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清华简《大夫食礼》与《仪礼》再认识.docx

    • 资源ID:1036110       资源大小:15.9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清华简《大夫食礼》与《仪礼》再认识.docx

    清华简大夫食礼与仪礼再认识2023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十三辑整理报告出版,其中的大夫食礼凡两篇,原本编连为一卷,相附而行。两篇简背序号各自列序,分别为51简与14简,两篇关系也与传世仪礼诸篇与附经之“记”关系相似。传世文献仪礼十七篇中有公食大夫礼,记主国国君以食礼接待来聘之大夫,大夫食礼与该篇宾入载俎、设馔属食、三饭卒食诸仪节大体相类,整理者因以“食礼”名篇。传世礼书中述及饮食的内容,从重至轻为飨(字或作“享”)、食、燕(字或作“宴”)三种,飨礼牲、酒皆备;食礼主于饭,有牲无酒;燕礼主于酒。据仪礼聘礼,主国国君与来访的聘宾要举行两次飨礼、一次食礼,与副使一飨、一食,燕礼则无常数,主国大夫于宾介亦有飨、食。又据左传所载,飨礼当日或次日,往往继以燕礼,飨主恭敬,燕主亲好,可以说是二国相重、宾主尽欢了。飨、食、燕在左传国语中多有涉及,体现出了严格的等级秩序。春秋齐桓公时,管仲平戎于周,周襄王“以上卿之礼飨管仲”,管仲辞让,称齐之国氏、高氏为上卿,终受下卿之礼而还。但也在春秋时期,维系尊卑差序的宗法礼制有松动的趋势。晋景公使士会平王室,周定王享之,有般烝折俎,士会不明其故,周定王告之以“王公立铁,则有房烝;亲戚宴飨,则有肴烝,士会,归而讲求典礼,以修晋国之法”,可见典礼旷废已久。春秋末年孔子及其后学开始了礼书的修撰,礼记杂记所载“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土丧礼于是乎书",是讨论仪礼成书上限的核心材料。至于战国年间到西汉前期,孔门后学如何编订讲说,秦代如何散失亡佚,汉初高堂生如何传土礼十七篇,皆邈不可考。清华简大夫食礼之写定约在战国中期,庶几可补礼书流传的缺环。大夫食礼与仪礼公食大夫礼仪节大体相类,如列鼎庭中,俎在鼎南;设馔皆先醯豆而后食箧;三饭之前皆卷加席,三饭后皆有浆饮;卒食后皆撤俎归宾。从礼文详略来看,公食大夫礼在正馔、加馔陈设,宾祭正馔、加馔仪节部分叙述详尽,而大夫食礼则详于宾主侯相礼辞。与仪礼十七篇合观,二者结构上都呈现出整合归并同类礼文的特点:土相见礼主体部分是土与土相见,又载士见大夫、士尝为大夫臣者见大夫、大夫相见、大夫士庶人见君、他邦之人见君;聘礼主体部分是使卿(上大夫)聘问,兼载小聘使大夫(下大夫)之礼;大夫食礼主体部分记大夫与大夫大食之礼,兼记小食。揆诸仪礼通例,主人迎宾于门右,宾立于门左,主人先入以导宾;一辞而许为礼辞,再辞而许日固辞;升成拜,谓不敢拜于堂上,拜于堂下,主人辞之,升堂复再拜稽首,大夫食礼也一一吻合。大夫食礼也呈现出诸多不同于仪礼之处。比如仪礼中的“左还”(字或作“旋”)谓右转,“右还”谓左转,据右转时左手向外、左转时右手向外而言;大夫食礼则“左还”即左转,“右还”即右转。仪礼诸篇主人之席在阵阶上,西面,宾客之席在户牖之间,南面;大夫食礼宾席却在西阶上,东面,与主人相对,相当于仪礼诸篇介席所载。并且大夫食礼中出现了“县公”“莫敖”“连敖”“司马”等封君、职官名称,又有“五大夫”“七大夫”等爵名,体现出了鲜明的楚地特征。由此可见,大夫食礼固然属于先秦逸礼,与传世的仪礼十七篇文句、结构颇为相近,却并不属于同一具体的礼书系统。仪礼在传统经书之中,最称难治,历代学者耕耘不辍,或分节以明仪节起讫,或绘图以显面位陈具,或释例以求综贯微言,终能变易弥缝,发疑正读。而在学术史上,礼类文献曾有两次重大发现,都对仪礼研究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西汉初年,伏生传尚书二十九篇,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形成了各自的学术体系。景帝末年,鲁恭王坏孔子宅,得壁中古文,有逸书十六篇,逸礼三十九篇。直到哀帝初年,刘歆欲建逸礼、古文尚书及左氏春秋于学官,指称这“三事”“三学”皆优于学官所传:尚书二十九篇绝非完备,古文尚书篇目便多出十六篇,且简册完整,文字精善;左丘明亲见孔子,论本事作传,优于口传的公羊谷梁。至于逸礼,刘歆称“国家将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禅、巡狩之仪”,仪礼十七篇“则幽冥而莫知其原”,而多出的逸礼三十九篇“多天子诸侯卿大夫之制”,显然优于后仓就土礼推演的天子礼。然而出土文献研究终归要依傍既有的学术基础,尚书唯今古文共有的二十九篇可相参证,逸书十六篇无可取资,至东汉马融已言“绝无师说”;逸礼三十九篇也同样如此,只有奔丧投壶诸侯衅庙诸侯迁庙公冠等被采入大小戴礼记,其余诸篇也大都湮没无闻了。至于今古文共有的仪礼十七篇,经郑玄参酌去取,择善而从,形成了后世通行的经本。1959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在武威磨嘴子六号墓发掘出大量汉代竹木简,经整理释读,于1964年出版武威汉简,包括土相见礼特牲少牢有司燕礼泰射丧服及两篇服传,整理报告出版后,引起王关仕、沈文倬等学者关注,就仪礼成书时间、经记关系、汉代今古文及武威简师承家法等问题展开了长期讨论。此次清华大学刊布的大夫食礼是战国中期的礼类文献,与传世仪礼十七篇有诸多相同之处,又具有鲜明的楚地特征。整理者根据仪礼郑注以降逐渐形成的研究方法对之进行了考释与解读,希望能够为战国时期儒家学术、仪礼成书与流传的讨论提供新的资料。(作者:马楠,系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副教授)(2023年)

    注意事项

    本文(清华简《大夫食礼》与《仪礼》再认识.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