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年1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docx
某某年1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第一部分货币信贷概况2006年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金融运行总体平稳,货币信贷总量增长快于预期目标。第二部分货币政策操作2006年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全面落实科学进展观,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加强银行体系流淌性管理,着力优化信贷结构,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快金融企业改革与金融市场建设,改进外汇管理,不断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金融平稳运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一季度,通过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基础货币4250亿元。期间,共发行19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13200亿元,其中3个月期4000亿元,6个月期850亿元,1年期8350亿元。3月末,中央银行票据余额为28002亿元二、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三、加强窗口指导与信贷政策引导,促进商业银行改善信贷结构四、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五、继续推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配套措施专栏1: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为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促进外汇市场进展,丰富外汇交易方式,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2006年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关于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的公告(银发2006第1号),在我国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与询价交易方式(OVerTheCounter,简称OTC方式)。做市商制度是国际成熟场外市场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市场交易制度,它是指在一定监管体系下,部分实力雄厚、信誉度较高的市场成员持有一定的交易标的存货,并以此承诺维持市场的双向买卖交易,这些维持双向买卖交易、承担市场出清义务的市场成员就是做市商。做市商制度具有活跃市场、稳固市场的功能,依靠其公开、有序、竞争性的报价驱动机制,保障交易的规范与效率。做市商制度是金融市场进展到一定阶段的必定产物,是提高市场流淌性与稳固市场运行、规范进展市场的有效手段。询价交易方式(OTC方式)是指交易主体以双边授信为基础,通过自主双边询价、双边清算进行交易的交易方式。询价交易方式是国际外汇市场上的基本制度。全球即期外汇市场的绝大部分交易量都集中在场外市场。外汇交易的国际性及外汇交易主体的广泛性、差异性决定了询价交易方式具有成本低、信用风险分散等优点。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使用撮合竞价交易方式,并将日加权平均价作为下一工作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自2005年7月21日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开始实施起,银行间外汇市场仍使用撮合竞价交易方式,但将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最后5笔交易加权平均价作为收盘价,并以此作为下一工作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2006年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我国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与询价交易方式。考虑到中小金融机构在短期内获取授信存在一定困难,为满足中小金融机构的外汇交易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保留撮合交易方式。由于交易方式的多元化,我国即期外汇市场呈现撮合市场与场外市场并存的格局,两个市场并存的格局决定了撮合市场成交价不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将撮合市场收盘价作为下一工作日中间价的做法有必要得到相应的改进。另外,为进一步表达市场供求关系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参照国际上通行的基准利率、汇率的确定方式,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方式改进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所有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由全部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计算得出。人民币兑欧元、日元与港币汇率中间价根据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午9时国际外汇市场欧元、日元与港币兑美元汇率套算确定。在新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方式下,由于做市商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报人民币汇率参考价前,要紧基于对柜台结售汇情况、银行间市场外汇供求、自身头寸情况与国际外汇市场要紧货币走势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因此由做市商报价得出的中间价表达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框架。但由于做市商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报出的人民币汇率参考价并不需要考虑信用风险、手续费等因素,且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期间,国际外汇市场要紧货币走势随时动态变化,因此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会存在一定差异,表达为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在规定的幅度内围绕中间价上下波动。