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项目技术设计方案和对策.docx

    • 资源ID:1027506       资源大小:1.98MB        全文页数:17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项目技术设计方案和对策.docx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工程方案及方案书西安一联盛实业:029-65676986:029-65676986-8062018年3月目录第一局部需求分析及技术方案概述1第一章概述11. 1工程背景11.2 依据的原则21.3 工程建设需求41.3.1 1总体需求41.3.2 机房布局划分51.3.3 模块化数据机房51.3.4 室内装修71.3.5 空气调节系统111.3.6 供配电系统与照明131.3.7 环境监控系统171.3.8 KVM系统181.3.9 气体灭火系统19第二章技术方案概述241.4方案构造概述242.1选型方案概述242.1.1机房装饰工程242.1.2空气调节系统252.L3供配电及照明系统252.1.4环境监控系统272.1.5KVM系统272.1.6气体灭火系统282.1.7机房综合布线281. 5西安一联盛实业在本工程上的优势29第二局部总体系统集成方案设计311机房布局设计311.1 消防分区规划311.2 机房设备规划312机房装饰工程322.1 需求概述322.2 机房装饰规划322.2.1吊顶工程332.2.2机房地板332.2.3机房墙面342.2.4隔墙及门窗352.2.5场地降噪、隔热352.2.6场地净化362.2.7场地防水362.2.8机房照明373空气调节系统383.1规划设计383.2机房空调负荷设计383.3机组选型403.4产品的性能和特点433.6精细空调气流组织493.7方案优点503.8空调室内室外机位置建议503.9售后服务524新风系统555供配电及照明系统565.1机房UPS容量计算565.2 UPS系统565.3 机房配电系统575.3.1设计分析575.3.2计算机系统供电流程575.3.3动力及照明供电流程575.4酉己电设计575.4.1本工程电力负荷计算575.4.2供配电系统容量冗余考虑585.4.3对线缆及其绝缘层及布放的技术要求585. 5机房防雷接地系统595. 5.1防雷原理596. 5.2设计依据617. 5.3总体设计方案626环境监控系统726. 1设计概述726. 1.1前言727. 1.2设计依据728. 1.3工程需求736.2机房监控的内容746.3系统设计方案816.4华为机房监控系统优势特点846.5系统功能描述887KVM系统907.1机房集中控管系统需求分析907. 1.2IT根基设施集中控制管理需求911 .2数据中心解决方案927 .3方案说明937.3.1配置清单937.3.2系统拓扑图947.3.3方案实现概述947.4华为机房集中控制管理平台管理特性957.4.1解决简化和统一管理IT根基设施问题957.4.2解决分布式管理问题967.4.3解决目标设备资产信息和分组管理问题977.4.4解决用户认证、授权和分组管理问题1007.4.5解决访问安全的顾虑1037.4.6解决远程安全传送文件问题VirtualMedia1067.4.7解决嵌入式芯片统一管理问题1067.4.8解决访问通道审计问题1067.4.10解决硬件兼容问题1097.4.11解决刀片式服务器管理问题1097.4.12解决虚拟机管理问题1097.4.13解决多平台合作问题1107.4.14解决及时修复管理平台问题1108气体灭火系统Ill8.1概述Ill8.2 建设目标Ill8.3 解决方案分析Hl8.4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特点Ill8. 4.1管网式灭火系统1129. 4.2无管网式灭火系统11310. 4.3结论1148.5 设计说明1148.6 设计内容1168.8 标志1188.9 使用考前须知1188.10 10参考标准1188.11性能参数1198. 12使用方法1199机房综合布线1209. 1系统需求分析12010. 信息点布线规划设计12111. 布线产品选型12112. 4综合布线规划方案1229.5信息点布线工程施工方案1229.5.1布线材料推荐1229.5.2信息点布线方案技术说明1239.5.3施工过程要求1239.5.4工程具体实现124第三局部工程管理方案1251工程管理组配备1251. 