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药爆破方案设计.docx
新建向莆铁路工程隧道爆破设计方案中国铁建审批:中铁二十三局向莆铁路FJ-IO标指挥部二00八年八月一、工程概况2二、洞口环境21、施工区工程地质22、施工区波及到的环境保护区23、洞口位置3三、隧道爆破设计31、隧道正洞爆破设计32、斜井爆破设计113、隧道监控量测154、洞内风、水、电及通讯施工辅助措施185、爆破安全评估206、施工安全措施22一、工程概况新建向塘至莆田铁路XPFJ10标位于闽中地区,起点位于永泰县岭路乡后坑垄村,终点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泮洋村,里程范围:DK489+460DK514+184、YDK489+460YDK514+184;FDK489+460FDK490+787.2;DK488+700DK521+825(永临结合),全长26.051km。本标段重要工程:桥梁四座,穴利1#大桥,桥长440.90m;大坪头大桥,桥长244.35m;走林左线大桥,桥长133.86m;走林右线大桥,桥长135.145m。均为单线桥梁。隧道五座,城峰1#隧道,单线隧道,全长794m;城峰2#隧道,双线隧道,全长764.6m;城峰3#隧道,单线隧道,全长897m;青云山隧道:左线全长22715m;右线全长21837m,设计有4座辅助斜井,分别是梅鼎宫斜井(1273.5m)、乌田斜井(2106.3m)、风际斜井(1865.2m)、乾顶斜井(762.9m),斜井总计长6007.94m。其中风际竖井216.45mo路基全长1532m,涵洞4座。二、洞口环境1、施工区工程地质本区以侏罗系上统一白垩系下统的凝灰岩、凝灰熔岩、熔结凝灰岩为主。剥蚀中、低山区构造发育,受构造影响,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火山岩和部分花岗岩存在不均匀风化现象。山坡的基岩裂隙水和孔隙水不发育,构造破碎带和节理裂隙密集带地下水较为发育。地基工程地质条件很好,桥梁工程可采用明挖基础或桩基;隧道围岩级别一般为II11I,隧道进出口、浅埋、偏压地段以及构造破碎带、节理裂隙密集带为IV、V级围岩,隧道洞身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很好。2、施工区波及到时环境保护区青云山隧道穿越的环境保护区:青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藤山和老鹰尖省级自然保护区等。3、洞口位置城锋隧道各洞口和青云山隧道进口均位于永泰县岭路乡穴利村;梅鼎宫斜井口位于永泰县岭路乡谭后村;乌田斜井口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凤际村;风际斜井口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凤际村;乾顶斜井口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乾顶村;青云山隧道出口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广宫村;各洞口均在风景自然保护区之外,地形图附后。三、隧道爆破设计设计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23)、铁路隧道施工规范(铁建设【2023】24号)、铁二院向莆铁路初步设计资料等。n、HI级围岩采用多功能作业台架钻孔;IV、V级围岩短台阶的下部采用多功能作业台架钻孔,上部采用风钻钻孔。1、隧道正洞爆破设计(1)、洞口(洞内)IV级、V级围岩爆破设计A、爆破器材选型IV级、V级围岩爆破采用2号岩石硝铁炸药,有水地段采用乳化防水炸药,药卷直径采用632,周围眼采用高效能控制爆破劈裂耦合持续装药,其他眼采用集中装药,炮眼堵塞采用水压爆破技术堵塞,非电毫秒雷管起爆,火雷管引爆。施工中根据地质变化不停调整爆破参数,以获得良好的光爆效果。