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零二一年H-月第一章项目总论11.1 项目概况11.2 项目编制依据与研究范围31.3 项目提出原因51.4 项目建设目标与意义6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82.1 项目建设背景82.2 项目建设必要性102.3 项目建设可行性11第三章建设规模143.1 建设依据143.2 建设原则143.3 项目建设目标143.4 建设规模及内容14第四章项目区建设条件与选址184.1 项目选址原则184.2 项目选址184.3 项目建设条件184.4 基础设施条件244.5 项目场址评价25第五章总体规划设计方案265.1 设计目标、指导思想及原则265.2 总体功能结构布局285.3 道路交通285.4 景观与绿色生态设计305.5 地块周边幼儿园配置315.6 建筑设计325.7 结构设计355.8 给排水工程395.9 电气设计455.10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585.11 燃气设计665.12 V1/1-VI735.13 人防设计76第六章节能方案分析796.1 采用标准和节能规范796.2 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796.3 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806.4 节能分析与结论97第七章拆迁补偿安置方案987.1 987.2 拆迁补偿方案987.3 项目区土地整合情况101第八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1038.1 污染控制标准1038.2 污染控制目标1038.3 施工期污染防治及评述1048.4 营运期污染防治及评述108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1149.1 编制依据1149.2 设计依据及标准1149.3 劳动保护及安全卫生措施114第十章组织机构与项目管理11810.1 组织机构11810.2 项目管理118第十一章工程招标方案12211.1 编制依据12211.2 招标基本情况122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412.1 编制依据12412.2 投资估算费用标准12412.3 £工彳占3*»12512.4 估算范围12512.5 估算内容12512.6 总投资12712.7 资金筹措方案127第十三章财务分析12913.1 项目计算期12913.2 项目总净收入12913.2.1 土地整理补贴12913.2.2 政府回购安置房收入131133贝»133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13514.1 结论13514.2 建议135第一章项目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许昌市东城区邓庄棚户区改造项目1.1.2 项目建设单位许昌市*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许昌市*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于2012年07月05日在许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注册资金5000万元。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与建设,土地整理,保障性住房建设,房地产开发;房屋拆迁;房屋租赁;停车服务;建材批发。1.1.3 项目建设地址邓庄安置小区位于清风路以西、天竹街以北、金竹街以南、松苑路以东。1.1.4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5 项目建设周期本项目建设周期48个月。1.1.6 项目规划内容邓庄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范围内辖区三个自然村,十个村民组,总人口3620人,总户数1130户,房屋总处数1660处,宅外厂院80个,商铺124个,村庄占地面积UOO亩,农用地2900亩,计划征收房屋建筑面积357000平方米。项目拟对邓庄社区整体拆迁,并建设安置社区,同时建设范围内配套工程。本项目安置小区红线占地面积为79482m2,绿线内占地面积为70520m2,总建筑面积为27789211包括住宅、公共服务设施、地下配套设施等。表项目安置小区规划建筑物、构筑物表序号名称单位规模备注D23-2a地块1安置小区总用地m279482以红线为界2m270520以绿线为界3规划总建筑面积m227789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m279732不计入容积率地上建筑面积m2198160计入容积率其中住宅建筑面积m218800020栋,每栋17层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m210160/其中物业管理用房建筑面积m21200>3%o便民店建筑面积m2550住宅建筑面积的2垃圾分拣房建筑面积m230不涉垃圾压缩、分拣社区服务用房建筑面积m2100O>1000m2公厕建筑面积m26060m2室内体育活动场地建筑面积m2IlOO0.17m7人门卫建筑面积m220/配套商服建筑面积m25600/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m2600300m24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m26060.0占绿线内总用地面积8.59%5农副产品经营点用地面积m2300>300mj6室外体育活动场地用地面积m232000.5m77绿地率%35.00%24682m2,>35%8建筑密度%24.70%<25%9容积率/2.81<2.9IO居住区套数套207080mZ户型1300套、100行户型420套、120户型350套11安置人数人362012停车位辆6210/其中机动车停车位辆2070地下车位,1辆/户非机动车停车位辆4140全地上,2辆/户13充电桩个1449其中机动车充电桩个207按规划停车位10%配建非机动车充电桩个1242按规划停车位30%配建1.1.7项目投资估算本项目计划总投资为215000.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108237.40万元、安装工程费用25505.90万元、设备购置费用2661.81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78594.90万元(包括土地及拆迁补偿费用35700.00万元,工程造价咨询、工程勘察设计、基础设施配套等各项费用15847.18万元)、预备费用15224.52万元、建设期利息11823.19万元。1.1.8项目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215000.00万元,由许昌市*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自筹总投资的30%,通过银行贷款1505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70%o项目通过政府购买安置房和土地整理收入每年还款额,最终覆盖总投资,无还款风险。