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训练: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docx
第八单元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班级姓名学号适用年级课型课时主备人高一新课1课时高一历史备课组X学习目标1 .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及各国的应对措施;2 .认识20世纪科学理论的新发展;3 .掌握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X时空定位回顾;生户如 织刑式L资本I义 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19世纪舞期19§3年工场手工业i厂制度基断组织“商业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 全球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国家里断资本主义I国内经济调整I国际重建秩HS冷战两极格局私人军 资本主 零 京 I 业 革 命1500160017001800: 1900 1991945世界:联系 分散走向整体 I=> 资本主义世界冲场形成 I雷I贸易保护=>百"由放 谊政策C 国家干预经济S2 I 重商 主义 "»! 自由信义-F 恩斯主故经诙和展 二后曹发 义X知识梳理一、国家的宏观调控1 .背景(1)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的资本主义的弊病;(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3) 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2 .特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为核心的调整,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3 .主要措施(1)加大政府在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2)制订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3)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4 .评价: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功,经济增长一度较快。5 .调整: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各国再次实行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6 .国际举措: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建立、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1 .条件(1)直接背景:20世纪的重大突破,如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引向了领域;(2)理论支持:系统论、控制论的问世;(3) 两次世界大战也促进了科技发展。2 .兴起:20世纪40年代中期。3 .主要内容: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技术的突破。4 .意义: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升了O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1 .背景: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所带来的的提高,2 .新变化(1)农业和工业就业的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的人口比重增加。(2)所谓“”的人数增加。定义:指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如住房、汽车、股票的人。发展: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中间阶层的发展趋于稳定,保持在人口比例25*一30轨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1 .福利国家(1)概念:所谓“福利国家”,是指国家通过构建,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2)评价积极:“福利国家”的建立,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方面有一定积极作用。消极:但是,这些社会福利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3)调整原因: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措施:80年代,美英法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2 .社会运动(1)原因:尽管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都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缓解社会矛盾,但没能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2)美国运动背景:美国虽早在内战时就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如在公共场所实行制度,用文化测验的办法剥夺黑人的选举权等。目的:为了争取自己的平等权利。成果:迫使美国国会通过,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3)妇女运动背景:资本主义国家对妇女的歧视也长期存在。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妇女运动兴起。目的:争取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结果:在妇女运动的推动下,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4)学生运动:在此时期,资本主义国家还普遍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美国学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美国战争的运动。5.评价: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这些变化,所触及的主要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o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派知识拓展1 .国家的宏观调控的背景必然要求: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积累经验:“二战”的特殊作用,历史反思: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暴露了自由放任的弊病。惨痛教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外部刺激:苏联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借鉴苏联的经验)(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竞争)成功典范: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影响。科技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高新科技需要国家投入巨资,并进行协调和有效管理。现实需求:经济急需恢狂;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维护政权.科学技术发展新成果的影响1.经济上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笫一、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2 .社会生活上:促进了社会生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革。3 .科技上: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普遍加强对科学领域研究的支持,大大加强了对科学技术的扶持和资金投入。4 .思想文化上促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思想调整,国家的宏观调控进一步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提高了教育的战略地位。5 .国际关系上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第八单元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班级姓名学号基础合格专练1.下表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英法三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这一状况促使三国()年份美国英国法国196319731.9%3.8%4.6%19741979-0.1%0.8%2.7%A.大力调整产业结构B.重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C.提高民众福利水平D.扩大工业生产以减少失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19631979年,这时期美英法三国经济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说明传统的国家干预经济手段失灵,为此三国政府纷纷放松对经济的干预,重视市场的调节作用,B项符合题意。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下降并不是由于产业结构造成的,所以产业结构调整不会促进经济回升,A项排除;题干没有涉及民众福利水平的提高,且与史实不符,C项排除;扩大工业生产属于政府干预生产,不符合题意,D项排除。2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调控经济的主要措施不包括()A.制订经济发展计划B,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C.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的调整,A、B、D三项属于资本主义国家调控经济的主要措施,C不属于。3 .二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对此影响最大的机构是()A.