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咋定的.docx
-
资源ID:1033036
资源大小:14.94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咋定的.docx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咋定的什么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MinimumLivingStandardsGuarantee,简称“最低保障”)是指国家为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而实施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实施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为城市实施低保和农村实施民政救助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重要性不可忽视。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事业2020年战略规划(2011-2020年)。中国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于2014年9月联合制订了关于印发2014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指政府为确保农村困难家庭基本生活所必须提供的保障资金,它是农村社会救助的重要内容。下面介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怎样确定的。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的区别国家标准是以当前全国均衡发展水平和国家平均收入水平的两倍为依据,经过综合考虑制定的,对全国所有地区都适用的标准。而地方标准是指在考虑全国标准情况下,在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和基本民生需求水平等综合因素的基础上,由各地自行制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标准的测算依据按照相关部门的规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确定:1. 考虑当地家庭最低消费水平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平均值,以及当地人均收入水平,通过综合测算得出;2. 对当地人口、人均收入、城乡差距等因素进行分析,综合评估当地经济基础和民生状况,通过综合评估得出。标准的调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政府每年都会对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调整,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需要。标准的调整可能会因当地经济状况、当地人均收入水平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针对农村困难家庭实施的救助措施,其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 保障基本生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一种关爱和保障,它可以有效地保障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2. 缓解社会矛盾。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以有效地缓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出现。它可以真正地为社会弱势群体解决现实难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3. 促进社会发展。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以提高农村困难家庭的生活水平,促进其社会经济发展。在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还可以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更好地融入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结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真正地为农村困难家庭提供帮助和保障。政府在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状况和居民生活水平,以确保标准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将对社会和谐与稳定,以及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