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2024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6篇.docx
-
资源ID:1063509
资源大小:28.82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党员干部2024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6篇.docx
“千万工程”学习感悟:读懂“千万工程”汲取奋进力量1“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来,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千万工程”的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扩展、成果不断放大,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习“千万工程”,就是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不断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糟心事,促进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提升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一、坚持人民至上,读懂“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千万工程”实施之初,习近平同志对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提了一条标准:“看老百姓口碑,考验千万工程是否真正让农民受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项工程的成功实践,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千万工程”中,坚持把“为人民服务”镌刻在心、落实于行,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密切联系群众,坚定依靠群众,积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用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的幸福指数,以躬身实干、奉献为民的实际行动兑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的理想、体现共产党人的价值、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二、坚持问题导向,厚植“群众路线要躬行”的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对“千万工程”现场会提出了三条标准,其中一条是“看老百姓口碑,考验千万工程是否真正让农民受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千万工程”的实施背景,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历时118天,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调研,在充分掌握省情农情后作出的科学决策,这客观印证了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广大党员干部要学好用好“千万工程”中所蕴含的方式方法,特别是“千万工程”中的调研故事,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昂扬斗志、只争朝夕的奋斗态势,沉下心来、弯下腰来、投身基层,聚焦治理"难点”、民生"痛点”,寻最难啃的“民生骨头”,求最难解的“民生方程”,攻最难破的“民生难题”,以“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执着,带领广大农民群众“面子”“里子”建设两手抓,刷新农村“颜值”,留住乡愁村韵,真正帮助基层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三、坚持真抓实干,办好“千家万户笑开颜”的惠民实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千万工程”为目标,激昂“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饱满干劲,扎根农业农村“主阵地二主动奔赴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矛盾集中的“第一线”、改革发展的“最前沿”,投身民族复兴“最前沿”,敢挑“重担子”、敢啃“硬骨头”,不畏艰险、真抓实干、勇毅前行,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一年接着干,钾足干劲,真正把惠民生的事办实,给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鲜艳上色二千万工程背后的这些“法宝”,既道出了“千万工程”成功的秘诀,也解锁了“千家万户”幸福密码。我们要抓住“千万工程”的“着力点”,从“千万工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实际行动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才能更好推动“千万工程”在乡村振兴领域上的持续优化,实现更多像“千万工程”这样的精彩蝶变。“千万工程”学习感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案例,汲取新时代奋进力量2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进的一项重大决策。“千万工程”深入实施20年以来,浙江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最快、乡村环境最美、乡村经济最活、农民生活最优、城乡区域最协调的省份之一。在主题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同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紧密结合起来,深学笃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所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断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专心解锁“千万工程”中的颜色密码,打开新时代乡村振兴之“门”,专心学习“千万经验”的精髓要义,答好新时代基层工作之a兴,卷O一、坚守“党建引领、久久为功”的发展初心。高扬的旗帜指引前进的方向,浙江干部以高瞻远瞩绘制将来乡村蓝图,从高屋建航制定发展性规划部署。从20*年到20*年,浙江全省党员干部群众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矢志不渝、勇往直前,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正是由于浙江党员干部群众不计得失为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矢志不渝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才有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漂亮”、再到“千村将来、万村共富”的精彩蝶变。党员干部要专心感悟“千万工程”背后“我将无我”的思想伟力,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砥砺对党忠心、为民初心,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基层干部要心系“国之大者二自觉拥护和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保持历史耐烦和战略定力,朝着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不断迈进。二、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发展恒心。浙江“千万工程”20年的胜利实践,并非偶然。浙江始终把“千万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战略定力,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任接着一任干,紧盯目标,久久为功。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进步,推进乡村干净有序,到“千村精品、万村漂亮”深化提升,推进乡村宜业宜居,再到“千村将来、万村共富”迭代晋级,推进乡村共富共美,“千万工程”的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拓展、成果不断扩散。浙江二十年坚持一件事,历经二十年的沉淀、淬炼,“千万工程”演化成了一种精神,砥砺基层干部一以贯之、守正创新。党员干部要专心感悟“千万工程”背后“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实践伟力,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各项建设任务顺当完成,正确看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下沉一线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绘制将来乡村新蓝图。三、坚定“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发展决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浙江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群众3最关怀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根本动身点和落脚点,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贯穿于“千万工程”的各个方面。“千万工程”具有厚重的人民底色,既坚持“村里的事情大家商议着办”,发动农民群众参与村级公共事务,从“要我建设漂亮乡村”向“我要建设漂亮乡村”的转变。党员干部专心感悟“千万工程”背后“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民本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俯下身子让“呼声”入耳,打开心扉让“诉求”记心,迈开步伐让“愿望”成形,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让黑色的“问题清单”变成红色的“幸福账单二激励共同奋斗制造美好生活,不断完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J“千万工程”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3“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进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之江大地的活泼实践。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简洁谈三点体会。一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惠及“千家万户”,续写“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篇章”。