拟除虫菊酯农药: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严重时死亡.(五) 沙蚕毒素农药:二、有害金属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一) 汞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汞有金属汞、无机汞、有机汞、汞对人体的危害:1、金属汞主要损害神经系统,无机汞主要损害肝脏和肾脏,急性中毒表现为胃肠炎和神经症状.慢性中毒时出现视力障碍,听力下降,口唇麻木,手脚麻痹,步态不稳等.甲基汞可通过胎盘,引起流产,胎儿发育不良。2、检测和MRL最高残留限量:肉,蛋,0.05mgkg,牛乳0.01mgkg,鱼0.03mgkg,罐头0.01mgkg(二) 、铝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主要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肾脏,机体免疫力降低,生育能力下降.急性中毒表现胃肠炎症状,慢性神经系统紊乱,(0镉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肾脏,慢性中毒主要表现骨骼疼痛,容易骨折,骨质疏松,蛋白尿,高钙尿,糖尿,贫血等.(0碑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损伤神经系统,肾脏和肝脏,污水的处理第五节污水处理一、屠宰污水的净化处理屠宰加工后所排出的废水具有流量大、污物多、温度高和气味不良的特点.(一)污水的测定指标1、生化需氧量(BOD):指在一定的时间和温度下有机物被生物氧化时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国内外现都以20°C的水温保持5d时的BOD值作为衡量有机物污染的指标,用B0D5来表示,单位为mg/L.2、化学耗氧量(C0D):指用化学氧化剂氧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和一些还原物质所消耗的氧量.它表示水中生物可降解的和不可降解的有机物及还原性无机盐的总量,单位为mg/L.3、溶解氧(DO):溶解于水中的氧称为溶解氧.4、PH值PH值是重要的污染指标之一.生活污水,一般接近中性.5、悬浮物(SS):悬浮固体物质是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质,包括淤泥、粘土、有机物、微生物等细菌的悬浮物质,直径一般大于100um.6、混浊度:表示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发生的阻碍程度.当IL水中均匀含有Img白陶土(二氧化硅)时为1个混浊度单位.7、硫化物污水中的蛋白质分解时会产生硫化氢之类的硫化物.8、细菌生活污水和一些生产污水,尤其肉类加工企业的生产污水中含有大量病原体,其中包括危害人体健康的病原菌、病毒、寄生虫卵.(0屠宰污水处理方法屠宰污水处理通常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消毒处理三个阶段.1、预处理主要利用物理学性质除去污水中的悬浮固体、胶体、油脂与泥沙.常用的方法是设置格栅、格网、沉沙池、除脂槽、沉淀池等,故又称物理学处理或机械处理.(1)格栅、格网防止碎肉、碎骨及木屑等进入污水处理系统.(2)除脂槽用于收集污水中的油脂.(3)沉淀池污水处理中利用静置沉淀的原理沉淀污水中固体物质的澄清池,称为沉淀池.2、生物处理是利用自然界的大量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的能力,除去污水中的胶体有机污染物质.(1)好氧处理法的基本原理(2)厌氧处理法(厌氧消化法)的基本原理3、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是氯化消毒,将液态氯转变为气体,通入消毒池,可杀死99%以上的有害细菌.(0常用屠宰污水生物处理系统1、活性污泥污水处理系统2、生物转盘法污水处理系统3、厌氧消化法污水处理系统第四章人兽共患病人兽共患病按照病原体生活史分类:A.直接人兽共患病:结核病、炭疽、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弓形虫病、旋毛虫病B.媒介性人兽共患病:乙型脑炎、森林脑炎、登革热、并殖吸虫病、华枝睾吸虫病C.病、猪(牛)囊尾蝴病等D.腐生性人兽共患病:肝片吸虫病、钩虫病.周生性人兽共患病:棘球蝴病、棘球绦虫病、猪(牛)带绦虫“兽医公共卫生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I、环境2、生态平衡3、生物浓集4、温室效应:由于人类活动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而使得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5、原生环境:指天然,并未受到人类影响或影响较少的自然环境。6、敏感人群:指易受环境损伤的人群。7、有机食品: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加工,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食品。8、可持续农业9>B0D510>HACCPH、健康效应谱:当环境变异或环境有害因子作用于人群时,人群对有害因子不同反应的分布模式。12、公害13.职业病15、绿色食品16、食物链18、无害化19.环境激素20、生物标志物:指可以标记系统,组织,细胞及亚细胞结构或功能改变或可能发生的改变的生化指标。21、终末消毒22、疫点23、疫区二、简答题I.什么叫生态平衡?2.什么叫敏感人群?3.什么叫职业病?4.什么叫剂量-效应关系?5.什么叫健康效应谱?6.什么叫生物标志物?有何意义?用于疾病诊断,判断疾病分期或评价新药新疗法在目标人群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7.什么叫生物浓集作用?8.什么叫环境暴露测量?9.什么叫终末消毒?有何意义?10.什么叫温室效应?II.什么叫环境激素,对健康有何危害?三、问答题1、试述什么叫兽医公共卫生学?其研究内容有哪些?研究兽医公共卫生学有何意义?2、何谓环境污染?何谓公害?请列举23例近些年发生在我国的公害事件,并针对这些公害事件,谈谈你的防治建议.3、动物性食品污染分哪几类?