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学生版).docx
-
资源ID:1076219
资源大小:426.44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专题06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学生版).docx
目录考点Ol辛亥革命1考点0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13(按住CtrL点击目录里的考点,可直接跳到对应考点)考点01辛亥革命嘴2023年高考真题1. (2023年全国甲卷)清末,陈去病在论戏剧之有益一文中说:“此其奏效之捷,必有过于劳心焦思,孜孜屹故以作革命军驳康书黄帝魂落花梦自由血者殆千万倍。”他号召青年人投身戏剧。这反映出()A.传统戏曲的演出逐渐衰落B.戏剧开始由愉悦达官显贵转向民众C.戏剧成为宣传革命的手段D.反清书籍宣传革命思想的作用弱化2. (2023年新课标卷)1910年,长沙爆发抢米风潮。具有地方议会性质的湖南谄议局致电军机处,请求朝廷撤换处置失当的巡抚,谄议局议长和士绅联名致电湖广总督瑞激。瑞激认为该士绅等“迹近干预”,上奏朝廷:“巡抚乃系疆臣,用舍尤应钦定。”这表明()A.新政强化了清廷权威B.喀议局架空了督抚权力C.地方势力控制了官场D.士绅阶层民主意识增强3. (2023年浙江卷1月)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据载,宋教仁曾谓:“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则总统政治上之权力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下列各项中,与宋教仁限制总统权力意图相吻合的是()临时大总统代表政府总揽政务临时大总统统帅全国陆海军队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并可弹劾临时大总统临时大总统发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A.B.C.D.2022年高考真题1. (2022年重庆卷)晚清时期,歌谣体童蒙读物最新妇孺唱歌书中写道:“万国通商口岸通,铁车轮舶疾如风。洲名澳亚欧非美,人种棕黄黑白红。世界群推老帝国,舞台谁是主人翁。诸君准备新人格,革命风潮逼远东。”这首歌谣()A.可能出现于洋务运动中B.反映出国人抛弃了改良道路C.可能是立宪派的宣传品D.反映出清末西学东渐的深化2. (2022年天津卷)我国很多省份出版过论述20世纪初某一历史事件的著作,其核心内容包括各省革命团体的民族民主革命宣传活动、武装斗争和各地新政府的建立等。这些著作主要反映了()A.义和团运动的社会影响B.辛亥革命的发展特点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D.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3. (2022年江苏卷)1911年刚过暑假,正在中学读书的茅盾发现,学校里的许多教员剪了辫子,变成了光头。他们捧着古书,让人嗅不出“半丝半亳的种族思想,或民权思想的味儿”,是“真人绝对不露相的这里的“光头”体现了()A.腐儒的趣味B.智者的个性C.青年的时尚D.革命的态度4. (2022年湖北卷)下图是近代一位青年寓居天津期间的元旦日记,箭头所指的方框内文字()E书.elrfl工.£匚司承心WlAMlflb 噌。,廿篦 2l.3¾i¾l 19-E 岳 Ji式:1 1*科小 3a /aJ>lJ二4-出A孔分胃2大出口七索 八山Y才,式LoJ 为广不久.7W界人尽n尧2 的七方用父 ,T一%I板石抵法也4MA桁直 号与,:“.>三琦>用人小心才婿(<r*g:堂Ht I-.pAW.;i,?is.»-rI的%-lJLk七A%J*a rrr> L Q>(七,JAd')H2L 生u 手玄 .一 力口工必"小3大力”以5此处<,匕fceAd .I; ;人人” -H4-II-7luf3An乍更新岁气象万千处此繁盛之区 益增今昔之感国旗五色炳耀通衢 黄帜青龙销声匿迹A.流露出对社会嫡变的失落情感B,反映了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C.展现民国元年元旦的社会景象D.表达作者投身革命的坚定立场5. (2022年广东卷)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6. (2022年辽宁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儒家教育倡导学生游学,“以广其闻见至清末,很多新式学堂注重以日本为师“,同时糅合德、法、英、美的教育理念,在学生心智、体育教育方而进行制度化设计,其中“远足会”是比较通行的活动。1907年9月,湖州的各个中小学堂组织了一次“远足会”,各数员分队督率自己学校的学生,“且步且歌,声容步伐,颜见整齐同年,山阴县学堂举行“远足会”,“与地理、历史、物理上有关系者,无不留心考察学生们在“远足会”之后,还要写“远足记有学生写道:“经过烽火墩,登其,觉空气清新,百倍于寻常还有学生在远足上海法租界后写道:“上海乃吾国之土地租界之权,皆为外人所管辖,反客为主。名为租界,实与割地无异”。摘编自李成晴:远足:清末新式学堂的师生“从游”根据材料,概括清末“远足会”兴起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远足会”的作用。7. (2022年浙江卷1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代中期以来,儒学的研习和传播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传统经学若不脱胎换骨,其发展便会遭遇很大困难。为此,有学者大声疾呼:复兴儒学,直接孔孟“道统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拒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一理学。一摘编自王家范大学中国史材料二新青年宣传的对象是男女青年。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刊文劝勉女子不要以被征服者自居,应各自奋斗,脱离附属品的地位,恢复自主的人格,特别指出“夫为妻纲”之不当。