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外墙保温装饰板工程技术规程.docx

    • 资源ID:1031031       资源大小:136.28K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外墙保温装饰板工程技术规程.docx

    ICS中国建筑业协会团体标准团体标准PT/CCIATXXXX-20xx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外墙保温装饰板工程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nergyefficiencyretrofittingofexistingbuildingwiththermalinsulationdecorativepanelengineering(征求意见稿)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中国建筑业协会发布中国建筑业协会团体标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外墙保温装饰板工程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nergyefficiencyretrofittingofexistingbuildingwiththenalinsulationdecorativepanelengineeringT/CCIATxxxx20xx批准部门:中国建筑业协会施行日期:20xx年XX月XX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北京刖百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关于开展第四批团体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建协函202085号)的要求,本规程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本规程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审查定稿。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鉴定评估;5.材料;6.设计;7.施工;8.质量验收。本规程由中国建筑业协会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o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赤峰汇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目次1总则52术语53基本规定74诊断评估84.1 一般规定84.2 围护结构节能诊断84.3 评估报告95材料与系统105.1 保温装饰板105.2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及配套材料125.3 保温装饰板外墙内保温系统及配套材料136设计与构造156.1 一般规定156.2 节能设计156.3 保温装饰板外墙保温系统构造和要求166.4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连接设计197施工217.1 一般规定217.2 施工准备217.3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227.4 保温装饰板外墙内保温工程248质量验收268.1 一般规定268.2 主控项目278.3 一般项目28本规程用词说明30引用标准名录311总则1.0.1为规范保温装饰板在既有建筑外墙保温装饰工程中的应用,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质量可靠,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不同基层墙体的既有民用建筑中,采用保温装饰板外墙保温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1.0.3保温装饰板在既有建筑外墙保温装饰工程中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外墙保温装饰板工程energyefficiencyretrofittingofexistingbuildingwiththermalinsulationdecorativepanelengineering为提升建筑外墙节能效果,将保温装饰板外墙保温系统通过组合、组装、施工,固定在既有建筑外墙表面上所形成的建筑物实体。2.0.2既有建筑existingbuildings已投入使用的建筑。2.0.3基层墙体substrates建筑物中其承重或围护作用的外墙墙体,可以是混凝土墙体或各种砌体墙体。2.0.4诊断评估diagnosticassessment通过现场调查和检测、资料审阅、软件模拟等方法对既有建筑外墙现状进行检测和评估的活动。2.0.5保温装饰板thermalinsulationdecorativepanel以岩棉等无机保温材料或硬泡聚氨酯、模塑聚苯板等有机保温材料为保温层,以具有多种装饰效果的硅酸钙板、超薄石材或陶瓷薄板、金属板等为防护及装饰层,在工厂预制成型的具有保温和装饰功能的板状制品。2.0.6保温装饰板外墙保温系统externalthermalinsulationsystemofinsulateddecorativepanel由保温装饰板、胶粘剂、锚固组件、嵌缝材料以及耐候密封胶等组成,置于建筑物外墙外侧或内侧,实现保温、防护和装饰一体化功能的构造系统。2.0.7锚固组件anchoringparts由金属承托件、挂件及锚栓构成,用于将保温装饰板与基层墙体进行机械连接的固定件。2.0.8托架supportbracket采用热镀铝锌(或热镀锌)钢板、不锈钢板或铝合金,通长设置于保温装饰板底部,承托保温装饰板的金属支撑件。3基本规定3.0.1既有建筑围护结构应根据现行行业标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T129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的规定,并结合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经济技术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展节能改造。