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设计解决方案培训资料.docx

    • 资源ID:1036117       资源大小:180.19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设计解决方案培训资料.docx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设计解决方案培训资料一.总则31、概述32、卖方的技术建议书要求42.1 技术建议书的内容格式要求42.2 技术规范书点对点应对要求5二、项目建设目标7三.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现状81 .概述82 .标准体系82.1 体系架构82.2 接口类型102.3 接口实现功能123 .本次工程建设规模134 .工程界面135、工程清单146 .系统架构156.1 总体架构156.2 机房环境/动力/门禁监控系统架构176.3 视频监控系统架构197 .使用接口208 .视频监控使用技术209 .网络架构2110 .传输带宽22四.设备功能需求221 .监控点的种类222 .性能指标232.1 精度要求232.2 动态响应时间要求232.3 总体要求242.4 电量测点242.5 温湿度传感器252.6 红外防盗报警器272.7 振动告警探测器282.8 烟感探测器282.9 水浸传感器292.10 能门禁292.11 电锁设备(任选一种)302.12 读卡器312.13 通用采集主机313 .良好的防护性能324 .可靠性325 .基本要求336 .机房监控需求34一.总则1、概述1.2卖方所提供的所有各项设备与系统(包含软、硬件)应符合技术标准的要求如下:(1)符合ISO、ITU-T>ETSKIMTC.IETF等有关标准。卖方应在其技术建议书中对符合有关标准的情况具体说明,并附上相应的全面技术资料。(2)符合中国电信集团公司CTG-MBOSS规范1.0(试行稿)。(3)符合YD/T5027-2005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4)符合YD/T1363.1-2005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一部分:系统技术要求;(5)符合YD/T1363.2-2005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二部分:互联协议;(6)符合YD/T1363.3-2005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三部分:前端智能设备协议;(7)符合YD/T1363.4-2005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四部分:测试方法。(8)符合中国电信集团2009年73号文无线基站动力环境及安防监控系统功能需求;(9)对以上规范的扩展定义及版本升级,卖方应予支持。(IO)若卖方的设备与系统包含自己的专用标准,应在其技术建议书中具体说明,并附上相应的全面技术资料。(Il)本文件中未给出,但ITU-T已有建议的系统设备性能与功能均应满足ITU-T最新建议要求。(12)卖方提供系统的功能、性能应完全符合卖方申明符合的标准,并满足或者高于买方提出的要求。此规范书中未说明但国际、国家与行业标准已有建议的设备功能与性能的条款,应符合相应的最新标准与建议。1.3卖方应按照本文件的要求提供报价与全面的技术建议。卖方提供的各项设备及系统的功能、性能应完全符合买方指明的标准,并满足或者高于买方指出的要求。关于本文件未规定的有关设备性能,卖方应提出建议,并陈述其理由。2、技术建议书要求2.1 技术建议书的内容格式要求卖方所提供的建议书应按照下列内容格式进行编制:(1)综述(2)工程技术规范书(3)工程技术规范书点对点应答(4)总体方案建议与全面设计(5)设备配置清单(6)所提供设备情况(机架面板结构、各类接口特性、安装方式及物理尺寸、供电方式及耗电量、设备或者机架接地要求、重量、温湿度等环境要求),并提供设备的正式使用时间及有关性能指标的测试记录文档°(7)系统连接图(8)场地及环境准备要求(9)工程进度安排(10)分工界面,要求图示并加以说明(三)测试及验收(12)培训计划(13)技术承诺(14)技术服务、支持、保修(15)所提供设备(软、硬件)技术文档及中华人民共与国信息产业部入网许可证(若无许可证,应给出可取得许可证的时间)。