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民法案例分析教程第四版课件 - 副本 3PPT内容-.docx

    • 资源ID:1060390       资源大小:26.5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民法案例分析教程第四版课件 - 副本 3PPT内容-.docx

    ”民法案例分析教程第四版课件副本3PPT内容111、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客体及人身利益8产科医院给产妇抱错孩子损害亲子利益构成侵害亲权责任案【法律问题】1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利益2人身利益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利益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民事主体之间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应当用更为抽象、概括的方法进行界定,不宜采纳详细列举的方式,也不能仅仅概括财产权利的客体而忽视人身权利的客体。因此,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利益。二、人身利益1人身的含义民法意义上的人身,是指民事主体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人格和亲属之间的身份。2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人身利益(1)人格利益(2)身份利益三、对本案的分析2、轰动一时的串子案,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从民法意义上讨论这个案件,关键在于这个案件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是什么。而要确定本案法律关系的性质,首先必需确定医院的医疗行为损害的是当事人之间的何种民事利益。应当看到的是,无论是在赵家还是孙家,医院抱错孩子的行为造成的损害,都是父母与未成年子女之间的骨肉分别。已经找到自己的亲生儿子的赵家,父母子女之间的骨肉分别已经20年,而没有找到自己亲生儿子的孙家和没有找到自己亲生父母的赵乙,至今骨肉分别的现状仍旧没有结束,原来作为亲子哺育的孩子又成为赵家亲生子,其所受苦痛更为严峻。父母子女之间的骨肉分别,在民法上表现为亲子利益的损害。亲子利益是指父母与未成年子女之间3、的身份、地位所体现的身份利益。亲子利益更重要的是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以及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所负有的人身照护和财产照护的义务,同时也是确认父母与未成年子女之间体现的亲情和关爱。亲子利益是亲权的客体,亲权固定亲子利益,依法爱护亲子利益不受侵害。亲子利益的性质属于身份利益,包含在人身利益的概念之中。民法在亲子利益上设置的权利是亲权,性质是身份权。因此,亲权法律关系的客体就是亲子利益。医院对产妇抱错孩子的行为有过错,侵害的客体是亲权,造成破坏的是两个家庭的父母与未成年子女之间的亲子利益的损害。法院依照侵害亲权确定本案的法律关系性质,适用法律完全正确。其次节物9未经本人同意医院擅自处理患者人体医疗废物4、构成侵权责任案【法律问题】1物的概念和特征2物的分类3人体变异物及其物权规章一、物的概念和特征物是民事法律关系客体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体现的是民事法律关系客体中主要的财产利益。物具有下列法律特征:物能够为人力所掌握;物能够满意人类的某种需要;物须存在于人身之外;物须为独立一体。网络及网络中的物是虚拟物,也具有物的属性,民法也认为其为物。二、物的分类依据物是否具有可移动性,物可以分为不动产和动产。区分不动产和动产的意义在于:物权类型不同。用益物权限于以不动产为客体,而动产质权、留置权的客体则以动产为限。(2)作为物权变动的法定要件的法律行为不同。动5、产物权变动一般以交付为要件,而不动产物权变动则以登记为要件。(3)公示方式不同。不动产物权以登记为公示方式,而动产物权以占有为公示方式,通常不要求进行登记。三、人体变异物及其物权规章人体变异物是指从人体衍化、变异而来的具有物的形态的物。人体变异物有以下三种:1脱离人体的器官和组织2人体医疗废物3尸体四、对本案的分析本案当事人争议的核心问题是死胎的性质是什么,其权利毕竟归属于何人全部。死胎是人体医疗废物。它具有物的全部特征:能够为人力所掌握;能够满意人类的某种需要;存在于人身之外;为独立一体。根据其性质而言,人体医疗废物属于动产,应当适用动产的规章°人体医疗废物从人体上脱离以后,6、不再存在人格上的价值,不再对人体健康存在作用。它具有物的属性,即人体医疗废物从人体脱离之后,就成了物,产生全部权。这个全部权毕竟应当归属于何人全部?在本案中,医院认为死胎既然是医疗废物,应当属于医院,由医院行使权利,进行处置。可是问题在于,人体的组成部分本属于人的人格利益,由权利人自己享有权利,一旦身体的组成部分从人体脱离,产生全部权,那么这个全部权必定应当归属于权利人全部,应由权利人对于这个全部权原始取得,无论如何也不能归属于医院。彩某某夫妇的怀疑是完全有道理的,这就是:从自己身上分别出来的死胎,其权利怎么就归属于医院了呢?