在新市场框架下,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中场外市场与撮合市场并存,由此决定了人民币汇率体系要紧包含三个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即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场外市场汇率与撮合市场汇率。三个价格之间要紧存在下列关系:一是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场外市场汇率与撮合市场汇率起指导作用,场外市场与撮合市场人民币汇率以当日中间价为基准,随着市场供求的变化在规定幅度内浮动。二是场外市场汇率与撮合市场汇率之间存在较强的有关性,场外市场与撮合市场只是交易方式不一致,市场间的套利行为使得二者联动明显。三是由于手续费与清算风险等因素的存在,场外市场汇率与撮合市场汇率之间通常会存在一定差异,场外市场的交易量大,因此,场外市场的人民币汇率水平更能反映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情况,场外市场人民币汇率较撮合市场人民币汇率更具代表性。新市场机制推出以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运行平稳,场外市场交易日益活跃,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从交易量看,新市场机制推出伊始,场外市场交易量就远远超过撮合市场,目前场外市场交易量是撮合市场交易量的30倍左右,且场外市场交易量占比呈继续扩大态势。从价格传导机制看,各做市商报价逐步趋同,场外市场、撮合市场与柜台结售汇市场之间价格传导顺畅。新市场机制有力激活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做市商在场外市场与撮合市场积极交易,为市场提供流淌性,市场有效出清。目前场外市场已成为我国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的主体,询价交易方式相应地已成为我国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的要紧交易方式。做市商制度与询价交易方式的推出,是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为我国外汇市场与国际外汇市场的进一步接轨制造了条件。专栏2:外汇一级交易商制度中国人民银行于2006年1月4日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推出询价交易(OTC)方式,并引入做市商制度。新市场框架尽管继续保留撮合交易方式,但场外市场是外汇市场的主体,要紧由做市商向市场提供流淌性。与外汇市场交易方式的转变相习惯,中央银行的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方式也要相应转变。在外汇市场以撮合为主的市场模式下,市场成员通过匿名集中竞价方式交易,外汇交易中心承担市场成员的清算风险。当汇率剧烈波动时,央行可在撮合市场进行外汇公开市场操作;在外汇市场以OTC为主的市场模式下,市场成员要紧在双边授信的基础上,通过双边询价、双边清算进行外汇交易,中央银行进行外汇公开市场操作不但需要考虑交易对手的价格传导能力,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反馈能力,还需考虑其信用风险状况。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美联储与欧洲央行等)外汇公开市场操作的通常做法是选择信用状况好、承诺向央行及时报告信息的金融机构作为外汇交易对手,也称外汇一级交易商,以保证央行公开市场外汇操作的安全性与效率。而且,从保护各国中央银行外汇公开市场操作的有效性出发,尽管有的中央银行会公布外汇一级交易商的准入标准,但所有的中央银行均不公布外汇一级交易商的名单。借鉴发达国家央行外汇公开市场操作的成熟做法,习惯中国外汇市场结构的变化,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建立外汇一级交易商制度,并公布外汇一级交易商准入指引。根据外汇一级交易商准入指引,凡具备外汇市场做市能力的外汇指定银行,只要遵守有关经济、金融法律、法规与中国人民银行各项规定,符合监管当局的监管指标要求,且信用状况达到中国人民银行要求的标准,可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外汇一级交易商资格。中国人民银行根据申请人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与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能力,决定是否同意其成为外汇一级交易商。经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外汇一级交易商,在享有与央行交易权利的同时,需履行相应的义务,具体包含: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积极做市,保持市场价格平稳;按照诚实信用的原则与央行进行外汇交易,提供市场最优报价;与央行保持沟通,按要求及时报送有关信息等。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外汇一级交易商履行义务的情况,定期进行评估,对评估结果不合格的外汇一级交易商,中国人民银行将暂停或者取消其资格。建立外汇一级交易商制度,有助于传导央行外汇公开市场操作的政策意图,通过影响市场预期,促使市场交易行为回归理性,从而以较低的操作成本迅速稳固外汇市场,实现较高的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效率,增强央行外汇公开市场操作的市场化程度。外汇一级交易商集中了外汇市场要紧的供求信息,央行通过外汇一级交易商能比较全面地熟悉市场信息与预期的变化,有助于全面、及时把握外汇市场动态,稳固市场。由于外汇一级交易商务必履行做市义务,向市场连续提供双边报价,维持市场流淌性,平滑市场汇率波动与提高交易活跃程度,因此,建立外汇一级交易商制度还有助于提高外汇市场运行效率,促进外汇市场进展。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初期,央行还需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熨平市场波动,发挥滤波器的作用。随着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外汇市场供求将趋于平衡,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也会逐步成熟,伴随市场力量的增强,央行外汇公开市场操作的频率与力度将不断减弱,逐步淡出市场。作为国际惯例,建立外汇一级交易商制度将为央行实施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提供有效的制度基础,但这与央行操作力度与频率并无关系,也不意味着央行外汇公开市场操作的长期化。六、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一季度,围绕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中心工作,加快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统一中外资银行短期外债管理口径与方式,从严操纵短期外债过快增长势头。加强对外汇资金流入的检查与非法外汇交易的打击力度。