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2022年版)_市场营销策划_重点报告202301203_doc.docx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2022年版)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杳报告(2022年版)摘要1一、研究背景4(一)研究目的4(二)研究方法5(三)样本分析5二、受访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分析7(一)对外投资基本情况7(二)企业对外投资合规情况14(三)企业对外投资遇到的问题和挑战19(四)企业对外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22()企业对外投资对我国产业链的影响分析23三、受访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意向研判29(一)开拓海外市场是企业对外投资最主要目的29(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企业优先选择投资区域33(三)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是企业优先选择的行业36(四)近六成企业将考虑使用人民币开展对外投资.38四、受访中国企业对相关政策的了解评价与主要诉求.41(一)企业海外网络、中国政府及投资促进机构等是企业获取对外投资信心的最主要渠道41(二)近七成企业了解“一带一路”相关政策42(三)近三成企业获得相关资金支持42(四)近成企业了解境外经贸园区和国际产能合作园区43()近六成企业了解地方政府的引导对外投资政策43(六)超成企业了解RCEP协定相关政策44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对受访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影响.45(一)新发展格局下超七成企业将扩大或维持对外投资现状45(二)后疫情时期企业对中国对外投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49(三)RCEP签署生效后,企业对RCEP国家投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51(四)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利于企业对外投资57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回顾与展望64(一)2022年对外直接投资回顾:“质”“量”齐升64(二)2023年对外投资展望:风险与机遇并存67七、研究结论与相关建议71(一)企业对外投资呈现十二个特征71(二)企业对中国对外投资政策认知度较高74(三)国内外新形势对“走出去”企业的影响与诉求75(四)有关建议75附录1:受访企业基本情况81附件2:2022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问卷.85附录3:联系方式90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对外直接投资稳居世界前列,对外资产规模稳步增长。2012-202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连续十年位列全球前三,连续六年占全球份额超10%,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连续五年排名世界前三。2022年,面对全球跨境投资疲软,超七成中国企业扩大和维持对外投资意向,较2021年下降近一成,但对外投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本次调查依托全国贸促系统资源,覆盖国内20多个省份,调研1004家中国企业。企业行业结构多样、类型不同、区域分布广泛、规模大小各异,具有较强的样本意义。调查报告力求实事求是反映样本真实面貌,从微观层面呈现企业对外投资实际状况。企业有序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开拓海外市场、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仍是企业对外投资最主要目的。超半数企业对外投资收益率增加或不变,较2021年略有上升,近八成企业利润率不足10%o近六成企业对外投资为小额项目。企业对外投资方式主要为海外并购、持有海外股份或金融产品和绿地投资。近六成企业将考虑使用人民币开展对外投资。约七成企业海外资产、销售额、员工占比较低,国际化水平待提升。约半数企业对外投资仍优先选择制造业,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对外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既有较强促进作用,也有一定替代作用。企业所属行业产业链布局仍相对稳定,无明显向海外转移意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仍是企业对外投资首选地,欧洲和北美紧随其次,欧洲地位较去年上升一位。企业对外投资仍最担心疫情持续和投资回报率下降,超五成企业认为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存在人、财、物安全风险,较2021年上升一成。超五成企业在东道国投资及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过合规问题,较2021年上升两成,超八成企业设有合规部门或人员。