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项目教程教材习题答案2019(全).docx
习题一答案一.填空题:1 .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三个部分组成。2 .电力系统中,电路的功能是对发电厂发出的电能进行缸、分配和转换。元件只具有单一耗能的电特性,元件只具有建立磁场储存磁能的电特性,电容_元件只具有建立电场储存电能的电特性,它们都是电路元件。4 .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电路图,称为与其相对应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5 .电荷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即形成电流。习惯上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6 .-鱼的高低与参考点有关,是相对的量;-叵的大小与参考点无关,只取决于两点电位的差值,是绝对的量;电动势只存在于电源内部。7 .某电阻元件的额定数据为“1KQ、2.5W”,正常使用时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为O.05Ao8 .理想电压源输出的电压值恒定,输出的电速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二.判断说法的正确与错误:L电压和电流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电量,因此它们都是矢量。(错)2 .电压源处于开路状态时,它两端的电压数值与它内部电动势的数值相等。(对)3 .电功率大的用电器,其消耗的电功也一定比电功率小的用电器多。(错)4 .电流由元件的低电位端流向高电位端的参考方向称为关联方向。(错)5 .电路分析中一个电流得负值,说明它小于零。(错)6 .电压和电流计算结果得负值,说明它们的参考方向假设反了。(错)7 .当实际电压源的内阻为零时,就成为理想电压源。(对)8 .电阻元件在电路中总是消耗功率,而电压源和电流源总是发出功率。(错)三、单项选择题1 .已知空间有a、b两点,电压Uob=IOV,a点电位为V.=4V,则b点电位Vb为(B)A、6VB、-6VC、14V2 .一电阻斤上、i参考方向不一致,令=TOV,消耗功率为0.5W,则电阻发为(A)A、200B、-200C、±2003 .当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真实方向相反时,该电流(B)A、一定为正值B、一定为负值C、不能肯定是正值或负值4 .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D)A用电器B电阻C灯泡D电源5 .一个输出电压几乎不变的设备有载运行,当负载增大时,是指(A)A、负载电阻减小大B、负载电阻增C、电源输出的电流变小6 .当恒流源开路时,该恒流源内部(A)A、有电流,有功率损耗B、无电流,无功率损耗C、有电流,无功率损耗D、无电流,有功率损耗四、计算题1.如图1.20所示电路,若(a)图示电路,已知元件吸收功率为-20W,电压为5V,求电流/:若(b)图示电路,已知元件中通过的电流为一100A,电压为10Y,求电功率R并说明元件性质。亍I元件+U-U+_亍元件(a)(b)解:(a)图1.20计算题1图(b)P=-(7=-10×(-100)1000W元件是负载。2.图L21所示电路,已知小6V,=3A,后4。计算通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及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并根据两个电源功率的计算结果,分别说明各个电源是产生功率还是吸收功率。图1.21计算题2图解:(a)设电阻上电压方向UR左正右负,关联参考方向,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出R上电压Ur=3×4=12V,方向与IS箭头方向一致:设电流源电压UIS方向上正下负,电路绕行方向为顺时针,列KVL方程:-Us+Ur+Uis=0,得Us=6-2=-6V,负值说明该电压方向与电流源箭头方向相反,即上低下高,该电流源电压、电流为非关联方向,所以是发出功率,电压源电压、电流也是非关联方向,因此也是发出功率,电阻R的电压、电流方向关联,是吸收功率。发出功率:6×3÷3×6=36W,吸收功率:12X3=36W功率平衡。习题二答案一、填空题L电阻并联分流,阻值越大,流过的电流越小。并联的电阻越多,其等效电阻的值越小。2 .电阻均为9。