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docx
初中与法治iS堂议题三檄学探究【摘要】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逐步推进的背景下,初中教师可将该模式运用于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谨慎选择议题、创设教学情境、设计辩证问题以及开展多样活动等方式充分发挥议题式教学的价值,构建高效道德与法治课堂,使学生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得到培养和提升,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关键词】议题式教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议题式教学属于新课改的重要产物,通过围绕议题开展一系列思辨和探究活动,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以及学科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因此,初中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综合能力以及认知水平等开展议题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深入思考、发表观点及探索知识,深化自身对相关知识或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并使个人的思想政治素养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持续性的提升。一、谨慎选择议题,夯实教学基础议题式教学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议题,议题也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方向和目标,因此,教师在选择议题时应尽量做到谨慎,具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议题要契合教学内容。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每个章节的知识点都有所不同,教师需要根据章节知识来选择议题,确保议题能够反映和契合章节重点,避免议题式教学出现舍本逐末的情况。二是议题要契合学生身心。初中学生正值青春期,身心正处于快速发育时期,因此,教师在选择议题时,应考虑议题内容是否能够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三是议题应当具有生活性。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期,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都会对其自身的性格习惯、思想道德、审美观念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从生活角度去选择议题,可以拉近课堂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和热情,使议题式教学更易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学习“依法行使权利”这个章节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公民权利的界限和维护权利的方式。教师在进行议题选择时就必须围绕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设计,使议题能够充分体现章节内容。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学生最熟悉的“广场舞”出发进行议题设计,如“广场舞扰民是否突破了公民行使权利的界限?”或者“从广场舞扰民角度出发探究公民维权途径有哪些?”此类议题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且大多数学生对议题中涉及的“广场舞扰民”有深切的感受和体会,其讨论的兴趣和欲望会被激发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们在围绕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其在讨论中逐渐弄清“公民权利”“权利自由”等词语的内涵与外延,从而不断拓宽讨论的深度与广度,使议题式教学的价值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二、创设教学情境,加深学生体验汤中加盐,汤就会变得鲜美可口,与之同理,将知识融入情境,知识就会彰显活力和美感。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议题式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将知识以情境化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在情境的引领下自觉地投入知识学习和探究中,以此保证议题式教学的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创设契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并非易事,很多时候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当然,最好能够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议题的现实性和讨论性,另一方面可以确保学生尽快融入相应的情境。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以及奉献社会等属于道德范畴,而遵纪守法、依法雉权等属于法治范畴。这些知识和内容与日常生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可以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尽快融入具体的情境,积极对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例如,学习“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这个章节时,有些教师通过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等爱国主义电影来创设教学情境,结果发现学生们的兴趣并不是特别浓厚,不知道如何开展议题讨论。究其原因,电影中的场景和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很多学生对此并没有太多的感触和想法,在讨论时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最好从学生了解和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加深学生的切身体会,使教学更容易产生实效。例如,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全国各地的医护工作者秉持救死扶伤、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坚决冲在抗疫最前线,在强大的疫情面前选择舍生忘死、逆流而上,用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为全国人民筑起强大的防线,学生对此也有强烈的感受和深切的体会,因此,教师利用抗疫这一社会事件来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其表达和讨论的欲望。三、设计辩证问题,调动学生思维议题式教学主要是围绕问题来展开的,教师可以先根据章节内容设计一些具有讨论价值的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议题细化出一些问题,并由此展开讨论、交流及评价等,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良好的锻炼。