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部分研究生导师简介.docx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部分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汝莘,男,1955.8,博士、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山东农业大学“1512”第三层次,教育部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理事,农业工程学报编委,山东省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政府农业专家顾问团农机分团副团长。要紧研究方向:1、农业机械设计与材料改性;2、农业机械化与管理信息系统;3、农业机械与装备。科研及获奖:1、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多功能高效联合收获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子课题;2、主持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玉米揉切压捆青贮机的研制”;3、主持山东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自走式青贮打捆玉米收获机的研制”3、主持泰安市科技局“温室电动爪式松土机的研制”等;4、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小农经济整合路径与制度创新研究”;5、参加中国工程院“农业机械化进展战略研究”课题等。在国家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SCI/EI收录10篇。参编教材、著作4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申请专利5项。专利申请与授权:1 .新型小麦精量播种机,200420041215.X2 .新型温室电动爪式松土机,200520053896.13 .卡扣式草捆打结器(已受理),200810013801.64 .秸秆青贮机喂料与送绳自动操纵系统,200820173520.25 .背负式玉米摘穗秸秆粉碎打捆联合作业机,200820173521.7联系电话:0538-8241823张晓辉,男,196Ll出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机电学院院长,院教授委员会委员,山东农业大学“1512”第三层次,山东农业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心目中的十大优秀教师”,山东省精品课程农业机械学主持人,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收获加工机械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农业机械学报、农机化研究、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编委,国家及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要紧研究方向:1 .农业机械设计与材料改性(博士)2 .农业机械与装备(硕士)3 .农业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科研及获奖:近年来主持及参加GBL80型旋耕播种联合作业机的研制、3MG30型果园弥雾机的研制、播种机工艺性故障自动监控系统的研制、5XZ1.5型重力式种子精选机的研制、3MGQI型牵引式果园弥雾机的研制、2BQ10型机械定量气流分配式集中排种系统的研制、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玉米种子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研究、玉米揉切压捆青贮机的研制、气流辅助式喷杆弥雾机的研制、烟草农业工程技术与智能化装备研究等多项省部级及国家支撑计划科研课题,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家专利3项,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农业机械学副主编,在农业机械学报、农业工程学报、仪器仪表学报国家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专利申请与授权:1.新型背负式果园弥雾机,ZL01215916.64 .气流式一阶集排式排种器,200710015920.05 .温室型电动弥雾机,200720023071.9联系地址:山东农业大学机电学院邮政编码:271018联系电话:05388246108,E-mail:zhangxh李法德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院教授委员会委员,山东农业大学“1512”第三层次人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分会第七届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畜牧机械分会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1962年8月生于山东省潍坊市。1983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系并留校任教至今。期间,1986年9月至1989年6月在江苏大学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学习并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2年6月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专业学习并获工学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于2001年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2002年6月被山东农业大学聘任为教授。2006年6月被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4月至2007年4月,在日本国立食品综合研究所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学习研究。要紧研究领域:1、新型农业机械与装备的优化设计与开发;2、高新技术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新型电场加工与处理技术);3、新型农产品加工机械与装备的优化设计与开发(新型干燥技术与设备开发4、农产品(食品)加工标准化研究等。