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注解——第三章(敬守版).docx
楞严经注解一第三章(敬守版)楞严经看到这里,就会体会到,大都讲的是致虚致静状态下自己的见性,所以就要求需要致虚致静,慈悲救苦救难的心态,才看的明白其中的意义。否则,就是看看热闹罢了楞严经第二章,佛祖对阿南讲到:人的诸多幻想之相,都是随生随灭的,这些幻相从哪里来,就是来源于五阴六入。十二处。至十八界。简单的说,人对事物的感应方式就是五阴、六入、十二处、至十八界o如来,是保持在妙觉明体的如来藏状态,即是“正遍知,而通常人是和如来相反,就是上文说的“性颠倒。是说,人们就通常的喜欢钻进这些幻相之中,而忘却自己本心性状态。幻相是不可长久的,如是就生生死死,循环往复。慈悲的佛祖,为了让人更清楚的了解五阴六入。十二处。至十八界的人的反应状态,逐条逐条的详细分析说明了,人的各个感应出来的幻相是什么状态的,这些状态不是外界来的,也不是人的某个器官产生的,从而说明,这些幻相,本身就是人的本心性自有特性。即佛祖说的如来藏真如性。这些幻相,与人本心性之间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我们就需要找出这些幻相的存在,让自己的心神从这些幻相中脱离出来,回到自己的本心性上去,这样人就清净了。这个需要各个人自己去发现了。就像阿南在第一章体会到的,如果不自己去修,那听到和没听到是一样的。这一章,主要靠自己去体会这个幻相的具体表现形式。最好,找出自己是否被这些幻想相所迷惑。言辞相对好懂。以下进入第三章原文:复次阿难!云何六人,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再者,阿南,为什么说,六入,本身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眼入虚妄,即眼入导致的虚妄之相,指的是:当眼睛看东西疲劳之后,在疲劳的眼睛,和感觉到的疲劳之间,就有明(能见到的)或暗(看不清的)两种状态出现,如是乎,人们就喜欢在这眼睛疲劳状态下结合现实去想象某种状态的事情。然后,心随着想象而去。就是迷了。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六入中,每段都有这样相同的一句。菩提瞪发,理解成内心智慧的努力感知,瞪,带有很用力的看的意思。这一句,理解成,当疲劳了,内心就感到,眼睛(耳、身、意、鼻、舌)和疲劳两个相,都是内心的两种感知。这两个感觉之中,发生的,就是六入。这种忘见,第二章,讲到两种,即同分忘见,和别业忘见。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耳入虚妄,即耳入导致的虚妄之相,指的是:打比方说,假若把耳朵堵住,头内就嗡嗡响。-会耳朵会疲劳,在疲劳的耳朵,和疲劳之间。如是乎,有平静与响动两种状态出现,就会有想法。如果心随着想象而去。就是迷了。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 闻,非通塞来, 塞?如因塞有, 机,本无自性。吸此尘象, 非于根出, 通则无闻, 若从空出,名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 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通来, 云何发明香臭等触?若从根生, 是闻自当回嗅汝鼻;空自有闻,毕竟无体。当知是 塞则闻灭,云何知 必无通塞;如是闻 何关汝入?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鼻入虚妄,即耳入导致的虚妄之相,指的是:假若,屏住呼吸,憋久了,轻微的呼吸,会觉得外界是冷气,从而体会到鼻孔的通和塞,通了,可以闻见外面的香气和臭气,憋住久了,鼻子会疲劳。在疲劳的鼻子,和感觉到的疲劳之间,就有通塞两种状态出现,如是乎,人们就喜欢在这疲劳状态下结合现实去想象某种状态的事情,体会到鼻子的通和塞,就想入非非的。如果心随着想象而去。就是迷了。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甜苦来,淡则知灭,云何知淡?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舌入虚妄,即舌入导致的虚妄之相,指的是:比如说,一个人用舌头舔嘴巴,舔久了,舌头疲劳,这时,若身体有病,嘴巴是苦的,健康的人,嘴巴是甜的。不动时候,嘴巴就淡淡的,在疲劳的舌头睛,和感觉到的疲劳之间,就有味道、平淡两种状态出现,如是乎,人们就喜欢在这疲劳状态下结合现实去想象某种状态的事情,对于有味道、和平淡之间,就会产生很多想法。比如说,感觉甜了,会身心快乐,想到自己将要如何如何就舒服了。如果心随着想象而去。就是迷了。