1.2 项目编制依据与研究范围1.2.1 项目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3)国家有关部门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范和要求;(4)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建标2000205号);(5)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21);(7)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自然资办发(2020)51号);(8)许昌市城乡规划指标指导意见(提升稿);(9)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发(2013)25号);(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17号);(三)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豫政(2014)17号;(12)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的通知(豫政办(2015)125号);(13)许昌市关于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14)许昌市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办法;(15)许昌市中心城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实施细则;(16)许昌市中心城区房屋征收房票安置办法(试行);(17)许昌市棚户区改造工作考核办法;(18)邓庄棚户区改造拆迁补偿安置方案;(19)其他国家及当地现行政策及规范。1.2.2 研究范围1、通过对现状的分析研究以及对项目规划的研究,推荐项目的建设规模、方案,论证项目建设的合理性;2、根据建设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总图布置方案研究;3、对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进行研究;4、对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卫生与消防提出研究方案;5、对投资估算、资金筹措进行定量分析;6、提出可行性研究结论和建议。1.3 项目提出原因城中村、棚户区的存在是一个历史遗留的欠账问题,已成为城市“二元结构”的一大表现,有必要加快改造的步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市、工矿(含煤矿)、林区、垦区棚户区以及城中村居民住房困难、居住环境差的问题,这几年加大了对各类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的工作力度。近年来,许昌市政府坚持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城中村改造和棚户区改造,改善了人居环境,让广大市民共享到了社会发展的成果。但还有大量集中连片的棚户区和城中村片区住房状况差,基础设施不配套,安全隐患突出,社会管理相对薄弱,群众要求改造的愿望强烈。许昌市东城区邓庄社区是经许昌市政府确定的棚户区改造社区,本次征收范围内棚户区房屋均建造年代较早,村居布局散乱,村庄建设基本处于无序状念,区域内建筑密度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质量差、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脏、乱、差。该社区已严重影响城市整体形象,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大背景和国家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要求下,许昌市东城区邓庄棚户区改造工作尤为紧迫。1.4 项目建设目标与意义项目建设可将脏乱差的棚户区改造为外表靓丽、配套完善的人居社区,可提升许昌城市形象,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改造许昌城市景观带,推动许昌市城市建设的发展。项目通过统一规划,连片开发,依据当地相关拆迁补偿方案,推行货币化拆迁补偿安置,让群众切身感受到货币化安置“看得见、摸得着、拿得到”的利好,同时通过项目开发,降低主城区人口密度,减轻城市承载压力,促进城市转型升级。本项目为许昌市较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本项目的实施对于加快许昌市城市建设步伐、维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保障被拆迁人的居住条件、提高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程实施后,共可解决2070户居民的居住问题,安置当前邓庄棚户区1130户、3620人,良好的环境将使许昌邓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解决后顾之忧。总之,棚户区改造既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大发展工程。通过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让更多的棚户区居民住房条件早日得到改善,有利于缓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增强城市对人口的吸纳能力和综合承载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有效破解城市建设用地不足难题;有利于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拉动投资、消费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发挥助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民生不断改善的积极效应。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2.1 项目建设背景2.1.1 政策背景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发(2013)25号)指出“棚户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要重点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及独立工矿棚户区、三线企业集中地区的棚户区改造,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城市棚户区改造可采取拆除新建、改建(扩建、翻建)等多种方式。