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子》书看孟夫子“舍我其谁”的豪迈风采〔120〕.docx
-
资源ID:1051055
资源大小:255.25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读《孟子》书看孟夫子“舍我其谁”的豪迈风采〔120〕.docx
读孟子书,看孟夫子“舍我其谁”的豪迈风采(120)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1、挟泰山以超北海;2、缘木求鱼。语义:1、挟泰山以超北海,夹着泰山跨越北海,比喻绝对办不到的事;2、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不对,虽然努力行动,但永远达不到目的。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孟子画像二、孟子及其孟子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山东邹城)人,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史称“亚圣”,与“大圣”孔子并称“孔孟”。孟子,鲁国公族孟孙氏后裔,家道中落,三岁丧父,由母亲一手培育成才。年轻时,从学孔仪门人,学习孔学,继承与发扬了儒家学说,把孔子“仁者爱人”学说,实用化,方法化,具体化,发展为“仁政”。于是,他游说诸侯,鼓吹仁政,一要亲民,二要用贤良,三要尊人权,四要实行井田、给民恒产,五要杀无道、以保“仁政”畅行,从而最后实现“王道”社会。孟子学成后,开馆授徒。后来,他携徒游学,前后20多年,曾游历过齐、宋、滕、魏、鲁等国。孟子资质天成,满腹经纶,思想丰富,感情充沛,信心十足,又逻辑严密,词藻丰富,文采飞扬,他就是以这样的感情、才识,以及语言修养,游学列国,对话诸侯,宣传他的“仁政”措施,描绘他的“王道”理想。到了晚年,他用如椽的大笔,写书著文,把自己的言论、思想,以及游学列国的行迹,整理成雄文七卷,署名孟子。孟子,我国古典名著,四书之一。孟子在古代,为家传户颂之书,科举必考之册,影响非常深远,曾哺育了一代代文学大家、饱学英才。当代中学语文课本,尚选其中六章:鱼我所欲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和富贵不能淫等,学生非常爱读,竞相仿写,大量引用,以致于把文中很多精采句子,夹入自己话中,用于交流,表达思想,而以为时髦。孟子图片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著作,又是极富特色的古代散文精品,明白如话,浅近流畅,言近旨远,寓意深刻,引人亲近向往。再一颂读,酣畅的笔墨,饱满的感情,磅礴的气势,严密的逻辑,雄健滔滔,而又雍容尔雅,扣人心弦,又怡人心田。还有夸张幽默,排偶比喻,运用娴熟,摇曳多姿,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近,通达可感,妙趣横生。读其书,忆其人,孟夫子指点江山,运筹帷幄,超群绝伦的盖世才华,“舍我其谁”的豪迈风采,栩栩如生,跃然眼前三、施仁政,不是要您挟泰山以超北海(典故之一)齐宣王田辟强,战国雄主威王之子。他即位的第二年,55岁的孟子,便携家带徒,一行数百人,二度赴齐游学,宣王赐职上大夫,授薪万钟,官高禄厚,礼遇甚隆。当时,宣王年轻,心雄万夫,甚肖其父,颇有大国英主风范。孟子这次来齐,就是把推行仁政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只是,急切间,不可鲁莽。齐宣王问孟子“不肯干”与“不能干”的区别图这天,宣王很高兴,他对孟子说:“昨天,我建议祭钟不宰牛取血,而改用羊血,老百姓说我小气,其实,我只是不忍心看到取血时,牛害怕得浑身发抖的样子,就像无罪而处死刑一样,哪里是舍不得呢J“大王,这是您有一颗仁心啊J孟子连忙接过话头,生发开来,“我不认为您小气,而是不忍心啊。不过,大王也不要埋怨老百姓嘛,他们又哪里知道,您以小替大的深意呢?”宣王会心地微笑着,极口称赞:“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事,我能猜测得出。'这就是说先生您啊!我自己这样做了,却又说不出所以然,倒是您这么一分析,我才豁然明白。那您说说,我这种心态,与您的仁政王道有什么关联吗?”泰山照片孟子循循而进,他说:“假如有人说,'我能力举千钧,但拿不动一片羽毛;我能明察秋毫,但看不见一车柴禾大王,您能相信他的话吗?”“当然不能相信J宣王张口就回答了。孟子也接口便说:“如今,大王恩惠已经施及动物,却不能施及百姓,这是为什么呢?一片羽毛拿不起来,是不愿意去拿的缘故;一车柴禾看不见,是不愿意去看的缘故: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是君王不愿意施恩的缘故。所以,大王您没有施仁政,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啊,讲得文雅一点,是'不为也,非不能也'°”“那您再说说,不为者与不能者,到底有什么区别J“好吧。譬如说,要一个人把泰山夹在胳膊下,去跳过北海,那人说,我不能,是诚不能也;要一个人给老人折根树枝,做手杖,那人说,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大王呀,您没有用仁政'治理国家、用王道'统治天下,不属于挟泰山跳北海的一类,而属于为老人折树枝的一类,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这样,治理天下,就如同运物于掌一样容易了。