30.2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涉及抗震、结构、防火等安全时,节能改造前应安全性能评估。3.0.3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应根据诊断评估结果,从技术可行性、经济适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合理可行的改造方案。3.0.4围护结构改造应选用安全耐久性好、施工工期短、施工工艺便捷、对居民干扰小、对环境污染少的技术和产品,并宜减少湿作业施工。3.0.5采用外墙保温装饰板实施节能改造时不应更改既有建筑主体结构构造。3.0.6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外墙保温装饰板工程的诊断评估、设计、施工、验收,应由具有建筑检测、设计、施工等相应资质的单位及专业技术人员承担。30.7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外墙保温装饰板工程应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经济合理、美观适用。3.0.8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外墙保温装饰板工程各组成材料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选用,并应由系统供应商成套提供。3.0.9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保温装饰板外墙内保温系统所采用的复合板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的规定。3.0.10本规程检测数据的判定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fT8170中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4诊断评估4.1 一般规定4.1.1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前应先进行安全性评估,若存在安全问题,应先进行加固改造。4.1.2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前,应收集下列资料:4.1.3 计施工图、计算书及竣工图;4.1.4 及改造资料;4.1.5 资料;4.1.6 市建设规划和市容要求;4.1.7 需提供供暖系统运行记录及3年以上能源消耗量;6公共建筑需提供相关设备技术参数和近12年的运行记录,及近12年的燃气、油、电、水、蒸汽等能源消费账单。4.1.8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前应进行节能诊断,并应包括下列内容:1供暖、空调能耗现状的调查;2室内热环境的现状诊断;3建筑围护结构现状诊断;4集中供暖系统的现状诊断(仅对集中供暖居住建筑);5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监测与控制系统的现状诊断(仅对公共建筑)。4.1.9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前,应根据节能诊断结果和预定的节能目标制定节能改造方案,并应对节能改造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4.2 围护结构节能诊断4.2.1 既有围护结构节能诊断应对下列内容进行现场查勘:1结构体系、地基基础、屋面结构及重要结构构件的安全性;2外墙的类型、构造形式及厚度;3墙面受到冻害、析盐、侵蚀损害及结露情况:4屋顶及墙面裂缝、渗漏情况;5门窗翘曲、变形情况等;6其他:分户墙、不采暖楼梯间隔墙、楼板、外挑楼板、底层楼板等的材料和厚度。4.2.2 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诊断时,应包括下列内容:1屋面的保温性能、隔热性能;2外墙的保温性能、隔热性能;3外窗的热工性能、气密性能;4遮阳设施的遮阳性能;5围护结构热工缺陷等。4.2.3 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计算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等的有关规定执行。4.2.4 既有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诊断应根据建筑物现状、围护结构现场检查和热工性能计算与检测的结果等对其热工性能进行判定,并为节能诊断报告提供下列内容:1建筑围护结构各组成部分的传热系数;2建筑围护结构可能存在的热工缺陷状况;3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严寒、寒冷地区集中供暖建筑)。4.3 评估报告4.3.1 既有建筑单项诊断鉴定后,应出具单项改造评估报告。432既有建筑综合鉴定评估报告应综合各单项评估报告之间的关联性后进行编制。433既有建筑综合改造诊断评估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项目基本情况;2诊断依据和诊断方法;3诊断过程和结果;4评估结论与改造建议。5材料与系统5.1 保温装饰板5.1.1 保温装饰板按单位面积质量,可分为I型、II型和W型保温装饰板,I型保温装饰板单位面积质量应小于20kgm2,II型保温装饰板单位面积质量应为2Okg/m23Okg/m,HI型保温装饰板单位面积质量应不小于3OkgR保温装饰板根据所采用保温材料属性,可分为无机型保温装饰板和有机型保温装饰板。