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违顺二相,亦复如是。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则汝身知,元无自性。必于空出,空自知觉,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身入虚妄,即身入导致的虚妄之相,指的是:比方说,两只手,一只手热,一只手冷,两手相触摸,如果手冷的多,热手就变冷;如果手热的多,那冷手会变热。这样两手相触摸,就有离合,一阵之后,两手冷暖相仿,这样身体有疲劳之相。在疲劳的身体,和感觉到的疲劳之间,就有离合、违顺两种状态出现,如是乎,人们就喜欢在这眼睛疲劳状态下结合现实去想象某种状态的事情,这个感觉就是这里说的“身入。如果在这身入过程中,对这个手的离合,及不离合都有妄想,如果心随着想象而去。就是迷了。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忘。是其颠倒,生住异灭。吸习中归,不相逾越,称意知根。兼意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谁知生者?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华,毕竟无性。若从空出,自是空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意入虚妄,即意入导致的虚妄之相,指的是:比方说,一个人,在疲劳时就睡着了,睡眠足够之时就醒了。这个刚睡醒的状态,什么都没有开始去做。又很清醒。这样的时候,就想想睡前做的,就是记忆的事情了。把记忆的事情都丢开,就是失去记忆。这些记忆生(产生)、住(停留)、异(比较)、灭(丢开),颠倒想象。最后这些回忆,还是回到自己的固有习性上去,不会相互逾越。比如想着起来搞点喝的,喝什么呢?最后还是回到自己以为的好喝的东西上,比如说蜂蜜。你以为蜂蜜好喝,那你的想法就归到蜂蜜上去了。把这样的心里活动叫做“意知。都是意念中的想法(意知根),想到疲劳了。在疲劳的意念,和感觉到的疲劳之间,就有生、灭两种状态出现,如是乎,人们就喜欢在这眼睛疲劳状态下结合现实去想象某种状态的事情。这个“意知,有个特点,就是没有外界干扰情况之下的平静想法。发生在行动之前。如果是外界影响下的感知,那就不是意知了。意念久了就疲劳,在意念和疲劳之间,就不间断的,去想,去联想过去的事情,一会想想这个,一会联想那个,就是"流不及地"。把这个状态,就叫做“觉知性。这个“觉知性的状态,就是“意入。如果心随着想象而去。就是迷了。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再者,阿南,为什么说,十二处,本身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这个十二处,是六个相对的部分。二六即十二,就是十二处。阿难!汝且观此,祇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谁明空质?空亦如是。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色与见,二处:如佛所说,观看祗陀林的树木,及泉池的时候,是怎么见到的呢!是物体有颜色然后眼睛见到了,还是眼根就能显示万物的色相呢!如若眼根就能显示物体的色相,当看空间的时候,色性就没有了,什么东西就都看不见了,那怎么来看到这个空是什么呢!空亦如是,意思是讲,如若眼根就能显示物体的色相,那看空的时候,空处应该有很多东西存在呢!那空就不是空了。如果说,是物体有颜色然后眼睛见到了外物的,那看空间的时候,因为空间没有颜色,那见性就没有显现出来了,就什么都见不到,那怎么来体会这个空的颜色呢!(实际上,见性是能体会到空的存在的)所以讲,见性,及见性所展示出的色空,都找不出,具体在什么位置。见、色所产生的虚妄想相,与人本心性之间,无因缘的关系,也不是自然而然的存在。从而推断,这些幻相,本身就是人的本心性自有特性。即佛祖说的如来藏妙真如性。也就是说,色与见,二处虚妄,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非自然性,第二章讲到,如果有自然的关系,就应该有个具体的存在形式,找不出来,就是非自然性。这里十二处中,讲到的人体方面,都是意念感知到的那个心里印象。比如这里说的眼,不是对着镜子看到的自己的眼睛,而是意念感知到的眼睛。后面依照此类推。不明白这一点,就不能明白十二处是如来藏真如性,阿难!汝更听此,祇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祇陀林则无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祇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若无来往,亦复无闻。