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考研超全版笔记).docx
新闻学概论笔记绪论 1新闻学:定义、中心议题、研究内容 2新闻学和新闻工作:新闻工作极其相关涉及内容 3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开展新闻学、党报理论 4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一、名词解释:1、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窕对象。它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开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根本要求。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重点是新闻事业的开展的历史)、新闻业务。2、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世界的诸条件对人类社会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3、新闻主导理论:是各国新闻立法、制定新闻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影响新闻人观念的一个决定理论主张。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有四种: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开展新闻学、党报理论。二、简答1、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第一、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而新闻工作却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第二、新闻语言要求准确、简洁,让人一看(听)就懂;新闻工作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是新闻工作最重要的素质。2、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内涵和原那么是什么?第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却盛行于北美尤其美国。其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第二、其主要观点是: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预。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干预、收买或控制报刊,唯一职责是采取措施来保护新闻自由。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或第四种权利。3) ”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让人民群众、让各党派都利用报纸充分地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4)对事实的信念。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第三、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表达。支配着西方报刊的不是理想的理性至上,而是利润至上、金钱至上。3、社会责任论报刊理论的内涵和评价(注意自由注意报刊理论开展到社会责任论的过程和新的特点).第一、20世纪40年代由一批美国学者正式构建,50年代为西方所接受。其根底仍然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第二、"报刊自由委员会"(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五项根本要求:IJ新闻必须真实、全面;新闻报道必须理智;新闻报道要作出符合真实的解释。2)新闻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报刊应负责起社会成员之间交流思想观点的责任。3)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对各个集体给予正确描述。防止因误解而引起冲突。4)报刊要澄清和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群众传播媒介必须承当起教育和宣传的职责。5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这是对新闻时间性的要求。第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报刊不能真正实行自律,公众对报刊的不负责任而又无能为力,社会责任论者只能求助于政府来管束和制约新闻媒介。社会责任论的提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西方新闻媒介和公众、政府之间的矛盾,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新闻媒介和社会群众的对立。4、开展新闻学(开展传播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和特征,本理论认为新闻媒介有那些功能?第一、核心内容:国家的开展尤其是经济的开展是一切开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效劳、促进国家开展尤其是经济的开展。第二、特征:程度不一地和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十分重视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和教育功能。第二、守望:就是传播国内外重大信息,改变闭目塞听的落后观念,尤其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国家开展工程,使传统的人民把眼光放在将来以及现在的生活状态。整合:就是缓和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利益冲突,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教育:强调教育群众遵纪守法,竭力促进人的现代化,推广新技术。