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地下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投标文件.docx
某市地下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投标文件晋中市地下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投标文件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EGOVACo.,Ltd二。一三年七月1 项目概述11.1 项目建设背景11.2 系统总体概述11.3 项目实施范围11.3.1 地域范围.11.3.2 管理对象11.4 项目建设周期21.5 项目建设目标21.6 项目建设原则21.7 项目建设思路31.7.1 建立可持续更新的地下管网数据库.31.7.2 建立地下管网精细化管理模式.31.7.3 为领导决策、应急指挥、部门审批提供分析服务31.7.4 充份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节约投资41.8 项目建设根据42 项目需求分析52.1 总体需求52.2 应用系统功能需求62.3 性能需求83 系统总体设计91.1.2 开放性与标准化101.1.3 可扩展性与可保护性.101.1.4 安全性与保密性.103.2 系统架构设计113.3 系统模块设计123.3.1 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123.3.2 综合管网管理子系统.123.3.3 数据动态更新子系统.133.3.4 管网信息公布子系统.133.3.5 数据编辑管理子系统.133.3.6 数据交换子系统.133.3.7 管线量测分析子系统.143.3.8 突发事件分析子系统.143.3.9 审批辅助分析子系统.143.3.10 决策分析子系统.143.3.11 事故应急管理子系统.143.4 数据总体设计143.5 系统接口设计163.6 安全体系设计173.7 网络环境183.9.1硬件环境要求:194 应用系统功能设计204.1 系统模块实现设计204.2 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214.2.1 地图管理.224.2.2 管线查询.224.2.3 数据输出.234.2.4 数据定位.244.2.5 数据转换244.2.6 符号管理.244.3 综合管网管理子系统254.3.1 图形浏览.254.3.2 数据查询统计.264.3.3 设施管理.264.3.4 管网数据查看.264.3.5 管线标注.264.3.6 专题图制作.274.4 数据动态更新子系统284.4.1 批量数据导入284.4.2 管网数据增加.294.4.5 数据检查.304.4.6 数据备份.314.4.7 数据还原.324.5 管网信息公布子系统324.5.1 地图浏览.324.5.2 放大功能.324.5.3 缩小功能.334.5.4 漫游功能.334.5.5 鹰眼功能.334.5.6 全图显示功能.344.5.7 前一视图功能.344.5.8 后一视图功能.344.5.9 刷新功能.344.5.10 信息查询.344.5.11 数据统计.364.6 数据编辑管理子系统384.6.1 管线及管线点的增加功能.384.6.2 管线及管线点的修改功能.384.6.3 管线及管线点的删除功能.394.6.4 管线的截断功能.394.6.7 管线合并功能.404.7 数据交换子系统404.7.1 基础地形图数据显示.414.7.2 地下管网数据应急指挥显示.414.7.3 地下管网数据显示.414.8 管线量测分析子系统414.8.1 长度量算功能.414.8.2 面积量算功能.424.8.3 垂直净距测算功能.424.8.4 水平净距测算功能.424.9 突发事件分析子系统434.9.1 关阀分析.434.9.2 覆土分析.434.9.3 抢险分析.444.9.4 预警分析.454.10 审批辅助分析子系统454.10.1 横断面分析.464.10.2 纵断面分析.464.10.3 碰撞分析.474.10.4 水平净矩分析.474.11 决策分析子系统474.11.1 爆管预警.474.11.2 最短路径分析.484.11.3 施工规划分析.484.12 事故应急管理子系统484.12.1 事故历史规律分析.494.12.2 事故周边影响分析.494.12.3 管线拓扑分析.504.13 数据库设计504.13.1 概念结构设计.514.13.2 数据表结构设计.524.13.3 数据字典设计.544.13.4 历史数据兼容.814.14 界面设计824.14.1 界面样式设计.824.14.2 典型操作界面设计.825 系统测试方案835.7 项目测试的目的845.8 项目测试的原则845.9 项目测试方法855.10 测试过程模型855.5.2 功能测试.865.5.3 用户界面测试.875.5.4 安全性与访问操纵测试.885.5.5 故障转移与恢复测试.895.5.6 软件测试停止标准.906 质量保证方案926.1 质量保证体系建设926.1.1 质量建设设计目标.926.1.2 本项目质量要素.936.1.3 文档质量的度量准则.946.2 软件质量保证946.2.1 质量管理小组构成.956.2.2 项目质量达标要求.956.2.3 软件质量保证任务976.2.4 软件质量保证的活动.986.3 项目风险管理987 系统部署方案1007.1 服务部署1007.2 系统部署1017.3 