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机械运动(8题型)(练习)(解析版).docx
专题06机械运动(练习)(解析版)目录晅国,题型过关练2题型Ol长度与时间的估测2题型0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3题型03参照物5题型04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7题型05速度与速度的估测9题型06速度的相关计算11题型07物体的运动图像13题型08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16以真题实战练18同重难创新练23I题型过关练题型01长度与时间的估测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初中物理课本长约26ClnB.中学生正常体温约42C.人体的安全电压约220VD.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900W【答案】Ao【解析】A.一根筷子的长度在25Cm左右,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25cm,在26Cln左右,故A符合实际;B.中学生正常体温约为37,故B不符合实际:C.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故C不符合实际;D.一盏H光灯的功率较小,约为40W,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2 .如图所示,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返回舱的高度估测更接近实际的是()。A.1.5mB.2.5mC.4.5mD.5.5m【答案】Bo【解析】成年人的身高在1.70m左右。由图可知,返回舱的高度大约是成年人的身高的1.5倍,返回舱的高度约1.5×1.70m=2.55m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3 .古人云:“不积踵步,无以至千里。”商鞅规定:单脚迈出一次为“跑”,双脚相继迈出为“步”。按此规定,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行走时,1“步”的距离最接近()。A.ImmB.IcmC.ImD.Ikm【答案】Co【解析】依题意得,规定中的1“步”的距离为现代口人中两步的距离,约为2x50Cm=IOoCm=Im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4 .目前,自贡九年级物理课本厚度最接近()。. IcmB. IOcmC. 20cmD. 50cm【答案】A。【解析】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与中学生的食指宽度差不多,约为ICn1,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 .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低碳环保。图示是中学生骑用的自行车,下列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自行车的质量约为IOokgB.车座到地面的高度约为ImC.暴晒下烫手的车座温度约为35CD.骑行时的平均速度约为80kmh【答案】Bo【解析】A.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自行车的质量比学生的质量小,大概为IOkg,故A不符合题意;8 .车座到地面的距离比课桌的刻度稍高,而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车座到地面的距离约为1m,故B符合题意;C.暴晒下,烫手车座的温度比人的体温要高,约为45C,故C不符合题意;D.汽车行驶的速度达到80kmh,而骑自行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低,约为%5ms=5X3.6ms=18kmh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9 .在通常情况下,你的脉搏Imin跳动的次数约为()。A.20次B.40次C.70次D.140次【答案】Co【解析】正常成年人的的脉搏,每分钟60次-80次,运动员的脉搏每分钟在60次左右;故选C。题型0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如图所示,三条线段。、b、C的长度分别为。、L2、右,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Ll<L2<L3C.L=L?=kr答案】Co【解析】通过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可得,三条线段。、b、。的长度它们的大小关系是4=&=右,单凭感觉判断长度是不可靠的,需要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A.所用时间35min35s,停表分度值IsB.所用时间5min35s,停表分度值0.1sC.所用时间35min35s,停表分度值0. IsD.所用时间5min35s,停表分度值Is2 .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精确测量绕操场步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1520Ocm 1【答案】Do【详解】图中,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I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大盘的分度值是1s,而大盘指针在35s,因此停表读数为5min35s,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儿3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IlIlIl川I川IIIIIIIl川IllIll川IIlnII川IllIllIIlllIIl【答案】Co【解析】A.铅笔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故A错误;8 .铅笔没有与刻度尺水平对齐,故B错误:C.铅笔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故C正确;D.铅笔左侧没有与。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故D错误。9 .甲图中铅笔的长度是cm,乙图中停表秒针盘的分度值是s,停表读数是_s。【答案】2.50;0.1;338.5。【解析】1如图甲,为刻度尺,分度值为OJcm,读数为2.50cm。2如图乙,为秒表,秒针盘每IS平均分成了10等分,故分度值为0.1s。3如图所示,5min过半,说明秒表盘读第二圈,读30s开外,故读数为5min38.5s,合338.5s。10 某同学将一段细铜丝在一支铅笔上单层紧密地缠绕了20圈,形成一个铜丝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该铜丝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甲所示,该细铜丝的直径cm;如图乙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So甲乙【答案】0.18;337.5。【解析】口刻度尺上ICin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Imnb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Imn!;线圈左侧与6.00CIn对齐,右侧与9.60Cin对齐,所以线圈的长度为£9.60cm-6.00CIn=3.60Cm已知细铜丝的圈数为小20,该细铜丝的直径d=!