的Y形电阻网络,若等效为形网络,各电阻的阻值应为2LQ。3 .实际电压源模型“20V、5w等效为电流源模型时,其电流源A=IA,内阻耳=5_。4 .实际电流源模型“1A、5。”等效为电压源模型时,其电压源US=5_V,内阻&=5o5 .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两对臂电阻乘积相等: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_遮内阻等于负载电阻,获得的最大功率4ax=J4-6.电路如图2.35所示,=2AJ=3A,则3=54>人I2f5C5。0CZD-r(ZZ)AIC图2.35填空题6图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L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可以等效互换。(X)2 .KVL不仅适用于集中参数电路中的任意一个闭合回路,也适合于不闭合回路(V)3 .直流电桥可用来较准确地测量电阻。(V)4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仅适用于闭合回路中各电压之间的约束关系。(X)5 .对电路中的任意结点而言,流入结点的电流与流出该结点的电流必定相同。(V)6 .两个电路等效,即它们无论其内部还是外部都相同。(×)7 .电路等效变换时,如果一条支路的电压为零,可按短路处理。(V)8 .电路等效变换时,如果一条支路的电流为零,可按短路处理。(×)9 .灯泡与可变电阻并联接到电压源上,当可变电阻减小时灯泡的分流也减小,所以灯泡变暗。10 .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时,说明电源的利用率达到了最大。(X)三、选择题1.如图2.36所示电路中的电流为(C)oA0B、IAC、2AD、3A2 .两个电阻串联,兆:是=1:2,总电压为60V,则的大小为(B)A、IOVB、20VC、30V3 .已知接成丫形的三个电阻都是30。,则等效形的三个电阻阻值为(C)A、全是IoQB、两个30。一个90QC、全是90。4 .实验测得某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为10V,短路电流为5A,则当外接8电阻时,其端电压为(C)。IOVB5VC8VD2V5 .两个电阻串联接到电压为120V的电压源,电流为3A;并联接到同一电压源,电流为16A,则这两个电阻分别为(A)。A30Q,10B30,20C40,20D40,106 .电源供电给电阻勺时,电压源US和电阻七值均保持不变,为了使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应调节内阻值等于(B)。ARlB、0C、8D、Rl/27 .从外特性来看,任何一条电阻R支路与恒压源US(D)联,其结果可以用一个等效恒压源替代,该等效电源值为(D)。A串,USlRB串,C并,USlRD并,US8 .已知接成形接法的三个电阻都是30。,则等效丫形接法的三个电阻阻值为(A)A全是IoQB两个30Q一个10。C全是90CD两个IOQ一个30C9 .由10伏的电源供电给负载IA得电流,如果电流到负载往返线路的总电阻1欧,那么负载的端电压应为(D)oA、11伏B、8伏C、12伏D、9伏10 .图2.37所示电路中,已知I=9A,则L=(D)A、6AB、9AC、OAD、3A)D、8AIL电路如图2.38所示,电流I等于(B四、计算题1 .图2.39(a)、(b)电路中,若让/=0.6A,庐?图2.39(c)、(d)电路中,若让沪0.6V,庐?图2.39计算题1电路解:(a)根据分流原理,3C电阻通过的电流应为2-0.6=1.4A,路端电压U=l.4×3=4.2V因此电阻R=4.2÷O6=7。;(b)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阻R=3÷0.6=5Q;(c)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阻R=0.6÷2=0.3C;(d)根据分压原理,3Q电阻上应分得电压3-0.6=2.4V,支路上通过的电流为2.4÷3=O8A,因此电阻R=O6÷O8=O75Q2 .电路如图2.40所示,求电阻Rab解:RI=6×66÷6R2= 7 + 3 = 10Rab=IOxlO10÷10=5图2.40计算题2电路3 .如图2.41所示电路,300V电源不稳定,设它突然升高到360V,求:。点电位有多大的变化。解:当电压为300V时,30060+30x4030+ 40=3.89"iA30x3.8930+ 40×30 =50V当电压为360Y时,36060+30x40=4.67mA30+ 40V30× 4.6730 + 40×30= 60VO点的电位升高V(F60-50=IoV4 .