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印刷业经营现状分析与趋势洞察.docx
2023印刷业经营现状分析与趋势洞察一、近期经营态势分析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今年的经营走势,截止到7月底的经营情况。这组数据,依托于国家统计局对规上企业的统计。这里的规上企业,指的是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池中,印刷行业的规上企业有6700多家,相比全行业10万多家企业,6700多家数量虽然不多,但它们的营收已经占全行业总营收的一半,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察点。1、工业增加值选用工业增加值指标,是用来做对比分析的,帮助我们了解全国经济走势、工业经济情况以及我们印刷业的情况(见图1)。图12022l20237年GDP、全部工业及印刷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全国经济走势,请看蓝线。GDP的季度增速,从去年到今年,增速在缓慢抬升,表明全国经济处于持续的恢复期。工业经济走势,请看绿线。工业增加值的月度增速,波浪式向前推进,处于正增速。我们印刷业的走势,请看红线。全部工业由41个分行业组成,处于正增速的行业,基本占一半,但我们印刷业不在其中。自去年下半年以来,EU刷业增速(红线)一直在全部工业增速(绿线)下方运行;自去年4季度以来印刷业增速一直处于负增长,走势偏弱。2、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规上印刷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速,今年下了一个台阶,基本在-6%到-7%之间运行(见图2),显示行业景气度偏弱;利润总额增速降幅更深。不过,有一个比较好的现象:利润总额增速的降幅,基本每月都在收窄,印刷企业的承压态势有所缓解。图220192023.7月印刷业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增速3、效益指标营业收入利润率今年初为3.19%(见图3),创了新低。其后每月都在回升,7月份为4.46%o但这个数字,对比去年同期的4.89%,以及前几年的情况,还是偏低的。印刷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自年初以来小步幅下行。今年纸价低位运行,印刷企业的成本压力有所减轻,有助于单位成本的总体改善。tm2vnn9!ot29-sRt<Ri)R<R1fRwR4R1uA>uAns>9s<0ISQ1,,以IUfl»uRImRn“HmiS811<ttt(t三*flitttM4>(*>图320192023.7月印刷业效益指标变化情况4、营收与出口对比图4对规上印刷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出口交货值进行了对比分析。趋势很明显,去年的出口交货值增速(红线)一直远高于营收增速(蓝线);但今年发生反转,出口交货值的增速大幅下滑,今年的外贸业务面临很大压力,海外市场形势是较为严峻的。区上收入增速出口交货值增速图420192023.7印刷业营收与出口增速总体而言,从短期来看,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国内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呈现N字形复苏特征;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正面临结构性减速压力,未来十年潜在经济增速可能在4%5%之间。结构性减速不同于周期性减速,具有一定的趋势性。我们需要通过创新、通过发展新动能的激发,来打破结构性减速的惯性。二、印刷行业面临的新变局1、区域格局印刷前十强省份的产值加总起来,占全国印刷产值的八成。总体来看,印力集中在南部、东部地区。如广东占全国印刷产值的五分之一以上,排位第一;东部地区的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上海、安徽等省,均位居十强之列;中部地区的湖北、湖南,印刷实力也较强。2、企业格局从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年营收5000万元以上)的发展情况来看,2022年企业数量占比为4.61%,工业总产值占比为67.2%,利润总额占比为79.4%,近些年规上重点印刷企业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工业总产值总额持续提升,且从利润总额占比与工业总产值占比的对比中可看出,这个群体的效益情况高于中小企业集群。总体来看,规上重点印刷企业的整体发展,好于也快于全行业的平均发展水平。20192022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3年平均增速是3.3%,而规上重点印刷企业的平均增速是6.2%o借助百强榜单,可进一步观察大型企业近年的发展态势。