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党课稿:发挥头雁带头作用擦亮廉洁从政本色&廉政党课讲稿:提高领导干部自身“免疫力”.docx
-
资源ID:1012152
资源大小:24.7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廉政党课稿:发挥头雁带头作用擦亮廉洁从政本色&廉政党课讲稿:提高领导干部自身“免疫力”.docx
廉政党课稿:发挥头雁带头作用,擦亮廉洁从政本色&廉政党课讲稿:提高领导干部自身“免疫力”廉政党课稿:发挥头雁带头作用,擦亮廉洁从政本色同志们: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将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各位同志都是我们市处级干部,可以说是我们市干事创业发展过程中的“顶梁柱”。今天把同志们召集在一起上这堂廉政专题党课,主要是就是在二十大召开之前,跟大家谈谈心提提要求,敲敲木鱼、念念紧箍咒,希望大家都成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同时又不出事的“关键少数”,确保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廉洁的从政本色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一、把讲政治摆在首位,始终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我们党对干部的要求,首先是政治上的要求。选拔任用干部,首先要看干部政治上清醒不清醒、坚定不坚定、过硬不过硬。要始终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这条生命线,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培为政之本,把党中央关于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工作中去,决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走偏,做“两个维护”的坚定表率。一要把准对党忠诚这个“方向盘”。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的首要标准。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很大权力,各种诱惑、算计都冲着你来,各种讨好、捧杀都对着你去,往往会成为“围猎”的对象。如果没有对党忠诚作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就很可能在各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喊喊口号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中,大家要时刻牢记自己是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是党把你派到这个岗位上的,政治上决不能离心离德、思想上决不能蜕化变质、组织上决不能拉帮结派、行动上决不能阳奉阴违,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做到党叫干啥就干啥、党让去哪就去哪,没有二话、不讲价钱、毫无怨言,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二要夯实理想信念这个“压舱石”。对党员干部来说,是有坚定理想信念,还是满脑子功利私欲,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行为举止。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就经不起风吹浪打,关键时刻就会私心杂念丛生,甚至临阵脱逃。如果搞“千里来当官、只为吃和穿”那一套,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也是会出问题的!同志们要牢记,坚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更不是自己认为坚定就坚定的,必须结合学习百年党史,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首修课、终身课,学深立场观点方法,学懂道理学理哲理,学出信仰信念信心,持续修炼共产党员的“心学”,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做到信一辈子、守一辈子。三要锤炼政治能力这个“硬本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切实把握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深刻内涵和明确要求,真正体现到行动上、落实在工作中。提高政治“三力”,最重要的就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创造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党中央确定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确保条条落实、件件落她、事事见效。要不断提高对国情省情和发展阶段的深刻把握,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心中有数,对“十四五”规划等确定的重大政策措施了然于胸,对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作出的各项部署精准把握,真正做到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要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坚决防止对“国之大者”不关心,对政治要求不上心、对各种问题的政治危害性不走心等问题,带头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二、把群众放在心中,始终做到心系百姓、一心为民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得是人民的心。在今天,大家作为处级干部,可以说离基层有一段距离了,到底是要作个纯粹的官僚,还是做个人民的父母官,这是对我们初心使命牢不牢、宗旨意识强不强的直接检验。大家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带领干部群众创造幸福生活,把共同富裕的政策落实落细,让人民生活更有品质、更为舒心、更加美好。一要深入基层察民情。