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绿色发展2021-2025规划.docx
产业绿色发展2021-2025规划产业绿色发展是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基础,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根据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一)发展基础。十三五以来,产业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推进工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深化调整产业结构,压缩低效产能规模,产业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能源标准体系逐步完善。组织实施了100余项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覆盖节能设计、节能运行、能耗在线、节能改造、节能量审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碳排放、数据中心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地方能源标准体系。数据中心节能设计规范、数据中心能源消耗限额等标准处于领先水平。绿色生产体系初步构建。着力推行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大力推进绿色制造集成建设,申报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典型案例3个,组织实施10项绿色制造重点项目,培育10家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评定市级绿色工厂5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0家、绿色园区10个、绿色供应链10家、绿色设计产品50个。积极推动工业园区创建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申报工作。农业生产绿色转型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0%,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加快发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任务有效落实截止2020年工业用能总量累计下降300万吨标准煤,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8%o实施300余家工业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推动300家重点用能单位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挖掘节能潜力100万吨标煤。组织实施节能改造项目350项,节能量40万吨标煤。完成市级产业结构调整项目近3000项,共减少能源消费近100万吨标准煤。持续实施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构建完善利用电厂副产资源生产环保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链、再生纸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和装备制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建成电厂余热蒸汽用等项目,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关联度达到46%o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提高。全面推进减硝行动,完成3000台燃油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032万吨。组织企业开展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10家企业完成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节水评选工作领跑前列,工业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消耗水量水资源产出率为2100元/立方米,高于引领值1200元/立方米。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更加有力,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减少0.3%、0.3%,完成水产养殖尾水治理350万吨,回收废旧农膜330吨、农药包装废弃物220万个。绿色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制造业领域风电新能源产业产值约50亿元、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约50亿元、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约10亿元、绿色材料产业产值约50亿元,环境保护产品类别持续增加。生态农林业加快发展,特色效益绿色产业取得显著成效,绿色食品基地50个、绿色食品80个,绿色、有机、地标认证面积50多万亩,旅游、乡村旅游等生态旅游业加快发展。(二)面临形势。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形成共识。产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窗口期,产业绿色发展是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途径。加快构建以大循环为主体,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增加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加快传统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产业绿色发展面临新挑战。一是产业绿色化转型任重道远。产业结构仍需持续调整优化,节能减排压力较大,资源能源消耗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复杂,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约束倒逼转型压力持续增大,生态文明建设仍处在新老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二是绿色产业集群培育有待加强。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新兴产业集群不够大、主导地位未形成、特色优势不明显、科技创新水平不够高,绿色产业竞争优势不够突出。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总要求,立足节能和绿色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全面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提升产业链整体绿色发展水平,培育绿色发展市场创新主体,夯实绿色发展园区载体,完善绿色发展支撑体系,持续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改造,提升绿色低碳技术、绿色产品、服务供给能力,着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二)基本原则。坚持目标导向、统筹推进。