二是进一步完善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一季度,共批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lI)投资额度3.25亿美元。三是对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等六项外汇管理政策进行调整。取消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开户事前审批,提高企业账户限额。简化服务贸易售付汇凭证并放宽审核权限,对居民个人购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拓展境内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同意符合条件的银行在一定额度内以购汇形式代理境内机构与个人投资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同意基金管理公司等证券机构在一定额度内集中境内机构与个人的自有外汇开展境外证券投资,同意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在一定比例内购汇投资于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与货币市场工具。第三部分金融市场分析2006年一季度,金融市场运行平稳。货币市场流淌性充足,交易活跃,短期债券收益率止跌回升,中长期债券收益率稳中趋降。金融市场产品创新不断推出,制度性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一、金融市场运行分析一季度,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包含住户、企业与政府部门)融资结构变化明显,受年初企业债券特别是短期融资券继续快速进展影响,企业债融资比重明显上升,贷款与股票融资有所下降。一季度,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贷款、股票、国债与企业债融资之比为91.3:0.5:2.5:5.7o(一)货币市场交易活跃,季末利率有所上升一季度,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累计成交3810亿元,同比增加622亿元,增长19.5%,是2004年二季度以来首次出现明显的正增长。成交品种要紧集中在7天与隔夜两个短期品种上。其中,隔夜品种的市场份额同比上升11.5%,7天品种同比下降17.9%<>(二)债券市场规模明显扩大一季度,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累计成交2.3万亿元,同比增加1.33万亿元,创季度成交量历史最高水平,日均成交384亿元,同比增长1.4倍;交易所国债现券成交512亿元,同比减少198亿元。银行间现券市场上,净买入方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买入量是2005年同期的23倍,增加较多。其他商业银行净卖出较多,证券及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与外资金融机构由上年净买入转为净卖出,资金需求明显增加。2006年是国债由增量管理转为余额管理的第一年。实行国债余额管理,发行短期国债,能够降低财政利息支出,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良好工具,同时有利于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价,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短期国债收益率曲线。受居民通胀预期下降、市场流淌性较多等因素影响,一季度债券发行利率明显下行。2月份发行的7年期记账式国债第1期利率为2.51%,比上年5月份发行的记账式国债第5期低0.86个百分点,比上年11月份发行的记账式国债第13期低0.5个百分点;3月份发行的凭证式1期国债的发行利率也明显低于上年同期与上年4季度水平;2月份发行的10年期国家开发银行固定利率债券第1期利率为3.01%,比上年9月份发行的第19期固定利率债券低0.41个百分点。(三)票据市场继续快速进展一季度,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1.38万亿元,同比增长35%;累计贴现2.28万亿元,同比增长68%;累计办理再贴现0.1亿元,同比减少14.73亿元。一季度末,商业汇票未到期金额2.34万亿元,同比增长51%;贴现余额1.93万亿元,同比增长72%;再贴现余额1.35亿元,同比减少22亿元。专栏3:票据融资业务快速进展的原因及影响近年来,以商业汇票为主体的票据融资业务快速进展,不管是业务规模与参与主体,还是交易方式与组织体系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商业汇票已成为重要的信用工具与短期直接融资方式。2000年以来,商业汇票年累计签发量与期末未到期金额年均增幅超过40%;票据贴现量与贴现余额年均增幅超过60%。票据融资相当于贷款的比重,与新增票据融资相当于新增贷款的比重逐年稳步上升。从市场份额看,鉴于各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资产负债结构及其客户群体等方面的差异,票据二级市场(贴现、转贴现)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主导;中小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类机构在一级市场(承兑授信)上所占份额较高。随着业务规模扩大与所占融资总量比例提高,票据融资的作用与影响逐步增强:首先,票据融资已成为重要的短期融资渠道,出现短期贷款票据化的趋势。票据融资的财务成本较低,审批程序相对简单,为企业提供了比传统银行贷款更为方便灵活的短期融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第二,票据业务的进展促进了商'也银行资产结构调整与流淌性管理。通过大力开发票据业务,各商业银行增强了资产结构调整的主动性与灵活性,缓解了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问题;降低了超额储备需求水平,改善系统流淌性管理;创新了服务方式,带动有关中间业务的进展;改善了商业银行长期以来经营收益要紧依靠存贷利差的粗放经营模式,增强了盈利能力与竞争力。第三,商业汇票的推广使用丰富了货币市场工具。近年来,票据市场的进展明显快于其它货币市场子市场,所占货币市场交易量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商业汇票的推广使用,对提高市场效率、丰富市场工具、深化货币市场进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从宏观层面看,进展票据融资业务有利于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缓解间接融资压力。票据融资业务的快速进展是市场主体广泛参与、主动开拓的结果,是融资方式多样化的必定要求。票据业务作为传统而有用的信用工具与融资方式,具有期限短、周转快、风险度低、成本收益稳固等特点,其较快进展具有比较扎实的市场基础。特别是在现阶段直接融资渠道不畅、货币市场利率走低与商业银行竞争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企业与商业银行关注与运用票据融资业务有其必定性与合理性。