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何为“智趣”_-——浅论17、18世纪英国文学艺术观.docx

    • 资源ID:1079625       资源大小:44.79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何为“智趣”_-——浅论17、18世纪英国文学艺术观.docx

    何为“智趣”?浅论17、18世纪英国文学艺术观WhatIs"Wit"?PhilosophyandLiteraturein17thand18thCenturyEngland作者:陈星作者简介:陈星,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23原文出处:外国文学(京)2019年第20195期第17-27页内容提要:要研究17、18世纪英国社会的时代精神和思潮,探究其文学文艺创作理念,厘清这一时期文学评论中的“智趣”概念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智趣是当时文学作品质量评判的标准,是作家追求的文学风格,但其定义却十分模糊。这不仅是因为英语中智趣一词本义异常丰富,更因为当时的哲人文士竞相赋予这一概念众多互相矛盾的定义。本文认为,该时期学者关于智趣本质的讨论归根结底是关于“判断”与“狂想”在文学文艺创作中孰重孰轻、思想的内容与表达又该如何平衡的讨论,鲜明地体现了英国该时期文学艺术观、语言观、科学观、世界观的演变,也预示了文学艺术在理性与科技时代将面临的困境。Theevolutionoftheconceptof“wit"inEnglishliterarycriticismandphilosophicaltreatisesofthe17thand18thcenturiesisagatewayintotheartistictheoriesandZeitgeistofthetime.Thenastandardforevaluatingartisticqualityandastylepursuedbymenofletters,witwasatthesametimeanill-definedconceptbecauselitterateursandphilosopherstendedtoclashintheirtheoriesofitsnatureandvalue.Thisdebateonwitwasultimatelyoneupontheplacesofjudgementandfancyaswellascontentandexpressioninartisticcreationandhumancommunication,thusreflectingthedevelopmentofviewsonliterature,art,language,scienceandtheworldandsignalingthepredicamentinwhichliteratureandartwouldbeplacedintheupcomingageofscience.期刊名称:外国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20年Ol期关键词:智趣/判断/狂想/思想/表达/wit/judgement/fancy/thought/expression标题注释: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莎士比亚语言观研究”(17CWWoI2)。中图分类号:1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529(2019)05-0017-111672年,英国新古典主义文学先锋德莱顿(JohnDryden)在其剧作征服格拉纳达(下)(TheConquestofGranada,Part11)的收场白中这样说道:"当前智趣空前高张/民族语言更雅更畅/女士先生言谈雅趣/胜过诗人那支涩笔”(118)。文中的“诗人"指的是莎士比亚(WilIiamShakespeare).琼生(BenJOnSOn)等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大师。在德莱顿看来,这些前辈固然在戏剧人物性格刻画方面有登峰造极的成就,但囿于其所处时代的局限,却在一个方面大大逊于自己这个时代,那就是“智趣"(wit)不足(119-20)。"智趣”是17、18世纪英国文学创作和哲学讨论中的一个关键词实际上,曾有学者认为应将1650-1750年称为英国的“智趣时代"(Milburn1)。这一时期,如德莱顿所说,作家们在创作中“智趣高张",并不断著文分析智趣,试图明确其作为文学质量评判标准时究竟何指。