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省能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在2024年全省能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2023年,对我们XX能源人来说是极不平凡的改革年、创新年、服务年。面对“双碳”目标背景下前所未有的新能源发展浪潮,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全省能源领域政策体系,深挖能源资源潜力,拓展绿能消纳空间,在动力源和增长极上固本兴新,能源重点工程和试点创建工作取得新进展,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办成了许多过去难以做到的大事、难事、好事,充分展现了能源经济拉投资、促增长、稳预期的基础性作用,成绩来之不易。会前,XX省长对能源工作作出批示:“xx局在过去一年开拓创新,做了大量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今年要加强项目谋划、建设,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二今天的会议,是经省政府同意召开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总书记东北振兴重要讲话新要求为根本遵循,贯彻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总结2023年工作成就,正确认识和把握我省能源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研究部署2024年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明确方向、真抓实干、为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贡献能源力量。刚才,志新主任的讲话站位高远,指导性强,我们要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主要讲三个方面的意见。一、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2023年能源工作取得新的重要成效一年来,我们不断完善“111555”总体工作思路,统筹抓好新能源开发利用和传统能源基础保障,全省能源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能源产业加速转型升级,能源重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逐步形成了“新能源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新发展格局。(一)坚持稳中求进,实现了更有分量的发展。能源保障基础进一步夯实。2023年,全省全口径发电量完成l117.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2%;吉林省全社会用电量完成928.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2%;原油产量407.76万吨;天然气产量19.43亿立方米;原煤产量889.31万吨。能源装机结构更加清洁低碳,截至2023年底,全省发电装机容量4265.77万千瓦,同比增长5.86%,可再生能源装机2508.67万千瓦,占总发电装机比重58.81%,比上年同期提高2.11个百分点。总的看,全省清洁能源装机比重不断提高,生产生活各项用能需求得到保障。能源发展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出台加快吉林省新能源产业“绿电+消纳”试点创建实施方案(试行)关于促进吉林省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举措等,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实现先立后破”,创新性提出多种新能源发展模式,确定了我省每年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5001000万千瓦的目标。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新措施,已经成为指导我省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文件。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4月10日,在白城市成功举办2023年吉林省能源领域重点项目春季集中开工活动。大力推进以风能、太阳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开发利用陆上风光三峡”装机规模再创新高,累计新能源装机1727.68万千瓦。“山水蓄能三峡”有序开展,蛟河抽水蓄能电站已完成“两洞一路”(通风洞、交通洞、上下水库连接路)修建;敦化塔拉河站点完成核准,汪清前河站点完成可研审查,和龙卧龙湖、靖宇景山屯、敦化大沟河站点完成专题审查。“全域地热三峡”示范项目投运,大安大岗子镇中深层地热供暖示范项目已投入运行,供暖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运行效果良好,为后期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积累了成熟经验。“吉电入京”特高压通道项目正式纳入国家电力“十四五”规划输电通道重点工程提前储备项目,并列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绿电园区”项目稳步建设投产,其中通榆、双辽绿电园区项目已开展前期工作,白城绿电园区铅碳电池项目已投产。一年来,全省能源项目完成投资400.48亿元,超过本年度计划的9.73%o(二)坚持转型升级,实现了更有质量的发展。“氢动吉林”行动新引擎发力见效。去年5月,吉林省“氢动吉林”行动领导小组正式成立,标志着我省氢能产业发展跨入新阶段。新成立氢能产业处,成为全国首个政府部门氢能管理机构,同步成立吉林省氢能产业服务中心,进一步增强氢能产业服务能力。6月26日,深入推进“氢动吉林”行动工作会议成功召开,我局牵头建立了“氢动吉林”行动示范项目清单。在氢基绿色能源领域,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中能建松原绿色氢氨醇一体化两个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三一长岭、上海电气洸南、华电榆树等7个项目已下达新能源建设指标,正在加速落地。