1工程组织架构1251.1.1 工程经理职责1261.1.2 质量主管职责1261.1.3技术主管职责1261.1.4 现场主管职责1271.1.5 各系统技术工程师职责1271.1.6现场工程师职责1281.1.7质量工程师职责1281.1.8培训及维修阶段管理1281.2施工组织管理1291.1.1 1施工部署1291.1.2 施工组织1291.1.3 施工程序1301.1.1 与设计单位、甲方单位的配合1311.1.2 与其他分包单位的配合1321.1.3 配合的措施方案1321.4 工程技术管理1321.4.1 1技术管理1321.4.2 技术管理架构1321.4.3 技术管理内容1331.4.4 技术管理具体措施1331.5 技术文档管理1341.5.1 工程技术文档的应用范围、形成和作用1351.5.2 工程技术文档编制1361.5.3 工程技术文档的分类归档1361. 5.4工程文件具体管理措施1381.6材料组织管理1382工期控制措施1402. 1工程工期控制综述1403. 2工期控制的方法1401.1.1 1工程工程进度表1411.1.2 2.2每月巳完工程量报表1411.1.3 每月工作方案表1411.1.4 每周工作方案表1412.3工期控制的措施1412. 3.1组织措施1413. 3.2技术措施1414. 3.3经济措施1425. 3.4信息管理措施1423工程分阶段管理1435.1 设计阶段1436. 4工程变更管理措施1444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446.1 工程质量管理概述1447. 2质量保证体系1444.3 公司质量保证体系1444.4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1454.5 5质量体系文件1454.6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1454.7技术组织措施1454.7.1技术质量总监1464.7.2工程经理1464.7.3工程主管1464.7.4质量主管146第四局部售后服务及客户培训方案1471.1.1关于工程工期147I .1.2关于工程管理组147II 3技术服务机构及故障响应时间1481.2技术支持服务机构148L3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维护保养内容1481.4其它系统维护保养内容1491.5服务支持方式1492客户培训方案1512.1 客户培训体系1512.2 现场培训规划方案152第一局部需求分析及技术方案概述第一章概述1.1 工程背景西安一联盛实业(简称一联盛)整合成立于2010年5月,位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注册资金100O万元。公司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带机遇,立足陕西、面向西北,专注IT信息化集成,重点向企事业单位量身打造安全、可靠、便捷的信息化产品和解决方案,是西北地区信息化产品和技术服务的专业提供商。同时一联盛为中国电信集团系统集成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分公司提供工程支撑,是中国电信集团系统集成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分公司的工程供给商及合作伙伴。公司以求实创新为宗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坚持以持续技术创新为客户不断创造价值。主要经营范围为:智慧解决方案设计、规划及实施;数据灾备、数据安全、数据迁移服务;综合弱电系统及智能化系统集成系统咨询、设计、规划;通信、网络、门禁、考勤、播送、监控、机房设备、办公外设等各系统及相关设备的保养、维修、扩容、等服务;办公外设维护及保养;办公耗材供给及相关服务;重点服务政府机关、金融系统、中小企业、科研院所、军队、大专院校、交通能源等行业。公司现有业内专业人才50多名,其中工程管理和技术支持人员30多名,拥有Cisco(思科)、H3C、华为、IBM、VMware(威睿)、Microsoft(微软)、锐捷、HP(惠普)等顶级厂家认证的高级工程师多名。一联盛十分注重员工素质的培养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倾力打造了一支集售前、售中、售后为一体的全方位、系统化的技术团队,以专业和高效的服务获得客户的好评,铸造了良好的行业声誉。本次陕西汉德车桥IT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工程工程,总面积约72平方米,使用面积约为60平方米,具体工作范围为两大项,一是机房设备购置局部,包括机房精细空调、机房气体消防、机房场地环境监控系统、机房UPS、机房视频监控系统、机房门禁控制系统。