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文化符号留住乡愁记忆.docx
探寻文化符号,留住乡愁记忆数数兰陵县的民间艺术、匠人和相关风物孟子说凡事都得晓得啊这几年,有个词频频出现我们视野,那就是“民间艺术”“手作”“匠人和匠人精神”等。这反映出了我们对传统技艺的关怀,反映出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同时更需要灵魂品质和文化基因。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冠以“民间”字样,显然是要与所谓的“宫廷艺术”与“贵族艺术”等有所区隔,这种艺术更多的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所以既是传统的又是大众的,故而领域很宽广,而且也不乏很多“绝活”,象皮影、剪纸、编织、绣花、狮子舞等等,都是很著名的民间艺术,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手作,即手工制作,相对于机器制造和流水线式的量产而言。人们在享受完那些精致又廉价却千篇一律的工业商品后,开始追求有温度、有个性的手工艺作品,甚至于近一两年,艺术手作体验悄然走红,像木工、陶艺、印染、毛毡玩具、刺绣、皮具、花艺、零基础学绘画等等不同种类的体验,不少人都会花或多或少的时间体验一下DlY的乐趣,借以沉淀浮躁的心情,加强与有同样爱好的朋友之间的交流,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匠人,词典上的解释就是有技艺专长的人,技艺精湛,匠心独具。他们勤恳敬业、干练稳重、遵守规矩;他们用工作获得金钱,但不为金钱而工作;他们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他们执著、坚守、精进,不断追求极致与完美。当前,我们需要匠人传承技艺,这也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需要。匠人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笔者认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需要工匠精神,我们的大国制造更需要工匠精神。有人说,“要成为工匠,须有钻研的力量。做事情讲究的是熟能生巧,当你能够把一件事情不厌其烦的重复做,用心积累经验,就具备了生巧的潜质。这其中当然需要有一颗坚韧恒心,经过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过程,才可能呈现出完美的产品。要成为“工匠”,须有奉献的力量。将所从事的职业转变成自己的事业,古往今来的大师无不怀着这样的价值理念来推动自身在各自领域的进步。要在某一领域成为佼佼者,必然要占用自己的时间,于是减少了与朋友的喝酒应酬,也减少了伙伴间的娱乐活动,可是当你觉得是在为社会、为他人的生活改善而工作时,生命也会随之变得熠熠生辉。”诚哉斯言!笔者以为很多急功近利的人之所以庸碌终生,就是因为没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匠人,就是应为缺乏这样的匠人精神。兰陵县作为华夏第一古县,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荀子曾经在里劝学,李白在这里留下了“兰陵美酒郁金香”的千古佳句,萧氏文化在这里发源,金瓶梅在这里孕育,且兰郁馥香、名人辈出。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兰陵县民间艺术形式丰富,能工巧匠涌现,手工匠人在极其简陋的生产条件下制作的出优秀的作品,显示了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智,凝结了非比寻常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具有相当高的观赏和审美价值。下面我们就数数相关家底,去探寻历史的文化符号,留住永久的乡愁记忆。(一)薛南山砚砚台,文房四宝。兰陵县也是出砚台的。薛南山石砚为鲁砚品种之一,石产于我县矿坑镇薛南山山谷中,系谷中的石饼状砾石。临沂县志记载:“薛南山产石,皆天成砚材,若马蹄、若龟壳,四周若竹节状,小者尤佳。“原石颜色清绿、青黄、灰黑者皆有,砚面偶有图案出现,无大块,石英及裂纹较多。直径一般IOCm左右,最大不超过20cm,用之制成砚台质细温润,硬度适中,发墨而不滞笔。经过许多人士的努力,鲁砚得到了发扬,显现出了光彩,但是唯独薛南山砚,渐渐深寂,且制作者甚少。