在氢能装备制造领域,国家电投长春中韩“可再生能源+PEM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二期被评为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电解槽项目开工建设。在氢能交通示范领域,白城市率先运行15辆氢能公交车示范,成为东北地区首个氢燃料电池公交线路投运的城市;中韩示范区氢能交通示范投入运营,一汽解放300辆氢能重卡发往北京、上海、山西等地交付使用;红旗全新混动专用氢能发动机样机成功试制下线。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韩示范区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一期基本建成,白城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成功制取“绿氢二同时,我省正积极推进“吉氢入海”工程,为绿氢、绿醇、绿氨、绿色航煤等氢基绿色能源产品开辟消纳输送通道。新型储能设施建设加速启动。印发吉林省新型储能建设实施方案(试行),举行了“寒冷地区首批集中共享储能示范项目开工仪式”,首批建设总规模30万千瓦/80万千瓦时,总投资27亿元,铅碳电池、全锐液流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示范项目落地白城、松原、长春地区,将为我省电力调峰、保供、消纳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坚强电网建设有序推进。推动“大电网”从“两横两纵”变为“四横四纵”主网架构,大幅提高“新旧互济”“东西互济”“省间互济”能力。白城昌盛(扩建)、甜水(扩建)、松原乾安(布苏)50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白城傅家、乐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取得核准;蛟河抽蓄配套500千伏变电站项目纳入国家电力“十四五”规划,全国新增4个,东北地区仅此1个。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条更加健全。目前,省内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项目共50个,27个项目已投产。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更加深入。2023年,完成煤电改造升级机组9台次,改造机组容量426万千瓦。其中节能降碳改造4台次,机组容量158万千瓦;灵活性改造5台次,机组容量268万千瓦。进一步助力全省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推动清洁低碳转型。(三)坚持兜底保障,实现了更有底气的发展。科学施策,确保电力平稳运行。高质量完成“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电力保供工作,成功抵御汛期“杜苏芮”“卡努”台风影响,以最短时间恢复省内受灾地区电力供应。针对年底极端寒潮天气,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有效应对“极寒无风”极端天气不利影响,全省未采取负荷侧管理措施,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肯定。加速织网,提升天然气保供能力。梅河口-桦甸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协调中石油通过“中俄东线”增供域外气源;中石油双坨子、中石化孤家子两座地下储气库实现应储尽储;长春市城市LNG应急调峰储配站具备储气能力;20232024年度,中石油、中石化供应我省天然气34.05亿立方米,较去年增长3%;中海油实现在我省供应零的突破。抓实抓细,确保煤炭有效供给。深挖细挖自产煤炭生产潜力,在核定能力范围内多出煤出好煤;指导市(州)督促煤矿建设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早投产达产;指导2023年省内自产煤炭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工作,超额完成国家分解我省400万吨电煤中长期合同任务量,确保足额履约。保障性电源建设稳步推进。我省煤电保供机组建设获得国家280万千瓦建设指标,已形成省内保供煤电机组建设指标分配方案,拟在松原前郭、白城跳北、四平双辽建设4台66万千瓦保供煤电机组。同时,推进调峰燃气机组建设,我省批复的4个调峰燃气电站,华能、吉电股份已取得项目核准,国能、大唐正在办理核准手续。能源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分解落实“三管三必须“实施细则涉及我局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加强电力行业安全指导监督,印发并实施吉林省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提升电力应急保障能力;全面完成油气长输管道占压专项排查清理工作“回头看”,能源领域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四)坚持普惠服务,实现了更有温度的发展。超前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3年12月底,全省累计建成充电桩8175个,其中换电站166座,换电站数量居全国第7位,东北地区第1位。按照胡玉亭省长批示要求,将“充电桩12万个(含私人桩),换电站200座”的总体目标进行了细化分解。加快推进新能源乡村振兴工程。由政府全资建设的松原宁江区和白城大安市新能源乡村振兴项目已取得收益成效,两地项目每年共计可获得净收益2300万元。同时,参照新能源乡村振兴模式,在实现全省9339个行政村全覆盖的基础上,追加216个边境村4.32万千瓦光伏建设指标,收益全部归村集体所有。助力优化全省营商环境。强化“用户思维”,减轻企业负担,完成的年度行政审批事项,均落实了“最多跑一次”的要求。(五)坚持改革创新,实现了更有活力的发展。积极开展电力市场交易。会同省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东北监管局制定2023年电力市场交易有关工作的通知,按照国家要求严格执行“基准价+上下浮动“市场化价格机制,通过节假日交易、源网荷储交易等多类型交易品种,不断满足市场主体需求。组织召开“全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服务吉林经济发展”绿电赋能生态强省建设示范推广会,带动省内企事业单位响应绿色用能,全年累计完成绿电交易电量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电力外送,全年外送电量216.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25%o延续自带负荷配套新能源消纳。