诗经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推广到兄弟,再推广到家族和国家,说的就是要把自己的爱心推广到别人身上去。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天下,不推广恩德,连自己妻子家庭也保不住了。己日:I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S异?日: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IH日: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113者折枝,语人日:我不能。是不C为也,非不能也。B孟轲“挟泰山以超北海”“古代的圣贤,之所以能够远远地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什么,只是因为善于推广他们自己的好行为而已。“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大王啊,请您考虑考虑吧,您的恩德已经施及动物,怎么就不能施及到老百姓呢?难道您真的要挥师出征,让将士们去攻城略地,浴血苦战,剿杀别的国家,实行霸道,心里才痛快吗?”宣王说:“不,我为什么要这样,心里才痛快呢?我只是想实现我的最大愿望而已J四、您行霸道,是想缘木求鱼吗?(典故之二)这天朝会后,宣王找孟子闲话。孟子望着宣王,问大王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可以告诉我吗?”宣王笑了笑,没有回答。孟子便试探着去挖掘他的心事:“到底是精美的食品不够吃,轻暖的衣服不够穿吗?还是艳丽的色彩不够看,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抑或是身边的伺者不够使唤?这些,您手下人都可以尽量满足的,不会是为了这些吧?”宣王点点头,说:“那是当然的J孟子又说:“那么,您最大的愿望我可以知道了,您是想开疆拓±,扩大国土面积,使秦楚朝贡,让小国拱立,君临天下,而安抚四夷,做中国的霸主吧?”宣王莞尔而笑,未置可否。这样,正好给孟子说话机会,他大胆地评述:“如果是这样,用您现在的做法,来实现您现在的愿望,就好象爬到树上,想去捉鱼一样J宣王不信,吃惊地反问:“竟然有这样严重吗?”孟子笑笑,接过话头:“恐怕比这还要严重哩。您看,爬到树上,虽然捉不到鱼,却也没有什么后患,而以您现在的情况,来实现这样的愿望,费心尽力地干下去,一定会有灾祸在后头呢!”宣王仍不理解,望着他说:“能给我解释一下吗?”孟子没有正面回答,先反问一个问题:“假如邹楚开战,大王看,谁胜?”“当然楚胜J宣王不假思索地给出答案。孟子说很显然,小国不可与大国为敌,人少不可与人多为敌,弱国不可与强国为敌。中国辽阔,众生芸芸,万乘大国就有九个,齐国不过九有其一而已,以其一对其八,何异于邹对楚?”“缘木求鱼”漫画孟子见宣王默然,似有所思,就进一步提示:“大王呀,您好好想一想,何不回过头来,先在国内施行仁政,从根本上来着手呢?“现在呀,如果,大王按照我的规划,来施行仁政,让天下贤才都到您的朝廷做官,让天下农民都到您的原野种地,让天下商人都到您的城镇经商,让天下旅人都到您的国家旅行,让天下痛恨其君的人都来找您控诉,果真做到这样,那么,大王呀,您可以想象到,还有谁能与您为敌?”五、规划出施行仁政的社会蓝图孟子还作出规划,绘制了施行仁政的社会蓝图。这份蓝图,共有两部分组成:首先,建立“井田”式富民经济村社:在5亩大的宅基上种植桑树,50岁以上的老人就可以穿上丝绵衣服了;鸡狗猪等家禽家畜好好伺养起来,70岁以上的老人就可以吃肉了;100亩大的耕地,不要去耽误他们生产,8口人的家庭就可以吃得饱饱的了。与此同时,重视道德教化,施教导民,教化百姓,更要办好学校,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去反复教导学生,头发斑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负重行走了。这样,天下的老年人都有丝绵衣服穿、有肉吃了,一般的老百姓都吃得饱、穿得暖了。孟子认为,如果,人们的生活景况,都是如此美好,那么,还不能让天下归心,走向小康,奔赴大同,是从来没有过的。他设想的这种社会蓝图,是以古代“井田”为模式,这对后世治理国家,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孟子的时代,政权分裂,列国纷争,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孟子根据战国实情,总结兴亡规律,提出仁政主张,鼓吹王道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孟子说:平治天下,舍我其谁同时,孟子又花了20余年,周游列国,对话诸侯,企图说服当政的这群社会精英,接受他的主张,施行仁政。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严峻的。尽管说者有意,而听者无心,他们关注的,只是急功近利的霸道,而不是“迂阔”的“王道”。孟子游学似乎无果,但是,他努力过,奋斗过,也不曾放弃过,他固守理想,坚定不移,还豪迈宣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可谓勇于入世,敢于担当,“求仁得仁”,终生无悔了。因此,晚年间,他仍然能够饱含激情,笔墨酣畅地记录下自己的言论、思想,以及游学行迹,创作巨著孟子,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而名载史册,流传千古。陈存选202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