他反对妇女从父、从夫、从子的“三从”,主张妇女参政,夫死可以再嫁、交际自由、生活独立。1917年新青年特辟女子专栏,刊登女子教育、婚姻、职业、权利的文字,希望顺应世界潮流。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根据材料一,概括“理学”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写出南宋时期理学的集大成者。(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重点批判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核心。结合所学,从“新青年特辟女子专栏''的角度,简述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国苗2021年高考真题1. (2021年河北卷)顾维钧回忆录记载:1912年的北京由“废帝宣统管辖之下的紫禁城”“东交民巷和民国首都三部分组成“;1913年,“(袁世凯)对国民党的活动采取了坚决镇压手段.临时国会被解散了“袁(世凯)下令逮捕许多重要的国民党党员据此可知,当时A.推翻君主专制迫在眉睫B.军阀统治丧失基础C.帝国主义势力异常强大D.民主革命任务艰巨2. (2021年湖北卷)博览会是观察社会生活发展演变的窗口,又是汇聚物品和传播知识的平台。下表可以看出近代中国武汉劝业奖进会和西湖博览会征集展品类别对比武汉劝业奖进会(1909年)西湖博览会(1929年)征集天然产品(饮食或制造之原料),染织工艺类、工艺品类、机电工业类、化学工业类、矿产品、医药展工艺品、美术品、教育品、古物用品类、教育用品类、文艺品类、农产类、饮食制类、动物类、革品品命纪念品类、外国参考品类别A.物质文化生活变迁B.工业体系已经形成C.民族意识开始觉醒D.现代科学知识普及3. (2021年天津卷)民国初期,新的教育流派如平民教育、“工读”教育等纷纷出现,各种教育团体相继成立,如1915年的全国教育联合会、1917年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等。这体现了A.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中西教育理念的冲突C.民主共和政体的完善D.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4. (2021年北京卷)1912年1月,列宁起草了一份决议,提到辛亥革命“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将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俄国无产阶级怀着极大的热忱和深切的同情注视着中国革命人民获得的成就这表明,列宁认为A.辛亥革命与十月革命具有相同的性质B.孙中山领导的政党代表无产阶级利益C.共产国际的指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D.辛亥革命冲击了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5. (2021年浙江卷6月)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中共中央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中指出:“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这一认识强调这场革命A.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B.反帝反封建的内涵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6. (2021年广东卷)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认为,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孙中山旨在A.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B.宣传“均贫富”的政治理想C.为联合苏俄提供政策依据D.主张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7. (2021年湖南卷)20世纪初,武汉三镇“占长江沿岸最枢要之地,商况之殷盛,亦冠于沿岸之诸港“,汉口更是“舟楫之辐辕,货物之聚散,其盛不亚于上海,其余则尚未能比类也武汉的这一状况A.表明其航运发展水平超过上海B.说明商业贸易中心向腹地转移C.为长江沿岸工业重新布局奠定基础D.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创造条件8. (2021年浙江卷11月)1905年7月,孙中山与华兴会领导人商讨时指出:“现今大势及革命方法,大概不外联络人才一义。中国现在不必忧各国之瓜分,但忧自己之内江,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元末朱、陈、张、明之乱,此时各国乘而干涉之,则中国必亡无疑矣.”孙中山旨在A.批判旧式农民起义的落后性B.强调联合革命力量的必要性C.说明培养革命人才的重要性D.阐述反抗列强瓜分的紧迫性9. (2021年全国乙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01年1月,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新政上谕,宣布新政变法开始。4月,清廷催促各省督抚大臣“迅速条议具奏,勿再延逾观望”。7月,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会奏,连上三折,此即江楚会奏变三折。第一折关于教育改革,涉及建立近代学校教育体制、变革科举制度、奖劝游学等内容;第二折关于政治改革,大致包含改善用人行政政策、清除吏治腐败、改良司法、革除弊政等方面;第三折关于军事与经济改革,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以实现国家富强,内容包括用西法练兵,学习西方近代农业技术,改良农业,发展工业等。