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三轴向电动振动试验系统检定规程.docx

    • 资源ID:1087107       资源大小:88.36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轴向电动振动试验系统检定规程.docx

    JJG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三轴向电动振动试验系统3-axisVibrationTestSystems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三轴向电动振动试验系统检定规程VerificationSpecificationfor3-axisVibrationTestSystems本规范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XXXX年XX月XX日批准,并自××××年XX月XX日起施行。归口单位:全国振动冲击与转速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XXXXXXXXXXX参力口起草单位:XXXXXXXXXXX本规范委托全国振动冲击转速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XXXXXX参加起草人:XXXXXXXXXXXX目录引言(ID1范围(1)2引用文件(1)3术语和计量单位(1)3.1 三轴向电动振动试验系统(1)3.2 机械耦合装置(1)3.3 主要峰(谷)值(1)4概述(1)5计量性能要求(3)5. 1正弦振动(3)5.2 随机振动(4)5.3 波形再现(4)5.4 其他(4)6通用技术要求(4)6.1 外观要求及工作正常性要求(4)6.2 其他技术要求(4)6.3 器具控制(5)7.1 检定条件(5)7.2 检定设备(5)7.3 检定项目(7)7.4 检定方法(7)7.5 检定结果处理(13)7.6 检定周期(13)附录A时间历程的面积误差计算(14)附录B检定证书内页格式(15)附录C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17)附录D检定记录格式(18)引言本规范以JJFIO02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和JJFI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为基础性系列规范进行制定。编制的主要技术参考文件为GJB8547军用装备多激振器振动试验方法;JJG948数字式电动振动试验系统;JJF1156振动、冲击、转速计量术语及定义。本规范为首次制定。Ill××××-××××off三轴向电动振动试验系统检定规程1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振动频率不大于2000Hz,产生三个正交轴向空间线振动的三轴向电动振动试验系统的检定。2引用文件GB/T7670-2009电动振动发生系统(设备)性能特性GJB8547军用装备多激振器振动试验方法JJF1156振动、冲击、转速计量术语及定义JJG948数字式电动振动试验系统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术语和计量单位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 三轴向电动振动试验系统3-axisvibrationtestsystems可以产生三个正交轴向空间线振动的试验系统。3.2 机械耦合装置mechanicalcouplingdevices将三个单一正交轴向线振动耦合到一起产生空间线振动的机械装置。3.3 主要峰(谷)值mainpeak(valley)value将测量数据的峰谷顺序按照所规定时间历程的峰(谷)顺序排列,超过其最大峰(谷)值75%的峰(谷)值。4概述三轴向电动振动试验系统是用来按照试验标准要求,产生沿着空间三个正交轴的空间线振动的动态力学环境试验设备。如图1所示,通常由三个正交布置的电动振动试验系统、机械耦合装置等组成。I一电动振动试验系统2一一机械耦合装置3试验件图1三轴向电动振动试验系统5计量性能要求本规程涵盖了试验系统不同功能的计量性能要求内容,如果试验系统只有部分功能,则必须对该功能含有的所有功能项进行性能检定。如只有正弦振动功能,则必须对含有的所有正弦振动功能项进行性能检定。并且不具备对应功能未检定的项目,应当在检定原始记录中予以记录,检定证书中予以说明。