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宁陕县“十三五”林业规划.docx

    • 资源ID:1019810       资源大小:37.79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宁陕县“十三五”林业规划.docx

    宁陕县“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县深入贯彻中央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关键时期,是依法治林、科技兴林、全面提升林业经济结构的攻坚时期。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林业局关于开展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和县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全县“十三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的通知精神,全面贯彻实施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美丽宁陕”发展战略,以国土增绿、农民增收、林业增效为目标,以林下经济、现代林业园区建设为抓手,突出林业项目,强化林业科技,深化林权改革,严格资源保护,构建生态文明,加快循环发展,巩固林业建设成果,促进林业生态经济长期平稳快速发展,为建设美丽富裕新宁陕做出更大贡献,结合宁陕林业实际,制定本规划。-、“十二五”林业发展现状(一)“十二五”林业发展成就“十二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宁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工作全局,深入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依法治林、科教兴林、人才强林,以国土增绿、农民增收、林业增效为目标,以天保工程、森林经营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程建设为抓手,重点落实天然林、野生动植物、林地三大保护任务,突出抓好森林防火、退耕还林、林下经济三个重点,着力实施森林生态、林业产业、森林文化、林业科技信息四大体系建设,狠抓特色林果、苗木花卉、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林业产业,超额完成规划期主要建设目标任务,先后被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表彰为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县、全国林权制度改革先进县、全国首批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典型示范县、首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全省天保工程先进县,为“十三五”林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强化森林管护,资源总量稳步增长。一是按照“双线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要求,全面夯实240.73万亩天然林管护责任。二是严格执行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集镇周边、旅游景区、高速公路沿线的直观坡面实施禁伐。三是加强征占用林地的管理,开展集中督查和日常检查,杜绝了乱征乱占现象发生。四是加大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的力度,始终保持了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维持了林区秩序稳定。“十二五”期间,累计营造林万亩,其中,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万亩,退耕还林万亩,完成森林抚育9.5万亩;完成义务植树125万株。截止2015年底,全县林地面积达288.9万亩,比2010年增加8.71万亩,活立木总蓄积达到万立方米,比2010年增长了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8.98%,比2010年增长虬全县城乡生态面貌明显改善。2,狠抓民生林业,助农增收效果明显。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相结合,按照建设现代林业的总体要求,着力打造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和林业产业园区。通过采取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科技示范、典型引路等多种措施,引导农民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和多种经营,大力推广林药、林禽、林畜、林菌、林果、林游等高效林业立体循环经济。截止目前全县累计有板栗园有21万亩,核桃园有10.7万亩,各类产业园区10个,农民人均占有干果经济林达5亩多,覆盖了90%的村组和70%以上农户;全县累计发展猪苓、天麻等中药材地存总量达到244万窝,产业覆盖了全县11个镇;袋料食用菌产业已覆盖全县,有70%的村和35%的农户万余人从事袋料食用菌产业;生态旅游总人数接近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亿元;林业产业总产值稳步增长,2015年达到亿元,是2010年的倍;退耕还林累积兑付钱粮价款2.1亿元,后续产业建设惠及农户11247户,退耕还林户户均增收L2万元,人均增收3617.9元。农民从林业获得的人均纯收入快速增加,2015年达到元,比2010年增加元。3 .加强野生动植物管理,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积极争取援助资金,加强朱鹘基地建设和管理,抓好朱鹘饲养和野外监管巡护。截止2014年底,野外可监测朱鹘超过60只,分布区域由宁陕县扩展到石泉和汉阴县。野化繁殖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朱鹘自然习性逐步恢复。朱鹘省级自然保护区可行性研报告和规划设计完成,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市政府已专题报省政府待批。强化宣传教育,完善管护措施,落实管护责任,积极开展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救助,开展打击破坏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专项执法活动,确保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积极推进宁陕县金丝猴、兰科植物、古树名木保护等项目,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4 .