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实验探究题.docx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一.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的探究(共4小题)1. (2020秋滨江区期末)己知:在68时,Cu(OH)2会分解;在500时,Fe(OH)3会分解。两种物质的分解产物均为氧化物且化合价不变。装置气密性良好,试剂均足量,反应均完全,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分解。实验室现有Fe(OH)3、Cu(OH)2和少量杂质的固体混合物,某同学欲测定该固体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部分实验步骤如下:I.将49g的样品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装置B的质量。II.连接好装置。缓缓通入N2一会儿,再开始加热并控制温度在100左右。反应结束后称量装置B的质量。IIL重复步骤11,控制温度在550C左右。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装置B的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温度/室温100550B装置/g200203.6209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装置B中的试剂也是浓硫酸,那么装置C的作用是o(2)每次停止加热后仍需继续通N2,作用是。(3)样品中CU(OH)2的质量分数为o(4)若步骤II中物质反应不完全,则样品中Fe(OH)3的质量分数会("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样品浓硫酸2. (2022秋滨江区期末)小金利用如图装置对相关问题展开探究。实验步骤及现象:按图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块状大理石置于B装置的有孔塑料板上。关闭止水夹K2,打开止水夹Ki,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B装置中装入稀盐酸,使其浸没大理石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此时在A装置处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当B装置中的物质仍在反应时,关闭止水夹Ki,打开止水夹K2,观察现象。请回答:请回答:(1)若将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换成氯化钙溶液,则按实验操作时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因为O(2)步骤中C装置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结束后C装置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3. (2022秋滨江区期末)反应物的质量比不同可能会影响生成物的种类,为探究碳和氯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种类,小乐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和方案(B、C装置中药品足量,且所有反应均充分进行):【提出问题】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CO;猜想:C2;猜想:CO和CO2。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I)实验时,若A处黑色粉末变红,则说明碳具有(填写性质);(2)若观察到(填写现象),则可排除猜想。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用电子天平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反应前的质量反应后的质量A(试管+固体)mim2B+C(广口瓶+溶液)m3m4(3)若猜想成立,则理论上(m4-m3)(mI-m2)(选填“V”>"或“=”),此时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4. (2021秋滨江区期末)小金利用如图装置对相关问题展开探究。碳酸钠 溶液按图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块状大理石置于B装置的有孔塑料板上。关闭止水夹K2,打开止水夹Ki,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B装置中装入稀盐酸,使其浸没大理石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此时在A装置处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当B装置中的物质仍在反应时,关闭止水夹Ki,打开止水夹K2,观察现象。请回答:(1)若将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换成氯化钙溶液,则按实验操作时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2)步骤中C装置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结束后C装置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二.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共2小题)5. (2020秋滨江区期末)小明和小天同学想“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否放热”,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小明的实验:取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30mL,用温度计测出其温度为13,然后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固体,一段时间后再用温度计测出溶液温度为22C.由此,小明同学得出“NaOH与稀硫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小天的实验: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等固定装置省略)。向烧瓶内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观察到红墨水在实验过程中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由此,小天同学得出“NaOH与稀硫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请回答:(1)小明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请说明理由O(2)小天的实验中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法,他的实验能得出正确结论的关键是在装置中增加了导管a,导管a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o【反思拓展】(3)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酚酣试液,发现酚酷试液不变色。于是他认为他的实验中NaOH与稀硫酸两者已恰好完全反应。小天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是不可靠的,于是他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不变色,说明溶液呈中性。稀硫酸止水夹6. (2022秋滨江区期末)小滨在探究氢氧化钠性质的时候发现将二氧比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是否发生了反应,小滨进行了如图甲的实验。