B、非电微差起爆网络设计爆破震动与同段齐爆的炸药用量有极其亲密的关系,采用非电微差起爆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单段雷管的起爆药量,又能有效地控制每段雷管的起爆时间,使爆破震动波形不形成叠加,既能保证岩石破碎到达理想的效果,又能消除爆破震动的有害效应。在掏槽眼、掘进眼、底板眼或周围眼中,起爆药量较大的段别的雷管,间隔时差设计为200ms,即跳段设置。这样可以使爆破震动速度减少30%,到达更好日勺爆破效果。C、装药构造设计为更好地到达光爆效果,周围眼采用间隔装药构造,或用小直径药卷。其他炮眼采用直径中32mm原则药卷持续装药。见图1。图1装药构造设计图D、IV级、V级围岩台阶法爆破炮眼布置见图2。IV级、V级围岩台阶法开挖重要技术指标见表1。说明:1、本图尺寸均以厘米计,比例示意;2、本炮眼布置图设计,采用五梅花小直径中空掏槽方式,炮眼旁所注数字即为雷管段数;3、起爆网路采用"一把抓"的形式,起爆器起爆;4、炮泥堵塞长度不少于40厘米;5、施工中依据实际爆破效果不断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图2IV级、V级围岩台阶法爆破炮眼布置图IV级、V级围岩台阶法爆破重要技术指标表表1序号项目单位数量上台阶下台阶1开挖断面积m244.340.42炮孔深度m2.02.23.03.53每循环爆破石方m388.6121.24炮眼总数个971215炸药用量Kg112.5127.36比钻眼数个11)22.22.17比装药量Kgm31.271.05(2)、隧道洞内II、In级围岩爆破设计A、炸药选型炸药选用2号岩石硝铁炸药,其规格为625x200、32x200两种。有水地段选用乳化炸药。药卷直径采用632,周围眼采用高效能控制爆破劈裂管耦合持续装药,其他眼采用集中装药,炮眼堵塞采用水压爆破技术堵塞,非电毫秒雷管起爆,火雷管引爆。施工中根据地质变化不停调整爆破参数,以获得良好的光爆效果。B、掏槽形式由于采用全断面爆破开挖,根据地质条件和断面尺寸,采用楔形掏槽法,及充足运用楔形掏槽时易抛掷来减轻震动,保持围岩稳定。C、II、HI级围岩全断面爆破设计11级围岩全断面爆破炮眼布置见图3。楔形掏槽炮眼布置图II、HI级围岩全断面爆破重要技术指标表表2序号项目单位数量11级围岩HI级围岩1开挖断面积m275.3582.382炮孔深度m3.53.83.03.33每循环爆破石方m3263.7247.14炮眼总数个2262305炸药用量Kg387.63386比钻眼数个113.02.87比装药量Kg/m1.461.37光面爆破技术的主要参数:1、周边眼间距E=45cm,最小抵抗线(光面层厚度)W=70cu孔深3.8米。2、周边眼装药集中度取0.25kgm,采用<l>32X200重150g药卷间隔装药,导爆管起爆,导爆索传爆。3、施工中依据实际爆破效果进行不断调整,以达到最佳爆破效果。光面爆破技术的主要参数:1、周边眼间距E=45cm,最小抵抗线(光面层厚度)W=60cm°孔深3.3米。2、周边眼装药集中度取0.20kgm,采用632X200重150g药卷间隔装药,导爆管起爆,导爆索传爆。3、施工中依据实际爆破效果不断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图4Hl级围岩全断面爆破炮眼布置图(3)光面爆破设计1)爆破设计的原则尽量提高炸药能量运用率,以减少炸药用量。采用光面爆破,规定炮眼痕迹残留率硬岩290%;中硬岩280%;软岩N60%。减少对围岩日勺破坏,控制好开挖轮廓。合理设计起爆次序,提高光爆效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掘进速度、缩短工期。掏槽及底板眼按抛掷爆破设计,采用楔形掏槽法,及充足运用楔形掏槽的易抛掷来减轻震动,保持围岩稳定。其他炮眼采用浅孔微振动控制爆破,在保证爆破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炮眼日勺炸药用量。采用微差爆破,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及减少振动强度,采用光面爆破。2)爆破参数的选定在进行钻爆参数设计前,先用工程模拟法初选爆破参数,再在洞外做单段爆破漏斗试验及三眼爆破成缝试验,通过现场日勺试验确定有关爆破参数。