首先,近年来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在市场利率低于通常性贷款利率下限的条件下,随着市场的开放与竞争的加强,融资形式自然转向低利率的票据融资。其次,商业银行迫于竞争与服务创新的压力,与改善资产负债与流淌性管理的需求,进展票据业务的积极性增强。票据融资快速进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市场工具单一,银行承兑汇票所占份额过高,票据融资业务的进展要紧依靠银行信用支撑;银行信用风险意识不足,承兑环节风险较为集中,而手续费标准偏低,难以完全覆盖风险;票据融资要紧采取实物券方式,交易效率较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关于票据交易与票据市场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此外,在信贷增长偏快的背景下,票据融资快速增长可能给货币政策调控带来压力。(四)股票市场成交活跃受国民经济形势良好、股权分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等因素影响,股票市场信心明显增强,成交活跃,指数明显回升。一季度,沪、深股市累计成交1.12万亿元,同比增加4492亿元;日均成交200亿元,同比增长67%,季度日均成交量创2004年二季度以来最高水平。一季度,上证综指与深证综指分别在3月份最高升至1313点与327点,是2005年4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3月末,上证综指与深证综指分别收于1298与323点,比上年末分别上升11.8%与16%,市场信心明显增强。一季度,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通过发行、增发与配股累计筹资71.7亿元,同比增加7.5亿元,增长11.7%,全部为H股筹资,而上年同期则以A股筹资为主。证券投资基金继续较快增长。3月末,证券投资基金总数为229只,比上年底增加11只。基金总规模4768亿元,同比增长21.5%;总资产净值5016亿元,同比增长30.2%o(五)保费收入稳步增长,资金运用进一步多元化一季度,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601亿元,同比增长8.4%。累计赔款、给付319亿元,同比增长23.1%。3月末,保险公司总资产达1.64万亿元,同比增长24.7%,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随着保险业投资渠道的逐步扩大与债券市场的快速进展,保险公司资产运用明显多元化,其他投资(包含金融债券、企业债券、股票投资等)占总资产比重28.2%,同比增加5.9个百分点;银行存款占总资产比重33.5%,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六)银行间外汇市场货币对交易较为活跃银行间外汇市场“货币对”交易日趋活跃。一季度银行间外汇市场八种“货币对”累计成交折合181亿美元,成交品种要紧为美元/港币、美元/日元与欧元/美元,成交量合计占全部成交量的比重为88.1%o一季度,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远期交易累计成交34.2亿元。4月26日香港人民币无本金交易1年期远期外汇合约买入价为1美元兑7.705元人民币,贴水3170点,比2005年7月21日汇改当日的贴水点数缩小1680点,贴水点数比汇改前明显收窄。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完善与汇率弹性增强,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弱化。二、金融市场制度性建设(一)大力加强金融市场基础性建设工作一是2006年1月17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实现现券买卖、质押式回购与买断式回购、债券远期交易事前操纵的直通式处理,提高了市场运行效率,完善了风峻操纵手段。一季度,通过直通式处理方式的结算金额共计74856亿元,占全部结算金额的97%。二是2006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日公布回购定盘利率。回购定盘利率的推出关于增强银行间债券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完善市场收益率曲线与推动金融衍生产品的进展将起到积极作用。三是2006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工作制度与内部管理制度、信用评级原则、信用评级工作程序进行规范与指导,完善市场约束机制。(二)积极推动产品创新,丰富市场交易品种及交易工具一是开展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满足市场投资者利率风险管理及资产负债管理的迫切需要。截至2006年3月末,已有18家金融机构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将互换交易风险管理制度与内部操纵制度予以备案。人民一季度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表注:城乡信用社浮动区间为(2,2.3数据来源: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备案表内容提要。需要高度关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对外贸易结构性矛盾突出、流淌性过多与全球经济失衡可能给我国带来的风险等问题O央行将综合运用各类货币政策工具,提高货币政策主动性。继续贯彻落实利率市场化的政策;加强政策引导,提示金融机构合理均衡放款,着力优化贷款结构O大力培养与进展金融市场,继续深化金融企业改革C)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固;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际收支平衡O未来我国价格上行风险大于下行风险,服务价格、资产价格膨胀压力加大,整体通胀潜在风险需要关注O有效利用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的有关信息,完善住房贷款定价机制,支持合理住房消费币利率互换交易名义本金总额达到95.1亿元。二是积极引入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市场交易流通。一季度,共有28只公司债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流通规模为468.84亿元。三是逐步扩大企业短期融资券、通常性金融债券发行规模,促进债券远期交易增长。一季度,债券远期交易量达到340.9亿TIjo(三)积极稳妥地推进股权分置改革与证券公司的重组工作一季度,共推出10批347家股权分置改革公司,股权分置改革速度明显加快。截至3月底,沪深两市共有26批768家上市公司完成或者进入了股权分置改革程序,占应改革A股上市公司的57%。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推进有重组价值、社会影响较大的证券公司的重组工作。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会同山东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分别对天同证券与西南证券进行了重组,在解决证券公司资本金不足、流淌性困难等财务问题的同时,着力于促进证券公司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治理结构与严密的内控机制,加强证券公司的制度建设与创新。