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红色学堂”打造“贴近式”农村党员教育平台工作总结.docx
-
资源ID:106688
资源大小:14.2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建立“红色学堂”打造“贴近式”农村党员教育平台工作总结.docx
建立“红色学堂”打造“贴近式”农村党员教育平台工作总结近年来,XX市XX县立足红色资源和教育阵地优势,通过建立“红色学堂”,打造“贴近式”农村党员教育平台,有效提升组织生活质效和党员教育管理水平。找准“立足点”,让“红色学堂”更入人心。强化主阵地,按照阵地建设规范化、师资力量专业化、教学培训常态化、课程设置特色化、办学保障制度化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完善镇委党校和96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教学设施、教室布置和管理保障,织密基层党员教育网格,夯实党员教育“红色矩阵”。优化实践阵地,建立夏桥苏维埃政府旧址、沙桥支部旧址、夏雨初烈士陵园、大佛山红色收藏馆、XX市记录小康工程展馆等多处实践基地,为党员提供革命传统教育、党性教育、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等多维度现场体验式教学。大佛山养心谷红色收藏馆获全国红色收藏委员会授牌,沙桥支部旧址获评安徽省首批“安徽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深化微阵地,开办“XX之声-红色广播”“空中课堂"利用覆盖全县的智慧喇叭,分时段播放红色故事、先进事迹、农村政策等,让党的声音“飞入”千家万户,让党员群众坐在家中就能听到党课。充分发挥党小组之家、“红色庭院”等党员教育微阵地作用,以“小板凳课堂”“团团坐”等方式,把生动的学堂搬到党员群众家门口。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授课800余场次,参与人数12000余人次。找准“切入点”,让“红色学堂”更接地气。主题鲜明增“红味”,依托教育实践基地,穿点成线,打造精品红色教育线路,培育本土红色讲解员,讲好红色XX故事,通过实地观摩,开展“重读入党志愿书”“重温入党誓词”“初心墙上表初心”“退役老兵讲党课”等体验式教学,让农村党员在“身临其境”中接受洗礼、汲取力量。灵活形式添“趣味”,创新典型引路式、案例分析式、情景对比式等教学方法,先后开展了党史知识竞赛、书记“擂台比武”、党史红色经典诵读、艺术化宣讲等系列活动,以互动提升党员参与感,有效提高党员教育吸引力。贴近基层加“土味”,坚持需求导向,邀请懂技术的“田秀才”、有经验的“土专家”、擅经营的“农创客”作为“田间讲师”,到田间地头,实地教授方法、讲解技术,真正把课堂搬到一线,让农村党员愿意学、学得懂、学得进。XX市第二批“四带”乡土农业新秀张伟作为水产养殖方面的“田间讲师”,已带动周边50名党员群众加入生态养殖队伍。找准“破题点”,让“红色学堂”更富实效。紧盯中心工作,成立由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业务骨干组成的政策宣讲团,每月至少开展1次有关重点项目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的政策宣讲活动,帮助村党组织认清发展瓶颈、找到解决措施,引导党员群众融入村级发展、参与村级事务。聚焦为民办事,将志愿服务作为实践课堂重要抓手,组建XX县水上救援、定埠村红色代办、长乐村“长乐管家”、周家村非遗传承等志愿服务队伍,将“红色学堂”阵地作为实践点,联合开展文艺宣讲、实践演练、关爱老人等多渠道、多形式、常态化服务活动,展现党员风采。突出典型选树,持续开展“最美家庭”“两香家庭”“身边好人”“十佳村书记”等评选活动,通过讲政策、学典型、看模范等方式,教育引导身边人,用榜样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进一步激扬干事创业精气神,让党员教育更生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