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在“一米阳光菜园”里生长:校园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案例.docx
-
资源ID:1017384
资源大小:21.04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劳动教育在“一米阳光菜园”里生长:校园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案例.docx
劳动教育在一米阳光菜园”里生长:校园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案例针对小学生对农耕文化认识欠缺的现实,青浦区淀山湖小学结合学校“绿色课程+五育融合”发展规划,规划建设成校园“一米阳光菜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以“校园小农夫”课程为主要抓手,挖掘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农事管理,传承农耕文化,在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感知、体验、发现田园劳动的乐趣,感受劳动的艰辛,收获劳动的成果。一、“一米阳光菜园”的教育意义我国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与生活存在着严重脱节的情况。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很多学校在校内建设了劳动教育基地“校园农场”,让小学生育苗、施肥、浇水,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和大自然之间的联系。(一)让教育立足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陶行知说:“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改造社会环境,要从改造学校环境做起。”让教育立足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这也是“一米阳光菜园”创建的初衷。“一米阳光菜园”的创建可以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基地,在对各种常见蔬菜种植和收获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蔬菜的除虫、防虫和施肥方式,而且学生还需要走访农户、询问老师、与同学交流等,这在无意间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一米阳光菜园”,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认真观察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写丰收的喜悦、写种植蔬菜的收获、写劳动场景中的具体劳作,从而感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二)有助于学生道德和精神的发展“一米阳光菜园”的开展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当学生自己亲身体验之后,也能体会到农民劳动的辛苦,真正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从而逐步形成节约珍惜的意识。通过劳动收获,使学生们认识到成果的来之不易,想要好的结果就必须勤奋工作、脚踏实地,因为劳动的付出和产出是成正比的。而且,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它能够教会我们很多知识,如潜在的管理智慧、哲学智慧等等。校园农场在包班管理的过程中,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共同目标,全班每个人各司其职,共同努力,共同收获,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相互分享与彼此合作。因此校园农场的开展能让学生养成合作精神和主体意识,促进孩子人格的和谐发展。(三)赋予学生美好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赋予人美好生活的能力,既包括满足生存需要的基本能力,又包括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一米阳光菜园”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岗位、扮演一种角色、获得一种锻炼、培养一种能力。队员们对劳动兴趣越来越浓厚,很多队员周末也会在家劳动,并自发地通过班级微信群将劳动的照片和小视频发出来与同学共享。通过“一米阳光菜园”项目,我们的孩子在劳动的过程中,学会了合作,并能运用合理的策略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学会了提问,初步开发其批判性的高阶思维能力,在劳动过程体现出了创意思维、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二、校园小农夫课程开发“一米阳光菜园”项目是一项用来锻炼学生各项能力和素质的实践活动,要想保证实践活动效果,教师必须要为学生编写可以参照的教材,同时也让教师的实践教学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科学性。因此,学校特聘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安排学校老师担任助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校园小农夫课程开发。(一)课程定位首先,我们对于课程的定位进行了思考。我们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的改革、创新和转型,希望未来的人才培养能进一步与新时代发展需求匹配。