5.1.2 无机型保温装饰板采用的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其他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岩棉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墙外保温用岩棉制品GB/T25975的有关规定外,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尚不应小于QlOMPa,密度不应小于lOOkg/n?;2发泡陶瓷保温板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保温防火复合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350的有关规定;3泡沫玻璃保温板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泡沫玻璃绝热制品JC/T647的有关规定:4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用真空绝热板JGZT438的有关规定;5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无机轻集料防火保温板通用技术要求JG/T435的有关规定。5.1.3 有机型保温装饰板采用的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l级,且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不应小于0.10MPa,其他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模塑聚苯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GB/T29906的有关规定;2挤塑聚苯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T10801.2的有关规定;3硬泡聚氨酯保温板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聚氨酯硬泡复合保温板JGfT314的有关规定;4热固复合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热固复合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JG/T536的有关规定。5.1.4 保温装饰板所采用装饰面板应符合下列规定:1装饰面板采用无石棉硅酸钙板时,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增强纤维硅酸钙板第1部分:无石棉硅酸钙板JC“564.1中D1.5类V级的要求;2装饰面板采用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时,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纤维水泥平板第1部分: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JC/T412.1中高密度板V级的要求;3装饰面板采用陶瓷薄板时,陶瓷薄板厚度应为5.0mm8.0mm,质量吸水率不应大于1%,其他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陶瓷砖GB/T4100的有关规定;4装饰面板采用薄石材时,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GB/T186O1或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GB/T19766的有关规定:5装饰面板采用金属材料时,面板四周应折边,折边宽度不应小于15mm,铝镀锌板厚度不应小于0.6mm,铝板厚度不应小于Imm,其他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6装饰面板采用聚合物砂浆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中对抹面砂浆的有关规定。5.1.5 保温装饰板的饰面层可采用氟碳涂料、真石漆、多彩涂料、乳胶涂料等,装饰面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JG"287的有关规定。5.1.6 保温装饰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1.6的规定。表5.1.6保温装饰板尺寸允许扁差项目指标试验方法长度(mm)±2.0外墙保温复合板通用技术要求JG/T480宽度(mm)±2.0厚度(mm)+2.0-0对边长度差(mm)<2.0对角线长度差(mm)3.05.1.7 保温装饰板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保温材料为建筑用真空绝热板时,除面板与建筑用真空绝热板拉伸粘结强度的原强度、耐水强度、耐冻融强度不应低于0.08MPa外,其他性能应符合表5.1.7的有关规定,面板与建筑用真空绝热板的拉伸粘结强度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416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2当保温材料不为建筑用真空绝热板时,其性能应符合表5.1.7的有关规定。表5.1.7保温装饰板的性能指标项目指标试验方法I型II型In型单位面积质量P(kgm2)P<2020P<30P230保温装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JG/T287拉伸粘结强度(MPa)原强度>0.10,破坏发生在保温材料中20.15,破坏发生在保温材料中耐水强度20.1020.15耐冻融强度>0.10>0.15抗弯荷载(N)不小于板材自重吸水量(g/n?)500不透水性系统内侧未渗透抗冲击性饰面层为除陶瓷薄板以外其他面板用于建筑物首层IOJ冲击合格,其他层3J冲击合格饰面层为陶瓷薄板无开胶、脱落破坏建筑装饰用石材蜂窝复合板JG/T328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等级无机型保温装饰板A级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有机型保温装饰板不低于Bl级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GB/T10294或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GBZT102955.2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及配套材料5.2.1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保温材料为建筑用真空绝热板时,除耐候性试验后,面板与真空绝热板拉伸粘结强度,以及常态拉伸粘结强度不应低于008MPa外,其他性能应符合表521的有关规定;2当保温材料为除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以外的保温材料时,其性能应符合表5.2.1的有关规定。