我知道的只有两个,一个是薛南山村的一位孙姓的木匠,年过古稀,捡存了不少薛南山石,也雕刻了一些成品,但是做工稍显粗鄙;另一位是石料厂的工作人员,家是费县的,业余爱好制砚,做了一些薛南山砚,还比较有特色,值得把玩。青州的张建先生曾经主编过一本书,名日鲁砚鉴赏,书里在谈到薛山砚时说:“薛南山,历史记载故属临沂,今临沂已无此山名。而今所谓的薛南山石,则大多出在临沂市苍山县境内的下村乡、车辆镇、向城镇和尚岩镇附近山区,这几个镇的中间有苍山县著名的文峰山风景区、抱犊岗风景区,还有郡国故城。文峰山周围就出产很好的薛南山石。”张建先生所说的苍山县,今已改名兰陵县,但是薛南山并未改名,一直都在那里,何言“今临沂已无此山名”尔?一方面可见编者调研不足,给读者带来了误解,另一方面可见挖掘、继承、宣传不够,现在就连薛南村的很多村民都不知薛山砚为何物,况外人乎?(二)索村泥陶南有紫砂,北有红陶。索村位于大仲村镇驻地南,该村泥陶制作历史悠久,镇境内县级重点文保单位城子遗址属大汶口至汉古文化遗址,出土大汶时期的陶鼎、龙山文化时期的夹砂灰陶罐等。索村烧制泥陶,现有孙氏、邱氏两家手工作坊。烧制的泥陶器以红陶为主,品种20多个,初期烧制有大件如大缸、大盆等,现在主要烧制经济适用、美观的套件和单件泥制陶器,其中套件茶具,精美雅致,单件如双系罐,大小造型品种达67种,玲珑宜人的小花纹耳罐口径仅5cm。其制作泥塑的原料为当地地表下58米处的生遛土,制作工艺复杂,从取土、制坯、烧制等达15道工序,烧制达16小时,火候特别讲究,一般每窑烧制泥陶300余件。笔者的老家和这个村子紧挨,据说制陶用的士就取自我们村河南岸。前段时间,笔者曾经到一位制陶老者家里定制陶器,老者年逾古稀,胡子花白,很符合匠人的形象。当时还有个年轻的小伙子在他家学艺,一打听是河南的,在临沂打工,慕名而来,而老者并不收学费,所有技艺倾囊相授。(三)蓝花印布蓝印花布是一种曾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古老手工印花织物。现在中国蓝印花布的传统工艺已经日渐式微,许多老艺人年龄已高,因没有文化,无法以文字方式记录下来,而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又极其繁琐,周期又长,经济效益不明显,晚辈们对此多无兴趣,子承父业少之又少。目前蓝印花布是一门濒临绝亡的蓝印花布艺术,对其进行保护和继承已成为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不过,大仲村镇境内有一个被誉为是“布痴”的老人相友文,他现在还执着于印制蓝印花布和生产蓝印花布。2006年9月,相友文的蓝印花布被山东电视台制作成专题片,作为申遗的影像资料。据史料记载,蓝印花布是在唐宋“药斑布"明代“浇花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蓝印花布“以布抹灰药而青,候干,去灰药,则蓝白相间”,其印染材料民间都能就地取材,农家多能自制自用。由于沂蒙山生产棉花,紧接是土布的发展,蓝草的种植,促使了印染工艺的产生。各集镇相继出现了染坊,接受农家的来料加工印花布。染坊的发展,使沂蒙山区民间蓝印花布“衣被天下”,从此沂蒙民间男子以穿青衣、妇女以着蓝花布为美。生活日常用品如衣服、被面、蚊帐、枕套、帐沿、包袱布等都为蓝印花布制作。在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区的妇女们利用这种布料加工成棉衣支援前线,立下汉马功劳。一位作家曾在作品中这样描述:“蓝印花布与沂蒙山如此的在精神上贴切,似乎一切描述沂蒙山的文字都比不上一块蓝印花布更能表达那种精髓。就如语言不能充分表达事物或情感的时候,人们会用绘画来表达,当绘画也不能尽兴的时候,就只有用音乐来描述一样,那么蓝印花布大概就是表达沂蒙山风韵的极致了。”可喜的是,沂蒙山区的巧匠们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由原来的单面印花发展成双面印花,由单色发展成复色,由小布发展成宽幅布。近年来,蓝印花布又渗透到现代都市人的生活中,如蓝印花布时装、门帘、壁挂、台布、鞋帽、包类、玩具等,无不散发出一种蓝与白的艺术魅力,并形成了蓝印花布制品系列。另外,我县老艺人翁羽,祖传七代开染坊,现仍存印花版六十余块;卞庄镇驻地七十六岁的杨玉田保存多年的四块兜兜印花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专家们所赞赏。我县还有一些专门镂刻印花版的民间艺人,大仲村镇的王思凡刻制的印花版,刀法整齐利落,纹样清新细腻,多次承担了上级工艺部门交给的刻制任务,具有较好的工艺水平。(四)小郭泥人赶过庙会的人应该都知道泥人,小时候应该都买过、玩过。向城镇小郭村,建村于明洪武年间,原名古洛王城,后来郭姓迁入,易名小郭村。捏制泥塑,曾经是村里人赖以谋生的主要方式,被寄予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于是,泥塑技艺宗亲传宗亲,很快,技艺传遍了向城镇及其周边村镇,泥塑作品被贩卖到徐州、天津、南京等省外各地销售。