二是机房工程局部,包括机房装修工程、机房配电、机房的强电布线、机房的弱电布线施工、机房电源防雷接地系统以及机房第1页共136页新排风系统。为保证计算机机房安全、可靠的运行,以及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具备一个完整的机房工程系统是必不可少的。该系统包括空调、电力、照明、消防、防静电、防雷击、室内装潢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机房设计应具有超前意识和较高的科技含量,能够满足今后十年业务开展的需要。作为机房建设的首要任务,工程工程的设计规划是十分重要的起步。优秀的设计,合理的性价比以及切实可行的工程规划是建设一个成功机房的重要保证。对于承建陕西汉德车桥IT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工程工程,我方对与建设单位的合作充满诚挚的意愿。我方组织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预算人员对文件及现场考察作出的施工图纸进展了细致的探讨,精心编制了技术方案及工程施工组织大纲,明确了设备及技术选型、施工方针、工程取费标准及施工工期,编制了本文件供审阅。如我公司有幸承建,我们将依靠本公司的管理、技术、装备的优势,遵循设计,遵守合同,精心组织,确保工程优质如期完成。1.2 依据的原则本工程的设备选型及设计规划按照以下标准执行:D本工程提供的图纸、技术要求文档2)主要国家标准:GB50174-93GB/T50314-2000JGJ/T16-92GB50174-93GB50198-94GB50200-94电子计算机房设计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电子计算机房设计标准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和验收标准GB50166-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标准GBJ50116-98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1-19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标准GB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标准GB50312-2000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H75-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甲方管理IS09002GB/T19002-199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72-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59-92;低压成套开关设备验收标准CECS49:93;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标准CECS120:2(X)0;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计算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665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与验收标准GB50243-97电气装置安装施工及验收标准GBJ232-9092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标准GB50057-94(2000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50045-95(2001年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标准GB5022295(公告22.29)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16-87(2001年版)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标准SJ/T30003-93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方案设计指南其他相关标准1.3 工程建设需求1.3.1 总体需求1 .