一只110V、8W的指示灯要接在380V的电源上,应当串联多大值的电阻?该电阻应选用多大功率?Q解:电路上流过的电流为/=就=0.0727A应串电阻值为R=的史担=3714C0.0727该电阻功率为P=I2xR=0.07272X3714W=19.63W应选功率为20W的电阻5 .如图2.42所示电路,已知心=6V,=3,庐4。计算通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及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并根据两个电源功率的计算结果,分别说明各个电源是产生功率还是吸收功率。图2.42计算题5电路解:(a)首先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出R上电压Ur=3X4=12V,方向与IS箭头方向致;设电路绕行方向为顺时针,列KVL方程:-Us+Ur+Uis=O,WUis=6-12=-6V,负值说明该电压方向与电流源箭头方向相反,即上低下高,该电流源电压、电流为非关联方向,所以是发出功率,电压源电压、电流也是非关联方向,因此也是发出功率,电阻R的电压、电流方向关联,是吸收功率。发出功率:6×3÷3×6=36W,吸收功率:12X3=36W功率平衡。(b)根据欧姆定律得出R上通过的电流:I=6÷4=L5A电压源上通过的电流为31.5=1.5A,方向与电压源关联,因此电压源吸收功率,电流源上电压、电流非关联,为发出功率。该电路上,发出功率:6×3=18W吸收功率:6×1.5+6×l.5=18W功率平衡。6 .求图2.43所示各电路的入端电阻尼b。30图2.43计算题6电路解:(a)Rab=2+(3/6+6)/8=6Q;(b)电桥平衡,因此8Q桥支路可以拿掉,Rab=L2+(3+9)/(2+6)+4=10Q;(c)因为a、b短路,所以Iu=0。;(d)把上面3个三角接的电阻替换为Y接后,三个电阻的阻值为10。,上面电阻的位置改为与下左边电阻相串联,则Rab=Io+(10+30)(10+30)=307 .图示2.44电路中,电流上IomA,Z1=6mA,兄=3kQ,是=IkQ,后=2kQ。求电流表4和4的读数各为多少?图2.44计算题7电路8.电路如图2.45所示,试求电路中的电流I。图2.45计算题8电路解:对a点列KCL方程得:h=10-6=4mA对回路列KYL方程得(顺时针绕行):Ur2=4×1-6×3=-14V参考方向与L相同应用欧姆定律得:l3=-14÷2=-7mA对b点列KCL得:A=I-L=6-(-7)=13mA对C点列KeL得:As=-L-T:?=-4(7)=-3mA解:等效电路R=-=2.86KO2-0.25=5.83A9 .电路如题2.46所示。(D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读数为6Vo(2)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读数为0.5A,电压表读数为5.8V,试计算其内阻RO(设电压表内阻为无穷大,电流表内阻为零)。S解:(1)Us=6V=0.4图2.46计算题9电路图2.47计算题10电路解:首先利用电流源和电压的互换求出原电路的等效电路如右图所示:-=3510 .求图2.47所示电路的入端电阻R、。习题三答案一、填空题1 .以客观存在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直接应用KCL定律和KvL定律求解电路的方法,称为支路电流法。2 .当电路只有两个结点时,应用节点电JI;法只需对电路列写L个方程式,方程式的一般表称作弥尔曼定理。3 .具有两个引出端钮的电路称为mg网络,其内部含有电源称为有遮三遍网络,内部不包含电源的称为无源二端网络。4 .在进行戴维南定理化简的过程中,求入端电阻的除源步骤里,应注意受控电压源为零值时应按短路处理:受控电流源为零值时应按无路处理。求电压源的步骤里,求解开路电压的过程中,对受控源的处理应与对独立源的分析方法相同。5 .戴维南等效电路是指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压源的串联组合。其中“等效”二字的含义是指原有源二端网络在“等效”前后对戴维南等效电路以外的部分作用效果相同。戴维南等效电路中的电阻数值上等于原有源二端网络除源后的入端电阻,戴维南等效电路中的电压源在数值上等于原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6 .为了减少方程式数目,在电路分析方法中引入了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电路分析方法中的UiL定理只适用线性电路的分析。7 .当复杂电路的支路数较多、结点数较少时,应用S电压法可以适当减少方程式数目。