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请试述清末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探索的失败分别说明了什么(含参考答案5篇).docx

    • 资源ID:1051045       资源大小:22.2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请试述清末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探索的失败分别说明了什么(含参考答案5篇).docx

    请试述清末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探索的失败分别说明了什么(含参考答案5篇)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0分)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的过程。为了争取国家独立,实现民族复兴,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探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出路,掀起了生生不息、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请试述清末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探索的失败分别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1:清末对国家的三次探索分别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三次活动都失败说明只靠地主阶级进行的近代化不能取得成功,必须改变制度才行,由资产阶级领导。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兴起的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自救运动。洋务派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阶级属性和运动性质决定了他们只能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西方以“自强”,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双重的迫切需要以及自身阶级和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向西方学习仅限于“师夷长技”的物质技术层面,不可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洋务运动的实践表明:只有求得国家独立,才能从容地建设近代化;洋务运动必须有制度和政权的有力保证才能成功。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的洋务运动不可能为中国摆脱贫弱找到出路只有革命,只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争得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建设近代化。戊戌维新运动作为中国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只是昙花一现,这不但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必须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清末新政的失败,从客观上来看,清政府的经济改革在取得较大成效的同时也制造出了大量的反对力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带来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清政府的死敌革命党实力的壮大;另一方面,清政府的各项改革措施都是需要钱的,财政困乏的清政府就将这笔花销加到了广大人民的身上,结果加剧了清政府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统治危机加剧。终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宣告了清朝统治的结束,清末新政也就告终。清末新政虽然失败了,但对今天的改革却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首先,改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顺应历史潮流;再者,人民才是改革的主体,改革必须调动人参与的积极性,改革发展的成果也应由全体人民共享。只有这样,改革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并最终走向成功。晚清政府的三次自救运动的失败,说明封建统治已走到了尽头.封建地主阶级已丧失了自我调节的能力,其失败的命运是必然的。参考答案2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1856年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失败的原因:1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2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也是根本原因。二、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中央有恭亲王奕近、文祥等,地方有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洋务派的主要活动:1.兴办近代企业。2.建立新式海陆军;3.创办新式学堂;4派遣留学生。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根本目的: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政府腐朽统治。失败的标志: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失败的原因:1 .内部原因:(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也是阶级局限性,还是失败的根本原因);(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3)洋务运动的管理具有腐朽性。2 .外部原因:西方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三、戊戌变法运动“戊戌变法”又叫“百日维新”,是1898年发生在我国的一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1898年1月,康有为上书皇帝,提出三条变法纲领:立即宣布实行变法;广开才路,各级官吏都有权向皇帝上奏折;全盘改革政权机关。上书以后,康有为等维新派到处组织学会,创办报纸,宣传变法主张,改良主义运动有了很大发展,赘成变法的人越来越多。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正式下令宣布变法,接受改良派的政治纲领。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把光绪皇帝囚禁在中南海的瀛台,又废除了一切新政法令。一大批维新人士惨遭杀害,维新派重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国外。这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改革只进行了103天就在旧势力的反攻下失败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百日维新”O戊戌维新运动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但最终宣告失败。(一)失败原因1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3)惧怕人民群众。2 .直接原因:(1)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2)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的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维新派及光绪皇帝;(3)在实施变法上实行很多冒进措施。参考答案3:1 .太平天国1)失败原因: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力的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和战斗力量,但是最终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克制和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阶级不行)拜上帝教教义毕竟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思想不行)O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反封建不反帝)。2)教训天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原因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2 .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指导思想不行,不反封建)。(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不反帝)。(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阶级不行)。3 .戊戌变法1)失败原因(1)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阶级不行+对手过于强大)。(2)一是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不反封建)。二是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不反帝)o三是惧怕人民群众(没发动人民群众)O2)教训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失败的这么快,这不但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而且再次暴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在“五四运动”前,无产阶级没有登上历史舞台时,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在失败根本原因中,都有阶级原因。“五四运动”前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探索的失败原因中,要么反封建不反帝,如太平天国运动;要么反帝不反封建。如义和团运动;要么既不反帝也不反封建。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要么没有彻底反帝反封建,如辛亥革命。太平天国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理论,没有正确对待儒学,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具有封建性。戊戌变法,提倡学习西学。却打着孔子的旗号,不敢否定封建主义。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有缺陷。戊戌变法,惧怕人民群众。辛亥革命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潜台词是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参考答案5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中华民族面临着外来侵略和内部困境的双重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和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然而,这个过程中也经历了三次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失败,这些失败的教训对我们今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第一次探索失败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目的是为了反抗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然而,由于缺乏先进的社会思想和有效的政治组织,加上领导层的腐败和分裂,太平天国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个失败说明,仅仅依靠农民起义无法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独立。第二次探索失败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在清朝晚期,为了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清朝统治,清政府试图引进西方技术和文化,进行自救的一项运动。然而,由于洋务运动只注重技术学习而忽视了制度和文化层面的改革,以及受到外国势力的干预和内部腐败等问题,最终也以失败告终。这个失败说明,单纯的技术学习不足以解决国家的根本问题,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第三次探索失败是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在19世纪末期,清朝政府试图进行一次全面的政治改革,以挽救统治危机的一项运动。然而,由于改革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遭到了强大的反对和阻挠,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个失败说明,在没有强大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力量支持的情况下,单纯的政治改革很难实现国家的根本变革。三次探索的失败都说明了同一个问题:没有先进的理论和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无法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复兴。这三次探索的失败也提醒我们,任何改革或革命都必须有强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基础,不能仅仅依靠外部力量或一时的热情。同时,这些失败也表明了中国人民在探索国家出路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困难和挑战。在今天的中国,我们面临着与清末时期不同的挑战和机遇O然而,这三次探索的失败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需要认真总结这些失败的经验教训,从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任何改革或革命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实践。在当前的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需要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同时,我们也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精神,不断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总之,清末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探索失败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在今天的中国,我们需要认真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不断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参考答案5:清末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探索主要指的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北伐。这三次尝试都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揭示了一系列深刻的问题和挑战O1 .戊戌变法(1898年):失败原因:戊戌变法是光绪帝下的百日维新,旨在进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以实现国家现代化。然而,变法受到了来自守旧派势力的激烈反对,其中包括义和团等反动组织。维新派内部也存在分歧,缺乏足够的政治基础和社会支持。启示:戊戌变法的失败表明,尽管存在一定的现代化改革意愿,但中国社会的保守势力和制度难以迅速改变。政治改革需要更加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稳定的政治环境。2 .辛亥革命(1911年):失败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然而,革命后出现了政治动荡和军阀混战,各地割据,社会秩序混乱。此外,国内外列强干涉,特别是对于外交上的不利局面使得新政府难以稳定国家局势。启示:辛亥革命揭示了在推翻封建制度后,建设稳定、有序政权的困难。政治制度的建设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是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必要条件。3.孙中山北伐(1926年T928年):失败原因:孙中山北伐是为了统一中国,建立现代国家。然而,在北伐过程中,国共两党合作短暂,内部矛盾激化,加上外部势力的干扰,北伐最终未能取得全面成功。国共分裂和长期的内战为中国带来长时间的动荡和不安。启示:北伐失败凸显了中国政治困境的复杂性,政治团结的缺失和外部干扰的影响。表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需要政治团结和国内外环境的有利条件。总体来说,这三次探索的失败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也强调了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需要全面、系统的改革,以及对内政治团结和对外自主性的追求。

    注意事项

    本文(请试述清末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探索的失败分别说明了什么(含参考答案5篇).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