图5显示,10年来百强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基本是稳步、持续提升的,10年来翻了一番。但是比较两年同时在榜百强企业的经营状况,疫情发生后的近三年榜单对比疫情前的榜单,销售收入负增长和利润总额负增长的企业占比,均有大幅度增加。这表明,即使在百强企业中,经营分化的现象近期也更为明显。进入疫情期之后,市场震荡加剧,大洗牌、大调整、大变革,成为行业发展新常态。104图520112023年百强企业平均销售收入3、效益状况近10年来,印刷行业从业人员数量总体呈下降态势,10年来减少了100多万人,减掉近三分之一。因为持续减少用工,人均产值出现了持续的提升,已从2014年的每人32万元,升至2022年的59万元,9年间提升了80%多。企业内部擒潜、自动化提升、智能化实践等等,都推进了人均产值的提升。但是,虽然努力压减了人工成本,产值利润率并没有同步增长,已从2014年的“6时代,降到2022年的4时代,下降了1个多百分点。近几年,印刷企业一直挣扎在增收减的困境之中。4、业务格局从全行业的业务结构来看,2022年出版物印刷占比12.77%,包装印刷80.3%,其他印刷5.76%,排版装订和专营数字印刷均不到l%o对比10年来的变化情况,最大的变化点是包装印刷,10年时间增长了7个多百分点。2022年全行业1.43万亿元产值中,包装印刷有1.15万亿元。5、客户市场研究客户市场,我们分出版物市场和消费市场两方面进行。先看出版物市场的发展情况。出版物的总印张,由图书、期刊、报纸三部分组成(见表1)。从20112021年,出版物总印张年均下降5.22%,主要是由报纸下拉报纸印量年均下降12.06%2021年印量仅为2011年印量的27%;期刊也在下降;唯一增长的板块,是图书,年均增长5.32%o基于这样的变化走势,出版物印刷的市场版图在明显发生变化。图书印刷占比,从2011年的20.47%至I2021年的58.78%,已经涨了38个百分点,占据了半壁江山。而报纸印刷则减少了38个百分点。出版物市场的格局,10年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具体到图书市场,书籍增速较课本增速为高,但教育出版仍旧是中国书业的压舱石。细分品类上,儿童书10年来持续高速增长;主题出版物,近几年也是火热态势。关于包装印刷的客户市场,我们切入的角度,主要是消费品市场。疫情以来消费市场的走势,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表2选取了主要消费类别和我们很多包装企业比如食品包装、饮料包装、烟包、酒包、化妆品包装、药包、消费电子包装等等,都有非常密切的产业链关系。表2选取的年份,是从疫情前的2018年,到今年截至7月底的情况。我们主要做下去年和今年17月的对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今年截至7月的增速是7.3%,实现了由降转增。但对比疫情前年份接近10%的增速。今年到7月的7.3%,还包括去年低基数上的反弹,所以消费市场还未完全恢复。而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历年增速一直是快于线下的。但今年两者之间的速度差,较往年也小了许多。各类消费品,对比观察去年全胃口今年到7月份的增速,分三类情况:第一类,是增速一直比较稳定的,表2中的蓝色行,去年、今年均为正增长,如粮油食品、饮料类、烟酒类、石油及制品类,这些都是刚需产品,基本生活类商品。第二类,是今年以来恢复比较快的,表2中的红色行,从去年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的,如服装鞋帽、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体育用品类;恢复最快的是餐饮收入,属于接触性消费,大幅回升。第三类,是仍然低迷的,表2中的绿色行,如家用电器、建筑及装潢材料类,表明房地产行业还在低谷。文化办公用品类为负增长,与中小企业消费低迷有一定关系。表2中有一类是高速增长的,中西药品类,去年和今年都是两位数增长,成为近年增势强劲的朝阳行业。表220182023.7月消费品市场规模变化年度增长率(%)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b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8.0-3.912.5-0.27.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5.419.514.8IZO6.210.0粮油,食品类10210.29.910.88.74.9饮料类9.010.414.020.4531.3烟酒类7.47.45.421.22.38.4服装、粒帽、针妨织品类*019>6,6117-6.5114化妆品类9.612.69.514.0-4.572金银珠宝类7.40.4-4.729.8.1.113.6日用品类13.715.97.514.4-0.74.2体育、娱乐用品类区08.422.0-1.294家用电器和音像就材类(L95.63.BIdO390.0中西药品类9,49.079.9114I(M文化办公用品类3.05.RIgg44-5.3家具类10.15.1-7.014.5-7.53.2通讯器材类7.18.511914.6-3.44.0石油及制品类13.312-14.521.29.762汽车类244).8-1.87.60.75.5建筑及装潢初H类&128-2820.462,餐饮收入9.4-16.618.6-6.320.5总体而言,印刷业正在进入严重分化、加速分化的时期,印刷企业需要把握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模式转换的窗口期。