这种解题方法中,是以节点电压为未知量,直接应用欧姆定律和LL定律求解电路的方法。8 .在多个电源共同作用的线性电路中,任一支路的响应均可看成是由各个激励单独作用下在该支路上所产生的响应的代数和,称为叠加定理。9 .侬1定律体现了线性电路元件上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无关;jcd去定律则是反映了电路的整体规律,其中也适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结点上汇集的所有生选的约束关系,曲压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回路上所有电压的约束关系,具有普遍性。10.应用叠加定理将某些独立源置零,就是把电压源短路,把电流源开路。IL在如图3.19所示电路中,电流L=O.5A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1 .线性电路中的功率也可以直接用叠加定理进行叠加。(X)2 .实用中的任何一个两孔电源插座对外都可视为一个有源二端网络。(V)3 .弥尔曼定理可适用于任意结点电路的求解。(X)4 .电路中任意两个结点之间连接的电路统称为支路。(X)5、两个电路等效,即它们无论其内部还是外部都相同。(×)6、叠加定理只适合于直流电路的分析。(×)7 .支路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都是为了减少方程式数目而引入的电路分析法。(错)8 .回路电流法是只应用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对电路求解的方法。(对)9 .结点电压法是只应用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对电路求解的方法。(错)10 .应用结点电压法求解电路时,参考点可要可不要。(错)IL回路电流法只要求出回路电流,电路最终求解的量就算解出来了。(错)12 .回路电流是为了减少方程式数目而人为假想的绕回路流动的电流。(对)13 .应用结点电压法求解电路,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对)三、单项选择题L必须设立电路参考点后才能求解电路的方法是(C)A支路电流法B回路电流法C结点电压法2 .只适应于线性电路求解的方法是(A)A叠加定理B戴维南定理C弥尔曼定理3 .某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为6V,短路电流为2A则其内阻为(B)2B3。C4D6。4 .用叠加原理计算复杂电路,就是把一个复杂电路化为()电路进行计算的。A单电源B较大C较小DR、L图3.20选择题6电5 .某电路有3个节点和7条支路,采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各支路电流时,应列出电流方程和电压方程的个数分别为(C)A3、4B4、3C2、5D4、76 .如图3.20所示,该网络的开路电压为(B)9VB18VC3VD6V7 .某电路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的方程组如下:L+b=LRiI1+R3I3-EfO-R2I2+E2-R3I3=O,该电路的支路数为(C)8 .结点电压法是以(A)作为电路的独立变量,实质上是(A)的体现。A结点电压,KCLC支路电流,KCLB结点电压,KVLD支路电流,KVL9 .实验测得某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为IOV,短路电流为5A,则当外接8。电阻时,其端电压为(C)OIOV B 5VC8VD 2V图3.21计算题1电路图3.22计算题2电路10 .有源二端电阻网络外接电阻Rl时,输出电流为0.5A,电压为3V;当外接电阻变为R2时,电流为1.5A,电压为IV,则其戴维南等效电路中Us;(C),Rs=CCA2V,4B2V,2C4V,2D4V,4四.分析计算题L某浮充供电电路如图3.21所示。整流器宜流输出电压场二250V,等效内阻他二1。,浮充蓄电池组的电压值2=239V,内阻限=0.5。,负载电阻吊=30。,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各支路电流。解:h+L=IIlRSl+IRl-Usi=OI2Rs2÷IRL-Us2=O11+12=1I+30I-250=00.5I2+30I-239=0得:1=8AIi=IOAI2=-2A2 .用戴维南定理求解图3.22所示电路中的电流/o解:断开待求支路,求出等效电源UOC=AoVRO=24+(2+8)106.33因此电流为磊353A3 .