其来源及途径有哪些?怎样控制动物性食品污染?请根据上述原理试述如何生产出绿色无污染的动物性食品.4、环境污染对养殖业有何危害?养殖生产对环境有何影响?怎样控制养殖生产中的环境污染?5、何谓HACCP、GMP>SSOP?它们之间有何关系?6、什么叫人兽共患病?影响人兽共患病流行的因素有哪些?新发现的人兽互传病有哪些?试述怎样预防和控制人兽互传病的发生?7、消毒的概念及其分类.8、试述发生一类传染病后疫区的消毒防控措施.兽医公共卫生学复习提纲一、名称解释1、兽医公共卫生学:利用一切与人类和动物健康问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和物质资源,研究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人兽共患病、动物防疫检疫、动物性食品卫生、比较医学和现代生物技术等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增进人类健康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2、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3、十分之一定律:能量流动沿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顺序被逐步减少,通常后者获得能量大约只为前者所含能量10%,即1/104、生态金字塔:把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每个营养级有机体个体的数量、能量及生物量,按营养级的顺序排列起来并绘制成结构图,所得图形与金字塔相似,所以称之为“生态金字塔”。5、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从大气圈、水圈和土岩石圈中获得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沿着生物周围环境进入生物体,乂通过生物体被分解后回到周围环境中。这样的途径反复运动着,这种循环称为6、库:在生态系统中,各种化学岩石在生物与非生物成分之中的滞留称为库。7、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流、物流、信息流的传递,达到了相互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种动态平衡称为8、微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结构的空间内,正常微生物群以其宿主组织和细胞及其代谢产物为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能独立进行物质、能量及信息相互交流的统一的生态系统。9、微生态平衡失调:正常微生物群之间、正常微生物与其宿主之间的微生态平衡,在外界环境影响下,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的状态。10、益生菌:通过改善微生态平衡,达到提高宿主健康水平和健康状态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12、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地人需求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3、环境污染源:指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包括向环境产生或排放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有害物质的设备、装置、场所等。1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指长久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能够在大气环境中长距离迁移并能沉积到地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15、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PTS):一类具有毒性并易于在生物体内富集,在环境中能够持久存在,旦能通过大气流动在环境中长距离迁移,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有机化学污染物质。16、优先污染物:指在众多的污染物中筛选出的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的污染物。17、自净:在自然界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受污染的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或总量降低的过程。18、生物转运: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和方式同生物机体接触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的总称。19、吸收: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通过机体生物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20、排泄:进入生物体内的环境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被机体排出的过程。21、生物转化:环境污染物进入生物机体后在细胞内的代谢变化过程。22、耐污种:只在某一污染条件下生存的物种。23、生物净化:在设计的工程设施内,利用生物自身的代谢,使环境中的污染物数量减少,浓度下降,毒性减轻,有害成分转化、分解,直至消失的过程。24、矿化:将有机物完全无机化的过程。25、共代谢:只有在初级能源物质存在时才能进行的有机化合物的生物降解过程。26、人兽共患病:在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即人类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的一类疾病。