科研课题及奖励目前在研项目:1、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进展计划(863)先进技术领域秸秆收集固化成型关键技术及装备重点项目“棉花秸秆收获技术与装备技术研究”子课题:低茬收割技术与部件试验研究;2、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研制子课题:智能化变量个体补饲设备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编号:2006BAD11A0904);3、主持畜禽精准养殖信息化采集关键技术研究(山东省数字化农业关键技术研究子专题:SDSP2004-0720-05);4、主持留学归国人员基金项目:豆浆通电加热过程中电极表面污垢形成机理研究;5、参加“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规模化沼气工程沼液、沼渣高值利用,主持子课题:沼气工程消化液大回流工艺;6、参加948项目:农业用复极连续式电生功能水生成系统关键技术的引进;7、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奶牛发情自动化辅助诊断系统的研制。已完成的有关项目:1、肉类食品物料的电导率及其应用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博士科研基金项目);2、通电加热对食品物料电导率及其质量的影响(省自然基金,批准号:Y2003.B01);3、奶牛精细饲养工艺流程关键技术设备的优化设计与开发(863子专题:2003AA209050-5);4、农业部标准化建设项目:甘薯粉丝加工技术规范与甜玉米罐头加工技术规范;5、种子加工机械微机操纵与优化设计研究(省科委攻关项目);6、9SJ-150型家用饲料加工机组的研制(巨菱集团);7、3MG30型果园弥雾机的研制(省科委攻关项目);8、电场下水分移动机理及其节能干燥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干燥中的粮食水分移动与电磁感应强度间的有关模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肉牛青粗饲料生产加工利用技术(国家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子课题)。专利申请与授权:1 .畜类动物采食量检测仪(有用新型)ZL20052008612422 .喷射式机动地下施药机(有用新型)ZL200720017521.33 .一种测定淀粉糊化温度的方法(发明)ZL02149307.34 .奶牛数字化精准饲养装置(发明)申请号:200810013818.15 .一种饲养精料自动补饲设备的槽轮式计量装置(发明)申请号:200910014207.36 .一种饲养精料自动补饲设备的槽轮式计量装置(有用新型)申请号:200920019530.5获奖情况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9年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指导硕士研究生孙玉利(2005届)获2006年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本科生烟承梅(2005届)获2006年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本科生谭树迎(2008届)获2009年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发表论文与著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SCI/EI收录20篇。作为副主编,编写“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部、参编“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教材1部、其它教材1部。参编新西兰奥克兰大学(TheUniversityofAuckland)MohammedM.Farid教授(ProfessorofChemicalEngineering)主编的、由Taylor&FrancisGroup出版的专著MathematicalModelingofFoodProcessing一章OhmicHeatinginFoodProcessing。目前,还担任了AppliedEngineeringinAgriculture>JournalofFoodProcessEngineeringFoodandBioprocessTechnology:AnInternationalJoUrnal等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联系电话:0538-8246106;手机:13793836289侯加林,男,1963.1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机电学院副院长,院教授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子分会第七届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山东省电子学会会员。e-mail:jlhou联系电话:13605388153,0538-8246121一、要紧研究方向:1、测试技术与自动化装置;2、精确农业与信息化技术;3、生物环境操纵与信息技术二、科研、教学课题已结课题1、基于作物模型的温室智能操纵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山东农业大学博士科研基金项目);2、精准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开发与应用(“十五”攻关课题,批准号:2002BA207B),3、面向农林学应用的三维植物生长建模与可视化研究(国家重大自然基金课题,批准号:60073007),4、温室番茄生长建模与智能管理研究及软件开发(863子课题,批准号:2003AA209012),5、嵌入式智能暖气表的研制与开发(山东省教育厅,批准号:32355)。6、农业机械化工程研究生教学研究与课程体系改革(山东省教育厅)7.装甲车辆发电机性能综合测试系统开发(中国人民解放军72690部队)在研课题1 .基于GPRS果园旱情预警预报监控系统(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万,第一位)2 .全自动果园灌溉自动操纵系统(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万,第一位)3 .苹果产业技术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万,第一位)4 .高等学校基础学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10万,第一位)5 .炮控精密部件故障检测与诊断项目开发书(中国人民解放军72690部队,10万,第二位)专利申请1 .基于ZigBee智能暖气表的研制与开发,第一位,申请号200920018006.62 .多功能微型制粒机,第二位,ZL2006200094442三、09年发表论文1 .装甲装备发电系统综合检测调试平台设计与开发,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国际一级核心),2009.6,通讯作者2 .