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一章节,讲到,听与声,二处虚妄,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旃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旃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旃檀,云何鼻中有旃檀气?称汝闻香,当于鼻人;鼻中出香,说闻非义。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炉中,燕此枯木?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燕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一章节,讲到,嗅与香,二处虚妄,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咸。必无所知,云何名味?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既尝与味,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一章节,讲到,尝与味,二处虚妄,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一章节,讲到,身与触,二处虚妄,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一章节,讲到,意与法,二处虚妄,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再者,阿南,为什么说,十八界,本身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这个十八届,指的是,三个一组,共六组。即十八个。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从变则变,界相自无,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个十八届中,共有六组,第一组中的三界,指的是:眼睛、外物的颜色、通过眼和色形成的对外界的认知。佛说,阿南,如你如上所知,人通过眼睛来获得的对外界反应,人性上,通过这个反应,就有了认识。比如说,你通过眼睛反应,识别有一颗绿色的小树。这个绿色树,就是眼识。现在就来看看,人本性上的认知,与眼睛,和树的颜色,及眼识一一即“绿色小树”之间的关系。现在就来看看这个认知,是因为眼睛产生的,以眼睛来界定这个认知的吗?还是外物的颜色产生的认知,用外物的颜色来界定这个认知的?假若这个眼识的认知是因为眼睛才会产生的,那对着无色的空间,眼睛应该没有什么可以去分别认知了,就是没有对外界的反应了。丛然你识别的本性再好,怎么去表达这个无色的空间呢!你所见的不是青黄赤白颜色的变化,就无从说明眼睛的反应的状态,如是就不能界定自己对空间的认知了。(实际上,人对无色空间是有认知的,只是不是通过眼缘而来罢了)。从而说明,眼缘为识,这个识,不是因为眼睛产生的。(我间隔一段时间,返回来看看译文,发现直接译出原文,还是不好懂,还是意译比较好,按照原文一字不漏翻译,感觉还是难懂,时间一久,变成另一篇古文了。挨过酷暑,陡然感觉,天气太热,探索问题受到限制,往往还伤脑子。莫非这就是佛家提倡的休夏自恣的原因吗?楞严经讲到这,必须做到,明了到自己的本性状态,就是除去各种外援的影响,返回自己的本心上去思考。包括五阴六入。十二处。至十八界的情绪影响都整理好。楞严经注解到这,就不能说成注解了,只能是说,在保持自己本心性状态下,来体会释迦摩尼佛告诉人们的东西。能够观察到多少,看各人的本性如何了。)假若这个眼识的认知是因为外界颜色的变化才会产生的,那么面对无色的空间,是不是可以说“眼识”就不存在了呢!如果不存在,就不能识别虚空的特性了。如果眼识是外界的颜色引起,那么,这个眼识是会随着外界颜色的改变而变动的,如不变动,就不可以形成对外界丰富的眼识界。相对虚空来说,不能说虚空也是变来变去的了,面对绿色有绿色的虚空,面对红色,就有红色的虚空,这样是不可以形容虚空的境界的。如果说眼识不随着外界颜色有变化,是恒定不变,那这个眼识也没办法来界定虚空的特性。虚空也是有丰富的内涵的。总结出来,意思是说,若果眼识由外界颜色而来,那么不论是眼识有无变化,都不能很好的来界定虚空的特性。第三个部分,如来说假若若兼二种,眼色共生,是说假若眼识是由于眼睛和外界的颜色共同产生的,会是什么情况。那就会,合则中离,离则两合。这里把这个眼识,说明清楚,这个眼识,就是本性上的认知。