5、学习新闻学理论的意义IJ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地从事创造性的工作。2)指导新闻事业不断进行正确的改革。3)指导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外新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4)指导我们正确地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第一章新闻活动 1、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新闻事业(群众传媒)、广义新闻活动 2、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村图开展的需要:新闻活动的历史、封建社会新闻活动开展的背景和原因 3、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群众传播、群体传播一、名词解释1、群众传播媒介群众传媒):新闻事业的开展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报纸、播送、电视,在新闻学上总称新闻事业,在传播学上称为群众传播媒介(简称群众传媒)或新闻媒介。2、广义新闻活动:新闻活动不限于和群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二、问答题1、原始社会新闻活动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第一、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他们必须随时随地了解外界的变化,并且相互传递情况,以便商量对策,协调一致,采取行动。在原始社会新闻活动纯粹效劳于人类的生存斗争。第二、社会新闻活动的产生是人类求生存图开展的需要。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人类的社会性的生产和社会性的生活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2、奴隶社会新闻活动进一步开展的历史背景:第一、奴隶社会不但要了解社会变动还要了解各种各样社会关系的变动。第二、历史背景:I)产生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出现了国家统治机器:2)出现了社会分工;3)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开展。3、封建社会新闻活动得到进一步开展的历史背景,它与原始社会新闻活动相比有那些相同点和开展?第一、社会背景及原因:社会关系进一步复杂化,彼此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1)国家的形式更加完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其稳固需要与灵敏的情况反映相联系。2)农民起义不断,双方都褥要了解对方的情况,内部也需要大量新闻传递工作,以便协调一致。3)封建社会的农民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和自主权,需要了解一定的情况来维持自身生活和生产。4)地主阶级除了用武装来统治,同时通过思想来麻醉农民,新闻成其宣传德威的工具手段。5社会分工比过去更加明确,尤其是城镇的出现,为新闻的开展提供了地域根底。第二、与原始社会新闻相比的相同点:IJ无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都必须要一定的新闻才能生存下去。从事新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2)驱使人们不由自主地从事新闻活动的原因:人类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客观世界的永恒变动。第三、开展:1)新闻活动的规模越离开越大,并且在封建社会有一大批专门从事新闻活动的脱产专职人员。2)新闻的内容大大丰富、复杂多。除了自然变动、部落战争,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3)传递新闻的手段多样了:符号、信号(原始手写文字(奴隶印刷品(封建)4、新闻活动与生产力开展之间的关系:第一、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第二、社会条件的改变,引起人类社会交往密切程度的提高,整个社会各个阶层对新闻普求量增加,促进新闻活动规模和内容的增加、扩大,以及新闻传递手段的创新。第三、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直接决定了新闻活动的规模、方式和内容。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又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5、新闻活动的渠道有那些?各自采用方式、特点、优点和缺点是什么?第一、亲身传播:1)采用的方法:言语传播(面对面交谈、远距离会谈);文字传播(私人信件、电报、邮件和短信);体态语言传播(手势、眼神、表情);信号传播(暗记、旗号等)2)特点: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3)优点: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强、反响快、互动快,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4)缺点: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第二、群众传播:1)方式:报纸、播送、电视、杂志、书籍、电影(中国只包括前三种现在再加上网络媒体2)特点: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所以是一种无定向传播。3)优点: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保真度好。4)缺点:反响很慢,互动性差第三、群体传播:1)方式:集会、发布会、讲座、报告会、讨论会2)特点:既属于无定向传播又属定向,长处和缺乏节余二者之间。第二章新闻 1、新闻的根本特点:真实、新鲜、及其延伸而来的对相关概念的要求 2、两种新闻定义:报道、分析、判断 3、新闻的根源:根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新闻的主要功能、新闻来源 4、新闻要素:五要素、五要素作用 5、新闻类别:按内容、地点、时间性、与读者关系分一、名词解释:1、新闻:存在着并行不悖的两种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新闻是报道,表达出新闻的形式;新闻是信息,表达出新闻的实质。