要加快城镇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和房屋维修改造,完善使用功能和配套设施。在改造中可建设一定数量的租赁型保障房,统筹用于符合条件的保障家庭。”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启动新的三年棚改攻坚计划。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地方主体责任,继续实行差别化调控,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居民自住购房需求,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广大人民群众早日实现安居宜居。许昌市政府坚持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围绕市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实施棚户区改造三年攻坚计划”,目前已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五个棚户区改造文件,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实施142个棚户区改造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002亿元建设安置住房101670套,其中货币化安置87330套,货币化安置率达85.89%,以提高棚改工作货币化安置比例,实现城市规划区内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2.1.2 项目区现状结合邓庄棚户区现有情况及实地调查,规划的棚户区内现住房问题基本为:周围路网较发达,出行方便,但居住条件简陋,大多数住房为平房及二层自建房,住宅建筑形式单一,外观简陋陈旧,结构基本未达到抗震等级,而且布局散乱,局部建筑密度过高,整体土地利用率较低,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村内缺少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与公共建筑,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较差,街道两侧缺少路灯,住宅片区内环境质量较差,缺少必要的绿地与景观小品;同时城中村范围内目前给排水、供热、供气、消防等设施达不到规定标准,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区域内缺少必要的环卫设施如垃圾桶、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等。村民收入以房屋出租、第三产业及交通运输业为主。由于受经济和地域的制约,棚户区范围过去由于没有资金投入,居民住房、室外供排水、供热、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给群众生活带来了极大困难。本项目是一项民生工程,政府综合考虑了当地的生活现状及居民诉求,拟决定实施本棚户区改造项目。项目的实施可以彻底改变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度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品质。通过对区域的统一规划,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高效的利用,是一项造福于老百姓的紧迫工程。因此,项目建设对当地的影响是促进的、积极的。2.2 项目建设必要性(1)本项目的实施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棚户区现象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独特现象,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棚户区在资源利用、人文景观、城市规划环境卫生、村民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的巨大差异逐步体现出来,棚户区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棚户区改造是城市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通过改造,必将改善征收改造片区内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2)本项目的实施是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完善城市区域功能的需要土地是城市发展的必须资源,也是稀缺资源。棚户区的存在占据了大量的城市优良土地资源,但由于其政策上的二元性及公共基础设施的缺乏使得棚户区未能实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良性循环,从而导致了棚户区土地利用效率的低下。通过项目周边用地的整合,在城市功能上弥补了城市目前缺失的功能设施,同时,盘活棚户区的宝贵土地资源,大大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有限土地资源的“再生”利用,达到从严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的。(3)本项目的实施是改善城市景观、提升居民居住质量的需要以前项目地没有统一规划,整体环境较乱,楼房高矮不一,外立面不统一,基础设施不配套,晴天尘土飞扬,雨天积水严重;道路泥泞难行,居住环境极差;这些不但严重影响城市的发展,而且大大降低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实施本项目,促进片区道路工程改造实施,形成快速、便捷的连接外部交通的城市干道,并完善给排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为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力提升居民生活质量。2.3 项目建设可行性2.3.1 政策可行性许昌市政府坚持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围绕市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实施棚户区改造三年攻坚计划”,目前已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五个棚户区改造文件,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实施142个棚户区改造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002亿元建设安置住房101670套,其中货币化安置87330套,货币化安置率达85.89%,以提高棚改工作货币化安置比例,实现城市规划区内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在国家及许昌市政策的倾斜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项目的资源将得到进一步整合,从而为该项目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因此项目建设具备政策可行性。