集气瓶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分别用注射器向瓶内注入等体积的水或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并利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测出两次实验集气瓶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曲线如图乙:(1)注入与水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2)据图乙分析,写出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证据;(3)请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共3小题)7. (2020秋滨江区期末)萌发的种子中同时存在两种淀粉酶,分别是淀粉酶和淀粉酶,它们都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酶的含量是种子萌发率的重要指标,淀粉酶越多,种子萌发率越高。某兴趣小组设计下列实验比较A小麦和B小麦中淀粉酶的多少,从而选取萌发率高的小麦种子进行播种。【查阅资料】温度与PH对淀粉酶和淀粉酶活性影响pH<3.6温度t>60C淀粉酶活性丧失活性不变淀粉酶活性不变活性丧失【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操作设计要求I选取100颗A小麦种子和B小麦种子,处理后,获得A小麦淀粉酶提取液和B小麦淀粉酶提取液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2取10支试管各加A小麦淀粉前提取液ImL,记为1-10号试管,再取10支试管加B小麦淀粉酶提取液ImL,记为Il-20号试管,20支都置于70恒温水浴15分钟设计对照实验3每支试管同时加入40的淀控制实验条件粉溶液2mL,置于40恒温水浴,5分钟后同时滴加盐酸2mL4测量每支试管中麦芽糖的含观察与记录实验数据量根据上述实验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步骤2中将试管置于70恒温水浴15分钟的目的是o(2)实验通过测定来判定淀粉酶含量的多少。(3)种子在萌发时,淀粉酶的含量会提高,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淀粉酶越多种子萌发率越高的原因是O8. (2022秋滨江区期末)小滨对课本中“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实验进行了拓展探究,实验过程如下:编号1%淀粉溶液试管12mL试管22mL试管32mL蒸馈水盐酸ImLImLNaOH溶液ImL加入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ImLImLImL37水浴IOmin10min10min体积分数0.4%的碘酒溶液2滴2滴2滴实验现象不变蓝变蓝不变蓝(1)小滨做本实验的目的是O(2)观察实验现象:2号试管内液体变蓝色,原因是o(3)出乎小滨预料的是:3号试管不变蓝。小滨查阅资料后,做了如下补充实验:取一支试管,先加入ImL橙黄色的碘液,再加入ImLNaOH溶液,橙黄色的碘溶液褪去颜色,由此实验结果,小滨猜想3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可能是:o9. (2022秋滨江区期末)小滨在学习酶的相关知识后,得知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液体的温度、酸碱度有关,查阅资料后得知还与液体中所含离子的种类有关。资料显示:氯离子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能否影响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滨进行如下实验:第1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表格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相应的试管中;试管1%淀粉溶液1%稀硫酸蒸储水碘液甲2mL0ImL2滴乙2mLImL02滴第2步: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1毫升稀释的唾液,然后摇匀;第3步:,观察并记录现象。(1)请你帮助小滨补充完整实验步骤第3步:(2)小江认为小滨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硫酸根离子(Sol)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请你帮小滨分析不合理的原因O(3)改进实验后,小滨再次进行了上述实验,若硫酸根离子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则预期观察到的现象是O四.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共1小题)10. (2020秋滨江区期末)化学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它们,流程如下: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过滤一气体滤液A加入过量的锌过滤滤液B固体甲LH固体混合物乙 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厂过滤固体丙滤液C请回答:(1)固体混合物乙中含X,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O(2)请写出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3)为了检验滤液C中的溶质成分,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O五.碳、一辄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共1小题)11. (2022秋滨江区期末)如图是某科学老师设计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1)在B装置的液面下降到安全线之前,不能加热氧化铜,这是因为O(2)实验中能表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o(3)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继续通CO,此时B装置的作用是o六.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共1小题)12. (2022秋滨江区期末)氯化氢(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称为盐酸。(1)在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现象是O(2)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通入HCl气体,直至溶液的pH=7,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的种类如图所示,则其中能使酚酸变红的是(选填“”“”或“”)。七.碱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13. (2022秋滨江区期末)小滨利用图示装置和药品验证可溶性碱的性质。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资料:碳酸肘遇水会出现蓝色沉淀物)。(1)验证可溶性碱能与酸反应。打开活塞a,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入稀盐酸。Ba(OH)2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O(2)验证可溶性碱能与CO2反应。完成(1)后,打开活塞b,向锥形瓶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立即关闭活塞bo然后(填实验操作)观察到现象可证明NaOH与CO2发生反应。