这两个定义对于新闻互为表里,在不同场合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功能。2、报道:是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论述。是指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有根有据。分析:是建立在事实根底上的,是对事实发生的原因、意义、影响所做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开展趋势、结果所做的预测。其前提是掌握全面的事实,议决和结果都必须是事实。判断:是对某一件事情的利与弊,是与非、对与错,得与失、善与恶,荣与辱所做的结论。这种结论有强烈的主观主义倾向,有鲜明的价值取向。新闻应尽可能地多向人们提供可以查证的事实,不妨做些分析,但尽可能防止下结论,不要以判断代替事实。3、新闻根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4、新闻最主要的功能:反映世界的最新变动(变动产生新闻,变动是新闻之母),记者应从事物的变动去着手寻找新闻,这是新闻记者应具有的"新闻敏感";要从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研究它的影响、意义,追究出更大的事件。5、突发性新闻:是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延缓性新闻:是对逐步发生变化的事情的报道6、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它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尽可能地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性的新闻。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多数属于延缓性新闻,无时间的紧迫性。软新闻很讲究写作技巧,需用生动活泼的文笔来写,写出情趣来,即“散文笔法”二、问答:1、新闻的根本特点是什么,它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那些方面?第一、新闻最根本的特点是真实和新鲜,由此而延伸出新闻报道上迅速及时的要求。这也是新闻最根本最核心的规律。第二、现代社会,新闻真实、迅速的要求决定了新闻工作的方向,塑造了新闻媒介以及新闻工作者的品格,决定了媒介的形式和技术的采用。第三、人类传播工具的选择和开展,根本上也是由新闻特性所决定的。人类传播工具经历了:口头新闻一书信新闻一新闻书一新闻周刊一日报一电台一电视台一互联网人体器官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第四、真实和迅速的要求还决定了对新闻工作者素质的根本要求:首先必须老实、公正和严谨,其次必须有敏锐的反响和判断能力。2、什么是新闻要素,明确新闻要索对新闻工作有什么作用?(一)新闻要素是新闻构成的必须材料:WhO,what,when,where,why.(二)明确新闻五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三大作用:第一个作用是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地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以保证新闻来源不失实。第二个作用是有助于记者迅速地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第三个作用是有助于明了新闻题材的要义。3、新闻类别:按新闻内容分:政法新闻、经济新闻(工交新闻、财经新闻)、体育新闻、文教卫新闻、社会新闻按新闻发生地点分: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按新闻时间性分:突发性新闻、延缓性新闻按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硬新闻、软新闻第三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1、新闻与信息:信息的定义、特点,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 2、新闻与宣传:宣传的定义,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决动宣传效应的因素 3、新闻与舆论:舆论的定义、特点,舆论的社会功能,新闻媒介与舆论的关系一、释义:1、信息:广义信息是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一般信息是指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只强调对象与人的作用与联系。狭义信息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即排除所有其他可能性,只取其中一个的可能性。(在新闻学里主要指狭义这一定义)2、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根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3、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根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二、简答1、信息的根本特点和一般特点是什么。第一、信息最根本的特点:信息必然包含着新的情况,新的知识,新的内容。第二、信息的一般特点:I)共享性或称使用不灭性。正是信息的共享性才使得信息得以传播.2)扩缩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压缩也可以扩展。3)组合性。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信息的有机组合,可以产生出新的信息来。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这是信息和物质的又一显著区别。5相对性。信息的相对性是和人们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性注意密切相关的;所注意到的信息又和接受者的内在需求相关。