(四)积极推进保险市场进展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规范保险资金投资。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列简称保监会)公布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对保险机构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方式、投资项目范围、投资规模与比例、资质条件与风险监控等方式进行了规范。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加强保险市场制度建设。一是保监会公布关于规范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试行),通过强化股东义务、加强董事会建设、发挥监事会作用、规范管理层运作、加强关联交易与信息披露管理、治理结构监管等方面的要求,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全面提升全行业公司治理结构的整体水平,切实防范经营风险,保护被保险人、投资者及其它利益有关者的合法权益。二是保监会公布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规程(试行),建立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制度,规范非现场监管工作流程,设立非现场监管操作标准,以提高监管的效率与有效性,增强监管工作的计划性与系统性。第四部分宏观经济分析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2006年以来,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势头。美国经济强劲增长,欧元区经济持续复苏,日本经济稳步回升,要紧进展中国家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与全球经济失衡仍是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要紧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6年4月估计,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4.9%,比2005年9月的预测调高0.6个百分点;其中美国、欧元区与日本经济分别增长3.4%、2.0%与2.8%,比2005年9月的预测分别调高了0.2、0.2与0.8个百分点。专栏4:全球经济失衡分析近年来,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2005年10月举办的第七届20国集团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联合公报强调,不断扩大的全球失衡风险等问题将加剧不稳固性并进一步恶化全球经济的脆弱性,各方应承担起责任,实施必要的政策,加快结构调整,化解风险。一、全球经济失衡的基本表现2005年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在题为“纠正全球失衡避免相互指责”的演讲中对“全球失衡”进行了概括:失衡现象是指一国拥有巨额贸易赤字,而与该国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其他少数国家。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基本表现是,美国贸易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亚洲其他要紧新兴市场国家等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作为失衡的一方,美国2005年贸易赤字总额达到了空前的7257亿美元,占其GDP的比率由10年前的1.2%骤升至5.8%。而作为失衡的另一方,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要紧石油出口国及部分欧洲国家的贸易顺差则达到IOoo亿美元的规模。其中我国尤受关注,2005年我国贸易顺差达1019亿美元,特别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1142亿美元。二、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分析关于全球经济失衡现象及我国贸易不平衡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从两种角度加以分析,一是贸易视角,二是储蓄视角。从贸易视角看,国际贸易不平衡产生的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全球分工格局调整过程中跨国外包与供应链重组的加速进展。劳动密集型生产与服务通常率先外包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中国、印度等国;发达国家感受到压力,转而生产更高档次的产品或者提供服务,以期制造新的就业机会与新的出口优势,但这一过程往往滞后一段时间。在这一阶段,贸易不平衡会扩大。此外,贸易不平衡还涉及各国贸易、汇率政策等多种因素。中国贸易顺差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的变化:一是加工贸易成为中国贸易顺差的要紧来源。2005年,加工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值的比例达到49%,加工贸易顺差达1425亿美元。二是外国直接投资在跨国外包与改变贸易平衡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中国形成了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加工贸易基地,且供应链不断延长,附加值不断提高。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在中国的生产与销售大幅增加,其产品部分替代了中国的进口。还应该看到,中国在对美国有较大贸易顺差的同时,对亚洲一些国家与地区有较大逆差,中美贸易不平衡实际上是亚洲与美国贸易不平衡的集中表达或者结果。从储蓄视角看,根据“储蓄缺口=贸易缺口”的宏观经济恒等式,全球失衡问题能够用储蓄缺口联系起来,即:美国贸易逆差=美国储蓄负缺口=其他地区储蓄缺口=其他地区贸易顺差。其中,储蓄缺口指储蓄与投资之差,贸易缺口指出口与进口之差。中国及亚洲一些国家有着非常高的储蓄率,过多的储蓄没有全部转化为投资,对应为贸易顺差。中国储蓄率较高可能有多种原因。一是与转轨因素有关,包含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教育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等,在社会上暂时产生了不确定性,影响了居民的消费信心,从而增加了当前的储蓄倾向。二是与社会、文化传统有重要关系。包含中国在内的某些信奉儒家文化的亚洲国家由于崇尚节俭等原因会形成较高的储蓄率。三是与人口结构特性有关。比如,受计划生育政策、生育观念变化等影响,子女数量普遍减少,人们的行为模式从“养儿防老”转向增加自身储蓄作为养老之需。