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具”入手解读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1078852
资源大小:20.3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从“道具”入手解读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从“道具入手解读小说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用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作者是如何以明暗交织的结构方式来安排情节的,诵读并赏析文中精彩的环境描写,初步感知林冲人物形象。第二课时,以小说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道具为抓手,引导学生感受这些道具的功用、隐喻意义和对情节结构线索的作用,从而把握水浒传教材选文部分的核心叙事要素及小说的文体特征,并揭示教材中的核心人物林冲的性格特征及小说的主题。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初步掌握通过道具来鉴赏小说的路径和方法,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审美特质,从而树立对民族文学的自信,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目标】1 .赏析文章中的伏笔与细节描写,理解小说中道具对情节、人物和环境的作用。2 .概括人物性格,从动作描写入手感受人物性格变化。【教学重点】理解林冲随身的几样道具对情节、人物和环境的作用。【教学难点】归纳小说中道具与环境的呼应关系,理解林冲命运的悲剧性以及官逼民反的历史必然性。【课前准备】通读文章并完成表格,汇总遇到的问题。通读文章并完成表格,汇总遇到的问题道具次数典型示例(3个左右,摘录原文)作用相关问题花枪葫芦尖刀教学过程一、导入并揭示主问题PPT:1.教材插图中林冲的'英雄气从何而来?明确:林冲佩带的几个道具花枪、葫芦、大刀表现出英雄气。2.思考:在课文中伴随林冲身侧有几样道具?它们有怎样的作用?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完成以下学习任务。二、道具与环境学习任务:找到相关环境描写并读一读,看一看小说中的道具与环境有怎样的关系?提示:联系标题,设想林冲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喝酒?又为什么需要用酒葫芦?明确:林冲喝酒的主要原因在于御寒,寒是本文的环境风雪造成的最直观的结果。文中数次点染风雪: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第7段)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通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第8段)便出篱笆门,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第9段)葫芦里的酒,成了林冲御寒的关键物品。另外,酒葫芦本身也值得关注,葫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便携,林冲因雪压草厅而投宿山神庙中,此庙对林冲而言乃是一个临时性的社会场景。如此一个临时性的场所与便携的酒具便巧妙地匹配在一起。道具对环境有呼应,既要注意到自然环境,同时也要注意到社会场景。此外,林冲的酒葫芦并非手握,而是枪挑,两个道具巧妙搭配,呈现一股磊落潇洒的英雄气概,其实这也与环境有关。天寒地冻,葫芦不好抓握,便用枪挑起来,手握成拳头方便御寒也在情理之中。三、道具与情节PPT: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供桌上。1.阅读上面一段文字,说说林冲是如何处置周围道具的,从中能提炼出什么信息。明确:放在纸堆上。葫芦放在上面为了清洁,枪放在上面表示珍惜。追问(1):为何会看到纸?明确:天色黑了,依然寻到纸,正是由于雪夜反光所致。追问(2):在这种环境下,人对于风吹草动会怎样?由此可见林冲性格如何?明确:团团,到处的意思。无邻舍无庙主、四下无人的环境让林冲警觉,特别是听到脚步声之后。林冲这一警觉形象的塑造为后文偷听计策埋下了伏笔。