机房工程设计施工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防火要求应按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现行规定执行。2 .设计施工单位必须按要求施工。为保证设计和施工程序的严密性,如有设计变更,应按有关程序办理签证并保存相应的文档资料。3 .设计施工单位必须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准备工作。4 .设计施工单位须依照国内及国际最新公布的标准、标准进展各系统的施工、安装。5 .本技术要求为计算机主机房系统工程提供了主要技术要求,但不应作为完整完善的详细要求。人应提供详细的各系统配置方案,设备材料规格和数量、系统功能描述,并保证符合或优于技术要求所提出的各项功能。同时,人有责任补充技术文件和设计图纸中未描述的,但为保障系统能正常高效运行所必需的详细要求。施工方要负责向业主提交完整、优质的所有系统。人只有在得到业主签发的书面工程竣工的各工程验收书并经过一阶段的试运行后整个工程才算完成。6 .本技术要求未尽之处,业主方有补充及追加的权利。1.3.2 机房布局划分数据中心机房总面积大约72平方米,使用面积约为60平方米,分为三个功能区域,分别为主设备机房、动力机房、操作间。各间需要单独隔开。隔开后主设备机房用于放置配线柜、机柜、服务器、小型机、网络设备、通讯设备等重要设备;动力机房放置电池、钢瓶等。机房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机房工程标准,按精细机房的要求进展建设,对电磁干扰、静电危害等进展隔离、消除;同时应保证业主方开展各项业务的需要,以实用、简洁、美观为原则,机房布局要美观大方。主设备机房机柜布局要合理,以便于监控和操作为原则。1.3.3 模块化数据机房模块化数据机房,是将大型数据中心分割成假设干个独立区域(独立模块),各个区域的建设规模、功率负载、资源配置等均按照统一标准进展设计和施工。随着IT设备需求的不断开展,可以通过不断增加独立模块,按需逐步建置,从而实现快速建设,快速复制已有的数据中心。模块化机房优势1、高密度、智能化优势伴随社会开展,数据信息量高速增长,数据中心的密度也越来越高。过去的数据中心呈现分散化、小型化的布局,未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兴起,大型数据中心会越第5页共136页来越多,单机柜发热密度也会越来越高。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窠是提供业界优秀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包括云化IT设备,如服务器、存储、网络等。方案采用面向高性能、云计算的可定制化服务器,应用智能化的云计算运营管理平台,充分实现数据中心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部署、统一监控和统一备份。传统数据中心采用地板下送风方式,每机柜设置1-2个出风口,每个风口出风量为5OO-8OOm3h,以C的送回风温差计算,单台机柜空调制冷量最大为3kw5kw,无法解决高密度服务器的散热问题,难以满足单机柜5kW以上的高密度机柜散热。模块化数据中心采用行间空调就近水平送风、封闭冷/热通道的方案,送风和和回风都处于较小范围内,气流组织相互不干扰,可以将每个行间空调及其附近的几个机柜作为一个制冷单元来考虑,这样可大大提高制冷效率,行间空调通过点对点准确制冷,将冷量直接送至服务器机柜,确保了对高密数据中心制冷能力的支持,支持单机柜功率最高可达IOkW以上。2、按需部署、灵活扩展优势我国的IT设备需求正处于上升期,各个数据中心业务开展迅猛,经常出现刚建好投入使用的数据中心一两年内现有配置就无法满足需求,传统数据中心后期扩容无安装或扩容安装难度很大,导致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较大。模块化数据中心,主要包括了一系列采用模块化设计的动力设备,如不连续电源、制冷系统、机架和远程监测系统等,通过简单的接口将相关模块进展组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中心。无论企业当前处于何种规模,或从事哪个行业领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定制模块化数据中心,并可伴随业务开展需求,逐步扩张数据中心规模,以应对更多IT需求。