截至目前,19个自带负荷项目中,中溢集团项目已实现部分并网、昊安新能源项目已开工建设;一汽弗迪、协联柠檬酸、一汽农安试车场、吉林化纤等4个项目已取得建设指标,正在办理前期手续,6个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企业节约用电成本约8.7亿元。持续深化。新能源发电项目市场化并网创新实行双轨制管理,下达19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指标支持重点地区招商引资。创新将“绿电+消纳”四种模式新能源建设指标分配权,以及增量配电网审批权下放至市(州)。(六)坚持党建引领,实现了更加规范的发展。主题教育活动成果得到检验。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通过举办“处级领导干部领学读书班”、组织党员干部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平路线、赴杨靖宇干部学院培训学习、举办庆祝建党102周年文艺汇演等活动让学习入脑、教育走心。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落实省直机关“四强党支部”创建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制度21项。巩固“基层建设年”成果,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双报到”“双百共建”活动,确定为民实事64项,认领“微心愿”265个,参加志愿服务251人次,继续与东光社区对接共建,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强化包保村责任落实,为麻线村协调资金250万元建设500千瓦光伏电站,为柳河西村协调资金150万元建设392千瓦光伏电站,每年可为两个村集体增加20万元收入。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推进。以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选优配强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局机关提拔副处级以上领导岗位6人,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机关处级领导干部平均年龄从50岁降至45岁,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健全完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公开招录、军转安置、基层遴选等方式大力拓宽优秀人才引进渠道,通过主题教育培训、“能源大讲堂”等方式,全面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全面从严治党见到实效。组织召开全局年度党风廉政工作会议,开展廉政约谈,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压实主体责任,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推进正风肃纪,常态化纠治“四风”新动向,从严从实加强自身建设,通过抓学习、抓活动、抓整治,政治生态持续向好。一年来,我们主动服务全省工作大局,全年接收省领导批示文件202件,连续两年超过200件,按期办结率100%;承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37件,回复满意率100%;完成能源“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成功举办世界寒地绿色能源发展论坛、全省新能源产业招商推介大会等重要活动。我们主动适应引领新型电力系统变革,紧紧围绕绿色发展谋篇布局,创新推出新能源产业发展若干举措,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长远性、系统性工作,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正在推进的五个千亿级投资工程一一陆上风光三峡、山水蓄能三峡、氢动吉林、吉电入京、绿能产业园区建设,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已逐渐显现。同志们!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省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进一步巩固提升,能源工作实现了以保供为主向“供应+产业”发展并重,加快能源生态建设的转变;实现了从电力供应链向产业链延伸,带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转变;实现了从新能源单体项目建设向关联产业耦合(氢基绿能化工产业蓬勃发展)的转变。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全省能源系统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的结果,同时离不开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省能源局,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二、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坚定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方向同志们,全球能源转型进入攻坚期,时代赋予了能源工作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一年来,我们见证了诸多重大事件,都与能源息息相关,地缘政治变化已经成为能源转型的鞭策。能源作为“双碳”目标的主战场,真正的挑战在后面。据权威机构测算,能源系统电气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源强度可以降低3.7%。未来几年,我们将要承担越来越多的任务,这是预判,也是现实,大家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胡玉亭省长指出“我们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行,无功就是过二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可以看出,2024年是全力拼经济的一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加快能源绿色转型;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吉林的优势在新能源二对标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我们能源工作者必须要有把握大局的高站位、有认识大局的宽视野、有服务大局的真本领。