三、洞察趋势,抢占先机今年全国印刷经理人年会的会议主题是市场突围,数智启新。前瞻趋势,我们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1、关于市场变化从供应端来看,印刷业的市场规模为1.43万亿元。其中,出口印刷产值占比5%,为直接出口;而间接出口(印刷加工品不直接出口,但其用来包装的终端产品是出口品)实有更大比例,在包装印刷方向,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存有相当的规模。当今来看,如此市场结构正在发生趋势性的变化。这要从产业链转移说起。疫情以后,全球产业链转移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实际上,全球产业链从中国外迁的现象,已经发生十来年了。最近几年中美竞争加剧,加上疫情的冲击,进一步加剧了全球供应链风险,产业链外迁的情况更为明显。历史上,全球范围内曾出现过四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四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是中国承接了全球产业链转移,中国经济也迎来了长周期的高速发展。产业转移轨迹,往往是从较为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向较为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进行转移;产业转移动机,是为了追求比较优势,更廉价的劳动力、更好的配套设施、更优惠的政策、更便宜的能源等等。当今,全球制造业进入第五轮产业转移进程之中。这次是从中国向外转,除了上匕较优势趋弱,又加了一重因素:新冠疫情之下,安全和韧性开始逐渐取代效率和成本,成为供应链管理的优先考量。中国产业链外迁的主要特征,是部分产业链环节向外转移:一是劳动力成本敏感型环节的外迁;二是中美贸易摩擦和竞争中受冲击较大环节的外迁;三是对劳动力素质、供应链网络和基础设施等依赖不高的产业链环节外迁。主要的转移方向,是转到东南亚和印度,从服装、鞋业、箱包、家具,到手机制造等电子和通信设备制造业。请大家注意另一个转移地墨西哥。这里出现一个概念"近岸外包,以“短链"、客户导向为标志的"近岸外包,正在成为"离岸外包之外全球产业链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墨西哥也在抓住这个机遇,积极作为。在服装、鞋业、家具、家电、机械电子、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等行业,不少产能从中国和其他地区转移到墨西哥,从美国搬家到墨的企业也不在少数。不过,美墨近岸外包仍需一段长时期的发展过程,实际上,近年自中国迁出的制造业只有不到七分之一转移到了墨西哥,绝大部分还是选择了东南亚国家或者印度。产业链外迁,以及外贸出口的持续压力,对国内印刷市场将会带来什么影响?从直接出口来看,出口占比已经从疫情前的7%下降至U5%,减少了100多亿出口产值;从间接出口来看,受影响转回国内市场的产能总量也很可观。这两部分产能的背后,基本都是比较优质的大型企业,由国际市场转战国内市场,基于原来的产品品质和服务能力,是降维竞争。而且这些企业为了抢占国内市场,有可能采取低价策略。这就意味着,高质低价的竞争现象可能会出现,如果引发蝴蝶效应,一级一级传导下来,很多企业恐怕都会受到影响,会促使市场更剧烈地洗牌。面对如此的市场变化,如何应对?在外单方面,一是产能出海,尤其包装印刷企业,要考虑跟随客户企业的外迁步伐就地建厂,近距离提供订单交付和服务能力;二是积极拓展更多海外市场业务,获取增量市场的机会。但更重要的,我们还是要深耕国内超大规模单一市场,想办法去做产品升级,抓住消费升级、绿色低碳、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创造新的市场空间。2、关于数智建设我们国家的中国制造2025,是2015年发布的。印刷行业开始关注、推进智能制造,可以说是从2018年开始。到现在,时间过去了5年。印刷业的智能制造,可以说还在起步阶段;推进智能制造的企业,还是少数。虽然说智能制造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家早已达成共识,但如何理解智能制造、如何设计实施路径,我们还需要理清思路,准确认识。在工信部"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中,提到了智能制造的实施路径,为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这也是智能制造的三种基本范式: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在西方发达国家智能制造走的是一个串联式发展过程,我国可发挥后发优势,采取并行推进、融合发展的技术方针。