基于ZigBee自动抄表的无磁热量表的设计与实现,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国际一级核心),2009.8,通讯作者4 .Theresearchanddevelopmentofnon-magneticheatmetersbasedonZigBeeandGPRS,IEEE20099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onicMeasurement&Instruments(El检索),通讯作者5 .ApplicationofActivePowerFilteringControlTechnologyinRestrainingaHarmonicIEEE2009InternationalSymposiumonMicrowave,Antenna,PropagationandEMCTechnologiesForWirelessCommunications(MAPE2009)(El检索),通讯作者6 .TheColorDisplayTechnologyBasedontheThinFilmInterferenceThe8,hPacificRimConferenceonLasersandElectro-Optics(CLEOPacificRim2009)(El检索),通讯作者7 .PSO算法在番茄生长发育模型参数估计的应用研究,农业工程学报(El检索),2009增刊,第一作者8,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温室智能操纵系统,农机化研究,2009.2,第一作者9 .基于改变物体表面电荷面密度的避雷原理及实验,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9.12,通讯作者10.全面实施电子技术实验改革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01,核心期刊,第一作者近三年,在国家一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El检索的有12篇。近两年奖励情况:1.2008年获山东省教育厅颁发的“大学生机电创新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2008年获“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3.2008年获“瑞萨杯”全国大学生超级MCU模型车大赛优秀指导教师;4.2009年获“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刘贤喜,男,1963.8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高级会员;院教授委员会委员;MIE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农业大学网络与教育技术部主任。要紧研究方向:1.计算机仿真与CAD/CAM集成;2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与软件开发。3 .计算机图形学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科研课题及奖励主持科研课题:1、基于网络的虚拟仿真平台系统(总装备部);2、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农产品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研究(省教育厅);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研制”(子课题);4、总装备部“十一五”科研项目子课题“金属射流在脉冲大电流作用下的MHD仿真研究二在国家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篇,SCI/EI收录4篇。联系电话:0538-8249752吕钊钦,男,1962年6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主任,中国农机学会理事。长期从事农业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运用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要紧研究方向:1 .农业机械设计及理论2 .车辆运用与维修工程3 .农业机械与装备。科研及获奖:近几年,主持或者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省部级与教育厅科研课题5项,与企业合作横向研究课题2项,山东农业大学青年基金研究课题1项。在农业机械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等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28篇,其中冬小麦断根铲最佳结构参数试验研究、汽缸套电镀铭厚度精密测控系统设计等7篇论文被El收录;国家发明专利1项,有用新型专利3项。指导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获省级优秀指导教师2次;大学生毕业论文省级优秀论文一篇、省级优秀论文指导教师1项,校级优秀论文一等奖指导教师1项。其中,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花生抗灾与节本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82013.12),研究内容要紧包含花生栽培技术、施肥技术与花生机械技术三大关键技术研究,国家支持项目经费120万元,本人负责花生栽培机械化作业技术研究工作,设计研究适合花生套播技术、花生地膜覆盖回收技术、花生收获作业的新型花生机械。农业部科技攻公关项目子课题果树标准化施肥机械研制(2009.22011.1),目标是研制一种新型果树施肥机械,以解决果树标准化施肥机械化作业难题。山东省烟草局烟草机械重大科技公关项目子课题“3MSY1型烟草苗期地膜回收机研制”(2008.12009.9),已通过科技鉴定。本项目研究设计了一种烟田苗期地膜回收机,要紧由机架、动力传动机构、仿形限深机构、护苗切膜机构、起膜卷膜机构、卷膜辑角度调节机构等构成,本机可与田园管理机配套使用也可自带动力,经省级农业机械质量检测站检测结果:地膜回收率H95%,纯工作小时生产率为0.22hm7h,适用垄距为900120Omnb适用垄高025OmIn0国内首次创新性的设计出了适合烟草苗期地膜回收作业的机械,解决了烟草地膜回收难题,为实现烟草地膜回收机械化作业提供了要紧保证,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国内首创,填补国内空白。经山东省省级科技查新咨询单位查新证明:3MSY1型烟草苗期地膜回收机既适合垄作种植模式,也可应用于平作种植模式作物(如棉花)苗期地膜回收,国内未见相同文献报道。为保护本项目研究成果,作为第一发明人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与国家有用新型专利1项。