2.2 技术规范书点对点应对要求卖方的技术建议书中,要求对本规范书所提出各项要求进行逐条逐项答复、说明与解释,首先对实现或者满足程度明确作出“满足”、“不满足”、“部分满足”等应当,然后作出具体、全面的说明。在答复中,要求明确满足程度,并作出总结性的全面解释,不得仅有应答而无解释。说明中有“详见”、“参见”的,应指明参见文档中的具体的章节或者页码。(I)卖方应在技术建议书中作出系统解决方案与系统全面设计,同时提供设备的全面配置,并说明相应的计算方法及根据。(2)卖方在技术建议书中应说明对供货时间、安装、调测等进度的具体安排。(3)卖方在技术建议书中应说明给买方提供的技术文件、技术支持、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等的范围与程度。(4)卖方应在技术建议书中全面提供:设备原理、设备内部结构设备能提供的端口种类及数量设备性能硬件设备的外形尺寸、面板布置、进出线方式硬件设备的重量、安装方式与要求设备所需的电源种类、耗电量、电压及地线要求等卖方应在技术建议书中列出提供的书面技术资料全面清单。(3)卖方应承诺当所购置设备种类、数量发生变化时,保证所提供的价格折扣水平、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各类优惠条件不变。(4)本技术规范书应视为保证网络运行所需的最低要求,如有遗漏,卖方应予以补充,否则一旦中标将认为卖方认同遗漏部分并免费提供。(5)卖方应说明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充、应用范围的增加,其软件等扩容方式及其收费基准。(6)卖方应根据配置情况,全面列出各类设备、材料、工具与软件等的清单,并在报价中全面列出单价、合价等各项费用,同时应将卖方提供设备进行可拆分最小单元进行报价。(7)卖方应承诺在工程移交后,买方在后续及备品备件的设备订货时,同一类型的软、硬件设备价格至少不高于本次合同的价格。二、项目建设目标.本次工程建设目标与业务目标为:将南京机务段通信机房进行动力、环境、门禁、视频、安防系统等纳入电信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进行监控与管理。所有动环数据采集单元与摄像机均通过城域网接入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三.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现状1.概述系统保护单位为网络优化中心,系统构建在DCN网网管VPN内,设备在IT机房,系统要紧实现对电信各通信机房动力环境(动力系统、环境、安防)的集中监控与管理。主城及近郊分公司使用PTN网络进行承载,远郊分公司使用SDH传输网络方式进行承载。2.标准体系2.1 体系架构根据目前*电信监控系统部署现状,结合现有管理体制,本次工程建议采取下列方式进行建设,其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I综合网管I!J市级监控1中心I按照*电信村通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架构进行建设,本次各分公司C网机房动力环境监控机房接入*电信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进行统一监控管理。各分公司分监控站作为本地视频监控平台。其中:(DSC:本地网或者者同等管理级别的网络监控中心(网络级网管);中国电信集团通信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范中要求在一个本地网或者一条干线、一套系统范围内,建议选用一种电源、空调集中监控技术,以保证全网监控系统的统一性、完整性。(2) SS:区域管理保护单位(网元级网管);中国电信集团通信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范中要求根据各本地网通信网的具体情况,监控中心(Se)可下列设数个监控站(SS),监控站(SS)能够是监控中心(SC)远端监控台(本次工程使用方式),监控站(SS)也可不设。