系统配置1037.4.2中间层服务配置.1048 安装调试方案1058.1 .NET框架安装1058.1.1 Microsoft.NetFramework3.51068.1.2 安装Microsoft.NetFramework4.01088.1.3 ,Microsoft.NetFramework4.0语言套件1108.2 OracleIO客户端的安装与配置1138.3 ESRI的ArcenglinerunTime安装1229 工期保证方案12910 软件开发进度安排12911 项目验收方案13011.1 验收时间与地点13011.2 验收交付成果13111.3 验收标准13111.4 验收步骤13211.5 填写系统验收清单、备忘录13212 服务流程13312.1 售后服务流程13312.2 售后服务内容13412.2.1 应用系统保护服务13413 故障维修13513.1 电话支持服务13613.2 电子邮件热线服务13614 软件升级服务13715 技术支持及培训方案13815.1 技术交流服务13815.2 服务监督管理机制13815.3 培训方案13815.3.1 培训目标.13815.3.2 培训对象及人数.13915.3.3 培训方式.13915.3.4 培训内容.13915.3.5 培训流程.14015.3.6 培训对象及培训地点的基本要求.14115.4 项目风险分析及操纵方法14215.4.1 风险分析.14215.4.2 风险操纵方法.1431项目概述1.1 项目建设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进展,城市规模口益增大,城市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关于基础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越来越占据建设的重要地位,能否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共识。如国土资源、人口、城市规划、环境、交通、道路、给排水设施、供热设施、燃气设施、电力电信设施等信息特别是地下管网信息对城市的未来进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给城市管网及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1.2 系统总体概述晋中市地下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集管线数据普查、数据入库管理、数据保护更新、地下管线精细化管理与为领导与专业部门提供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地下管网管理平台的建设,能够建立覆盖晋中市地上地下全范围的城市管理模式。同时,依托地下管网数据能够建立一系列的统计分析工具,为各专业部门审批、应急突发状况调度与领导的决策提供辅助支撑服务。1.3 项目实施范围1.3.1 地域范围晋中市地下管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实施范围:建成区约100.6平方公里,区域范围内全部城市道路及两侧地下管线,管线长度约2000公里。1.3.2 管理对象根据国家对城市地下综合管网管理有关标准要求,结合本地管理实际情况,本期系统管理对象为电力、通信、供水、供热与供气等十几类城市地下综合管线,实现本地特色的数字化地下管线数据管理模式。1.4 项目建设周期1.5 项目建设目标晋中市地下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建设目标是: 建立晋中市地下管线从建设、管理、至保护、服务的生命线; 使用先进的物探手段,结合晋中市现有资料,建立晋中市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 依托网格化管理的模式,实现地下管线精细化管理;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建设地下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管线数据保护更新机制,保障数据的准确性与现势性; 为地下管线各有关专业部门提供数字化的管理与服务手段;1.6 项目建设原则1、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原则把提高地下综合管网管理水平,以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优美、洁净、舒适、有序的人居环境作为推进地下管网系统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便利度、舒适度。2、全面协同、提升效能的原则地下综合管网管理对象多,涉及政府职能部门广,为了切实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网管理水平,实现管理中问题的发现与处置的高效、敏捷,务必强化统筹协调、各方协作的工作机制与管理与技术创新相匹配的互动机制,优化管理流程,建立网格化管理运转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优质的公共服务。3、统一标准、整合资源的原则参照有关行业标准,统一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开放性、可靠性与安全性。