=坐巴=0.18Cmn20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I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300s在秒表的外面表盘上,Is中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秒针指针指在37.5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停表示数为300s+37.5s=337.5s。题型03参照物1 .小明和家人在瘦西湖同船游览时,他认为座位上的妹妹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A.垂柳B.他乘坐的船C.河岸D.五亭桥【答案】Bo【解析】A.选垂柳为参照物时,他妹妹与垂柳的位置时刻发生变化,则他妹妹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选乘坐的船为参照物时,他妹妹的与船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他妹妹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C.选河岸为参照物时,他妹妹与河岸的位置时刻发生变化,则他妹妹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D.选五亭桥为参照物时,他妹妹与五亭桥的位置时刻发生变化,则他妹妹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Bo2 .小华“五一,乘列车出去游玩,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平稳行驶,我们说车厢内行李架上的物品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树木B.房屋C.电线杆D.车厢内的座椅【答案】Do【解析】在平稳行驶的列车中,放在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车厢的座椅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相对于路边的树木、电线杆、房屋和走动的列车员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3 .清晨的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其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所选取的参照物不恰当的是()。A.旗杆B.天安门C.升旗手D.五星红旗【答案】Do【解析】A以旗杆为参照物,五星红旗的位置不断改变,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8 .以天安门为参照物,五星红旗的位置不断改变,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以升旗手为参照物,五星红旗的位置不断改变,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D.判断物体是否运动,不能以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故D符合题意。故选D。4 .如图所示,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无人机正携带防疫物资飞往居家隔离住户,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防疫物资是静止的()。A.工作人员B.遥控器C.无人机D.地面【答案】Co【解析】防疫物资与无人机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因此选择无人机为参照物,防疫物资是静止的;防疫物资与工作人员、遥控器、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着变化,以工作人员、遥控器、地面为参照物,防疫物资是运动的,故ABD错误,不符合题意;C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o5 .如图所示,小邹同学用佩戴的手表记录某次跑步的时间为15min,15min=h,以佩戴手表的手腕为参照物,手表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以地面为参照物,手表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答案】0.25:静止:运动。【解析】1某次跑步的时间为15min="h=O.25h602以佩戴者的手腕为参照物,手表相对于手腕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手表是静止的。3以地面为参照物,手表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变化,手表是运动的。题型04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1 .如图所示,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正在靠近由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即)O将完成自主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天舟三号”相对于“天舟四号”是运动的;B. “天舟三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C. “天舟四号”相对于“天舟三号”是静止的;D. “天舟四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答案】A。【解析】A.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这是一个整体,而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靠近这个整体,相对于“天舟四号”,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天舟三号”是运动的,故A正确;B.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天舟三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天舟三号”是静止的,故B错误;C. “天舟四号”相对于“天舟三号”位置发生了改变,故“天舟四号”是运动的,故C错误;D. “天舟四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位置发生了改变,故“天舟四号”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A。2 .国庆节期间,小丽和妈妈到“大润发”逛商场,她们正乘自动扶梯上楼,如图所示。妈妈说:“小丽,站着别动。”小丽没动,妈妈说小丽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A.自动扶梯B.商场货架C.小丽自己D.商场里的顾客【答案】A。【解析】小丽站在向上运动的扶梯上,则相对自动扶梯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相对商场货架及商场里的顾客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而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能选择对象本身仍为参照物,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 .