与此同时,以霍布斯(ThOmaSHobbeS)、洛克(JohnLoCke)为代表的一批哲学家也在自己的哲学论著中细审智趣的本质,得出了与文学家迥然不同的定义与评价。因此,要理解17、18世纪英国文艺创作理念,厘清此时期文学评论中的智趣概念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该时期文人学者关于智趣本质的讨论归根结底是关于"判断"(judgement)与“狂想"(fancy)在文艺创作中孰重孰轻、作品的内容与表达又该如何平衡的讨论,鲜明地体现了英国该时期文学艺术观、语言观、科学观、世界观的演变。一、词源将英语单词"wit"译作"智趣"实属无奈之举一就"英国17、18世纪文学艺术创作视域下的Wit"这一概念而言,汉语中并无能精确表达其全部意义的对等词语。该时期Wit的含义与用法异常丰富,称其混乱也不为过。德莱顿在论戏剧诗(OfDramaticPoesy:AnEssay,1668)中共使用了该词32次(含题献),以表达从"思想""想象力"到"才子""犀利度",再到"双关""巧喻”"文学质量"(16-93)等至少七种不同含义。约翰逊博士(SamuelJohnson)在英语词典(ADictionaryoftheEnglishLanguage,1755)中则给Wit下了九种各不相同且有时互相矛盾的定义(ArOnSOn182)0作为名词的Wit源于古英语中的gewit,原指"智力、头脑、理解力”("wit,n.")。至伊丽莎白时代,其主要含义依然是智力(UStiCkandHudson107)o但随时间推移,其原本中性的词义逐步褒义化,衍生出"理智、缜密的思想、判断、推论”之意,并从"头脑、思想、判断"本身,发展出"头脑敏锐、具有洞察力的人"和"巧妙周详的计划”这两层含义。除了将Wit用作不可数名词表示智力及相关概念外,文艺复兴时期该词还常以复数形式WitS出现:当时的人们将智力,也即人类的头脑机能进一步细分为五类一常识(CommOnwit)、想象(imagination)、狂想(fancy)、判断(estimation)和记忆(memory)合称为"五智"(fiveWitS)。其中的想象与狂想,以现代人的语言和思维习惯看,实为同一机能。但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人认为它们是有区别的:哈姆莱特回忆郁利克时,说他是"ofmostexcellentfancy"(极富想象力),紧接着又说"andnowhowabhorredinmyimaginationitis"(现在我一想起来,却厌恶至极)(ShakeSPeare422)。作为以取悦王公贵族为生的弄人,郁利克的想象往往天马行空、怪异荒诞,而哈姆莱特在二十三年后看着他的骷髅回忆往昔,此时的思绪则是基本忠于现实的回想。这便是文艺复兴时期这两者之间的差异:imagination强调的是合理联想,fancy则指恣意狂想。从文艺复兴时期想象与狂想的定义来看,五智中至少有两智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对立性。但认真想来,类似的对立也同样存在于大脑其他机能之间,例如有的机能负责克制收敛思想(常识),有的则主管无序发散(狂想);有的生成理智(记忆),有的运用理智(判断)。换言之,当时的人们认为,人的整体智力是有序理智与无序异想的某种结合。而人与人之间不仅有智力"量"上的差异,也因五智组合方式不同而生成不同的“智力气质"。用刘易斯CSLewis)的话说:"一个人的智趣是使他与众不同的东西,是他的特性"(88)。Wit也因此不仅单指人类共有的、使其不同于其他物种的脑力,越来越多地被用以描述个体独有的智力特征。既然Wit是一种气质,它便终究要表现在日常生活、文艺创作等场景之中。在尤其重视修辞,讲究雄辩技巧和语言表达艺术的英国文艺复兴时代(Greenblatt63),智力气质的主要表现方式是语言。措词幽默诙谐、修辞巧妙恰当、文字游戏别致精巧,这些都是思维敏捷、观察犀利、联想丰富、博学多识、也即富于Wit的表现。"风趣、诙谐、俏皮、犀利的语言”便也成为Wit的又一层词义。在此含义的基础上,随着文艺复兴末期玄学派诗歌的兴起,Wit又逐渐发展出文学修辞中"奇思、巧喻"这一意义:玄学派诗人(metaphysicalWitS)以思维机敏著称,能够将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概念联系起来,并借双关、警句等各种文字游戏展示这种奇思巧喻(CUddon572),因此Wit也可用于特指这类修辞方法。至此,wit中的另一主要构成元素,"趣",也即"风趣幽默(的想法或表达)“,也被正式加入其含义之中。