改革稳步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一是深入推进林业资源评估和林权抵押工作,累积流转、抵押林地面积分别达到64万亩、0.778万亩,进一步盘活了林业资源。二是自2009年实施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以来,按照生态公益林补偿兑现标准,2009至2014年度补偿款已全部通过“一卡通”直接兑现到农户和其它各经营主体,累计兑付资金L02亿元。三是全力开展林权纠纷调处和林权证纠错工作,维护林区和谐。四是为306万亩的森林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基本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改革目标。全县广泛吸纳业主、大户和个人等社会资金参与林业建设,鼓励支持各类投资主体和广大林农使用林业信贷资金,林业建设投入大幅度增加。“十二五”期间共落实中央、省林业建设投入亿元,筹集林业建设社会资金亿元,为加快林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林业对社会资金的聚集效益明显增强。5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保障服务能力得到加强。2011年以来,配套建设基层林业工作站8个、木材检查站2个、改善国有林场基础设施个、配套建设湿地公园1个。“十二五”期间,全县未发生大的森林火灾,森林防火工作成效明显;以松材线虫为主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防控工作取得成效,松材线虫等病虫害未传入我县,全县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能力、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和防治能力,林业科技、执法、信息网络和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等得到进一步加强,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和人员安全。(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五年来,全县林业工作得到了较好发展,与此同时,我县林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管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生态建设成果巩固难度增大。主要表现为:受全球极端气候变化影响,气象灾害频发,影响林业生态建设成果;交通发展日益便利,加快了森林病虫害的扩散传播,增大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治理难度;森林旅游深入开发,进入林区人流增多,森林植被逐年增加,林下可燃物积累增多,野外火源控制难度增加,加大了林区防火难度;矿产、水电、旅游开发和食用菌生产对资源管护造成较大压力,管控任务繁重。二是森林质量有待提高,新造林大多为单层林,森林的多种效益尚未完全发挥,森林单位面积产出率仍较低。三是林业产业实力不强,“大资源、小产业”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农民来自林业的收入与林业资源总量比较任显不足,增长潜力有待挖掘。四是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朱鹘饲养、造林绿化、产业园区建设、资源管护和技术推广等工作无专项经费,制约了各项工作进展。五是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林区道路路况差,有的林区道路已损毁或无道路,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开展受限。六是人才队伍匮乏。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整个林业系统、尤其是各镇林业站干部严重缺额,部分镇林业工作难以开展。二、“十三五”林业发展机遇“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十三五”时期,我县林业面临更加优越的发展机遇,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将更加突出。一是生态区位重要性突出。我县地处秦岭中段南麓,是引汉济渭和国家南水北调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点地区,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突出了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地位,成为我县林业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二是经过“十二五”发展,交通设施改善。西汉高速、210国道纵贯全境,西成客专过境、石宁二级路的建成投用,西汉至十天高速连接线启动建设,使我县的交通格局更加完善,将极大的促进我县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使林业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三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向纵深推进,中、省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宁陕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将获得更多的扶持资金、享受更优惠的政策支持,为实现我县林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资金保障。四是各级党委政府对林业建设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宁陕作为区域旅游目的地打造,全社会对林业更加关注,更多的财政和民间资金投入到林业建设中,极大地拓宽了林业发展空间。五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和欢迎,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投入林业发展林业的热情日益高涨。三、“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以推动林业科学发展和兴林富民为宗旨,坚持科技进步和深化改革,加大生态林建设、经营、保护力度,着力构建林业主导产业,加快森林文化体系建设,以建成现代特色林业强县为目标,实现生态林业体系化、民生林业智慧化、森林文化特色化、科技服务网格化、城乡发展一体化,使全县森林生态体系更加完善、产业体系更加完备、森林文化体系更加繁荣,林业资源总量、生态承载量和林业经济总量位居全省前列,打造山清水秀、村美人富、生态文明宜居新宁陕。