上海作为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城市,中小学已开始各种教学创新,力求突破分科发展的窠臼,强调文理融合的STEAM课程在小学阶段越来越重视。如何能够立足于当前的教育现实,循序渐进开展跨学科、注重能力培养,人的生命价值的创新教育,是教育界领导、学校领导及老师、家长的务实心愿。(一)课程目标1 .劳动休息通过“一米阳光菜园”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在规定时间劳动和休息,做好劳动的准备工作爱护用具和材料,遵守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懂得植物种植的基本知识,认真劳动保证产品的质量,加强协作精神。2 .教学基地在校内建设“一米阳光菜园”教学基地,使其成为校内课程体系有机融合体,并成为与语文、数学、劳技、自然、艺术等各学科结合的户外学习空间,促进跨学科教学。3 .多元课程开展校园小农夫多元课堂,促进开发系列课程。该课程依托并结合“一米阳光菜园”的建设,旨在开发促进学生发展的标准化跨学科课程体系,以确保课程可持续性。4 .教师成长积极促进教师的成长,助力学校发展融合自身特色的全科教学体系,发展自己的教学特色。5 .活动分享相关主题活动和分享,扩大社会影响力,通过实际操作和参与式体验式活动,支持学生用行动来影响社区。扩大该项目在社会公众层面影响力,期待围绕该项目能够建立可推广可复制模式,让更多学校、社区参与进来。(三)课程实施“你知道怎样为植物做标签牌吗?”“你想用废弃饮料瓶水培种植风信子吗?”“你了解硬枝托插(月季)和走茎繁殖(薄荷)的区别吗?”神奇的菜园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还产生了许多奇思妙想的新课题。于是,一堂堂神奇的“校园小农夫”课程诞生了,在丰富多彩的“小农夫”活动中,孩子们亲近自然,探究植物,以生态体验近距离感知生命生长历程,培养综合探究学习能力。在“一米阳光菜园”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树立生本教育理念,尽可能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比如如何在不影响蔬菜的基础上去除杂草、如何治理虫害等。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分析能力、资料搜集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师资培养,多管齐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课程才能走向学生。由于“一米阳光菜园”是一门新兴课程,很多教师在劳动技术和农业生产方面也都是门外汉。所以,为了确保“一米阳光菜园”的实效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不仅要做好教材的编制工作,还要加强师资培训,给教师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对教师的实践技能进行培训。我们在莲湖村的推荐下,聘任了两位专业的农业科技辅导员,每周三下午,农技员会到校上课。课程以理论知识结合实践。前期让年轻的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担任助教,并邀请具有丰富劳动经验和农村生活经验的老师配合活动的开展,同时,找一些擅长这一领域的当地农民和学生家长作为辅助者,让他们亲临“一米阳光菜园”指导学生治虫、施肥、除草、栽培、松土等技术。后期,我们设想让学校的年轻教师担任课程的持续开发者和执教者,请农技辅导员单位课程的顾问。四、多元评价激励机制为了给予同学们参与一米菜园展示的平台,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积极推送每次的活动。在评价方面,借助校本特色劳动章,积极开展争章活动,对于表现优秀的队员,在中队里积极给予奖励。下面是我们淀山湖小学校本特色劳动章的争章要求。淀山湖小学生态劳动教育班级评价表班级:姓名:活动名称: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综合评价自评互评师评参与程度对劳动有浓厚的兴趣口优秀口良好口合格能积极主动参与整个劳动过程有劳动成果作神合精能服从分工并完成任务能大胆表明自己对于活动的想法能热心帮助他人学生们对劳动兴趣越来越浓厚,很多队员周末也会在家劳动,并自发地通过班级微信群将劳动的照片和小视频发出来与同学共享,于是在中队里我们开展了劳动小达人的评选,积极宣传他们的光荣事迹。此外,我们还鼓励队员们对于自己的劳动果实进行再加工,开展晒一晒我的劳动成功评比。五、保障机制学校建立校长室、德育处和教学处、大队部三级劳动实践活动开发及安全教育的管理网络。为了确保课时(每周两课时),保证质量,教学处从实际出发,制定了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计划,同时整合德育处及其他教研组的力量,进行“一米阳光菜园”实践活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为保障活动顺利开发及安全实施,学校增添了多项农用工具、植物种子、营养土等活动所需材料。结合劳动实践活动的实际需要,学校在篮球场左侧专门腾出了200疔的面积作为“一米阳光菜园”的教学场所。同时,我们还落实专人对农用工具进行日常的保养和维护,保证了教学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总之,“生活是最好的教师”,“一米阳光菜园”劳动实践活动的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细致入微地渗透进学生的生活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生活;切实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自主学习和管理的能力、合作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