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次定律的第二种表述与应用.doc
楞次定律的第二种表述及应用现行高中物理课本中,没有专门指出楞次定律的第二种表述,但第二种表述的思想却给予了充分的渗透。教师在授课时一般也都补充这种表述并由实例让学生看到其解题的优越性:直接将原因与结果对应。这种表述是:感应电流的效果,总要反抗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当然最终都归结为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但我们可以理解得更直接一些:可以是机械运动、可以是磁场的变化、可能是线圈位置或形状的改变、可能是引起原磁场的电流的变化,等等。下面举几个小例题予以说明。例1 如图1所示,四根同样的光滑的细铝杆a、b、c、d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其中c、d固定,a、b静止地放在c、d杆上,接触良好,o为回路的中心,当条形磁铁的一端从o点正上方向下方迅速插向回路时,a、b杆将A、保持不动 B、分别远离o点C、分别向o点靠近 D、因不知磁铁的极性而无法判定解析答案为C。原因是磁铁迅速插入,穿过a、b和c、d组成的回路的磁通量增加,所以a、b要靠近以减小回路的面积来达到"反抗"磁通量增加的目的。若分别讨论插入端是N极或S极,再由楞次定律的第一种表述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例2 如图2所示,一闭合的铜环从静止由高处下落通过条形磁铁后继续下落,空气阻力不计,则在圆环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确的是A、圆环在磁铁的上方时,圆环的加速度小于g,在下方时大于g;B、圆环在磁铁的上方时,圆环的加速度小于g,在下方时也小于g;C、圆环在磁铁的上方时,圆环的加速度大于g,在下方时也大于g;D、圆环在磁铁的上方时,圆环的加速度大于g,在下方时小于g;解析在此题中,我们可以把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直接归为环的下落,于是当环在磁铁上方时,必然受到一个向上的斥力而反抗其下落,从而使加速度a<g;当环在磁铁下方时,则又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引力而反抗其下落,也使得加速度a<g。故正确选项为B。例3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流计A和B,按如图3 所示连接,当将A表指针向左拨动时,B表指针将怎样偏转?解析此题有多种理解方法。下面介绍最简单的一种:我们可以假设将A表指针向左拨动时,电流由A 表的任一接线柱流出,比如由"-"接线柱流出,这个电流要由B的"+"接线柱流入B,因而B中必然要产生一个反抗这个电流的感应电流,这个感应电流与流入B中的电流反向从B的"+"接线柱流出,而两个表是完全相同的,因而B的指针只有向右偏才能产生符合要求的感应电流。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