先将图3.23所示电路化简,然后求出通过电阻尼的电流解:首先根据电压源和电流源模型的等效互换将电路化简为上右图所示,然后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求解电流50-152=4.375AOIQhV-C>v4 .用结点电压法求解图3.24所示电路中50kQ电阻中的电流Io_z111xz1w1001001055050105z111L1711710010010505550510联立方程式求解可得Va-30.12VVb18.1V由此可得50kQ电阻中的电流为rVa-Vb-30.1-18.1八C乙aI=0.964mA5050电流I的实际方向由B点流向A点。5 .用叠加定理求解图3.25所示电路中的电流JoQ25V*20V图3.25计算题5电路解:当125V电源单独作用时r=125Y60T25A40+36/6060÷36当120V电源单独作用时=-2A120604060+3660x6040÷36+60电流I为以上两电流的叠加,即:I=r+/"=1.25+(-2)=-0.75A6 .用叠加原理求如图3.26电路中的电流I2解:应用叠加定理求解。首先求出当理想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的电流勿为2'=L5=0.5A图3.26计算题6电路2100+200再求出当理想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的电流/2为2"=0.08A2100+200根据叠加定理可得2=2,+2,z=0.5+0.08=0.58A7.电路如图3.27所示,试求电路中的电流I。解:等效电路图3.27计算题7电路R=-=2.86Ko2-0.25/=32+3=5.83A4+1+18.求解图3.28所示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解:开路电压QUab-×20+2-2×5=2V8+8等效电阻QQRab-J+2+2=8C8+8图3.28计算题8电路9.图3.29所示电路,已知解:Uac=Is×2=2×2=2VUac-Us-Uab=OUAB=UAC-US=4-3=IV或Uab=IsX2-Us=2X2-3=1V10.如图3.30所示电路,已知住3V,求儿解:(1)将电流源等效为电压源(2)2+4I-3=0(3)4I2+10-3=0(4)I1+I2+I3=OI=l4mIz=-74m13=3/2mA图3.30计算题10电路U3(5)R-=-=2K八2211.求图3.31所示电路中通过14。电阻的电流10。2.5C解:将待求支路断开,先求出戴维南等效电源UoC=12.52.510+ 2.5-12.5205+ 20=-7.5 VII®_I I 12.5V +o- 5 Q20 0i4R。10x2.55x20图3.31计算题11电路10+2.55+20再把待求支路接到等效电源两端,应用全电路欧姆定律即可求出待求电流为UOC品+14-7.56+ 14=-0.375 A12.如图3.32所示的二端网络,求:(1)开路电压和等效电阻;(2)若在二端网络两端接一个6Q电阻,则6。电阻两端电压为多少。解:(1)=- = 1.67A3图3.32计算题12电路Ub=-9+31=-4VRf63=2U=-(T)= 一3V2 + 613.如图3.33所示电路中,当=0.5A时,电阻R为多少?解:应用戴维宁定理将图(a)等效变换为图(c),其中:¾=(2+l)6=2由电路图(b)根据KVL可列方程2(Z1-2)+(l÷6)1+5-10=0即得I1=IA及UoC=6+5=1IA所以当=0.5A时,R=-R.=-2=20I°0.5练习四答案一、填空题1.反映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的量是它的最大值;反映正弦量随时间变化快慢程度的量是它的频率;确定正弦量计时始位置的是它的初相位。2,正弦量的有效值等于与其热效应相同的直流电的数值。实际应用的电表交流指示值和我们实验的交流测量值,都是指交流电的有效值。工程上所说的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的数值,通常也都是指交流电的有嵬值,此值与正弦交流电最大值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最大值,y2仃效值。3 .已知正弦量i=lQisin3f-60o)A,则它的有效值相量的模等于&A;它的有效值相量的幅角等于一60°。4 .电感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相位存在90°关系,且电压超前电流900:电容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相位也存在空关系。5 .