2.3.2 社会可行性许昌市东城区邓庄社区是经许昌市政府确定的棚户区改造社区,本次征收范围内棚户区房屋均建造年代较早,村居布局散乱,村庄建设基本处于无序状念,区域内建筑密度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质量差、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脏、乱、差。该社区已严重影响城市整体形象,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大背景和国家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要求下,许昌市东城区邓庄棚户区改造工作尤为紧迫。同时,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清风路以西、天竹街以北、金竹街以南、松苑路以东,建设区域交通便利,方便建筑材料的运输,许昌市的劳务人员和技术水平能够满足施工劳动资源需要。工程所在地建筑材料及加工产业相对发达,有可与施工相配套的混凝土构件厂、木制构件厂、金属加工厂等,这些厂家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供货情况都可以为该项目提供必要的建筑材料,方便就地取材。由此可见该项目具备社会可行性。2.3.3 需求可行性近年来,许昌市政府坚持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城中村改造和棚户区改造,改善了人居环境,让广大市民共享到了社会发展的成果。但还有大量集中连片的棚户区和城中村片区住房状况差,基础设施不配套,安全隐患突出,社会管理相对薄弱,群众要求改造的愿望强烈,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房屋质量好、社区管理服务质量高的安置小区有着强烈的需求。因此,本次许昌市东城区邓庄棚户区改造项目具备需求可行性。2.3.4 技术可行性该项目建设主要为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其施工经验及技术储备已经十分成熟;并且项目不存在超高层、深基础、异型结构等复杂工艺,工程难度较小,条件配备齐全;同时该项目各部分工程施工技术力量、测量控制点等技术性资料已得到落实,技术条件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求。因此本项目建设在技术上可行。2.3.5 环境可行性该项目属于民生项目,功能分区划分合理,不属于危险项目或者重大污染项目,新建建筑物布局和谐,项目建成后会对项目周边区域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项目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性极佳,环境条件满足项目建设需求。2.3.6 物资可行性该项目属于民生项目,项目建设已申请许昌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立项批准,建设工程项目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项目单位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资金来源稳定可靠。建设工程当地的建材,破、瓦、灰、砂、石等地方材料均由当地建材厂家提供,混凝土构件、木构件、上下水、取暖设备和配件建材五金等都较易购买,建设物资条件优越。2.3.7 管理可行性本项目将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专门组建管理队伍,负责项目规划、立项、设计、组织和实施。在项目管理方面将制定行之有效的各种项目管理制度和人才激励制度,确保本项目按照现代化方式运作。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属于民生工程,因此,项目建设是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建设规模3.1 建设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2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2018);河南省人民防空工程管理办法;许昌市城乡规划指标指导意见(提升稿);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其他现行相关规范、标准及规定。3.2 建设原则(1)根据我国有关棚户区改造的方针、政策及相关规范、规程,结合许昌市棚户区改造建设总体规划进行设计。(2)充分考邓庄棚户区的实际情况,远近期结合,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内容和建筑规模,以满足项目的需要。3.3 项目建设目标通过统一开发,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与自身利益,提升邓庄社区基础建设配套与居住环境,缓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增强城市对人口的吸纳能力和综合承载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3.4 建设规模及内容3.4.1 安置房规模邓庄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范围内辖区三个自然村,十个村民组,总人口3620人,总户数1130户,房屋总处数1660处,宅外厂院80个,商铺124个,村庄占地面积I100亩,农用地2900亩,计划征收房屋建筑面积357000平方米。根据拆迁补偿阶段的相关调查,项目需建120平方米安置房350套、80平方米安置房1300套、100平方米安置房420套。3.4.2 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本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建筑规模按许昌市城乡规划指标指导意见(提升稿)及现行规范进行设置。1、物业管理用房建筑面积根据许昌市城乡规划指标指导意见(提升稿),物业管理服务设施用房不得低于居住小区总建筑面积的30本项目物管用房为1200而,符合要求。2、便民店建筑面积根据许昌市城乡规划指标指导意见(提升稿),配建便民店不宜低于住宅建筑面积的2%。,根据规范,本项目设55011f的便民店。3、垃圾分拣房建筑面积根据控规及初步设计,计划在社区内建设垃圾分拣房一座,根据许昌市城乡规划指标指导意见(提升稿),垃圾分拣房不小于15mi,考虑到社区人数多,项目设一座30行的垃圾分拣房。