(3) SU:监控单元(局站);监控系统的最小子系统,由若干监控模块与其他辅助设备构成,监控范围通常为一个独立的监控局(站)或者大型局站内一套相对独的电源系统。中国电信集团通信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范中要求一个通信局(站)原则上只设置一个监控单元或者主监控模块。(4) SM:监控模块(电源、环境、门禁等);完成特定设备管理功能,并提供相应监控信息的设备。中国电信集团通信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范中要求各通信局(站)可根据具体情况,配置一个或者数个监控模块(SM)。监控模块分为自备式智能监控模块与附加监控模块两种形式。2.2接口类型(1) A接口:监控模块(SM)与监控单元(SU)之间的接口定义为“前端智能设备协议”相对标准;(2) B接口:监控单元与上级管理单位之间的接口定义为“局数据接入协议”;(3) C接口:区域监控中心(SS)或者监控中心(SC)之间,或者不同监控系统之间互连的接口定义为“系统互连协议”;(4) D接口:监控中心与上级网管之间的接口定义为“告警协议”。通过以上接口,电源监控系统可实现系统内不一致网络之间的互连及与其他网管的互连。2.3接口实现功能电源监控系统协议要紧包含A接口、B接口、C接口与D接口4部分协议:(1) A接口为“前端智能设备协议”;(2) B接口为“局数据接入协议”,处于一个SU与SS之间,一般是一个监控厂商内部的协议;(3)C接口为“系统互连协议”:C接口处于SC与SS之间,基于TCP/IP方式工作,使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其中SC作为客户,SS提供服务。其协议要紧内容包含用户登陆、用户请求系统结构、用户请求实时数据、用户请求报警信息、用户请求数据点历史与用户请求报警历史等17条,实现SS与SC之间实时数据、实时告警、历史数据、历史告警、系统组网结构与系统参数等信息的交互。(4) D接口为“告警协议”:D接口用于实现综合网管中心对SC与SS进行访问,使用基于TCP/IP的字符流传输方式,将SS或者SC设为置服务端,综合网管中心作为客户端,服务端向客户端主动上报告警数据。D接口在*电信集中告警系统中已有应用。3 .本次工程建设规模本次工程系统配置按照满足9个点的机房电源、环境、门禁、视频等监控要求进行配置。前端监控单元、监控模块,按照9个点接入机房数量进行报价。4 .工程界面动环系统前期工程界面如下图所示:粗实线为为卖方提维界而5、工程清单本次工程本规范界面内中卖方需要配置的设备如下表所示(单机房,包含对下列设备的安装调测)设备规格数量备注智能采集模块2路100M以太网络接口以上1个具备接入空调、油机、开关电源模块、温感探头、震动感应器、红外感应器、灯控开关等的232/485接口门禁系统要求采用一体化门禁设备1个232/485接口由智能采集模块接入,网络接口由多路协议转换器设备规格数量备注或智能采集模块接入双控灯开关1个开关灯用继电器220V,2A1个空调感应器2个同一机房2个空调空调遥控器2个同一机房2个空调温感探测头1个声光报警设备1套市电测点1个蓄电池测点1个直流测点1个震动感应器1个红外感应器1个油机控制器1个水浸探头1个门碰感应器1个空调室外机防盗探测头1个不;,盗探测头1个实现对该基站所有馈线的防盗割监控摄像头IPC1个参照视频部分规范书辅助材料以上设备接入必须使用的电源、线缆、端子材料1批可提出规格数量由买方负以购买6.系统架构6.1 总体架构*电信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市级监控中心区县分监SUSMSC综合网管控中心监控机房分监控中心视频监控中心卖方在遵循本规范书第一章总则所要求的有关规范条件下,也可提出自己合理的、优化的解决方案(包含环境/动力/门禁与视频监控系统架构),并符合本章要求的原则。6.2 机房环境/动力/门禁监控系统架构中国电信集团通信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范中要求根据各本地网通信网的具体情况,监控中心(SC)可下列设数个监控站(SS),监控站(SS)能够是监控中心(SC)远端监控台,监控站(SS)也可不设。