在此过程中,乡土艺人根据外地人喜好,不断丰富、发展小郭泥塑的造型、色泽、技艺,使的泥塑作品内容更加丰富。苍山县志有记载:“苍山泥塑玩具的代表产地为小郭村,源于清咸丰年间(1851年),原为已故老泥玩艺人李宪志的祖父李宗标从师天津,掌握了雕塑神像技艺,为养家糊口,利用本地黄泥塑成人畜玩具,晾干、涂粉、着色,到集市销售”。小郭泥塑形象以人物、动物为主。与褚庄泥塑的制作相似,黄泥经过做模、取泥、泡泥、捣碎、做坯、制哨、粉坯、彩绘等15道工序后,惟妙惟肖、传神逼真的各类手塑彩绘作品成形。截至目前,小郭泥塑已经发展到100多个品种,主要分有6大类。神像:表达人们的信仰,祛除不详,追求吉祥、平安、幸福的愿望。如,观音、罗汉、送子娘娘等;戏曲人物:表现人们敬仰英雄人物、人间纯洁爱情。小郭泥塑民间艺人尹芳利对此酷爱有加,他不但传承着这一民间手艺,还不断进行创新。多年来,尹芳利的这双巧手不知捏出了多少展翅欲飞的富贵鸟、憨态可掬的虎头娃、温绵讨喜的小彩羊、英姿飒爽的大公鸡,就连造型复杂的人物、神像,也是驾轻就熟。威武雄壮的红脸关公、喜气洋洋的文武财神、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唇红齿白的唐家三奘、“搔首弄姿”的湖狗、悟空,无不“诉说”着尹芳利的手巧心灵。如今,尹芳利可捏出100多个花样品种,其中既有人物、神像,又有飞禽走兽、果蔬食品。不少作品动静结合,形声俱备,雅拙中透精巧,憨朴中显灵秀,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他创作的“虎头娃”,或竖眉瞪眼,或萌憨可爱,额涂朱笔大“王”,威风凛凛,娇艳可掬。用手拉送首尾,即有啸声发出。尹芳利的泥塑作品,既不失通俗形象,又紧跟时代潮流,深为百姓喜爱。除了捏塑单人单物,他还摸索出了把戏曲和神话故事融入泥塑的制作方法,制作出人与动物造型相结合的系列泥塑作品,包括师徒西行系列、金童玉女系列、牧羊童系列,还有奥运会时期制作的风姿各异的奥运福娃、苍山菜博会时期创作的纯萌可爱的大蒜宝宝。(五)皮影戏“一口述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这是说戏台上的皮影艺人唱尽人间悲欢、尘世离合,随着艺人手的摆动幕幔上影人演绎着金戈铁马的交兵,神魔鬼怪的出神入化、千变万幻的场面。皮影艺术是剪纸工艺与戏曲艺术的紧密结合,在我国起源很早,传说汉武帝的妃子李夫人死后,武帝时常想念,有个叫少翁的人,仿造了李夫人的形象,用灯光照射在布帐上,武帝看到布帐上的影人,很像死去的李夫人,非常高兴,这可能就是我国皮影戏的雏形。皮影戏最初是用素纸雕刻成形,后来采用羊皮或驴皮制作,先把皮子刮薄,雕出形象,再染色和罩油,然后通过灯光照射,在幕上映出皮影人的形象。皮影人一般高约一尺,身上有若干关节,用胡琴的琴弦绞连,接上三至五根的钢质细杆,表演者在幕后操纵。通过灯光投影,非常生动和逼真。音乐的伴奏和歌曲,也都是地方特色的民间腔调。皮影雕镂精致,色彩鲜明,刻画出各种性格特征的人物,主要着重于李张人物的眉、眼、鼻、嘴和胡须等。其纹样装饰,男性多用龙、虎、云和水等,女性多用花卉、云和风等。涂染用色有红、绿、黄、蓝、黑等,又分深浅层次,文武小生、旦角、白净及其他表演白脸膛者,用透雕;黑头、红净和花脸等,则都用半透雕。由于是在平面的布幕上进行投影演出,只能左右动作,因此皮影人物大多为侧面造型。清初时期,兰陵一带已开始流行,博得了人们的喜爱和观赏O我县的仲村、贾庄、新兴等乡村至今还保留着这类戏班。流传的剧目有西游记、八仙过海和三国故事等。模具造型生动,刻绘优美,便于携带,适宜流动性演出。(六)长城套色门笺时至今日,农村地区还保留着春节贴门笺的习惯。每当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在门楣下还垂挂着一排排五彩缤纷的门笺。它迎风飘舞,火爆兴旺,和春联、门画交相辉映,与冰天雪地、色彩单调的自然环境形成强烈对比,给节日的新春增添了喜气洋洋的热闹气氛。长城镇冯村的套色门笺,又称“过门笺”、“门吊子”,肇始于清末民初,传承地为兰陵县。该笺制作工艺为“挖补套色”模式,雕版时红、绿、黄、水红、蓝五色纸张各占其位,利于大批量生产。由于省工省料又华丽多彩,非常适合一般农户张贴。兴盛时期的农闲季节,刻制门笺遍布整个村庄,一人一天可生产3050套。产品集中行销于临沂、昌潍、淄博、枣庄一带,有的还远销江苏、安徽、河南和东北三省等地。套色门笺一般是一门五张,每张一色。其顺序为“大红、二绿、三黄、四粉、五蓝”。结构为黄金分割的长方形,由膛子(中心花纹),边框(上、左、右)和穗子(俗称牙子)三部分组成。作品以花卉、鸟虫为构图基本元素。“福禄”门笺,膛子花纹是鹿和蝙蝠图案,蝠与福、鹿与禄谐音,表“福禄并臻”之祈求。“荣华富贵”门笺,中心花纹是牡丹,表“荣华富贵”之期盼。