整合现有资源,提高管理效能,避免重复投资建设。4、科学有用、信息共享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突出信息系统的科学性、有用性,注重创新、注重实效,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实现技术数据共用、信息共享。系统预留接口,方便升级换代。5、先进性与成熟性原则用科学的方法进系统规划、设计与开发,避免盲目性与随意性;选择先进、成熟的技术与产品进行建设。1.7 项目建设思路1.7.1 建立可持续更新的地下管网数据库搜集各管线有关专业公司现有管线资料,结合先进的物探手段,建立XXX市地下管网数据库。同时,依托管线竣工审批业务,制定竣工图电子矢量地图数据标准,建立地下管网数据库更新流程,借助数字化的手段实现地下管线数据可持续更新。1.7.2 建立地下管网精细化管理模式按照网格化管理的思想,细化管理区域,根据行业的不一致合理划分专业责任网格,由各专业公司巡线员对各自管线分区域管理;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督评价体系,实现地下管网的精细化管理。1.7.3 为领导决策、应急指挥、部门审批提供分析服务晋中市地下管网综合管理平台基于数字化的地下管线数据提供完整的统计分析服务,比如覆土分析、爆管分析、管线预警分析等,为领导决策、应急指挥与部门审批提供辅助分析服务。1.7.4 充份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节约投资城市地下综合管网管理系统能够利用晋中市数字城管平台一期建设的软硬件平台进行应用环境搭建,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政府投资。1.8 项目建设根据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1:5001:I(XM)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1:5001:1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2008)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GB/T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GB/T217402008)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GB/T185782008)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一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CJ/T213-2005)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一管理部件与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214-2007)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一地理编码(CJ/T215-2005)中华人民共与国行政区划编码(GB/T2260)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lOO)地名标牌(GB17733.1)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18521)县下列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GB/T10114)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CJJlO3)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GB/T18726-2002)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8567-1988)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9385-19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GB/T18726-2002)安全技术防范规范工程技术规范(GB/T75-9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软件工程国家标准(GTB856)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199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验收规范(GB50169-92)2项目需求分析2.1 总体需求本期城市地下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内容为11个应用子系统,分别为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综合管网管理子系统、数据动态更新子系统、管网信息公布子系统、数据编辑管理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管线量测分析子系统、突发事件分析子系统、审批辅助分析子系统、决策分析子系统与事故应急管理子系统。