本次工程使用市级设置监控中心(SC),每个区县设1个监控站(SS),监控站(SS)是监控中心(SC)远端监控台,监控中心(SC)与监控单元(SU)直连的二级架构。具体架构如下图所示:现有监控系统H通新建监控系统其它系统集中告警系统232/485TCP/IP(1)上图中中间部分为本次工程建设内容;(2)上图中SU、SC至SU与SlJ至SM之间接口,与部分SM模块为本规范书描述范围;(3)SC至SU之间接口使用*市电信制定之标准接口规范,详见*电信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二C)C)九年一期)技术规范书(SC至SlJ接口规范分册);6.3视频监控系统架构视频监控在各区县范围内进行管理,视频监控中心在各区县局,区县监控中心tIdl具体架构如下图所示:视频监控在每个区县监控中心进行落地;7 .使用接口如上图所示,机房监控需要完成SM经SU至SC数据采集及交互,共存在2个要紧接口:(I)SU与SM之间的接口使用232/485物理串行接口作为承载的ModbusRTU等工业采集总线协议或者SM厂家提供的私有协议,此接要紧根据现有监控模块可提供的现成接口进行接入。卖方应根据*电信现有SM设备型号及监控内容将SM模块进行接入。(2) SU与SC之间的接口使用TCP/IP协议进行承载的标准接口,由SU完成SM的接入与私有协议至标准协议的转换封装与解释,此接口由*电信根据信产部与电总有关规范进行定义,SU与SC分别遵照对接,详见*电信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二OC)九年一期)技术规范书(SC至SU接口规范分册)。如SU只能提供厂家内部接口协议(B接口),卖方应特别进行说明,提供B接口完成接入所需要的有关文件并提供必要的协助工作。8 .视频监控使用技术本次工程视频监控使用IPCanIera方式,将网络摄像机采集视频直接按照预定编码格式使用TCP/IP进行传输。卖方应说明提供设备是否具备网络摄像机接入功能。9 .网络架构*电信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二。九年一期)网络架构说明如下:说明:主城区及近郊片区通过PTN网络进行承载,涪陵万州片区通过MSTP网络进行承载,监控前端直接通过PTN/MSTP提供的FE端口接入网络。主城6区均在新牌坊落地,视频图像保留在无线网优监控终端本地硬盘上,环境数据上传至C网动力环境监控平台;分公司数据首先在分公司端局落地,视频图像保留在本地硬盘上,环境数据上传至C网动力环境监控平台。10 .传输带宽前期工程中动力/环境/门禁监控与视频监控共用1个2M进行传输。动力/环境/门禁监控模块接入SU进行封装,出1路IP端口视频监控摄像头直接出1路IP端口,IP端口直接接入PTN网络/传输网络的FE端口。视频监控数据在区县监控中心落地,不再上传至市级监控中心SC平台,动力/环境/门禁监控数据上传至市级监控中心SC平台,卖方应使用具体模型计算各层面数据流量及传输带宽。四.设备功能需求1.监控点的种类监控点按照信号性质要紧分成下列几种:模拟输入信号测点(AI-AnalogInput);数字输入信号测点(DI-DigitalInput);数字输出操纵点(DO-DigitalOutput)o2.性能指标2.1 精度要求直流电压测量精度优于0.5%1蓄电池单体端电压测量误差不大于±5mv2V,其它电量测量精度优于2%,电量模拟量测量精度优于5%1故障告警准确率100%2.2 动态响应时间要求下列各项指标指的是监控信号从设备送出后,在网络上的传输与监控系统中的处理时间;假如是拨号连接,则扣除拨号时间。假如系统使用告警过滤功能,时间指标可适当放宽,但不能超过30秒。DI信号从监控点发出上传到监控中心的动态响应时间应不大于10秒;DO信号从监控中心下命令到监控点的动态响应时间应不大于10秒;(扣除智能设备内部响应时间)AI信号从监控点上传到监控中心的动态响应时间应不大于16秒;对蓄电池组的监测应能根据蓄电池电压变化率自动调整采样周期,记录电池充放电全过程;2.3 总体要求所有设备务必使用直流供电方式,且直流工作电压范围不低于4iVo所有设备须能习惯安装现场的温度、湿度、海拔与电磁环境,且不影响被监控设备的正常工作。所有设备须具有良好的电气隔离性能,不得降低被监控设备的交直流隔离度、直流供电与操纵系统的隔离度;开关电源等智能设备的通信接口在接入监控系统前,务必加装端口浪涌保护器。所有设备应具有符合ITU-TK.20建议的抗雷击及过电压保护能力。