这是说不出道理的。因此,法院判决医院侵害了二人的死胎全部权,是完全有7、道理的。这就是,本应当归属于患者本人的死胎,由于医院错误地认为归属于自己,而不归属于权利人,未经权利人同意而擅自作了销毁死胎的处理,造成了权利人无法控告侵权行为以爱护自己权利的损害后果,构成侵权行为。对此,应当判决医院担当侵权责任。法院在没有法律规定的状况下,采纳法理作为依据,作出这样的判决,是值得欣赏的,是一个很好的判决。这一判决也对全部的医院提出了警告,在处理医疗废物的时候,应当敬重患者的权利,不能随便处置。第一节民事权利的类型和民事义务10”离婚双方当事人就宠物抚养权和探视权发生争议案【法律问题】1民事权利及其类型2民事义务及其类型一、民事权利及其类型民事权利是指由特定民事8、利益和法律上之力相结合,共同构成的民事主体自由行使意志、实施法律行为的范围。民事权利分为以下类型:1人身权、财产权和综合性权利2支配权、恳求权、形成权、抗辩权3肯定权与相对权4主权利与从权利5专属权与非专属权二、民事义务及其类型民事义务是与民事权利相对应的概念,是指义务人为满意权利人的要求而为肯定的行为或者不为肯定行为的法律负担。民事义务的类型是:1作为义务与不作为义务2法定义务与商定义务3对世义务与对人义务4主给付义务与附随义务5真正义务和不真正义务三、对本案的分析本案是特殊具有人情味的一桩离婚案件,当事人之间的协商布满了对动物的关爱。在当代社会,9、人们爱护环境、关爱动物,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展和进步,在离婚案中对动物抚养和探视的争议,就是这种进展和进步的缩影。但是,动物不是人,不能用对人的法律规定解决对动物发生的纠纷。在法官劝告下,当事人达成了抚养和探视宠物的协议,也布满了温情和关爱。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当事人在离婚时,就“抚养和探视宠物达成的协议,的确商定了权利和义务。但是,这个权利、义务并不是关于亲属关系的权利、义务,而是对于物的支配的权利、义务。动物不是人,因此,尽管饲养人可以将其称为''孩子,但实际上不能根据子女抚养适用法律,确定对动物的“抚养权和''探视权。因此,这个权利不是人身权,而是财产权。权利人负有的10、义务,也不是对于人身关系的义务,而是物权关系的义务。这种义务不履行,也不能就根据探视权的规定担当相应的民事责任,而只能根据商定担当责任。借此我们可以看到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类型。离婚达成的对宠物的探视权,是财产权、恳求权、相对权、主权利和非专属权,允许探视的义务,是不作为义务、商定义务、对人义务、主给付义务和不真正义务。其次节民事法律行为Ir酒业销售公司销售评奖出错是否应当兑现案【法律问题】1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2意思表示3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生效和效力状态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以意思表11、示为要素的合法行为。二、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在法律行为理论中占有特别的重要地位,是指民事主体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肯定的民法上法律效果的意思行为。换言之,意思表示就是行为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心愿愿,并以肯定的方式表达于外部的行为。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生效和效力状态根据民法总则第143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是:(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力量;(2)意思表示真实乂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反公序良俗。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是指民事法律行为因符合法律规定而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或者终止的法律效力。四、对本案的分析在本案中,酒业销售公司进行有奖销售,其内心愿12、思和表示行为明显不全都。造成这种意思和表示行为不全都的缘由在于错误。依照法理,错误的构成要件是:第一,须表示与意思不全都;其次,须其不全都出于表意人的误认或者不知。误认,是指熟悉不正确,例如误甲为乙;不知,是指通常的笔误、口误,例如租赁而被说成借贷。错误应是过失所为,是无意的,不是有意所为。酒业销售公司宣布有奖销售设置一等奖3名,二等奖至五等奖若干名,而原告购买50瓶酒,就中了19个一等奖。这符合错误的构成要件,构成错误。这种错误是因奖券的印制错误而造成的,在该公司而言,属于不知。错误的后果,般为行为可以撤销,发生自始无效的后果;但是对方当事人无过错的,行为人对其应当担当损害赔偿责任。在传统13、民法上,严格区分错误和误会,我国现行民法则不做这种区分,在重大误会的规定中,涵盖了错误和误会的内容,其行为的后果为相对无效。因此,对于本案,酒业销售公司的行为属于重大误会中的错误,其后果是相对无效。