坚持把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作为促进工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总体导向,全面统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能源消费低碳化、减污降碳和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坚持重点突破,稳中求进。以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为重点率先突破,做好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全面带动一二三产业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积极稳妥、韧性持久地加以推进。坚持创新驱动,标准引领。坚持数字赋能,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利将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研发推广核心关键绿色工艺技术及装备。加快完善工业能效、水效、碳排放、资源综合利用等标准,引导绿色消费。(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产业绿色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清洁生产水平、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在完成上级下达节能降碳目标的基础上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为2030年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绿色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建成重要的绿色产业基地。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构建以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55%。能源效率稳步提升。深入挖掘节能潜力,工业、通信业能源消费总量合理控制;相比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8%;持续推进重点行业对标管理体系建设,对标先进水平,供电煤耗、集成电路块电耗、乘用车单耗等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排放总量和强度明显降低。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明显降低,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5%o清洁生产水平显著提高,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持续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绿色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培育壮大清洁能源及新能源、节能环保、生态农林与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集群,把打造成为重要的绿色产业基地,绿色产业营收达到400亿元。三、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一)全面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全面推动生产方式绿色转型,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发展的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生产过程清洁化转型、资源利用循环化转型,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绿色转型,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构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智能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壮大消费品、装备制造、材料和智能产业,提升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打造能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竞争优势突出的的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壮大高端商贸、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服务业,培育大健康、科技信息、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促进商贸餐饮、交通物流等服务业的绿色低碳升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做稳做优粮油、生态畜禽、蔬菜等保供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做精做特特色产业,积极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2.深入实施产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发挥碳强度控制引导作用。以降碳引领产业发展,深入贯彻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体系,全面落实十四五期间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任务,按照要求推动碳排放总量控制管理,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实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实现双碳目标和能耗双控目标协同。推动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推进工业、农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能源、新基建等重点领域碳达峰行动。深入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围绕流程降碳、工艺降碳、原料替代降碳,推动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加强电力生产、自备电厂、工业锅炉和工业窑炉采用清洁低碳能源替代,推动氢能多元利用,提高低碳化原料比例;推动用能和生产全过程减碳,加强工艺技术装备的电气化,以智能化和电气化推动行业脱碳化;发展绿色低碳材料,推动产品全周期减碳;对标国家和行业节能低碳标准、能效领跑者制度,系统提升工业各行业低碳化发展水平,推动重点行业率先碳达峰。推动交通运输物流行业采用新能源和多式联运技术减少碳排放,推动商业使用节能灯具、变频冷冻与冷藏系统、智能电梯,推动餐饮住宿业加强节能改造,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和房地产业。3加快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继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能源多元化发展,加快能源低碳转型,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加强重点行业能效管理,大力提升能效水平。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能源多元化发展,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对常规化石能源的替代。