应具有自诊断与自恢复及来电自启动功能。对数据紊乱、通信干扰等可自动恢复;对软、硬件故障及通信中断等应能诊出故障并及时告警。采集模拟信号时,配置的变送器、传感器要求以电流信号输出;采集开关量信号时,配置的变送器、传感器要求以电流信号或者干接点信号输出。2.4 电量测点交流掉电传感器技术参数:供电电压:无须供电。输出信号:干接点输入电压范围:0-450V,高于85V认为是有电压,低于30V认为是无电压。输出接点可通过电流:5m.直流掉电传感器技术参数:供电电压:24V隔离电压:150OV输出信号:电压:0-3V、电流:0-3V测量范围:电压45-60V、电流10-300.电量测点安装选点原则:三相电压测点应安装在市电/油机切换开关上端口。交流电压/直流电压测点前端应加装保险装置。变送器应集中安装在变送器箱内,变送器箱靠近低压配电设备安装。单独供电的变送器(传感器)务必在供电线路前加装保险装置。2.5 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工作环境参数要求如下:供电电压:11V-13V工作电流:40mA输出继电器额定电流:250mA出线方式:传感器下方出线工作环境温度:-20oC+60°C工作环境湿度:5限95%无结露温度回差:1。C湿度回差:3%温度告警门限:0oC-59oC,可设置为高于温度告警门限使继电器动作,也可设置为低于温度告警门限使继电器动作湿度告警门限:0%-100%,可设置为高于湿度告警门限使继电器动作,也可设置为低于湿度告警门限使继电器动作响应速度:超限发生后500ms内继电器动作输出信号:干接点温湿度传感器安装选点原则:温湿度传感器用来监控机房/基站的温度与湿度,应安装在空气流通顺畅、能反应机房/基站实际温湿度变化的位置。避免安装在空气流淌不畅的死角o避免安装在空调通风孔等温度变化较快的地方,避免被冷、热风机或者空调的风直吹。温湿度传感器的通风口不应被其它设备或者线槽挡住。2.6 红外防盗报警器.红外防盗报警器应具备入侵报警、防拆报警、故障报警等功能,且能与门禁系统联动,实现自动撤布防。.红外防盗报警器技术参数:检测机制:红外与微波双鉴。覆盖范围:大于12m*17m0预热时间:小于40秒。报警时间:小于2秒。供电电压:12VDC输出信号:CMOS接点工作电流:20mA输出信号:干接点红外防盗报警器的安装选点原则:应尽可能避免障碍物的阻挡,使所监视的区域处于视场角的有效范围内;关于外形横、综尺寸不超过0.5米的障碍物,探测器距障碍物的距离不小于2.5米;关于外形尺寸超过0.5米且无法避免时,应适当增加探测器的数量。重点覆盖机房大门、窗户、空调室外机等。2.7 振动告警探测器振动告警探测器务必具备防误报功能,且灵敏度连续可调,外力传感无方向性。振动告警探测器能够并联输出告警信号。2.8 烟感探测器.支持感烟、感温两种探测方式;烟感探测器工作环境参数要求如下:供电电压:12VDC静态电流:8mA报警电流:35mA工作温度:-10°C-50oC工作湿度:95%RH监视面积:20m2指示灯:10秒闪一次输出信号:干接点灵敏度等级:感烟一级0.23dBm,感温一级级动作温度为57烟感探测器的安装选点原则:应在设备上方吸顶安装;假如设备上方有40厘米以上高度的横梁,则应增加一个烟雾探测器;安装位置应躲开风口;每个机房/基站至少安装2个烟雾探测器;建议每30平方米范围安装一个烟雾探测器,关于面积不到20平米的基站,能够只安装一个烟雾探测器。2.8 水浸传感器水浸传感器技术参数:供电电压:24VDC输出信号:干接点探测水深:约1毫米工作电流:20mA.水浸传感器安装选点原则:应安装在易进水或者积水的低洼位置,如空调、窗户、门与馈线窗的下方或者邻近。2.9 智能门禁1 .应安装在门轴远端;若对开门,应两扇门都安装门磁。在门关闭时,干簧管与磁铁应完全吸合,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厘米。2 .使用单面刷卡门禁,优选与锁一体化的智能门禁设备。3 .具有来电自启动功能。4 .智能门禁应支持系统自诊断功能,且故障或者断电时保持锁门状态,且不影响钥匙开门。5 .智能门禁的故障不影响通用采集主机与视频服务器的正常使用。6 .应具备储存6000条以上告警信息或者历史记录的能力,使用先进先出的存储机制,且在掉电后所储存的信息不能丢失。7 .具备远程数据配置及升级功能。8 .应具备钥匙或者机械旋钮开启功能,并能给出不一致的信息,以便监控系统分辨出钥匙开门与机械旋钮开门。