(3)验证可溶性碱能与盐溶液反应。完成(2)后,装置乙中锥形瓶内的溶液呈红色,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CUSo4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据上述实验现象能否验证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判断并说明理由O88足里NdoH足蚩稀盐酸,3溶液活塞2渭5弹簧夹铲活塞b玻璃导管rU*Ba(OH)F溶液二甲乙A.斜面的机械效率(共1小题)14. (2022秋滨江区期末)小江用如图装置来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每次实验时,被拉的小车沿同一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如表是小江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实验次数斜面倾斜程度小车重量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斜面长s/m机械效率TlI较缓100.13133%2较陡100.2413最陡100.46166.7%(1)请计算第2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斜面机械效率与有关;(3)第3次实验时,小车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为_No九.伏安法测定电功率(共2小题)15. (2020秋滨江区期末)小滨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定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1A”。(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2)小滨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可能是o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额定功率为Wo(3)小江在进行实验数据处理时,算出了小灯泡的平均功率(如表),你认为这样处理数据是(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O(4)下列描述小灯泡功率P随滑动变阻器阻值R变化情况的图像中,正确的是0(5)某同学还想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于是将甲图中的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R,并使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保持2V不变,多次更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记录各次电流表的示数,在不更换其他器材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完成实验,他更换的定值电阻R的阻值不能大于O16. (2022秋滨江区期末)小滨要测量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电阻约为5)o实验器材有:蓄电池(输出电压为4V)、滑动变阻器(有102Al1.5Aw两种规格)、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各一只。(I)图甲是小滨连接的实物图,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无示数,经检查发现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这根导线上打“X”,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其改正。(2)实验中,小滨应选择规格为“”的滑动变阻器。(3)小滨按照上述要求及所选规格元件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电流表都有示数,但示数都较小,其原因可能是oA.小灯泡短路B.滑动变阻器断路C.小灯泡断路D.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太大(4)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小灯泡额定功率为Wo一十.探究电热的影响因素(共1小题)17. (2022秋滨江区期末)兴趣小组利用如图甲装置研究电热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一:电热跟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流越大电热越多;猜想二:电热跟导体的电阻大小有关,电阻越大电热越多。为验证猜想,实验步骤如下:将阻值为10和2O的电阻丝分别置于A、B两个盛满煤油的烧瓶(瓶塞上各插1根相同的玻璃管)中,按图甲所示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某一位置,记录此时电流表的读数I,通电一段时间,记录A、B烧瓶的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高度分别为Ahi、h2;断开开关,直至玻璃管中的液面降回各自初始位置;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读数为21,当通电时间与步骤相同时,记录A、B烧瓶的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高度分别为Ah3、h4o(1)科学研究倡导有依据的猜想,请说出生活中支持猜想二的一个实例:O(2)为使实验现象明显,经常会采用转换或放大的思想,为比较电热丝产生热量的多少,实验中体现这些思想的设计有O(3)本实验通过设计串联电路来研究电阻对电流产生热量的影响,可以控制哪些变量相同?。(4)步骤中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为Ao(5)步骤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朝哪个方向移动(填“M”或"N”)。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实验探究题分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的探究(共4小题)1. (2020秋滨江区期末)己知:在68°C时,Cu(OH)2会分解;在500时,Fe(OH)3会分解。两种物质的分解产物均为氧化物且化合价不变。装置气密性良好,试剂均足量,反应均完全,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分解。实验室现有Fe(OH)3、Cu(OH)2和少量杂质的固体混合物,某同学欲测定该固体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部分实验步骤如下:1 .将49g的样品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装置B的质量。II.连接好装置。缓缓通入N2一会儿,再开始加热并控制温度在I(XrC左右。反应结束后称量装置B的质量。IIL重复步骤II,控制温度在550左右。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装置B的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温度/室温100550B装置/g200203.6209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装置B中的试剂也是浓硫酸,那么装置C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B装置°(2)每次停止加热后仍需继续通N2,作用是使反应生成的水蒸气全部被B装置吸收。(3)样品中CU(OH)2的质量分数为40%O(4)若步骤H中物质反应不完全,则样品中Fe(OH)3的质量分数会偏大(“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样品【答案】(1)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B装置。