企业表示将把握潜在发展机遇、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走出去”是中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尽管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紊乱,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对中国海外投资造成了较大冲击,但仍有近两成企业对后疫情时期对外投资,超三成企业对RCEP区域投资前景较为乐观,对RCEP成员国投资意向上升近四成。各国对外资采取的限制措施更趋严格,超五成企业反映美国仍是对外投资安全审查和限制最多的国家,三成以上企业表示将继续减少或转移海外投资。投资促进是中国贸促会的重要职能。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的重要视频致辞精神,深刻认识新形势,准确把握新要求,立足“五个重要”定位,聚焦四条业务主线,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力IW双边经贸合作,提升对外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一、研究背景(一)研究目的。2022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指出要以互利共赢的方式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有效防范对外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加强同有关国家的能源资源合作,扩大海外优质资源权益。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序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有效防范海外风险”。2022年,新冠疫情仍在延宕,地缘局势紧张与经济格局演变叠加,世界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粮食、能源、债务多重危机同步显现,跨国投资总体疲软。中国有力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国民经济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中国对外投资大国地位稳固,对外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985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折合1465亿美元,同比增长0.9%),其中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85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折合1168.5亿美元,同比增长2.8%)。投资促进是中国贸促会的重要职能。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代言工商、建言献策作用,中国贸促会发展研究部会同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共同开展“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旨在深入了解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基本情况、问题困难和诉求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和广大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自2008年以来不断走深走实、守正创新,已经成为对外投资促进领域年度品牌报告。(二)研究方法。参照历年经验,本次调查仍以问卷调查为主(见附录2)O课题组在参考国内外同类调查问卷基础上开展问卷设计,同时走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以及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征求意见建议。根据上述部门意见,课题组对调查问卷进行多轮修改、完善。2022年8-10月,课题组依托全国贸促系统资源,利用举办展览、论坛和培训等活动向3000多家企业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04份。课题组认真组织问卷录入、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与2021年度“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进行比较研究;同时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国际矿业研究中心,深入了解中国矿业企业在海外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以及相应的诉求,进而编写调查报告初稿。(三)样本分析。受访企业具有较强的样本意义(见附录1)。从企业类型看,私营企业占29.4%,有限责任公司占27.5%,股份有限公司占12.3%,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占10.7%,其他性质企业占20.1%;从行业结构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业占11.0%,批发和零售业占10.4%,农林牧渔业占7.8%,通用、专用设备业和金属、非金属制品业占5.8%,教育、卫生、文体娱乐业和医药制造业占5.2%,电气机械和器材业、汽车业、化工化纤业和纺织服装皮革业占4.