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无水印纯文字版推荐最新国规教材新课标高教版中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荐第六单元14课15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docx

    • 资源ID:1030811       资源大小:84.02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无水印纯文字版推荐最新国规教材新课标高教版中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荐第六单元14课15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docx

    第14课第一框教案课题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授课类型I新授课教学时数1课时教材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基础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明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懂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要求和重要成就,掌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2 .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明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懂得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民生的重要意义,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教学重难点理解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明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懂得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民生的重要意义,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情分析通过前面五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生态环境保护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经常接触生态环境保护的话题,环保意识较强,对推进绿色发展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和思考。但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认识不深刻,对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理解存在偏颇,且在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有所欠缺。学习本框题,有助于学生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教学方法教法:议题式教学法、实践体验法、案例教学法学法:合作探究、社会实践教学准备1 .文本资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2 .视频资源:人民日报新媒体视频大美中国锦绣家园、纪录片这十年第三集美丽的中国、2023年8月15日央视晚间新闻节目践行“两山论”十八年安吉余村的蝶变、2022年7月21日新闻联播节目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勇立潮头敢为先、2022年7月17日新闻联播节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举行,多国人士肯定中国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课前预学【回归生活调研先行】【发布任务,热身导学】1 .查阅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楼兰古城、都江堰的相关资料,了解文明延续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2 .查找浙江省安吉县余村的相关资料(包括新闻、图片、视频等),了解余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变化发生的原因、促进变化发生所采取的有效举措以及变化发生后带来的积极作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例证,体会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增加社会责任感。课中研学【开门见山导出新知】【情境创设】播放人民日报新媒体视频大美中国锦绣家园O【学习任务】观看视频,说说你的感受。【分享讨论】学生分享感受,教师总结并导出新课,补充讲解生态文明的概念。【知识讲解】生态文明: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社会和自然状态。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了生态通过带领学生观看视频,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引出本课主题。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2022年党的二十大进一步要求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议题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探窕学习建构新知】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 .大自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作用2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情境创设】课本第132页“阅读与思考”。【小组讨论】1 .人与自然是怎样的关系?2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分享讨论】学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享自己的理解。【知识讲解】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该“阅读与思考”中正反两方面的例子都启发我们要处理好这一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总结建构】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是生命之母,广袤的草原、肥沃的土地、渔产丰富的江河湖海等,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来源,也给人类提供了生产资料来源。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情境创设】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引用了这样一句古语,阐释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呈现议题】说说你对“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理解。【分享讨论】学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享自己的理解。【知识讲解】教师总结学生回答,解读古语,加深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观”,对于解决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天人合一”的思想,“万物并育”的理念,倡导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通过“阅读与思考”中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引发学生思考并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引入古语,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蕴含着传统哲学的生态智慧,加深学生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解。3.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要求和重要成就4.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然万物和谐共生。【总结建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今中外,生态破坏、文明衰落的事例众多。历史教训表明,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方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后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也积累了不少生态环境问题。