结合隧道工程地质状况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进行爆破设计。光面爆破参数见表5.16。光面爆破参数表表5.16岩石种类周围眼间距E(cm)周围眼最小抵御线W(cm)相对距离E/W装药集中度q(kg/m)极硬岩50-6055-750.8-0.850.25-0.3硬岩40-5050-600.8-0.850.15-0.25软质岩354545-600.75-0.80.07-0.123)爆破器材的选定炸药选用2号岩石硝铁炸药,其规格为<!>25x200、32x200两种。有水地段选用乳化油炸药。采用32直径药卷,周围眼采用高效能控制爆破劈裂管耦合持续装药,其他眼采用集中装药,炮眼堵塞采用水压爆破技术堵塞,非电毫秒雷管起爆,火雷管引爆。施工中根据地质变化不停调整爆破参数,以获得良好的光爆效果。4)钻爆作业施工工艺钻爆作业工艺框图。光面钻爆作业施工工艺框图5)钻爆施工开挖准备风、水、电就绪,施工人员、机具准备就位。测量放线洞内导线控制网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测量采用光电测距仪配水准仪进行。测量作业由专业人员实行,每排炮后进行设计规格线测放,并根据爆破设计参数点布孔位。断面测量滞后开挖面1015m,按5m间距进行,每月进行一次洞轴线及坡度的全面检查、复测,保证测量控制工序质量。同步,随洞室开挖、支护进度,每隔20m在两侧洞壁及洞顶设一桩号标志。钻孔作业全断面法施工时,使用凿岩台车钻孔。台阶法施工时上台阶采用风钻人工钻孔,下台阶采用凿岩台车钻孔。严格按照测量定出的中线、腰线、开挖轮廓线和测量布孔进行钻孔作业。同步根据工作面的凹凸状况,控制钻孔孔深,以保证钻孔的孔底均落在钻爆图所规定日勺平面上。各钻手分区、分部位定人定位施钻,实行严格日勺钻手作业质量经济责任制。每排炮由值班工程师按“平、直、齐”日勺规定进行检查。周围孔及掏槽孔的偏差不得不小于5cm,其他炮孔孔位偏差不得不小于IOCm。装药爆破装药爆破由合格的、有经验日勺炮工严格按爆破设计参数进行,采用非电雷管起爆。炮工在装药平台上按钻爆设计参数装药。掘进孔采用35mm药卷持续装药,周围光面爆破采用625mm药卷、竹片绑扎间隔装药;孔口用砂袋堵塞严实,装药完毕后,由技术员和专业炮工分辨别片检查,联结爆破网络,撤退工作面设备、材料至安全位置,非电毫秒雷管引爆,周围光面齐爆。装药爆破由合格的、有经验日勺炮工严格按爆破设计参数进行,采用非电雷管起爆。通风散烟及除尘施工过程中一直启动通风设备通风,爆破散烟结束后,开挖面爆破喳堆洒水除尘。安全处理爆破后,清除掌子面及边顶拱上残留日勺危石及碎块,保证进入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岩面破碎洞段在进行安全处理后,可先喷一层5cm厚硅,出琏后再次进行安全检查及处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设专职安全员每天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围岩支护每排炮开挖结束后,对稳定差的岩体及时进行随机锚杆支护,系统锚杆、挂钢筋网及喷钢纤维硅支护滞后开挖作业面不不小于IOmo6)光爆质量原则平均线性超挖:10Cm以内,炮眼痕迹保留率:硬岩290%中硬岩280%软岩260%炮眼运用率:290%2、斜井爆破设计(1)、斜井洞口IV级、V级围岩爆破设计A、爆破器材选型根据隧道围岩类别,选用威力适中、匹配性好、防水性能好、易于切割分装成小卷日勺2#岩石乳化炸药,引爆器材则选用国产II系列15段非电毫秒微差雷管。B、非电微差起爆网络设计爆破震动与同段齐爆的炸药用量有极其亲密的关系,采用非电微差起爆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单段雷管的起爆药量,又能有效地控制每段雷管的起爆时间,使爆破震动波形不形成叠加,既能保证岩石破碎到达理想日勺效果,又能消除爆破震动日勺有害效应。在掏槽眼、掘进眼、底板眼或周围眼中,起爆药量较大的段别的雷管,间隔时差设计为200ms,即跳段设置。这样可以使爆破震动速度减少30斩到达更好日勺爆破效果。C、掏槽形式设计上台阶采用三角形三中孔眼直眼掏槽。