9 .门禁操纵器要求:.电源要求:直流电源输入,正常工作电流小于1A;.可接入1路读卡器,读卡器电源为直流,读卡器接口应兼容WIEGAND.HlD系列、MOToLORA系列读卡器;.对监控中心联网的通信接口为符合IEEE802.1规范的以太网接口;.具备至少5路Dl与3路DO通道,同时具备至少1路手动按钮开锁接口,1路电锁操纵接口,电锁操纵接口的触点容量需要达到2A、30VDC;.可接入常闭锁、常开锁与脉冲锁;.具有非易失存储器,门禁操纵器掉电后事件记录不应丢失;能够管理大于3000个用户。2.10 电锁设备(任选一种).脉冲锁电源要求:DC;开锁电流:小于1.5A;最小开启时间:小于1秒;通电状况:脉冲;持续通电容忍时间:大于1分钟;断电时应具备钥匙开门功能。.磁力锁电源要求:DC;开锁电流:小于1A;最小开启时间:小于1秒;通电状况:连续;吸合力:大于230Kg;断电时应具备钥匙开门功能。2.11 读卡器.优选ID卡读卡器,输出接口应是WIEGAND标准、HID系列读卡器、Motolora系列读卡器之一。.能够使用IC卡读卡器。2.12 通用采集主机对监控中心联网的通信接口为符合IEEE802.1规范的以太网接口,接口协议须符合YD/T1363-2005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的要求。1 .应具备储存100OO条以上告警信息或者历史记录的能力,使用先进先出的存储机制,且在掉电后所储存的信息不能丢失。2 .具备至少同时接入5台智能设备、10个DI信号、20个AI信号,与输出5路DO的能力,而且扩充简捷。3 .应具有连接PC的接口,通过该接口能够灵活设置及调试参数,并熟悉到其管辖范围内的当前告警信息及设备运行状态;4 .具备远程数据配置、升级与加载运行程序的能力。5 .具有来电自启动功能。6 .良好的防护性能(1)前端采集设备应具有很好的电气隔离性能,不得因监控系统而降低被监控设备的交直流隔离度、直流供电与操纵系统的隔离度;(2)采集模块的外壳应接地良好,并务必满足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的有关要求;(3)前端采集设备应具有符合ITU-TK.20建议的抗雷击及过电压保护能力;7 .可靠性(1)设备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与刚度,不易破旧、变形,其安装固定方式应具有防震与抗震能力;(2)前端采集设备应有很高的可靠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应大于100,000小时,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应小于0.5小时。整个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应大于2年;(3)前端采集设备应支持系统自诊断功能;监控系统硬件设备故障时,不应影响被监控设备的正常工作;(4)在传输中断时,前端采集设备或者监控模块能自动在本地储存历史数据,具有来电时自启动功能,同时能够并将储存的数据上送至服务器;8 .基本要求(1)前端设备应使用模块化结构,使之具有最大的灵活性与扩展性并充分考虑安装,保护的方便。(2)构成前端采集系统的硬件应尽可能使用通用设备,要求选用的设备具有很高的稳固性与可靠性;(3)前端采集模块应尽量使用-48V基础电源供电,并应在供电线路的基础电源侧安装与线径相匹配的熔断器。(4)前端设备的接口协议应遵循行业、信产部、中国电信、*电信规范中有关规定;(5)前端采集模块与各类传感器与变送器的接线应使用结构化布线并提供完整的接线位置参照表,以方便保护。(6)监测机房环境使用的传感器与设备应选用公安消防部门认可的产品。(7)设备的防护性能应遵循信行业规范中有关规定;(8)前端采集设备应能习惯安装现场温度、湿度及海拔等要求。6机房监控需求目前的机房建设4路视频监控系统,实现24小时监控,回放不低于半个月。南京自在电子实业有限公司陈义胜13770658597

    注意事项

    本文(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设计解决方案培训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