承担的要紧研究课题(1)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花生抗灾与节本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要紧负责人之一,2009.82013.12(2)农业部科技攻公关项目子课题果树标准化施肥机械研制,主持人,2009.2-2011.12(3)山东省烟草局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小型烟田苗期地膜回收机设计研究,主持人2008.12009.10;(4)山东农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多功能小麦断根机设计研究,主持人,2007.12-2009.12o要紧成果(1)小型烟草苗期地膜回收机,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0910018514.9,设计人:吕钊钦等.(2)多功能微型制粒机,有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0620094444.2,设计人:吕钊钦等,2007.11.28(3)新型动力离合装置,有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0620011856X,设计人:吕钊钦,2007.11.28(4)小型烟草苗期地膜回收机,国家有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0920225770.0,设计人:吕钊钦等.(5)作为第一主持人完成了山东省烟草局科技公关科研项目3MSY-I型烟田苗期地膜回收机研制,并于2009.9通过科技鉴定,研究成果填补国内空白。(6)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省级优秀指导教师,2006.9(7)山东省本科优秀毕业论文省级优秀指导教师,2007.12(8)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省级优秀指导教师,2009.8发表的要紧论文1 .吕钊钦等。冬小麦断根铲最佳结构参数试验研究EI检索收录,农业工程学报,2009,25(8):102106Experimentandstudyonthebeststructureparametersofroot-cuttingshovelforwinterwheatJ,TransactionsoftheChineseSocietyforAgriculturalMachinery,2009,25(8):102-1062 .王贵荣,吕钊钦(通讯作者,导师)等。鱼病诊断短信平台设计与实现EI检索收录,农业工程学报,2009,25(4)ASMS-platformsystemforfishdiseasediagnosisintelligently,TransactionsoftheChineseSocietyforAgriculturalMaChinery,2006,37(6):162163.吕钊钦,李汝莘等.冬小麦增产技术中机械断根方式的研究EI检索收录.农业工程学报,2006,22(4):103106.1.vZhaoqin,LiRuxin,etal.Mechanicalroot-cuttingmodelsforincreasingtheyieldofwinterwheatJ.TransactionsoftheChineseSocietyofAgriculturalEngineering,2006,22(4):103-106.吕钊钦,李汝莘等.小型小麦断根机的设计EI检索收录.农业机械学报,2006,37(6):162-163.1.vZhaoqin,LiRuxin,etal.Studyofsmallroot-cuttingmachineofwheatJ.TransactionsoftheChineseSocietyforAgriculturalMachinery,2006,37(6):162163.3 .吕钊钦等.汽缸套电镀铭厚度精密测控系统设计EI检索收录,农业机械学报,2005.21(6):103106.StudyonNontroughElectricplatingTechniqueofCylinderLinerAbrasion,TransactionsoftheChineseSocietyforAgriculturalMachinery,2005.21:103106.4 .吕钊钦等.发动机气缸无槽电镀工艺研究EI检索收录,农业机械学报,2000.21(6):110114.StudyonNontroughElectricplatingTechniqueofCylinderLinerAbrasion,TransactionsoftheChineseSocietyforAgriculturalMachinery,2000.21(6):1IO114.5 .吕钊钦等.超小型磨粉机设计研究EI检索收录,农业机械学报,1999.20(5):107110.DESIGNANDSTUDYONAMICRO-MILL,TransactionsoftheChineseSocietyforAgriculturalMachinery,1999,20(5).吕钊钦.冬小麦断根机械化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05.1.vZhaoqin.Studyonkeytechniqueofroot-cuttingmechanizationforwinterwheatD.ShanDong:Shand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2005.6 .李艳,吕钊钦(通讯作者,导师)。新型玉米灭茬旋耕机的设计,农机化研究,2007.6Stubble-cleaning&RotaryCultivatingMachineofCorn,JOURNALOFAGRICULTURALMECHANIZATIONRESEARCH,2007.611.石林,吕钊钦。银铝合金刷镀工艺正交回归试验研究,农业机械学报,1999.20(2):121123.BriefReportonResearchWorksofOnePaper,TransactionsoftheChineseSocietyforAgriculturalMachinery,1999,20(2)联系方式:电话:0538-8249830;手机:13685484514王会明男汉族1953年11月14日生,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莱芜市人,197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内燃机专业,现任山东农业大学机电学院交通系副主任,山东内燃机学会理事。要紧研究方向:1、汽车节能与新能源。2、汽车尾气净化与性能检测现研究的课题:1、降低生物柴油NOx排放的研究。2、降低生物柴油粘度及冷凝点的研究。3、喷油泵实验台自动量油系统的研究。4、树干电动注液器的研究。5、花椒油生物柴油的理化特性研究。6、花椒油生物柴油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特性的研究。发表的重要论文:1、在农业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农机化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学报油料与油脂学报车用发动机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内燃机与动力装置等杂志发表论文47篇,其中被El收入10余篇。主编教材:拖拉机与汽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出版。汽车电器设备副主编,山东科学出版社96年5月出版。