酒业销售公司可以确认这种行为有效,也可以要求撤销或者变更。对于被告的抗辩,法院应当支持。第三节代理及其效力12托付他人购买物品后托付人死亡其妻是否应当支付价款案【法律问题】1代理的概念和特征2代理权3无权代理4表见代理一、代理的概念和特征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独立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民法制度。代理的法律特征是:(114、)代理人要为被代理人作出意思表示。对代理人是否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活动,实行区分对待态度:直接代理,须以被代理人名义进行活动;间接代理,则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活动。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独立进行民事行为。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二、代理权代理权是指代理人基于被代理人的意思表示、法律的规定或者有关机关的指定而能够代理他人实施法律行为的权力。依据代理产生的缘由不同,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代理:托付代理,是基于被代理人的单方授权行为产生的代理;法定代理,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产生的代理;指定代理,是基于法院或者有关机关的指定产生的代理。三、无权代理无权代理是指15、代理人不具有代理权而实施的代理行为。无权代理具有一般代理行为的表面特征,但不具有代理行为的实质特征,因而不是真正的代理。无权代理的类型有:(1)未经授权的代理;超越代理权的行为;代理权已毁灭后的代理。四、表见代理表见代理是指被代理人的行为足以使第三人信任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并基于这种信任而与无权代理人实施法律行为的代理。表见代理原本属于无权代理的一种,但法律并不使其产生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而是令其产生有权代理的效果,从而有别于上述三种无权代理。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是:须代理人没有代理权;客观上存在使相对人信任行为人具有代理权的理由;(3)相对人与行为人成立法律行为;(16、4)相对人善意且无过失。五、对本案的分析在本案中,邓某托付左某为其购买100斤黑木耳,双方基于托付关系发生代理关系,左某取得购买黑木耳的代理权。左某行使代理权,为邓某购买了100斤黑木耳。无疑,左某行使代理权的行为,是合法行为,其法律后果应当归属于邓某。邓某因车祸死亡,并不能毁灭这个代理关系,其代理后果仍旧归属于邓某的继承人。因此,该100斤黑木耳属于邓某的遗产,同时,该遗产中还包括对左某为其购买的100斤黑木耳价款的债务。左某将100斤黑木耳交给邓某的妻子,并要求邓妻付钱,并不非常正确。假如邓某的妻子已经继承了邓某的遗产,则这种要求是正确的,邓妻以自己不知此事、邓某已死且自己要黑木耳没有用为17、由,拒绝接受并拒绝付款,是没有道理的。假如邓妻并没有继承邓某的遗产,而是邓某的债权人成立了破产清算组织,则左某应当将黑木耳列入遗产范围,同时恳求清算组织支付黑木耳的价款。第四节民事责任13列车地板松动造成旅客掉落铁轨被列车轧伤致残案【法律问题】1民事责任的概念和功能2民事责任的基本类型3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4民事责任方式一、民事责任的概念和功能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违反民事法律义务所应当担当的不利法律后果。违反民事法律义务的这种不利法律后果,既包括原应履行的义务的连续履行,也包括追加一个新的法律义务。民事责任的功能是:(1)填补损害,救济权利;(2)惩处违法行为;18、警戒社会,达到一般预防目的。二、民事责任的基本类型依据行为人违反的民事义务性质的不同,可以将民事责任划分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违约责任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商定义务而对对方当事人所应当担当的民事责任。侵权责任是指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侵害他人的民事权利,造成人身损害、财产损害或者精神损害,所应当担当的民事责任。三、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归责原则是指确定民事责任归属的一般准则。我国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是由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三个归责原则构成的。四、民事责任方式民事责任方式是指行为人将担当与其所实施的违反法定义务或者商定义务的行为和救济对方当事人相适应19、的民事责任的详细方法和形式。换言之,民事责任方式,就是民法规定的违反法定义务或者商定义务的行为人所应当担当的法律后果的详细形式。