推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鼓励新能源替代火电机组发电。有序推广生物质发电项目,探索可再生能源多品种互补、多场景综合发展新模式;适度布局加氢基础设施网络。推进燃气分布式能源、可再生能源、多元储能、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供能运行系统建设。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推进工业节能工程,开展生产工艺、用热/冷系统以及风机、泵、空压机等电机系统的节能诊断,推动规上企业节能诊断全覆盖。落实以能效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快重点用能行业节能装备技术创新和应用,持续推进电机、风机、水泵、空压机等通用设备和空调冷水机组系统等能效提升工程,推广先进高效节能设备产品,推动淘汰落后低效设备。4 .推动生产过程清洁化转型。削减污染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提升。控制工业污染,强化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全覆盖,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大幅提高重点行业资源产出率。减少有害物质源头使用,从源头优化用能结构、降低能源消耗量,严格落实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控要求,减少铅、汞、镉、六价铭、多溪联苯、多浸二苯醛等使用;强化强制性标准约束作用,推广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油墨、胶黏剂、清洗剂等产品。削减生产过程污染排放,全面推广减污环保、高效节能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升级改造末端治理设施,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化学需氧量、氨氮、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物排放。削减污染物排放重点。巩固加强燃煤项目超低排放改造,新建燃煤项目实施等量或减量替代措施。加强有机废气(VOCS)回收和处理,鼓励选取低耗高效组合工艺进行治理。聚焦涉重金属、食品行业高有机物等高难度废水,开展深度高效治理应用示范。推动机械行业实施精密锻造、清洁铸造、先进焊接、绿色热处理、低碳减污表面工程、高效切削加工等工艺技术和装备改造。推动食品行业实施大宗发酵制品高效生产菌种和绿色提取精制等技术和装备改造。开展散乱污企业分类治理。强化清洁生产审核评价。强化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单位产品能耗、物耗和水耗等应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贯彻落实清洁生产技术推广目录,全面推动存量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对绿色改造意愿强、基础好的企业提供免费清洁化诊断。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深入落实肥药两制改革,持续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鼓励有机环保农药替代,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新型废料应用、绿肥轮作、水肥一体化技术等项目,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推广绿色、节水灌溉、林下复合种植等现代农业技术,积极开展循环农业示范创建。选育高产低排放良种,改善水分和肥料管理,有效控制甲烷排放。5 .促进资源利用循环化转型。面推广循环型生产方式,推进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化改造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加快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不断提高主要资源产出率,持续构建循环低碳发展体系。推进工业固废规模化综合利用。减少原生资源消耗,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显著增强。加快固废综合利用和技术应用,推动粉煤灰、脱硫石膏、焚烧灰渣、冶炼废渣等大宗工业固废的高水平全量利用。加强产废行业源头减量,推广废弃路面材料和拆除垃圾原地再生利用。以符合要求为前提,推进燃煤电厂与污泥,水泥窑与市政污泥、医疗废弃物等的协同处置,推动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产业与火电等上游产业精准对接,因地制宜推动大宗固废多产业、多品种协同利用,促进再生资源高值化循环利用。开展工业节水专项行动。强化计划用水限额管理,鼓励重点用水企业、园区建立智慧用水管理系统。持续推动工业重点用水企业节水技术改造,优化工艺和循环冷却水利用,加强废水资源化利用,促进企业间水资源共享和水资源梯级利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力培育节水服务机构,开展合同节水、智慧节水、非常规水源利用示范试点。积极推动高耗水工业企业水效对标,推进节水型企业和节水型园区建设,打造一批节水型企业。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推进无废农业建设,加快废弃农膜、农药包装物等农业废弃物回收体系建设;推进秸秆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利用;改造提升畜禽养殖场资源化利用设施,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快无废城市建设进程。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加强固体废物回收体系建设,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推进线上线下分类回收融合发展,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完善小微企业和社会源等危险废物收集体系,全面规范梯级利用、回收拆解、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畅通全周期资源循环。6 .加速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推动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数字李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赋能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转型。鼓励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引导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推进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升级改造。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动研发设计、原材料供应、加工制造和产品销售等全过程精准协同,推动先进工艺、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发展,形成数字化低碳生产方式。大力推进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实现能源消耗数据实时采集、分析、控制和精细化管理,推动重点用能企业和重点行业企业能源中心建设全覆盖。