表521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性能指标项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I型II型In型耐候性外观无脱落现象,无空鼓,板缝处无宽度大于0.1Omm的裂缝保温装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JG/T287面层与保温材料拉伸粘结强度(MPa)>0.1020.15拉伸粘结强度(MPa)>0.10,破坏发生在保温材料中NO.15,破坏发生在保温材料中单点锚固力(kN)0.6热阻(K/W)符合设计要求绝热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fT134755.2.2 胶粘剂的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保温材料为除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以外的保温材料时,胶粘剂的性能应符合表5.2.2的规定;2当保温材料为建筑用真空绝热板时,胶粘剂的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应用技术规程JGJZT416的有关规定。表5.2.2胶粘剂的性能指标项目指标试验方法I型11型、III型拉伸粘结强度(MPa)(与水泥砂浆)原强度>0.60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GB/T29906水度浸水48h,干燥2h2.30浸水48h,干燥7d>0.60拉伸粘结强度(MPa)(与保温装饰板)原强度>0.10,破坏发生在保温材料中>0.15,破坏发生在保温材料中水度耐强浸水48h,干燥2h20.06±0.09浸水48h,干燥7d>0.10>0.15可操作时间(h)1.5-4.0523锚固组件应具有防腐功能,且应符合连接构造要求,其他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锚栓的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外墙保温用锚栓JGb366的有关规定。2金属承托件和挂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不锈钢板、热镀铝锌钢板或其他铝合金材料,其中不锈钢板连接件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不锈钢建筑型材JG/T73的规定,热镀铝锌钢板连接件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冷轧高强度建筑结构用薄钢板JG/T378的规定,铝合金连接件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GB"3880.2的规定;(2)金属承托件应高度可调;(3)挂件应具有消纳保温装饰板因温度、湿度等因素变化而产生的变形能力。3锚固组件的性能应符合表5.2.3的规定。表5.2.3锚固组件的性能指标项目指标试验方法拉拔力标准值(kN)20.60保温装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JG/T287悬挂力(kN)2.10524硅酮建筑密封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酮和改性硅酮建筑密封胶GB“14683的规定。5.3 保温装饰板外墙内保温系统及配套材料5.3.1保温装饰板外墙内保温系统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5.3.1的规定。表5.3.1保温装饰板外墙内保温系统性能指标项目指标试验方法系统拉伸粘结强度(MPa)20.04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144抗冲击性饰面层为除陶瓷薄板以外其他面板,10次外墙内保温板JG/T159饰面层为陶瓷薄板无开胶、脱落破坏建筑装饰用石材蜂窝复合板JG/T328单点锚固力(kN)N0.6保温装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JG/T287热阻(?-K/W)符合设计要求绝热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ZT134755.3.1 胶粘剂的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保温材料为除建筑用真空绝热板以外的保温材料时,胶粘剂的性能应符合表5.3.2的规定;2当保温材料为建筑用真空绝热板时,胶粘剂的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应用技术规程JGJb416的规定;表5.3.2胶粘剂的性能指标项目指标试验方法拉伸粘结强度(MPa)(与水泥砂浆)原强度20.60模塑聚米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GBZT29906水度耐强浸水48h,干燥2hN0.30浸水48h,干燥7d>0.60拉伸粘结强度(MPa)(与保温装饰板)原强度>0.10,破坏发生在保温材料中耐水强度浸水48h,干燥2h20.06浸水48h,干燥7d5:0.10可操作时间(h)1.5-4.05.3.2 填缝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3和现行行业标准陶瓷墙地砖填缝剂JCl(X)4的有关规定;5.3.3 粘结石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的有关规定,当用于厨房、卫生间等潮湿环境时,应检测耐水拉伸粘结强度,其他使用环境可不进行耐水拉伸粘结强度检测。6设计与构造6.1 一般规定6.1.1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根据鉴定评估报告、工程要求、区域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设计。