系统使用三层结构,以ESRl系列软件搭建GlS软件平台,以OraeIe大型的数据库进行后台数据管理。构建联结各有关部门与权属单位的数据管理中心,形成覆盖专用网络的分布式应用与集中管理的管线信息系统。在实现地下管线数据的信息化动态化管理的同时,还应通共享机制的建立,实现核心区范围内地下管线数据的共享应用。系统建设使用企业总体架构EA来实现。在具体实现层面,本项目宜使用面向服务的SOA架构。系统的结构是基于C/S与B/S混合的系统应用模式及双中心设计考虑,同时考虑到该系统涉及国家秘密,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者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者其它公共信息网络相联接,务必实行物理隔离。按此规定,系统计算机网络设计应该使用结构化设计方法,将网络系统划分为内部网、外部网二个物理网。2.2 应用系统功能需求系统建设内容为11个应用子系统,分别为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综合管网管理子系统、数据动态更新子系统、管网信息公布子系统、数据编辑管理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管线量测分析子系统、突发事件分析子系统、审批辅助分析子系统、决策分析子系统与事故应急管理子系统,各应用子系统的功能需求如下:(1)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能够实现地形图数据的海量管理,其数据来自平台的输入编辑与数据转换,提供了分别对点、线、面三种图元的空间数据与图形属性进行管理的功能,是一个强大的海量图库管理系统。要紧功能应包含:地图管理、管线查询、数据输出、数据定位、数据转换、符合管理等。(2)综合管网管理子系统综合管网管理子系统要紧实现对管网数据的日常管理,综合管网管理子系统应包含图形浏览、数据查询统计、设施管理、管网数据查看、管线标注与专题图制作。(3)数据动态更新子系统管网数据动态更新子系统实现对管网数据的入库、更新功能。为了保证管线数据的现势性,系统提供多种灵活、方便的管网数据设计与更新方法。该子系统要紧功能包含了批量数据导入、管网数据增加、管网数据修改、管网数据废弃与删除、数据检查、数据备份与还原。(4)管网信息公布子系统管网信息公布子系统实现对管网数据及有关信息的实时公布,有关部门及领导调阅。管网信息公布子系统应包含要紧功能有:地图操纵、查询浏览、统计汇总等。(5)数据编辑管理子系统数据编辑管理子系统提供管线数据编辑工具,实现对数据的简单编辑管理功能。要紧功能应包含:图形编辑,涉及有:图形的绘制、图形对象操作与各类标注的绘制;(6)数据交换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实现与外部数据的交换,交换的数据包含地下管网图形数据、属性数据、查询统计数据等。本系统需使用业界成熟的XML、SOAP、WebService等信息技术建立信息交换平台,包含数据交换引擎、远程数据传输、信息交换标准等核心模块,数据交换子系统预留标准的数据对接接口,可实现系统的开放性与标准性,未来系统建成后,可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实现不一致系统间的对接。通过数据交换子系统与大屏幕显示系统的数据对接功能实现对地下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综合分析管理、应急指挥调度与地下管网数据等内容在大屏幕显示平台进行统一综合的显示。应实现功能包含:基础地形图数据显示、地下管网数据应急指挥显示、地下管网数据显示与地下管网数据综合显示功能。(7)管线量测分析子系统管线量测分析子系统为各专业公司、系统操作人员与各级领导提供基础的分析工具。要紧功能包含了:各类管线数据量测显示、浏览、量算长度分析、量算面积分析。(8)突发事件分析子系统突发事件分析子系统要紧用于突发事件发生时对管线的受损情况、影响情况与处置预案进行分析,实现快速处置。要紧功能包含了:关阀分析、覆土分析、抢险分析与预警分析等多种突发事件分析。(9)审批辅助分析子系统审批辅助分析子系统要紧为各管线审批部门在进行审批时提供辅助分析工具,从而为管线数据审批、掘路审批等行政审工作提供根据。要紧功能包含了:横断面分析、纵断面分析、碰撞分析、水平净矩分析与垂直净矩分析,便于领导审批工作。(10)决策分析子系统决策分析子系统提供各类分析手段,为领导决策提供辅助支撑,同时配合业务管理系统的调度指挥功能,实现问题的应急调度处置。要紧功能包含了:爆管预警、最短路径分析与施工规划分析等功能,为新建项目规划选址提供数据支持。(Il)事故应急管理子系统事故应急管理子系统是为领导提供使用的,当发生地下管线突发时,便于领导及时对事件作出应急处理与决策。要紧功能包含了:事故历史规律分析、事故周边影响分析与管线拓扑分析等功能,综合分析事故处理应急计策。2.3性能需求1、软件系统使用国际、国家标准的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及验收过程模式,要满足跨平台的要求、开源要求与系统的安全要求,能提供完整的项目开发、测试过程记录与文档。2、务必建立并实施完整的软件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具有专职的软件测试组织、人员、工具,同时在项目中能强有力的开展测试工作。