大力普及服务业数字化。推动智能设计、智慧物流、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化升级,提升文化旅游、休闲康养、教育培训等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水平。积极发展线上会展、电子商务。加速农业数字化改造。加快农业生产领域物联网应用,推广智能系统和装备技术,开展数字种养、数字农业工厂和数字乡村建设,鼓励农村电商及数字化农资经营体系加快发展,构建农产品质量可追溯数字管理体系,提升农业服务与管理水平。推动能源领域数字化。探索建立行业级、城市级能源大数据平台,打造能源领域数字化应用场景,支持重点用能企业和重点行业企业建设企业能源中心,支持重点行业企业打造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7 .推动全产业链全周期绿色化转型。推动绿色设计,发展绿色产品创新绿色服务,打造绿色供应链,提升全产业链整体绿色发展水平。推进绿色低碳设计。积极培育绿色设计主体,支持创建市级工业设计中心,推动优势企业创建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支持建设产品全周期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等要素的基础数据库,推广系统考虑产品全周期资源消耗、碳排放的绿色产品设计,推进绿色工厂设计,强化布局集聚化、结构绿色化、链接生态化的绿色园区设计理念。发展绿色产品。支持企业开展绿色设计产品自我声明或自愿认证,选用绿色材料、低功耗零部件和绿色包装,提升产品可靠性、能效、使用寿命和可回收利用水平。执行绿色产品品目清单,推动政府绿色采购。创新绿色服务。积极发展绿色集成综合服务,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整合上下游资源提供设计、采购、制造、施工、运维管理等系统解决方案,成为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引进培育节能节水、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专业化服务机构,培育绿色管家,提升绿色诊断、研发设计、集成应用、运营管理、评价认证等服务能力,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二)培育壮大绿色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清洁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产品制造、资源循环利用经济、生态经济等绿色产业集群,把打造成为重要的绿色产业基地。1 .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壮大清洁能源及储能产业。发展壮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提质发展风电装备、光伏发电装备、水电和抽水蓄能装备、智能电网产品制造,加快产品迭代升级,适应清洁能源装备市场需求。布局培育储能产业,积极培育引进储能技术研发制造。布局培育氢能装备制造产业,瞄准制氢、储运、加氢、氢能应用等产业链,促进燃料电池汽车工程化、产业化应用,引进培育氢气提纯、智能化高压储氢设备、新型固态储氢材料等环节技术装备研发制造。推进汽车产业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升级。积极引进培育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推动整车企业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整车新品开发投放。积极引育新能源、智能驾驶技术装备等关键零部件企业,推动传统燃油车零部件企业加快向智能网联新能源零部件领域转型,支持整车和关键总成企业吸纳中小企业,开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技术合作攻关。2 .加快发展节能产业。做强高效节能产品制造。鼓励整机及零部件生产企业联合突破节能关键技术,合作研发、制造及推广应用节能一体化设备,加快发展高效变频电机及通用机电设备、节能型泵及真空设备制造、高效节能电器设备、高效节能锅炉、余热余气余压利用设备等节能装备;积极发展智能流量仪表等高效节能工业控制仪器仪表。推动企业研发应用新型节能技术、开展节能认证。升级发展绿色节能建材,大力发展低碳、绿色、环保的外墙保温材料、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透水地面建材等绿色建筑材料。节能材料及节能建材。面向领域轻量化节能材料需求,加快开发轻合金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增强复合材料等产品。面向绿色建筑材料需求,推广超级绝热材料保温节能技术、多孔砌块及填塞发泡聚苯乙烯烧结空心砌块节能技术、陶瓷薄型化节能技术等,发展保温装饰板、复合保温砌块、隔热型材、轻质防火保温材料、气凝胶材料、节能门窗、消纳固废混凝土及干混砂浆等绿色建材,发展节水卫生陶瓷及整体卫浴,研发推广光伏一体化建筑用外墙玻璃等高性能建筑玻璃。培育节能低碳综合服务。积极培育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耗能行业的节能服务业,提高节能综合服务能力。鼓励发展第三方合同能源管理服务。鼓励节能装备制造企业、重点用能企业利用自身技术,积极开展节能服务化转型为用能单位提供能源管理一站式服务。积极培育绿色低碳专业软件与大数据服务业,积极培育绿色低碳领域大数据应用服务企业、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专业服务商。推广能源费用托管、节能量保证、融资租赁等商业模式以及节能自愿承诺、节能低碳产品认证等节能机制。3 .培育发展环保产业。培育先进环保装备制造。面向大气、水、土壤、固废等重点领域污染防治需求,推动烟气脱硫脱硝、废水处理、固废处理等环保成套装备发展和应用,培育环保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研发制造产业。积极引进培育发展脱硫、脱硝、脱汞、除尘高效深度治理成套装置、工业有机废气末端治理技术集成装备,加强活性滤料、耐高温耐腐蚀纤维等引进和开发应用。积极引进培育水防治技术和装备研发与应用,推进节水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研发制造,发展工业废水深度处理装备、排水管网智能诊断和修复成套设备、城市污水洁净处理技术以及水体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技术装备、无人值守智能化污水处理装备、智能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养殖业污废水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和设备。土壤污染防治装备领域,积极培育发展土壤污染快速检测、污染地块高效修复技术设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与装备。4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壮大资源循环利用装备制造。壮大资源循环利用相关装备、再制造等资源综合利用制造水平。培育固体废物资源利用设备制造,发展工业固体废弃物、城镇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研发制造与应用,垃圾智能分选、高效收运设备及厌氧综合利用成套装备及零部件规模化制造。培育绿色低碳再制造,鼓励再制造关键工艺技术装备研发应用与产业化推广,培育高端智能再制造企业,规范发展专业化再制件回收企业,鼓励高端智能再制造技术研发、绿色再制造设计,积极推广再制造产品,积极打造再制造产业链。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培育绿色建材等下游产业链,构建电厂副产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规范发展废旧汽车、废旧金属、废纸、废玻璃、废塑料、废旧动力电池等主要再生资源领域行业企业,培育壮大产业,完善循环产业链条,推动形成产业循环耦合。