世界银行B.世贸组织C.关贸总协定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 .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19451975年间,世界贸易发展变化趋势是关税逐步降低,贸易额度逐步上升。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成立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削减贸易壁垒,降低关税税率,促进贸易自由化,故选C。二战后成立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维系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工具,不具有题图所反映的功能,故排除A、D两项;世贸组织成立于1995年,时间不符,排除B。5 .(改编)发端于20世纪四十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包括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和现代火箭技术等,这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力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B.世界经济的发展C.各国对科技的重视D.两极格局的建立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第三次科技革命萌芽于二战时期,服务战争是其兴起的直接原因,故A项正确;世界经济的发展并不会直接促成科技革命的兴起,故B项错误;各国对科技的重视不是直接原因,故C项错误;两极格局出现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之后,故D项错误。6 .据统计,美国的体力劳动者,包括白领工人、服务业工人和农业工人在内,在整个职工人数中的比例,1900年时占了82.4%,但到1980年已降到49.2%。其中,农业人口由37.5%降到2.7%,导致该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滞胀”不断恶化B.经济全球化的影响C.美国经济迅速发展D.科学技术新发展答案:D解析:美国经济“滞胀”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与题目中职工人数比例的变化无关,故A项错误;经济全球化强调的是世界经济的发展,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也解放了更多的农业人口,促进了农业人口比例的下降,故C项错误,D项正确。7 .互联网将地球缩成张小小的网,在这张网里,你可以发布信息、阅读新闻报道、寻医问药,甚至在线购物、网上股票交易,等等。这说明互联网()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 A. B.®©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C. D.答案:D7.(改编)下表是世界百万人口大城市数量统计表。造成其迅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时间1900年1950年1970年1980年大城市数量1771162273A.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B.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的推动C.工业化、人口增长和移民D.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答案:B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百万人口城市数量增长主要在二战之后,当时科技的发展解放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也催生了许多新兴产业,使更多人进入城市,故选B项;A、C、DZ项都不是世界百万人口大城市迅速增长的根本原因。8 .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法国妇女就业率增长迅速,19751990年,就业者增长了330万,其中女性占300万。这主要得益于()A.福利政策的推动B.女性成为就业的主力C.经济结构的转型D.女权运动提高了妇女地位答案:C解析:“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法国妇女就业率增长迅速”与福利政策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仅表明在增长的人中,女性占主体,并不表明女性在整个就业者中占主体,故B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第三产业等迅速发展,男性在体力方面的优势不再明显,故C项正确;女权运动有利于提高妇女地位,促使妇女外出就业,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9 .20世纪70年代,虽然爆发了经济危机,失业率居高不下,但发达国家仍保持社会稳定,其原因主要是()A.“福利国家”政策的实施B.政府实施以工代赈C.第三产业的日渐发达D.“新经济”的崛起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福利制度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故A项正确;B项是1933年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排除;C、D两项与题干不符。能力提升专练10 .二战后,令英国人自豪的“从摇篮到坟墓都可得到保护”的制度是()A.计划经济B.市场经济C.殖民主义D.社会福利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的调整,使“福利国家”发展起来。福利制度的目的是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因此有了社会福利制度,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能得到最基本的保护,故D项正确。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经济体制,与题意不符,故A、B两项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11 .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的经济理念是()A.计划经济B.自由放任C.重商主义D.国家干预答案:D解析: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故选D项。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奉行计划经济,其仅仅是加大了对经济的干预,A项错误;自由放任是工业革命后到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的政策,B项错误;重商主义主要是工业革命之前的政策,C项错误。12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她说的“安全网”是指()A.社会保障体系B.强化国防保障C.发展粮食生产D.劳动安全保护法答案:A解析:二战后,英、法等国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从而防止贫富分化,稳定社会秩序,这与材料中“防止人们跌入深渊”一致,故选A项。13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简单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内部结构却日趋复杂化。后者出现的原因是()“福利国家”的出现科技革命的影响第三产业的崛起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动A.B.C.D.©答案:A解析:二战后,由于科技革命的影响、第三产业的堀起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动,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脑力劳动者迅速增加,正确;“福利国家”的出现与工人阶级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无关,排除。故选A。14 .网上购物以其商品信息量大、可选范围广、成本低、消费者主动性强的优势,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这表明()A.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传统产业借助互联网得以复兴C.互联网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D.网购将成为人们的主要购物方式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表明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故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传统产业,故B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消费方式变化,故C项错误;网购的发展不能体现将成为人们主要的购物方式,故D项错误。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西方国家的福利体系:养老金:65岁以上的公民享受养老金,金额以其一生收入的多少和纳税情况评算。养老金的来源则由雇主和雇员各支付一半父母保险及儿童护理:产妇休产假可领取产假补贴,孩子入托费90%由国家负担,16周岁前可领取儿童补贴医疗保险:公民都享受公费医疗,超出规定金额部分可享受50%90%补贴失业补贴:失业者都可以领取失业救济,金额为原工资的75%材料二西方主要国家的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用例I匚二1M会支由(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有何特点。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高财政支出。(2)“福利国家”出现后,有人宣称:“为每日的面包而斗争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也有人认为:“高福利国家和经济增长势不两立。”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福利国家”的评价。评价:缓和了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解决了他们的温饱问题;但同时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助长了人们的惰性,使人们滋长依赖情绪,降低企业和社会的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