如同楞严经第一章“举臂屈指解释的一段,再摘过来看看:如是就有如来的两次著名的举臂屈指。佛在第一次举臂屈指之后,就问阿南,见到什么,阿南说“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佛问,你用什么见到的。阿南就说,这个我和大家应该都是一样,用眼睛看到的。佛就说了,你说你眼睛看到如来的光明拳,耀汝心目,那用什么当做自己的心来体会如来的“光明拳,耀汝心目呢?如来这个比方,也打个比方来说明较为明白一点。比方说,一个喜好吃豆腐的,见到一盘烧好的豆腐,如是,感触有香味,那是鼻子感觉到的;颜色很有吃相,那是眼睛看到的;味道很适合口味,那是嘴巴体会到的;那自己的心应该都知道这些的,那心是什么呢!所以讲,这个眼识,是本心性上的感知。与外界本非因缘,及自然性!再回来看现在这句话“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如果说眼识是由于眼、色共同产生,那么,比如上文说到的,眼识有绿色的树,那么本性上透过绿色的树,会感到,眼识,是眼睛感受外界的颜色树木形成,不能把眼和外界颜色混和成一体;也不能把眼与外色分开,分开了,就没有意识了,所以又必须有所合,才能有眼识。所以讲,眼识由于“眼色共生,讲不过去。综上所述,所以讲眼睛、外物的颜色、通过眼和色形成的对外界的认知。与本心性之间,没有因缘和合的关系,就是说本非因缘,非自然性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则耳识界,复从谁立?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在。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闻识。不闻非界,闻则同声;识已被闻,谁知闻识?若无知者,终如草木。不应声闻,杂成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是故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个十八届中,共有六组,第二组中的三界,指的是:耳朵、外界声响、及耳朵听到的声响形成的“耳识。同样的,这个耳识,是人本心性对外界的认识。看到这里,还是回头来看看,佛说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指的是什么意思!第二章的一段如下,就是说的这个本非因缘,非自然性: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死生。了无所得。阿南,你还没有明白,人的许多幻化形象,优于浮尘一样,即生即灭!这些幻妄想之相,其本质,还是由于人的“妙觉明性的本体发出的。以至于,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都是由于人的“妙觉明性的本心性,虚妄而有生、灭,因缘而有离别。而这些都是人本心性之如来宝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在这本性之中,本身就变化莫测。什么叫去,什么叫来,又何谓生死呢!这里的浮尘,幻化相,都是人的感觉,人的感觉有哪些呢!总结起来就是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O这些幻妄想之相,其本质,还是由于人的妙觉明性的本体发出的。与本心性之间,没有因缘和合的关系,就是说本非因缘,非自然性现在,来看看,释迦摩尼佛是怎么说明“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人的耳识,是由于有耳朵和外界声音才具有的。原文讲到,这个耳识,是来源于耳朵,或来源于声音,都不能够形成的。这个没什么疑问的。耳识是由于有声音。声音被耳朵听到,即耳闻,就有声相出现。耳闻,应该有闻识。不去耳闻的话,那就不会有耳识界了。耳闻了,就是用耳朵听明白声音意境。(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闻识。不闻非界,闻则同声)但是,耳识,或者说闻识,被听明白了。仔细想想看,这个闻识到底是从何处来,是怎么形成,还是不清楚,从而说明,耳识只能是人本心性具有的。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的。(识已被闻,谁知闻识?)如果说,闻了,就是听了之后,还是一无所知,如同草木,那在外界声音、和耳朵之间,就不会存在声闻的意识境界。这样一来的话,那么,什么是耳朵,什么是声音都会一无所知。那真的成为草木了。(若无知者,终如草木。不应声闻,杂成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从而说明,耳与声及声界三,与本心性之间,没有因缘和合的关系,就是说本非因缘,非自然性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中,以何为鼻?