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八年级下册古诗词知识点整理及练习.docx
部编版语文八(下)24.唐诗三首知识点整理石壕吏【诗歌】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一、字词解释逾:越过。一何:多么。戍:防守。附书至:捎信回来。新:最近。己:停止,这里指生命结束。去:离开。完裙:完整的衣服。裙,这里泛指衣服。老妪:老妇。幽咽:形容低微、渐续的哭声。二、理解诗意黄昏时分,我投宿石壕村,夜里听到有差役来捉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走出去查看情况。差役吼得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得多么可怜啊!我听到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了。一个儿子捎信来,两个儿子刚战死。活着的人苟且活着,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我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赶到河阳服兵役,还能勉强给部队做早餐。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有人)低声地哭。(诗人)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三、文学常识杜甫(712年一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四、问题探究1.从全文主旨角度,赏析“有吏夜捉人”,特别是“捉”字。“捉”字暗示当时的百姓不愿意去当兵,但是官吏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别人当兵。因此“捉”,刻画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在如实描绘之中,体现了作者对官吏们残暴手段的揭露和批判。2."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我们能推知是谁吗?哭泣者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夜久”表明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一方面显示诗人以关切之心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3 .请谈谈对“独与老翁别”这句诗的理解。“独”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诗人日暮投宿,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一夜之间,只剩老翁,“独”表现了凄苦、悲愤之情。4 .本诗题目是“石壕吏”,但对诗起决定作用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么?详写老妇人,用老妇人的直接控诉,更能集中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战争政策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更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五、诗歌主旨本文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趁夜捉人,连老妇也被抓去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六、提示性默写(I)诗中集中而又形象地反映吏与妇的尖锐矛盾的诗句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2)全诗情节紧紧围绕着有更夜捉一句展开。(3)表明战争惨烈的句子是:二男新战死。(4)表明老百姓生活极度贫困的句子是:出入无完裙。(5)暗示老妇人确实被抓走的句子是:独与老翁别。(6)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7)石壕吏中全篇的提纲是:有吏夜捉人,以下情节,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8)石壕吏中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尖锐矛盾的两句诗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9)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10)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11)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12)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13)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秋秋深。怒号:大声吼叫。三重茅:多层茅草。三,泛指多。挂胃:挂着,挂住。胃,挂。长(ch6ng):高。沉塘坳:沉到池塘水中。坳,水势低的地方。忍能对面为盗贼:竟然狠心这样当面做抢掠的事。忍,狠心。能,如此、这样。对面,当面。为,做。俄顷:一会儿。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向昏黑:渐渐黑下来。向,接近。衾:被子。恶卧:睡相不好。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何由,怎能、如何。彻,至U,这里是“彻晓”(到天亮)的意思。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宽敞的大屋。寒土:贫寒的土人。俱:都。突兀: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庐:茅屋。足:值得。二、理解诗意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酒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三、文学常识杜甫(712年一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歌,能唱的诗。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例如行路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四、问题探究1 .赏析诗句“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示例:这几句用“飞”“渡”“洒”“挂胃”“飘转”“沉”一系列动词细致地描写了狂风中茅草乱飞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的痛惜之情。2 .“归来倚杖自叹息”中的“倚杖”与诗中哪个词照应?“我”叹息什么?“倚杖”与“老无力”照应。叹息的内容:一叹自己之苦一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儿童幼稚无知,不明自己的痛苦;三叹黎民百姓生活困苦。3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所展现的画面。过了一会儿,狂风停息,天空中的乌云像墨一样黑,此时已是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4 .从修辞角度赏析“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比喻。把又冷又硬的被子比作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被子的破旧、硬和冷,表现出诗人生活的窘迫。(意对即可)5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人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联想到战乱频繁的国家,由个人的艰难处境联想到百姓的艰难生活,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意对即可)6 .请对“雨脚如麻未断绝”进行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秋雨的细密连绵,烘托诗人愁苦的心情。7 .“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什么?这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指“安史之乱”。这句诗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8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和博大胸襟。9 .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此三句直抒胸臆,表现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10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秋天”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云墨色”“漠漠”“昏黑”极力渲染大雨将至的景象,渲染了阴暗、凄苦的氛围,二烘托了诗人暗淡愁惨的心情,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襟做铺垫。1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土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的感慨。五、诗歌主旨这.诗叙写了大风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的情景,表露出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六、提示性默写:1、诗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2、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烘托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彘现作者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忧国忧民情怀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被子又冰又破,表现作者艰难生活的句子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O5杜甫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自己虽身处穷困之境,却依然心忧天下寒土的两句诗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6.