“斗升三级”门笺:中心花纹为梅花瓶上插三个箭头,梅花瓶意为“斗”,箭头为“戟”,寓“步步高升”之意。“吉庆有余”门笺,中心花纹为昂首高歌的雄鸡,尾穗两条鲤鱼连在一起,寓“吉祥欢庆、连年有余”之意。1964年,国家对外文化交流委员会来县征集10套,参加驻外使馆展览;其后,中央工艺美术院曾把“长城挂门笺”选入民间美术教材;徐玉堂的“福禄”和“荣华富贵”作品被收入中国美术全集。2007年8月,被列入临沂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外,我县的民间剪纸具有双重价值的工艺品,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各乡镇较大的集市都有剪纸出售。千姿百态、争相斗艳的枕头花、鞋花、帽花以及供恋人们选购的鞋垫花,应有尽有。朵朵纸花,表达了人们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我县的孙春红女士,自幼酷爱民间剪纸艺术,尤其擅长人物肖像剪纸,作品惟妙惟肖,深受好评。孙春红女士传承和创新了剪纸艺Jt,她的作品精致、新颖、品像多样,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收藏,孙春红女士的作品获兰陵县档案馆永久珍藏。(七)柳琴戏柳琴戏,兰陵县的多个乡镇都有剧团。据有关资料说,柳琴戏起源于临沂枣庄一带,流行于鲁南、苏北一带的广大地区,约有两百年的历史了。至于何时在苍山县流传兴起,据现在一些老艺人追忆和实地考察,柳琴戏在苍山的流传与兴起,至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柳琴戏在早期不叫柳琴戏,其曲调源于民间小调及花鼓等,曾受柳子戏的影响,不断加以融合和完善,以婉转优美的唱腔、通俗易懂的唱词、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吸引着观众,群众亲切地叫它“拉魂腔”O它的旦角唱腔尾音上翻高八度,拉腔“啊嗯”,生角的唱腔尾音平落下五音,拉腔“啊哈咿”,因此,群众也叫它“拉后腔”。又因它早期吸收过“肘鼓子”的剧目和打击乐器,所以又称“肘鼓子”。据考证,从1887年至1900年期间,柳琴戏便在苍山逐渐活跃起来。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芦塘村徐宗合和韩连城先生拜师学唱柳琴戏,其师是临沂东北来的一个姓朱的。1895年吴坦村李玉琢先生拜本地徐二麻学唱柳琴戏。当时于沟的马纪昌先生也唱柳琴戏,他拜的老师是滕县来的。1900年前后东柞宋启运先生(外号宋难缠)拜师学唱柳琴戏,其师是费县人,被尊称为吴四先生。由此可知,柳琴戏在苍山的流传与兴起是从广大农村开始的,它来自民间,流传民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早期,唱柳琴的艺人们不叫演员,而是被称为唱“小戏”的,是穷苦农民逃荒要饭、用说唱代替上门(叫开门)的谋生手段。在旧社会,沂河、武河、东加河、西加河下游经常遭受水灾,灾后庄稼颗粒不收,人们只好背井离乡外出乞讨谋生。过去流传的一些民谣,如“决了江风口,水漫兰山头,老婆孩子顺水流”、“收不收,下莒州,沂武河畔唱春秋”等,就是当时悲惨情景和人们说唱乞讨的真实写照。那时候没有打击乐器,没有戏曲行头,伴奏乐器只是一把月琴,一副梆子。直至1900年前后出现了专业艺人,他们由二人或三人唱“对子戏”,居目有王小赶脚、小秃子闹房、姜子牙卖面、打狼段等,以后逐渐演出了一些小生、小旦、小丑的戏,艺人叫做“三小戏”,于是由上门说唱发展到安场唱戏。(八)柳编制品兰陵柳编,款式新颖,品种繁多,质量稳定,是鲁南地区的传统技艺,其制品早已成为沂蒙人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其中的针线筐,长期以来就是姑娘出嫁时必备的陪嫁品之一。曾获全省工艺品百花奖第一名,1983年获国家经贸部荣誉证书。我县柳编制品,集中产于庄坞、层山、卞庄、神山、仲村等镇,其中,仅庄坞出口就达千余种。其中有供观赏用的花盆套、花篮、吊花篮、挂篮等百余种;有日常生活用品如纸篓、洗衣筐、各式提篮等共六百多种。制品原料以棉柳为主。其特点是大、中、小条挺拔均匀,条眼小,空心小,韧性大,质地洁白。近年来,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又增加了用山红柳、煮柳和带皮柳等编制的新产品。白条产品涂施彩色,再上清漆,绚烂多彩。在工艺上亦打破了传统的横编法,逐步吸取西欧竖编法。目前沂蒙柳编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较高的声誉,产品畅销日本、美国、欧洲等28个国家和地区。(九)猴呱哒鞭舞兰陵镇的“猴呱哒鞭舞”是沂蒙民间一种独具风格的民间乐舞,距离兰陵镇1公里处的西横沟崖村是“猴呱哒鞭舞”的发源地。