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4.5%,其他行业占24.7%;从企业规模看,行业龙头企业占15.5%,实体清单企业占3.9%,大型企业占12.9%,中型企业占32.6%,小微企业占45.5%;从价值链环节看,原材料生产、研发设计、加工制造、销售或营销、售后服务分别占10.4%、17.4%、40.3%>29.5%、2.3%;从所在区域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翼、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东部其他地区分别占44.2%、7.7%、8.1%、11.0%>17.1%>2.6%>9.4%;从问卷填答人员构成看,高层管理人员、海外业务高管、中层管理人员、一线业务骨干、其他分别占17.1%、8.2%、39.5%>20.7%.14.5%;从海外销售额占比看,2/3以上的企业仅占6.5%,1/3以下的企业高达71.7%;从海外资产占比看,2/3以上的企业仅占4.5%,1/3以下的企业为69.7%;从海外员工占比看,2/3以上的企业仅占3.4%,1/3以下的企业接近81.6%o二、受访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分析近年来,中国企业投资范围遍及世界各地,投资领域已益拓展,投资规模保持较高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本次调查显示,约七成企业海外销售、资产、员工占比不高,企业国际化程度及对外投资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东道国投资及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合规、疫情、投资回报率下降等问题。(一)对外投资基本情况。在本次调研的1004家企业中,已开展对外投资的企业有709家,占比约为70.6%(图表2-1)o图表21企业是否已开展对外投资五成(50.0%)企业于2013年后首次开展对夕假资。18.2%于2000年前首次开展对外投资;15.9%于2001-2008年间首1数据来源:中国贸促会2022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企业问卷。次开展对外投资;15.9%于28-2013年间首次开展对外投资(图表2-2)o图表22企业首次对外投资时间超四成(40.3%)企业对外投资主要环节为加工制造。10.4%对外投资主要环节为原材料生产;17.4%对外投资主要环节为研发设计;29.5%对外投资主要环节为销售或营销;2.3%对外投资主要环节为售后服务(图表2-3)o图表23企业对外投资主要环节企业对外投资方式以海外并购、持有海外股份或金融产品和绿地投资为主,分别占比33.3%.31.3%、24.2%(图表2-4)o图表24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方式近七成(66.7%)企业认为2022年以来在东道国开展海外并购的难度上升,33.3%认为难度下降(图表2-5)。图表252022年以来在东道国开展海外并购的难度情况超六成(60.9%)企业认为在东道国开展海外并购难度上升的主要原因为“东道国安全审查趋严”,47.8%认为主要原因为“地缘政治风险”,30.4%认为主要原因为“融资难度加大”(图表2-6)o图表26企业认为在东道国开展海外并购难度上升的主要原因超六成(60.9%)企业认为在东道国开展海外并购难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各类自贸协定(如RCEP/CPTPP)的促进作用'46.4%认为主要原因为“东道国外资政策放宽、33.3%认为主要原因为“东道国营商环境改善”(图表2-7)o图表2-7企业认为在东道国开展海外并购难度下降的主要原因2021年,近六成(57.8%)企业对外投资额低于100万美元,较上年回落5.3个百分点;2.2%对外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回落0.7个百分点(图表2-8)。图表282021年企业对外投资额截至2021年底,超三成(37.4%)企业对外投资存量总额不超过100万美元,较上年回落3.6个百分点;仅8.8%对外投资存量总额超过1亿美元,回落1.9个百分点(图表2-9)。图表2-9截至2021年底企业对外投资存量总额约七成企业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海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与海外员工占总员工的比重是衡量企业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从企业海外销售额占比看,占比在2/3以上的企业仅占6.5%,较上年回落4.7个百分点;占比在1/3以下的高达71.7%,扩大5.9个百分点(图表2-10)o图表210企业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比重从企业海外资产占比看,占比在2/3以上的企业仅占4.5%,较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占匕底1/3以下的接近70%(69.7%),回落7.8个百分点(图表2-11)。图表211企业海外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从企业海外员工占比看,占比在2/3以上的企业仅占3.4%,较h年回落24个百分点;占比在1/3以下的超过80%,高达81.6%,扩大4.1个百分点(图表2-12)o图表212企业海外员工占总员工比重近八成企业2021年在东道国对外投资利润率不足10%o43.2%对外投资利润在5%以下,33.9%利润率在5-10%之间,11.4%利润率在10-15%之间,9.2%利润率在15-20%之间,仅2.2%利润率超20%(图表2-13)o图表2-13企业2021年在东道国开展对外投资的利润率超半数企业2021年对外投资利润率增加或不变。17.2%对外投利润率增加,较上年回落21.8个百分点;39.9%对外投收益率不变,扩大33.1个百分点;42.9%对外投收益率降低,回落11.3个百分点(图表2-14)。图表2-14企业2021年对外投资利润率变化情况(二)企业对外投资合规情况2。