这意味着企业可以在未来拥有数倍计算能力,而不会对现有数据中心的功能性或者设计带来任何影响。这正是它最具魅力之处。WJiR党也比分制I接地保妒系统4.tt«段缰和光纤 UUl 正梯克里数1«中心选址供电乐境W,jtt期冷系统X:号合令城内部装修;数据中心丛址:Ir而布R I门和窗 !堵和配花板 '梁中地板 I期明警精密空泅 好造性土间通I航忧r,Hirt 电电H-及电 1S灌灌4>M 尸号电电3、绿色节能优势传统的数据中心关注整个物理机房的温度,即设计标准要求的23±1;而模块化数据中心关注IT设备的入口温度,并不关注整个物理机房的温度,在保证服务器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内,提高机柜进风温度,可降低制冷系统能耗,把有效的冷量都用在IT设备上面,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空调的制冷能耗,提高了制冷效率。传统数据中心冷热气流混合严重,温度梯度不均,局部热点比拟严重,能耗浪费比拟严重;模块化数据中心则使用密闭通道的建设方式,有效隔绝冷热通道,防止无效热交换,行间空调通过点对点准确制冷,大幅度提高能效利用效率。Jrl.IH一1.3.4 室内装修(一)一般要求:1 .计算机房的室内装修工程主要包括吊顶、隔断墙、门、窗、墙壁装修、地面、活动地板的施工验收及其他室内作业。2 .室内装修作业应符合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地面与楼面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木构造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及钢构造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3 .在施工时应保证现场、材料和设备的清洁。隐蔽工程(如地板下、吊顶上、假墙、夹层内)在封口前必须先进展除尘,清洁处理、并由有关专业人员验收,暗处表层应能保持长期不起尘、起皮和龟裂。4 .机房所有管线穿墙处的裁口必须作防尘处理,对缝隙必须用密封材料填堵。5 .在裱糊、粘接贴面及进展其他涂复施工时,其环境条件应符合材料说明书的规定。6 .装修材料应尽量选择无毒、无刺激性的材料,尽量选择难燃、阻燃材料,否则应涂防火涂料。(二)吊顶1 .机房吊顶板外表应平整,不得起尘、变色和腐蚀:其边缘应整齐、无翘曲;封边处理后不得脱胶,填充顶棚的保温、隔音材料应平整,枯燥,并作包缝处理。2 .按设计标高及安装位置严格放线。吊顶及走道龙骨应巩固、平直,并有可靠的防锈涂复。金属连接件、锚固件除锈后,应涂两遍防锈漆。3 .吊顶上的灯具,各种风口,火灾探测器底座及灭火喷嘴等应定准位置,整齐划一。并与龙骨和吊顶板严密配合安装。从外表看应布局合理、美观、不显凌乱。4 .固定式吊顶的顶板应与龙骨垂直安装。双层顶板的接缝不得落在同一根龙骨上。5 .用自攻螺钉固定吊顶板,不得损坏板面。当设计未作明确规定时应符合以下要求:螺钉帽拧入板内0.5mm;螺钉间距:沿板周边间距150-2OOmm,中部间距为200-300Omm,均匀布置;螺钉距板边10-15mm06 .钉眼、接缝和阴阳角处必须根据顶板材质用相应的材料嵌平、磨光。7 .安装过程中应及时擦拭顶板外表,并及时去除顶板内的余料和杂物,做到上不留余物,下不留污迹。8 .为防止顶面结露,精细空调区吊顶在作防尘处理后应采用15厚橡塑保温作保温处理。(三)隔断墙1 .彩钢板隔断墙的沿地,沿顶及沿墙龙骨建筑围护构造内外表之间应衬垫弹性密封材料后固定。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时,龙骨间距不宜大于600mm,为保证彩钢板墙面的平整要求,龙骨厚度应大于0.63mmo精细空调区墙面龙骨内应采用橡塑保温材料。2 .竖龙骨准确定位并校正垂直后与沿地、沿顶龙骨可靠固定。3 .有耐火极限要求的隔断墙竖龙骨的长度应比隔断墙的实际高度短30mm,上、下分别形成15mm膨胀缝,其间用难燃弹性材料填实。4 .安装隔断墙板时,板边与建筑墙面间隙应用嵌缝材料可靠密封。5 .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时,用自攻螺钉固定墙板宜符合以下要求。6 .螺钉间距:沿板周边间距不大于200mm,板中部间距不大于300mm,均匀布置。7 .有耐火极限要求的隔断墙板应与竖龙骨平行铺设,不得与沿地、沿顶的龙骨固定。8 .隔断墙两面墙板接缝不得在同一根龙骨上,每面的双层墙板接缝亦不得在同一根龙骨上。9 .隔断墙内的管、线安装应与墙板保存间隙。10 .安装在隔断墙上的设备和电气装置应固定在龙骨上。