我们要锚定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做好能源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把握新特点新趋势,拿出新举措新办法,把必须坚持的原则坚持下去,把应当完善的措施完善起来,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到位,以更加务实的成效和崭新面貌,跑出我们这一届能源工作的最好成绩。“五大安全”责任之一要求我们以更高的标准抓好能源安全保供。经济恢复期也是能源需求旺盛时期,随着我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能源需求仍将保持增长,预计今年能源消费总量要高于“十四五”预期指标。现在看,关于总量保障,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和信心,但同时也要看到,关于峰谷调节,在迎风度冬(夏)方面,特别是极端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对未来能源保供提出了更高要求。去年,我省最大用电负荷1504万千瓦,同比增长11.74;天然气供应日最高峰值127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0.13%o面对自然灾害、不利天气等因素影响,省内重点能源企业讲政治顾大局,采取的应急举措及时有效、务实管用,经受住了压力测试,也得到了省领导充分肯定。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把好的做法继承和发扬下去,力争在省内范围打破能源供需紧平衡新周期,统筹推动“身边来”“远方来”“创新来”,加强能源供需分析预测,加快支撑性电源建设,挖掘保供“打补丁”潜力,以可靠能源供应确保可持续发展。“国之大者”使命之一要求我们以更坚定的步伐推动转型变革。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是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产业安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具体举措,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必须把握好的重要增长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将新能源产业列为我省“六新产业”之首。我们要围绕全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聚焦“四大集群”培育、“六新产业”发展和“四新设施”建设,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抢抓能源结构调整重要“窗口期”,深入实施“氢动吉林”“醇行天下”行动,培育壮大新能源装备、新能源化工产业,推动绿电变绿氢、绿氨、绿色甲醇、绿色航煤,切实打通新能源全产业链。要牢固树立“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统筹“开源引流,强基固本”,持续推动各项工作提速增效。“创新引领”动力之一要求我们以更大的力度打造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去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意见正式印发,文件明确提出“建立增量配电网常态化发展机制”“完善微电网、配电网等建设运营机制”。中央文件坚定了增量配电相关参与者的信心和决心、打消了各方关于改革持续性的顾虑。要辩证看待挑战和机遇,主动作为,自我加压,迎难而上。今年1月9日,在省政府指导下,我们组织召开了全省新能源产业“绿电+消纳”创建工作座谈推进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共识,切实打好政策组合拳,把关于促进吉林省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以10个绿能产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提前介入,全程服务,加大力度,精准招商,高标准引入项目、打造园区,形成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三、抓好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2024年全省能源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绿色为发展底色,进一步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加快建设西部“陆上风光三峡”、东部“山水蓄能三峡”,实施“氢动吉林”“醇行天下”行动,加速推进绿能产业园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发展新能源装备、新能源化工,实现绿电、绿氢、绿氨、绿醇一体化全链条发展。加快构建具有“三新一强”特征的吉林新型能源体系。第一,要聚焦产业谋划,扩大能源领域固定资产投资2024年,是我省能源产业特别是新能源产业发展关键的一年,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适应转型升级需要,加强煤、电、油、气、新、氢等能源项目谋划。按照每年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500IoOO万千瓦的目标,通过更多的优质新能源项目提升省内工业企业绿电消费比例,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促进产业提速升级。2024年能源工作,基础在产业,重点在项目,关键在园区,落点在县(市)。要按照景俊海书记“与时俱进抓项目、促投资、早见效”最新批示要求,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尽可能多的实物工作量。省能源局要协调相关部门及时出台或修订对气电、煤电、园区用地调规和建设资金等政策,强化对重大项目政策支持、要素保障和管理服务。同时协调相关部门和省电力公司及时跟进,加快制定有利于项目落地的配套政策措施。地方政府要压实地方发展主体责任,明确发展任务,细化园区建设方案,严格把握项目管理第一道关口。