(二)规划原则1 .坚持生态优先和富民强县相结合的原则2 .坚持深化改革和机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3 .坚持整体推进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的原则4 .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体相结合的原则5 .坚持严格保护和科学利用相结合的原则6 .坚持科技创新和支撑服务相结合的原则(三)规划目标1 .生态林业体系建设:五年完成造林总面积4.5万亩,每年完成造林面积09万亩,森林抚育30万亩,通过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60万亩,“十三五”末森林覆盖率90.2%。2 .民生林业体系建设:经济林发展总面积7.5万亩、总产量2.24万吨、总产值668200万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2万元、占当地国民经济比重达70%以上。3 .森林文化体系建设:基本建成完善的生态文化体系。新建森林文化教育基地1个,森林体验中心1个,生物多样性博物馆1个,影视基地4个,生态旅游基地10个,城市森林文化主题公园1个,制作森林影视剧3部、森林文化出版物7部。四、规划重点(一)森林生态体系建设1、森林保护工程依托天保工程和长防工程,大力实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发展碳汇林业。继续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管护森林面积306万亩;完成公益林建设1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实施生态公益林补偿226.03万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180.83万亩,省级公益林45.2万亩;完成长防林建设12万亩,其中长防人工造林20000亩,封山育林100OO亩;完善国有林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项社会保险和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政策。2、森林经营工程以中幼龄林抚育和次生林改造为重点,优化林分结构,增加森林资源总量。(1)森林抚育。在中幼林抚育试点的基础上,通过疏伐、修枝、除草、割灌等综合措施,实施森林抚育30万亩,其中县属国有林场7.5万亩,集体林22.5万亩。(2)低产低效林改造。通过合理调整树种结构,培育速生丰产用材林、珍贵用材林和特色经济林,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60万亩。3、重点区域绿化工程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依托千里绿色长廊和城区周边、重点镇周边、景区周边山体绿化等造林绿化工程,突出抓好县城规划区、3个重点镇(筒车湾、皇冠、江口)周边及西汉高速公路、210国道、河流水域沿岸造林绿化5000亩。4、美丽乡村工程结合森林城市创建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不断改善和提升生态环境,通过实施产业绿化建设、生态休闲绿化建设、水域绿化建设、道路绿化建设、森林生态文化建设“五大”绿化建设工程,推进立体绿化,形成融“山、水、田、林、路”为一体的美丽乡村,改善人居环境。“十三五”期间20个以上的村(社区)达到产业生态化、社区园林化、四旁森林化、庭院花果化要求和“绿化示范村”标准,持续推动我县森林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提升人居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5、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以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保护为重点,大力实施朱鹘、金丝猴、兰科植物、古树名木保护项目。(1)建立陕西宁陕省级朱鹘自然保护区1个。有效保护世界珍禽朱鹘及其栖息地,极大地缓解朱鹘的濒危状况。使宁陕县朱鹘保护的法制化、规范化常态化,促进生态文明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实现保护区资源环境和社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建立陕西旬河源国家湿地公园1个。全面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湿地公园在保护湿地、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游乐等方面所具有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有效地遏制对湿地的不合理利用现象,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3)建立兰科植物移地保存物种基因库和兰花良种生产基地1个。开展兰科植物繁育技术研究,保护兰科植物资源,扩大兰科植物种群,带动当地农民保护培育兰科植物资源,形成新的产业链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将发挥显著作用。(4)建立陕西宁陕省级金丝猴自然保护区1个。通过金丝猴保护项目的实施,可有效保护宁陕金丝猴的栖息环境和当地金丝猴种群,满足各类科考学习需要,同时可发展特种生态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达到更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依托退耕还林工程、造林补贴试点等项目支撑,在强化生态建设前提下,以扩大产业规模和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以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通过资金扶持、典型引路等措施,引导农民积极发展林业立体循环经济,带动林业产业体系建设。1、核桃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完善规划抓基地,整合资金抓投入,培育龙头抓加工,打造品牌抓营销,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充分利用各镇资源优势和群众发展核桃产业的积极性,突出重点和特色,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核桃产业建设步伐,促进核桃产业跨越式发展。