为扭转这一局面,我们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欠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重点新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一“十个坚持”(1)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2)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6)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7)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8)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9)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IO)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情景创设】播放纪录片这十年第三集美丽的中国。【学习任务】结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所学内容,说一说我国为什么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小组讨论】学生观看视频,分小组讨论,派一位代表分享本组观点并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分享。【总结建构】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实施,中国作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国家,向大气污染全面宣战。十年间,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在加速变革,越来越清洁的能源支撑了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广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过对“相关链接”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对这一思想的整体认识和系统把握,加强政治认同等学科核心素养。议题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探究学习建构新知】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3 .良好生态环境对于民生的重要意义【情境创设】1.教材第134页“阅读与思考”。2.播放2023年8月15日央视晚间新闻节目践行“两山论”十八年安吉余村的蝶变视频。【学生分享】观看视频,阅读教材第134页“阅读与思考”,各组展示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从余村前后环境、经济、人民的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比对,并谈一谈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知识讲解】余村由一个重污染“首富村”到“风景区”“文明村”“示范村”的变化,原因在于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指导,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绿色发展道路。【总结建构】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既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情景创设】播放2022年7月21日新闻联播节目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勇立潮头敢为先视频。【小组讨论】结合视频及小组展示内容,讨论:1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 .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民生有何意义?【总结建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情景创设】播放2022年7月17日新闻联播节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举行,多国人士肯定中国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视频。【小组讨论】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3 .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实际情况,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简要说说如何助力可持续发展。【补充讲解】教师结合学生分享,补充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总结建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通过图文形式呈现余村的变化,引导学生阅读文字、读图获取相关信息,感悟、思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观看视频,结合课前搜集资料,引导学生探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学生在了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探讨实践路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4.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对人的生存来说,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如果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空气、水、土壤、蓝天等自然资源用之不觉、失之难续。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绿水青山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也是人类永续发展的最大本钱。离开了绿水青山,人类社会的一切财富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坚定不移地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利用自然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壮大“美丽经济”,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情境创设】阅读教材第135页“相关链接”材料,思考问题:1 .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是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2 .联系浙江安吉余村的案例,说一说这两地是如何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一位代表分享本组观点并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分享。【总结建构】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大力推进荒山造林绿化,完成各类造林数万亩,每年产出的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总价值达上百亿元;林场良好的生态环境带动了周边区域乡村游、农家乐、土特产品加工等产业迅速发展,有力带动了周边乡村脱贫致富。这些都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和浙江安吉余村都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充分挖掘生态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过分析塞罕坝机械林场和浙江安吉余村的成功案例,加深学生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解和认同,同时对学生进行“听从党的召唤,响应国家号召”意识、“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意识的培养。【知识拓展素养提升】【布置作业分层检测】1 .布置基础作业:学生学习用书相关测试题。2 .布置拓展作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你的家乡为保护生态环境采取了哪些举措,效果如何?你对家乡政府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有何建议?通过让学生主动了解家乡保护生态的举措及并为家乡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热爱家乡,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践学小结作业板书(思政渗透、安全交底)七、教学反思第14课第二框教案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时数1课时教材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基础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L了解绿色生产方式的内涵,理解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的意义和要求,贯彻绿色发展理念。2.