加快承接载体建设,抓紧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七通一平”、服务保障等方面工作,保障负荷侧产业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确保发电侧新能源项目能够按计划建设。第二,要聚焦“质、量”双增,加快十大工程项目建设一是打造绿能产业示范园区。按照“增量配电网+大规模清洁能源+灵活性支撑电源”模式,在辽源、通榆、洸北、农安、松原等地打造5个千万千瓦级增量配电网产业园区。基于园区内负荷用能水平和负荷特性,合理配置风光发电项目、独立储能和分布式电源等新能源项目,产业园区内就近接入风光发电项目,新能源所发电量全部自发自用,就地在增量配电网区域内消纳。按照“新能源直供+氢基绿能综合利用”模式,在松原、长岭、大安、洗南、梨树等地打造5个投资百亿级氢基绿能产业园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吸引更多上下游产业集聚,逐步辐射氢能“制、储、输、用、研及装备制造”全产业链条。同步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打造市(州)级园区,上下联动,加速形成吉林特色新能源产业集群。二是全力推进“陆上风光三峡”工程。扩大各类新能源项目储备,预计新能源项目投资超过270亿元。拓展“绿电+消纳”四种创新模式应用范围,在经济性、安全性和可行性研究基础上,推广多负荷模式、少量余电上网模式项目建设,推动华能、国能自带负荷项目等“绿电+消纳”重点项目早日建成投产。三是有序推进“山水蓄能三峡”工程。充分发挥我省东部抽水蓄能基地调节电网峰谷差、稳定运行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在建项目建设,确保蛟河抽水蓄能项目按期投产;指导纳规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做好项目三大专题审查、可研编制、项目核准等工作;指导市(州)做好储备项目保护工作,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力争更多储备项目纳规。四是深入开展“氢动吉林”“醇行天下”行动。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结合氢能产业“一区、两轴、四基地”规划布局,推动氢能应用在交通领域率先行动;加速布局“绿氢、绿醇、绿氨、绿色航煤”全产业链条,实现氢能应用在工业领域重点突破;发挥氢能大规模、长周期储能优势,实现氢电协同,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新能源直供模式、孤网运行模式的氢基绿能项目建设;推进“吉氢入海”工程,加紧论证通道方案,确定受端用户,签订受送协议。五是推进高比例新能源外送通道建设。会同相关研究机构完成东北松辽清洁能源基地外送华北输电通道研究报告,尽快启动“吉电入京”外送通道预可研编制,研究配套电源组织方案,推动配套煤电(燃机)、储能等配套电源建设,确定开发主体、建设时序等,促进源网协调、送受协调,推动新能源基地、支撑性电源和输电通道“三位一体”建设。六是完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聚焦省内风电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打造本地生产重要零部件,本地掌握发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的全链条生态。聚焦光伏电池、组件等光伏发电产业链终端产品,打造以N型等前沿晶硅电池技术为主的特色专精链条。推动退役风电机组、光伏组件回收处理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融合,实现风电、光伏发电装备制造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绿色闭环发展。七是推动省内大电网建设工程。加快完善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以傅家、乐胜500千伏变电站为主的各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积极开展吉西基地、中车长岭、油田昂格等松辽清洁能源基地220千伏送出工程建设;超前谋划福祉、锦绣、柳亭等220千伏输变电工程论证及前期工作。坚持电网规划“电等发展”理念,持续加大电网投入,早日建成“四横四纵、东西互济”新型主网架,更好满足我省新能源接入需求。八是抓好支撑性电源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支撑性火电机组(4台共264万千瓦)前期工作,力争全部开工建设;完善燃机项目上网电价、容量电价、调峰补偿电价,推进燃气调峰机组(4台共332万千瓦)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存量煤电由电量型、主体性电源逐步向调节型、基础性电源转变,今年计划推动180万千瓦煤电项目实施灵活性改造,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消纳空间。九是加快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以高速公路沿线、农村乡镇地区、城市居民社区等区域为重点,加快推进全省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24年底全省充换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超过6万台。按照建成充电桩(含私人桩)12万个以上,换电站200座以上的总体建设目标,及时调度建设数据,会同相关部门合力解决难题。严格落实奖补政策,开展年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省级财政补贴申报及评审工作,会同省财政厅、省工信厅完善奖补政策,激发社会资本投资充换电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和持续性。十是确保新能源乡村振兴工作任务按期完成。今年要确保新能源乡村振兴工程全部建成并网。要开展实地调研,核查已建成项目收益分配、未投产项目投资承诺等情况,督促地方加强监管,确保村集体及时获得收益、收益达到预期。第三,要聚焦能源安全,统筹抓好能源保供和安全生产一是自产煤炭供给方面。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对煤矿建设项目的各项规定,将环评批复作为煤矿项目开工备案重要内容要件,大力推进煤炭资源绿色开发,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推动生产煤矿增产、稳产,督导煤矿建设项目加快建设、联合试运转、竣工投产进程,在加强省内自产煤炭产量数据调度统计的同时,组织督导省内在产煤矿按时足额履约电煤中长期合同。二是油气供应保障方面。