综上所述,到英国文艺复兴末期,wit已由最初指智力,逐渐衍生出"健全的头脑""敏捷的思维”"缜密的思考""理智的判断”"巧妙的计谋""文人才子”"合理联想""恣意狂想""五智、五感""幽默的想法”"诙谐的措辞”"文字游戏”等内涵。细究各层内涵的根本属性,可见其中一些实为彼此对立:wit既可是"智"一S性、缜密、深邃的哲思,也可是"趣"一诙谐、滑稽、轻浮的文字游戏;既可是深思熟虑的,也可是即兴灵活的;既可指思想内容,也可指语言表达。在Wit这一个单词身上,同时具有几对侧重点不同而相互渗透、作用的内涵,这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世界观的极好反映。此时期中世纪基督教关于世界有序统一的观点尚未消亡,又开始出现万物皆有两面性、对立与冲突无处不在的新思维模式(Ruggiero6-7)o不过,随着历史进懒进,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英国社会经历了内战、处决君主、专制暴政、王政复辟等剧变,人们世界观中侧重整体、和谐的一面持续弱化,聚焦对立和冲突(MaCLean4),开始形成此即彼的二元对立世界观(Michelson16)。将客观与主观、理智与想象、克制与恣意、内容与表达进行对立、严格区分,这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这一时代推进自然与人文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而让既理智又狂放,既是思想又是措辞的智趣"选边站队",为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也就成为了智趣时代的当务之急。二、哲学定义与评价此时期尝试给智趣下定义的人大致可分为两类:哲学家和文学家。以霍布斯为代表的哲学家将目光聚焦于智趣的初始含义,即智力,将其定性为人类思维方式的一种,在人类判断与狂想机能的关系下进行探讨。1640年,霍布斯在论人性中有过这番论断:灵活敏锐的头脑让人开始在其中对各种事物进行比较。比较时,人有两种偏好,他要么会从发现不同事物间意外的相似之处中获得乐趣,此时,他要用上狂想之力,而诗人和雄辩家那些有趣的明喻、暗喻以及其他修辞手法就由此而生或者,他会从突然发现相似事物的不同之处中获得乐趣,人便是通过头脑的这一长处获得精准、完善之知识,因此,这里的乐趣来自不断获得教导,区分不同的地点、人物、时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判断,因为判断就是分辨、识别。狂想和判断一般都归在智趣这一名称下。(55-56)此时期的霍布斯认为,智趣标志着头脑的灵活,是狂想与判断机能的结合,狂想主察相似性,判断主察相异性。智趣便是敏锐地察觉事物间的相似或不同。在他的认识中,真正的智趣是一种思维机制,是狂想和判断的合理结合。大约十年后,霍布斯在利维坦(1651)中对智趣的定义做了调整,将其进一步分类为“习得智趣"(acquiredWit)和“自然智趣"(naturalwit)。前者指的是通过培养和教导而获得的、有章法有条理的推理和科学,是真正的智趣:"没有狂想的判断可以是智趣,没有判断的狂想则不是"(47)。但人们日常赞美欣赏的那种智趣则是自然智趣,它由E与生俱来,而是通过日常使用和个人经验获得,亦需依靠敏捷的判断力和狂想力,但无章法可言。不过,他同时指出,一般人们口中的智趣,多仅指狂想机能(45)。而到了1675年,在荷马作品序("T。theReaderzConcerningtheVirtuesofanHeroicPoemw),霍布斯最后一次修正智趣的定义,指出就目前的用法而言,判断机能已完全从智趣中移除,智趣等同于狂想:"人们一般更欣赏狂想因为它令人愉悦,因此只将智趣之名冠于狂想,认为理智和判断沉闷无趣"(V)。从霍布斯各时期的论述可以看出,在他的认识中,智趣是一种优秀的思维方式,是狂想和判断、先天能力与后天习得的合理结合。然而,时人的使用和评价习惯打破了其内部应有的平衡,令其完全偏向了狂想。换言之,他所否定的并非智趣本身,而是人们对智趣的误识,他批评他们忽略了智趣应包含的判断机能。洛克继承了霍布斯的智趣论思路,通过分析狂想与判断的关系来定义智趣。但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狂想与判断的关系已彻底对立,智趣仅由狂想构成。在1689年出版的人类理解论中,他指出:颇具智趣的人往往头脑并不非常清晰,不太具有判断力,也没有太深刻的理性。因为智趣主要存在于思想的整合之中,能飞快地、以各种形式将不同的想法整合起来在狂想中创造出美好的图景;而判断正相反,主要在于小心地将一个想法与另一个分开,以免被相似性误导而仅因类同把一件事物当作了另一件。这一做法与比喻和引喻大相径庭,大部分情况下,智趣的乐趣和愉悦性就源于后两者。