(2)使反应生成的水蒸气全部被B装置吸收。(3) 40%o(4)偏大。【解答】解:(1)如果装置B中的试剂也是浓硫酸,那么装置C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B装置。故答案为: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B装置。(2)每次停止加热后仍需继续通N2,作用是使反应生成的水蒸气全部被B装置吸收。故答案为:使反应生成的水蒸气全部被B装置吸收。(3)氢氧化铜分解生成水的质量是203.6g-200g=3.6go设样品中CU(OH)2的质量分数为X。Cu(OH)LIoOjCnC+FbO981849gx3.6g98=49gx183.6gx=40%o故答案为:40%o(4)若步骤11中物质反应不完全,导致计算的氢氧化铁分解生成的水的质量偏大,则样品中Fe(OH)3的质量分数会偏大。故答案为:偏大。2. (2022秋滨江区期末)小金利用如图装置对相关问题展开探究。实验步骤及现象:按图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块状大理石置于B装置的有孔塑料板上。关闭止水夹K2,打开止水夹Ki,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B装置中装入稀盐酸,使其浸没大理石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此时在A装置处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当B装置中的物质仍在反应时,关闭止水夹Ki,打开止水夹K2,观察现象。请回答:请回答:(1)若将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换成氯化钙溶液,则按实验操作时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因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不能和氯化钙反应,因此溶液不能(2)步骤中C装置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先出现气泡,后生成白色沉淀:反应结束后C装置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填化学式)。【答案】(1)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不能和氯化钙反应(2)先出现气泡,后生成白色沉淀;NaCIo【解答】解:(1)二氧化碳与氯化钙不反应,所以将澄清石灰水换成氯化钙溶液,不会产生浑浊现象。(2)因关闭Ki,打开K2时,B中气体不能导出,会使B中液体进入C中,B中溶液含有盐酸和氯化钙,所以步骤中C装置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先出现气泡,然后生成白色沉淀,反应结束后C装置中溶液一定含有氯化钠,可能含有碳酸钠或氯化钙中的一种。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不能和氯化钙反应(2)先出现气泡,后生成白色沉淀;NaCL3. (2022秋滨江区期末)反应物的质量比不同可能会影响生成物的种类,为探究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种类,小乐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和方案(B、C装置中药品足量,且所有反应均充分进行):氧化铜和炭粉BCD【提出问题】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CO;猜想:C2;猜想:CO和C02。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I)实验时,若A处黑色粉末变红,则说明碳具有还原性(填写性质);(2)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填写现象),则可排除猜想。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用电子天平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A(试管+固体)反应前的质量m反应后的质量m2B+C(广口瓶+溶液)m3r114(3)若猜想成立,则理论上(m4-m3)=(mi-m2)(选填“V”>"或“=”),此时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CuO向加2Cu+CO2f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氯化铜为黑色,铜为红色,A处黑色粉末变为红色,说明氧化铜被还原为铜,因此说明碳具有还原性;故答案为:还原性。(2)猜想错误,则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可以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猜想错误;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碳与氧化铜反应后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因此A中减少的质量为生成的二氧化碳,B和C增加的质量则是吸收的二氧化碳质量,所以(m4-m3)=(mi-m2);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B方程式为C+2CuO=三三=2Cu+CO2t;oB故答案为:=;C+2CuOf51m2Cu+C2Io4. (2021秋滨江区期末)小金利用如图装置对相关问题展开探究。实验步骤及现象:按图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块状大理石置于B装置的有孔塑料板上。关闭止水夹K2,打开止水夹Ki,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B装置中装入稀盐酸,使其浸没大理石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此时在A装置处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当B装置中的物质仍在反应时,关闭止水夹Ki,打开止水夹K2,观察现象。请回答:(1)若将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换成氯化钙溶液,则按实验操作时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否。(2)步骤中C装置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先产生气泡后产生沉淀;反应结束后C装置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若将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换成氯化钙溶液,则按实验操作时不会出现浑浊现象,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不能和氯化钙反应。故填:否。(2)步骤中C装置中的盐酸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钙进入C中,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过量时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因此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先产生气泡后产生沉淀;反应结束后C装置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故填:先产生气泡后产生沉淀;NaCU二.