“十三五”期间新建核桃基地5万亩,嫁接改造6万亩,丰产管理10万亩,建设省级核桃园区2-3个,市级核桃园区5个,县级核桃示范园区15个,2020年核桃总产量0.74万吨,核桃深加工企业2-3家、加工量0.3万吨,核桃产值3.32亿元,农民人均增收0.4万元,使核桃产业成为宁陕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2、特色经济林按照“加强综合科管,突出提质增效”的生产思路,扩大优质板栗生产基地;加强板栗深加工体系建设,带动板栗基地的发展;大力提升板栗产业化经营水平,以科技为动力,提升板栗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打造宁陕板栗知名品牌,强化基础建设,完善保障体系。“十三五”期间丰产管理20万亩,建设市级板栗园区1个,县级板栗示范园区5个,2020年板栗总产量1.41万吨,板栗深加工量0.5万吨;新建生漆等特色经济林2.2万亩,特色经济林产值突破L5亿元,农民人均增收0.2万元,发挥特色经济林助农增收的重要作用。3、林下经济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拉动”的原则,充分发挥我县自然禀赋、交通区位等资源优势,以维护生态安全为前提,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提高林地利用率和林业综合效益为核心,“十三五”期间精心打造一批市场对接有效、示范作用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的山林经济示范基地,扶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新建各类山林经济示范园区80处以上,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林下种植10万亩,林下养殖500万头(只、羽),实现综合产值30亿元,农民山林经济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4、种苗花卉以满足周边县市造林绿化需要、配套中西部大中城市需求为目标,以县级骨干苗圃为主,积极推行基地育苗、大户育苗,“十三五”期间新建现代林业示范观光园7处,稳定国有育苗基地300亩,发展种苗花卉产业基地3000亩,建设红豆杉组培实验室及生产大棚,开发利用红豆杉及其制品,建设一批特色林木良种基地。种苗花卉产业实现综合产值2亿元。5、森林旅游着力打造“三区两漂一园一城”特色旅游产品和“两线三环六区三十点”的精品森林生态旅游网络体系,以20个旅游重点村为突破口,以西汉高速公路及其连接线、210国道为主轴线,以筒车湾、上坝河、皇冠、大蒿沟景区为重点区域,建设环境改善型、生态旅游型、产业培育型、文化传承型旅游产业集群,实现森林旅游区域化布局、企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服务,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生态旅游服务。“十三五”时期,全县新开发个5个生态旅游景区,在4处重点生态旅游景区中创4A级景区2个、5A级景区2个,建成示范镇3个、示范村15个、示范经营户300户。到2020年,全县年生态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接待游客达到800万人次以上,直接转移农村劳动力0.8万人,生态旅游业占林业产业的比重达到20%,林农人均生态旅游增收04万元以上。(三)森林文化体系建设1、古树名木保护与繁育。对古树名木进行调查登记,建立档案、设置标志,加强管护技术指导和监督,每半年对古树名木生长和管护情况进行1次检查;制定古树名木保护规划,确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做到树体、生长环境、景观同步保护;禁止在古树名木保护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构筑物和有碍树木正常生长的其他设施;加强对古树名木的宣传和科学研究,推广应用科学研究成果,提高保护管理水平,促进古树名木资源的开发利用。2、城市森林文化主题公园。在县城建成区建设展示宁陕魅力和特色森林文化的城市森林文化主题公园1个,为宁陕市民和外地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场所,打造宁陕生态立县、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名片。3、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在广货街镇大蒿沟旅游景区周边建设生物多样性博物馆1个,利用我县生态资源优势,收藏、展示、研究能充分体现宁陕特色的动植物标本,普及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科普知识,提高公众保护意识,为科学研究和社会公众服务。4、森林文化体验中心。依托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森林文化体验中心1处,为我县和外地游客提供一个了解森林、亲近森林、休闲娱乐和森林体验教育的活动场所。5、生态文明教育与创作基地。利用我县自然森林生态资源优势,在城关镇、皇冠镇、筒车湾镇、江口镇境内建立4个生态文明教育与创作基地,为社会提供适合的态文明教育与创作的服务,将生态文明教育与创作基地办成面向全省的生态科普和生态道德教育基地,成为我县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窗口。6、森林影视剧、森林文化出版物及工艺品建设。为普及全民生态知识,增强全社会生态意识,构建我县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宣传宁陕生态文明建设,依托资源优势,拍摄森林影视剧3部、制作森林文化出版物7部;打造一批具有宁陕特色的野生动物朱鹘、大熊猫、金丝猴制作纪念徽章及手工艺品。(四)林业科技信息体系建设1.推广网络体系(1)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科技兴林、人才强林、产业富林的要求,紧扣全县林业发展战略需求,针对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深入开展林业科技推广,着力提升林业科技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为全县林业加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强化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农民兴办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多元化、多类型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使林业专业合作组织覆盖60%以上农户;二是加快新型林业协会建设。围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森林旅游,成立林业专业协会组织,为“种、养、力口、产、供、销”各个生产环节提供全方位服务,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互助合作、集约化、规模化经营道路,延伸产业链条;三是建立高效林业服务体系。