“千万工程”以解决群众最关注的人居环境问题为起点,以“村里的事情大家商议着办”的协商模式为路径,不仅改善生态“提颜值”,而且数字赋能“增才智”,更是拓新业态“涨价值”,最后完成从“脏乱穷散”到“点绿成金”的华美蝶变,很多个“余村们”在绿水青山中端起了“金饭碗”,很多个“下姜村”走进了“梦开头的地方二我们要读懂其中“强党性”的初心篇章,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完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作为一切工作的动身点和落脚点。要始终秉持“群众诉求无小事”的人民理念,时刻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俯下身子倾听群众心声,甩开膀子勤干便民实事,挑起担子勇闯富民新路,干出样子满意群众需求,真正走出一条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有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二是坚持“从问题中来,回问题中去”,理清“千头万绪”,续写“栉风沐雨奋劲蹄”的“实干篇章:“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的深入考察,充足把握省情农情民情后,作出的科学决策部署,也是浙江一任又一任领导班子,基于广泛深度的调研工作,契合时代发展和群众需求,接续奋斗深化推进的战略成果。我们要读懂其中“重实践”的作为篇章,守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坚持从实际动身来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直奔问题去、瞄着困难上,不被“虚情假象”疑惑,不畏“浮云阴暗”遮挡,深入基层、把握实情、把脉问诊,找准“症结”,精准“开方”,始终保持政策实施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不断破解发展冲突瓶颈、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坚持“从发展中来,向发展中去”,踏破“千难万险”,续写“弄潮儿向涛头立”的“担当篇章二二十年来,浙江始终把“千万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捍守“不畏艰险,永不停步”的战略定力,保持“敢为人先,永不满意”的进取姿态,坚持“一根红线党建引领、一张蓝图科学贯彻”,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成,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跨越,最后完成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漂亮”再到“千村将来、万村共富”迭代蝶变。我们要读懂其中“建新功”的担当篇章,始终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定力,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建设发展始终,勇于在思想观念上“破冰”,擅长在行动本事上“破局”,积极跳出“舒适区”,积极顺应“新角色”,既做“大管家”又做“店小二”,冲破能力瓶颈的“天花板”,完成“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跃升。“千万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科学经验4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千万工程二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来,“千万工程”深入推进、与时俱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探索出一条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切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科学路径,深化了对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城乡融合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新时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典型示范,创造形成并被实践证明了的解决“三农”问题的发展理念、科学方法和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坚持农民主体、农民需要,始终把群众所思所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软硬结合,统筹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稳扎稳打,分阶段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进重点任务落实;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分类明确建设重点,差异化推动建设发展;坚持党的领导,健全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等等。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要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提高工作实效,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着重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农民增收的关键。乡村振兴已进入新的质量提升阶段,要把促进产业兴旺、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帮助农民持续增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一方面,夯实农业产业基础,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保障粮食安全。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聚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这是我国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重要举措。这些举措将与中央财政对主产区的纵向利益补偿机制构成有机整体,有利于进一步缩小粮食生产区与主销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充分调动主产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更好保障粮食安全。另一方面,推动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要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做强做大富民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从单一的粮食生产向多元化的农产品生产转变。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有效拓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落实产业帮扶措施,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持续增强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着重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意味着要着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的现代化水平。农村是亿万农民的家园,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一方面要加快补齐乡村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短板。强化农村农田水利设施、交通设施、能源设施、供排水设施、环卫设施、信息网络设施等建设,完善乡村教育基础设施、医疗基础设施、养老基础设施和文体娱乐基础设施,为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创造完备的基础设施支撑。另一方面要多措并举增强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不断增强乡村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县城是联系广大农村最紧密、最直接的空间结构单元,具有满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需求的巨大潜力。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就是要统筹县域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城镇开发、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县域作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一方面要通过夯实县城产业基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和持续增收;另一方面要提高县城市政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教育、文化、健身、医疗、养老、社保和住房等保障水平,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承载和吸纳能力。目前,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要在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制度、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统筹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凝聚精神动力,也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题中之义。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重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让农民参与乡村治理。把改造传统农村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树立乡村文明新风有机结合起来。将文明村、文化村、民主法治村等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推动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农村农民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平安乡村。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作者:曹立侯姝琦来源:学习时报参加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5非常荣幸参加了区党委*办在*大学举办的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专题培训班。5天的课堂学习和现场观摩学习,通过到梅林村、航民村等地的现场教学,使我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使我对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面的创新思路、运行模式和先进方法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为下一步工作拓展了思路。