墙板不得受力。11 .隔断墙上需安装门窗时,门框、窗框应固定在龙骨上,并按设计要求对其缝隙进展密封。(四)活动地板1 .本工程区域地面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地面铺设前应对原地面进展防尘处理及用15mm厚保温进展保温处理;2 .机房用活动地板应符合国标GB6650-86计算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3 .活动地板的铺设应在机房内各类装修施工及固定设施安装完成并对地面清洁处理后进展。4 .建筑地面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清洁、枯燥、活动地板下空间作为静压箱时,四壁及地面均应作防尘处理(如防尘油漆等),应保证长期不起皮、起泡或龟裂。5 .现场切割的地板,周边应光滑,无毛刺,并按原产品的技术要求作相应处理。6 .活动地板铺设前应按标高及地板布置严格放线将支撑部件调整至设计高度。7 .活动地板铺设过程中应随时调整水平遇到障碍或不规则地面,应按实际尺寸镶补并附加支撑部件,保证地板结实可靠。8 .在活动地板上搬运,安装设备时应对地板外表采取防护措施,保证竣工时提供完整如新的地板面。9 .活动地板铺设接缝应横平竖直,铺设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活动地板允许偏差序号检测工程检测标准允许编差检测方法检测数量1地板不平度SJ/T30003-932.00用2M直尺和楔形塞尺沿纵、横、斜三方向测量抽样比例为15%2接缝宽度SJ/T30003-931.00用塞尺、直尺检测抽样比例为15%3相邻边缘高差SJ/T30003-931.00用塞尺、直尺检测抽样比例为15%10.为防止地面结露,精细空调区地面应铺设15厚橡塑保温材料。(五)其它要求1 .彩钢板高度与机房富度不符时应定制,不允许拼接。2 .龙骨采用0.8Omm厚“陆建”、“港星”或“龙”牌等优质龙骨。3 .石膏板采用“拉法基”或“龙”牌等优质石膏板。4 .机房区踢脚线采用1.0厚亚光不锈钢。5 .电线管采用JDG套接紧定式电线管。电源线采用阻燃线,生产厂家为国内知名厂家。6 .机房内所有材料均需采用优质产品。7 .机房大门须采用防火门。1.3.5空气调节系统(一)空调系统主机I.本工程标明采用精细空调区域采用下送风、上回风恒温恒湿精细机房空调系统,依据木工程现场实际面积,因此预计单台精细空调的极限制冷量至少需要20KW(理论上空调系统主体设备应有20%的备份余量)。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下空间作为静压箱时,管道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静压箱内各种管道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设计无规定时,各种管道应安装在同一水平高度上,不要叠放。(2)在静压箱与各种管道接缝处应采取密封措施,做到清洁、严密。(3)机房空调系统的主体设备要留有备份余量。(4)机房专用空调安装应竖向垂直,横向水平,结实稳定。空调器的根基台座应与建筑楼地面牢靠固定,空调器与金属台座间应垫隔震材料。(5)空调器与风冷冷凝器之间的气体和液体管道在安装后应用氮气进展吹洗干净,管道内不得存有异物、灰尘和水份等。2 .温度、相对湿度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安装在室内的,应设置在空气流通的回风气流中。安装在活动地板下时,应设置在离空调器出风口顺气流方向3m远外气流均匀的地方。3 .室外风冷冷凝器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风冷冷凝器的四周应留有足够的通风及维修空间,设计无规定时,设备与围挡物之间及二台设备之间距离应大于1.5m;留有人员上下维修的通道。4 .连接空调与风冷冷凝器之间的管道保温材料,设计无规定时应采用导热系数小,抗温性及耐火性强,不易霉烂,机械强度高,经久耐用,便于加工的材料。5 .为了防止下层结露,楼板保温建议采用目前最新技术,效果良好的橡塑的保温层方式。6 .采取措施,保证机房主控区域不因远离空调机组而造成调温、调湿效果差的问题。7 .主机房精细环境控制设备的制冷量不应小于20KW。并需要形成主机1+1冗余备份工作方式。8 .UPS配电区域、操作间、备份机房采用吸顶空调。(二)新风1 .新风采用独立的新风系统,送入机房的新风应符合以下要求:新风应是新鲜干净的空气,本机房的新风补充量应为8%-10%o2 .新风机采用变频式,应具有高效过滤作用。3 .