在高速公路上,一辆加速行驶的小轿车正在超过一辆减速行驶的大货车,此时()。A.小轿车相对于大货车是静止的B.大货车相对于小轿车在向后运动C.大货车相对于小轿车在向前运动D.大货车相对于地面在向后运动【答案】Bo【解析】由题可知,小轿车正在加速超过减速行驶的大货车,小轿车与大货车之间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此时小轿车相对于大货车是向前运动的,大货车相对于小轿车在向后运动;但大货车相对于地面在向前运动。故选B。4 .如图所示,是放学路上发生的情景,路边的同学和车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OA.路边的同学感觉乘客运动的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8 .司机说乘客没动,是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C.以司机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D.以路边站立的同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答案】Co【解析】A.汽车中的乘客与地面之间有位置变化,路边的同学感觉乘客运动的快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故A错误;B,乘客与汽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故B错误;C.乘客与司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司机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故C正确;D.汽车中的乘客与路边站立的同学之间有位置变化,以路边站立的同学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o5.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田1R.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车一定向右运动,乙车一定向左运动:C.甲车一定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答案】Do【解析】由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因为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所以甲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1、向右运动2、静止3、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因为乙车上的小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综上分析可知,ABC错误,D正确。故选Do题型05速度与速度的估测1.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S和£无关,是一个定值;B.由丫=£可知,P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tC.在弯道上缓慢行驶着的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某汽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都是50km,则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Ao【解析】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值,速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B.速度的大小等于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但速度大小与物体路程和运动时间无关,故B错误;C.在弯道上缓慢行驶着的汽车,运动方向在发生变化,不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某汽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都是50km是指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A。2 .小苏步行的部分信息如图,根据信息可推测此过程小苏()。I距离:3.00km用时:45min八步数:4718配速:15mink.步长A.步长约为2mB.每分钟步行15kmC.平均速度为4kmhD.步行3km用时15minr答案】Co【解析】A由图可知,步行3km步数为4718步则步长/=端=°6m步故A不符合题意;BCD.由图可知步行3km用是45min,则步行的速度=4km / h 0.061km / mins3kmV=1竺h60故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3 .同学你好!通过两年的物理学习,我们都感知和体验了不少的在生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物理量。请你指出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正常骑行的自行车速度大小约为5msB.中学生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5mC.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IoSD.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IoOg【答案】A。【解析】A.正常骑行的自行车速度大小约为1520kmh,约合45ms,故A符合题意;B.中学生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2.4m,故B不符合题意;C.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3s,故C不符合题意;D.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2g,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0100m200m300m40Om05sIOs15s20s-z jS>L jw.080m190m300m450mA.前300米内甲车运动的时间大于乙车运动的时间;B.甲车运动的速度为20米每秒;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20秒内的平均速度相同【答案】Bo【解析】A.甲行驶30OnIi需要15s,乙行驶300m,也需要15s,故前300米内甲车运动的时间相同,故A错误;SlU400m“,B.甲车运动的速度为船甲=L=F=2°ms,故B正确;1甲20sC.乙车相同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不同,故乙车并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s7450mCCU,D.乙两车在20秒内的平均速度为U乙=r-=22.5ms1.20s故D错误。故选B。5.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所通过的路程是乙的3倍,甲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3,则甲与乙速度之比是()。