2、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是什么。第一、在观念上必须明确: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新闻媒介以向社会提供广泛而及时的信息作为其生存的前提,一切宣传都必须建立在信息的根底上。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第二、在新闻工作业务上也表达出新的要求和特色:IJ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分阶段的连续报道。”事前有预测报道,事件发生时有动态报道和追踪报道,事后有反响总结报道"2)加强深度报道。是依据信息可以扩缩的特点,对信息进行深加工。3)加强新闻综合评述。这是信息的组合性特点在新闻报道中的具体运用。4)加强全方位报道。这是运用信息使用的多角度特点,对新闻作多侧面、多角度的报道。3、宣传与新闻的区别与联系第一、新闻与宣传的根本区别: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第二、具体区别:1)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者自身的生存、开展的需要去追逐受众;新闻的出发点是受众出于自身的生存、开展需要而追逐信息。宣传追逐受众,受众追逐信息。2)归宿点不同:宣传者传播观念的目的是要人们理解它、接受它、支持它。宣传者在宣传之前,有自己的主观意图,通过宣传,力图影响人们的思想,让受众自觉自愿地按照宣传者的意图去行动;新闻发布者除了以新闻谋利外,对新闻本身,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新闻接受者自己去分析、判断,作出决策。3)传播的方式不同:新闻(信息)的传播是一次性的,第二次、第三次就不能再称为新闻(信息)。宣传却需要经常重复,以加深人们的印象,利于人们的了解和理解,并往往用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形式反复宣传同一种观念。4)传播的要求不同:信息沟通要求定量的准确(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观点要求正确、鲜明;材料要真实、典型。第三、二者的复杂联系:尽管二者从动议、特点、只能上均有原那么性的区别,但又出现一定的特殊复合现象。媒介的所有者(私人、集团、政党、阶级)或新闻工作者自身处于某种目的,自觉不自觉地利用新闻报道宣传一定的思想、观念,表达自己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和评价。4、决定宣传效应的因素:第一、宣传的目标都是为了到达预定的宣传目标,即争取良好的宣传效益。宣传作为一个传播过程,其影响因素为:WhO(宣传者)、Whom(被宣传者)、Whay(内容)、Where(场合)、When(时机)、Why(动机)、how(宣传方法)。第二、1宣传者:不但是宣传活动的组织者,是一切宣传的信源,而且宣传者的自身形象是决定宣传成败的重要因索,在有些情况下,是决定性因素。信任度和宣传效益成正比。2)宣传对象:其既是宣传效果的承当者,也是宣传效果的最后鉴定者。魔弹论")3)宣传内容:在宣传效益中,起最后决定性作用的是宣传内容。4)宣传场合:分封闭环境和开放环境。在封闭的环境下信息渠道单一,外界的干扰小,宣传容易取得预期效果。开放环境下,信息渠道多样,各种竞争性或敌对性的信息、观点都设法争取受众,宣传要取得预期效果就困难。善于组织和选择局的宣传场合是取得预期效益的重要一环。5宣传时机:宣传需要针对各个个体在不同时机的不同心理状态,才取得预期效益。6)宣传动机:宣传的动机不同,宣传的效益也必然不同。宣传的目的要十清楚确。7)宣传方法:宣传者要到达效果必须得当地运用一定的宣传手段、技巧和媒介途径。5、舆论的本质和特点:(一)本质: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根底,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二)特点:公共性。具体表达为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公开性。舆论对社会生活现实直接或间接干预,都是在社会公共领域发挥作用。急迫性。舆论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舆论的急迫性广泛性,舆论的广泛性是指舆论存在范围的广泛性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4)评价性。它是一种意见,是对事物作出的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6、舆论的社会功能和主要目的。第一、社会功能:以公开表达的集合式的公众意见直接或间接干预社会生活,这走由其"民意表达和民众力量的显示”的本质特性所规定的。第二、目的: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第三、主要功能: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效劳于即定的公众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是社会控制的有力形式之一7、舆论控制作用的表现:第一、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舆论针对公共事务,作为最大公共权利的国家权利成为监督和制约的最主要对象,其表达在对国家和政府决策过程、决策施行结果和相关决策执行人物上。第二、对公众行为的鼓舞或约束。鼓舞公众成员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的行为发生;鼓舞公众成员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约束和制止公众成员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此外,舆论还常常在社会改革和革命中担当启蒙思想、争取群众的先导作用。8、舆论的两面性及其衡,标准:第一、舆论虽然是公众集中意识倾向的表达,但由于公众认识水平等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外在客观条件的制约,这种集中意志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第二、舆论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其重用是正负双向的,它的质量存在上下之分,好坏之别。第三、衡量舆论的标准是舆论作用于社会实践的后果,包括直接与间接、长期与短期的结果等。9、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之间的关系。