新风机安装过程中,应防止损坏过滤材料,并保持完好与清洁。(三)机房温度指标工程机房温度变化率主机房(开机状态)22±2C5oCH动力机房18-28C50CH(四)机房相对湿度指标开机时的测试应在计算机设备正常运转1小时后进展。工程湿度变化率主机房45-55%5CH动力机房35-65%5CH(五)空气干净度指标机房空气干净度依机器的要求而定,本机房根据国家标准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中A级的要求,即粒度(Um)No.5的尘粒数(粒dm3)W18,OOOo(六)机房压力主机房内应保持有正压力,对外界空气一般应维持10-20Pa的正压。(七)空调给排水1 .机房内的给排水管道安装必须不渗、不漏,暗敷的管道宜用焊接连接。2 .机房内应安装有漏水报警装置。3 .空调用水应安装软化和过游处理装置。4 .穿过机房内的给排水管道在穿越处应设套管,套管内的管道不得有接头,管子和套管间应采用非燃、不起尘的材料密封。5 .机房内的冷热管道的保温应采用难燃材料。6 .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管道应设有存水弯,其高度应符合设计或设备技术要求,并使排水管有足够的坡度。7 .空调、新风系统与消防系统实行联动,具有失火停风的功能。1.3.6供配电系统与照明(一)供配电电源1 .供电电源应满足以下要求:频率:50HZ:电压:交流380V/220V;相数:三相五线制和单相三线制。2.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对机房的供电要求见下表。工程主机房动力机房电压(V)<±5-10>7频率变化(Hz)<±0.2±0.5波形失真率(%)<±5<±73.机房的低压配电室为机房提供2路不小于120KW、250A容量的电源至机房进展ATS自动切换。供配电采用市电低压控制开关柜(带玻璃门)。4. UPS输出低压控制的数量视机房内UPS输出插座和接线盒数量确定,并应留有扩大余量。(二)电气装置1 .电气装置的安装应做到整齐、结实、正确、标志明确、外观良好、内外清洁。2 .电气接线盒内无残留物、盖板整齐、严密、紧贴墙面或地面;同类电气设备安装高度应相对一致。3 .吊顶内电气装置应安装在便于维修处。4 .特种源流配电装置应有明显标志,并注明频率、电压等。5 .电源盘、柜及其他电气装置的台座应与建筑楼地面牢靠固定。6 .空调和消防系统应有符合设计要求的连锁动作。7 .市电输出插座采用2极和3极组合IOA插座,沿墙分布,每3米5米距离安放1个。8 .UPS输出插座在机柜内采用PDU,其中每个网络机柜布置2个16APDU,服务器机柜布置2个32APDUo9 .配电柜建议采用自动切换低压配电柜。(三)配线1 .干线与电源盘,柜应采用压接端子连接。2 .机房内的电源线、信号线和通讯线应分别铺设、排列整齐、捆扎固定、长度留有余量。3 .电源相线、中性线,保护接地线,直流工作地线,各种信号线和通讯线的颜色应各不一样,并按设计要求编号。4 .电缆电线连接应可靠,不得有扭绞,压扁和保护层断裂等现象。5 .地板下管线应与地面保持一定高度。6 .所有电气装置、导线通电运行2小时后的温升,不得超过允许值。(四)不连续电源系统1. UPS设备由单位负责采购、安装、调试,单位负责UPS主机及蓄电池柜的加固。2. UPS输出配电柜应有足够的余量(可至少支撑机房设备总用电量2小时或以上)和高度的可靠性,其每路开关与对应的插座、接线盒都有明显的标识(可按坐标位置标注)。3. 所有的UPS输出线缆均应穿铁管铺设并与地面保持一定的高度距离。4. UPS配电区域,应进展加固处理,UPS主机及电池柜均布置于承重钢梁上。5. 采用高频双变换构造和先进的全数字控制技术,带输出隔离变压器,能提供稳定、干净、不连续的电源,并具备完备的网络管理功能;并机方式:支持在线并机;逆变器采用高精度矢量控制技术,输出电压稳压精度而,动态响应快,且畸变率低逆变器具有带100%不平衡负载的能力(五)电气照明1 .照度测试仪器应为准确度二级以上的照度计。测点,在工作区内2-4m间距布点。测点距墙面1m,距活动地板0.8m。本工程机房照度要求为:机房区域正常照明条件下照度要求N400Lx,事故照明机房区域-5Lx,动力间2150Lx02 .吸顶灯具底座必须紧贴吊顶,不留缝隙。3 .嵌装灯具应固定在吊顶板预留洞孔内专设的柜架上。4 .电源线应穿钢管或金属软管,且留有余量,并通过绝缘垫圈进入灯具,不应贴近灯具外壳。钢管及金属软管均应可靠地接保护地。灯具边框外缘应紧贴在吊顶板上,与吊顶照明金属龙骨平行。5 .成排安装的灯具和光带应平直、整齐。(六)防雷接地对机房内弱电设备的防雷接地设置要求如下:1 .防雷接地,要求严格按照有关标准执行(如建筑物防雷设计标准GB50057等,能够确切保证系统和人身安全、数据和设备安全。