(1:203)在洛克的著作中,他虽未像霍布斯一样划分"真正的智趣"和"众人口中的智趣”,但考虑其写作时代与荷马作品序接近,结论也与之相似,可以推论,从社会普遍认识来说,当时智趣概念已如同霍布斯所指出的一样,进一步收缩,成为了狂想机能的同义词。这种智趣的本质是狂想机能作用下的恣意联想,与判断机能的鉴别机制相斥,处于理性思想的对立面。在17、18世纪,从哲学角度看,被奉为智趣最终定义的正是这种将智趣与判断截然分开的说法(MiCheISon15)o即使在此问题上与哲学家多有歧见的文学家们,在为智趣作辩时也仍是在洛克智趣论的基础上极力阐述狂想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鲜有人真正试图推翻"智趣与判断对立"这一说法(见下文)。18世纪初期,散文作家、诗人艾迪生(J。SePhAddiSon)便曾在旁观者(TheSPeCtatOr)上连发六篇论智趣的文章,试图为"真正的智趣"正名。然而,在智趣本质为何这一问题上,他仍大量引用人类理解论中的论述,得出了和哲学家近乎一致的结论。根据霍布斯与洛克的分析,当时的智趣抛弃了其实应包含的理性判断机能,在于大众对智趣的追求和推崇,是因为它能给人带来偷悦,而它能做到这一点,则是因为狂想机能。如果说"产出"智趣的人享受的是"在狂想中创造美好图景",那么对于大多数“享用”智趣的人来说,他们所享受的则实际上是智趣的外在表现手段,即霍布斯和洛克都提到的比喻和引喻(metaphorandallusion)以狂想机能的联想作用为工作原理的各种修辞手法。哲学家的这一认识提炼自时人的具体实践。长期以来,智趣都与修辞学(rhetoric)紧密相连。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修辞是获得和呈现知识的重要手段,既是思想内容,也是思想表达(RiChardS21),与广义上的智趣内涵定义颇为一致。然而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对修辞的认识在一种近乎狂热的推崇中逐渐偏离正轨,日益狭隘,只将它作为语言风格技巧,抛开了其原有定义中思想的获得与产生的一面。由于智趣的表达与修辞息息相关,因此随着修辞概念的缩小,在具体实践中人们也步入歧途,舍"智"而求"趣",使智趣沦为了华丽的辞藻和炫技的文字游戏。人类理解论中,洛克在"文字的滥用"此为人类理解论第三卷第十章的章节名一视域下充分批判了智趣,他指出:在这个世界上,智趣与狂想比枯燥的真理和知识更有趣,因此人们不肯承认各种比喻和引喻是语言的缺点或者滥用然而,如果我们要以语言还原真相,那么我们就必须要承认,一切修辞技巧和雄辩术所发明的迂回、有技巧的语言使用方法,使错误的观念得以巧妙地渗入人心,并煽动人们的感情,从而误导判断。(2:146)类似地,在利维坦中,霍布斯也指出修辞的使用需分场合,只有用语得体的智趣才是真正的智趣(47)。如果说从机能构成上来说,智趣是理性的对立面的话,在表达层面上,它则不仅是理性的对立,还对其有不利影响。智趣时代哲学家借定义智趣批判修辞术的做法,不仅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修辞学理念狭隘化的反弹,也是英国17世纪末18世纪初语言观转变的一部分。正是自此时期起,人们在探讨语言的利弊时开始针对语言本身:虽自柏拉图时代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索和讨论语言表达与言语内容、语言表达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也在各个时期对语言的可靠性、有效性进行过不同程度的质疑(ViCkerS83-213),但直至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语言的任何怀疑,归根到底都指向言者的道德品质和智力水平,而非语言本身(DeGrazia379)进入17世纪后,人们渐渐开始直接质疑语言,对语言与思想以及语言与现实进行了二分。这种新语言观是近代西方理性思维发展的产物,反映了新、旧科学思维的对峙。在旧科学思维的指导下,人们的主要知识获得渠道是书本。对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来说,接受语言训练、掌握多种语言和修辞技巧是科学研究的必备蒯是(JOneS316)到了17世纪初,培根(FranCiSBaCOn)等哲学家开始提出,从整体看,人类语言受制于人类天性,本质上有所不足,既是对人类思想也是对客观现实的扭曲反映(FOrmigari5)0人类并不能通过语言真正区分客观事物之间的不同,也无法准确完整地反映自己的思想,语言扭曲信息并将之强加于世人,使获取真正的知识变得不可能。