4、社区用房建筑面积根据许昌市城乡规划指标指导意见(提升稿),人口规模在500户以下的居住小区,社区服务用房每百户不小于建筑面积50平方米,人口规模在500户(含500户)-1000户的居住小区,社区服务用房不小于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人口规模在100o户(含1000户)-1500户的居住小区,社区(办公)服务用房不小于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人口规模在1500户(含1500户)以上的居住小区社区(办公)服务用房不小于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位置宜在小区的大门附近或中心位置,社区服务用房宜在住宅建筑的底层或与底层连接的二层(底层面积不小于50%),交通便利,方便为居民提供服务和开展活动。本项目总居住户数为3600户,应配建不小于IOoOiIf的社区用房。本项目设计社区用房IoOOn5、室内体育活动场地建筑面积根据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人均室外用地面积0300.65m2,人均室内建筑面积0.10026m2.本项目设置室内体育活动场地I100m2,室外活动场地320Om6、养老服务设施面积根据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许政201447号)和许昌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2016-2030)要求,新建居住(小)区和旧城区改造时,要按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每处不得少于300平方米,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的住宅小区按每百户不少于15平方米的标准调剂解决,每处不得少于200平方米。人口规模在1-1.5万人、1.5-3万人、3-5万人的社区,应按标准分别配建设面积不少于750平方米、1085平方米、1600平方米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老旧居住区没有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达不到建设指标要求,属地政府要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开辟养老服务设施。本项目设计6001112的养老设施面积,符合规划要求。3.4.3 人防工程根据关于规范人防工程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豫防(2009)100号),本项目建设地下人防工程,与车库合建。3.4.4 车位配建根据许昌市城乡规划指标指导意见(提升稿),棚户区改造项目套型建筑面积V144的项目,配建车位按1辆/户配建,非机动车按1.5辆、配建。本项目建设地下机动车位2070辆,平均每户1辆,非机动车位4140辆,平均每户2辆。机动车位配建于地下,非机动车位配建于地上。表3”项目建设规划表序号名称单位规模备注D23-2a上也块1安置小区总用地ma79482以红线为界2m170520以绿线为界3规划总建筑面积m227789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m279732不计入容积率地上建筑面积m2198160计入容积率其中住宅建筑面积m218800020栋,每栋17层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m210160/其中物业管理用房建筑面积m21200>3%o便民店建筑面积m2550之住宅建筑面积的2垃圾分拣房建筑面积m230不涉垃圾压缩、分拣社区服务用房建筑面积m21000>1000m2公厕建筑面积m26060m2室内体育活动场地建筑面积m211000.17肝/人门卫建筑面积m120/配套商服建筑面积m25600/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m2600>300m24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m26060.0占绿线内总用地面积8.59%5农副产品经营点用地面积m2300>300m,6室外体育活动场地用地面积m232000.5m77绿地率%35.00%24682m2,>35%8建筑密度%24.70%<25%9容积率/2.81<2.910居住区套数套207080疔户型1300套、100而户型420套、120皿户型350套11安置人数人362012停车位辆6210/其中机动车停车位辆2070地下车位,1辆/户非机动车停车位辆4140全地上,2辆/户13充电桩个1449其中机动车充电桩个207按规划停车位10%配建非机动车充电桩个1242按规划停车位30%配建第四章项目区建设条件与选址4.1 项目选址原则4.1.1 符合总体规划项目建设符合许昌市城乡规划指标指导意见(提升稿)和其他相关规划。应有效集约利用土地并与生态建设紧密结合,选址应符合规划的布局和建设要求。4.1.2 配套条件良好本项目区交通、供水、通讯以及其它基础条件非常好,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4.1.3 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以人为本,节约用地,减少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4.1.4 位置适宜选址在基地比较平坦地段建房;选择朝向、通风良好的地段,不占压地下管线,与各类电力线路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4.2 项目选址邓庄安置小区位于清风路以西、天竹街以北、金竹街以南、松苑路以东。4.3 项目建设条件4.3.1 地理位置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北及西北与郑州市的新郑市、新密市和登封市相依,西及西南与平顶山和汝洲市、郊县毗邻,南与漂河市临颍县相接,东与周口地区的西华县和扶沟县相连,东北与开封市的尉氏县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33。16,34。24。东经1130031140190,o南北宽53km,东西长约149km,市域总面积4996k112°许昌市东城区成立于1997年4月,位于许昌市区东部,行政区域面积93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区面积61平方公里,辖五个街道办事处,27个社区居委会,24个行政村,常住人口约30万人。4.3.2 地形地貌许昌市西部为低山丘陵,最高海拔1150米,东部为酒每平原酸,最低拔5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地貌呈东西向分带,按地貌成因及形态组合,可分为平原、山地和岗地三大类,全市土地面积4996平方千米,其中平原面积3638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72.81%:111地面积521.2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0.43%;岗地面积836.8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16.75%O项目位于东城区清风路以西、天竹街以北、金竹街以南、松苑路以东。