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理解性默写及答案.docx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理解性默写及答案一、屈原列传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也就是心中有怨气,而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屈原4、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5、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节选)中有形象的描述“,,o6、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7、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o8、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简练、用辞精到的两句是“,:9、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10、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屈原列传理解性默写答案1、“离骚”者犹离忧也2、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5、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6、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7、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8、其文约其辞微9、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10、其志洁故其称物芳二、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过秦论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 .过秦论中,表明秦始皇命蒙恬北筑长城、击退匈奴,从而起到震慑作用的句子是:,O2 .过秦论中,写陈涉高举义旗之后,天下人纷纷响应,蜂拥而至的句子是3 .过秦论中,表现陈涉起义队伍的武器装备十分简陋的句子是:4过秦论中,写秦始皇采用愚民政策的句子是:5 .过秦论中,用排比的手法写秦始皇以武力统治天下的句子是:6 .过秦论中,叙述秦始皇遣精兵良将镇守四方重地的句子是:7 .过秦论中,叙述秦国“致万乘之势”后确立霸主地位的一句是:8 .过秦论中,作者将陈涉与九国进行多角度对比,其中写在武器装备方面对比的句子是:,O9 .贾谊在过秦论中揭示秦王朝灭亡的原因的是句子是“J10 .过秦论以“席卷天下,包举宇内“,o来形容秦孝公的远大抱负。11 .过秦论中用“,"两句形象地描写出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在要塞,仔细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12 .过秦论中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反应的句子是:“,赢粮而景从J13 .历史上,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攻中原。过秦论中“,”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14 .过秦论中叙述秦始皇遣精兵良将镇守四方重地的句子是15 .过秦论中描写陈涉起义时一呼百应的句子是“16 .过秦论中表现秦始皇北筑长城,对击退匈奴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一句:过秦论理解性默写答案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土不敢弯弓而报怨2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3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4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5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6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7 .序八州而朝同列8 .锄梭棘矜非钻于钩戟长钱也9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10 ,囊括四海并吞八荒11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12 .天下云集响应13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14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面谁何15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16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二、燕歌行理解性默写1 .在高适的燕歌行中,“,"两句通过写汉将带兵出征时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刻画了一位临战轻敌的统帅形象,为下文的战败被困作反衬。2 .在高适的燕歌行中,“,"两句用战士在前方杀敌的出生入死与汉将在军帐中的轻歌曼舞作对比,控诉了汉将不懂得体恤士兵,为下文写战败埋下了伏笔。3 .有战争就会有别离,甚至是生死离别。在高适的燕歌行中,“,”两句通过描写思妇和征夫分别后对对方的思念,从侧面折射出战争的残酷。4 .在高适的燕歌行中,“,"两句一实一虚,既写出了战士们打仗的辛苦,又写出了家中妻子对远征战士的思念之情。5 .在初唐时期,在战场上建立功业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奔赴边塞为国建功也一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高适的燕歌行中的“”这一句就是很好的证明。此外,对于敢于为国效力人,最高统治者表现出来的态度是:“”,这就直接推动了这种风气的形成。6 .在高适的燕歌行中,“”这一句通过前方的急报侧面写出了敌人进攻速度之快,“”这一句则直接描写了敌军侵袭时的来势汹汹。7 .在高适的燕歌行中,“,”两句对边塞黄昏时风景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暗示着战争的失败。8 .李广是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王昌龄在出塞中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对其仰慕与赞颂之情,高适的燕歌行也提到了李广,这两句是:“,",委婉地表达了对如今带兵出塞边疆打仗的将军的不满。燕歌行理解性默写答案1.搅金伐鼓下榆关,旌旅逶迤碣石间。2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3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4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5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6 .校尉羽书飞瀚海。胡骑凭陵杂风雨。7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8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三、李凭箜篌引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2、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震撼力的诗句是:3、侧面写乐声的诗句是:;,L这里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从客体落笔,写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诗人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4、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震撼力的诗句是:,5、李凭箜篌引中“,两句,写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印在读者心中,就像皎洁的月亮投影于水,显得幽深渺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6、李贺李凭箜篌引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7、李凭箜篌引中形容音乐清脆激越的一句是:一8、李凭箜篌引中形容音乐时而幽咽,时而轻快的一句是:9、李凭箜篌引中以四样美好的事物描摹声音的句子是:;。10、李凭箜篌引中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的诗句是:“交代演奏者姓名和地点的诗句是:“”。11、李凭箜篌引中“,:两句正面写乐声,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如带露的芙蓉,似盛开的兰花,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真是构思奇特,形神兼备。12、李凭箜篌引中“,L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13、李凭箜篌引中“,"两句,写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娟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14、李凭箜篌引中写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L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平且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李凭箜篌引理解性默写答案1、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2、女婿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3、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4、女婿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5、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6、女婿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7、昆山玉碎凤凰叫。8、芙蓉泣露香兰笑9、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10、吴丝蜀桐张高秋李凭中国弹箜篌IK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12、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13、女娟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14、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四、锦瑟理解性默写1、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缘之一。因其啼声甚哀,往往用来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有这样两句“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锦瑟也有一联提到杜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2 .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3 .锦瑟一诗中“,”表现的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4 ,锦瑟用典的四句诗分别是:“,o5 .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锦瑟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2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3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4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5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五、书愤理解性默写1 .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鸵、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2 书愤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是:,o3,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o4,书愤中慨叹自己早年不懂世事,一心欲复故国的诗句是:5,书愤中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的诗句是:书愤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 .塞上长城空自许,2 .楼船夜雪瓜洲渡,3 .出师一表真名世,4 .早岁那知世事艰,5 .楼船夜雪瓜洲渡,镜中衰鬓已先斑。铁马秋风大散关。千载谁堪伯仲间。中原北望气如山。铁马秋风大散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