见图5掏槽眼布置示意图D、装药构造设计为更好地到达光爆效果,周围眼采用间隔装药构造,或用小直径药卷。其他炮眼采用直径32mm原则药卷持续装药。见图1装药构造设计图E、爆破参数及炮眼布置见图6和表3o图6IV、V级围岩爆破炮眼布置示意图IV、V级围岩上下断面开挖爆破参数表表3部位雷管段别炮孔名称孔深(m)炮眼数(个)每孔装药量(Kg)合计上台阶1掏槽眼1.560.985.883掏槽眼3.080.987.865辅助眼2.7120.839.927辅助眼2.7150.8312.409辅助眼2.7210.8317.3611周围眼2.70.6418.5513底板眼2.7210.9820.64下台阶1掘进眼3.2170.9816.713掘进眼3.2170.9816.715掘进眼3.2140.9813.767掘进眼3.2130.9812.789掘进眼3.2120.9811.7911掘进眼3.240.983.9313周围眼3.2100.757.4915底板眼3.4211.1023.10合计220199阐明:上台阶开挖面积为39.28平方米,底部距拱顶的高度为4.5米。爆破每立方米所消耗二号岩石铁梯炸药量为1.lKgm3,下台阶爆破每立方米岩石所消耗二号岩石铁梯炸药量为O.65Kgm如用其他炸药,可以进行换算。(2)、斜井洞内II、山级围岩段的爆破设计爆破器材选型和非电微差起爆网络设计同1A、掏槽形式设计斜井V级采用四方形4中孔眼直眼掏槽。如图7:图7掏槽眼布置示意图B、爆破参数及炮眼布置:开挖爆破参数见表4,开挖爆破图见图8。开挖爆破参数表表4序号眼类炮介眼数炮个起爆次序眼度炮深炮眼装药量每孔药卷数每孔装药量合计药量个m卷/孔Kg/孔Kg1掏槽眼43.5291、3、5、63.5142.61923.573掘进眼1267、8、9、10、113.2102.08262.084周围眼40123.2121.1244.85底板眼20123.2122.0841.67合计199372.05图8爆破设计图3、隧道监控量测(1)监控量测日勺目日勺采用新奥法设计与施工日勺隧道,从始至终进行监控量测工作,监控量测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施工程序。监控量测的目的为:A、保施工构造安全及构造的长期稳定性。B、验证支护机构的效果,确认或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措施。C、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D、监控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E、积累量测数据,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提供根据。(2)监控量测的计划监控量测计划根据隧道日勺规模、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开挖方式等制定。根据隧道所处的地形地质状况确定监控量测的内容,并根据实测资料对有关原则进行修正。监控量测作业流程见图9。图9监控量测作业工艺流程图监控量测计划的内容包括:监控量测项目及措施、量测仪器日勺选择、测点布置、量测频率、数据处理及量测作业人员的组织等。(3)监控项目及量测点的布置监控量测可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必测项目在采用新奥法隧道施工中必须进行,选测项目根据围岩性质、隧道埋深、开挖方式等条件确定。见表5。监测项目及仪器表表5项目名称量测内容常用测量仪器必测项目1洞内外观测现场观测、数码相机、罗盘仪2拱顶下沉水准仪、挂尺或全站仪多种类型收敛计3水平净空收敛收敛仪、全站仪4浅埋段的地表下沉水准仪、锢钢尺或全站仪选测项目1围岩压力多种类型压力盒2钢架内力应力计、钢筋计3喷射混凝土内力混凝土应变计4锚杆轴力钢筋计5二次衬砌内力混凝土应变计、钢筋计6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压力盒7围岩内部位移多点位移计8隧底隆起水准仪、锢钢尺或全站仪9爆破震动。