在储蓄率较高的情况下,随着国内投资边际收益率的降低,储蓄资金会倾向于投资到国外,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包含官方与民间的对外投资。日本与欧洲一些国家由于长期结构性原因也存在储蓄过剩的问题,因此对美国也有较大贸易顺差。作为全球失衡的核心,美国巨额贸易赤字则对应着其总体储蓄的空前萎缩。不仅个人储蓄率降至零下列,政府财政赤字也不断膨胀。美国经济是以消费为主的经济,过去几年这一倾向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刺激下进一步加强。美国利率水平在2004年中降到1%的历史低位,消费占GDP的比例则从2000年的68%上升到2005年的70%以上,同时更多地建立在借贷的基础上。同时,美国的财政政策也强化了储蓄率下降的趋势。2000年以来,美国维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在2004年达到4%。由于美国过度消费,国内储蓄短缺,不得不引入国外过剩储蓄,从而造成了巨额贸易赤字。三、调整全球经济失衡的政策措施全球经济失衡从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一旦发生无序调整,就会对全球经济增长与金融市场稳固构成重大威胁。因此,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已经成为各要紧经济体政策制定者的共识。由于全球经济失衡涉及到复杂的结构性因素与多层面的相互关联,因此调整全球经济失衡要充分考虑各方所应承担的责任。提高美国的储蓄率、加快日本与欧洲的结构改革、健全进展中国家的经济金融体系,三者缺一不可。其中,采取有助于提高美国储蓄率的政策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中国政府已开始使用扩大内需、降低储蓄率、增加进口、开放市场与改革汇率形成机制等综合政策措施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扩大内需方面,采取了包含减税、增加居民收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鼓励金融机构拓展面向居民个人的信贷业务等各项政策措施。降低储蓄率方面,采取了加快养老体制、医疗体制、教育体制改革与进展住房抵押贷款等措施。通过这些组合措施,中国经济的进展将更多地依靠内需,减少对出口的依靠,促进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更为平衡地进展。二、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2006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总体形势良好。国内需求比较旺盛,对外贸易继续快速进展,居民收入、企业利润与财政收入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市场价格平稳。但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对外贸易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3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2%,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贸易顺差23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7.3亿美元。(一)国内需求比较旺盛,对外贸易快速进展(二)产出较大幅度增加,企业效益有所提高(三)各项价格指数平稳回落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平稳回落。2、生产价格(PPI)涨幅回落。3、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有所下降。4、劳动报酬增加较快。5、GDP缩减指数低于上年同期。一季度,我国GDP名义增长率为14.1%,实际增长率为10.3%,GDP缩减指数为3.9%,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四)财政收支状况良好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9300亿元,同比增长19.5%,比上年同期加快7.4个百分点;全国财政支出6292亿元,同比增长20.8%,比上年同期加快5.1个百分点。收支相抵,收入大于支出30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34亿元。(五)国际收支保持顺差格局我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格局。经常项目顺差明显扩大,2005年经常项目顺差为1608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34%;经常项目顺差增加要紧是由于货物贸易顺差大幅上升。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有所下降,2005年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630亿美元,同比下降43%;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下降要紧是由于证券投资与其它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一季度,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格局,外汇储备较快增长。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8751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562亿美元,同比多增70亿美元。(六)行业分析一季度,我国要紧行业经济运行正常。从完成增加值情况看,大部分加工行业的生产增长较快,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农副食品加工、通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的增加值同比均增长20%以上。从实现利润情况看,39个工业行业中,绝大多数行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加,其中,新增利润前五大行业分别是石油开采、交通运输设备、有色金属、电子通信与电力,利润同比增长率最高的行业分别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增幅在60.1%96.5%之间。钢铁、化工、化纤行业利润增幅下降,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净亏损98亿元。煤电油运供应稳固增长,偏紧的形势有所缓解。一季度,全国原煤产量4.3亿吨,同比增长12%;全国发电量60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原油产量4545万吨,同比增长1.7%。运力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铁路完成货运量6.7亿吨,增长4.1%;水运完成货物周转量11856亿吨公里,增长10.4%;要紧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7.8亿吨,同比增长17.0%。