“猴呱哒鞭舞”起源于清道光年间,迄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其节奏明快,动作性强,把舞蹈表演、滑稽动作、民间歌曲融于一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现已发展成为苍山乃至沂蒙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8月被列为临沂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演变与传承“猴呱哒鞭舞”,以男性打花鞭(花棍)模拟猴的姿态舞姿与手握竹板和撒拉机的伴舞者(多以女性)穿插逗乐为主,起先是贫苦人讨饭谋生的手段,表演者一般为夫妇二人,夫执鞭(即花棍,又可当打狗棍),妇执洛子(竹板,撒拉机),二人互相配合,动作简单,即兴发挥。据西横沟崖村现年80岁的老艺人张学法回忆,他7岁时跟姥爷孙茂章学艺,称“猴王鞭”,花棍形似孙悟空的“金箍棒”,动作模仿猴子的形态,灵活多变,与持洛子的相互逗乐,增强了该舞的吸引力。历经百年沧桑的“猴呱哒鞭舞”是历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既有边打边舞的热烈奔放,又有边歌边舞的清新明亮,已发展成为兰陵乃至沂蒙乐舞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对于了解中国民间乐舞的艺术风格和发展民族文化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十)虎头帽我小时候就带过虎头帽。虎头帽,顾名思义,是一种帽子,做的像虎头。这种手艺品肇始于清乾隆(17357796年)年间,传承地分布于兰陵县向城镇、磨山镇、兰陵镇等处,属于民间刺绣工艺系列。“虎头帽"制作,因帽面似虎头,故名“虎头帽”。由于色彩艳丽、绣工精细,且绣出的虎耳朵、虎眼睛、虎舌头都能晃动,对幼童极具吸引力。向城镇城前村李红英从艺60余年,是制作虎头帽的代表性传承人,制作的虎头帽,分带“巾子”(披肩)和不带“巾子”两种,“巾子”上绣有“三云(祥云)八卦(图)”,寓意平安富贵。并由此衍生出“虎头鞋”、“虎头连裆裤”、“枕头顶”、“枕头巾”等十几种绣品,受到省内外民俗专家的青睐与周围群众的喜爱。(十一)兰陵美酒“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是诗仙李白的客中行。兰陵美酒产于兰陵县兰陵镇,在商周之际称“柜酉之酒”,说文解字中记载说:“首,以柜酿郁草,芬芳攸服,以降神也”。“柜”即黑色的黍米,“郁草”即郁金香草,它的地下根茎可入药且可作为黄色染料。也就是说,兰陵美酒的酿造原料以黑黍米为主、以郁金香草为辅,后来又增加红枣、蜂蜜等辅助性原料。兰陵地处泰沂山脉向江苏里下湖过渡的地带,东、北、西三个方向多有适宜种植黍米与郁金草的海拔二三十米高的矮小山丘。古代兰陵的丘陵之上因酿酒之需多植郁金,又因郁金香与兰草形态、花期相近,所以当地又把郁金香叫“郁金兰”或“香兰”,因此成为兰陵得名的一个重要缘由。兰陵美酒酿造古法以麦曲为引,秋收后,把精选的黑黍米煮熟成糊状置于屋中自然凉干,然后放入缸中与郁金、蜂蜜、大枣等一起加井水密封贮存,经过一个冬春的自然发酿,到了麦收季节开封筛取,用来作为祭祀神农、庆祝丰收的贡品。敬过神农后,大家开怀畅饮,以为快事。兰陵美酒色、香、味三者俱美,琥珀光泽,清澈透明、窖香幽雅、绵甜爽净、余味悠长。酒精含量一般在25度左右,糖含量1475%之间,并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从李白客中行咏唱到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再到1954年日内瓦和平会议周恩来总理用之招待各国宾朋,兰陵美酒已是“中华独秀,誉满全球”。2009年10月,兰陵美酒产传统酿造工艺被列为第二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7月兰陵美酒荣获上海世博会“千年金奖”,10月被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山东省著名商标”称号,2011年08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2013年1月,兰陵美酒产传统酿造工艺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项目。(十二)冷氏太祖长拳或许很多人还不知道,兰陵县除了有大成拳,还有冷氏太祖长拳。兰陵冷氏太祖长拳肇始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7620年),传承地为兰陵县神山镇青竹村,系冷氏家族的世传武学。