推动废旧包装纸等再生非金属资源循环利用,构建再生纸制造循环经济产业链。支持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支持发展装备再制造循环经济产业链。鼓励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混凝土骨料及再生建筑制品。推进农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以畜禽养殖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厂,推广农作物秸秆、稻糠资源化利用,发展饲料加工等多种工业制品。5 .大力培育生态经济。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气候经济、山上经济、水中经济、林下经济,培育壮大生态经济。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绿色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更加重视粮食安全,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蔬菜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加强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发展适度规模的生态禽畜养殖、生态渔业养殖,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和品牌建设。推进农产品的产、力口、储、运、销全产业链绿色化标准化发展,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生态绿色现代化发展道路,实现农业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产地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农业生态系统明显改善、绿色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农业减排固碳能力明显增强。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充分挖掘林业产业在绿色发展中的优势和潜力,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产业,积极营建木材储备林基地,适度发展林下种养业基地,发展中药材和食用菌等林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实施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系统实施受损山体、江河湿地生态修复,着力开展低效林改造和林种、树种结构调整,不断提升森林质量,增加森林碳汇能力。积极实施森林经营性和人工造林性林业碳汇项目,探索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康养。发挥自然山水和生态田园等生态景观资源优势,高品质保护和打造好森林公园、乡村田园、自然水体等生态空间,推动自然景观、田园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融合建设,发展壮大森林观光、森林避暑、休闲度假等旅游业和养生养老、健身运动、医疗康复等生态康养产业,加快发展生态田园观光、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生态情景体验、农耕文化等乡村旅游产业,以及古镇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和红色文化旅游,把建设成为重要的生态旅游胜地。(三)壮大产业绿色发展市场主体及平台载体1.壮大产业绿色发展市场主体。打造绿色发展标杆企业、示范企业。加快打造一批绿色工厂、低碳工厂、能效领跑者、节水型企业和水效领跑者、无废企业等示范单位,积极推动新建企业绿色工厂全覆盖,重点用能企业绿色创建占比达到25%以上。以制造业龙头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为重点,引导企业实施中长期绿色发展战略,制定积极稳妥、切实可行的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深度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工艺、产品、设备和管理方法,打造绿色发展标杆,为同行业企业绿色发展树立标杆典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路径。支持标杆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攻关、绿色改造等活动,引领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整体绿色发展。广泛推动中小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积极实施工业节能诊断服务行动和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活动,为基础薄弱的中小企业开展节能诊断及改造提供服务。支持专业化绿色发展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能源审计、用水审计、能效评估、技术咨询等服务。探索建立绿色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碳中和登记公示、技术支撑、绿色金融、培训研究等服务。培育绿色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企业。发挥各类市级创新平台作用,加强全球绿色低碳领域战略性、引领性和颠覆性技术捕捉、研判和熟化。推广产业研究院+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的企业生成模式,力争孵化一批绿色低碳技术领域科技型企业。支持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向社会开放绿色低碳相关技术和数据,助力科技型企业加速成长,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夯实产业绿色发展园区载体。积极探索建设绿色低碳园区。全面建设绿色园区,积极创建节水型园区、清洁生产示范园区、无废园区、零碳园区等,鼓励园区提供绿色公共服务。支持园区积极探索未来形态的低碳、零碳园区建设模式、标准和实施路径。高质量培育打造绿色新兴产业基地。推动工业园区整体创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积极谋划布局行业性绿色产业集聚功能区。集聚绿色高新技术产业,打造绿色高新技术研发制造示范区。推进发展绿色材料、绿色装备、循环经济和绿色现代物流业。推动工业园发展绿色装备、生态农产品及食品加工等绿色制造业。3.建设产业绿色发展场景与环境。打造绿色发展典型应用场景。探索推广换电模式,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鼓励新建风电、分布式光伏电站配套建设储能设施,扩大储能电池市场容量。结合城市、园区、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工程实施,加强节能降碳工程重点项目储备与建设,促进高效节能装备、先进环保装备应用。支持实体商业与电商平台全渠道融合,鼓励智慧商圈、绿色商场建设,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一站式消费新场景。引导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提升绿色智能家电的消费体验。建设绿色低碳的未来城市。