但是,必要的阶段性,依然是不可逾越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中明确列出了智能制造的推进时间表: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70%)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关于推进时间表,中国工程院名誉主席在去年的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上,提出过更为明晰的建设周期:从现在到2035年,我国的智能制造发展总体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现在到2028年,要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程;第二阶段从2028-2035年,深入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工程。由此来看,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企业生产能力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是推进智能制造的主战场。而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智能制造的关键步骤与必经之路。目前,印刷行业的数字化建设进程如何?今年,科印传媒受上海市委宣传部委托,对上海的数字化建设情况做了整体评测。我们设计了一个非常全面的评测表,从很多维度,考察企业的数字化基础能力与建设水平。由于样板量很大且具代表性,所以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这个地区的情况,也可以据此推断全行业的情况。我们将企业的数字化建设情况分为4类,尚未进行数字化建设、处于初始起步期、单点尝试期(单一业务或局部场景实现了数字化)以及全面建设期(数据流已在这个企业贯通,全部主营业务实现了数字化)。图6可以明显看到,规上重点印刷企业(5000万元以上)的情况是最好的,未数字化建设的企业占比最少,进入全面建设期的企业占比最多,有相当比例的企业已在单点尝试期。而规模越小的企业,未进行数字化建设的比例越高。通过对上海地区的摸底评测,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总体来看,印刷业的数字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先行企业启动数字化流程建设,并在部分功能、部分场景中实现数字化管理;更有少数企业打通内部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贯通,实现全部主营业务数字化管控,成为行业中的标杆企业。图6不同规模企业的数字化建设进程对比数字化建设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在减人降本方面,如果数字化转型配合自动化产线建设,可少人化或局部无人化,减人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成本。不过,即使未能规模性减人,数字化建设可促使生产人员岗位职责优化减少人为差错提升工作效率,减弱工作强度,这些方面的效果是真实显现的。在提质方面,当所有数据在线化,能够准确、零延时进行信息交换,可统一数据口径,减少沟通差错;当一线现场全数字化操作,能严格工序控制,形成规范的现场作业,也能起到智能防呆的作用,避免人工出错;当生产物料做到一物一码一标签,可进行全过程的质量追溯,保障产品品质。在增效方面,数字化建设可缩短产品设计周期,提升排单合理性,优化业务和生产流程,实现高效率的柔性制造,提升单位时间产出,人均产值也会有明显提升。在增强管理能力方面,数据是管理者的眼睛,如果数字化建设能实现生产全流程关键数据采集,并实现数据的透明化、实时化、可视化,就能以数据实施生产管控和工艺优化,以数据驱动企业决策。在优化客户体验方面,数字化建设可提升对客户的响应速度,提升业务敏捷度,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也逐步推动印刷企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迈进。在提升市场竞争力方面,推动数字化建设,可帮助企业在招标竞标或客户评审验厂时,获得重要的加分项;而能够获得各类数字化智能化资质认定,也会显著提升企业的市场形象。所以说,关于数智建设,建议大家多关注,尽快行动。前期做好标准化的基础工作;持续进行自动化产线建设、产线优化工作;尽快启动数字化建设进程,推动整体性规划、分阶段实施、模块化上线;最终目标,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工厂。总体而言,关于市场变化,印刷企业需要注意市场的长期变化趋势,做好应对高质低价竞争局面的准备;关于数智建设,需要对建设路径有更清晰的认识,数字化是企业亟需补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