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特别是处级领导要谋几十万、上百万人的改革发展稳定大计,每一项决策都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做到“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虽然现在通信很发达,通过打打电话、发发微信、看看材料也能了解很多情况,但毕竟隔了一层,没有现场看、当面听、直接问和“七嘴八舌式”的讨论来得真实鲜活。当下有的领导干部“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这样是作不出科学决策的。不同的她方有着不同的资源和禀赋,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有经常“下基层”的自觉主动,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表扬和批评都要听,做到能上百姓的家里聊聊天,能下农民的她头问难题,善于从基层创新实践中找到管用办法,从群众的家常话中悟出大道理。只有这样,真话才能听得到,问题才能把得准,经验才能学得透,招数才能谋得实。二要务实重干解民忧。俗话说,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主席台上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一个“干”字。话说的再好,群众不一定愿意听,但扎扎实实做了,老百姓就能感受到。要始终把为群众谋福祉作为想问题、作决策、抓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既立足眼前,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突出抓好“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工作,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又着眼长远,围绕全生命周期强化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抓好群众期盼的事,改正群众反感的事,下大气力解决群众不满意的事,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发展的温度、幸福的质感。三要踏实稳重求实效。大家在领导干部岗位上,都想干一番事业,这种想法和干劲是必须有的,但干事创业一定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政绩,作为检验发展成果、改革成效、工作成绩的根本标准。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决不能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搞新官上任“三把火”,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决不能把说了当做了、把表态当落实,唱功好、做功差,工作落实在口号上,决心停留在嘴巴上,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大家务必要对照前期一些反面典型例子引以为戒、高度警惕。没有好作风就不会有好作为。要认真落实省委能力作风建设年部署要求,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多点“里子活”少点“面子活”,以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耐心和耐力,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一棒接着一棒干,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三、把纪律当成红线,始终做到严守规矩、清正廉洁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共产党人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同志们表现怎么样、自我要求严不严,干部群众心中都有一杆秤,如果行得不正,就会被戳脊梁骨,说起话来就没人听,干起事来腰杆也不硬。同志们作为“关键少数”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树牢廉洁自律戒尺,模范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坚定当好清正廉洁的表率,推动坚守正道、积极向上、担当作为、求实奋进的良好风尚浸润*、助力出彩。一要始终敬畏法纪。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党的十八来以来,反腐败高压态势持续保持,但仍有一些干部我行我素、顶风违纪。今年以来,省纪委监委立案审查调查了60多名省管干部,都存在不收敛不收手的问题,他们不是不知道纪律规矩,而是根本没有敬畏之心,把法纪当“儿戏”,把制度当“面团”,把提醒当“耳旁风”,什么乱七八糟的事都干得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就告诫领导干部要仔细算好“三笔账”:一是算好“利益账”,二是算好“法纪账”,三是算好“良心账”。这三笔账,至今仍振聋发耳贵,深刻警醒我们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底线要坚守。要增强警觉、守牢初心,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弄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坚决防止头脑发热膨胀,一朝权来提、擅把令来行,坚决避免被“围猎”和“腐蚀”而摔进“泥坑”。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丰厚滋养,自觉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净化“朋友圈”、优化“社交圈”、规范“工作圈”,自觉塑造“亲清”政商关系、“简减”同志关系、“严严”组织关系。要注重家风家教,对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多教育、常约束、严要求,做到个人不失范、配偶不失管、子女不失教、家风不染尘。二要始终坚持原则。坚持原则是共产党人的重要品格,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对共产党人来说,“好好先生”并不是真正的好人。