江楚会奏的变法方案对清末的改革拟订了详细规划,得到朝廷嘉许并予以采纳。清末新政正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据张文襄公全集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江楚会奏''变法方案与洋务运动的相同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江楚会奏''变法方案。10. (2021年广东卷)关于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新中国成立前也进行过一些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第一目标(壹)研求中国民族之演进;特别说明其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且培养其自信自觉发扬光大之精神。(O叙述中国文化演进之概况;特别说明其对于世界文化之贡献,使学生明了吾先民伟大之事迹,以养成其高尚之志趣,与自强不息之精神。(叁)叙述各国历史之概况,说明其文化之特点,以培养学生世界的常识,并特别注意国际现势之由来,与吾国所处之地位,以唤醒学生在本国民族运动上责任的自觉。(肆)叙述中外各时代文化之变迁;应特别说明现代政治制度,及经济状况之由来,以确立学生对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信念。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2年颁行)评析上述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的目标。(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目标的点或整体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嘴2020年高考真题1. (2020年北京卷)1911年,革命党人创办的神州日报刊登了一组漫画,表现出对中国未来命运的深切担忧。画中的老虎代表中国,人物代表西方国家。四幅画名为“康乾时之中国”“咸(丰)同(治)时之中国”“现在之中国”和“将来之中国下列四幅画的序号与上述名称对应正确的是A.B.C.D.©(D2. (2020年全国In卷)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J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3. (2020年全国I卷)【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表2清末新政时期部分商务法规、章程内容商会简明章程(1904年)商务繁富之区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商务分会。商人通例(1904年)肯定商人的地位,规定享有的权利和应遵循的通行规则等。公司律(1904年)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商办公司与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奖给商勋章程(1906年)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至二品顶戴。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1907年)凡集股创办企业的华商,根据资本额多少,可分别获一、二、三等子爵和三品卿、四品卿爵赏。摘编自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等(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在振兴商务方面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的法规、章程对传统商业的突破性意义。2019年高考真题1. (2019年天津卷)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A.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C.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D.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2. (2019年全国11卷)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疆2018年高考真题1. (2018年浙江卷11月)孙中山指出:“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现(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A.“驱除鞋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2. (2018年浙江卷11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A.君主立宪制B.总统制C.责任内阁制D.君主制3. (2018年江苏卷)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4. (2018年浙江卷4月)20世纪初叶,出版于上海的某论著说:“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日,革命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颠裂喉,以鸣于我同胞前日: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上述言论意在A.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振奋国民精神B,再举斗争旗帜,掀起“二次革命”C.呼呼以革命方式唤起“亚洲觉醒”D.说明以上书请愿办法改革政治行不通2017年高考真题1.