加强县镇两级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建设,配齐工作人员,理顺管理体制和经费渠道,加强机构和人员素质能力建设,落实基层林业站职工岗位培训,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的社会化服务职能,切实解决林农的困难和问题;四是建立运营规范的林业中介服务组织体系。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功能健全、运营规范、服务完善的林业中介服务组织体系,使群众了解市场行情、规避市场风险;五是加大林业产业电子商务交易、积极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林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进合作社、协会、家庭林场与电商对接,畅销产品营销渠道;六是扩大林业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包装一批适合我县林业资源实际情况的项目,在科技、产业、项目、资源保护等方面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周边地市的合作。(2)森林公安建设。全面推进森林公安队伍正规化、执法规范化、警务信息化、保障标准化、警民关系和谐化建设。进一步规范管理体制,建立“责任明确、分级负担、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的政法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森林公安机关及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切实改善森林公安执法条件。全县建成2个标准化森林公安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城关、筒车湾),并完成执法办案场所改造。加强基层派出所警用车辆配备更新。“十三五”期间,对基层派出所的警务用车老化问题争取支持予以更新。进一步加大从优待警工作力度,扩充警力,实现新老交替,争取政策支持,确保经费保障制度化。加强森林公安信息化建设,配备指挥通讯装备和执法勤务装备,不断提升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提高机动作战、快速反应和侦查破案能力。健全完善林区治安防控机制,严厉打击各类涉林违法犯罪活动,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维护林区社会稳定。(3)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国有林场道路、饮水和用电保障,改善国有林场职工生活条件和办公环境,新建国有林场森林标准管护站5个、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放活内部经营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保护生态的原则下,适度探索适合国有林场的特色发展之路,激活国有林场发展动力,构建和谐新林区。2、人才队伍一是实施“人才强林”战略,建立健全培训体制。制定人才培训制度和工作计划,出台岗位技术培训激励机制,鼓励干部职工勤学上进,扩宽人才培养渠道,努力在实践中培养造就人才;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职业技术学院等教育培训机构的联系,每年选派一定的的中青年干部进修学习,努力形成单位积极推动、个人积极参与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造就一支自身素质较高、业务熟练、勇于探索、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林业队伍;建立良好的人才选用培养机制。完善选人用人程序、途径和方法,搭建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广阔平台。二是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选聘人才,大力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以保证人才选用培养的广泛性和持续性;打破人才区域、部门的壁垒,促进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着力解决林业工作人员力量不足,专业技术人才“断档”的问题;定向招收专业院校高素质人才,重点引进目前急需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林业产业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人才和具有一定技能的实用技术人才,充实到我县林业队伍。3、信息平台遵照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着力推进林业资源监管系统、营造林管理系统、林业灾害监控与应急系统、林改综合监管系统、林农信息服务系统、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经济运行系统、生态文化与教育培训系统等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加快建设智慧林业立体感知体系,着力打造智慧林业管理协同体系,全面完善智慧林业民生服务体系,积极构建智慧林业生态价值体系,努力实现林业立体化感知体系全覆盖、林业智能化管理体系协同高效、林业一体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林业生态化价值体系不断深化、林业规范化保障体系支撑有力的发展目标。4、森林资源监测体系(1)加强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监测信息系统,加强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准确掌握森林资源消长变化情况,为全县各项林业生产规划和林业建设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完善公益林经营管理机制,有效保障森林资源安全。结合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建立完备的资源管理工作体系;积极探索公益林管理新模式,提升管护效果;在不降低公益林生态功能、不改变公益林基本性质的原则下,积极开展公益林流转、承包、赎买和发展林下种养、森林旅游试点工作,激发全社会爱林护林积极性,有效保障森林资源安全。加强林地管理。积极探索建立林地储备使用管理制度,及时查处非法征占用林地案件,依法管理林地,切实保护好林地资源,杜绝乱占乱用林地、毁林开荒等破坏林地资源行为。健全林权流转体制机制,全面增强林业发展后劲。