了解绿色生活方式的内涵,理解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意义和要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积极参与全民绿色行动,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教学重难点理解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的意义:自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学情分析通过第14课第一框的学习,学生懂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明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懂得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民生的重要意义,为本框题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己经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知道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途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存在诸多违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行为,同时对本专业或其他领域的绿色生产方式不甚了解。本框题的教学宜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的意义,自觉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教学方法教法:议题式教学法、实践体验法、案例教学法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1 .文本资源:巴黎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2 .视频资源:纪录片征程第十九集为了地球村,科普中国视频一“笔”开始绿色生活绿色生活从减少一次性物品开始。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课前预学【回归生活调研先行】【发布任务,热身导学】(1)查阅资料,了解巴黎协定。(2)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本专业或其他领域有哪些绿色生产方式,形成小组调查成果。(3)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4)开展调研,了解在家庭、学校、社区都有哪些绿色生活方式,这些绿色生活方式有什么积极作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研究,加深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提升社会责任感。课中研学子议题1:推进绿色生产方式一、械绿色生产方式【创境激趣导出新知】1.绿色生产方式的内涵【情境创设】1 .阅读教材第136页“阅读与思考”。2 .观看纪录片征程第十九集为了地球村精彩片段。【小组展示】小组代表展示课前研究成果,分享自己对巴黎协定、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了解。【小组讨论】1.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3 .观看视频,你感受最深的内容是什么?4 .我国为什么制定上述目标?【知识讲解】碳达峰指某国家(地区)或某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学生通过展示小组课前研究成果和小组讨论,进一步了解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相关内容,理解我国坚持推进绿色生产方式的原因。2.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的意义和实践要求碳中和指通过抵消或从大气中去除等量的碳来平衡温室气体排放量,以达到净碳足迹为零的做法。“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制定这一目标,既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响应巴黎协定约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总结建构】教师总结讲授绿色生产方式的内涵:绿色生产方式,要求按照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原则组织生产,创造绿色产品、满足绿色消费。推进绿色生产方式是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达成的重要举措。【相关链接】绿色产品是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产品。从开发设计、原料采用、加工制造、流通、使用、报废处理到再利用的全过程,都采取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工艺,即“清洁工艺”,以最大限度减轻或消除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好物分享:请分享自己所了解的绿色产品。【小组展示】小组代表展示课前研究成果: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思考:1 .为什么要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2 .如何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总结建构】教师总结讲授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的意义和实践要求: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就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资源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为抓手,全方位全过程推进生产方式的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在生产的全过程中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加深理解】播放科普中国视频一“笔”开启绿色生活。学习任务:观看视频,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的感受。在学习绿色生产方式内涵的基础之上,补充学习绿色产品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并使用绿色产品。通过学习推进绿色生产方式转型的意义和路径,提升学生对我国调结构、转方式的政策认同,提升中职生作为未来职业人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子议题2: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二、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探究学习建构新知】【情境创设】阅读教材第137页“阅读与思考”,结合课前搜集材料,回答问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对个人与家庭饮食有哪些相关规定?2 .你还知道哪些绿色生活方式?【知识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由第十三届全国人通过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相关内容,帮助学生从法律角度了解食品浪费的危害以及节约粮1.绿色 生活方式的 内涵2.形成 绿色生活方 式的意义3.推动 形成绿色生 活方式的主 要举措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21年4月29日通过,并于当日公布施行。其中,第十四条对个人与家庭饮食作了如下规定:“个人应当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理念,外出就餐时根据个人健康状况、饮食习惯和用餐需求合理点餐、取餐。家庭及成员在家庭生活中,应当培养形成科学健康、物尽其用、防止浪费的良好习惯,按照日常生活实际需要采购、储存和制作食品。”除此之外,第十三条中还规定:“婚丧嫁娶、朋友和家庭聚会、商务活动等需要用餐的,组织者、参加者应当适度备餐、点餐,文明、健康用餐。”除了反对“舌尖上的浪费”、提倡“绿色出行”之外,绿色生活方式还体现在生活的许多方面,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双面使用纸张、垃圾分类、拒绝过度包装、支持可循环使用的产品,等等。【总结建构】教师总结讲授绿色生活方式的内涵:绿色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衣、食、住用、行等日常生活中注重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体现人们良好的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知识讲解】绿色生活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早到晚,从头到脚,几乎每个人每天每一个生活细节都会涉及绿色或不绿色的选择问题。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否绿色,直接关系能源资源消耗和生活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对生态环境具有重大影响。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又一内在要求。【情境创设】1 .现绿色生活漫画。2 .播放科普中国视频绿色生活从减少一次性物品开始。【议题描述】1 .你还知道哪些绿色生活方式?2 .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要求是什么?3 .作为学生,我们现在能做些什么?【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结合课前调研成果,在班级分享自己所了解的绿色生活方式及自己的绿色行动。【知识拓展】绿色低碳,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含碳物质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温室效应。绿色消费,指人们在消费领域里提倡的一种主张,要求消费者不购买那些在生产、使用和处置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产品,是环境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后出现的一种趋势。