所处区域地形平坦,场地内无活动断层及地震断层通过,无其它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有利于本工程建设。4.3.3 气候特征许昌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春季干旱,秋季凉爽。全市四季气候总的特征是: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晴和气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历年年平均气温在14.3°C14.6°C之间,魏都区最高为14.6C(与城市效应有关)。最暖年是1961年,年平均气温为15.4°C-15.9°Co最冷年为1984年,年平均气温为13.413.7。暖、冷年相差22.2。年极端最高气温44,出现在1966年7月19日(鄢陵县),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7.4°C,出现在1955年1月6日(今魏都区)。最热月在7月,平均气温为27.2°C27.4°C;最冷月在1月,平均气温为0°C0.5°C。表44许昌市主要气候特征一览表气象要素特征名称数据备注气温年平均气温14.7/极端最高气温41.91972年7月19日极端最低气温-17.4°C1955年1月6日七月份平均气温27.5/1月份平均气温0.63/日照年平均日照时数2170.2h/太阳辐射年平均辐射总量112.5千卡/cm2/无霜期平均无霜期216天/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727.7mm/降水量年最大降水量1132mm1964年年最小降水量414.3mm1961年风主导风向东北偏北风出现频率为11%平均风速2.3ms/4.3.4水文地质1、地表水许昌市属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河道流域面积较大的主要河流有清潮河、北汝河和颍汝干渠。清漫河是颍河最大的支流,源于新郑市,先后经长葛市、许昌县、魏都区、临颍县和鄢陵县,于鄢陵县汇入颍河,市境内支流有石梁河、小泥河、新沟河等;颖汝干渠为人工河流由北汝河襄城县大陈闸枢纽工程起自西南向东北穿越文化河、运粮河、颍河等。全长43.2km,渠道最大宽度48m,最大输入量56.5nAs。2、地下水许昌市地下水由近代冲积物组成,类型简单,全属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根据其埋深可分为浅层水和中深层水,以浅层地下水为主。市区附近浅层水平均水位埋深8.5m,主要靠降水渗透补充,入渗系数在0.20左右,平水年份补给量约为1200万11其次为河渠侧渗及灌溉回归水补给,多年平均补给量为1407万n?。浅层地下水的流向由西北向东南方式流动,基本与地势倾斜方向一致,地下水力坡度很小,径流缓慢,侧向径流补给量与排泄量都很小,靠人工开采排泄。深层地下水主要接受地下径流补给,其次为越流补给,多年平均补给量为1592万n?。其流向也为从西北向东南方向,其排泄主要靠人工开采。该市地下水多年平均为6.223亿11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4.35亿m3,水资源严重不足,再加上地下水的超量无序开采,日益加剧了水的供需矛盾,地下水位以年均0.54m的速度下降,中深层地下水平均每年下降4mm,形成了以许昌市和长葛市为中心的两个漏斗区,面积达187km2.3、地质许昌市位于华北段地区南部,秦岭段褶带东端,全为隐伏构造。据河南省基岩地质图所示许昌地质有地层、构造、地宸三部分组成全貌地质构造。地层:许昌市境内露出地层由老到新分为中下元中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碳系、二叠系、上三叠系和第四系。中下元中界,分布于长葛市后河北及禹州市浅井以北等地。寒武系及奥陶系,主要分布于禹州市;碳系二叠系,主要有铝土矿层,铝土页岩,或铁矿,主要分布于禹州市的方山、神屋;上三叠系、第四系,主要分布于许昌县、长葛市、鄢陵县、禹州市的平原地区。构造:许昌市构造位置为中朝淮地,台西南部Iv级构造,嵩箕穹褶断束。构造特征主要为褶皱和断裂。地震:许昌市属许昌-淮南地震带,为嵩山东侧地震活动区,是河南省中部中强地震多发地。4.3.5 矿产资源许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现已探明的矿藏有煤、铝、矶土、耐火粘土、水泥灰岩、油土、石英沙等34种;煤的探明储量约36亿吨,多分布在襄城县、禹州市的西部。耐火粘土种类齐全,储量达1亿吨,占全省储量的一半;铝土矿储量1亿吨,占全省的30%;天然油石矿矿质优良,是全国最大的油石基地之一。4.3.6 人口根据许昌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许昌全市常住人口为4379998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72799人,增长1.69%,年平均增长率为0.17%;许昌全市常住人口城乡分布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345380人,占53.5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034618人,占46.45%。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688736人,乡村人口减少616226人,城镇人口比重增长15.09个百分点;许昌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375900户,集体户45968户,家庭户人口为4128335人,集体户人口为25166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3.52人减少0.52人。4.3.7 交通许昌交通便利,市区距省会郑州80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50公里,311国道、地方铁路横穿东西;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南北;许南(阳)、许扶(沟)、许开(封)、许洛(阳)公路、许平(顶山)南(阳)高速公路和许开(封)、许登(封)、许亳(州)高速公路在此交会。1、航空许昌航空客货枢纽港产业园主要包括航空枢纽港核心区、空港商业区、空港商务区、高档生活区等4大功能区。项目选址在许昌市东城区,位于天宝路与新107国道交会处,总体开发面积约1048亩,总投资22亿元以上,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以上。该项目计划分两个阶段实施,总建设期为5年,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许昌的航空城和高端城市综合体。按照框架协议,作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在河南省建设的第一个异地航站楼-许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