A.9:2B.2:1C.2:9D.1:2【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S伊:S乙=3:1,tz£乙=2:3S甲则甲与乙速度之比四二九=曳N=33=%2:V乙生S乙扇12t乙故选A。题型06速度的相关计算1. “3.12”植树节,学校组织同学们乘车去农场参加植树劳动,如图所示是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导航截图,由图提供的信息可知,剩余路段汽车的平均速度大约是()。A. 60kmhB. 10kmh剩余24公里D. 6ms【答案】Co【解析】ABCD.剩余路段的路程s=24km,需要的时间Q40min,剩余路段汽车的平均速度s24km24kmz,.1n,八,V=-=36kmn=1Om/st40min2n3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 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m,第2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3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m,则()。A.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lmsB.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msC.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msD.自行车在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o【解析】A.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p=2ms,故A错误;B.前2杪内的平均速度V =誓1 J噗m = 1.5ms ,故B错误;C.第I秒内的平均速度 = =3ms ,故C正确;% ISD.因为在三个相等的IS内通过的路程逐渐增大,说明物体运动的越来越快,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C。3 . 2022年4月21日我国自主研发的CR450动车组,在济南至郑州高铁上成功创造了速度为435kmh(合 ms)的世界纪录。动车组若以该速度跑完全长2298km的京广高速铁路,将用时 h。(结果均 保留1位小数)【答案】120.8;5. 3。【解析】llms=3.6kmh,根据单位换算可知435k%h = 435x-m/s 12().8m/s3.6c 97Q8hn2京广高速铁路的全长是2298km,则以该速度跑完所需时间t = = - 5.3h ,V 435hn / h4 .如图为小明用手机APP记录自己某一次跑步的数据截图。分析该图可知:他本次跑步时间为min,通过的路程为 km。【答案】15; 2. 025o2 250总步数:步OQ150步频:步/分钟 媪8.10124速度:千米/小时消耗:大卡OG【解析】1由数据截图可知,跑步的步数为2250步,步频为150步min,跑步时间2250步150 步 / min= 15min=0.25h2rtv=-得跑步路程5=vr=8.10kh×0.25h=2.025km。t5.喜羊羊在离羊村300m的地方玩耍,不幸被后方180m处的灰太狼发现(如图),灰太狼以为有顿丰盛的美餐了,于是用20ms的速度向喜羊羊直线猛扑过去,由于动作太大,被敏锐的喜羊羊及时发现,喜羊羊撒腿就跑(假如灰太狼和喜羊羊同时起跑),求:(1)灰太狼跑到喜羊羊玩耍的地点需要多少时间?(2)假设到达羊村就算安全,喜羊羊以15ms的速度奔跑,她能安全到达羊村吗?请通过计算说明。羊仔喜羊灰夫狼玩耍地【答案】(l)9s:(2)能安全到达羊村。【解析】(1)灰太狼到喜羊羊玩耍的地点的路程M=I80m,灰太狼的速度匕=20ms;灰太狼跑到喜羊羊玩耍的地点需要的时间=;黑9s(2)灰太狼跑到羊村的总路程s=s+s=180m+300m=480m灰太狼跑到羊村的总时间I=翟:=24Svl20ms喜羊羊离羊村的距离S2=300m,喜羊羊的速度匕,=15ms;喜羊羊跑到羊村的时间5、 300m_.Z2=20s<24s.v2I5ms故喜羊羊能安全到达羊村。答:(1)灰太狼跑到喜羊羊玩耍的地点需要9s的时间;(2)喜羊羊能安全到达羊村。题型07物体的运动图像1 .随着5G信号的快速发展,5G无人物品派送车已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图甲所示为无人物品派送车沿直线路径前往派送点的情景。该车从出发点到达派送点,完成任务后返回出发位置,其行驶路程S与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甲A.从派送点返回出发点用时19min;B.派送点到出发点的距离为1.6km;C. 0IOmin内派送车的平均速度为4.8kmh;D. 1013min内派送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o【解析】AB.由图像知,派送车由出发点到派送点,再PI到出发点,用时19min,通过的路程为L6km,故AB错误;C. (HonIin其派送车通过的路程为S=O.8km,所用时间f=10min=Lh6= 4.8kmh0.8km-h6故C正确:D. K113min内,由图可知派送车的路程保持不变,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故选C。2.(多选)甲同学骑自行车从家中出发到乙同学家,甲出发的同时,乙同学步行去迎接,经过20min接到甲同学后,两人同推车步行到达乙同学家。整个过程甲同学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同学的总路程为4km;B.甲在相遇前后的速度不变;C.乙同学步行的时间为40min:D.相遇后乙同学步行的路程为2km【答案】ACo【解析】A.由图可知,甲同学从原点出发,40min时甲同学在4km的位置,所以行驶的总路程是4km,故A正确;B.由题意可知,甲、乙同学在20min时相遇,由图可知,相遇前,甲同学行驶的路程是3km,相遇前的速度为=9kmhs.3km1km60相遇后,甲同学行驶的路程为52=4km-3km=lkm运动的时间为,2=40min-20min=20min5) Ikm相遇后的速度为%=Z=3kmh60所以相遇前后速度变化,故B错误;C.由图可知,甲同学全程所用的时间为40min,甲出发的同时,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所用乙同学步行的时间也为40Inirb故C正确;D.甲、乙同学在20min相遇,由图可知,相遇后乙同学步行的路程为S乙=4km-3km=lkm故D错误。故选AC。3 .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答案】Bo【解析】A由图可知,甲车是由静止开始运动,乙车开始计时时的速度为2ms,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A错误:B.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路程逐渐的变大,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甲=4=竺普=2ms;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是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小加5s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速度不变,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所以,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故B正确;C.