拖拉机汽车学参编、主审,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出版。获奖及专利情况:永磁交流发电机稳速器的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专利:永磁交流发电机稳速器,专利号:88219931.5多用切片机专利号:ZL92237287.X树干电动注液器专利号:200520124941.2o联系电话:0538-8249830王金星,男,197L9出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中心主任,山东农业大学“1512”工程第三层次。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基础分会委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与山东省农业机械标准化委员会委员。1994年7月本科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1997年7月硕土研究生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6年3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学位。主讲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与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近年来,先后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曾先后赴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英国曼城与中国北京、西安、济南等地出席了五次机械测试技术与仪器科学与技术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负责制定了两项涉及新一代GPS标准体系的国家标准。博士学位论文获得了华中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奖。要紧研究方向:(1)机械测试理论与技术;(2)制造系统与自动化;(3)机械电子工程。科研课题及奖励近年来,作为要紧完成人之一,参与了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现代产品几何规范(GPS)技术标准研究与制定”、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新一代GPS标准体系的理论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14“棉花加工成套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与山东省科技厅项目“滚动轴承智能数显测试系统的研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目前,正主持下列四项课题:(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14“棉花加工成套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子课题“棉花异性纤维动态识别技术”(项目经费15万,研究时间2007-2009年);(2)山东农业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形状公差坐标测量的不确定度研究”(项目编号:23461,经费5万,研究时间2007-2009年);(3)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科技重大专项“烟草农业工程技术与智能化装备研究”课题“烟草打顶机械研究与开发”(项目经费1575,20082010年);(4)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新一代产品几何规范(GPS)标准体系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经费4.5万,2009年-2011年)。作为项目要紧完成人之一,参与完成了下列课题的研究工作:(1)华中科技大学完成的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新一代GPS标准体系的理论研究”(2002-2006项目编号0301,经费50万);(2)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与郑州大学共同完成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现代产品几何规范(GPS)技术标准研究与制定”(2(X)2-2006年,项目编号2002BA906A20,经费240万);(3)山东省科技厅项目“滚动轴承智能数显测试系统的研制“(1995J997年,经费5万)。在J.Phys.:Conf.Ser.、internationalJournalof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ogyK计量学报、中国机械工程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十几篇关于机械测试理论与技术、制造系统与自动化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其中五篇被SCI、El与ISTP收录。(1)王金星,许斌,王乃钊,魏新华.滚动轴承内外径智能检测仪的研制.农业机械学报,2001,32(4):122-124(2) J.X.Wang,X.Q.Jiang,L.M,Ma,Z.GXu,Z.Li.Decisionrulesforworkpiecesbasedontotaluncertainty.InternationalJournalof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ogy.2006,28:11691174,DOI:10.1007s00170-004-2477-9(SCI收录)(3) J.X.Wang,X.Q.Jiang,L.M.Ma,Z.GXu,Z.Li.AFrameworkforUncertaintyevaluationofGPSStandard-chain.ProceedingsofASPESummerTopicalMeetingonUncertaintyAnalysisinMeasurementandDesign.Pennsylvania,USA.2004:146151(4) WangJinxing,JiangXiangqian,MaLimin,XuZhengaoandLiZhu.Uncertaintyofspatialstraightnessin3Dmeasurement.J.Phys.:Conf.Ser.2005,13:220-223(INSPEC收录)(5)王金星,蒋向前,马利民,徐振高,李柱.线性轮廓滤波器的不确定度传递规律研究.计量学报,2005,26(4):313-315+325(El收录)(6)王金星,蒋向前,马利民,徐振高,李柱.平面度坐标测量的不确定度计算.中国机械工程,2005,16(19):1701-1703(EI收录)(7)王金星,蒋向前,马利民,徐振高,李柱.空间直线度坐标测量的不确定度计算.