6.1.2 在建筑外立面改造时,保温装饰板的排板宜模数化、标准化,应注重建筑形式与周边建筑风格相协调。6.1.3 保温装饰板外墙系统门窗洞口及凸窗洞口周边墙面、板缝、变形缝、水平或倾斜的出挑部位以及延伸至地面以下的部位应做防水处理;在外保温系统上安装的设备或管道应固定于基层上,并应采取密封和防水措施。6.1.4 保温装饰板的保温层采用有机保温材料时,应在外保温系统中每层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防火隔离带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JGJ289的有关规定。6.1.5 保温装饰板承受的荷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有关规定;地震作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6.2 节能设计6.2.1 严寒与寒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外墙节能改造时,应优先选用外保温技术,并应与建筑的立面改造相结合。当外保温无法施工或需保持既有建筑外貌时,可采用内保温技术。6.2.2 围护结构改造应加强对热工性能薄弱部位的设计,并应对可能产生热桥的部位进行判断以及对细部的节点构造进行设计,围护结构保温层应连续。6.2.3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的热工和节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门窗框外侧洞口四周、女儿墙、封闭阳台以及出挑构件等热桥部位应采取保温措施;2保温系统应考虑锚固组件、承托件、板缝热桥的影响;3应考虑保温材料吸湿率对保温性能的影响。6.2.4 保温装饰板外墙内保温工程的热工和节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门窗洞口内侧面应做保温处理;2外墙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在设计温度、湿度条件下的露点温度,必要时应进行保温处理;3外墙内部有可能出现冷凝时,应进行冷凝受潮验算,必要时应设置隔汽层。6.2.5 建筑热工计算传热系数时,保温装饰板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应按相关标准规范取值,并应考虑施工过程中保温装饰板板缝宽度以及板缝中填充的保温材料对传热系数的影响。6.2.6 采用保温装饰板对外围护结构主要部位实施节能改造后,主要部位热工性能参数限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的规定。6.2.7 既有建筑进行近零能耗节能设计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的相关规定。6.3 保温装饰板外墙保温系统构造和要求I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6.3.1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由依附于基层的防水找平层(必要时)、粘结层、保温装饰板、嵌缝(保温)材料、密封材料和锚固组件构成(图6.3.1),必要时可增加防水找平层。保温装饰板应采用以粘为主、粘锚结合的方式固定在基层墙体上,并应采用嵌缝材料及密封材料封填板缝,以及设置透气构造。图6.3.1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1一基层墙体;2防水找平层(必要时):3粘结层:4一保温装饰板;5保温嵌缝材料(必要时);6-锚固组件:7弹性背衬嵌缝材料;8密封材料6.3.2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保温装饰板与基层墙体的连接应采用粘锚结合的固定方式,并且以粘贴为主;I型保温装饰板的粘结面积不应小于板面积的50%,II型保温装饰板的粘结面积不应小于板面积的60%,I11型保温装饰板应进行满粘。2保温装饰板的单板面积不宜大于Im2。3保温装饰板的面板表面的胶缝宜为8mm15mm,且板缝应使用弹性背衬嵌缝材料进行填充,宜采用保温材料进行嵌缝,并宜采用耐候密封胶嵌缝。6.3.3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在以下部位保温装饰板应满粘:1距室外地坪2m范围内的墙面;2建筑物阳角30Omm及门窗洞口周边150mm范围内的墙面;3女儿墙顶或挑檐下30Omm范围内的墙面;4凸窗底板;5长度或宽度小于30Omm的单块板;6防火隔离带;7HI型保温装饰板。6.3.4 固定保温装饰板的锚固组件的设置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固定I型保温装饰板的锚固组件数量不应少于6个/m2,固定II型和川型保温装饰板的锚固组件数量不应少于8个An?;单块保温装饰板的锚固组件数量不宜少于4个。2锚固组件中锚栓锚入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有效深度不应小于30mm,进入其他实心砌体基层的有效锚固深度不应小于50mm;对于空心砌块、多孔砖等砌体宜采用回拧打结型锚栓。3单个锚固组件与加气混凝土的拉拔力不应小于OJkNo4固定III型保温装饰板锚固组件的金属承托件变形量不应大于4mm。6.3.5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设置透气构造,PVC透气件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少于1个/3Om2。6.3.6 门窗洞口部位的外保温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门窗外侧洞口四周墙体,保温装饰板的保温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2保温装饰板与门窗框之间宜留6mm10mm的缝,板缝应使用弹性背衬材料进行填充,并采用硅酮密封胶或柔性勾缝腻子嵌缝处理;3窗台应设不小于5%坡度,窗顶应设滴水线。6.3.7 勒脚部位300mm高范围内的墙面不得采用岩棉为保温板的保温装饰板。6.3.8 女儿墙应做好外侧、顶端和内侧的保温防水密封工作,与屋面防水工程接口处应处理好,不得渗漏。