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共2小题)5. (2020秋滨江区期末)小明和小天同学想“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否放热”,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小明的实验:取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30mL,用温度计测出其温度为13C,然后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固体,一段时间后再用温度计测出溶液温度为22C.由此,小明同学得出“NaOH与稀硫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小天的实验: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等固定装置省略)。向烧瓶内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观察到红墨水在实验过程中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由此,小天同学得出“NaOH与稀硫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请回答:(1)小明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请说明理由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2)小天的实验中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一转换法,他的实验能得出正确结论的关键是在装置中增加了导管a,导管a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起到连通器的作用,使液体更好的流下。【反思拓展】(3)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酚酎:试液,发现酚醐试液不变色。于是他认为他的实验中NaOH与稀硫酸两者已恰好完全反应。小天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是不可靠的,于是他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说明溶液呈中性。稀硫酸【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能放热,使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溶液温度升高,不能确定是溶解放热还是反应放热;故填: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2)小天的实验中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转换法,烧瓶上导管a的作用是起到连通器的作用,使液体更好的流下;故填:转换;起到连通器的作用,使液体更好的流下;(3)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酚酰试液,发现酚酎试液不变色。于是他认为他的实验中NaOH与稀硫酸两者已恰好完全反应。小天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是不可靠的,于是他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说明溶液呈中性。故填:紫色石蕊试液。6. (2022秋滨江区期末)小滨在探究氢氧化钠性质的时候发现将二氧比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是否发生了反应,小滨进行了如图甲的实验。集气瓶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分别用注射器向瓶内注入等体积的水或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并利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测出两次实验集气瓶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曲线如图乙:(1)注入与水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保证初始时集气瓶内气体体积与液体体积相同,不影响初始二氧化碳的浓度;(2)据图乙分析,写出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证据12时刻之后中二氧化碳浓度比中低;(3)请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答案】(1)保证初始时集气瓶内气体体积与液体体积相同,不影响初始二氧化碳的浓度。(2) t2时刻之后中二氧化碳浓度比中低。(3) C02÷2Na0H=Na2CO3+H2O,3【解答】解:(1)为了确保初始压强不变,同时变量只是溶液不同,所以需要保证初始时体积相同,不影响二氧化碳的浓度;故答案为:保证初始时集气瓶内气体体积与液体体积相同,不影响初始二氧化碳的浓度。(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后,浓度会降至更低,因此从图像可以看出,在t2时刻之后,中二氧化碳浓度比中明显降低,从而证明发生了反应;故答案为:t2时刻之后中二氧化碳浓度比中低。(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2+2NaOH=Na2CO3+H2O;故答案为:C02+2Na0H=Na2CO3+H2O0三.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共3小题)7. (2020秋滨江区期末)萌发的种子中同时存在两种淀粉酶,分别是淀粉酶和淀粉酶,它们都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酶的含量是种子萌发率的重要指标,淀粉酶越多,种子萌发率越高。某兴趣小组设计下列实验比较A小麦和B小麦中«淀粉酶的多少,从而选取萌发率高的小麦种子进行播种。【查阅资料】温度与PH对淀粉酶和淀粉酶活性影响pH<3.6温度t>60C淀粉酶活性丧失活性不变淀粉酶活性不变活性丧失【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操作设计要求I选取100颗A小麦种子和B小麦种子,处理后,获得A小麦淀粉酶提取液和B小麦淀粉酶提取液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2取10支试管各加A小麦淀粉酶提取液ImL,记为1-10号试管,再取10支试管加B小麦淀粉酶提取液ImL,记为11-20号试管,20支都置于70恒温水浴15分钟设计对照实验3每支试管同时加入40的淀粉溶液2mL,置于40恒温水浴,5分钟后同时滴加盐酸2mL控制实验条件4测量每支试管中麦芽糖的含观察与记录实验数据量根据上述实验信息,完成下列问题:(I)实验步骤2中将试管置于70恒温水浴15分钟的目的是将淀粉酶钝化,即失活。(2)实验通过测定麦芽糖的含量来判定淀粉酶含量的多少。(3)种子在萌发时,淀粉酶的含量会提高,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淀粉酶越多种子萌发率越高的原因是淀粉酶越多,种子的呼吸作用越旺盛,种子萌发率越高。【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淀粉酶可分为-淀粉酶和-淀粉酶两种,其中-淀粉酶不耐热,在温度70以上易钝化,而-淀粉酶耐热。实验步骤2中将试管置于70C恒温水浴15分钟的目的是将-淀粉酶钝化,即失活。(2)萌发的种子中同时存在两种淀粉酶,分别是淀粉酶和淀粉酶,它们都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实验中通过测量每支试管中麦芽糖的含量来判定淀粉酶含量的多少。(3)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性随种子的萌发时间迅速增长,使种子中的淀粉被分解成小分子糖类,以供幼苗生长所需。可见-淀粉酶越多,种子的呼吸作用越旺盛,种子萌发率越高。故答案为:(1)将-淀粉酶钝化,即失活;(2)麦芽糖的含量;(3) -淀粉酶越多,种子的呼吸作用越旺盛,种子萌发率越而。