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嗅知动摇之性?若取肉形,肉质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尘。鼻尚无名,云何立界?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为知?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以空为知,空则自知,肉应非觉。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以香为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旃檀木;二物不来,汝自嗅鼻,为香为臭?臭则非香,香应非臭。若香臭二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体?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复成臭。二性不有,界从谁立?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识: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个十八届中,共有六组,第三组中的三界,指的是:鼻子、外界的香气,以及由鼻子嗅到香味后形成的对外界的认识,也就是“鼻识。那这个鼻识怎么产生的呢!佛这么解释。先说人的这个鼻子,是肉质的东西,这个肉质的东西是身体的一部分,身体对外界的感觉应该是"触摸。可是,这个气味的识别,怎么可以触摸得到呢!所以讲,说鼻子是人体中肉质的一部分,能触摸到气味,这样讲就不合适。如果说,这个鼻识,是由于嗅觉得到的,当确定某个食品很香的时候,那自己心里想相看,这个香味的意识怎么出来的呢!又存在何处的呢!说不出来吧,那就只能说,这是人的本心性所具有的。如果说是肉质的鼻子触摸到的,上面讲过是不对的。如果说是空中就能感知气味,那要身体有什么用,身体就不用存在了。如果说是香气自有的,那也不用人来识别了。但是,我们都清楚,人的这个“鼻识,在人心里是能同时有多种意识的。可以想象这个是香,那个是丑。可是,如果说这个鼻识是鼻子里出现的,就不行了。没有香与丑的来源,就什么都嗅不到。有香就嗅到香,有臭气,就只能嗅到丑。不能说同时嗅到香丑,除非有两个身体才行。如果说,鼻识,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因香有故,应不知香。比方说,若说眼睛是见性的来源,这个见性,是不能看到自己的眼睛的。同理,如鼻识是由于香自身就有,即是说,鼻识存在的香气里面;那也不能识别自身香气的存在。如果说,在鼻识存在香气里面这个前提之下,鼻识能识别香气,如同,自己见性能见到自己的眼睛,那只能说,鼻识不是香气所生(知即非生)o如同说,见性看到自己的眼睛,那见性就脱离眼睛,在眼睛之外了。如果鼻识不能知道香气的存在,那就没有鼻识了。实际上肯定能有鼻识来知道香气的。(不知非识)香气不能被体会到,那香气界就不能成立。(香非知有,香界不成)鼻识如果不知道识别香气,那还要说,凭借香气如何如何的来了解香气的存在,都是空话了。因为鼻识什么都不知道了嘛!(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鼻子、香气中间都没有鼻识性,那就没有外界的香气和鼻子之间的互通,那说鼻识是这个或说是那个产生的,都是虚妄了。综上所述,所以讲鼻子、外界的香气,以及由鼻子嗅到香味后形成的对外界的认识,也就是"鼻识o与本心性之间,没有因缘和合的关系,就是说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一段总结一下说理的过程:佛说。鼻识是从那里来,通常的一般想到从鼻子来,或是从香气自身来。实际上都不是的。为什么都不是,佛这么说:如果是从鼻子来,那么,这个鼻子可分成肉质的,和嗅觉的两个部分。如果是肉质的鼻子产生鼻识,那只能说是触摸到香气才对。实际上鼻子触摸不到香气的。如果说是嗅觉产生鼻识,那这个识又分成几种,即肉质鼻子的知、空知、和香知,共是三类。如果坚持,香气出自鼻子,就会导致人具备两个鼻子的结论。或香丑不分的结果。以上是分析鼻识从鼻子来,接下来,分析鼻识从香气自身来。如果说鼻识存在于香气,那鼻识就不能分别香气的存在,如同见性在眼,不能看到自己的眼睛一样。这样分析之后,断定鼻识不会出自鼻子,也不是出自香气,而鼻识又确实存在的,那鼻识在哪里呢!只能说是人本心性幻化出来的了!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若舌性苦,谁来尝舌?舌不自尝,孰为知觉?