奉行好人主义的人,没有公心、只有私心,没有正气、只有俗气,以为“坚持原则是非多、碰到硬茬麻烦多、平平稳稳好处多、拉拉扯扯朋友多”,做人做事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说话办事看来头、看风向,随波漂,随风倒,这同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在大是大非面前要讲原则,在面对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时决不能含糊、决不能退让,做勇于斗争的“战士”,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在小事小节中也要讲原则,秉公办事、铁面无私,讲原则不讲面子、讲党性不徇私情,既不搞“关系学”、“厚黑学”,也决不能因碍于情面、怕得罪人而丧失党性。特别是干事业、抓改革,必然触动利益蛋糕,以致引发一些争议,这个时候更需要坚持原则。如果认准了做的事是对的,实践也证明是对的,就不要打退堂鼓,哪怕一时背黑锅、遭骂名也要义无反顾。三要真诚接受监督。党和人民把权力交给干部,第一位的是信任,但信任不能代替监督。领导干部较之于一般的党员干部责任更重大,岗位更重要,就更应该加强监督。这是从严要求,也是关心爱护。同志们要把接受监督看成一种本分、一种本能、一种本领,主动把自己置于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下,接受上级监督要真心,不要看作是对自己的不信任,怀有抵触情绪;接受同级监督要虚心,不要看成是为难自己,怀有戒备心理;接受下级监督要诚心,不要看成是不尊重自己,怀有反感情绪,顺耳的建议要听,逆耳的批评也要听,涵养接受监督的胸襟和气度,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在监督下生活。尤其各单位一把手作为“一班之长”,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不把“班长”当成“家长”,按照程序进行决策,特别是“三重一大”事项,要经过集体研究,不搞个人专权,做到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当前,全党上下都正以实际的工作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作为我市的关键少数,各位同志更要带头先行一步。近期,全市上下都在坚持每周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同志们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精神与当前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把准内涵要义,吃透精神实质,切实把习近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廉政党课讲稿:提高领导干部自身“免疫力”今天,由我来讲大家上一节有关廉政方面的党课,廉政教育是领导干部的一门必修课,每个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地接受教育,才能提高反腐倡廉的能力。这里,我就“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的免疫力'”这个题目,谈点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讨。一、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领导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很多人都羡慕从政当官,认为当官有权,但实事求是地说,从政是一个高危职业。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原因很多,但我想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制度法规还不健全。我国正处在一个转轨时期,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还只是基本建立,不够完善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还有很多计划经济的痕迹。二是权力运行还不规范。尽管我们建立了一整套制约权力行使、约束权力运行的制度,但还很不规范、不透明,特别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一点目前还远远没有做到,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在努力,但是还没有完全到位。三是收入分配不够合理。人们对目前各行各业收入分配制度,有很多争议,包括公务员整体收入水平偏低也是事实,有些同志跟一些老板和一些高收入行业一比,觉得领导干部工作这么辛苦,付出这么多,贡献也很大,但收入却低这么多,出现心态失衡。四是社会结构的多元化。现在社会在不断地分化,各种各样的阶层不断出现,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阶层分化越来越明显,也容易造成失衡。五是个人自律不严格。领导干部放松世界观的改造,放松对自身的要求,很容易滑向腐败的深渊。以上所说不一定全面、正确,但从这几个方面来说,从政确实是一个高危的职业。我也曾经说过,掌握很大权力的人,天天徘徊在监狱门口。什么意思呢?就是领导干部稍微不小心,一闪念,一处理不好,一只脚就跨进了监狱。在座很多同志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也都有这个风险。因为领导干部掌握着一些权力,就会有人想方设法来攻你的关,一不注意就“进去”了。怎么来防止职务犯罪,怎么来保护领导干部安全履职?各级党委、各级纪委都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健全制度、加强教育、强化监督、加大惩处等等。这些年我们坚持反腐倡廉,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也想了很多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我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要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不管社会怎么纷繁复杂,只有自身“免疫力”增强了,才能抵制各种诱惑。我们常讲,苍蝇不盯无缝的蛋。人也是这样,免疫系统强了,不管是真菌性、细菌性还是病毒性的疾病,都不能侵入;一旦免疫力下降,就这样那样的病都来了。所以,领导干部提升自身的“免疫力”是最最关键的。有了这一条,就有了安身立命的根本。二、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这是一个长期的课题,人的免疫系统,有些是先天带来,有些是后天形成。从政这种“免疫力”必须要靠后天得来,而且不是一蹴而就。不是说你今天有“免疫力”了,就永远有“免疫力”了,你今天不出事不能保证你明天后天不出事,你今天能抵制诱惑不能保证你明天后天能抵制诱惑,所以还要不断地强化。如何提升“免疫力”,我总结了“六常”,跟大家作一些探讨。