8. (2022秋滨江区期末)小滨对课本中“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实验进行了拓展探究,实验过程如下:编号试管1试管2试管31%淀粉溶液2mL2mL2mL蒸储水ImL盐酸ImLNaOH溶液ImL加入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ImLImLImL37水浴IOmin10min10min体积分数0.4%的碘酒溶液2滴2滴2滴实验现象不变蓝变蓝不变蓝(1)小滨做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酸碱性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2)观察实验现象:2号试管内液体变蓝色,原因是唾液淀粉酶在酸性环境下失去活性,无法催化分解淀粉。(3)出乎小滨预料的是:3号试管不变蓝。小滨查阅资料后,做了如下补充实验:取一支试管,先加入ImL橙黄色的碘液,再加入ImLNaoH溶液,橙黄色的碘溶液褪去颜色,由此实验结果,小滨猜想3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可能是:NaoH溶液能使碘液褪色。【答案】(1)探究酸碱性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2)唾液淀粉酶在酸性环境下失去活性,无法催化分解淀粉:(3) NaOH溶液能使碘液褪色。【解答】解:(1)小滨对课本中“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实验进行了拓展探究,根据实验步骤分别加盐酸、NaOH溶液,可知小滨在探究酸碱性对酶的催化作用的影响。因此小滨做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酸碱性对酶的催化作用的影响。(2)观察实验现象:1号试管内液体不变蓝色,2号试管内液体变蓝色,原因是唾液淀粉酶在酸性环境下失去活性,无法催化分解淀粉,所以淀粉遇碘液变蓝。(3)出乎小滨预料的是:号试管不变蓝。小滨查阅资料后,做了如下补充实验:取一支试管,先加入ImI橙黄色的碘液,再加入ImlNaOH溶液,溶液褪色,继续向试管中滴加Iml稀HCI中和NaOH溶液,溶液又恢复为橙黄色。由此说明NaOH溶液能使碘液褪色,从中,小滨也明白了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故答案为:(1)探究酸碱性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2)唾液淀粉酶在酸性环境下失去活性,无法催化分解淀粉;(3) NaOH溶液能使碘液褪色。9. (2022秋滨江区期末)小滨在学习酶的相关知识后,得知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液体的温度、酸碱度有关,查阅资料后得知还与液体中所含离子的种类有关。资料显示:氯离子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能否影响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滨进行如下实验:第1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表格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相应的试管中;试管1%淀粉溶液1%稀硫酸蒸储水碘液甲2mL0ImL2滴乙2mLImL02滴第2步: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1毫升稀释的唾液,然后摇匀;第3步:将2支试管同时进行37°C的水浴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1)请你帮助小滨补充完整实验步骤第3步将2支试管同时进行37的水浴加热:(2)小江认为小滨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硫酸根离子(S0:)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请你帮小滨分析不合理的原因稀硫酸中含有氢离子,不确定氢离子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效率有无影响。(3)改进实验后,小滨再次进行了上述实验,若硫酸根离子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则预期观察到的现象是乙试管蓝色首先褪去。【答案】(1)将2支试管同时进行37C的水浴加热;(2)不合理的原因是稀硫酸中含有氢离子,不确定氢离子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效率有无影响;(3)乙试管蓝色首先褪去。【解答】解:(1)第3步:将2支试管同时进行37C的水浴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2)设计对比试验时不能存在其它干扰离子,小江同学加入1%稀硫酸不但加入了硫酸根离子同时也带入了氢离子,所以在不知道氢离子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效率有无影响的前提下,不可以加入稀硫酸,结合题干中钠离子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无影响,所以此处应该为ImL1%硫酸钠溶液加入到乙试管。(3)如果硫酸根离子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根据淀粉遇碘会变蓝色,只要淀粉消失则蓝色就会褪去,那么改进实验后的现象应是乙试管蓝色首先褪去。故答案为:(1)将2支试管同时进行37的水浴加热;(2)不合理的原因是稀硫酸中含有氢离子,不确定氢离子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效率有无影响;(3)乙试管蓝色首先褪去。四.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共1小题)10. (2020秋滨江区期末)化学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它们,流程如下:X Cu Ag Zn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过滤气体滤液A加入过量的锌过滤1-气体滤液B固体甲LH固体混合物乙 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r过滤固体丙滤液C请回答:(1)固体混合物乙中含X,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Zn>X>Cu>AR。(2)请写出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AgN3=Cu(No的2+2Ag。(3)为了检验滤液C中的溶质成分,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铜离子、银离子。【答案】(1)Zn>X>Cu>Ago(2)CU+2AgNO3=Cu(NO3)2+2Ago(3)铜离子、银离子。【解答】解:(1)固体混合物乙中含X,说明锌比X活泼,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Zn>X>Cu>Ago故答案为:Zn>X>Cu>Ago(2)中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AgNO3=Cu(NO3)2+2Ago故答案为:CU+2AgNO3=Cu(NO3)2+2Ago(3)为了检验滤液C中的溶质成分,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是因为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则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反应生成的硝酸铜中的铜离子和过量的硝酸银中的银离子。故答案为:铜离子、银离子。五.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共1小题)11. (2022秋滨江区期末)如图是某科学老师设计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1)在B装置的液面下降到安全线之前,不能加热氧化铜,这是因为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