2 .机房采用二级电源防雷标准。一级设置在UPS的出口端;二级设置在重要设备前端,并考虑等电位设计。信号防雷主要针对安防系统前端进展防雷。3 .应设置供电电源浪涌保护器以及UPS后的配电箱浪涌保护器。4 .各信息系统需要设置信号避雷器。5 .弱电系统的接地系统要考虑完整。采用综合接地方式。接地系统的接地体与强电专业共用,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6 .弱电机房和弱电井均要设置“接地端子箱”。1.3.7环境监控系统(一)环境监控系统功能1 .监控中心可7x24实时查询机房内各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参数及各种故障参数,并可提供各种实时动态曲线图,所有数据均可保存1年以上(根据用户要求可以增加)。2 .所有界面均为友好的人机界面。3 .系统对机房设备实行集中监测与控制。4 .报警可分多级报警,可根据不同监控对象而划分不同的报警方式,如屏幕报警、声音报警、报警、短消息报警等。5 .系统可根据不同的操作者划分操作权限。6 .支持远程浏览器WEB操作、可远程查看状态、修改参数。(二)监控内容1 .UPS电源系统。包含实时参数、工作状态、报警信息。2 .精细空调系统。监控空调的运行状态,可远程开关机。3 .供配电系统。对机房配电柜总线、空调输入线路、UPS输入线路及主要市电开关状态进展检测。包含实时参数、开关工作状态等。4 .漏水报警系统。对机房的精细空调及其进出水管进展检测。要求以电子地图方式实时显示并记录漏水线感应到的漏水状态和漏水位置,能够准确到1米以内。报警有图文显示、声音提示。5 .闭路监视系统、门禁系统及红外防盗报警。对机房的主要通道进展综合管理。6 .消防及新风机状态检测。实时监测消防、新风机状态,当消防报警时能与门禁等系统实施联动。7 .温湿度检测。以电子地图方式实时显示并记录每个温湿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湿度数值,显示变化曲线图。可设置报警上下限值。1.3.8 KVM系统KVM系统是为了对机房所有服务器等电脑设备进展集中化管理。本期系统工程的建设规模要求:本次建设规模为支持150台服务器。带外管理系统传输可通过TCP/IP协议完成,实现远程BIOS诊断或系统重启动等深层功能,未来扩容方便且扩容时不改变原来系统构造。1 .可靠性:在金融行业的数据中心、也在ISP中有广泛应用,带外管理系统在国内有广泛应用。2 .支持接口:KVM系统可以支持各类服务器接口如SUN、PS2、USB以及串口接口类型等。支持热插拔服务器。要求单台KVM交换机的最大连接服务器端口数为32。3 .介质类型:所有线缆都应通过Cat5或Cat5e或Cat6传输,该介质从KVM交换机到被控服务器接口端能传输信号的最大距离超过30米(线缆在综合布线系统中统一建设)。4 .认证安全性:考虑KVM系统认证服务器的重要性,所有登录系统时必须中央集权认证,多层安全验证。认证的服务器需配备1主、1备作为冗余备份。5 .认证服务器的灵活性:认证服务器要求为软件方式,支持Windows.Linux>AIX和HP-UX四种操作系统。要求认证服务器本身可以记录所有针对Linux平台服务器的操作日志,而不需要另外配NFS服务器。要求提供邮件告警功能,系统管理员可以设置触发事件,一旦有操作人员输入关键命令,系统会自动发邮件给系统管理员。6 .数据传输安全性:要求键盘、鼠标、视频数据传输全程加密,并支持128位3DES加密技术。信号应是差异传输。7 .灵活性及良好的扩容性:系统构造几乎不变,仅需在原有设计的根基之上增加KVM设备。第18页共136页在任何时候,无论是增加要被管理的设备数量还是增加用户终端数,均可以通过线性增加或改变相应的设备实现(热插拔),不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8 .分辨率和画面:KVM系统支持视频信号的分辨率在1280X102475以上。在连接的不同分辨率服务器之间切换时,自动调节视频大小,无需人工手动调节。操作用户画面16位真彩显示以上。不需要在被控服务器上安装任何软件。9 .权限管理性:可设置不同用户权限,管理相应权限的服务器;当操作人员的位置或职责权限变化时,或当设备位置变动或增加时,不需要对布线系统做构造化的调整,只需简单地通过软件的操作来调整(分组、鼠标拖拉等);管理员可以随时制止远端开发人员登录,也可以随时允许登录。系统内每

    注意事项

    本文(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项目技术设计方案和对策.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