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对于各类问题的争论激烈却毫无成效,是因为它们归根结底是语言之争,不是思想与知识之争(BaCon42)。威尔金斯(JohnWilkins),斯普拉特(ThomaSSPrat)、霍布斯、洛克等人继承了这种认识,并将其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了力图取代旧科学思维的新科学思维,强调通过观察与实验而非语言和历史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然而,人类作为语言动物,无论是交流、描述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与实验、传播知识,还是从宽泛意义而言进行的思考都离不开语言,所以虽然语言从本质上来说大有弊端,人们却无法懈弃它。因此,哲学家们指出,新时代的人们应该努力创造一种类似数学符号那样尽量贴近、忠实于自然的语言,以将语言表达中的各种扭曲降到最低。而在这种新语言创造出来之前,人们在使用现有语言对话、写作时,应该自觉使用"简单干练,而非诘屈难解的语言"(Bacon104)。不难看出,以修辞趣味、玩文字游戏为重要表现形式的智趣与这一标准格格不入。至此,从哲学家的角度看,智趣时代对智趣的定义及评价似乎都已呼之欲出:智趣是一种人类思维特质,以智力中狂想机能的快速整合功能为基础,以比喻、引喻哥啰辞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但因其机能与判断机能对立,且无法摆脱语言束缚,故而归根结底无法真实反映客观世界或人类思想,于真理和知识的获得与传播无益。三、文学定义与评价相比哲学家,智趣时代文学家们在智趣定义和评价上的尝试从表述上看要"五花八门"得多。"告诉我,啊,请告诉我,智趣到底是什么?"(Cowley28),考利(AbrahamCoWiey)在智趣颂(1656)的开篇这样恳求道。经过一番探索,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智趣"有千般模样我们只能通过否定法来定义它"(29-30)。也的确,智趣时代对于智趣的定义多以否定法实现,考利、戴夫南特(WilliamD'Avenant).德莱顿、蒲柏(AleXanderPope)x艾迪生等人的文论中,充满了"智趣不是什么"的分析。考利在智趣颂中罗列出智趣"不是趣闻,不是玩笑","不是华丽的辞藻",不是"两个相似的词发出同一种声音",也不是"浮夸的比喻"(29-30)。戴夫南特在贡第伯特(Gondibert,1651)的前言中描述了那些“不是智趣但被人当作是智趣"的东西:"年轻人以为它存于词语的乐音中;老人们则觉得它指的是同音异义"(20-21)。德莱顿说过"尖刻的奇喻并不是智趣"(102)。蒲柏指出:"词语就像树叶,它们最茂密的地方/恰也是智趣果实最匮乏的地方"(28)。艾迪生则给出过这样的建议:"检验一句话到底是不是智趣的唯一方法,就是把它译成另一种语言:如果它经受得住这番考验,那你就能宣布这是真正的智趣;如果在这番实验中智趣消失殆尽,那么你就知道,它不过是个双关语"(334)。从这些"智趣不是什么”的列举中,不难总结出,智趣时代的文学家们其实同哲学家一样,在分析智趣时都将其与修辞手法进行了对照。但细审前者对于智趣的否定定义,也可发现,他们既不像霍布斯那样,仅对在某一些场合下过度使用修辞有疑虑,也不像洛克等人羽解,从本质上全面质疑与否定修辞手法,而是特意给同智趣对立的那类语言修辞加上了修饰:浮夸的比喻、华丽的辞藻、玄学式的巧喻一T言之,"不得体"(DrydenI20)的修辞手法不是智趣。本文开篇所引的征服格拉纳达(下)收场白中,德莱顿便指出智趣时代的智趣高张,是建立在语言大方得体的基础之上的:他们不像文艺复兴时期的那些才子那般"没完没了地玩弄文字游戏"(128)。在文学家的批评体系中,"不得体"等于"不理智""不节制"。"没完没了的文字游戏”之所以"不得体",是因为其过于恣意铺张,有违新古典主义所推崇的端庄、雅致、克制。不过,虽然批评这类修辞手法很容易,但在实践过程中,文学家们自己也未能免俗。实际上,就连在以批判华丽修辞来定义智趣的文论中,他们也依然使用着自己所批判的各式“语言装饰"(Bacon225)。前文所引的智趣颂论批评、德莱顿各时期的文论中,明喻、暗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比比皆是,奇喻巧喻并不罕见,甚至“人人喊打”的双关语也偶有出现。贡第伯特的前言中,戴夫南特以一个巧喻为自己的智趣论作结:”我的诗里有实在的部分,也有修饰点缀我这样做的目的是将真理重新带回人们的胸中(她缺席得太频繁了),带着她从最遥远的幽冥之地,踏着人迹罕至的新径而来。