现就学习心得体会交流如下。一、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浙江省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省,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开创性地实施了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强化为重点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美丽乡村建设新征程,这为浙江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发挥了引领作用。浙江之所以能够走在全国乡村振兴工作的前列,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推动工作。一是在顶层设计上发力。浙江省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时,建立省委一把手负责、省级出台一个实施意见、建立一个省级协调小组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推动了“千万工程”不断引向深入,用20年时间实现了由环境美到发展美的专班,为我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做法。二是在规划管理上发力。注重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和发挥自身优势,“不求大、不求洋”,注重打造个性特色,推进美丽乡村的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设。同时,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进步,推动乡村更加整洁有序;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推动乡村更加美丽宜居;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强化数字赋能,逐步形成合理的“城一镇一乡一村”建设体系。三是在资源挖掘上发力。比如奉化滕头村,围绕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三美融合”脉络,成为率先振兴的“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实现了“处处是风景、人人是景色、家家是景点”带动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8万元人。比如庾村深度挖掘民国文化底蕴,依托莫干山风景区优势,利用民国时期的旧景、旧物等打造形成民国风情街,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四是在产业发展上发力。牢固树立建设和经营并重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规模种养、农家乐和休闲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多样化。比如航民村,全力发展村办企业,从改革开放之初的6万元起家,发挥原有的印染、镀金等技术优势,抓住产业发展机遇,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产值超百亿的富裕村。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一)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全力抓好乡村建设。一是切实抓好规划管理。进一步明确嘎查村布局分类,强化“多规合一”实用型村庄规划的编制运用;建立健全公共设施建设管护标准规范,提高运营维护和使用效率。同时,用好“增减挂钩”政策,扎实抓好“空心村”整治,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二是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从农牧民实际需求出发,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牧区改厕,动态推进问题户厕整改;稳步提高村庄污水收集、处理功能,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大力推广符合农村牧区特点和农牧民生产生活习惯、简便易行的分类处理模式,提高垃圾收运处置水平。同时,持续推动村庄净化绿化美化,打造一批绿化美化示范村。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安全饮水工程、清洁能源替代、住房安全整治及农村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整合利用现有设施场地,推进“一站式”便民服务。同时,通过优化县乡村公共资源配置,发展城乡学校共同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养老服务联合体,提升文教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增强农牧民的获得感。(二)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快建设和美乡村。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续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达标示范行动,开展乡村振兴“比武争星”,通进一步调度嘎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和“党的声音进万家”主题文明实践活动,激发农牧民主人翁意识。继续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开展移风易俗,集中治理高价彩礼、人情攀比、薄养厚葬、铺张浪费等突出问题。三是维护社会平安稳定。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基层建设,推动嘎查村民警进“两委”班子,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保护农牧民合法权益。(三)强化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发展。一是打造精品农牧业。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大力推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等增产技术集成,实现粮食稳面积、提单产。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全面优化畜牧业结构和生产模式,提高规模化生产水平。加快推广高效日光温室等现代化生产模式,推动老旧温室改造,推广二氧化碳气肥新技术和水果番茄、草莓、樱桃、无花果、食用菌等高产高附加值产品,打造高标准现代设施农业园区。二是推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坚持“两新”工作导向,围绕玉米、粮油、肉类等重点产业,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扶持本土企业,大力发展牛羊肉精细分割、冷鲜肉、熟食、速冻食品、预制莱肴等精深加工,推动延链、强链、补链,实现农畜产品转化增值,打造农牧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三是全力打造农牧业品牌。围绕肉羊、肉牛等重点产业及其他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创建区域公用品牌,打造老海岱大蒜等一批本土农畜产品品牌,逐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心得体会发言6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不断迭代升级,“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让我们看到乡村的美丽蝶变。“千万工程”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好经验、好做法”,促进共同富裕,要坚持党建引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千村千面、万村万象,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助力乡村“弯道超车”。乡村振兴是国家工程,也是民生工程,要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参与、共同推进、共同建设的新局面,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千万工程”离不开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富裕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也是共同责任,需要共同参与。同时,要看到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乡村振兴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锚定总目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连续而稳定的政策,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携起手来,推动各项建设任务顺利完成,让乡村实现从“穷脏差”到“绿富美”的蜕变,朝着共富共美的新目标坚定前行。“千万工程”离不开全社会共同推进。“千万工程”从整治环境起步,在切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中,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生活的切实改变,从“要我建设乡村”变为“我要建设乡村”,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唱好“主角戏”。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群众观点、群众智慧,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民主,让干群共同协商、共同谋划、共同努力,从“议论纷纷”到“纷纷议论”,凝聚万千智慧和力量,助力万千乡村实现精彩蝶变。“千万工程”离不开全社会共同建设。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随着“千万工程”在全国多点开花,推动乡村更加美丽宜居,也为农村生产生活拓宽新时代乡村空间,更有利于推动空间布局、产业结构、村庄形态升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着力实现“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要以“百姓心为心”,始终深深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持续优化村民生活环境、就业环境、服务环境、文化环境,让人民群众在献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能分享更多更公平的发展成果,让干群同心同向同力,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千万工程”改变了万千乡村面貌和农民面貌,让人民群众对乡村振兴可知可感可触摸。奋进新时代新征程,要持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成效,把造福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