小结:我们通过道具推知了相关的环境,通过环境预测了后面的情节。因此,道具的处置与环境的照应息息相关,而情节总是环境中的情节,林冲也总是情节中的林冲。2.葫芦只在这个地方暗示了情节的发展吗?林冲来到草料场之后,葫芦几乎不离身,它还在哪些地方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呢?(学生结组讨论,圈画相关情节,分析葫芦的作用。)明确:林冲去草料场前只拿了一条花枪,从老军处得到葫芦的同时,也得到了关键的信息:草料场投东大路二三里便有市井。因此,才有林冲沽酒、见庙、投宿后续种种情节。由此可以说,葫芦在老军处,其实起到了传递关键信息、为后文情节铺垫的作用。林冲投宿山神庙,拿起葫芦里的酒,并未痛饮,而是慢慢地吃,葫芦并无保温功效,里面的酒自然是冷酒,只能将就御寒。而林冲慢慢吃酒的过程舒缓了叙事的节奏,与后文隔门听计、怒杀仇人的快节奏形成了鲜明对比,一弛一张之间将小说推向了高潮。另一方面,葫芦里的酒也成了林冲怒杀仇人的一个动力,为后文埋下了伏笔。课文最后林冲将葫芦里的冷酒吃尽,便丢掉了葫芦,此刻正是他命运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其身份已然发生了重大转变一一他不愿再做之前那个隐忍的禁军教头了。官逼民反的主旨也在他决绝地丢掉葫芦的那一刻得到了突显。四.道具与人物性格(PPT出示林冲血刃差拨、福安、陆虞候三人文字,略。)1 .分角色朗读上面的文字,尽量还原当时的语境,从对话和动作入手谈一谈你对林冲这个形象的理解,其他同学从旁白角度适当补充。(学生分旁白、陆虞候和林冲三个角色朗读体会。)预设:对普通的仇人搠,对待陆虞候剜。林冲用解腕尖刀剜陆虞候,呈现了其残忍、狠厉的一面,也为他与陆虞候的对话制造了契机。正是短兵相接的时刻,制造了两人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林冲才得以将一腔怨愤与长时间以来受到的委屈向陆虞候呐喊出来,让我们看到了人物形象与性格的变化。教师纠正字音,指导学生朗读:林冲,要读出那种怒气,读出一股狠劲儿;而陆虞候因为大难临头,要读出畏惧、胆战心惊的感觉。教师引导点评。2 .探究林冲性格,分析林冲为何换刀杀陆虞候?明确:(1)小说面面观中把人物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水浒传中的林冲正是这样一个性格丰富富于变化的圆形人物,其性格发展中表现为忍与狠的两面性,相互斗争,反复博弈,此消彼长,最终狠的一面占了上风。(2)林冲固然可以用枪搠倒陆虞候,但是我们看到这个关键的道具解腕尖刀,在原著中并非首次出现,课文选自第九回,实际上在第七回高衙内调戏林冲妻子时,林冲便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奔到樊楼前去寻陆虞候,未见到,却回来他门前等了一晚,不见回家,林冲自归。每次解腕尖刀出现,都是林冲怒气值最高的时候,但是前几次其怒气值虽高,却被客观条件强压下去了,随之林冲的隐忍也逐渐走向极限,在最后他手刃仇敌的时候这股怒火才得以痛快释放,由此小说也达到了最高潮。小说前文屡次埋伏的道具、似有若无的提点在此刻终于得以揭示,读者也终于明白了作家的意图,这正是中国古典小说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叙事手法。五.拓展探究讨论:为何文中用的是一把小刀,教材插图中却画了一把大刀?提示:从时间的角度去分析画作与小说的表现有何不同。据拉奥孔,诗可以描绘动作,记录时间的延续。画、雕塑描绘记录物体的属性,要记录富于孕育性的顷刻,这一顷刻须既包含过去,也暗示未来。(说明:莱辛此处讨论的诗为希腊史诗,更多指代叙事性作品。)明确:画中的大刀,既是在强调,也是在向人暗示林冲必将大有作为。小结:道具,除了与小说的环境、情节、人物有很紧要的关系之外,也与小说的文体特质有紧密的关系,即道具需要密切配合叙事的时间、频率、视角(比如大石头)以及节奏。六、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1 .总结。这节课我们关注的是小说中的道具。道具不仅在戏曲和影视表演中常常使用,在明清小说中亦被广泛应用。道具的参与是整部作品成功的必要元素,一部巨著必然包蕴着极巧妙的道具运用。道具的运用,牵涉了环境、情节与人物的形象性格,是阅读时值得深入思考的角度。2 .布置作业。这一单元的作品中,有许多道具都是值得下功夫去推敲的,如祥林嫂手中的竹竿、别里科夫的'套子等。请任选祝福套中人变形记促织中的一篇,结合文章谈一谈其中的道具有怎样的作用。不少于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