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所以,如果两车反向运动,则5s可能相遇;如果两车同向运动,则两车不能相遇,故C错误;D.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速度均不变,故D错误。4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8s内,小华跑得路程较远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答案】Do【解析】AB.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C.由图象可知,8s内,小明和小华通过的路程都为4m,所以小明和小华通过的路程一样,故C错误;D.由图象可知,两人在8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为4m,运动时间和运动路程均相等,所以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故选D。5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骑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自西向东行驶,他们运动的sE图像如图所示,则甲同学骑行的速度为.m/s:以甲为参照物,乙运动的方向为一【答案】.4;.向西。【解析】1由图像知,甲、乙运动的s£图像都为过原点的直线,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15s内甲同学运动的路程为S H 60,sfa60m”,故甲同学的运动速度为M产力二百=4ms215s内乙同学运动的路程小于60m,根据速度公式可知乙同学的运动速度小于甲的速度。已知甲、乙两位同学分别骑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自西向东行驶,若以速度较大的甲同学为参照物,乙与甲的距离不断增大,以甲为参照物,乙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即乙运动的方向为向西。题型08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1.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力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8点和。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A.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cm;B.如果测得“'段的时间源=25s,则力。段的平均速度pAC=32.0cms:C.在测量小车到达夕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夕点才停止计时,测得/8段的平均速度呐B会偏大;D.为了测量小车在比段的平均速度出C,可以将小车从3点静止释放【答案】Bo【解析】A.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ICnb所以图中科段的路程为40.Ocm,故A错误:B.力C段的平均速度为:=产=嘤2=32CnIZs,故B正确;t.r2.5sC.在测量小车到达8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8点才停止计时,测得时间偏大,根据公式u=±得到速度偏小,故C错误;D.将小车从点静止释放小车在8点瞬时速度为零,但小车从1点开始运动时到达3点具有一定初速度,所以为了测量小车在HC段的平均速度小,不能招小车从8点静止释放,故D错误。故选B。2.小瑾看到学校中的一个水管在滴水,马上前去拧紧。在此过程中他突然想到水滴下落的快慢有什么规律吗?于是他调整水管阀门使水能一滴滴的下落,并保持水管向下滴水的时间间隔相等。此时他们将刻度尺放在水滴下落路径的旁边,用数码相机拍照。分析照片之后发现,每滴水的运动规律基本相同。其中一幅照片如图所示。水滴从图中最上面一滴水位置至最下面一滴水位置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曾耳gA.水滴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B.水滴下落过程中平均速度随着下落高度的增大而减少;C.水滴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较后一半的平均速度小;D.水滴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较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答案】Co【解析】A.由图示知,水滴在相同的时间内,越往下,通过的距离越大,所以速度越大,故A错误;B.下落过程,速度越来越大,即下落相同高度,所用时间越来越短,所以平均速度越来越大,故B错误;C.水滴在前一半时间内通过的高度小于后一半时间内通过的高度,所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后一半的平均速度,故C正确;D.水滴在全程通过的距离比前一半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的2倍要多,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C。3.如图1所示,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1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夕点和。点的时间,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0(I)该实验原理是;(2)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和;(3)为减小的测量误差,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选填“大”或“小”)一些,并进行多次测量;(4)图中力8段的距离EB=cm,测得时间MQ2s,则4?段的平均速度4Qmso如果小车过了6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5)经正确的测量和计算,同学们发现4CMa(选填“>”、"V”或“=”)(6)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像来描述,图2中能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o(选填"A”或"B”)【答案】V=-;刻度尺;秒表;时间;小;40.0;0.2;小;>;Bot【解析】(1)口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是通过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得到结果,所以该实验的原理是u=±。t(2) 23根据实验原理可知,该实验需要测量长度和时间,所以需要测量长度的刻度尺和测量时间的秒表。(3) M5实验时,如果斜面坡度太大,小车在斜面上会运动过快,给测量时间带来不便,而且误差会比较大,为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小一些。(4)8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ICnb四段的距离兀=8O.Ocm-40.0Cm=40.0Cm力6段所用的时间:2s;则48段的平均速度=F=20cms=0.2m/stB2s如果小车过了4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47段的时间会偏大,根据丫=£可知,计算得到的平均速度会偏Z小。