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李白《灞陵行送别》全诗译文及赏析.docx

    • 资源ID:1037235       资源大小:63.3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李白《灞陵行送别》全诗译文及赏析.docx

    漏陵行送别唐李白送君潮陵亭,溺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译文漏陵亭:古亭名,据考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漏陵,也作“霸陵”,汉文帝陵寝之地,因有潮水,遂称瀛陵。浩浩: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王粲: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他曾为避难南下荆州,途中作七哀诗,表现战乱之祸害,诗中有“南登潮陵岸,回首望长安”句。西京:即唐朝都城长安。紫阙:紫色的宫殿,此指帝王宫殿。一作“紫关”。骊歌:指骊驹,诗经逸篇名,古代告别时所赋的歌词。一作“黄鹉”。译文送君送到瀛陵亭,流水浩荡似深情。岸上古树已无鲜花,岸边有伤心的春草,萋萋篱篱。我向当地的秦人问路,他说:这正是当初王粲南去走的古道。古道的那头逶迤连绵通长安,紫色宫阙上浮云顿生,遮蔽了红日。正当今夜送君断肠的时候,虽有黄鹏婉婉而啼,此心愁绝,怎么忍心听?赏析长安东南三十里处,原有一条潮水,汉文帝葬在这里,所以称为潘陵。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常在这里分手。因此,漏上、漏陵、潮水等,在唐诗里经常是和离别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词本身就带有离别的色彩。“送君濡陵亭,溺水流浩浩。”“潮陵”、“溺水”重复出现,烘托出浓郁的离别气氛。写潮水水势“流浩浩”是实写,但诗人那种惜别的感情,也正如浩浩的潮水。这是赋,而又略带比兴。“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这两句一笔宕开,大大开拓了诗的意境,不仅展现了瀛陵道边的古树春草,而且在写景中透露了朋友临别时不忍分手,上下顾盼、瞩目四周的情态。春草萋萋,会增加离别的惆怅意绪,令诗人伤心不已;而古树枯而无花,对于春天似乎没有反映,那种历经沧桑、归于默然的样子,比多情的芳草能引起更深沉的人生感慨。这样,前面四句,由于点到潮陵、古树,在伤离、送别的环境描写中,已经潜伏着怀古的情绪了。于是五六句的出现就显得自然。“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王粲,建安(汉献帝年号,公元196220年)时代著名诗人。公元192年(汉献帝初平三年),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在长安作乱,他避难荆州,作了著名的七哀诗,其中有“南登潘陵岸,回首望长安”的诗句。这里说朋友南行之途,是当年王粲避乱时走过的古道,不仅暗示了朋友此行的不得意,而且隐括了王粲七哀诗中“回首望长安”的诗意。友人在寓开潮陵、长别帝都时,也会像王粲那样,依依不舍地翘首回望。“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这是回望所见。漫长的古道,世世代代负载过很多前往长安的人,好像古道自身就飞动着直奔西京。然而西京的巍巍宫殿上,太阳快要西沉,浮云升起,景象黯淡。这带有写实的成份,漏上离长安三十里,回望长安,暮通笼罩着宫阙的景象是常见的。但在古诗中,落日和浮云联系在一起时,往往有指喻“谗邪害公正”的寓意。这里便是用落日浮云来象征朝廷中邪佞蔽主,谗毁忠良,透露朋友离京有着令人不愉快的政治原因。从诗中来看,行者和送行者除了一般的离情别绪之外,还有着对于政局的忧虑。“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骊歌,指逸诗骊驹,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因此骊歌也就泛指离歌。骊歌之所以愁绝,正因为诗人所感受的,并非单纯的离别,而是由此触发的更深广的愁思。

    注意事项

    本文(李白《灞陵行送别》全诗译文及赏析.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