(2017年上海卷)下面漫画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现象A.五口通商C.瓜分狂潮B.租界设立D.门户开放2. (2017年上海卷)“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此政府公报应发布于A.洋务运动前后B.百日维新期间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以后3. (2017年海南卷)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4. (2017年天津卷)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材料二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材料三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3)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嘴2016年高考真题1. (2016年北京卷)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左图和右图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救廿世纪贫血证之良药专制与共和之过渡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A.B.C.D.2. (2016年上海卷)1912年12月某报载“女士大骂参议员”一文,写道:“当民军起义时代女子牺牲生命财产,与男子同功,何以革命成功,竟弃女子于不顾?女子亦组织中华民国之重要分子,二万万女同胞,当然与男子立于平等之地位。即袁大总统不赞成女子有参政权,亦必不承认袁为大总统。''这则新闻说明()A.女性的平等意识日益增强B.女性在辛亥革命中做出了贡献C.部分女性反对袁世凯上台D.女性争取参政权的道路艰难曲折3. (2016年浙江卷10月)1905年,民报第一号刊载了四幅人物画,目录标题分别是“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世界第一之平等博爱主义大家墨翟”。民报此举的根本目的是A.利用报刊媒介进行民主革命的舆论动员B.考订黄帝、墨翟、卢梭、华盛顿的历史地位C,以中西杰出人物为标杆树立人生新坐标D.立足三民主义理论评价中西历史人物2015年高考真题1. (2015年北京卷)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2. (2015年浙江卷)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3. (2015年北京卷)近代某全国性咨询议政机构获准成立后,上呈公文,请求将北京原用于科举考试的贡院改为其办公地。公文中有“仰慕天恩,准予改拨”等语。该公文应出现于()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预备立宪时期D.中华民国时期4. (2015年江苏卷)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年代口火柴(万罗)新厂数厂均资本额(万元)19142383.58104.9219152097.3493.3019162062.0741.4219171559.4385.4719181334.0830.661920848.43239.67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5. (2015年上海卷)在清末的学堂里,学生经常聚看、传阅不同政见的书报,其中“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日民族、日民权、日民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应分别出自A.民报时务报B.民报天演论C.天演论时务报D.海国图志天演论6. (2015年海南卷)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A.立法服从于政治B.行政服从于司法C.从人治走向法治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7. (2015年海南卷)1905年,大公报的一则报道称“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此事成为新闻的历史背景是()A.戊戌变法的失败B.辛丑条约的签订C.清末新政的实施D.中国同盟会的成立2014年高考真题1. (2014年广东卷)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I)新如(KtC)于AH初夜入城,今朝«蒙彼上任后.也各盾站/行礼拜礼.仍息IHtr修之行为叔新仙由康子、yH非疆导人出身.>*M*.OfIV其布洋F艮色.d,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2. (2014年海南卷)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3. (2014年上海卷)近代中国某一报纸刊登过如下文章:民族的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告非难民生主义者,该报纸是A.时务报B.国闻报C.申报D.