菜Ji为丽丽破歌中最能体现杜甫体察人间冷暖、兼济天下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7、诗中以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氛围的诗句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8、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9、诗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10、诗中表现诗人无奈之举的句子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IK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诗人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情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14、%中的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的这种痛苦难眠的心情?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15、作者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的句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6、表明作者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句子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7、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甘愿牺性自己以换取百姓温暖的博大胸怀的诗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8今年“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重点提出的“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这是会议报告中专门提及住房保障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不正是一代诗圣杜甫推已及人的伟大人生理想的实现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9、2017年340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他们有了温暖的新家,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数提前完成600万套目标任务。”习近平主席2018年新年贺词中的话,让我们想到了大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心系天下寒土的千古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卖炭翁【诗歌】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根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崎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一、字词解释何所营:做什么用。营,谋求。市:城市中划定的集中进行交易的场所。唐代长安有东、西两市,各有东、西、南、北四门。翩翩:轻快的样子。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文书:公文。敕:指皇帝的命令。回:掉转。叱:吆喝。将:助词,用于动词之后。系:挂。直:同“值”,价钱。二、文学常识白居易(772年一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世'.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三、问题探究1 .“宫使驱将惜不得”,“惜不得”写出卖炭翁怎样的心态和地位?说明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2 .诗歌多处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如用“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出宫使掠夺的残酷,用“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以及卖炭翁生活的艰辛。3 .全诗的主旨是“苦宫市也”,诗人为什么用很多笔墨来写卖炭翁烧炭和运炭之苦?请说说你的理解。诗人写卖炭翁烧炭运炭之苦是为下文写宫市(或炭被抢夺)之苦做铺垫。烧炭运炭固然辛苦,但卖炭翁还是充满希望的,只要炭能卖个好价钱,日子还能过下去,但是炭被宫使抢走,希望就彻底破灭了。通过层层铺垫,揭示了宫市的黑暗。4 .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5 .请说说“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的妙处。“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的样子。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6 .请赏析诗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诗运用了心理描写,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7 .“晓驾炭车辗冰辙”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辗”既写出了天气寒冷,已经结了冰,从而突出说明了卖炭翁的辛苦,又写出了牛车的重量,说明了卖炭翁的勤劳。&“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9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他的“苦”?(小组讨论)烧炭苦: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外貌描写:年老体弱、劳动艰辛)生活苦: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设问)运炭苦:夜来城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环境动作描写)心里苦: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宫使驱将惜不得(心理描写:艰难无奈)10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宫市的揭露抨击。四、诗歌主旨此诗描写了一个卖炭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jML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工M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提示性默写1 .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2 .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3 .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4 .表明卖炭翁贫困的句子是: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5 .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是。部编版八下课外古诗词知识点整理诗歌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一、文学常识常建(708年-765),唐代诗人,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天宝中,曾任吁胎尉。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不多,其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著名。二、问题探究1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答:用词准确,“曲”“幽”“深”等字口艮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2 .赏析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答:首联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院四周的环境。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的勃勃生机刻画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3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山光悦耳鸟性,潭影空人心”展示的画面。答:只见艳阳高照,天地生辉,在阳光灿烂的美丽山色中,活泼的小鸟在茂林修竹之间欢快地、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禅房前面是一池清澈见底的水潭,蓝天白云、茂林修竹倒映其间,给人以洁净空明、心旷神怡之感。4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答:这两句对仗工整,情景交融,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景中的情趣,传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绪。“悦”写出了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畅的情态,“空”写出诗人见到后禅院的优美景色而内心宁静平和的感受。5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中“悦”和“空”两字的妙处。答:“悦”“空”两字是此联诗的诗眼(核心),山光使乌儿怡然自得,潭影使人们心中的杂念顿时涤除。“悦”既有鸟儿的欢悦,也有诗人从山光潭影中感受到的欢愉之情;“空”既写出了后禅院景之幽静,更表达出了诗人超脱尘俗的情感。6 .尾联中“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答:不矛盾。这是采用了以声衬静(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衬托)的表现手法。周围一片寂静,只有袅袅的钟磬声,和作者向往佛门清净的心情相吻合。三、诗歌主旨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描绘出了清幽脱俗的美好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淡薄情怀。