3、应具有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能力,支持存储设备容量的平滑升级。4、应具有良好的并发响应能力,整体响应性能在5秒以内,能满足今后的整体应用需求。5、应具有较强的稳固性,MTBF大于20000小时。6、应具有完备的信息安全体系,达到国家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标准要求。7、应具有良好的数据安全保隙机制,对数据采取集中管理与存储的模式,数据库结构设计良好,具有迅速的数据检索能力。8、文本信息交换的响应时间应操纵在1秒以内,使用消息中间件对数据交换进行管理。图片、声音信息交换响应时间操纵在10秒以内。9、应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能习惯日常业务变更的需求,实现“零代码”方式的系统管理与保护。10、地图查询定位时间不超过5秒,呼叫中心接收城管监督员上报问题时间不超过30秒,呼叫中心向城管监督员发送任务时间不超过10秒。11、系统务必能提供标准化的接口,能提供对其他电子政务系统的接口。12、系统响应速度在非硬件系统问题的情况下,数据量对软件系统响应速度的速率影响不超过20%o13、软件系统能满足设计的各类国际、国家标准要求。3系统总体设计3.1 系统设计原则3.1.1 先进性与有用性系统的目标决定了系统必需使用先进的概念、方法、技术与平台,但不能将系统建设的过程看作是新技术的试验过程,在保证先进的同时务必考虑所使用的概念、方法、技术与平台的成熟性。有用性是系统能够投入使用的重要保证,在进行系统应用设计时,要紧贴管线管理的实际需要,充分顾及管线管理的习惯做法,做到功能有用,界面友善,操作方便。3.1.2 开放性与标准化系统使用的技术设备、网络产品、软件平台应符合公认的工业标准,尽可能使用国际主流产品,以确保系统集成的可行性、良好的互操作性与可扩充性。基础空间信息是系统中最为宝贵的信息资源。为了使这一投资得以有效的保护,实现最大范围的信息共享与与其它信息系统可能发生的数据交换,在选择GlS软件平台时,应充分考虑该平台所支持的图形数据格式的开放性与标准性。3.1.3 可扩展性与可保护性为使系统易于保护及扩展,应根据管线管理的职能来设计功能模块,使功能模块独立于管理机构的设置。系统还应留有方便、规范的APl(应用程序接口),便于用户能将自行定义与开发的应用模块便利地接入系统。系统的软硬件应具有扩展升级的余地,保护以往的投资,能够习惯网络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进展与需求的不断变化,使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具有长期保护使用能力,满足管理与应用的多样性、复杂性,具备良好的扩展与升级能力,并便于系统的保护与升级。3.1.4 安全性与保密性为了防止非授权用户的非法入侵与授权用户的越权使用,系统应进行各类级别的权限操纵,使用分组、分角色的管理。系统还应具备审计功能,能自动登记用户访问的情况与操作过程,以备日后查询。3.2 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的建设分为六个层次,分别介绍如下。1、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政策法规要紧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遵循国家、吉林省、长春市公布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及各类电子政务领域开发建设标准技术规范等有关内容。2、有关外部系统是指与本系统之间存在数据交换等关系的系统,如各管线权属单位的业务系统等。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系统间的交互关系,预留有关的接口。3、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处于系统结构的最底层,是其他各层建设的基础。本部分的作用是对管线系统的运行提供有关支持,要紧包含系统建设与运行所必需的软硬件平台、网络基础设施与安全管理系统。4、数据层数据层用来实现对管线数据与地形图数据的统一存储与管理。数据是系统各项功能运行的基础与保障,因此,数据层的建设在系统研发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项目中,需要建设的数据库包含基础地形数据库、管线空间数据库、管线规则数据库与管线历史数据库等。5、应用支撑层应用支撑层用来为系统各项功能的实现提供支持,要紧包含系统开发所需要的工作流引擎、GIS中间件与应用中间件。6、服务层本系统能够划分成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综合管网管理子系统、数据动态更新子系统、管网信息公布子系统、数据编辑管理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管线量测分析子系统、突发事件分析子系统、审批辅助分析子系统、决策分析子系统、事故应急管理子系统。