民报4. (2014年全国I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08年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诂议局、资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1910年(宣统二年)11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吁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订,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覆有关于宪法范固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1911年5月,贲任内阁成立,13名国务大臣中满人9人,其中皇族7人,汉人仅4人,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摘编自金毓载宣统政纪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5. (2014年江苏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923年孙中山这样概述其创立“三民主义”的思想路径:”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汲取)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族主义观中国历史之所示,则知中国之民族,有独立之性质与能力,其与他民族相遇,或和平而相安,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点,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也。对于世界诸民族,务保持吾民族之独立地位,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以驯致于大同,此为以民族主义对世界之诸民族也。材料二民权主义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法律、政治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更采直接民权之制,以现主权在民之实,如是余之民权主义,遂圆满而无憾。以上材料见孙中山中国革命史请回答:(1)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分别因袭、规抚和创获了哪些思想主张?请将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相应的位置。因袭规抚(汲取)创获民族主义民权主义(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孙中山的成长和活动轨迹,说明上述思想路径形成的原因。考点0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唯2023年高考真题1. (2023年新课标卷)如表是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表(),如表可以反映出()1894年1913年1920年1936年(不包括东北)产业资本2.2811.6414.8421.36商业资本74.8967.3058.8750.55金融业资本22.8321.0626.2928.09A.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B.商业贸易日益萎缩C.近代金融体系臻于完善D.经济结构逐渐失衡2. (2023年山东卷)下表为18711921年中国进口的棉布、棉纱、钢铁、米等四类货物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情况。其中甲是()比重g物甲乙丙T187118732.830.20.90.91881-18835.822.80.31.11891189314.620.55.91.81901-190318.619.74.21.71909191112.816.74.83.01919-19219.618.42.45.0A.钢铁B.棉纱C.米D.棉布3. (2023年湖北卷)1915年5月22日,申报刊登了一则上海中国明明眼镜公司的声明:“近有丧心病狂之徒,以自己之营业失败,侮蔑本公司货物,谓贩自日本,实为本公司意外之奇辱也不独本公司无丝毫日货,即中国全国眼镜界上,吾亦敢断言绝无丝毫日货混杂其间。''该现象反映()A.外交关系影响社会舆论B.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C.民族企业发展形势严峻D.中外商业竞争愈发激烈4. (2023年湖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19年12月,实业家穆藕初创办的上海厚生纱厂准备添雇工人千余名,其中50名女工计划在湖南招募。1920年1月,纱厂在湖南大公报等处刊登招工简章。与长沙同工种工人相比,该厂提供的待遇更为优厚。极止日未到,便有一百余人报名,最后64人成行。招工简章引起湖南知识分子高度关注。他们在报上质问,为什么从上海跑到长沙来招募女工?女工每日须工作12小时,最后能剩下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日夜轮班怎么可能不损害身体健康?以上海的物价,每月8元工资怎么够用?他们还认为,女工入厂要家长署名加铺保,三年契约,统统等于漠视自由人权。对上述质疑,穆藕初刊文表示,厚生纱厂给湖南女工的工资中规中矩,对其工作环境已尽最大努力加以改善。他批评湖南知识分子不知道中西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不了解当下中国工人的教育程度、工作能力、职业道德尚弱于西方,不明白中国大多数社会阶层的生活水平还不及工人等。他讥讽这些知识分子以“泰西之糟粕'来拯救中国等于“自杀主义穆藕初的回应引发了沪湘知识分子新一轮枇评。他们借助“劳动主义劳工神圣'与社会主义学说,批评资本家群体是“掠夺者”“剥削者”,并警告他们,如果固守“资本掠夺”,“那小的就是同盟罢工和息业,厉害一点就是俄国的榜样来了在这场激烈的论争中,湖南女工近乎置身事外。妇女界代表张默君参观厚生纱厂后,称女工们“起居饮食,虽不如居家之适然,视彼江北苦工破屋不蔽风雨、薄粥不充饥肠者,固胜一筹矣改编自李国芳一九二。年初上海厚生纱厂招募湖南女工争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上海厚生纱厂招募湖南女工一事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嘴2022年高考真题1. (2022年广东卷)1918年,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名作娜拉在中国出版,主人公娜拉不甘心做“丈夫的傀儡”而离家出走的行为被称赞为体现了“女性的自觉”,后来鲁迅发表娜拉走后怎样,则作如下比喻:“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小鸟”代表尚未觉醒的女性B.