6.3.9 变形缝部位的外保温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变形缝处应填充保温材料,填塞深度应大于缝宽的3倍;2应采用金属盖缝板,宜采用铝板或不锈钢板,对变形缝进行封盖处理。6310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当需设置防火隔离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火隔离带应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保温材料的保温装饰板,宽度不应小于300mm:2作为防火隔离带使用的保温装饰板应与基层墙体满粘;3防火隔离带采用的保温装饰板的竖向板缝应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的材料填缝。II保温装饰板外墙内保温系统6.3.11 保温装饰板外墙内保温系统应由依附于基层墙体的界面层、找平层、粘结层和保温装饰板构成,当基层的表面状况满足保温设计要求时,可不做界面层和找平层,保温装饰板应采用以粘为主、粘锚结合方式固定在基层墙体上,并应采用嵌缝材料封填板缝(图6.3.12 )O室内图6.3.11保温装饰板外墙内保温系统基本构造1一基层墙体;2防水找平层(必要时):3粘结层:4一保温装饰板;5保温嵌缝材料(必要时):6锚固组件:7弹性背衬嵌缝材料:8-密封材料6.3.12 保温装饰板外墙内保温系统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保温装饰板与基层的连接应采用以粘为主、粘锚结合的固定方式,且粘贴面积不应小于薄型陶瓷饰面保温装饰板面积的40%;2在门窗洞口四周、阴阳角、顶板下、楼地面上IOomm范围内墙面应满粘;3保温装饰板板间的接缝宽度不应小于3mm。6.3.13 保温装饰板外墙内保温系统采用的锚固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块保温装饰板的锚固组件数量不宜少于4个;2锚固组件中锚栓锚入基层墙体的有效深度及拉拔强度应符合本规程第6.3.5条的规定。6.4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连接设计6.4.1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按依附于基层墙体的外围护结构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能承受自重、风荷载、地震作用和主体结构变形的影响;2按保温装饰板承受荷载的最不利组合对保温装饰板和与基层墙体连接节点进行验算;3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所承受的自重、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应由粘结和锚固各自承担全部荷载作用:4进行锚固组件验算时,当保温装饰板与锚固组件的金属承托件存在偏心时,单个锚固组件的平均拉力不应大于锚固组件拉拔力标准值;5计算保温装饰板及其与基层墙体间锚固节点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计算锚固节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6.4.2 基层墙体应能够承受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传递的荷载和作用。保温装饰板与基层墙体的粘结破坏或锚固破坏不得先于保温装饰板和连接件的破坏。6.4.3 计算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粘结抗拉承载力和锚固抗拉承载力时,抗风荷载设计值应符合下列公式规定:Swd=几WA(6.4.3)式中:S抗风荷载设计值(kPa);Wk风荷载的效应标准值(kPa);一风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5。6.4.4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应按工程抗风荷载设计要求进行粘结安全设计,最小系统粘结强度应符合下列公式规定:lP±(6.4.4)式中:r保温装饰板与胶粘剂拉伸粘结强度(kPa);pA保温装饰板有效粘结面积比();k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粘结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0。645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锚固抗拉承载力及锚固点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5(6.4.5)Wdk2式中:N单个锚栓拉拔力标准值(kN);Rkn单块保温装饰板锚固点数量(个/m2);Ak单块保温装饰板锚固点群受力不均匀系数,取为1.1。7施工7.1 一般规定7.1.1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施工的全过程应有可靠的施工安全措施。7.1.2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施工前应对既有建筑本身、周围场地环境及地下管线分布情况进行调研,对既有重要设施做好防护或迁置。7.1.3 保温装饰板外墙保温工程的施工应在主体结构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施工前应对基层墙体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对于基层为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的基层墙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的有关规定。7.1.5 保温装饰板外墙保温工程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和本规程要求以及有关的技术标准,编制针对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应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合格。