合规经营是企业适应海外市场需求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己成为企业“走出去”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次调查显示:超五成(51.5%)企业对外投资遇到过合规问题,较上年扩大18.7个百分点(图表2-15)。图表215企业在东道国是否遇到过合规问题从企业性质看,股份合作企业(100.0%),独资、合资或合作企业(83.3%),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82.4%)在东2注:本部分调查结果仅针对709家已开展对外投资业务的企业。道国投资及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合规问题的概率较高(图表2-16)o是否图表216不同性质企业在东道国是否遇到过合规问题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63.2%)、实体清单企业(62.5%)行业龙头企业(55.6%)在东道国投资及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合规问题的概率较高(图表2-17)o图表217不同规模企业在东道国是否遇到过合规问题从细分行业看,100.0%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企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企业、造纸和纸制品企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企业、采矿企业在东道国投资及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过合规问题(图表2-18)o图表2/8不同行业企业在东道国是否遇到过合规问题市场准入限制与国家安全审查是企业遭遇最多的合规问题。企业在东道国投资及生产经营过程中,遭遇的前5类合规问题依次是:市场准入限制(58.0%,较上年扩大0.6个百分点),国家安全审查(38.0%,扩大5.4个百分点),贸易管制(36.0%,扩大5个百分点),劳动权力保护(34.0%,回落14.1个百分点),外汇管制(32.0%,回落8.3个百分点)(图表2-19)o图表219企业遇到的合规问题类型企业依靠多方力量解决合规问题。企业应对境外合规风险时,主要解决途径依次是:我国政府相关部门(62.5%),我国驻外使领馆经商机构(51.8%),我国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商协会(46.4%),外国政府及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商协会(37.5%),企业自身(35.7%)(图表2-20)。我国政府相关部门62.5%图表220企业解决境外合规问题的主要途径超八成企业设有合规部门或人员。37.1%的企业有独立合规部门,较上年回落3.3个百分点;27.8%没有独立合规部门,但有专职合规人员,扩大8.5个百分点;19.6%有兼职合规人员,回落L9个百分点(图表2-21) o其他没有合规部门和人员有兼职合规人员没有独立合规部门,但有专职合规人员有独立合规部门I2.1%I13.4%I19.6%I27.8%I37.1%Iiiii0%10%20%30%40%图表221企业合规部门或人员设置情况近九成(89.0%)企业在东道国履行了社会责任。11.0%暂未在东道国履行社会责任(图表2-22)o图表222企业在东道国是否履行了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体现是雇佣当地员工。28.2%的企业雇佣当地员工比例超过2/3,较上年扩大L5个百分点;15.3%雇佣当地员工比例在1/2至2/3之间,扩大2.8个百分点;12.9%雇佣当地员工在1/3至1/2之间,扩大0.7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企业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图表2-23)o图表223企业海外员工中当地员工比例(三)企业对外投资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中国企业在积极开展对外投资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非商业性和商业性问题和困难。本次调查显示:疫情和政局不稳是企业遇到的最主要非商业性困难。企业在东道国投资经营时,遇到或担心遇到的前5位非商业性困难与挑战依次是:疫情影响仍在持续(75.3%,较上年回落12.3个百分点),政治局势不稳定(46.5%,回落4.8个百分点),经济、汇率波动较大(35.1%,回落10.7个百分点),法律法规解释执行不一致/不明确(32.1%,回落1.4个百分点),监管合规风险较高(17.1%,回落3个百分点)(图表2.24)。图表224企业在东道国(可能)遇到的最大非商业性困难与挑战投资回报率下降与人才缺乏是企业遇到的前两大商业性困难。企业在东道国投资经营时,遇到或担心遇到的前5个商业性困难与挑战依次是:投资回报率下降(48.6%,较上年回落3.6个百分点)、人才缺乏(41.6%,回落0.4个百分点)、投资信息较难准确获取(37.5%,扩大3.6个百分点)、资金周转困难(34.1%,扩大L7个百分点)、专利技术壁垒图表2.25企业在东道国投资(可能)遇到的最大商业性困难与挑战超四成(43.6%)企业最难招到高端研发人才,较上年扩大8.6个百分点;29.3%最难招到技术人员,扩大0.1个百分点;17.6%最难招到管理人员,回落6.3个百分点(图表2-26)o图表226企业在东道国最难招到哪一类员工近六成(58.4%)企业表示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时存在人、财、物安全风险,较上年扩大13.6个百分点(图表2-27)o图表227企业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时是否存在人、财、物安全风险(四)企业对外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3。