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不应虚空,生汝心识。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即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个十八届中,共有六组,第四组中的三界,指的是:舌、外界物的味,以及由舌头尝到味道的认知。就是这里说的舌识。共三个。佛对阿南就说,阿南啊,你知道,以舌味为缘,于是就生舌识。一般来讲,都以为这个舌识要么从舌来,要么从味道来。可是仔细想想就不是了。如果这个“舌识仅仅从舌头来,把世间的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等等味道都去掉,没有味道了。这个时候,自己尝尝自己的舌头,尝出什么来呢!尝到甜还是尝到苦了!假若是性苦的,那你用什么来尝这个舌头的苦的。不能说舌头尝舌头吧。但是,若果讲舌头不自己尝到,那对味道的知觉又是怎么感知到的呢!如果这时候,又讲舌没有苦,那就没有舌识了,舌识就不存在,那还有什么舌识可以讲呢!再来看,假若舌识是味道自己产生的,你就像上面说的,舌头不能尝舌头,就是讲,味道自己怎么可以尝自己呢。再者,世间味道不会是一个物体产生的,如果的舌头产生舌识,那应该有很多舌头去对应不同物体的味道,才能很好的分别。现在只有一个舌头,咸淡甘辛,和合一起,那怎么分别出什么物体是什么味道的呢。实际上,人是能分别各个物体的味道的,那是要靠人的本心性去做到了。不是舌头。舌头就是尝,怎么分辨,那是心性做的事情。如果说舌识来自于虚空,舌头和味道的作用,与虚空一点关系都没有,虚空就不能产生舌识了。综上所述,所以讲舌、外界物的味,以及由舌头尝到味道的认知。就是这里说的舌识与本心性之间,没有因缘和合的关系,就是说"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若舌性苦,谁来尝舌?若舌头性苦,那是谁来尝出舌头的苦性的呢,只能是心性了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内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则汝识生,从谁立界?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个十八届中,共有六组,第五组中的三界,指的是:身体、身体的触摸能力,以及由触摸产生的认知。就是这里说的“身识。共三个。佛对阿南就说,阿南啊,你知道,人的身体,和身体的触摸功能,由此形成的身体对外界触摸而得到的认知,就是身识那现在看看这个身识,是由身体产生的呢,还是由于触摸而产生的。如果说,身识仅仅是由于身体产生,那没有身体对外界的触摸,也就是没有身体离离合合的接触外物,身体对外界就没有意识了。如果说,身识仅仅是由于触摸产生的,那把身体放一边。这样的话,谁能够做到没有身体的情况下,能去触摸到外界呢!物体不触摸是不知道物体存在的,身体也是由触摸才具备感知。知道身体的存在是由于触摸,知道触摸的感觉是由于具有身体,没有身体就不会有触摸,没有触摸就不知道身体在何处,身触二相,元无处所,身触结合才具备人的自体,身和触分开,那就是到虚空里了。在虚空,就没有身识的存在了。内外不成,是讲身和触没有关联。于是就没有触识的产生。综上所述,所以讲人的身体,和身体的触摸功能,由此形成的身体对外界触摸而得到的认知,就是“身识。与本心性之间,没有因缘和合的关系,就是说“本非因缘,非自然性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若无前法,意无所生。离缘无形,识将何用?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同意即意,云何所生?异意不同,应无所识。若无所识,云何意生?若有所识,云何识意?唯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何立?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非意所摄。汝识决定依于法生,汝今谛观,法法何状?若离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越此诸相,终无所得。生则色空诸法等生,灭则色空诸法等灭。所因既无,因生有识,作何形相?相状不有,界云何生?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则意与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个十八届中,共有六组,第六组中的三界,指的是:意念、自己的经验方法,以及由意念和方法产生的对外界的意识界。打个比方,比如说去菜市买菜,见到萝卜,心里对着萝卜,就有想法,这个就是意念。