电压三角形是相量图,因此可定性地反映各电压相量之间的大4关系及相位关系,阳抗三角形和功至三角形不是相量图,因此它们只能定性地反映各量之间的&小关系。6 .正弦交流电路中,电阻元件上的阻抗IZ卜上,与频率无关;电感元件上的阻抗Z=2J,与频率成正比;电容元件上的阻抗目=3,与频率成反比。7 .相量分析法,就是把正弦交流电路用相量模型来表示,其中正弦量用如IL代替,R、L、C电路参数用对应的空岂抗表示,则直流电阻性电路中所有的公式定律均适用于对相量模型的分析,只是计算形式以复数运算代替了代数运算。8 .幽的电压和电流构成的是有功功率,用P表示,单位为瓦特;电感和电容的电压和电流构成无功功率,用Q表示,单位为乏尔。9 .复功率的实部是有功功率,单位是瓦特;复功率的虚部是无功功率,单位是三左;复功率的模对应正弦交流电路的观聋功率,单位是优宜。10 .复功率的模值对应正弦交流电路的视立功率,其幅角对应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复功率的实部对应正弦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虚部对应正弦交流电路的无功功率。U.K、L、C串联电路中,电路复阻抗虚部大于零时,电路呈J理性;若复阻抗虚部小于零时,电路呈基性:当电路复阻抗的虚部等于零时,电路呈电阻性,此时电路中的总电压和电流相量在相位上呈同相关系,称电路发生串联谐振。12 .超C串联电路出现路地电压与电速同相的现象称电路发生了串联谐振。串联谐振时,电路的阻抗最小,且等于电路中的电阻R,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动态元件/和C两端的电压是路端电压的g倍。13 .电路发生并联谐振时,电路中的阻抗最大,且呈纯电阻性质,总电流最小,且与路端电建同相位,动态元件£和C两支路的电流是输入总电流的g倍。14 .在含有L、C的电路中,出现总电压、电流同相位,这种现象称为谐振。这种现象若发生在串联电路中,则电路中阻抗星1”15 .品质因数越大,电路的选择性越好,但不能无限制地加大品质因数,否则将造成通辘变窄,致使接收信号产生失真。16 .正弦交流电路中,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ZL=Z;,最大功率为匕M=117 .能量转换中过程不可逆的功率称功功率,能量转换中过程可逆的功率称无功功率。能量转换过程不可逆的功率意味着不但向电源吸收电能,而且还有电能的消耗;能量转换过程可逆的功率则意味着只不理及。二、判断题L电感元件在直流电路中相当于短路。(V)2 .在RLC并联的正弦电流电路中,总电流有效值总是大于各元件上的电流有效值。(X)3 .正弦量的三要素是指它的最大值、角频率和相位。(X)4 .无论是直流还是交流电路,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都是Al=凡°(X)5 .无功功率的概念可以理解为这部分功率在电路中不起任何作用。(X)6 .正弦量可以用相量来表示,因此相量等于正弦量。(X)7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超前电流时,电路一定呈感性。(V)8 .视在功率在数值上等于电路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和。(X)9 .%=220sin314V超前2=3Usin(628f-45°)V为45°电角。(x)10 .单一电感、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消耗的有功功率为零。(V)11 .为确保中线(零线)在运行中安全可靠不断开,中线上不允许接保险丝和开关!(V)12 .几个电容元件相串联,其电容量一定增大。(X)13 .提高功率因数,可使负载中的电流减小,因此电源利用率提高。(X)14 .工程实际应用中,感性电路多于容性电路。(V)15 .电阻电感相并联,Zr=3,l=4A,则总电流等于5A。(V)16 .电阻元件上只消耗有功功率,不产生无功功率。(V)17 .几个复阻抗相加时,它们的和增大;几个复阻抗相减时,其差减小。(X)18 .只要在感性设备两端并联一电容器,即可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X)19 .RLC多参数串联电路由感性变为容性的过程中,必然经过谐振点。(V)20 .实际电感线圈上电压、电流之间存在着相位关系,产生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V)21 .由电压、电流瞬时值关系式来看,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都属于动态元件。(V)22 .耐压值为220V的电容器可以放心地用在180V的正弦交流电路中。