青竹冷氏太祖长拳源于宋太祖赵匡胤所创长拳拳法。经过400余年的演变改造,冷氏太祖长拳形成了拳法格斗与器械攻防相结合的武术体系,俗称九路锤法:一路通背锤(一进拉四平),二路母子锤(二进中四平),三路三把(三进高四平),四路淌子锤(四进低四平),五路斩拿锤,六路燕青靠,七路八个字(小锤),八路叶里藏花,九路老牛大扭头。其器械有:流星、花枪、铁鞭、双合棍、十合棍、哨子棍、单刀、双刀、穿林枪、大刀等。拳法套路严谨,动作舒展,招式鲜明,刚柔并济,虚实相合,长打短靠,爆发力强。因而深受武术爱好者喜爱,在兰陵神山一带流传甚广,并扩展至鲁南苏北一带。2007年,青竹冷氏太祖长拳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三)陈桥老咸菜在整个沂蒙山区,勤劳朴实的沂蒙人所称的老咸菜,又叫黑咸菜、熟咸菜,是山区民间传统的家常菜,也是久负盛名的地方土特食品。老咸菜是用传统的铁地锅、木柴火好或者煮制出来的,这种制作工艺谓之“蜉咸菜”,相传有上千年的历史。向城镇陈桥村,建村于明朝崇祯年间,聚落于城阳桥附近,所以村庄以桥定名,因桥陈重建,后来易名陈桥村。该村西邻枣庄、徐淮公路,西侧有一古城,为向邑国遗址,始建于春秋时期,后人逐渐称其为向城,这也便是向城镇的来历。陈桥老咸菜的产地位于向城镇政府驻地西南2.5公里处的陈桥村。据说,生于清咸丰年间的琅哪宋氏十五世宋广普,吸收了民间腌拧老咸菜的做法,不断研究改进创新工艺,终于制成了独具特色的沂蒙风味食品陈桥老咸菜。此后的老咸菜传统工艺在宋氏直系亲属内传承。生于清宣统二年的宋广普儿子宋文衡,十岁便跟其父学习制作老咸菜,他制作的老咸菜闻名乡里,此后他又将技艺传授给其子宋增基。宋增基之子宋体勤同样也是自幼喜爱制作品尝老咸菜,在制作工艺上选料更加讲究,算是陈桥村第四代传承人。宋体勤介绍说,追溯到曾祖父这一辈,陈桥老咸菜的制作工艺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据苍山县志、沂蒙史志资料等文献记载,“大头菜”(也叫辣疙瘩)、勺头菜用盐浸泡加火煮成黑咸菜,可常年食用。勤劳的百姓们每年总要用地锅蜉上一锅,捞至缸中封存供一家人一年食用,每每出门的人总要在缸里捞上几块沉香的咸菜带上。“山东煎饼卷大葱,夹块咸菜在其中“,“桃花开,杏花败,栗子花开榨咸菜”,“就着咸菜喝米粥”,这些都是沂蒙革命老区饮食中传统吃法的真实写照,老咸菜为众人所津津乐道。(十四)鲁南大鼓一个人,一个鼓,两块钢板,成就了“鲁南大鼓”这种说唱艺术。鲁南大鼓通俗易懂的故事性,在乡间广受百姓们喜欢,特别是物资紧张的年代,在娱乐资源匮乏的乡村,表演大鼓的人受欢迎程度绝对不亚于如今的影视巨星。鲁南大鼓主要流行于鲁南苏北一带,乃群众喜好的民间曲艺之一。真正在兰陵兴起,时间可以追溯至清末民初,盛行于解放前后,至今有140余年的历史。老艺人们介绍说:“鲁南大鼓是一门单人演唱艺术,后来改为坐唱和站唱相结合的形式。由于受鲁南地方戏的影响,说唱多数运用鲁南的方言俗语。”形成了白词充满韵味,唱腔高亢、悠扬独树一帜的演唱风格。磨山镇位于县城以东10公里处,凤凰山、金鸡山、万松山耸立其中,东、西燕子河环绕左右。磨山镇艺人们传唱的鲁南大鼓,唱腔属板腔体,以唱为主,在形成过程中兼有山东大鼓和山东渔鼓的特点,不断创新,无论在唱腔吐词,还是板式和表演上,自成一体,成为山东具有鲜明特色、稀有的曲艺形式。侧耳细听,鼓点款款深情,唱词饱含人文,情丝万缕,摄入心扉,懂得生活的人一定懂得其中的故事!(十五)羽毛画我县的王少年(原籍江苏邳州,又名王韶年)先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掌握了国画与水印套色木刻技法,创作了抬雪压麦及邮递员等作品,多次获展赛奖。改革开放以来,他灵感频发,立足“新、特、神、美”思维标准,将传统羽毛画工艺研究创新为“宣纸、绫绢卷轴画羽毛平贴构图法”,一举获得成功。随即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授权。这一成果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先后有日本、美国及港澳台地区特邀展览、讲学、交流技艺。他本人被美亚友好协会授予“羽毛粘贴轴画创始人”,被中国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授予“中日文化交流使者和特聘高级院士”,其作品被评为“日本东京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金樱花奖";羽毛平贴画”八骏迎奥运被08年北京奥运会选用并永久收藏”;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及市县电视台多次播放,报纸、杂志等刊物多次刊登。