如适用的项目为非通用项目,通常为特定用户的要求,可以根据试验系统是否具备该功能和用户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予以检定。试验系统维修后,应当按照首次检定的要求进行检定。5.1 正弦振动5.1.1 频率示值误差规定的工作频率范围内,其各轴向频率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0%。5.1.2 (加速度、速度、位移)幅值示值误差规定的工作频率范围内,其各轴向幅值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0%,在共振段可允许为:±20%。5.1.3 轴间相位差示值误差规定的工作频率范围内,其各轴向间相位差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0°。5.1.4 工作台面加速度波形失真度规定的工作频率范围内,其各轴向加速度波形失真度应满足表1的要求。表1工作台面加速度波形失真度频率范围Hz加速度波形失真度52025%20<yb15%76一一运动部件轴向一阶谐振频率;注:在20HZ至轴向一阶谐振频率范围内,允许有12个加速度波形失真度较大的频带,在该频带内最大加速度波形失真度不大于25%,频带宽度应在加速度波形失真度对应频率的10%以内,加速度波形失真度的测量应包括到上限频率5倍的谐波。5.1.5扫频定振精度扫频定振精度的最大允许值为:±2dB。5.2 随机振动5.2.1 随机振动加速度控制谱动态范围每个轴向的随机加速度功率控制动态范围(设置谱动态范围40dB)应不小于35dBo5.2.2 加速度总均方根示值误差每个轴向的随机加速度总均方根值示值误差的最大允许值为:±10%o5.2.3 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示值误差每个轴向的随机振动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示值误差的最大允许值为:±20%。5.2.4 加速度总均方根值控制精度在90%置信度下,每个方向的随机振动加速度总均方根值的控制精度最大允许值为:÷L5dBo5.2.5 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控制精度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的控制精度最大允许值为:±2dB,500HZ以上可以为土3dB,超过3dB的累积带宽限制在工作频率范围的10%以内。5.3 波形再现(如适用)5.3.1 峰(谷)值偏差各轴向时间历程中90%的主要峰(谷)值,与所要求的峰(谷)值偏差的最大允许值为:士20%。5.3.2 时间历程的面积误差时间历程的面积误差的最大允许值为:士10%。5.4 其他试验系统加速度噪声、激振力等应当满足出厂指标要求。6通用技术要求6.1 外观及工作正常性要求6.1.1 试验系统应配有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及全部必备附件。各组成部分的铭牌或外壳上应标明其型号、规格、制造商、出厂编号和日期。供电电源的标志及电压和频率范围指示明确。6.1.2 试验系统外形结构应完好,无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损伤。其开关、按键、旋钮等操作灵活可靠,标志清晰明确,输出输入插座应无松动。6.1.3 试验系统按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通电、预热后进行自检,系统各部分应工作正常,显示清晰。6.2 其他技术要求6.2.1 试验系统工作时,如果发出的噪声声压级大于90dB(A计权),用户应采取隔声、消声措施。6.2.2 试验系统励磁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距台面安装螺孔的最大分布圆直径1/4高度处的整个平面上的漏磁应满足出厂技术要求条件。7计量器具控制7.1 检定条件环境温度:1535;相对湿度:80%;室内应无影响校准结果的强电磁场干扰。7.2 检定设备7.2.1 加速度计频率范围覆盖:5Hz2kHz,频率响应优于:±1.0%,线性度优于:±1.0%,加速度计横向灵敏度优于2.0%o7.2.2 动态信号分析仪分析带宽覆盖:5Hz2kHz,幅值示值误差:±0.5%;通道相位差优于:±1°;功率谱密度示值误差:±4%。7.2.3 激光测振仪(可选)频率范围覆盖:5Hz2kHz,幅值测量不确定度优于:±1.0%,相位测量不确定度优于:±1°。7.2.4 电荷放大器(可选)1级;通道相位差优于:±1°。