随着中国日益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对外投资输出国之一,国内渐渐出现对外投资过快增长抑制出口贸易的担忧。本次调查显示:近七成企业对外投资不会降低其对外出口贸易。52.9%的企业在开展对外投资后增加了对东道国的出口贸易额,较上年扩大19.8个百分点;15.3%出口贸易额不变,回落12.2个百分点;仅12.9%减少了出口贸易额,扩大3.8个百分点(图表2-28)o图表228企业对外投资对出口贸易的影响3注:本部分调查结果仅针对709家已开展对外投资业务的企业。多数企业在开展对外投资后扩大了核心零部件、关键设备、原材料的出口。在开展对外投资后,25.0%的企业扩大了对东道国核心零部件的出口,较上年扩大5.5个百分点;28.6%扩大了对东道国原材料的出口,回落L9个百分点;19.0%扩大了对东道国关键设备的出口,回落10.9个百分点。此外,还有部分企业扩大了对东道国半成品和服务等的出口(图表2-29)o图表2-29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后向东道国增加的出口产品类型()企业对外投资对我国产业链的影响分析。伴随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国内频频出现企业对外投资会影响我产业链完整性、安全性的声音。本次调查显示:超七成(73.9%)企业所属行业产业链未有向国外迁移意向,较上年回落10.3个百分点。26.1%表示其所属行业产业链存在向国外迁移意向(图表2-30)。图表230企业所属行业产业链是否有向国外迁移意向从细分行业看,100%的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金融,仪器仪表,橡胶塑料,住宿和餐饮,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企业,以及超九成的医药制造、食品饮料烟草等行业企业表示,其所属行业产业链向国外迁移意向不强(图表2-31)o90.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教育、卫生、文体娱乐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建筑、房地产住宿和餐饮金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批发和零售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金属、非金属制品木材加工和制品食品饮料烟草纺织服装皮革医药制造造纸和纸制品化工化纤横胶装料仪器仪表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有色/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家具铁路、船粕、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通用、专用设备汽车电气机械和器材计彝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采矿农林牧油是否图表2-31不同行业企业所属行业产业链是否有向国外迁移意向超七成(75.3%)企业所属行业在海外产业链未有向国内迁移意向,较上年回落7.7个百分点。24.7%表示其所属行业在海外产业链存在向国内迁移意向(图表2-32)o图表2-32企业所属行业在海外的产业链是否有向国内迁移意向从细分行业看,100%的采矿,有色/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仪器仪表,化工化纤,造纸和纸制品,木材加工和制品,金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等行业企业表示,其所属行业在海外产业链未有向国内迁移意向(图表2-33)o图表2.33不同行业企业所属行业在海外的产业链是否有向国内迁移意向超七成(76.7%)企业已向东盟国家转移产业链或存在转移意向,23.3%暂时没有向东盟国家转移产业链或不存在转移意向(图表2-34)o图表234企业是否已向东盟国家转移产业链或存在转移意向近七成(68.9%)企业在赴东盟前,研究过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产业链的可能性。31.1%则未研究过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产业链的可能性(图表2-35)。图表2-35企业是否研究过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产业链的可能性三、受访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意向研判本次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最主要目的是开拓海外市场,优先选择区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先选择行业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一)开拓海外市场是企业对外投资最主要目的。企业(准备)开展对外投资的前6个主要目的依次是:开拓海外市场(59.1%,较上年回落10.2个百分点)、降低生产经营成本(35.9%,回落3.8个百分点)、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32.9%,回落3.9个百分点)、服务国内产业升级(28.9%,扩大2.9个百分点)、利用海外资源、技术(23.6%,回落0.7个百分点)、规避贸易壁垒(22.3%,回落2个百分点)开拓海外市场降低生产经卷成本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服务国内产业升级利用海外资源、技术规避贸易壁垒产能对外转移合作其他59.1%(图表3-1)o35.9%32.9%28.9%23.622.3%11.3%6.6%Iiiik0%10%20%30%40%50%60%70%图表31企业(准备)开展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从企业性质看,54.8%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40.0%的股份合作企业、63.5%的有限责任公司、71.1%的股份有限公司、61.9%的港澳台商投资企业、60.2%的私营企业将“开拓海外市场''作为对外投资目的(图表3-2)o4.2%独资、合资或合作企业私营企业.6%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企业集体企业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服务国内产业升级 