【总结建构】教师总结讲授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主要举措:食的重要性,引 导学生自觉践 行绿色生活方 式。通过调研 和讨论,引导学 生“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形成绿色生活 方式,既可深化 学生对相关知 识的理解,又可 培育学生的责 任意识与参与 意识。(1)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2)要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3)要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对人们消费行为的规范与引导。课后践学【知识拓展素养提升】【布置作业分层检测】1 .布置基础作业:学生学习用书相关练习题。2 .布置拓展作业:(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在家庭生活、公共场合、未来职场,我们还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调研活动。(2)各小组设计并确定活动方案。(3)积极参与活动,撰写心得体会。学生置身于“家庭生活”“公共场合”“未来职场“三个不同的场合,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发现自己做fi勺事情,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潮译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责任意识、参与意识(思政渗透、安全交底)小结作业板书七、教学反思第15课第一框教案课题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I授课类型I新授课教学时数1课时教材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基础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 .理解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的原因和意义,明白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的要求,树立保护蓝天碧水的环保意识。2 .理解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的原因和意义,明白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的要求;懂得土壤污染防治是一项长期工作,用实际行动为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和打好净土保卫战作贡献。教学重难点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的意义和要求。学情分析通过第14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和方式,为本框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感受到新时代以来空气质量、水质量的积极变化,但是对党和国家为改善生态环境所做的努力了解不多,对目前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并不清楚。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明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意义和要求,树立保护蓝天碧水净土的环保意识,用实际行动为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和打好净土保卫战作贡献。教学方法教法:议题式教学法、实践调研法、案例教学法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调查法教学准备污染防'2.1代:美海洋日文本资源: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冶行动计划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见频资源:2022年2月23日央视新闻联播节目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丽中国铺展新画卷、细颗粒物(PM2.5)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视频世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总议题: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课前预学【回归生活调研先行】【发布任务,热身导学】1 .课前查阅近一年来当地空气质量和水质量的相关资料,并用饼状图或柱状图呈现一年内的变化。(必做:学业质量水平一)2 .通过网络或实地调查所在地区有无土地污染的状况以及相关部门为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所采取的举措。(必做:学业质量水平一)3 .查阅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列出自己可以为打赢蓝天碧水和打好净土保卫战做出的努力。(选做:学业质量水平二)1 .学生通过调研家乡空气、水、土壤治理情况,了解当地政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所做的积极努力,为本课学习打下基础。2 .通过学习党和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明确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和打好净土保卫战的要求。课中研学子议题1:为什么要坚决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10分钟)【创境激趣导出新知】【情境创设】播放2022年2月23日央视新闻联播节目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美丽中国铺展新画卷。【议题描述】你知道当前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吗?请举例说明。【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通过观看视频、小组讨论,探讨当前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导出本课课题。【探究学习 建构新知】1.打赢 蓝天保卫战 的原因和意 义【教师展示】展示教材第139页“阅读与思考”材料:2022年我国的空气质量和水质情况饼状图。组织学生看图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讨论2022年我国空气质量和水质情况。【调查展示】学生分组展示课前任务中的当地空气质量调查结果,并将同年家乡空气质量与全国空气质量进行对比。【议题描述】结合材料及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家乡空气质量的看法,思考:为什么要打赢蓝天保卫战?【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结合展示资料深入讨论,谈谈自己对家乡空气质量的看法以及对要打赢蓝天保卫战的理解,在班级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建构】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素。人类生存离不开清洁的空气。空气质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总体向好,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降低,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人民的蓝天幸福感明显增强,但与人民群众对空气质量改善的期望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拓展补充】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补充细颗粒物(PM2.5)的相关概念。【议题描述】什么是PM2.5?为什么2012年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知识讲解】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或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成部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粒径小,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调查展示】教师呈现当地地表水水质情况,以及我国目前的江河湖海发展现状资料;学生分组展示课前任务中的当地水质情况调查结果,并将同年家乡水质情况和全国水质情况进行对比。【议题描述】结合材料及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家乡水质情况的看法,思考:为什么要打赢碧水保卫战?【小组讨论】通过材料展示, 帮助学生更加直观 地了解我国2022年 蓝天碧水的整体状 况。引导学生辩证 地看待目前我国空 气质量和水质量现 状,明白近些年蓝天 碧水保卫战已取得 巨大成效,但仍存在 一些问题,需要我们 继续努力。通过材料展示、 小组讨论、知识讲 解,引导学生明白降 低PM2.5浓度对于 空气环境质量提升 的意义。通过展示材料、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 明白打赢碧水保卫 战的重要意义,增强 环保意识。学生分小组结合展示材料深入讨论,谈谈自己对2.