(5) 9小车从力到。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在6。段的速度大于力。段的速度,即%C>vAC。(6) 10A图为Lf图像,为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为吁£图像,表示速度逐渐变大,故图B中能反映小车运动情况。故选B。真题实战练1.(2023河北)对中学生体育运动相关数据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立定跳远的跳跃距离约为2mB.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100gC. 80Om比赛后体温约为45D.100nl跑的成绩约为8s【答案】。【解析】A.立定跳远的跳跃距离为2m左右,故A符合题意;8. 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50g,故B不符合题意;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C,故C不符合题意;D. 50m跑的成绩约为8s,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 (2023天津)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经年累月奋斗在地质勘探的一线,练就了快速、准确丈量的本领。他跨出每一步的步幅几乎是相同的,其步幅合理的是()。A.85mB.85dmC.85cmD.85mm【答案】Co【解析】成年男性一步的距离范围是50cm90c°故选C。3. (2023南京)2022年4月,中国神舟十三号人飞船返回能成功着陆且呈直立状态,根据图示信息,返回舱的高度约为()。A. 1. 5mB. 2. 5mD. 4. 5m【答案】Bo【解析】成年人的身高大约为L7m,图中所示,返回舱的高度略高于成年人的身高,在2.5m左右,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4. (2023广西)在行驶的动车上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退,所选的参照物是()。A.地面B.远山C.动车D.树木【答案】Co【解析】A.以地面为参照物,路边的树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A不符合题意:B.以远山为参照物,路边的树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C.以动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位置不断后退,是运动的,故C符合题意;D.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能选物体自身为参照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a5. (2023日照)下列测量仪器对应的读数,正确的是()。A.3.35cmIcm234【答案】Co【解析】A.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Imnb物体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值为1.00cm,物体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3.35cm,则被测物体的长度为L=3.35c>l.00Cm=2.35cm,故A错误:B.机械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偏向6min一侧;大盘的分度值是0.1s,大盘指针在48.Os,因此机械停表读数为5min48.0s。故B错误;C.图中电压表选择的量程是015V,分度值为0.5V,示数为12.5V。故C正确;D.由电能表表盘上的信息可知,单位为kWh,数字最后一位表示小数,则其示数为31.6kWh,故D错误。故选C。6. (2023北京)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中所示的是火箭上升和此过程中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答案】Co【解析】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的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A错误;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的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B错误;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C正确: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7. (2023成都)小智在成都绕城绿道上跑步,看见一群白鹭从远处飞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A.以绿道为参照物,小智是静止的B.以白鹭为参照物,小智是运动的C.小智的速度一定大于白鹭的速度D.白鹭做机械运动,其速度一定不变【答案】Bo【解析】A.以绿道为参照物,小智与绿道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小智是运动的,故A错误;B.以白鹭为参照物,小智与白鹭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小智是运动的,故B正确;C.由于不知道小智和白鹭运动时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故无法比较它们的速度,故C错误;D.白鹭在运动时,若白鹭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发生变化,则白鹭做变速运动,故D错误。故选8. (2023安徽)图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5lO-3s0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则该同学的身高为()。【答案】Bo【解析由u=±得,该同学头顶距离感应器的高度是z=Lyf='34Oms5xl<3s=o.85m122该同学的身高为2.5m-0.85m=1.65m故选Bo(2023大庆)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地同时出发,并排同向行驶,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在两辆汽车运动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1.A. 0力时间内乙车做减速运动;B. 0右时间内甲车做减速运动;C. 0右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D. 06时间内甲车始终在乙车前方【答案】A。【解析】AB.根据尸图像可知,乙车的运动图像是曲线,且曲线越来越平缓,说明乙车做减速运动,甲车的运动图像是直线,说明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错误;CD.根据纵坐标表示路程,可知00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所用时间也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故CD错误。故选A。9. (2023大庆)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