7.2.5 不锈钢立方体(可选)固有频率220kHz,安装3个标准加速度计或者反射激光的平面,平面度优于5m,平行度优于5”,垂直度优于5m,表面粗糙度优于lm°7.2.6 游标卡尺(可选)最大允许误差:÷0.02mmo7.2.7 特斯拉计最大允许误差:±10%。7.2.7声级计满足2级声级计要求。7.3 检定项目表2检定项目表序号检定项目检定项目选择首次检定后续检定使用中检查1外观及工作正常性检查+2频率示值误差+-3加速度示值误差+4轴间相位差示值误差+5工作台面加速度波形失真度+-6扫频定振精度+-7随机振动加速度控制谱动态范围+-8加速度总均方根示值误差+-9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示值误差+10加速度总均方根值控制准确度+-11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控制准确度+-12峰(谷)值偏差*13时间历程的面积误差*14工作台面漏磁+-15试验系统加速度噪声+-16工作时的最大噪声+-17激振力+-注:表中“+”表示需要检定的项目;表示不需要检定的项目;表示如适用的项目。7.4 检定方法7.4.1 适用范围本规程检定方法适用于除特殊要求外的台面在空载时进行。7.4.2 外观及工作正常性检查性能指标检定前对三轴向电动振动试验系统的外观及工作正常性检查,结果符合6.1的要求。7.4.3 频率示值误差试验系统的振动控制器采取正弦自闭环控制,将控制器信号输出端接动态信号分析仪。在控制仪的工作频率范围内,选取3个频率值(包括工作频率上下限频率值),分别在适当的量级上控制。采用动态信号分析仪测量时,要采用矩形窗函数,频率分辨力要好于被测量值允许误差的5倍。分别记录控制器每个轴向通道的频率示值和动态信号分析仪的测量值,计算频率示值误差,每个轴向测量结果应符合5.1.1的要求。6=ixlOO%(1)其中:f频率示值误差/控制器频率示值,HZ动态信号分析仪的频率测量值,Hz7.4.3 (加速度、速度、位移)幅值示值误差采用加速度计进行检定时,如果是三个单向加速度计,每个加速度计的安装应和对应轴向控制加速度计尽量接近,并且可采用立方体靶标作为安装基座;如果采用三向加速度计,需要将三向加速度计安装在振动台的台面中心,通过卡尺测量和调整使得三轴向加速度计3个敏感轴和三个振动轴向的方向一致。采用激光测振仪进行检定时,将立方体靶标安装到机械耦合装置的台面中心,并且和三个轴向一致,激光测振仪的激光束先打到立方体靶标三个正交的平面上,调整激光束使其原路返回。三轴向电动振动试验系统必须同时工作,将三轴向电动振动试验系统的三个轴向振动同时调整到不小于额定值50%的振动量级,分别记录每个轴向控制系统和对应动态信号分析仪上显示的加速度示值。按照1/3倍频程或者均匀的选取10个点(包含上下限频率),计算加速度示值误差,每个轴向测量结果应符合5.1.2的规定。a=×100%(2)其中:a加速度示值误差。一一控制器加速度示值&动态信号分析仪的加速度测量值7.4.4 轴间相位差示值误差按照7.4.3中的安装方式安装后,将三轴向电动振动试验系统调整到不小于额定值50%的振动量级,分别记录每两轴之间在动态信号分析仪上显示的相位差。同时读取控制仪上每两轴间的相位差,计算轴间相位差示值误差,每个轴向测量结果应符合5.1.3的规定。6=(P-(PS其中:%轴间相位差示值误差控制器轴间相位差示值s动态信号分析仪的轴间相位差测量值7.4.5 工作台面加速度波形失真度按照7.4.3中的安装方式安装后,将三轴向电动振动试验系统调整到不小于额定值50%的振动量级,通过动态信号分析仪,读取每个轴向的工作台面加速度波形失真度(计算5次谐波),测量5次,以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采用扫频或逐点方式,获得整个频率范围内的工作台面加速波形失真度,每个轴向测量结果应符合5.1.4的规定。7.4.6 扫频定振精度按照7.4.3中的安装方式安装后,在试验系统工作频率范围内,三轴向同时按额定工作特性曲线的不小于额定值50%幅值设置扫频曲线。定位移到定速度交越频率力和定速度到定加速度交越频率力按式(4)计算。用动态信号分析仪记录其扫频曲线,幅值为对数坐标dB,测量扫频曲线中各点加速度值与设定值的最大偏差。每个轴向结果应符合5.1.5的规定。_100OvN=y-27TV式中:d位移峰值,mm;V速度峰值,m/s;a加速度峰值,ms2o7.4.7 随机振动加速度控制谱动态范围按7.4.3方法安装加速度计及连接测量仪器。在控制仪上设置图2谱形(为频率下限,力3为频率上限),三轴向同时振动,其加速度总方均根值应大于50%额定加速度,振动控制系统均衡控制,采用动态信号分析仪测量振动台台面的加速度功率谱控制动态范围,分析仪采用海宁窗函数,取120次以上的平均次数,幅值采用对数坐标dB,记录并量取动态范围值。