以管线数据的管理、应用、保护与决策分析为基础,实现市政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基础信息管理了系统 管网信息发布子菽管线量测分析广系统综合管网管理了系统 数据编辑管理子菽 突发事件分析上系统数据动态更新了系统 数据交换子系彳审批辅助分析系统决策分析了系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工作流引擎主机服务器I 事故应急管理了系统GIS中间件应用支撑存储备份系统网络基础设施应用中间件外部系统系统软件基础设施图3.1系统体系结构图3.3 系统模块设计3.3.1 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能够实现地形图数据的海量管理,其数据来自平台的输入编辑与数据转换,提供了分别对点、线、面三种图元的空间数据与图形属性进行管理的功能,是一个强大的海量图库管理系统。要紧功能包含:地图管理、管线查询、数据输出、数据定位、数据转换与符号管理。3.3.2 综合管网管理子系统综合管网管理子系统要紧实现对管网数据的口常管理,综合管网管理子系统应包含图形浏览、数据查询统计、设施管理、管网数据查看、管线标注与专题图制作。3.3.3 数据动态更新子系统管网数据动态更新子系统实现对管网数据的入库、更新功能。为了保证管线数据的现势性,系统提供多种灵活、方便的管网数据设计与更新方法。该子系统要紧功能包含了批量数据导入、管网数据增加、管网数据修改、管网数据废弃与删除、数据检查、数据备份与还原。3.3.4 管网信息公布子系统管网信息公布子系统实现对管网数据及有关信息的实时公布,共有关部门及领导调阅。3.3.5 数据编辑管理子系统提供管线及管点的增加、管线及管点的修改、管线的截断、管线顶点或者管线点的捕捉、管线点及管线的属性数据编辑、管线合并等功能。3.3.6 数据交换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实现与外部数据的交换,交换的数据包含地下管网图形数据、属性数据、查询统计数据等。数据交换子系统预留标准的数据对接接口,可实现系统的开放性与标准性,未来系统建成后,可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实现不一致系统间的对接。通过数据交换子系统与大屏幕显示系统的数据对接功能实现对地下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综合分析管理、应急指挥调度与地下管网数据等内容在大屏幕显示平台进行统一综合的显示。应实现功能包含:基础地形图数据显示、地下管网数据应急指挥显示、地下管网数据显示与地下管网数据综合显示功能。3.3.7 管线量测分析子系统管线量测分析子系统为各专业公司、系统操作人员与各级领导提供基础的分析工具。子系统的要紧功能是向用户提供一系列测量与有关的分析功能。3.3.8 突发事件分析子系统突发事件分析子系统要紧用于突发事件发生时对管线的受损情况、影响情况与处置预案进行分析,实现快速处置。要紧功能包含了:关阀分析、覆土分析、抢险分析与预警分析等多种突发事件分析。3.3.9 审批辅助分析子系统审批辅助分析子系统要紧为各管线审批部门在进行审批时提供辅助分析工具,从而为管线数据审批、掘路审批等行政审工作提供根据。要紧功能包含了:横断面分析、纵断面分析、碰撞分析、水平净矩分析与垂直净矩分析,便于领导审批工作。3.3.10 决策分析子系统决策分析子系统提供各类分析手段,为领导决策提供辅助支撑,同时配合业务管理系统的调度指挥功能,实现问题的应急调度处置。要紧功能包含了:爆管预警、最短路径分析与施工规划分析等功能,为新建项目规划选址提供数据支持。3.3.11 事故应急管理子系统事故应急管理子系统是为领导提供使用的,当发生地下管线突发时,便于领导及时对事件作出应急处理与决策。要紧功能包含了:事故历史规律分析、事故周边影响分析与管线拓扑分析等功能,综合分析事故处理应急计策。3.4 数据总体设计基础数据普查建设工作是地下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基础内容。通过基础数据普查,建设覆盖XX市数字化市政管理监管范围要求的地下综合管线数据。使用先进的管线探测技术与设备实施项目建设,从而为XX市数字化市政地下管线管理提供精确度高、可用性强的基础数据平台。参照国家标准GB/T17160-1997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的分层要求,再根据要素的几何类型进行细分层,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设置独立的TraCI图层,用于存储道路中心线数据;设置Maplnd图层,用于存储图幅索引数据;设置TerCt图层,用于存储等高线数据;设置UnitS图层,用于存储各要紧单位特征点、关键单位点;设置DoorPIate图层,用于存储楼门牌信息;设置Ann。图层,用于存储所有的注记数据,通过设置属性来区分其注记类型。通常情况下,基础地形数据能够分为30个图层。全面分层参见下表:No.图层名称中文名称要紧内容1MapInd图幅索引图幅索引2CtrP测量操纵点测量操纵点3ResR居民地各类房屋、楼房4ResL线状居民地附属设施依比例门墩、围墙、简单房屋的对角线、棚房的辅助线等5ResP点状居民地附属设施不依比例的门墩、圆柱、支架等6Units单位点单位名称标记点7DoorPlate门牌号楼门牌号8IndR面状工矿建筑及附属设施露天体育场、运动场等9IndL线状工矿建筑及附属设施传送带、探槽、打谷场、有盖的贮水池内部的虚线等10IndP点状工矿建筑及附属设施钻孔、探井、井口、漏斗、起重机、风车等11TraR面状道路及附属设施面状道路12TraL线状交通及附属设施铁路、电车轨道、单线道路、涵洞、隧道、路堤、桥等13TraCI道路中心线双线道路的中心线、单线路14TraP点状交通及附属设施里程碑、路标、汽车停车站等15PipL管线及线状管线附属设施各类管线、依比例尺的变电室外围线等16PipP点状管线附属设施配电线的电缆标、阀门、不依比例尺的铁塔、水龙头等17HydR面状水系及附属设施湖泊、水库、池塘、双线河流、岛屿等18HydL线状水系及附属设施单线河及沟渠、依比例尺可通车的水闸等19HydP点状水系附属设施泉、不依比例尺能走人的水闸等20BouR行政区划各级行政区划21BouL境地线各级行政境地线22BouP地名点地名标记点23TerCt等高线等高线24TerR面状地貌与土质沙地、盐碱地、沼泽地等25TerL线状地貌与土质坡、坎、冲沟、地裂缝、示坡线、等26TerP点状地貌与土质岩溶漏斗、独立石等点状地貌27VegR面状植被稻田、旱田、草地等28VegL线状植被行树、狭长的灌木丛等植被带29VegP点状植被散树、独立树等点状植被30Anno注记各类注记3.5 