支持中石油、中石化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努力增储稳产,全力推进虎林一长春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域外气源,大力扩展天然气上游供应商,借助我省油气网融入全国一张网契机,多渠道补充气源增量;督促气源企业按期签订全省天然气供用气合同,确保天然气供需平衡;着力提升天然气地方政府储备能力,鼓励地方政府采取新建储气设施(自建、合建)、向上游企业或其他企业购买或租赁储气能力等方式落实地方政府5天储气责任,提高储气库富余库存,确保完成全部任务目标。三是电力供应保障方面。持续开展“三侧发力”保电力供应,组织省电力保供监督中心常态化开展发电企业现场督查检查,严控机组非停率和出力受阻率,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加强极端气象条件下供电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加强电力负荷侧管理,协调电网企业滚动开展电力电量平衡分析,按照电力需求响应实施方案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市场主体参与电力需求响应,在用户间建立可行度较高的错避峰用电秩序。四是能源安全生产方面。按照“三管三必须”的要求,指导各地行业管理部门落实属地监管责任,督促企业压实主体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以查短板、找漏洞、除隐患的工作原则,直插一线、直下基层,深入开展安全检查,确保能源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第四,要聚焦改革创新,不断提高能源普惠服务水平一是持续做好电力市场化交易。会同省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东北监管局修订完善2024年度电力市场交易方案;组织省电力交易中心做好市场主体年度交易合同分解和执行,持续开展省内绿电交易工作;推进现货规则编制和技术支持系统建设,加快推进调度现货技术支持系统建设,完善改造电力交易平台,开展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二是积极推进大型储能电站建设工程。加快首批30万千瓦/80万千瓦时集中共享储能示范项目建设,力争年底前部分投产。要会同相关地方政府,提供更便捷、快速服务,指导相关新能源发电企业,及时与储能项目业主签订租赁合同,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实施。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储能设施,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商业运营模式。三是以“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放管结合,要做好“绿电+消纳”项目指标分配权下放试行期间的管理服务,做到全过程跟踪、全流程指导、全环节研判,对各地在项目审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指导。要按时梳理指标批复情况,跟进项目建设进度,综合评估各地指标分配权承接和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形成相关意见上报省政府。四是统筹抓好各项惠民实事。做好新能源乡村振兴联系点包保帮扶工作,持续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地热能开发利用分析论证,组织开展我省“全域地热三峡”规划研究,总结评估大岗子镇中深层地热供暖示范项目运行情况,探索可推广复制的路径模式,组织推进第二批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五是为省内能源科技创新提供支持。持续关注国内国际能源领域前沿科技和政策支持,鼓励引导省内科研院所和企业进行能源科技创新,积极向国家推荐我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专精特新”及各类节能、绿色、低碳等试点项目,推广应用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协助项目单位、企业吸引更多人才、资金,将项目和产品推向市场。第五,要聚焦党建引领,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是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课主课,融合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确保党的政治建设各项要求得到严格执行。压实压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扛责任、敢担当,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政治责任,管好各类意识形态阵地,为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二是锻造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要紧跟省委省政府工作节奏,适应工作要求,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要聚焦“堪当重任”、事业为上、人岗相适,确保选贤任能,在狠抓落实中检验干部;在强化学习中检验干部;在勤廉自律中检验干部。三是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要进一步完善从严管理监督制度体系,配合驻委纪检监察组,做实做细干部日常监督。当前,正值迎峰度冬关键时期,能源保供责任重大。大家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风险意识,压实工作责任,扎实做好安全生产供应保障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祥和过年。同志们,我们要把省领导的关怀,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坚定信心、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以抓项目促投资之“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之“好”,以跑出项目建设的“加速度”,撑起能源转型的“硬脊梁”,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吉林篇章的“能源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