27、自然疫源地:由某些病原体、传播媒介和宿主动物组成的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域。28、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资料。29、比较医学:对各种动物和人的正常健康状态、疾病病理状态等方面进行的类比研究,从而了解和发现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和规律,一寻找控制和消灭疾病的途径和方法的学科。30、现代生物技术:以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为基础,利用生物体及其细胞的、亚细胞的和分子的组成部分,结合工程学、信息学等手段开展研究及制造产品或改造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并使其具有所期望的品质、特性,从而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技术体系。31、基因工程:应用人工方法把生物遗传物质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切割、拼接、重组。32、细胞工程:应用现代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按照人们的需要和设计,在细胞、亚细胞或组织水平上进行遗传操作,获得重组细胞、组织、器官或生物个体,从而达到改良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或创造出新的生物物种,或加速繁殖动植物个体,或获得某些有用产品的综合性生物工程。33、核酸疫苗: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DNA或RNA)直接导入动物体细胞内,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34、治疗性疫苗:在已感染病原微生物或已患有某些疾病的机体中,通过诱导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达到治疗或防止疾病恶化的天然、人工合成或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产品或制品。35、体外受精:将成熟的卵母细胞,或将未成熟卵母细胞培养成熟后,在体外人工创造的环境中,用在体内或体外获能的精子与卵母细胞进行受精的过程。36、干细胞: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37、生物安全:对病原微生物、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外来有害微生物等生物体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或现实危害的防范和控制。38、生物危害:由生物因子形成的危害。39、气溶胶: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粒径一般为O.OOITOOUln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40、生物安全防护:避免生物危险因子,特别是偶然的和有意利用的生物因子,对生物体包括实验室工作者在内的人员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的意识和措施。41、生物安全柜:负压过滤排风柜。42、实验室分区:根据生物因子污染概率的大小,实验室可进行合理的分区。二、填空题1、生态系统的中心问题:其结构、功能、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演替特点、生态系统的控制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大气圈、水圈、岩石土壤圈)3、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4、物质循环分为气相循环(大气圈和水圈,全球性循环)和沉积循环(土壤岩石圈,非全球性循环)。5、信息传递:营养信息传递、化学信息传递、物理信息传递、行为信息传递6、生态平衡的主要标志:结构上的平衡、功能上的平衡、输出和输入物质数量上的平衡7、微生态系统的组成:正常微生物群、其宿主的微环境(组织、细胞、代谢产物)8、微生物种群间的相互关系:共生关系、拮抗关系9、肿瘤病毒的两重性:增殖性和致癌性10、克山病的发病原理:营养因素,病毒感染IU环境的基本特性:整体性、有限性、潜伏性、不可逆性、持续反应性、灾害扩大性12、环境影响的社会性:隐现性、未来性、综合性、全球性13、现代公害事件:集中在城市、水污染日趋严重14、环境污染物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协调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拮抗作用15、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特点: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长期性16、污染物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计算公式:P=A-(R+U)P为SFG;A为从食物中获得的能力;R为呼吸作用的能力损失;U为排泄作用的能力损失17、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净化方法:微生物悬浮液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稳定塘法、堆肥法、填埋法、土壤法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法、生物修复和生物补救技术18、生物技术分为三个层次:现代环境生物技术、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天然处理系统进行废物处理的技术19、生态工程在污水处理中应用:人工湿地、生物浮岛20、生物修灵的原理:接种微生物添加营养元素提供电子