7.1.6 保温装饰板外墙保温工程所采用的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的规定。材料进场后,应按规定抽样复验,并提交试验报告。7.1.7 保温装饰板在安装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及工程实际情况,对排板设计进行板材尺寸优化。7.1.8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大面积施工前,应在现场采用相同材料、构造做法和工艺制作样板墙或样板间,并经验收合格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7.1.9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不得在风力大于5级和雨天时施工。雨季施工应做好防雨措施。保温工程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24h内,基层及环境空气温度不应低于5o夏季应避免阳光暴晒。保温工程完工后应采取成品保护措施。7.2 施工准备7.2.1 施工脚手架应采用吊篮或与墙面分离的双排脚手架。7.2.2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对原基层上由于拆除、冻害、析盐或侵蚀所产生的损害予以修复。7.2.3 基层墙体或饰面层的拉伸粘结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尤其是墙面基层空鼓、开裂部位应彻底清理后进行加固或剔除处理。7.2.4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时,对于建筑物出现渗漏、防水材料服役期超过或接近使用年限的建筑,应重新进行防水设防处理。7.2.5 基层墙体或饰面层表面的油渍和灰尘应进行清洗。7.2.6 墙面及屋面上的雨水管卡、预埋铁件、管道、空调支架及新门窗等,应重新安装完毕,并预留出保温层施工厚度。7.2.7 原基层墙体饰面为饰面砖,其粘结强度达到0.4MPa及以上的,应进行清洗后满涂界面剂,否则应将其剔除或进行加强处理。728原饰面为马赛克,应将马赛克剔除,进行清洗后满涂界面剂。7.2.9 原饰面为扒拉灰、水刷石、干粘石、涂料、清水墙体,基层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原墙面为扒拉灰饰面,墙体表面满足要求的,应进行清洗,空鼓或松动等部位进行剔除,清洗后满涂界面剂。2原墙面为水刷石、干粘石饰面应将空鼓或松动等部位进行清除,清洗后抹压聚合物砂浆;干粘石墙面,表面刮腻子后刷涂料的墙体,应将墙体表面附着力较差部位进行清除,露出水刷石或干粘石表面后,满涂界面剂。3原有墙面为涂料饰面(粉化涂料、乳胶漆饰面)墙体,粉化和起皮涂料层应将粉化和起皮涂料层全部铲掉,铲到水泥基面,并对其进行凿毛处理,凿毛率不得小于50%。未粉化和起皮的涂料层,直接进行凿毛处理,凿毛率不得小于50%。4原有墙面为清水墙体(红砖表面刷有涂料层、粉化疏松的红砖墙体),应将涂料层和疏松部位清除到坚硬的基层,并对其进行凿毛处理,凿毛率不得小于50%。7.2.10 基层处理后按要求制样,进行基层与胶粘剂的拉伸粘结强度检测,其检测结果在正常情况下不应低于0.3MPa,特殊情况需专家论证,另行出方案后方可进行保温施工。7.2.11 基层墙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的有关规定;不符合规定的基层墙体应进行找平处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层墙体的外侧应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其厚度可根据墙面平整度确定,并应满足防水设计要求;2找平层与基层墙体的粘结强度不应低于0.3MPa;3基层墙体上应进行锚固组件的现场拉拔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进行加强处理。7.3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731施工前应进行绘排板图、弹线分格,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设计图纸绘制建筑外立面草图,并确定优化排板分隔方案,分隔方案应做到省材、美观、安全。2应根据建筑立面设计和保温工程的技术要求,在墙面弹出垂直控制线、水平控制线,并应由控制线处开始测量门窗、线条、墙体等的实际尺寸。3弹线分格时,应在建筑外墙大角及其他必要处挂垂直基准线,每个楼层适当位置挂水平线。应按设计排板图的分隔方案,弹出每块板的安装控制线,确定接缝宽度,并应制作统一塞尺。4应根据实际弹线情况,结合设计排板图,出具相对应每块板的实际尺寸和详细构造图清单。7.3.2 保温装饰板的切割及板面开槽,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在工厂进行切割与板面开槽;2在施工现场作业时,应采用专用机具和设备。7.3.3 胶粘剂的配制及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材料供应商产品说明书的要求配制;2搅拌时间自投料完毕后不应小于5min,并宜按操作时间内的用量配制;配制完成后应按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时间用完,夏季施工宜在2h内用完。7.3.4 保温装饰板的粘贴应符合下列规定:1保温装饰板与基层墙体的粘贴可采用点框法、条粘法或十字粘结法,并宜采用点框法,采用点框法时应在外框粘结砂浆处留有排气通道。21型保温装饰板的粘结面积不应小于板面积的50%,11型保温装饰板的粘结面积不应小于板面积的60%,In型保温装饰板应采用满粘;当采用发泡陶瓷为保温芯材时,应采用满粘法;边角部位及面积小于0.2m2的保温装饰板应增加粘结面积或进行满粘。3保温装饰板应按预先的排板、编号进行粘贴。粘贴应从勒脚部位开始,自下而上,沿水平方向铺设粘贴,在最下面一排保温装饰板的底边,应采用通长托架固定;横向施工应先阳角后阴角。4保温装饰板粘贴的平整度、垂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每贴完一块,应及

    注意事项

    本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外墙保温装饰板工程技术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