由此可见,问题是议题的衍生物,也是议题教学的主要形式,问题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议题式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想进一步激发学生讨论的欲望,充分调动课堂的氛围与活力,就应当设计一些包含思维张力的问题链,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进行探索与拓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具有辩证价值的问题,以此引发学生辩证讨论、各抒己见。问题讨论的最后或许无法分清谁对谁错、谁好谁坏,但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因此得到极大的调动和锻炼,这对学生而言就是最大的收获。以“依法行使权利”这个章节的内容为例,教师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广场舞”出发衍生出一些具有讨论价值的议题,比如“从广场舞扰民中分析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边界”以及“从广场舞扰民角度出发分析公民依法维权的方式和途径”。随后,教师便可以围绕以上两个议题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细化出一些小问题,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使学生的分析探究、逻辑思维以及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根据上述两个议题细化出以下小问题:(1)居民在跳广场舞的过程中具体行使了哪些法定权利?(2)居民跳广场舞的过程中可能会给周围住户和社会大众带来哪些不良影响?(3)这些不良影响侵犯了周围住户哪些法定权利?(4)曾经不堪其扰的住户向跳广场舞的大妈泼粪和喷辣椒水,你怎么看待这种维权行为?(5)如果你也属于被扰居民,你会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6)有人认为“跳广场舞属于法定的权利和自由,他人无权进行干涉",你怎么看待这种观点?以上六个小问题层层深入,具有较强的递进性,教师首先通过一个小问题来帮助学生回顾“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个章节的内容,其次围绕公民在行使权利过程中涉及的侵权和维权情况设计几个小问题,以此引出本章节的学习重点,让学生认识权利并不是毫无边界的,当权利过度扩张时,可能会对他人、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这就会涉及侵权和维权的问题。最后,教师再提出一个具有辩证价值的题目,让学生认识到跳广场舞属于个人的活动自由,是公民享有的文化活动权利,但权利不能够无限度扩张和放大,需要受到一定约束和限制,只有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所有公民的权利才能得到良好的行使与维护。由此可见,教师根据议题设置相关的辩证性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其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和探究问题,也会使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加全面和深入。四、开展多样活动,巩固教学效果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而高效的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具有极高的运用价值,但教学价值的发挥大多数时候都需要以活动为依托,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开展议题式教学时应重视活动的设计。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育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掺杂着强烈的喜恶情绪。例如,有的学生觉得某个教师的教学过于无趣,那么其上课时就不会认真听讲;又如,有的学生非常喜欢某个教师的教学方式,那么其便会竭尽全力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对课堂活动进行丰富和创新,以便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和热情。值得注意的是,初中学生在学习上其实是非常“挑剔”的,这种挑剔主要表现在他们希望在课堂上获得一些新鲜感,这就要求教师经常对教学活动进行更新,不断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刺激,使学生始终对课堂讨论、知识探究保持兴趣和热情,唯有如此,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持续的巩固和提升。具体而言,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将辩论、演讲以及模拟法庭等活动形式融入议题式教学中,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学习“网络生活新空间”这个单元时,教师可以针对“网络”这一主题设计一个辩论题目,“网络对青少年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又如,学习“遵守社会规则”这个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就“规范人的行为主要是靠道德还是靠法律?”学生根据自己内心的意愿选择支持方,然后分令且进行辩论比赛,让学生通过辩论的方式去了解网络、认识规则,加深他们对章节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开展演讲比赛,例如,学习“建设美好祖国”这个单元时,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培养和增强爱国情怀,让学生能够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为共产主义目标的实现奋斗终生。教师可以就此设计一场“心怀祖国,放飞梦想”的主题演讲比赛,让学生自行准备演讲稿、轮流上台进行演讲,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予以口头表扬和物质奖励,让学生的家国情怀在活动过程中得到良好培养。此外,道德与法治教学必然会涉及违法犯罪问题,当教授“预防犯罪”这个章节时,教师便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一次模拟法庭活动,用真实案件作为案例,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以及被告等均由学生担任,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庭审程序的方式来感受法庭审判的整个过程,以增强学生对法律的敬畏感,提升其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让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避免触碰法律的底线。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采用议题式教学模式,是一次有益的教学探索与尝试。教师先通过谨慎选择议题为后续教学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强化学生的体验与感受,使其积极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设计辩证问题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采用全面的、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开展多样活动持续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议题式教学的价值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与法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