五、有关民事责任的特殊规定民法总则对民事责任作了部分特殊规定乂1)因爱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担当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赐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担当民事责任,受害人恳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赐予适当补偿。(2)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担当民事责任。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担当民事责任。民事主体因同一行为应当担当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担当行政责任或者刑20、事责任不影响担当民事责任;民事主体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优先用于担当民事责任。五、对本案的分析在旅客运输合同中,承运人不仅要根据合同的要求将乘客按时送到目的地,更重要的,是要平安地送到目的地。保障乘客的平安,不仅要防止各种事故,防止他人对乘客实施侵权行为,更要保证自己的运输行为的平安性,不使乘客患病任何缘由所致的损害。本案的铁路局没有做到这一点,甚至对自己的运输工具的平安性都没有保证,竟然使一节车厢的地板松动上翘,使乘客漏到车外的铁道上,造成严峻伤残。这不是运输部门的一般疏忽,而是一种对乘客、对人的严峻不负责任。对此,铁路局必需接受法律制裁,对受害人赐予充分的赔偿。同时,全国的铁路部门以及全部承21、担旅客运输任务的承运人,都必需接受这一惨痛的教训I,确保今后不能发生这样的惨痛事故,切实保障乘客的人身平安。根据合同责任,造成损害,应当适用过错推定原则;根据侵权责任,由于是高度危急作业致人损害,则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在本案中,铁路部门作为承运人,本应当依照客运合同的要求,平安、准时地将客人运输到目的地,却由于自己的过失,致使列车地板上翘,造成乘客漏出车厢,跌落铁轨之间,患病严峻伤残的后果,具备了民事责任构成的全部要件,应当担当民事责任。铁路部门应当担当的民事责任,既是违约责任,又是侵权责任,构成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是指一个违约行为造成对方当事人合同履行利益之外的人22、身的或者财产的固有利益的损害,既构成违约责任,也构成侵权责任。根据合同法第122条的规定,受害人一方可以选择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起诉,以更好地爱护自己的权利。在一般状况下,受害人选择侵权责任起诉,可能会得到更多的赔偿,对于爱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第五节诉讼时效14幼年时注射针头折断留在血管中,43年后起诉因超过诉讼时效被驳回诉讼恳求案【法律问题】1诉讼时效的概念和效力2诉讼时效期间的种类和起算时间3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断和延长4除斥期间一、诉讼时效的概念和效力诉讼时效又称毁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肯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丢失恳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诉讼时效的效力是指23、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的法律后果。二、诉讼时效期间的种类和起算时间我国的诉讼时效依据诉讼时效期间的不同,分为三种。一般诉讼时效是指由民法统一规定的,普遍适用于法律没有作特别诉讼时效规定的各种民事法律关系的毁灭时效。特殊诉讼时效也叫做特别诉讼时效,是指由民法或民法单行法特殊规定的,只适用于某些特别民事法律关系的毁灭时效。最长诉讼时效也叫做肯定诉讼时效,是指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三、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断和延长诉讼时效期间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由于某种法定事由的发生,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恳求权,而临时停止时效期间的计算,待阻碍时效期间进行的事由消退后,时效期间再连续24、计算的毁灭时效制度。诉讼时效期间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发生了法定事由,以前经过的期间归于毁灭,自中断事由终止后重新开头计算时效期间的时效制度。诉讼时效期间延长是指在最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基于某种正值理由,而要求人民法院依据详细状况延长诉讼时效期间,经人民法院确认后打算延长的毁灭时效制度。