【诗歌】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一、文学常识李白(701年一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度伐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二、问题探究1.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描绘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点出送别地点,烘托了作者的送别之情。2 .说说“青山横北郭,山水绕东城”中“青”、“白”、“横”、“绕”四字的表达效果。“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绘白水的动态,这些词形象的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3 .怎样理解“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孤蓬”这一意象?答:“孤蓬”比喻即将远行的友人,形象地写出了此地一别后友人就要像蓬草那样万里漂泊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4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千古名句,请你作简要赏析。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情景交融:同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浮云”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5 .诗人在诗歌中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对送友人的尾联进行赏析。在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中,诗人通过描写挥别的动作和马儿鸣叫的场景来表达对将要离别的朋友依依不舍之情,属于间接抒情。6 .这首诗寄寓了怎样的“故人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对友人的漫长孤独旅程和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怀之情。诗人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7 .这首诗是如何借助“孤蓬”“浮云”“班马”这些物象来表现“游子意”的?请简要分析。孤蓬离根后随风而去,不知何处落脚,写出游子旅途漫漫,前途未定;浮云飘忽不定,写出游子行踪不定;班马为离群之马,分手之际,萧萧长鸣,写出游子离别友人的孤独和惆怅。三、诗歌主旨这是一首意味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描写清丽如画的送别环境,营造出深情美好的送别气氛,抒发了作者对朋友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和依依惜别之情。【诗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文学常识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人,维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是包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二、同题探究1.词的上阕开头两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有什么作用?开头两句是景物描写,写出(渲染)了寂寞清冷的环境,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了铺垫。2.“孤鸿”是本词的关键意象,请结合下阙说说作者借“孤鸿”传达的心境。下阙写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在寒枝间飞来飞去,不肯选择高枝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落宿于荒冷的沙洲;用孤鸿自比,表达了自己贬谪黄州时期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不愿随波逐流的清高等)。3请赏析“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运用了象征(或拟人)的手法,通过描写孤鸿选求栖息处的情景,表达了作者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不同流俗清高自许)的人生态度。4 .自选角度给诗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一段赏析文字。示例一:诗句描写孤鸿在寒枝间飞来飞去,不肯栖息,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寒冷的夜晚,表现它的孤独寂寞。示例二:采用拟人化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寄寓作者对人生的反省,对理想的坚守,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5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句历来被人所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简要分析。这句写孤鸿遭遇不幸,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词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同时,又以象征手法,通过鸿的选求宿处,表达作者不愿随波逐流的个性。6 .有人评价这首词“物我交融,含蕴深广”,请结合“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两句作简要赏析。“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两句写孤渡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7 .请结合全词,从塑造形象、表现作者心境的角度,对“拣尽寒枝不肯栖”一句作简要赏析。本词托物寓怀,借写缥缈孤鸿的具体形象来表现“幽人”(作者自己),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物象化。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也可认为是“良禽择木而栖”,故无枝可栖),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从而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8 .作者借孤鸿自比,抒发了怎样的心境和人生志趣?作者以孤鸿自比,表现了作者孤独的心境和高洁的志趣,也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反省和对理想的坚守。9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词人用象征的写作手法,通过写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心情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追求。三、诗歌主旨这是一首意味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描写清丽如画的送别环境,营造出深情美好的送别气氛,抒发了作者对朋友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和依依惜别之情。【诗歌】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看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文学常识陆游(1125年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曲生爱国诗人。二、问题探究1 .下阕中“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碾”原指将东西压碎、压平,在这里指梅花落地之后与泥土混合之后的情景。表现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描绘出梅花悲惨至极的图景。2 .词人托物言志,借助梅花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品质?作者也是以梅花自喻。表达了性格孤高,绝不与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馋毁,坚贞自守的傲骨。3 .词中“驿站、断桥、黄昏、风雨”这些词语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荒废驿站的断桥边,寂寞开放的梅花,孤寂凄凉的意境。驿站本来就很少有人住,它的旁边有座桥,这座桥还断了,就更无人走了。梅花就长在断桥旁,无人问津,无人照顾,更无人欣赏。正值黄昏时分,夕阳西下,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展现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还要受到暴雨狂风的打击,这是多么凄惨阴沉的画面。4 .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请回答。以梅花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的品格。或诗人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虽粉身碎骨而心志不渝的斗争精神。5 .本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分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即使花瓣飘落碾作尘泥,也依然保留芬芳在人间,写出梅花的坚贞和高洁,表达作者虽然遭受不公,但仍然坚贞不渝的高尚品质或表达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情。16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描绘了梅花的哪些遭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答:独自开放无人砍赏,黄昏来临又被风吹雨打。7.词的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答:寂寞、苦闷、凄清三、诗歌主旨这首词以物喻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凌寒怒放的梅花,抒发自己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迎之徒为伍,不畏谗言和诋毁,不惧排挤和打压的坚贞高洁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