孔子讲学作品获得“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品精品博览会天工艺苑百花杯优秀奖”;被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授予“全国德艺双馨劳动英模”称号。近年来新创作的巨幅羽毛画艺术品十八罗汉、鹤聚东方、中华龙已由海外友人重金收藏。他已被吸收为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临沂市工艺美术大师,北京走进崇高研究院特聘画家。“王少年羽毛轴画平贴艺术”其工艺上突破前人,严格采用家禽和各种鸟类羽毛,不加任何渲染上色,通过科学分类筛选、生物消毒、漂洗防腐、粘贴固定等处理,运用传统国画、油画及工笔、写意技法,巧妙地综合运用创作而成。这一鲜明的创新点,大大推动了我国羽毛画发展进程。原国家文化部部长贺敬之,观其作品后十分激动,欣然题词鼓励日:“王少年羽毛画”,这在我国美术史上尚属先例,值得庆贺。(十六)娄氏根雕根雕,是一种雕刻方法,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根雕工艺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意为在根雕创作中,应主要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辅助性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在兰陵县,有这样一位民间艺术家,专注于根雕几十年,他就是娄氏根雕的第四代传人娄孝铎,他不仅继承了祖辈对奇石根雕的热爱,更是继承了祖上一手根雕的绝活。作为兰陵娄氏根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娄孝铎对于根艺的启蒙从幼时便早早开始了。幼年的时候,娄孝铎的玩具就是父亲用捡来的树根做成的各种根雕,一块块经由时间洗礼大自然孕育而成的朽木根石,经由父亲双手雕琢,最后变成了一只只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小动物。自幼随父亲娄荣德学习根艺创作,2000年与爱人杜法玲创办沂蒙根艺苑。现为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会员,国家一级高级根艺美术师,山东省根艺大师,山东省观赏石协会理事,山东省根艺委员会理事,兰陵县观赏石协会常务副会长,兰陵县根艺委员会会长,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第八、九、十届根石展组委会委员,中国第四届会员代表,组织参加山东省第三、四、五、七、九届根石展,山东省第四届“鲁风”展任主评委,山东省第九届根石展任评委。荣获全国及国际艺术展金、银、铜奖60多项,多篇根艺论文被评为“国家级根艺优秀论文”、“省级根艺最佳优秀论文”,被多部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登载宣传。作品被海内外,多家单位及个人收藏。迄今为止,指导教授各地学员多人,儿子娄渊祥、儿媳牛春兰也被培养成优秀的根艺人才。被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主席马驷骥誉为“中国根艺美术界最具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根艺家”o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杨汝岱、张思卿、政协常委刘广运,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人大常委陈士能和多位省部委领导及文化艺术界专家教授的高度评价和赞扬。娄氏根艺现有展馆三处,第一展馆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沂蒙根艺苑、第二展馆沂蒙山农耕博物馆非遗厅“娄氏根艺展室”、第三展馆兰陵县压油沟风景区“沂蒙根艺苑”,同时对游客开放。(十七)琅哪荀子紫金砚驰名中外的中国紫金砚,因其资源产地在古贤荀子工作与生活过的故乡山东兰陵县,故又称荀子紫金砚。该名贵砚种始创于唐朝,盛制于宋代。据砚史记载:“紫金石与右军砚无异。”1973年在元大都遗址出土了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用过的紫金石砚,即为佐证。此砚为凤形,正紫色,隐约有青花与豆绿色斑点,映日观赏,通体泛银光。砚背则有米芾题写的砚铭文;另据考证,故周刊曾刊载了米芾书写的两幅书法作品,具体论述了紫金砚的影印帖选,十分精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县制砚艺人刘祥生先生在费县刘庄砚台厂拜师于制砚大师石可先生学艺四年,随后即在紫金石原产地下村乡,开始挖掘研制紫金砚。