科学推进低碳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公园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安全城市等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低碳城市、无废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区等示范试点创建。培育建设未来社区试点项目,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坐标,以和睦共治、绿色集约、智慧共享为内涵特征,建设以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交通、低碳、建筑、服务和治理等场景创新引领未来生活方式变革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动房地产和建筑行业充分运用低碳建材和先进技术,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加强环境治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行绿色消费和生活方式。深入开展节能减排行动、环境保护行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新风尚,形成文明、节约、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倡导绿色消费模式,鼓励公众转变传统消费方式,在消费时尽量选择绿色商品,抵制过度消费、奢侈消费、浪费资源能源等行为。提倡绿色包装,整治过度包装行为,抵制不可降解塑料袋使用,限制一次性消费品使用,引导商业尽可能销售可拆卸、可分解、零部件可翻新、可重复利用的商品和采用零纸化-低消耗促销方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完善居民社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广绿色居住,减少能源消耗,鼓励低碳出行,支持发展共享经济,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落实政府绿色采购,加大对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等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力度。鼓励企业自主开展绿色采购。(四)构建产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1 .构建产业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加强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创新。积极引进和争取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在绿色技术领域引进培育一批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和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区内高校、企业和相关研发机构参与绿色技术创新,开展高效低碳产品设计、高能效清洁生产、绿色供应链构建、绿色工艺管控、资源化与再制造等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积极引进和培育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二氧化碳移除(CDR)等深度脱碳技术、零碳工业技术、新能源技术、储能技术、氢能技术、绿色低碳新材料等前沿技术研发创新机构与企业。加大绿色低碳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推动绿色低碳技术产学研用"融合,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推动生产制造关键工艺的绿色低碳共性技术、前沿技术、深度脱碳技术等研究和示范应用,积极引进实施可再生能源应用、新型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绿色低碳领域重大项目。2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支持区内高校建设绿色低碳领域相关学科,完善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引导大型企业与中高职院校共同举办绿色低碳领域高质量职业教育,支持建设一批绿色低碳实训基地,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引进能突破关键技术、实现成果转化的领军人才及团队,集聚绿色低碳技术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四、实施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领导核心作用,为产业绿色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加强协调配合和资源整合,加强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研究谋划,加强绿色新兴产业项目招商,推动绿色发展重大政策、重大任务、重大项目有序实施,加快产业绿色发展步伐。(二)强化综合施策。全面贯彻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政策,落实好节能节水、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船税收优惠等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参与碳排放权、用能权、排污权、用水权等环境权益类市场交易和森林碳汇交易。积极完善支持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建立健全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激励扶持政策,强化对重点领域绿色技术创新、节能降碳绿色化技术改造、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绿色优势新兴产业培育等领域的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加强污染防治、环境保护等公共领域财政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绿色发展重大项目,加强绿色产业项目土地、能源等要素保障,激发市场主体绿色低碳投资活力。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统计和评估机制。(三)扩大交流合作。加强绿色发展领域国内外交流合作。积极承接绿色低碳新兴产业转移,支持企业推动绿色制造和绿色低碳服务走出去,支持企业积极引进国际国内先进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进行转化落地和推广应用。积极参与绿色低碳领域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合作,共建具有竞争力的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四)加强社会宣传。加强绿色低碳科学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普及和舆论宣传引导,通过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环境日、水周、科普活动周等主题宣传活动,传播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通过专题论坛、技术展示、交流会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传播普及绿色低碳发展知识,提升全社会绿色低碳消费意识,为产业绿色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