1、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是相关于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而言的,它是指在生产与服务的过程中劳动力投入比重相对较高的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能够简单的划分为下列三类:一是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制造业,如纺织品、服装、鞋类、皮革制晶、家具、玩具、箱包等轻工业品的生产;二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如电子产品的组装;三是劳动密集的服务业,如商贸餐饮、运输等。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2005年全国1564岁的人口有9.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2%;在1564岁的成人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占72%,劳动力素养也相对较高。但我国制造业雇员月平均工资却不到1000元人民币,大约是美国的二十四分之一。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与劳动力成本很低,我国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发达国家纷纷来我国设厂或者是实行跨国外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2005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603亿美元,是1983年的66倍。从行业分布来看,外商直接投资要紧集中于制造业,特别是制造业中的电子行业与纺织业。这些外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多用于出口,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完成的进出口占中国总进出口的59%,外商投资企业实现的顺差占中国总顺差的56%。跨国外包,是指跨国公司将生产或者服务的一部分转移到人工成本更低廉,赋税更低,企业负担的其它成本也更低的其他国家或者地区。典型的外包业务,有制造业的来料加工,还有更高技术支持领域的项目外包,如软件开发、信息技术电子通讯系统的管理、产品研究与设计、工程设计与模具、客户服务与内部商业运作、第三方物流等。目前,国内企业承接的外包项目仍停留在“来料加工”或者以产品生产或者加工为主的初级层面上,只能赚取低廉的加工费,处于国际经济链的低层。2005年,我国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加工贸易出口额达到416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5%o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与跨国外包,对我国的出口奉献巨大,同时也在国内市场上形成进口替代,减少了中国对相应产品的进口。2005年,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只占全国进口总额的5%。总体看,通过直接投资与跨国外包将生产与服务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是经济进展过程中产业升级的规律。中国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进展,是发达国家产业升级的结果,也提高了中国对发达国家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口需求,反过来促进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有利于世界贸易在更高水平上达到平衡。2、房地产行业2005年实施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决策与部署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与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初步得到抑制。但房地产领域的一些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少数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一季度,商品房新开工与竣工面积明显加快,空置面积继续增加,但部分城市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持续快速上涨。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呈现平稳回落趋势。一季度,全国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793亿元,增长20.2%,增幅同比回落6.5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完成投资1888亿元,增长23.1%,增幅同比回落3.5个百分点;经济适用住房完成投资62亿元,增长了2.6%,而上年同期下降了13.8%。商品房新开工与竣工面积明显加快。一季度,全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7亿平方米,增长22.1%,比上年同期增加12.8个百分点。累计完成房屋竣工面积5657万平方米,增长35.9%,增幅提高22.8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减缓,空置面积继续增加。一季度,全国商品房完成销售面积94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2%,增幅同比回落10.1个百分点;其中,销售商品住宅8478万平方米,增长9.2%。3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23亿平方米,增长23.8%,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8.3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空置面积6983万平方米,增长19.7%o商品房价格继续上涨,但涨幅趋缓。一季度,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5%,涨幅比上季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新建商品住房售价同比上涨6.3%,涨幅比上季减少1.2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大连、呼与浩特、深圳等城市房价继续保持快速上涨势头。个人住房贷款增长放缓。3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1.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62亿元,同比少增296亿元;同比增长12.8%°个人住房贷款增长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