经过反复上百次的研究揣摩,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享誉四海的“梅花紫金砚”。该砚现在已被许多业内人士给与了高度评价,认为:形质高雅、构图天然明快,雕工精致、打磨缜密无暇,实为百年罕见珍品。紫金石质地致密嫩滑,纹理缭绕,色泽映紫,声音清脆,硬度中低,易于加工。早在唐朝时就“竞取为砚”,视为珍品。至宋朝初年,石源濒于匮乏。宋代米(字元章)题跋的“紫金石砚”,珍藏于故宫博物院,这是当今面世的仅有的一方紫金石古砚。中国众多书家文豪偏爱紫金砚。王羲之的父亲王旷曾任淮南太守,坐镇寿春,曾得到一方紫金砚,之后,此砚传给王羲之所用,王羲之成为大名鼎鼎的书法家”王右军”后,与其朝夕相处的紫金砚也随之身价倍增,被后人视为拱璧,封为“右军砚”。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称赞紫金石砚为“人间第一名,端、歙皆其下,在他的书法作品紫金研帖中,还记述了一段关于紫金砚的故事。公元1101年,北宋大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路过真州拜访米芾,得赠一方紫金砚。2个月后,苏东坡病逝于常州,逝前嘱咐儿子将紫金砚装棺入殓陪葬。米芾得到消息后,从真州星夜赶到常州,索回了紫金砚,并愤愤地说,传世之物岂可作陪葬品。可见,紫金砚在古代十分珍贵,研究紫金砚也是研究苏东坡、米芾、王羲之等大家文豪的珍贵资料。对于紫金砚是有很多争议的,安徽有紫金砚,山东的临胸也有紫金砚,但是这些地方都不是正宗的紫金砚,这些地方只是出产紫色的石头,近似紫金砚的石质。笔者曾到下村乡附近走访,发现除了下村乡出产紫金石,鲁城镇匡南山也出产类似的石头,甚至大仲村镇大冶村也有相似矿脉,可见这种石头在兰陵是比较多的,兰陵出产紫金砚是比较靠谱的。(十八)杏山奇石杏山石又称花石,产于我县金岭镇晒钱埠杏山一带,杏山又称杏花山。杏花山处于鲁西台背斜尼山穹隆东南和沂沐深大断裂带。在“燕山造山”过程中,火成岩部分侵入元古代岩体,由两个不同时期的岩体交融产生了杏山的地质地貌。杏山石属于火山岩与沉积岩的混合物,含有金、铜、铁、镁、锢等多种元素。岩石大小不一,自然成形,独为一体,形态奇异,纹理错杂。该石多呈叠生状,磷磷驳驳,朴素典雅,颜色以褐灰色具多,亦有豆绿,细青等色。此外还有峰窝状石,该石细孔繁多,穿孔透眼,非常奇妙。杏山石的颜色可分为黑色、灰色、青色、黄色、红色、白色、绿色等7种。种类可分为象形石、珍珠石、云板石(又叫浮雕石)、竹叶石、琼阁石等5种,形态可分为人物、畜禽、走兽、花鸟、鱼虫、山水、树木、亭台、楼阁等多种。玩赏杏山石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明朝时期民间就有收藏。杏山石中最出名的就是珍珠石,为是高岭石的一种,属粘土矿物,约形成于5亿年前的海底,属滨海沉积岩。因表面分布大小不等、规则不一的颗粒状绿珠,酷似珍珠而得名。珍珠石绿珠突起,生于石表,纹理却渗入石腹。其石质坚且温润,以墨绿为主色调,因而更显稳重素雅,古朴而深遂。该石造型奇特、变化万千,为人、为物、为景,无奇不有,千姿百态,自然多变。以山景石常见,浓缩祖国名山大川、沟壑丘峦于石上;或清秀镌丽,或巍峨高耸,或嶙峋怪异,或磅礴恢弘,一石多景,主次分明:其势劲而苍美,意境悠远,引人入胜,拨人心弦。让人日观日新,久览而无厌,可谓"咫尺之石蕴乾坤”。杏山还产竹叶石,属石灰岩。学名叫竹叶状灰岩,属寒武系碳酸盐类的沉积岩。它的形成是原由碎石集散于海里,经海水长年冲击、侵蚀,慢慢变成类似橄榄状碎石块,一般长约0.3-1Ocrn,后又经地壳运动、沧海变迁,渐渐被一种钙质的胶接物粘合济压在一起。沧海变为陆地后,这些合成石块在地壳的变化中露出地面,受雨水冲刷、风化等外力作用而变成今天这个样子。这种由多种小石块组成的奇石既像竹叶堆积,又似一团稣状鱼籽,所以被称为竹叶石或鱼籽石;其颜色也有青灰、紫灰等色,故也有人称其为五花石。竹叶石外型各异,品种繁多,极富情趣,并以凸突状石为名贵品种,这种石头上竹叶跃出石面,呈条状、怪状,奇形分布,极具观赏价值。杏山石大部分被当做奇石收藏、摆设。金岭镇有个叫刘金玉的年轻人,专门收藏、加工、销售杏山石尤其是珍珠石,为兰陵的奇石文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还有人拿杏山石制作杏山砚,有一方著名的砚台为亓石明所刻,砚台题材是群山环抱的泸沽湖,山体是杏山石特有的自然形状。背面是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刘克唐,带领四位弟子在临沂大岭老宅聚会,大家比试刻字,刘克唐点评,留下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