震动传感器、记录仪10孔隙水压力水压计11水量三角堰、流量计12纵向位移多点位移计、全站仪A、洞内外观测洞内外观测分开挖工作面观测、已施工区段观测以及地表观测,开挖工作面观测在开挖后进行一次,内容包括节理裂隙发育状况、工作面稳定状态、围岩变形等,当地质状况基本无变化始,每天进行一次,观测后灰质开挖工作面略图并做好地质素描,数码成像,填写工作面状态登记表及围岩级别鉴定卡。对已经施工区段观测每天至少一次,观测内容包括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二次衬砌日勺状况,以及施工质量与否符合规定规定。洞外观测重点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包括洞口地表状况、地表沉陷、边仰坡的稳定、地表水渗透的观测。在观测过程中如发现地质条件恶化,初期支护发生异常现象,立即告知施工负责人采用应急措施,并派专人进行不间断日勺观测。B、围岩及支护状态观测开挖面地质描述,包括围岩岩性、岩质、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有无松散坍塌、剥落掉块现象、有无渗漏水等;初期支护状态包括喷层与否产生裂隙、剥离和剪切破坏、格栅支撑与否压屈进行观测分析。以上状况详细描述、记录,并予以评估,可为支护参数选择的参照及量测等级选择的根据。C、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在同一断面进行,并采用相似日勺频率。如位移出现异常状况,加大量测频率。测点布置根据单双线布置有所不一样,详见图10所示。净空量测断面的间距根据围岩类别、断面尺寸、埋深及工程重要性等确定。宜为1050m,在II级的隧道中可合适加大测点间距。净空变形量测在每次开挖后尽早进行,初读数在开挖后12h内读取,最迟不得不小于24h,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毕初读数。测点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为保护。拱顶量测后视测点必须埋设在稳定岩面上,并和洞内水准点建立联络。量测应选择精度合适、性能可靠、使用及携带以便日勺仪器。变形量测可选用电阻式或电感式仪器,仪器使用前必须通过严格标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线的布置应根据施工措施、地质条件、量测断面所在位置、隧道埋置深度等条件确定。在地质条件良好、采用全断面开挖方式时,可设一条水平测线。当采用台阶开挖方式是,可在拱腰和边墙部位各设一条水平测线。拱顶下沉量测应与水平相对净空量测在同一量测断面内进行,可采用水准仪等测量下沉量。当地质条件复杂,下沉量大或偏压明显时,除量测拱顶下沉外,尚应量测拱腰下沉及基底隆起量。4、洞内风、水、电及通讯施工辅助措施洞内布置管线重要有:动力线、照明线、高压水管、通风管、高压风管。洞内风、水、电管线布置在掘进方向日勺右侧墙壁,施工排水管路考虑施工以便布置在掘进方向日勺内侧墙壁,施工通风管路悬吊于拱顶。洞内管线布置详见图3.28。洞内管线布置示意图(1)高压供水施工用水采用高位水池供水结合一般泵增压的方式。隧道出口设100m3高位水池,水池满足洞内最大标高部位施工水压规定。洞内供水主管路用3100Hlm钢管引至开挖面,并与开挖面距离保持在30m左右,再用变接头连接65On)In高压软管接分水器,供开挖工作面用水,到工作面日勺水压不低于4kgcm2o洞口设总水阀,每隔150ITl设开关阀,便于分段维修水管。根据施工需要供水主管每隔50100m并预留三通阀,供后续工作面接管用水。(2)施工用电工地用电设有值班室、配电房、变压器房。其构造采用砖墙石棉瓦屋顶。在隧道洞口配置一台630KVA变压器。供洞口生洞内施工、洞口生产、生活设施及前期洞内动力照明用电。为了保证不间断供电,在各洞口配置一台350KV柴油发电机组,当主供线路停电时自备发电机自动投入供洞内外所有施工生活用0洞内照明:洞内照明供电均采用三相五线制,以各段变电站为中心向两端布置,最远端距离80Om,负荷均布。用BLV-25mm2绝缘电线沿右侧边墙蝶式瓷瓶明配,间距15m,下侧距轨面4u照明光源采用高效节能高压钠灯,每延长米按10瓦计,每隔15m一盏,安装在横担上沿。