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5,33(12):13(EI收录)(8) WANGJin-xing,JIANGXiang-qian,MALi-min,XUZhen-gao,LIZhu.UncertaintyofFlatnessLeast-squareVerification.Proceedingsof3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Instrument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Xi,an,P.R.China.2004:219223(ISTP收录)(9) WangJinxing,JiangXiangqian,MaLimin,XuZhengaoandLiZhu.AcalculationmethodforcomplianceuncertaintyofGPSstandard-chain.Proceedingsof2ndInternationalSymposiumonPrecisionMechanicalMeasurements.Beijing,P.R.China.2004:156-157+166(10)王金星,马利民,蒋向前,徐振高,李柱.GPS标准体系的研究进展.中国标准化,2004,6:7173(11)王金星,蒋向前:现代GPS的理论基础及关键技术.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4,11:30-35(12)蒋向前.新一代GPS标准体系理论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13)郑文秀,刘双喜,魏新华,王金星.棉花异性纤维图像分割方法研究与实现.中国棉花加工.2008,4:2426(14)郑文秀,刘双喜,魏新华,康玉国,李付堂,王金星.基于Mean-Shift的棉花异性纤维图像分割.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9,40(2):224-228(15)郑文秀,刘双喜,王金星,康玉国,李付堂,柳君明.棉花异性纤维的动态识别技术研究.仪器仪表学报.(已录用)宋月鹏,男,1971.10,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硼格稀土共渗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机电学院机电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山东农业大学“1512”第三层次。2002年9月至2006年4月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博士,2007年6月至2009年8月: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博士后。要紧研究方向:1、计算机辅助材料学2、表面工程技术及理论科研课题及奖励国家级课题7项:1、国防科工委民口配套项目:焊接XXXX的研制及工艺优化设计(项目编号MKPT0437),2004年至2006年,第二主持;2、国家863项目:透明A12O3基陶瓷材料的超重力辅助制备技术(2(X)6AA03Z112),2006年至今,第三主持3、中国博士后基金:超重力场中燃烧合成透明AI2O3基陶瓷及其非平衡结构形成过程的仿真模拟(20070420540),2008年至今,第一主持;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非平衡结构的AbCh基陶瓷制备新技术及结构形成(50772116),2007年至今,第二主持;5、军工横向产学研项目:国产某武器的失效与机理分析,2004年-2005年,第二主持;6、国防科工委科技攻关子项目:筒底感应淬火及焊接工艺的优化设计,2006年至今,第一主持;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微合金节能型高级无缝油井管钢与韧性机理、模型与操纵,编号50271009o2002年-2005年,参与研究。省部级课题6项,要紧有:1、硼格稀土共渗技术研究及推广。2002年至今,第一主持;2、硼络稀土固体共渗工艺及应用研究。1995年1998年,第三主持;3、钢铁铸件表面粒子增强复合材料研究。1996年/999年,参与研究;4、高硬度硼铭稀土共渗层低脆性机理及其摩擦学特性研究。1999年2001年,第二主持;5、农机铸件表面铁硼化物耐磨梯度材料的研制及应用(J07WA17)o2008年-2010年,第一主持。6、纳米强化增韧型浇注料。2004年-2006年,第一主持。校青年创新基金项目2项,此外主持横向课题4项。在中国科学、ScienceinChina、KeyEngineeringmaterials、OournalofIronandSteelresearchInternationalk硅酸盐学报、材料热处理学报、中国表面工程、钢铁研究学报、金属热处理、农业机械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独立发表论文近30篇(第一作者),其中13篇文章被Ei收录检索,2篇SCI检索。申请专利2项。科研奖励:1.“高硬度硼格稀土共渗层低脆性机理及其摩擦学特性研究”,山东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教育厅,2003年。2.“硼铭稀土固体共渗工艺及应用研究”,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o3.“钢铁铸件表面粒子增强复合耐磨材料研究”,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o联系电话:0538-8249830赵立新,男,1964.4出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机电工程系主任,机电一体化专业主任;兼职山东农业大学工会副主席要紧研究方向1 .机电一体化技术2 .机械设计及理论科研课题及奖励1.小麦双线精播机自动操纵系统的研制,泰安市科委;2.全玻璃钢温室的优化研究设计,横向委托;3.温室环境因素的实时跟踪及智能操纵,泰安市科委;4.研究生试题库管理通用平台及自动组卷系统的研究,省教育厅;5.麦芽干燥工艺自动操纵系统,泰安市科委;6.提升系统中PLC技术的应用研究,山东省科委;7.煤矿生产监测系统,横向委托;8.主编电力出版社规划教材机械设计基础;9.校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二等奖指导教师;10.教学研究成果校级“三等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20余篇,其中3篇被SCI/EI收录,1篇获校级教研论文“优秀奖”。联系电话:0538-8241283丁筱玲,女,1965.4出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教育部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协作委员。要紧研究方向1、智能检测技术2、生物环境操纵技术科研课题及奖励1.提升系统中PLC技术的应用研究,山东省科委;2.麦芽干燥工艺自动操纵系统,泰安市科委;3.温室环境因素的实时跟踪及智能操纵,泰安市科委;4.煤矿生产监测系统,横向委托;5.小麦双线精播机自动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