第一、反映并代表舆论。I)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而公开表达又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所以舆论的形成始终到少不了新闻媒介这条最公开的渠道。2)新闻媒介为舆论起到了最经常的承载作用,使得媒体从最单纯的表达渠道"晋升”到公众代言人的位置,即"拟态公众"。3)新闻媒介在舆论领域同时扮演了公众论坛和公众代言人的角色。它既是舆论的载体,又是舆论主体(公众)的影子。第二、引发舆论。1)舆论要形成,必须要有意见就指向特定公共事务,而人们对这一事务重要信息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媒体。公众对于外界信息重要程度的判定也主要依据新闻媒介判定的顺序。2)新闻媒介设置的议题常常衍生为舆论的源头,即公众关注的公共问题(事务)。这是媒体长期潜在地影响、作用舆论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第二、引导舆论:1)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信息是舆论及公众意识形成的根底,公众形成意见态度过程中实际已受到媒介信息环境的制约,这种信息钳制式地作着引导。2)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新闻媒介通过报道中隐含的意见倾向报道,或通过直接的评论,表达观点立场,引导舆论。而面向群众的传播媒介很容易使自己的观点立场成为“主流意见"(优势意见),从而使公众视其为多住意见而遵从和符合,往往这也是媒体有意识地控制和引导过程。(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这是其强大影响力最明显的表现。总之,新闻媒介确实与舆论密切相关。它反映、代表舆论,引发舆论,必要时主动引导舆论的方向。第四章新闻事业的产生 1、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口头、信号、书信、印刷、其他(露布、牌报、揭贴等) 2、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山品经济的产物:报纸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3、报纸、播送、电视的产生:报纸产生的三个阶段、播送产生的历程、电视的几种制式 4、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特殊性:邸报的内容、作用和对象,近代中国报纸的产生。1、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及新闻传播工具的演变:(古代社会新闻年传播开展缓慢,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条件)第一、新闻传播工具的演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类文明的开展。原始社会主要以嘴巴作为传递工具;到了奴隶社会,已经形成了口头、文字、信号三者并存的新闻传播媒介。同时新闻活动要依赖于交通、通讯工具和其他的物质手段。第二、主要有以下几种传播方式:IJ口头新闻。特点:简便、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缺点:新闻保真性差、传递速度慢、覆盖面窄。2)信号媒介。最大的好处是迅速,但传递复杂的信号比拟困难,一般只用来传递简单的信息。3)书信媒介:远距离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4)印刷媒介:古代主要指邸报:5其他传播方法:露布;牌报、旗报;悬书、揭贴2、古代新闻活动共同点:第一、古代社会始终没有停止过新闻活动,但没有产生过以收集和公开向社会发布新闻为职业的机构,所以古代只有新闻活动,没有新闻事业。第二、古代社会的新闻活动规模小,新闻根本上是定向传播,及传播有明确的、具体的对象,而根本上没有无定向的群众传播。第三、统治阶级内部的新闻活动在规模上大大超过被统治阶级。3、西方报纸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第一、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产生出最早的新闻事业。第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开展使社会规模、社会变动、社会生产分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在激增,需要信息的人在激增。而古代社会狭小的新闻活动不能适应新变化和新要求。第三、资本注意商品经济不但使新闻事业的产生有了社会必要,而且为新闻事业的产生准备了物质手段。1)大工业生产的开展客观上需要各类知识人才,并促进了各类学校的兴办,为报纸创造了读者群。2)资产阶级创造了大量巨大城市,便利了新闻采集和报刊发行发行。报纸是城市的产物。3)交通通讯的迅速开展保证了新闻采集、发布的迅速及时。4)印刷纸张等工业的日趋开展,保证了报刊的物质帘求。5资本原始积累增加了资本集中速度,使资本家有可能合办和独办报纸,并刊登大量广告,使报纸成为有利可图企业。第四、报纸的出现是历史开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它发物于封建社会末期并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扼杀或控制,但最终伴随着资本主义上平经济的开展,报纸最终成长开展起来。4、报纸、播送、电视的概念报纸:以刊登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向群众发行的印刷品。播送(播送电台):以无限电波(或导线所传递的声音为媒介的群众传播工具。电视:以无线电波(或导线)所传送的声音和图象为媒介的群众传播媒体。5、报纸产生开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手抄新闻的出现和盛行时期。14-15世纪在意大利威尼斯兴起,很快流行到欧洲各地;17世纪初到达高潮,17世纪末逐渐消亡。第二阶段:新闻书的出现。德国法兰克福最早出现新闻书,1588年奥地利人艾肯氏印刷新闻书每年两册,1620年荷兰人在阿姆斯特朗开始印刷新闻书。特点是不定期,间隔时间长,新闻缓慢,无固定订户。第二阶段:周报(周刊)、日报的勃兴。1609年德国奥格斯堡德国观察周刊、1616年法兰克福邮报、1626马德堡新闻;17世纪上半叶欧洲各国几乎都有了周刊,1631年法国公报、1641年英国国内纪闻等;日报:1663年德国莱比锡莱比锡新闻、1665.11.16英国牛津公报(单页双面印)、1702年伦敦英国每日新闻(四开单张双面印)。