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驻村工作队年度工作汇.docx
村驻村工作队年度工作汇报大山村地处大坡山区,幅员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IllO亩,林地面积6400亩,全村总户数为555户1800余人,辖8个村民小组。该村因土地贫瘠,农业收益低,村民以外出打工为主。近期,我们认真落实精准扶贫一系列指示精神,与区委统战部、电信分公司一道开展扶贫工作,坚持对外积极协调、对内大力挖潜,整合资源、精准发力,共建党团组织、扶持旅游产业、提供医疗服务、解决吃水困难问题、建设农耕文化基地、打造特色农产品牌。按照“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护”的要求,继续通过思想引导、争取政策、协调资金、扶持产业、联创联建等办法,持续巩固深化扶贫成果,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一、主要工作成效(一)坚持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内生动力。必须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组织、引导、支持贫困群众用自己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一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目前,大山村80名党员,均有精准帮带指标,示范岗活动在群众中深受好评,已成为该村党建和扶贫工作的靓丽名片。二是发挥宣传舆论优势。区委统战部、电信分公司主动登门攀亲,联系走访慰问脱贫户100余户,印发各种宣传资料800多份,适时开展文化、科技、法律等讲座活动,深入村民家庭广泛宣讲党的政策和国家大政方针,深入宣传扶贫惠农政策和脱贫规划,传授产业脱贫方法和生产技能,引导村民不断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三是突出思想文化作用。坚持理想扶志、学习扶智,组织文化服务小分队走村入户,开展各类学习宣讲活动,积极宣扬健康向上的扶贫正能量,提升了群众文化素养和幸福指数。(二)坚持精准发力、精准施策,整合运用各方扶贫资源。始终紧盯贫困群众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做工作,坚持“三抓”求突破。一是抓基建解急需。针对该村基础设施滞后问题,与区委统战部、电信分公司一起,积极协调区委、区政协、区财政局和相关企业等职能部门,筹备新建村道公路6条、产业路10公里、水渠20公里、停车场,路灯80余盏、集中供水站一个、天燃气安装入户、建身场所等。有效解决长期困扰部分村民的吃水难、行路难、活动难等现实问题。二是抓产业管长远。针对大坡山村植被丰高、环境幽静,农耕和宗教文化有一定底蕴,但因缺乏整体打造、宣传不够,增产增收不尽人意的实际,街道联合二家帮扶责任单位,一道多方走访、科学论证,确立了以文化旅游产业带动脱贫“三步走”方案。第一步,围绕三园(佛教文化园、道教文化园、花果采摘园)进行整体规划打造,解决剩余劳动力70余人。第二步,借力旅游优势,重点指导发展以农耕文化和农家乐为代表的一批致富示范户,带动农户增产增收。三是抓医疗管健康。村卫生所添置医疗设备、配备常用药品;组织3批次医疗分队进村入户,开展卫生防病教育和送医送药等活动,免费体检、义务巡诊200余人次,对疑难病症提供咨询服务,保证了村民小病不出村,健康有保障。二、下步工作计划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按照“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的指示要求,继续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继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围绕巩固深化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动作为扩大战果。大山村有较好产业基础、交通基础、人才基础,当地百姓思想解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绿色高效农业、智慧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有独特优势。因此,一是完善基础设施,该村今年计划修建堰塘5个、整治滑坡120余米。二是抓紧协调帮扶村共同推进旅游配套项目的提质增效,确保党的好政策落地落实,真正惠及老百姓,激发内动力。三是贯彻发展新理念,研究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接续推进各项工作,持续落实增产增收的具体举措,以优异业成绩为建党100周年献礼。2021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