一是常学从政之范。这里的“范”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规范,二是指典范。所谓规范,就是像党章、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准则“8个严禁”这些从政要求,大家要经常去读一读、想一想,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所谓典范,就是古往今来无数前贤做出的榜样,“明朝第一廉臣”于谦,所作石灰吟中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视气节忠义如生命,南宋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里写道“人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这种清白为人、清正做官、刚直不阿的精神和境界,一直为后人所景仰。还有北宋时候的王安石,他之所以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勇气,首先就是自身行得正。对王安石的变法,历朝历代有不同的评价,那只是政见的不同,对王安石的人品,所有人包括他的政敌都是景仰的。这些都是我们敬仰的先贤,我们要见贤思齐。现代也有很多,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典范。二是常悟人生之理。这实际上是要解决世界观的问题,即人为什么而来?又为什么做官?荣华富贵,想穿了都是过眼云烟。官当得再大,钱赚得再多,都没有止境,最后还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孟建柱同志在任江西省委书记时讲过一句话,“灵车上没有多余的行李架”,就是说钱财再多,人还是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悟透了这些道理,可以减少很多的烦恼,心理就不容易失衡。现在很多人喜欢去跟别人比较,觉得某某能力不如我,官却比我大,某某聪明不如我,钱却比我多,一比之下,就容易造成心理失衡。事实上,我们坐在现在这个位置,能力水平比我们强的大有人在,谁敢说自己坐在局长的位置,就一定是这个局里能力最强的人?不一定如此!我们也经常看到,既有官比你大的能力水平不如你,也有官比你小的能力水平比你强,这都是一种工作的需要,组织的需要,包括各种机遇,对这些我们要看淡一些,有了一个干事的平台就要很好地珍惜。三是常怀律己之心。人都是有欲望的,欲望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同时也是使人走向毁灭的推手。人有欲望很正常,怎么来管控住欲望,这就靠自律了。要想加强自身的管控能力,加强自身的修养,就必须勤加修炼,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大家可能听说过六祖慧能的故事,说的是禅宗五祖弘忍命门徒作偈呈验,以选拔传法继承人,最有希望的也是在弟子里面大家公认表现最好的是大弟子神秀,写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意思是要时时刻刻地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慧能当时在厨房帮工,没什么地位,他后来对照那句话又做了一个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思是说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最后五祖弘忍把衣钵传给了慧能,认为慧能修炼的境界比神秀要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修身养性的程度,决定了思想境界的高度,所以,我们要常怀律己之心,多想想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以加强作风的养成。四是常记为民之责。不论职位高低,不管权力大小,既然身处领导岗位,就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我们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一把手如果行得正,表率作用发挥得好,就能带好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风气,那么这个地方、这个单位也就更加和谐,风清气正,能够创新创业,为老百姓谋福利;如果领导干部行得不正,贪污腐败,造成负面影响,那对党和政府的形象都是巨大的损害,也会贻害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所以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时刻紧记自身这份责任,包括对国家的责任,对地方的责任,对单位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等等,经常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尽到这份责任。五是常思贪欲之害。我们经常看的一些警示片,很多人在腐败落网后作出了深刻的忏悔,这给我们敲响了一声声的警钟。我们常说,为官做人要会算账,要算清政治账、经济账、健康账、自由账和家庭账等,不要心存侥幸,一旦进了监狱,失去了自由,那就家庭、事业、人生什么都没了,那时候就算看到铁窗外面一只蜜蜂飞过都会羡慕不已。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断地警示自己。六是常念平安之福。什么是幸福?有人用很直白的语言诠释,说自己家人在监狱里没有犯人,在医院里没有病人,就是幸福。我想,平安就是福,事业上永不知足,生活上适而知足,人生即幸福。我们在座各位都有一定的职务,一般来说生活都应该不成问题,衣食无忧,当然有些可能家庭条件好一些,生活境况好一些,有些稍微差一些,稍微艰苦一些,但不管怎么样,基本生活都不会差到哪里去,应该知足。生活上知足一些,就会少伸手,就像陈毅元帅说的“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不伸手,也就不会出事。所以人要有一种知足感,要常念平安二字。我讲这“六常”,与大家共勉。在座的很多同志学得比我好,境界比我高,做得比我好,我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监督。监督是一个很好的机制,包括组织的监督、群众的监督、舆论的监督等等,失去监督约束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失去监督的人必然走向深渊。希望我们能够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确保从政安全,不至于走向犯罪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