其结果应符合5.2.1的规定。图2试验系统加速度功率谱控制动态范围谱形图7.4.8 加速度总均方根示值误差按照7.4.3中的安装方式安装后,试验系统设置图3谱形,总方均根值要大于50%额定加速度,并均衡控制。采用动态信号分析仪测量加速度功率谱密度S(/),幅值采用线性坐标,基带分析,海宁窗函数,平均次数120以上,分析上限频率放置在2kHz,测量频带内的加速度总方均根值,重复10次,计算其平均值读取并计算试验系统加速度总方均根值示值平均值Ab,按式(5)计算每个轴向的示值误差。SASD图3试验系统检定谱形图计算加速度总方均根值示值误差&。其结果应符合5.2.2的规定。24- aXlo0%(5)Aa式中:一检定装置测量的加速度总方均根值平均值,ms2;Ab试验系统加速度总方均根值示值平均值,ms2o7.4.9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示值误差按照7.4.3中的安装方式安装后,试验系统设置图3谱形,并均衡控制。采用动态信号分析仪测量振动台台面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分析仪设置海宁窗函数,幅值采用线性坐标,取平均次数120次以上,在谱形的平直段任取3个频率值,测量各频率处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值,重复5次,计算其平均值Saso,同时记录试验系统谱密度示值的平均值SA。,按式(6)计算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示值误差。每个轴向其结果应符合5.2.3的规定。%(6)3ASO1.1.10 加速度总均方根值控制精度按照7.4.3中的安装方式安装后,试验系统设置图3谱形,并均衡控制。随机振动控制在90%置信度下,每次测量取5个读数,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共测5次。分别计算每次测量的平均值。按式(7)分别计算每次加速度总方均根值的控制精度。其结果应符合本规程5.2.4的规定。G=201g-(dB)式中:A各次测量加速度总方均根值的平均值,m/s2;A-试验系统设置的加速度总方均根值,ms2o1.1.11 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控制准确度随机振动控制在90%置信度下,在图3谱形的平直段任取一频率值,采用动态信号分析仪测量该频率值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动态信号分析仪的分析频率上限设置为被检定系统的上限频率、海宁窗函数、平均次数设为120,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共测5次。分别计算每次测量的平均值,按式(8)分别计算每次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控制精度值。取最大值作为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控制精度。其结果应符合5.2.5的规定。CIClSASDCD=IolgL(dB)(8)式中:MASD各次测量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值的平均值S;sd试验系统设置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值1.1.12 峰(谷)值偏差按照7.4.3中的安装方式安装后,试验系统设置用户提供的典型时间历程曲线,并均衡控制。当被控制波形纳入容差带后,采用动态信号分析仪分别测量并记录各个波形。确定主要峰(谷)值,并计算峰(谷)值偏差,其结果应符合5.3.1的规定。7.4.13时间历程的面积误差按照7.4.3中的安装方式安装后,试验系统设置用户提供的典型时间历程曲线,并均衡控制。当被控制波形纳入容差带后,采用动态信号分析仪分别测量并记录各个波形。然后按照附录A公式计算时间历程的面积误差。其结果应符合5.3.2的规定。7.4.14工作台面漏磁试验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用特斯拉计测量距台面为安装螺孔的最大分布圆直径的1/4高度,且平行于台面的整个平面上的磁通密度。其结果应符合出厂的规定。1.1.15 试验系统加速度噪声将测量加速度计刚性连接在振动台台面中心,其输出通过适调放大器连接数字电压表。