距掌子面100nl范围内,考虑作业人员集中,采用24伏安全电压供电。(3)高压供风高压供风采用电动空压机构成压风站集中供风,三条隧道共配置一压风站,空压站配置4台电动空压机组,为洞身施工供高压风。隧道施工供风设备采用VHL-20/8电动空压机。高压风管直径采用6150InIn无缝钢管,进洞后采用托架法安装在边墙上,沿全隧道通长布置,高度以不影响仰拱及铺底施工为宜。管道前段距开挖面30m距离主风管头接分风器,用高压软管接至各风动工具。(4)施工通讯为保证通讯畅通,项目经理部和施工队均安装程控。施工队调度、安全防护员、所有配对讲机。经现场调查,本隧道所在地区有线、无线均可使用,可直接用于通信联络。项目部领导、各部门负责人、施工队领导均配置,以保证对内对外的通讯联络。隧道内通讯采用互换机自组内部通讯网和无线通讯系统。无线通讯系统采用“矿用本质安全漏泄通讯系统”。5、爆破安全评估除城峰隧道出口和风际斜井在200-300米范围内有散户居民外,其他各洞口附近均无居民。(1)、个别飞散物对人员的安全容许距离进洞口爆破属露天岩土抛掷爆破,由于钻孔爆破属浅眼爆破,个别飞散物对人员的安全容许距离不不不小于200米。因此在爆破时需要严格按照爆破程序。(2)爆破振动安全容许距离一般砖房安全容许振速取2.5cns,隧道内安全容许振速取15cms,由(式中:R爆破振动安全容许距离,单位为米(m);Q炸药量,齐发爆破为总药量,延时爆破为最大一段药量,单位为公斤(kg);V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振动安全容许速度,单位为厘米每秒(Cms);K、a与爆破点至计算保护对象间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关日勺系数和衰减指数。)可知A、在隧道正洞洞口(洞内),软岩取K=300,a=2,最大炸药用量(下台阶开挖)为127.3kg;则R=55mB、在斜井洞口(洞内),软岩取K=300,a=2,最大炸药用量(下台阶开挖)为106.27kg4UR=52mC、在隧道正洞洞内硬岩区,取K=150,a=1.5,最大炸药用量为338kg;则R=33mD、在斜井洞内硬岩区,取K=150,a=l.5,最大炸药用量为372kg;则R=34m(3)、爆破冲击波安全容许距离A、洞口爆破时,一次爆破的炸药量不应不小于20kg,空气冲击波对在掩体内避炮作业人员的安全容许距离由Rk=25Q(式中:Rk空气冲击波对掩体内人员日勺最小容许距离,单位为米(m);Q一次爆破日勺炸药量,秒延时爆破取最大分段药量计算,毫秒延时爆破按一次爆破的总药量计算,单位为公斤(kg)。)可知&m=68m对于不小于20kg时可以采用再分段微差爆破或适量减少装药量。B、洞内爆破时,对人员和其他保护对象的空气冲击波安全最小容许距离按经验不能不不小于20Onb且人员要躲在专门的横洞内。(4)注意事项a:当两洞相距15米时,只容许从一边钻眼;b:青云山隧道进口上部有高压线(高约40米)、乾顶斜井侧部100米处亦有高压线,均须采用非电导爆管起爆系统;C:对洞口复杂地段,采用覆盖等手段减弱爆破对环境的影响。d:建立爆破工程指挥部,统一协调指挥,做好安全警戒,保证万无一失。e:建立爆破应急预案,并适时演习,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中。6、施工安全措施(1)、钻眼人员进入工作面时,首先观测拱顶有无危石,掌子面围岩节剪发育状况,观测前一炮的爆破效果,如有局限性之处考虑改善措施。(2)、钻孔台车与否放置平稳,保证在打眼过程中不移动。(3)、在用高压风清孔时,先看有无人员站在孔眼前方,防止喷出日勺水及石渣伤人。(4)、打眼结束后经工班长检查无遗漏后,打眼人员可拆除机具撤出工作点。(5)、装药时爆破员必须在监炮员的监督下完毕,非爆破人员严禁装药。(6)、爆破前5分钟有安全员检查后,吹哨警戒并检查有无人员在非安全区,若有立即撤至安全区。(7)、在确认在非安全区无人员及设备后,吹哨下达点火令。爆破员点火成功后迅速撤至安全区。(8)、在炮响后立即启动通风和降尘设施,10分钟才能进入爆破点检查及清理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