打赢碧水保护战的原因家乡水质情况的看法以及对打赢碧水保卫战的理解,在班级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建构】教师结合材料及教材第140页第二个“相关链接”,总结讲授打赢碧水保卫战的原因: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近些年来,在我国地表水中,水质整体情况趋于好转,但水资源分布不平衡,一些地区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重、环境隐患多等问题依然突出。地下水是重要的战略水资源,部分污染存在呈点状向面状扩散的风险。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和损害群众健康,不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子议题2:怎样打扁蓝天碧水保卫战?(15分钟)【探究学习建构新知】1.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的要求2.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的要求【知行合一素养提升】【情境创设】行进在美丽中国建设征程上的某市,生态环境美,生产生活美。近些年,该市从燃煤烟气、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城市扬尘、油烟废气5个方面发力治理大气污染,逐渐实现了多种大气污染物融合管制、区域间联防联控治理的新局面。【议题描述】怎样打赢蓝天保卫战?【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结合材料深入讨论议题,为家乡打赢蓝天保卫战贡献锦囊妙计,在班级分享讨论结果。【总结建构】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需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加强扬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臭氧层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控。【情境创设】播放视频世界海洋日I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议题描述】为打赢碧水保卫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在班级分享讨论结果。【总结建构】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化源头治理、水陆统筹、河海兼顾,对江河湖海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黄河生态保护治理、重点海域综合治理等标志性战役,推进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要从源头上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加快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开展海洋修复工程,推进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议题描述】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我们中职生能做些什么?通过材料分析、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为打赢蓝天保卫战需要努力的方向。观看视频,体悟海洋魅力,以及我们为保护海洋所做的努力,加深学生理解打赢碧水保卫战的意义和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为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作出【小组讨论】学生围绕主题“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展开讨论。【分组展示】学生为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说一句心里话:“为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我会这样做:。”小结:人类生存离不开清洁的空气,空气质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我国空气和水的质量越来越好,而我们要通过努力让天更蓝、水更绿。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照亮银河,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绿色低碳理念转化成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空间作出应有的贡献。力所能及的努力,为美丽中国建设奉献青春力量。子议题3: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的原因和要求有哪些?(20分钟)【探究学习建构新知】I.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的原因2.如何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调查展示】学生分享课前调查所在地区有无土地污染的状况以及相关部门为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的具体做法。【议题描述】结合材料以及教材第141页“阅读与思考”,谈谈你对本地土质情况的看法,思考:我国为何要推进净土保卫战?【总结建构】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兴国安邦的战略资源。万物土中生,土壤污染直接影响作物生长,关系着家家户户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美丽中国建设。【情景创设】材料一:土壤污染,是指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目前,我国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土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在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及周边地区、部分城市和城郊地区,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材料二:教材第142页“相关链接”材料。【议题描述】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需要我们做哪些方面的工作?【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在班级分享讨论结果。【知识建构】打好净土保卫战,尊重土壤污染防治客观规律,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要深入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强化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引导学生辩证分析当地土地治理实际情况及政府所做的努力,明白推进净土保卫战的原因。引导学生完成位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探究任务。【知行合一素养提升】【探究思考】阅读教材“启思导行”材料。如何才能有效管控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在班级分享讨论结果。通过学以致用的活动,以知导行,以行促知,促进学生素养提升。课后践学【知识拓展素养提升】【布置作业分层检测】1 .基础作业:课后练习。2 .实践作业:制作环保宣传单,深入社区、街道、景点等,开展“环保小分队”志愿者宣传活动。分层次作业,评价学生知识运用水平和素养提升情况。(思政渗透、安全交底)小结作业板书七、教学反思第15课第二框教案课题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授课类型L新授课教学时数1课时教材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基础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L理解我国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的意义,明白我国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的要求,自觉参与本地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活动。2.了解我国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原因,明白我国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要求,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为建设美丽中国作贡献。教学重难点理解优化我国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原因及具体要求,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学会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学情分析经过第15课第一框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的原因与意义,懂得了土壤污染防治是一项长期工作,为本框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多数学生已能够理解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的意义,但对于如何优化我国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具体

    注意事项

    本文(无水印纯文字版推荐最新国规教材新课标高教版中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荐第六单元14课15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