(X)23 .RLC串联电路的复阻抗可用三角形表示其实部、虚部及模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V)24 .一个多参数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其电路阻抗的大小与电路频率成正比。(X)25 .线路上功率因数越低,输电线的功率损耗越大,为降低损耗必须提高功率因数。(V)26 .电压和电流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电量,因此它们都是矢量。(X)27 .感性电路的功率因数往往要比容性电路的功率因数高。(X)28 .线性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复阻抗Z与等效复导纳Y互为倒数。(V)29 .串联谐振电路不仅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中,也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X)30 .串联谐振在L和C两端将出现过电压现象,因此也把串谐称为电压谐振。(V)31 .灯泡与可变电阻并联接到电压源上,当可变电阻减小时灯泡的分流也减小,所以灯泡变暗。(X)32 .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越高,电路选择性越好,因此实用中。值越大越好。(X)33 .避免感性设备的空载,减少感性设备的轻载,可自然提高功率因数。(J)34 .并联谐振在£和C支路上出现过流现象,因此常把并谐称为电流谐振。(V)三、单项选择题1 .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指最大值、频率、(C)。A.相位B.角度C.初相角D.电压2 .已知:Cf6pF,C2=4uF,两电容器并联,则等效电容为(D)A2.4FB3uFC8uFDloUF3 .白炽灯上写着额定电压220V,是指(A)A有效值B瞬时值C最大值D平均值4 .已知i=10sin(314f+90°)A,i2=10sin(628r+30o)A,则(C)A、力超前&60°B、&滞后A60°C、相位差无法判断5 .已知工频电压有效值和初始值均为380V,则该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B)Asw=38Osin314VB、u=537sin(314t÷45o)VC、w=380sin(314r+90o)V6 .某单相交流电路,A、B两点电压大约8V,为了确认电压值,应选用万用表的(B)档。A、DClOVB、AClOVC、DC50VD、AC50V7 .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A、增大B、减小C、不变8 .实验室中的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其读出值是交流电的(B)oA、最大值B、有效值C、瞬时值9 .U=-IOOsin(6t+10o)V超前i=5cos(6t-15o)A的相位差是(C)A、25oB、95oC、115°10.标有额定值为“220V、IoOW”和“220V、25W”白炽灯两盏,将其串联后接入220V工频交流电源上,其亮度情况是(B)A、IOOW的灯泡较亮B、25W的灯泡较亮C、两只灯泡一样亮IL当电阻力上的、i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时,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为(B)Asu=RiB、U=-RiC、瓦二MqD、H=Hi12 .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的瞬时值伏安关系可表达为(C)fA、u=iXlB、u=jiLC>u=Ldt13 .一个电热器,接在IOV的直流电源上,产生的功率为凡把它改接在正弦交流电源上,使其产生的功率为772,则正弦交流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C)A、7.07VB、5VC、IOV14 .已知电路复阻抗Z=(3-4),则该电路一定呈(B)。A、感性B、容性C、阻性15 .£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为(B)A、Z=R+jLB、Z=R+jXLC、Z=R+L16 .下列说法中,(A)是正确的。A、串谐时阻抗最小B、并谐时阻抗最小C、电路谐振时阻抗最小17 .