我用的方法是给自然穿上不造作却又不平凡的衣装,将它呈现在读者面前"(20,22)。艾迪生则干脆将"真智趣"与"假智趣”比作两个国度,将自己在两国游历时的所见所闻娓娓道来,以寓言的形式比较了两者的高下(339-44)换言之,他这篇智趣论成文完全依靠修辞手法与语言技巧。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尽管这些文人都采取了穷举法列举智趣具体不是什么,却并没有谁真正将"智趣不是繁复、谐趣、充满修辞手法和技巧的语言表达"这个总结作为定义写进自己关于智趣的讨论中。这些批评前人智趣的文学文艺作家,自己也被其后的文学文艺作家们所批评。智趣时代末期,约翰逊博士就曾撰文这样批判过考利:"但是严格、严谨地考究起来,智趣是一种discordiaConCorS矛盾并置,是把不相同的意象结合起来,或者在明显不同的事物间找到奇妙的相似之处。南辕匕辙的想法被粗暴地绑在一处;自然与艺术被细搜彻查,就为找出些释例、比较、引喻典故"(16)。约翰逊的这番批评实际上与霍布斯和洛克关于判断与狂想机能关系的阐述一脉相承。在他的分析中,修辞手法"不得体",其根源不在表达,仍在思想。具体说来,问题依然出在思考过程中对判断与狂想机能关系的错误把握上。文学创作中判断与狂想机能的关系的确是智趣时代文学家关于文艺创作的一个论述核心。在这个问题的把握上,他们的论述显得颇有一些自我矛盾。一方面,从整体上看,他们似乎顺应时代思潮,承认判断力的重要性,强调只有狂想而无判断的文思是不可取的。蒲柏在论批评的最后对那些“有一流的判断力能冷静判断”的人大加赞赏(37)。德莱顿则反复撰文指出,诗人的想象不可漫无边际,需要有理智的束缚:"诗人的想象是一种狂野不羁、毫无章法的机能,就像一条上蹿下跳、到处乱跑的小猎犬,必须给它戴上些枷锁,不然它就要跑到判断力前面去了”(5);"想象和理智是携手并进的,前者不能把后者甩在后面。尽管想象更为敏捷灵活,看到鸿沟时会打算冒险跨过去,但理智若看到其间距离太大,便会拖住它,拒绝跳越过去"(90)。他多次盛赞琼生的"节制"和"规范"(58),而对莎士比亚不羁的想象则颇有微词(174-75)。另一方面,却也正是这同一批著文盛赞判断机能的文学家,时常在自己的文论中强调狂想机能在文艺创作中的核心地位。在论批评中,蒲柏指出,"真正有大智趣的人”,有时创作并不借助判断力,这样可以更好地触动人心,一次性达到艺术的全部目的(23)。而德莱顿则明确表示过:"做诗人,必备的素质是有狂想力”,"诗人的确需要判断力,但作品中那些生动细节、那些暗藏的雅致,则全来自于奇思狂想"(108)。也同样是德莱顿,在赞美琼生审慎节制之余,也承认“琼生更规范准确,但莎士比亚更具智趣我欣赏琼生,但我爱莎士比亚”(58)。也正是在文学家们这些关于判断与狂想的论述中,智趣与修辞的关系问题再一次出现,并与他们“穷尽否定法”中定义的两者关系出现了矛盾。多次指出真正的文学创作中需要用判断来约束狂想的德莱顿便提出,可以实现对于诗人想象力约束的重要工具是韵文一用押韵的诗句创作,并不是为了点缀思想,而是可以约束狂想,帮助判断,表达出最为深邃、清晰的思想(6)。在这里,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不再是哲学家笔下阻碍真理和知识传播的人类"原罪",也不是文学家们文风铺张、华而不实的标志,恰恰相反,它对散漫的狂想有约束力,有助于思想的有效传播。类似的话蒲柏也说过:真智趣"是把自然巧妙妆扮/思想虽常有,说法更圆满”(20;译文转引自王佐良202)真正的智趣是利用高超的语言修辞技巧,将思想巧妙地表达出来。在文学家眼中,不论他们如何穷举不属于智趣的修辞手法,文学家们的智趣最终与语言修辞依然是密不可分的。若尝试总结文学家关于智趣的定义,会得到以下充满矛盾的结论:对于文学家来说,智趣不是充满技巧的修辞手法,但它是得体的修辞手法,并通过这样的修辞手法发挥作用。不过,在对于智趣的评价上,文学家们却十分统一:它至关重要。德莱顿在列举了智趣不是什么之后,曾对它有过这样的非否定性定义:"智趣的定义只有这个:它是得体的思想与语言;或者换句话说,是思想和语言同内容的得体契合"(142)。有学者曾指出,这实际上不是在定义智趣,而是在定义何为文学佳作(Addison339)。但这样"定义"也恰恰反映了智趣时代文学家们对智趣的统一评价:智趣是文艺创作的最高境界。若提炼出智趣时代哲学家与文学家的智趣定义和评价中的关键词,将其并置,便可得到这样一张图表(见表1)。智趣哲学家文学家定义由狂想机能构成由狂想机能构成佐以判断机能以敏捷为特征以敏捷为特征是修辞手法不是炫技的修辞手法是得体的修辞手法评价低于判断需要判断约束高于判断不能鉴别或澄清思想能使思想清晰阻碍真理和知识的获得与传播有助于真理和知识的传播从此表可以看出,不论是哲学家还是文学家,在定义和评价智趣时,都是从狂想一判断、内容一表述之间的关系入手,并由此评价其与真理、知识的关系。