当试验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控制仪输出信号幅值为零,功率放大器增益调至最大,测量台面中心三个轴向的加速度有效值制,结果应符合出厂的规定。7.4.16工作时的最大噪声在工作频率范围内,以最大加速度幅值做扫频振动,选取距离台体边缘1.0m,离开地面高1.5m的不少于6个测量点,用声级计(A计权)测量振动台工作时的噪声,6点中的最大值为振动台最大工作噪声,其结果应符合出厂的规定。7.4.17激振力每个轴向的激振力分别进行检定。将特定的检验负载加安装在台面上,设置合适的振动频率和加速度,动态信号分析仪测量获得加速度大小。按公式(16)计算激振力(避开共振区),其结果应符合出厂的规定。Fmt=(ne+7it)Xa(16)式中:Fomt激振力,N;加单个轴向的运动部件等效质量,kg;"Zt负载的质量,kg;a各轴向的加速度值,ms2t>7.5 检定结果处理经检定符合本规程要求的试验系统,发给检定证书,检定证书内页格式见附录B;不符合本规程要求的试验系统,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注明不合格项目。检定结果通知书的内页格式见附录Co7.6 检定周期试验系统的检定周期为1年。附录A时间历程的面积误差计算波形再现试验的整个时间历程0,T的面积误差计算公式如下:_!oy(t)-ys(t)dtoysdt其中:y(t)试验系统每个轴向的时域信号;一一标准测振系统每个轴向的时域信号;附录B检定证书内页格式检定结果一、正弦振动(具备该功能/不具备该功能)1.频率示值误差轴:设定频率/Hz测量频率/Hz频率示值误差/%2.幅值示值误差一轴:设定幅值mm测量幅值mm幅值示值误差/%轴:设定幅值 mm/s测量幅值 mm/s幅值示值误差/%轴:设定幅值m/s,2测量幅值m/s*2幅值示值误差/%3.轴间相位差示值误差_轴和一轴之间:设定相位差O测量相位差O相位差示值误差O4.工作台面加速度波形失真度轴:频率/Hz加速度波形失真度/%备注5.扫频定振精度轴:dB(附图)二、随机振动(具备该功能/不具备该功能)1、随机加速度功率控制动态范围轴:dB(附图)2、加速度总均方根示值误差轴:%(附图)3、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示值误差轴:%(附图)4、加速度总均方根值控制准确度轴:dB(附图)5、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控制准确度轴:dB(频率范围:;附图)三、波形再现(该功能适用/该功能不适用)1、峰值偏差轴:%(附图)2、谷值偏差轴:%(附图)3、时间历程的面积误差轴:%(附图)四、其他(首次检定/维修后检定/后续检定不涉及)1、工作台面漏磁:mT2、试验系统加速度噪声:ms23、工作时的最大噪声:dB4、(一轴)激振力(正弦/随机):N(台体运动部件质量:kg,负载质量:kg)附录C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检定结果序号不合格项目实际检定结果附录D检定记录格式一、正弦振动(具备该功能/不具备该功能)L频率示值误差轴:设定频率/Hz测量频率/Hz频率示值误差/%2.幅值示值误差一轴:设定幅值mm测量幅值mm幅值示值误差/%设定幅值mm/s测量幅值mm/s幅值示值误差/%设定幅值m/s,2测量幅值ms'2幅值示值误差/%3.轴间相位差示值误差_轴和一轴之间:设定相位差O测量相位差O相位差示值误差O4.工作台面加速度波形失真度轴:频率/Hz加速度波形失真度/%备注5.扫频定振精度轴:dB(附图)二、随机振动(具备该功能/不具备该功能)1、随机加速度功率控制动态范围轴:dB(附图)2、加速度总均方根示值误差轴:%(附图)3、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示值误差轴:%(附图)4、加速度总均方根值控制准确度轴:dB(附图)5、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控制准确度轴:dB(频率范围:;附图)三、波形再现(该功能适用/该功能不适用)1、峰值偏差轴:%(附图)2、谷值偏差轴:%(附图)3、时间历程的面积误差轴:%(附图)四、其他(首次检定/维修后检定/后续检定不涉及)1工作台面漏磁:mT2、试验系统加速度噪声:ms23、工作时的最大噪声:dB4、(一轴)激振力(正弦/随机):N(台体运动部件质量:kg,负载质量:kg)

    注意事项

    本文(三轴向电动振动试验系统检定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