在电阻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伏安关系表示错误的是(B)A、u=iRB、U=IRC、U=IR18 .RLC并联电路在心时发生谐振,当频率增加到2f0时,电路性质呈(B)A、电阻性B、电容性C、电感性19 .电感、电容相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消耗的有功功率为(C)A、UIB、lzXC、020 .在RL串联电路中,R=30,X1=40,在其输入端加上50伏频率为50赫兹的交流电,那么流过该电路的电流为(D)oA、1.7AB、5AC、0.71AIA21 .每只日光灯的功率因数为0.5,当N只日光灯相并联时,总的功率因数(C);若再与M只白炽灯并联,则总功率因数()A、大于0.5B、小于0.5C、等于0.522 .某正弦电压的有效值为380V,频率为50Hz,在t=0时的值u=380V,则该正弦电压的表达式为(C)A、u=380sin(314t+90°)VB、u=380sin(314t)VC、u=3802sin(314t+450)VD、u=380sin(314t-450)V23 .在L=InlH电感两端加上电压=10Isin(1000f-30°)W则流过电感的电流I为(C)。A、IoniAB、102AC、IOAD、102sin(1000r-1200)V24 .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B)A、增大B、减小Cs不变25 .314UF电容元件用在IoOHZ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所呈现的容抗值为(C)A、0.197B、31.8C、5.1。26 .周期T=IS.频率/'=IHz的正弦波是(C)4cos3146sin(5t+17o)C、4cos2t27 .关于提高功率因数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A、为了提高电源的利用率和降低线路上的功率损耗,必须提高线路的功率因数B、为了提高电源的利用率和降低线路上的功率损耗,必须提高用电器的功率因数C、为了提高电源的利用率和降低线路上的功率损耗,必须在用电器两端并联适当电容28 .某实验室有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IOOW的白炽灯12盏,另有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2klV的电炉5台,都在额定状态下工作,则在2小时内消耗的总电能为(C)。A、22kWhB、10.4kWhC、22.4kWhD、20.4kWh四、计算题练习五答案一、填空题1 .两个具有互感的线圈,它们绕向一致的端子称为圆名躺。2 .两个全耦合的互感线圈电感分别是0.4H和1.6H,则它们之间的互感系数是0.8H;当它们顺串时,其等效电感L顺=区里!,当它们反串时,其等效电感L反=犯乩3 .穿过本线圈中的电流变化而在本线圈两端产生的感应电压称为且感电压;由相邻线圈中的电流变化而在本线圈两端产生的感应电压称为互感电压。4 .理想变压器的理想条件是:变压器中无损耗,耦合系数K=_L,线圈的生整量和工感量均为无穷大。5 .理想变压器次级负载阻抗折合到初级回路的等效阻抗Zln=n.o6 .两个具有互感的线圈同侧相并时,其等效电感为4司二微宏号才;它们异侧相并时,rLiL2-M2其等效电感为上异=÷l7I+L2+2M二、判断题1 .由同一电流引起的感应电压,其极性始终保持一致的端子称为同名端。(V)2 .通过互感线圈的电流若同时流入同名端,则它们产生的感应电压彼此增强。(V)3 .两个相邻较近的线圈总是存在互感的。(错)4 .理想变压器的其中一个特性是初级与次级电流之比等于它们的匝数之比。(X)5、两个串联互感线圈的感应电压极性,取决于电流流向,与同名端无关。(X)三、单项选择题1 .两互感线圈同侧相并时,其等效电感量L同=(A)L1L2-M2LL.-M2L,L.-M2L1+L2-2ML1+L2+2M2I1+L2-M22 .两互感线圈顺向串联时,其等效电感量L*(C)A、大小B、变化量C、变化率Ax+L)2B、L+L+MC>L+Ll+23.两互感线圈的耦合系数K二(B)A、B、MC、旦£也JLlL2L也4.变压器不能变换(B)A、交流电压B、直流电压C、交流电流D、交流阻抗5.线圈几何尺寸确定后,其互感电压的大小正比于相邻线圈中电流的(C)四、计算题练习六答案一、填空题1 .我们把三个大小相等、频率相同,在相位上互差2()度的正弦交流电称为对称三相交流电。2 .三相电源作Y接时,由各相首端向外引出的输电线俗称火线,由各相尾端公共点向外引出的输电线俗称中性线,这种供电方式称为相四线制。3 .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电源可以向负载提供线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