周刊和日报的产生,因其整个过程工艺技术要求的复杂性,使报纸正式成为了资本主义企业,并产生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新闻事业。6、播送电台的开展。1895年,意大利马可尼和俄国波波夫同时创造无线电波。1899.3.28,马可尼成功地发了第一封电报(英国至法国)1906.12.25,范斯顿的马萨诸塞实验电台首次播送,从播送工程技术标准上看,播送从此诞生。它最早是娱乐工具。1920.8.31,美国底特律8M实验台播送了密执安州长初步获胜的新闻。(最早的播送新闻)1920.10.27,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正式成立,具有合法经营权的第一家电台。它的播音标志着播送事业的正式诞生。1923.1.24美在华第一个电台正式开播,呼号为ECO,是中国第一家播送电台。1940.12.30,延安新华播送电台开播,呼号XNCR。中共穿班的第一个播送电台。7、电视的开展。1930年,英国播送公司与贝尔德合作,成功开发了电视图象及传送。1940年,美国试制趁工彩电:1953年NTSC制式标准;1954年美国开播彩电节目。三种制式:美国NTSC,德国PAL,法国SECAM.中国1958.5.1成立电视台,1973年开办彩电业务,中国采用的是PAL制式。8、网络新闻的开展:第一个阶段是拷贝阶段;第二阶段是加工整合阶段;第三个阶段是独家原创阶段9 .网路新闻根本长处:传播上的快捷和时间上的自由性;传播的全球性和空间上的无限性;传播的多样性和沟通的交互性10 .网络新闻开展的制约因素:首先是权威性和可信度;其次是数量与质量;再次是原创性和严肃性11 .媒体融合的影响:媒体融合带来了媒体结构的转变;媒体融合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新闻教育带来新的课题媒体融合将对整个新闻产业链产生深刻的影响12 .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情况:第一、邸报。IJ称呼:条报、条陈、除目、报状、状;邸抄、朝报、进奏院状报。2)内容:圣渝,法令,奏折3)特点:不由朝廷统一公布:内容不相同;无固定发布日期;无自己采写的新闻言论。4)作用:宣传君恩:宣扬君臣之道;宣布君令;封锁不利消息;通信息。5定性:并非近代报纸的始祖,而是政府公报的始祖。第二、近代中午内报纸的产生,第一批近代中文报纸是19世纪初由英国传教士创办:察世俗每月纪统传18151821特选撮要每月纪统传18331838东西洋烤每月纪统传18331837第五章新闻事业的开展及其根本规律本章重点:1618世纪是新闻事业产生和初步开展时期。新闻事业开展根本规律1、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世界各国新闻体制差异很大,都是从各国国情出发,由它们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的,也受文化传统影响。2、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开展水平一新闻事业随生产力水平开展而开展,生产力水平的上下直接影响新闻事业的开展速度和规模大小。这是新闻事业开展的一条客观规律3、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报纸、播送、电视同时存在,同时开展,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无法互相取代。4、受众的多元需要促使媒体多样化随着社会的开展,读者群不断扩大,读者的信息需求也越来越多样。这促进了报纸的多样化开展。不断适应读者需要,这是报纸开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条规律。5、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随着新闻事业的开展,新闻体裁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山少到多、由模仿到独立的开展过程。6、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开展。规律一: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考查点:新闻体制定义、新闻媒介所有制形式、从国家制度看新闻媒介特点新闻体制指的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国家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新闻体制集中表现为媒体的所有制问题。新闻媒介所有制有三种:1)私营媒介:完全由私人独资或集股兴办。西方报纸根本上都是私营媒介,以美国为代表。特点:董事会为实际上的最高决策机构;依托财团;以盈利为目的;广告是主要收入来源;迎合受众;监督政府有一定力度。2)公营媒介:绝大多数国家都有公营电台、电视台,还没有公营报纸,以BBe为代表。特点: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不受政府控制;半官方机构;以视听费为主要收入来源;强调对公众负责;不播广告。3)国营媒介: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局部兴旺国家为此种体制,以意大利国家电视台为代表。特点:完全依赖政府:政府宣传机构;节目严肃但呆板。从国家制度上看:1)以中国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新闻媒介特点:新闻媒介国家所有;新闻媒介以有利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最高宗旨;新闻媒介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党和国家从多方面支持、扶植新闻媒介。2)西方兴旺国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新闻媒介特点:政府没有直接控制媒介;除美国以私营独占媒体外,其他兴旺国家都存在存在公营、私营并存的格局。私营比例在上升:报纸杂志无需登记,可以自由创办。电台、电视台的创办需经严格审查。3)其他开展中国家新闻体制比拟复杂,特点是:多种所有制并存;新闻媒介大多有政府或政党背景;新闻媒介支持国家开展。规律二: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开展水平新闻事业随生产力水平开展而开展,生产力水平上下直接影响新闻事业的开展速度和规模大小。从当今世界来看,兴旺国家有兴旺和较为兴旺的媒介,第三世界国家的媒介整体较为落后。