“笼子”是指落后的经济形态C.“无路”源于君主专制的压迫D.“鹰”等是指社会上的旧势力2. (2022年浙江卷1月)观察下图,结合所学,下列各项中,对中国近代工业在一战期间的发展,解读正确的是1895-1919年中国近代工业厂数和资本统计图(部分)1895-19131914-1919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出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增长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新建厂矿企业的速度和规模空前A.B.C.®®®D.3. (2021年海南卷)晚清时期,赫德在中国通商口岸实行“海关时”,其他地区仍以各自的地方时为准。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将全国规划为“五时区”,其实施效果有限。1949年以后,全国实行了“东八区时”和公元纪年法。这反映了A.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B.通商口岸的开放便利了列强对华权力的攫取C.时空秩序的建构映射出近现代中国的政治进程D.军阀割据局面是北洋政府推行政令的最大障碍4. (2022年湖北卷)【组织领导与反帝爱国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是20世纪早期中国三次大规模反帝爱国运动的相关情况1915年反"二十一条”1919年五四运动1925年五卅运动组织领导自发性,没有政党参与,组织化程度低自发性,没有政党参与,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中共组织领导,国民党协助,组织化程度高参与群体城市土绅、商人为主青年学生为主,商人、工人声援参与学生、商人、工人共同参与,难分主次基本形式集会通电、抵制日货、救国储金集会通也、示威游行、抵制日货、罢课、罢市、罢工集会通电、示威游行、抵制外货、罢课、罢市、罢工中心口号“救国”“勿忘国耻“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规模波及全国30多个省会城市和商埠波及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波及全国约600个城镇摘自王奇生1915-1925年中国民族主义运动之演进材料二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须先组织他,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蔡和森致毛泽东的信(1920年8月13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三次反帝爱国运动在组织领导方面的变化,并简述组织领导与反帝爱国运动之间的关系。(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三次反帝爱国运动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5. (2022年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李超的“新生”李超,广西梧州人、先求学于梧州,广州等地,后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李超的家庭不支持她求学,因而她生活困难,患肺炎后,无钱治疗,1919年8月病亡。李超死后,其家庭置之不理,指责她“至死不悔,死有余辜“。11月,北京教育界召开追悼大会,有IoOO多人参加,胡适、陈独秀、梁漱溟等现场作了演说。1920年,杭州女子师范在省女师操场举行了李超追悼会,”各界人士莅会者不下万人,挽歌诗联四五百轴李超的一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我们研究他的一生,至少可以引起这些问题:一、家长族长的专制。二、女子教育问题。三、女子承袭财产的权利。四、有女不为有后的问题。胡适李超传晨报1919年12月1日、3日)涵养与发挥情感是积极的道路。北京的妇女不来吊一吊李女士,却华装丽服坐汽车去满街跑,许多妇女并不要求妇女解放,这都是麻木。麻木就是处于情感的反面。他自己既不要求,你便怎样指点问题,乃至把解决问题的道路都告诉他,他只是不理会!梁漱溟李超女士追悼会之演说词(晨报1919年12月22日)对于李超女士底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制度上两大缺点:一是男系制,一是速产制。李女士之死,我们可以说:不是个人问题,是社会问题,是社会底重大问题。(陈)独秀男系制与遗产制(新青年)1920年1月1日)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李超之死为何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并谈谈“李超们”新生的出路在哪里。6. (2022年全国甲卷)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袁世凯去世后,总统府与国务院互相争斗,双方在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问题上出现激烈交锋。日本鼓动北京政府对德宣战,并许诺缓交庚子赔款、提供参战经费,得到日本支持的国务总理段祺瑞为扩充自身派系的实力,立即接受了日本的条件。为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膨胀,美国改变了支持中国参战的态度,并向中国政府施压,强调在与美国协商之前“不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1917年3月,段祺瑞将对德绝交案及加入协约国条件节略,递交给受英美支持的总统黎元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