进一步修订完善宁陕县林地、林木流转办法,促进规范有序流转,保障各方合法权益;整合充实县中心、镇服务站、村联络员“三位一体”林权服务体系,为林权流转和抵押贷款等活动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服务;加快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队伍和评估制度的建立,完善评估办法和程序,健全监管制度,积极开展评估业务;建立林权抵押贷款长效机制,积极探索林地所有权、经营权、承包权抵押贷款,拓宽林业贴息贷款、扶贫贴息贷款的惠及面,保障林农使用林权抵押贷款的持续性和便利性。(2)加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宣传教育体系,提升全民防火意识;加强火源管理,最大限度消除火灾隐患;完善森林火险预警体系,逐步实现指挥控制实时化、火场图像可视化、防火管理网络化和日常办公自动化;每年开展1次以上森林防火队伍技能培训和实战培训,提高队伍指挥扑救水平;在城关镇迎宾大道建成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1处,城关镇关池路建设县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1处,选择有条件的防火重点镇、村建设防火指挥分中心3处、应急防火物资储备库15处;修建重点林区消防通道6条、建立森林专业消防队伍、配备必要的森林防火装备、信息系统建设及宣传培训等,从根本上解决我县的森林防火问题。(3)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有效地预防、控制野生动物疫病,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加强与卫生、畜牧等部门协调合作,每年开展1次以上疫源疫病监测与防控培训,提高应对突发性野生动物疫情的防控能力;每年开展1次以上的重点区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多发区域、候鸟迁徙通道、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域、野生动物繁育基地等单位的防疫检查工作,严防朱鹘等珍稀濒危动物感染。(4)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物的监测、森林植物检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外来有害生物防控等工作,进一步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强化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体系建设和管理。全县计划设立1个测报站11个测报点,不断完善各项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制度,实行虫情测报资料网络报告制,测报准确率达85%以上。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队伍的建设,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进一步提高森防科技水平。加强森林植物检疫签证程序化管理,加大森林植物复检力度。加大林业检疫执法力度,密切与林业公安、木材检查站、林业工作站的联系,切实抓好林业检疫执法工作。针对本县实际情况,拟定防治方案,制定简明扼要、易于操作的林木病虫害防治手册发放到农户,做好群防群治基础工作。建立育苗档案,提高育苗质量,降低疫苗率。加强森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执法,监管和加强检疫御灾基础设备建设,配置检验检疫设备、应急处置设备和统一标识的检疫执法车等。五、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188938.8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8769.94万元(其中退耕还林投资6070万元,天然林保护工程投资1300万元,长江防护林投资1300万元,中幼林抚育投资3150万元,其它投资56949.94万元),社会融资81825万元,地方自筹95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37393.87万元。1、投资测算指标(1)生态林业体系建设人工造林投资800元/亩,其中国家投资300元/亩;封山育林投资150元/亩,其中国家投资70元/亩;森林抚育工程投资180元/亩,其中其中县属国有林场国家投资120元/亩,集体林国家投资100元/亩;低产低效林改造(国家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工程投资900元/亩,其中国家投资400元/亩;(2)民生林业体系建设新建核桃基地投资IOoO元/亩,其中国家投资300元/亩;核桃嫁接改造投资500元/亩,其中国家投资50元/亩;新一轮退耕还林造林每亩国家投资1500元;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人工造林投资800元/亩,其中国家投资400元/亩;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改造投资500元/亩,其中国家投资250元/亩;退耕还林补植补造投资600元/亩,其中国家投资100元/亩;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投资800元/亩,其中国家投资300元/亩;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投资150元/亩,其中国家投资70元/亩;2、投资测算“十三五”期间林业投资总概算为188938.81万元。(1)生态林业体系建设83293.81万元,其中:森林保护工程投资6200万元;森林经营工程投资59400万元;重点区域绿化和美丽乡村工程投资1500万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投资16193.81万元;(2)民生林业体系建设87932万元,其中:核桃产业投资25530万元;种苗花卉产业投资5000万元;特色经济林产业投资8890万元;林下经济投资28130万元森林旅游产业投资20482万元;(3)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投资6270万元;(4)林业科技信息体系建设11443万元,其中: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投资5200万元;森林公安建设投资400万元;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0万元;信息平台和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投资5643万元。资金由争取上级资金项目投入、财政投入、企业投资、地方自筹及群众投入等渠道解决。其中国家投资68769.94万元,地方配套950万元,社会投资120167.87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37393.87万元。六、保障措施(一)组织领导强化党政组织领导,建立目标责任制。