直接的因果关系表现在四个方面: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经济规模扩大,刺激了信息需求;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受教育面扩大,读者群扩大:生产力水平提高,广告越来越多,媒介易于生存和开展;生产力水平提高,科学技术进步惊人,新闻手段日益现代化。规律三: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考查点:三种传播工具特点1、报纸特点:一下功夫开掘新闻事件的内在本质长处:1)记录性好,便于读者反复阅读,深入研究,并可作为资料长期保存;2)选择性强,读者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和自由挑选内容来读;3)材料运用自如,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便于深度报道;缺点:1)制作程序多而繁杂,故而新闻时效差;2)阅读报纸受文化水平限制,群众根底不及播送、电视广泛;3)文字远不及声音、图像那样真切、逼真、有感染力。2、播送特点:一力争新闻的短、快、新,加强现场录音报道长处:迅速及时,时效性强;渗透性好;对象广泛,群众性强;感染力强缺点:一瞬即过,难以一边收听一边思考,不易保存;节目顺序收听,不能自由选择3、电视特点:一应加强现场新闻报道,加强有节目主持人的节目长处强烈的现场感;亲切感;简洁明了;缺点:长于报道外在看得见的动态新闻,而对复杂体裁做深度报道比拟困难5)电视新闻的采访、制作有较高的物质技术要求,还收发射距离和收看设备的限制。规律四:读者的需要促使了报纸多样化考查点:报纸分类1、从办报方针分政治性报纸以追求政治利益为目的,宣传政党、政府的政治主张;以硬新闻为主。人民日报U)商业性报纸以追求利润为目的,提高广告费;不重视言论;迎合读者口味,新闻追求量多迅速。申报、每日镜报、纽约每日新闻政治性的企业报既追求利润又追求政治利益,经济上作为信息产业独立经营,政治上有既定的目标。西方大报多属这种类型,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朝日新闻2、以报纸内容分综合性报纸:面向社会所有读者刊登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新闻专业性报纸:集中反映一个行业、一个系统或某一阶层、某一年龄层次的读者所需的新闻西方分为严肃的高级报纸和群众化的通俗报纸;3、以阶级属性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报纸两种。4、以发行范围分全球性报纸国际先驱论坛报、纽约时报等;全国性报纸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地方性报纸陕西日报,是世界报业中数量最大的。5、以出版时间分:日报、晚报和周报6、综合以上五条标准,中国当前的报纸可以分为:共产党县、市级以上的机关报;晚报、都市报;专业性报纸。规律五: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了新闻体裁的多样化考查点:三大媒介内容构成和新闻文体1、报纸的内容构成和新闻文体报纸内容构成:新闻、言论、副刊(专版)、广告我国报纸文字体裁:(1)新闻:分为消息和通讯两种消息:迅速、准确、简要地报道一个新闻事件通讯:详细地报道一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一个新闻人物的所作所为,以补消息之缺乏。(2)言论:新闻评论:配合当天报纸上的新闻而发的评论,简明扼要的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影响、事件的性质。报纸上的局部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都属于新闻评论。时评:以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或新闻事件为评论对象,解释其内含的意义、性质,引发公众的关注。报纸上的局部本报评论员、言论专栏多为时评。政论:阐释党和国家新出台的政策、重大举措,或者就某一重要事件说明本报立场、态度。(3)杂交品种:新闻特写:新闻和文学的杂交。亲切、具体、形象,是新闻特写的长处新闻述评:新闻和评论的杂交,夹叙夹议。记者来信、采访札记也属于新闻评述调查报告:新闻、历史、评论的杂交。深度报道:也是新闻与评论的杂交。他抓住重大或令公众关心的新闻事件、社会现象,以大量的背景材料来揭示其发生的原因,分析其利弊得失、是非曲直。杂文:文艺性的评论,是文学和评论的杂交。2.新闻的表现形式纯新闻:又称客观性新闻。迅速的报道在一个短时间里发生了什么,向读者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纯粹的事实。一般用倒金字塔结构来写。解释性报道:又称新闻性分析。调查性报道:有些称“揭丑报道”。特稿:他抓住新闻事件的特征、细节,用优雅的、幽默的笔调加以详细描述。3、播送的内容构成和新闻文体播送内容构成:新闻报道、文艺节目、效劳性节目、教育性节目、广告播送新闻文体:消息报道、现场直播新闻、人物访谈4、电视的内容构成和新闻文体电视内容构成:新闻报道、综艺节目、社教节目、电视剧、广告电视新闻文体:消息报道、现场新闻直播、纪录片、新闻述评(新闻透视)、新闻特写规律六: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开展考查点:新闻教育史187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在英文系开办新闻专业课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开办新闻学院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新闻研究会,聘请徐宝璜、邵飘萍为教师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开办新闻系1924年复旦大学设立新闻学科1929年复旦大学设立新闻系1949年新中国设立华东新闻学院、北京新闻学院1978年我国招收第一批新闻学硕士研究生,1981年开始招收博士生第六章新闻媒介的性质本章重点:新闻媒介的共性:新闻事业比拟其他事业的根本特点新闻媒介的特性:一类新闻媒介比拟另一类新闻媒介的根本特点新闻媒介的个性:一家新闻媒介比拟其他家新闻媒介的根本特点I.新闻媒介的共性:首先,新闻媒介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机构和立法、司法、行政机构一样。同属上层建筑,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其次,新闻媒介作为以传播为主要内容的机构,和其他传播意识形态的机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