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规避贸易壁垒利用海外资源、技术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产能对外转移合作图表32不同性质企业开展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从企业规模看,超五成的行业龙头企业(58.7%)、实体清单企业(72.2%)、大型企也(54.1%)中型企业(68.0%)小微企业(59.4%)将“开拓海外市场”作为对外投资目的;五成的实体清单企业(500%)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作为对外投资目的(图表3.3)。小微企业中型企业大型企业实体清单企业行业龙头企业100%150%200%250%股务国内产业升级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规避贸易壁垒利用海外资源、技术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产能对外转移合作 其他图表33不同规模企业开展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从细分行业看,66.7%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将“提升企业品牌国际知名度”作为对外投资目的;75.0%的采矿企业,75.0%的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企业,100%的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企业,55.6%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企业、64.3%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将“服务国内产业升级”作为对外投资目的;75.0%的木材加工和制品企业将“规避贸易壁垒”作为对外投资目的;37.5%的农林牧渔企业,100%的橡胶塑料企业、60%的纺织服装皮革企业、60%的食品饮料烟草企业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作为对外投资目的;其余行业均将“开拓海外市场”作为最主要对外投资目的(图表3-4)o图表34不同行业企业开展对外投资主要目的服务国内产业升级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规避贸易整垒利用海外资源、技术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产能对外转移合作雌农林牧渔29.2%29.2%29.2%12.5%20.8%37.5%4.2%0.0%采矿75.0%25.0%25.0%25.0%50.0%25.0%25.0%0.0%fW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45.5%51.5%30.3%18.2%21.2%30.3%18.2%3.0%电气机械和器材20.0%60.0%66.7%33.3%20.0%40.0%20.0%13.3%汽车28.6%57.1%7.1%21.4%7.1%35.7%7.1%7.1%通用、设备23.5%82.4$41.2%11.8%29.4%11.8%5.9%0.0%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75.0%50.0%50.0%0.0%0.0%50.0%25.0%0.0%家具25.0%25.0%0.0%25.0%0.0%25.0%0.0%0.0%有色隔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0.0%75.0%25.0%50.0%25.0%50.0%0.0%0.0%石油、麻及其他燃料加工100.0%100.0%0.0%0.0%100.0%0.0%0.0%0.0%仪器仪表0.0%100.0%0.0%0.0%0.0%0.0%0.0%0.0%橡胶塑料16.7%50.0%33.3%66.7%33.3%100.0%0.0%0.0%化工化纤7.1%50.0%7.1%21.4%7.1%35.7%0.0%14.3%造纸和纸制品0.0%66.7%0.0%33.3%33.3%66.7%0.0%33.3%医药制造25.0%93.8%68.8%18.8%43.8%6.3%12.5%0.0%纺织服装皮革20.0%10.0%26.7%33.3%20.0%60.0%13.3%6.7%食品饮料烟草20.0%50.0%30.0%30.0%0.0%60.0%0.0%20.0%木材加工和制品0.0%25.0%0.0%75.0%0.0%25.0%0.0%25.0%小可初制品23.5%88.2%58.8%35.3%17.6%52.9%23.5%0.0%租赁和商务服务55.6%44.4%33.3%33.3%11.1%33.3%22.2%11.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64.3%64.3%57.1%35.7%64.3%50.0%42.9%14.3%批发和零售21.9%75.0%21.9%9.4%25.0%31.3%3.1%12.