受体提供共代谢基质添加表面活性剂21、人兽共患病的特性:动物是主要传染源、突发性、隐蔽性、区域性、职业性22、原发性免疫缺陷疾病动物模型:B淋巴细胞缺陷动物模型、T淋巴细胞缺陷动物模型、联合免疫缺陷动物模型、获得性免疫缺陷动物模型23、怎样获得肿瘤疾病动物模型:皮肤涂抹法、注射法、埋藏法24、生物技术的三个基本要素:现代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应用生物材料或生物系统、通过一定的工程系统获得产品或提供服务25、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转基因技术、基因组学技术、生物信息技术26、实验室感染的类型:气溶胶导致的实验室感染、事故性感染、人为破坏27、实验室感染的来源:标本来源、实验动物、操作过程产生的污染、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产生的污染28、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主要生物危险:吸入感染性气溶胶而引起的空气传播感染三、简答1、兽医公共卫生学内容:%生态平衡与人类的健康环境污染与人类的健康人兽共患病的监测与防控动物防疫检疫与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动物医学实验与人类健康2、兽医公共卫生学的作用与发展前景:%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人类生活环境不受污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人兽共患病的监测与控制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动物防疫和检疫保障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通过动物医学试验促进人类保健事业的发展3、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物种改变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环境因子改变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盲目开荒、资源利用不合理、环境污染%信息系统改变引起生态平衡的破坏4、一级标志与二级标志的区别:%一级标志是结构缺损,二级标志是结构变化%结构缺损是生态系统缺损一个或几个组成成分,结构变化是生态系统某一个成分变化%结构缺损最后导致生态系统崩溃,结构变化最后导致生态平衡失调5、宏观生态平衡失调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臭真层破坏酸雨干旱和水资源危机6、臭真层破坏对人类的影响:皮肤癌增多大气光化学真化剂增加免疫系统的抑制7、酸雨的危害:%使鱼群密度降低,甚至种群消失%通过食物链在水产品和粮食、蔬菜中富集,进而危害人体健康%之间危害人体健康:其微粒可侵入肺部,酸雾刺激眼睛,呼吸道受损而咳嗽8、生态平衡的保持:控制人口增长保护和创造优质高产的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9、微生态系统的功能:(1) 营养作用: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促进抗营养因子的转化与脱毒提高低质饲料的营养价值合成微量营养物质(2) 微生态系统的免疫抗病作用:竞争性排斥有害微生物免疫增强作用产生抗菌物质抑制有害微生物10、微生态平衡的主要标志:(1)定位标志:确定微生物菌群在宿主中存在的位置。微生态平衡的标志首先应包括定位的检查结果。(2)定性标志:对微生物群落中各种群的分离与鉴定,即确定微生物群落的种类。(3)定量标志:对生境内微生物总菌数和各种群活菌数的测定。微生态学石开究的关键技术。Ik微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1) 外环境改变(2)机体正常生理结构的改变(3)免疫抑制疗法(4)抗生素的使用(5)感染12、细菌定位转移:(1)横向转移:正常菌群由原定位处向周围转移,如下消化道向上消化道的转移(2) 纵向转移:上层的细菌转向深层,甚至进入粘膜下层,如粘膜和皮肤13、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用药剂量有针对性地使用窄谱抗生素尽量非经口用药保护厌真菌14、微生态调节剂的作用特点:调整微生态失调生物拮抗改善微环境生长促进治病防病15、陪伴分子:在蛋白质折叠中发挥作用的分子。如热休克蛋白,脯氨酰基异构酶,柠檬酸合成酶等。在生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对各渠道的信号传导与网络调节必不可少。陪伴分子家族成员所陪伴的蛋白质可能按其天然的功能形式进行折叠,其过程相对复杂。16、DNA肿瘤病毒与RNA肿瘤病毒的区别:%癌基因对RNA病毒而言,完全是一种寄生性分子,芭的存在与否与病毒的复制和繁殖无关%所有已知的RNA肿瘤病毒的癌基因,都在细胞基因组中有其对应的同源序列称为细胞癌基因或原癌基因;而DNA肿瘤病毒的癌基因,则在细胞基因组无对应同源序列%RNA肿瘤病毒癌基因的寄生部位在细胞基因组和病毒基因组之间转换,变现为癌基因的反复重叠寄生现象17、MHC-抗原肽-TCR分子生态三角:p48三种分子(MHC-I,MHC-口,抗原肽/TCR)在两种细胞(TC/APL或巨噬细胞)之间的三角联系,这三种分子互为生态条件,各有两个连接点使彼此联系为三角构形,称为18、抑癌基因P53基因有两种存在形式:(1)野生型:即天然存在的形式,生理性地调控细胞的正常数量(2)突变型:即病理形式,失去了控制细胞正常分裂的功能,失去了抑癌作用19、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区别:(1)生活环境主要由人工改造或创造而成;生态环境主要是自然形成的。(2)生活环境主要受人类排放的废弃物的影响,所造成的污染往往直接地、明显地、即时地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造成直接

    注意事项

    本文(兽医公共卫生学复习资料练习含答案(考试必备).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