哲学家对于智趣的定义比较清晰,评价以贬为主;文学家对于智趣的定义在几个关键点上既与哲学家相似,又通过添加修饰的方式与其呈对峙之势,且不仅充满定义上的内在矛盾,也充满了理论与实践上的矛盾,评价以褒为主。文学家们在智趣定义上的混乱,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自理性思想兴起、现代科学思维全面发展以来,整个文学领域所面对的困境。如前文所述,现代科学思维的推进是建立在打破原有社会观、人生观、世界观,全面质疑语言本质和功能,将自然与人文、判断与狂想、语言与思想、语言与现实进行二元对立的基础之上的。但语言与思想、语言与现实、判断与狂想、自然与人文的相辅相成、互相作用,恰是文学赖以生存的土壤。实际上,智趣时代文学家智趣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和作用,便是嘲笑这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逻辑(Sitter50)o哲学家批评和呼吁抛弃的修辞,也正是实现文学效果的基本手段。毕竟,文学艺术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如同自然科学那般精准地再现现实,而是同锡德尼(SirPhilipSidney)在为诗作辩(1595)中所说的那样,通过语言描绘出高于现实的图景(220),或就如前文中戴夫南特所言,是用语言给自然穿上不平凡的衣装。"文学本就该将自己与普通的语言以及普通语言盛行的那个世界拉开距离"(Bradford39-40),而以语言文字为工具的文学家们的职责便是"通过诗意的语言令我们重审自己的理智思维过程以及对现实的认知"(25)。文学艺术视域下的智趣既需要有实质内容,也即建立在洞察现实基础上的有趣的真知灼见,也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将这种内容反映出来,而为了更好地表达,有时又必须借助修辞手法。作为智趣时代的一员,文学家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其他领域思潮的影响,因此他们与哲学家一样,从智趣的机能构成以及智趣与修辞的关系入手,试图厘清智趣的概念。但哲学和科学世界对于狂想机能?口修辞手法的批判,将最终导致对其文学意义上运用的批判与贬低(AUdraandWilliams217)。因此,文学家在顺应时代思潮大方向的同时,在具体细节上又要逆流而上,为文学的特性和意义辩护,为其找到存在的理由。智趣时代之后的文学家们通过各式各样的“主义”一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一尝试为文学在理智与科学的世界中争得一席之地,而智趣时代的文学家们在这方面的尝试,则表现在他们对智趣的不断定义与辩护上。智趣时代末期,批评家回顾这个时代关于智趣的讨论,写下了这样一段不乏讥讽之意的总结:“那些最蜚声遐迩的作家们都声明过,给智趣下定义这件事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做过这番尝试的不是别人,正是考利、巴罗(ISaaCBarroW)、德莱顿、洛克、康格里夫(WilliamCOngreVe)以及艾迪生这样一些才高八斗、名传四方的先生们。他们使出了浑身解数,但都败下阵来,未能将它征服"(Corbyni)o而作为两百多年后的旁观者,我们知道这些智者未能征服智趣,并非自身能力不足,而是因为智趣一词本身意义无比丰富,触及从智力机能到语言表达、从人之本性到其处事手段、从日常生活到文学创作的各个领域。不仅如此,关于智趣的定义和评价,归根结底并非是在讨论智趣,而是事关思想进步、文学存亡、社会去从。这些问题直到今日仍尚无定论,我们还在讨论,并将一直讨论下去。注释:如wit一样,"英国17、18世纪文学艺术创作视域下的fancy"这一概念也尚无恰当对等的汉语译法。FanCy一词在17、18世纪英语中意义丰富,含义与当代英语中的略有不同,在文学评论中多指不受限制的恣意联想(见下文),笔者姑且以"狂想"译之。20世纪前,英语中的wit亦作动词使用,基本释义为”知道,获悉,了解",词源为古英语中的动词Witan(知道)。除了“五智"外,当时英语中的WitS偶尔也用于指“五感",即在时人认识中属于身体而非大脑机能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当时关于如何获得这种无限贴近、可以准确反映自然的语言,有两种看法,一种如文中所述,试图借鉴数学语言和符号创造之。