四、民法总则对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的特殊规定民法总则第189、190条对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作了特殊规定:第一,当事人商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终一期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其次,无民事行为力量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力量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恳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第25、三,未成年人患病性侵害的损害赔偿恳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18周岁之日起计算。五、除斥期间除斥期间也称为不变期间,是指法律对某种权利所规定的存续期间。其法律意义在于督促权利人尽快行使权利,超过除斥期间怠于行使该权利,则该权利毁灭。六、对本案的分析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是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在民法通则实施之前发生的侵权行为案件,其诉讼时效的计算应从1987年1月I日开头,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根据这样的规定,好像法院的判决并没有错误。应当留意的是,民法总则第188条第2款的相关规定有所变化,即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26、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其中增加了“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义务人的条件,对于爱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更为有利。但是,应当看到的是,当一个侵权行为始终在持续的时候,其侵权行为并没有终结,仍旧在连续。因此,其诉讼时效期间并没有开头计算,只要侵权行为没有结束,受害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恳求加害人担当侵权责任。还应当看到的是,医院方在大事发生的当时就承诺,今后终生为于某免费治疗,这说明当事人已经排解了诉讼时效的约束,医院方在任何时候都应对于某担当责任。在这样的状况下,法官有什么理由可以判决驳回受害人的诉讼恳求呢?法律规定诉讼时效制度,是为了督促权利人尽早行使权利,而不是使它成为庇护加害人的工具。假如侵权行为人都不主27、张诉讼时效期间完成作为抗辩理由,法院就无权援引诉讼时效期间完成驳回原告的诉讼恳求。同时,对于受害人一方应当予以怜悯,只要具有合法的理由,就不要轻易援引诉讼时效的规定而驳回其诉讼恳求,应当尽量爱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因此,这个案件的判决是值得讨论的。诉讼时效期间完成,是给债务人以抗辩债权人行使恳求权的抗辩权。这个抗辩权的性质是永久性抗辩权,只要合法的抗辩权一经行使,就可以永久地对抗恳求权。既然是抗辩权,就必需由债务人依法行使,不经行使诉讼时效期间完成产生的抗辩权,法官无权依照职权援引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驳回原告的诉讼恳求。对此,民法总则第192193条已经作了明确规定。第六节期间计算15一方逼28、迫另一方达成增加价款协议后14个月起诉恳求撤销案【法律问题】1期限及其种类2期限的确定和计算一、期限及其种类期限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时间。期限分为期日和期间。二、期限的确定和计算期限的确定方法有四种:(1)规定日历上的肯定时间,如2022年10月8日。(2)规定肯定的期间,例如规定6个月、1年等。(3)规定某一法律事实消失的特定时刻,例如某人结婚的时间。(4)规定以某人提出恳求的时间为准,例如未商定清偿期的借贷合同,出借人第一次提出清偿恳求的时间,就是计算清偿期的起始时间。三、对本案的分析本案的建筑公司与孙某合作,原来双方商定土地使用权转让金为480万元,建筑公司要求孙某帮助将土地使用权过户时,孙某以土地不予过户为条件,要挟其另加800万元,建筑公司被迫同意。建筑公司认为孙某是胁迫,属于相对无效的民事行为,因此,在14个月后向法院起诉,恳求依法撤销该增加价款协议。根据本案的实际状况分析,孙某的确有胁迫的可能性,但是,合同法规定相对无效的合同,行使撤销权的恳求权受1年的除斥期间的限制,撤销权人应当在1年内行使撤销或者变更的权利。这一期间是除斥期间,其后果是期间完成后,权利人的实体权利毁灭。在本案中,建筑公司提出行使撤销权的时间,不论是根据自然计算法还是历法计算法,均已超过了1年,该撤销权已经毁灭,因此,法院不应支持其诉讼恳求,应判决驳回其诉讼恳求。

    注意事项

    本文(-民法案例分析教程第四版课件 - 副本 3PPT内容-.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