系统接口设计考虑到将来本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集成与系统本身的顺利升级,设计者在设计时按SOA体系设计架构,预留必要的现有与二次开发接口,保证系统的开放性。XX市数字化城市地下管线系统,为城市地下管网的健康运作提供强有力的管理工具保障与辅助技术支持,同时,它也为政府部门的其它系统提供必要的信息数据支持。因此,在系统结构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到系统建设中与建成后与其它系统之间的协作关系。在对用户进行全面的需求调研后,我们将为平台提供数据共享服务的接口,建立管线数据共享的安全保障机制,为不一致级别、不一致部门的综合管线数据应用部门与管理部门提供安全、有效、完整的数据服务通道,实现与其它系统的系统互联与数据共享。为了保证系统长期运作过程中的有效服务能力与连续能力,我们考虑到未来系统在版本升级与平台更替的情况。为了保证系统在升级过程中,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不受影响,我们的组件被设计成可动态配置的模块,在进行版本更新时,旧版本模块会得到过渡性的替代而不可能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也不可能影响到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真正实现了无影响的版本更新。另外,由于未来不可预知的可能性,GIS平台可能会随着系统的大规模变更而被替换,因此,系统设计中不仅仅考虑到如何使用现有平台进行开发,还充分考虑到系统平台变更所带来的影响。在这一方面,我们的模块充分考虑到变更的存在,在系统平台更换时,不需要对系统结构进行大规模的变更,只需要在原有结构基础上,对部分的接口与方法进行修改即可。3.6 安全体系设计系统安全是整个系统可靠运行与进行安全防范的基石,系统安全设计需要在统一设计的原则下,在不一致的安全层次,在预防、检测与恢复等各个阶段,确保系统持续稳固运行,防止信息的损坏、泄露或者被非法修改,并保证系统安全。为了实现系统安全目标,安全建设应遵循下列原则:1、需求、风险、代价均衡原则对任何一个网络系统,绝对安全难以达到,也不一定必要。因此,应针对系统面临的威胁及风险,确定系统的安全策略,制定相应的规范与措施,力求在需求、风险、代价等方面达到均衡。2、整体安全原则系统涉及网络、设备、软件、数据、人员等各个环节,它们在网络安全中的地位与作用,只有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去看待、分析,才可能得到有效、可行的安全措施。因此,应遵循整体安全原则,根据确定的安全策略制定合理的安全体系结构与防护措施。3、综合防范原则任何安全措施都不是绝对安全的,都可能被攻破。因此,系统要根据综合防范原则,从技术、管理、人员等方面考虑,多方位、多层次的保护系统安全。4、动态进展原则要根据系统的变化不断调整安全措施,习惯新的网络环境,满足新的网络安全需求。5、可评价原则系统的安全性,不以安全设施配备的多少来衡量,而以漏洞(薄弱点)的多少来衡量。系统安全最终是以保护重点资源为目标。6、分阶段建设原则由于系统安全建设涉及到了许多方面,如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库安全、系统安全、管理安全等诸多方面。假如一次性建设,资金需求可能较大。建议在系统安全建设中采取统一规划,分阶段实施的策略,根据安全保护的对象及危害性范围区分安全实施的先后顺序,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系统安全解决方案。7、实时备份原则通过数据备份制度的建立,实现对系统各项业务数据的实时备份与存储,由此保证在系统遇到重大事故时,系统内的数据不可能丢失。系统安全设计要紧包含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通用安全、管理安全五方面内容。3.7 网络环境具体执行中华人民共与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387-200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网络技术要求在网络安全上要紧采取的措施:使用防火墙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网络防病毒系统等。3.8 开发环境使用ArcGIS系统产品ArcEngine与ArcGISServer为开发平台、ArcSDE为空间数据引擎,Orade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