各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把林业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镇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林业,及时协调和解决好林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建立目标考核机制,把林业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森林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二)政策引导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争取中、省天然林保护、森林抚育、公益林管护、退耕还林、碳汇造林、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用于林业建设;建立县级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将扶持林业发展纳入县财政专项预算,撬动更多资金进入林业发展;扶持壮大林业龙头企业,形成干果业销售加工,猫猴桃、五味子采摘加工,中药材、食用菌精深加工,生态休闲旅游四个高效林业产业集群,带动全县各类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高效快速发展;优化林业投资经营环境,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鼓励各类社会投资主体参与林业发展,形成政府、金融、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新格局。(三)科技支撑依靠林业科技创新,全面提高林业技术水平、综合生产力和竞争力。重点抓好林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在实施林业项目时,依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市林技中心等林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作为技术依托,提高科技含量;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林业科技创新体制;科技支撑重点放在开展应用技术研究、科技成果推广等方面,为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四)资金保障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拓宽林业建设投融资渠道。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林业投入体系,对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实行财政预算。对非重点林业生态建设,政府也应在资金投入上实行优惠政策,对营造林给予补助。积极开辟新筹资渠道,改善林业投资和经营环境,广泛吸纳国内外社会各界资金注入到林业生产建设中。进一步完善林业信贷资金扶持政策,加大对林业企业的信贷资金使用力度,鼓励众多林业企业更多更好使用林业信贷资金,促进林业稳步发展。实现林业生态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推动现代林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五)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林业改革工作,增强林业建设活力。积极深化推进以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性森林保险、林木采伐管理改革、林地林木流转、林权抵押贷款、引导林农建立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等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促进林业良性发展。积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全面推进危旧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林区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六)加强林业机构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将县、镇两级林业部门行政事业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将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以及林业行政执法体系等方面的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基本建设规划;加强林业行政机构建设,加大对林业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加强林业宣传工作,为加快林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氛围。(七)强化目标考核,加强规划实施监督。根据规划目标,合理划分各级在林业建设方面的事权,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强化林业建设目标责任制。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和潜力,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建立起县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部门分工协作的林业建设目标考核机制,共同推进林业发展。对于在林业建设中业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对于建设措施不力、工作滑坡的予以批评约谈,提高社会各界对林业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部门合作,将规划的各项目层层落实到各镇和重点实施单位,共同推进规划实施,确保规划任务顺利完成。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逐步建立规划评估考核机制,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定期公布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和规划目标完成情况,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年终考核。

    注意事项

    本文(宁陕县“十三五”林业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