那怎么吃呢,或许烧汤喝,这个烧汤就是方法。如是,看着这个萝卜,就是一个烧好汤的萝卜。这就是意识然后再围绕这个汤萝卜这种意识,决定自己下一步怎么办。这个“意识是怎么产生的呢!一般,就会想到,是人的意念产生,或是经验产生的!实际上都不是。看看佛怎么分析的!先说意念。假若”意识由意念产生,那在意念当中,必定有想法,这个想法就是过去的经验方法。若果没有老的方法影响,就不会有意识产生。比如说,看到萝卜,就想到当时吃可合适,接着想怎么方法吃。如若对萝卜一无所知,你就不会产生吃萝卜的意识。现实中,在菜市上,就有很多的菜,人都是无意识的。实际上都有人去吃。个人要买的那个菜,都是因为有过去吃的好的意念和方法的存在,所以才去买。可见,就像上文说到的,一般人都是活在前尘里面的!没有对外物的意识和方法,那怎么去识别外界事物呢!现在如果讲意识界是由于意念产生的,那在意念的识别过程中,识别心和各个思维想法之间,如果产生了另外一个东西。(这个别性,这里指的就是意识)。那这个意念(别性)和意识是一样还是不一样,如果一样,那这个意识(别性)就等同于意念,就没有意识的产生了;如若和意识不一样,就没有意识,那就对事物没有认知的意识了。那现实中对事物是有意识的,这个意识怎么产生的呢。若有意识,那意识就存在于意念和各思维中间,(优于第一章讲到的,如若心在体内,心应该可以观察到体内脏腑,实际做不到,所以不能说心在体内)那怎样来识别人的意念呢。所以讲,在意念的活动过程中,不论说意识等同于意念,还是不等同于意念,本性上都讲不通的。怎么来界定意识的存在呢!接下来,分析意识界是由于“方法产生的,这个也不对!佛如是说:世间法,通常的是五种,即色法、声法、香法、昧法、触法,和人的眼、耳、鼻、舌、身,一一对应的,人的“意识界是不能够干涉的。所以讲,意识是由法而生,是不对的!如果识别之心,非要坚持“意识由法而产生,那来看看,各种类法的表现形式。如果离开色空,那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越此诸相,都会消失不见。这句话这么来理解:色空,由眼之法而来,现在关闭了眼睛,那其他的动静通塞,合离生灭,由耳、鼻、舌、身来的感觉之法,都不能有反应了。生则同生,灭则全灭。这样一来,法不存在了,怎么可以说“意识由于“法而产生的呢!综上所述,所以讲,意念、自己的经验方法,以及由意念和方法产生的对外界的意识界。与本心性之间,没有因缘和合的关系,就是说本非因缘,非自然性。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接?我今不知斯义所属,惟垂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阿难默然,承佛圣旨。在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讲完之后,阿南就又提出一个问题。阿南想到,佛常常讲到,一切世间的变化,都是由于和合因缘而有生灭的。现在讲了这么多非和合因缘,不是矛盾了吗!佛如来就对阿南讲到,佛现在讲的就是第一义谛。和世间诸法是不一样的。佛说: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佛法讲的主要是人内心世间,世间法是物质的变化。比如说,在世间,如果看山上有什么,那非要去身体去体验才可以。而内心世间,你可以马上就想象山上有什么。)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佛对阿南讲到,就如阿南所说,世间的万种变化,都是四大和合产生。如果是这样,那大的形体上,应该是可以杂合的。如不杂合,那就优于虚空不能掺杂其他的样色一样。彼此无关联了。就不是算和合。如果说是和合的,那就会出现同生同死的状况,如同如水成冰,冰还成水,这样循环往复。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汝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汝且观此,一邻虚尘,用几虚空,和合而有?不应邻虚,合成邻虚。又邻虚尘,析入空者,用几色相,合成虚空?若色合时,合色非空;若空合时,合空非色。色犹可析,空云何合?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现在来看看地性。大地上,粗的部分是广阔的大地,细小的是微尘。把微尘再分成邻虚尘,分到极微小极微小的地步的时候,也就是分到色界和虚空搭边的这个地步。大概七分色三分虚空的境界吧。现在把邻虚分成虚空了,那虚空里面是不是还有色呢!如按照世间的变化是由和合造成,那现在把虚空分到极微小的地步,应该看到,虚空里面有几个邻虚,而且看到一个虚空里面有几种色形成的了。实际上,哪里看的出来!虚空如果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