另一种则认为,在巴别塔坍塌(theFallofBabel)前,人们使用的是亚当的语言(Adam'Slanguage),亚当的语言来源于上帝,是对上帝意旨和客观自然的忠实反映,因此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致力于寻找这种“原始语言"(originallanguage),古埃及语、汉语等非字母语言都曾被不同的学者认作此原始语言。原文参考文献: lAddison,Joseph.AddisonrSelectionsfromAddison,sPapersContributedtoTheSpectator.Ed.ThomasArnold.Oxford:Clarendon,1886. 2Aronson,Alex.uEighteenth-CenturySemanticsofWit.,ETC:AReviewofGeneralSemantics5.3(1948):182-90. 3Audra,E.,andAubreyWilliams,iiIntroductiontoAnEssayonCriticism.,AlexanderPopeiPastoralPoetryandAnEssayonCriticism.Ed.E.udraandAubreyWilliams.LondonrMethuen,1961.197-232. 4Bacon,Francis.TheNewOrganon.Ed.LisaJardineandMichaelSiIverthorne.CambridgeiCambridgeUP,2000. 5Bradford,Richard.IsShakespeareAnyGood?AndOtherQuestionsonHowtoEvaluateLiterature.Oxford:Wiley-Blackwell,2015. 6Corbyn,Morris.AnEssayTowardsFixingtheTrueStandardsofWit,Humour,Raillery,Satire,andRidicule.LondonrJ.RobertsandW.Bickerton,1744. 7Cowley,Abraham."Ode:OfWit.,TheWorksofAbrahamCowley.Vol.1.Ed.J.Aikin.London:G.Kearsley,1806.2831. 8Cuddon,J.A.DictionaryofLiteraryTermsandLiteraryTheory,LondonrPenguin,2014. 9D,Avenant,William.TheAuthor,sPrefacetoHisMuchHonour,dFriendMr.Hobbes.,GondibertrAnHeroickPoem.LondoniJohnHolden,1651.1-51. 10DeGrazia,Margreta.aShakespeare,sViewofLanguage:nHistoricalPerspective."ShakespeareQuarterly29.3(1978):374-88. 11Dryden,John.JohnDrydeniSelectedCriticism.Ed.JamesKingsleyandGeorgeParfitt.OxfordzClarendon,1970. 12Formigari,Lia.LanguageandExperiencein17th-CenturyBritishPhilosophy.AmsterdamrJohnBenjamins,1988. 13Greenblatt,Stephen.GeneralIntroduction.TheNortonShakespeare.2nded.Ed.StephenGreenblattetal.NewYork:Norton,2008.1-78. 14Hobbes,Thomas,iiHumanNature,ortheFundamentalElementsofPolicy.,TheEnglishWorksofThomasHobbesofMalmesbury.Vol.4.Ed.SirWilliamMolesworth.London:JohnBohn,1840.1-76. 15,Leviathan.Ed.J.C.A.Gaskin.NewYorkrOxfordUP,1996. 16."TotheReader,ConcerningtheVirtuesofanHeroicPoem."TheEnglishWorksofThomasHobbesofMalmesbury.Vol.10.Ed.SirWilliamMolesworth.LondoniJohnBohn,1844.iii-. 17Johnson,Samuel.TheLivesoftheP

    注意事项

    本文(何为“智趣”_-——浅论17、18世纪英国文学艺术观.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