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谱区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细则.docx
青云谱区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细则为贯彻落实全省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和南昌市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切实做好区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特制定细则如下:一、职责体系架构以区文化馆为总馆,三家店街道、洪都街道、徐家坊街道、京山街道、岱山街道、青云谱镇、昌南工业园区管委会7个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为分馆,各个社区、村为服务点,形成上下联动、服务优质、有效覆盖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总馆的主要职能L协调各分馆间的资源配送。结合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制定总分馆统一的服务目录、服务标准、服务标识和考评办法等,打造1至2个文化馆总分馆服务品牌项目。组织共建数字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组织建立统一的资源查询系统,强化总分馆之间信息存取和利用等功能。2 .活动统筹策划。每季度召开分馆馆长例会,研究、策划我区公共文化活动;组织分馆、服务点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和下基层文化培训辅导活动;组织总馆、分馆、服务点人员创编具有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3 .文化骨干培训。组织人员的岗位培训、业务指导和监督考核,负责辖区内分馆业务的指导与提升、进程的监管与绩效考评,认真抓好全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的培训工作,按照“三三制”(文化馆3名业务骨干对接一个乡镇或街道,每月服务3次,每名业务骨干服务3个行政村或社区)指导和培训基层文化从业人员。4 .提供数字文化服务等。密切衔接省、市数字文化建设工作安排,建立统一的信息发布和业务平台,有DC数字魔方等终端数字资源设备,及时接入“赣鄱文化云”、“南昌文化云”,统筹完成文化馆公共文化信息发布、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网上展演培训等方面数字化建设。5 .建设一支文化志愿者队伍,指导、推动分馆、服务点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动员社会专业人士参与总分馆制管理运行。制定并完善文化馆总分馆各级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内部管理制度,为当地文化馆总分馆建设与服务提供支持。6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总分馆制建设。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通过直接投资、赞助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及采取公益创投、公益众筹等方式,依法依规有序参与总分馆制建设。(二)分馆的主要职能1 .落实服务标准。对照青云谱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文件要求,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每年组织辖区内服务点人员召开工作学习座谈会,并对服务点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指导及培训,按要求参加文化馆总分馆考评工作,及时进行分馆业务工作、文化信息等的统计报送。2 .开展文化艺术辅导、文化活动实施、文化项目承办、文化品牌创建等。配合总馆做好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宣传及推广工作。3 .组建一支文化志愿者队伍,指导、推动辖区内服务点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为当地文化馆总分馆建设与服务提供支持。(三)服务点的主要职能L按要求参与总馆开展社区、村级文化设施管理、创编特色节目、培育文艺团队、开展文体活动。配合总馆做好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宣传及推广工作。2.组建一支文化志愿者队伍,为当地文化馆总分馆建设与服务提供支持。二、建设标准(一)总馆建设标准1 .馆舍建筑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2 .每年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少于30次,其中群众性大型文化活动(参与人数不低于200人)不少于5次。每年组织开展不少于2次针对残障人士、未成年人、老年人和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文体活动。3 .每年组织下基层演出不少于10场,流动展览不少于5场。每年举办公益性展览展示不少于5次。非遗展示馆常年设有基本陈列,每年举办公益性专题临时展览不少于2次。每年举办公益性培训不少于20次。每年举办公益性讲座不少于20次。非遗展示馆每年举办公益性公共教育活动(如培训、讲座、辅导及其他)不少于4次。4 .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8小时。5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和当地编办等部门核准的编制数配齐工作人员,文化馆每馆配备不少于1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少于70%o6 .拥有相对稳定并经常开展活动的各类文体团队不少于30支。7 .文化馆一般配备有流动服务车,能够经常性开展流动服务活动。(二)分馆建设标准1 .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房屋建筑功能达到“三室一厅”的标准:图书阅览室(包括电子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教育培训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文体活动厅,按照南昌市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等进行规划建设。2 .规范形象标识。街道、镇、园分馆加挂青云谱区文化馆、图书馆XX街道、镇、园分馆牌匾,实现形象标识、免费开放、服务规范三统一。3 .具备书刊阅览、辅导培训、文艺排练、书画展览、非遗展示、科普教育、健身养生、课外辅导、志愿服务、便民服务等“十项文化服务功能”,每年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不少于30次,综合性大型文化活动不少于2次。4 .采取政府采购方式,每个街道、镇、园分馆购买省、市、区三级院团不少于4场的公益性送戏下乡演出,且每场演出时间不少于L5小时。5 .每年举办公益性培训不少于5次,每年举办公益性讲座不少于5次。6 .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7 .拥有相对稳定并经常开展活动的各类文体团队不少于10支。(三)服务点建设标准L建筑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具备“一厅”(综合服务厅)、“一场”(文体小广场,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含1套全民健身路径器材)、“两栏”(公开栏、宣传栏)、“十室”(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党员活动室、村民议事室、社区卫生室、警务室、人口计生服务室、图书阅览室(城区社区)或农家书屋(农村社区)、文化娱乐健身室、老年活动室、志愿者服务室等)、“十个门类文化器材”(便携式音响、乐器、服装道具、农家书屋数字设备、书画创作用品、图书期刊或电子图书期刊、电脑、多媒体设备、健身设备、应急广播系统(含山洪等灾害预警功能)等)。2 .分馆与总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落实总馆部署的任务,策划、组织本地特色文化活动、培训、创作等,协调好所辖社区、村级服务点之间的文化资源,对服务点的文化管理员进行业务管理和监督。3 .规范形象标识。街道、镇、园分馆加挂青云谱区文化馆、图书馆XX街道、镇、园服务点牌匾,实现形象标识、免费开放、服务规范三统一。4 .至少有2个常年坚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在一定区域内影响较大的文体活动或特色文化服务品牌项目,年开展综合性文体活动或特色文化服务不少于8次。5 .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30小时。6 .经常性活动的群众文体团队不少于3支。三、人员体系架构1 .区文化馆馆长任总馆馆长,由各街道、镇、园安排或招聘一名专职人员任分馆馆长。各街道、镇、园牵头统筹安排所属各社区、村招聘一名专职文化管理员。2 .每年由总馆对各分馆服务点进行统一考核,评选出3名优秀分馆馆长,10名优秀专职文化管理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四、制度体系架构一是形成总分馆例会制度。建立总馆、分馆相关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例会制度,重点研究文化馆总分馆运行中遇到的问题、产生的新情况,文化产品的供需对接等问题;建立专业部室的创作、研究例会,重点是研究优秀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与运用。二是设立总分馆专项资金。设立专项资金,确保总分馆运行。资金主要用于数字文化馆的建设与运行,资源调配、队伍培训和作品创作,对表现优秀的个人、团队予以表彰和奖励。三是建立队伍建设激励机制。开展总分馆运行情况考核,将分散的资源整合到总馆,进行资源整合、共享,由区文广新局、总分馆联合考核;开展专业技术带头人和社区、村级文化管理能手的评比,强化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由专业人员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