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40.0%40.0%20.0%0.0%20.0%20.0%0.0%20.0%金融0.0%100.0%0.0%0.0%0.0%0.0%0.0%0.0%住宿和餐饮0.0100.0%0.0%0.0%0.0%0.0%0.0%0.0%建筑、16.7%66.7%0.0%16.7%50.0%50.0%0.0%0.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0.0%100.0%0.0%0.0%0.0%0.0%0.0%0.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50.0%25.0%75.0%25.0%50.0%25.0%0.0%0.0%柳、3RW公共设施管理33.3%66.7%0.0%0.0%0.0%33.3%33.3%0.0%教育、卫生、文体娱乐25.0%50.0%43.8%18.8%31.3%31.3%12.5%6.3%(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企业优先选择投资区域。在(准备)开展对外投资时,71.8%的企业优先选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9.3%选择欧洲I,6.3%选择北美,5.3%选择日韩,2.3%选择非洲(图表3-5)o图表35企业(准备)对外投资时优先选择的国家和地区从企业性质看,超五成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90.3%)、集体企业(83.3%)、股份合作企业(80.0%)有限责任公司(63.5%)、股份有限公司(60.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59.1%)、私营企业(78.7%)、独资、合资或合作企业(78.3%)在(准备)对外投资时,优先选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图表3-6)o图表36不同性质企业(准备)对外投资时优先选择的国家和地区从企业规模来看,73.2%的小微企业、71.1%的中型企业、65.8%大型企业、63.6%的实体清单企业、76.6%的行业龙头企业在(准备)对外投资时,优先选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图表3-7)o带路沿线日韩北美南美欧洲非洲澳洲其他图表37不同规模企业(准备)对外投资时优先选择的国家和地区从细分行业看,所有行业企业在(准备)开展对外投资时,优先选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图表3-8)o图表38不同行业企业(准备)对外投资时优先选择的国家和地区(三)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是企业优先选择的行业。企业(准备)对外投资时,优先选择的前5类行业依次是:制造业(48.7%,较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25.2%,回落1.9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9.6%,扩大6.4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9.2%,回落0.4个百分点)、米矿业(8.2%,扩大3.4个百分点)(图表3-9)。图表3-9企业(准备)开展对外投资优先选择行业从企业性质看,58.3%的独资、合资或合作企业、42.2%私营企业、62.5%的港澳台商投资企业、55.3%的股份有限公司、52.9%的有限责任公司、40.0%的股份合作企业、66.7%的集体企业与29.0%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对外投资时,优先选择制造业(图表3-10)o150%200%250%业和业 矿发筑他 采批建其业业产 造融地 制金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简务服务业农业图表3-10不同性质企业(准备)开展对外投资优先选择行业从企业规模看,42.1%的小微企业、55.0%的中型企业、56.8%的大型企业、50.0%的实体清单企业、48.9%的行业龙小微企业2.42.1%26.4%32.1%中型企业55.0%卜威城15.咻18.9%568%21.6%27.0%13.5%16.2%10.8%135%13.5%行业龙头企业0%50%100%150%2%250%16.7%50.0%33.3%16.7% 8.3%33.3% 宋砂业 批发和零隹业 建筑业 其他业 业业 造融地 制金房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农业头企业外投资对外投资时,优先选择制造业(图表”11)。图表311不同规模企业(准备)开展对外投资优先选择行业(四)近六成(58.9%)企业将考虑使用人民币开展对外投资。41.1%暂时不会考虑使用人民币开展对外投资(图图表3-12企业是否考虑将使用人民币开展对外投资与2021年相比,近八成(79.9%)企业使用人民币开展对外投资的意愿增强,20.1%使用人民币开展对外投资的意愿下降(图表3-13)o图表313企业使用人民币开展对外投资的意愿变化情况“规避汇率风险,是企业使用人民币开展对外投资意愿增强的最主要原因。使用人民币开展对外投资意愿增强的主要原因为:规避汇率风险(74%)、人民币跨境使用更加便捷(53.4%)人民币海外接受程度提高(34.2%)全球流动紧张背景下人民币融资成本和便利性提升(24.7%)、乌克兰危机导致美元使用风险(如受制裁)提升(23.3%)、人民币升值预期(21.9%)(图表314)。图表314企业使用人民币开展对外投资意愿增强主要原因“人民币跨境使用不便''是企业使用人民币开展对外投资意愿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使用人民币开展对外投资意愿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人民币跨境使用不便(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