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排水(污水)专项规划.docx
新时代邮水(沔水)专项规乃第一章规划总论91.1编制背景及必要性91.2规划范围、期限及内容111 .2.1规划范围112 22J戈1P艮123 .2.3规划人口121. 2.4规划编制内容131.3规划原则和规划目标131. 3.1规划原则132. 3.2规划目标141.4编制依据151.4.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151.4.2 相关规划设计成果161.4.3 有关规范、标准191.5与相关市政规划之间协调的说明201.1.1 1与道路专项规划的协调201.1.2 与环保部门的规划协调211.1.3 与雨水工程规划的协调221.1.4 与防洪排涝规划的协调221.1.5 与给水工程规划的协调23第二章城市概况242. 1城市概况242. 1.1地理区位242. 1.2行政区划252. 1.3自然条件252. 1.4城市建设概况292. 1.5社会经济发展状况302.2上位规划概况312.3相关专项规划概况及解读42第三章城区供排水现状513.1城区供水工程现状513. 1.1水源513. 1.2水厂523. 1.3管网533. 1.4市政水厂供水量情况533.2城区排水工程现状543.2 .1现状污水厂站设施543.3 .2现状污水管网系统603.3现状存在主要问题72第四章污水工程规划754. 1排水体制754. 1.1排水体制的选择原则754. 1.2排水体制的比较754. 1.3排水体制的确定774. 2规划污水量784. 2.1预测方法784. 2.2污水量预测794.3污水处理厂规划844. 3.1现状情况845. 3.2污水厂建设模式846. 3.3污水厂规划方案867. 3.4污水水质及尾水排放954.4污水收集系统规划1004.4.1纳污范围的确定原则1004.4.2污水收集系统的分区1004.4.3污水系统规划原则及方法1034.4.4污水主干管系统方案1074.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筹规划1164.5.1统筹规划概述1164.5.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1174.5.3农村污水治理统筹1194.6污泥处置规划1214.6.1污泥处置的必要性1214.6.2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1224.6.3污泥处置方法1234.6.4污泥处置与综合利用规划1274.7 管材的选择1294.8 污水管道的管理与维护1334.8.1机构与制度保证1334.8.2污水管网的养护1364.8.3排水管道修复1394.9城市智慧排水系统建设1474.9.1智慧排水管理目标1474.9.2城市智慧排水系统平台1484.9.3监测网络布置规划151第五章中水规划1535.1中水回用背景1535.2中水回用原则1555.3中水回用的范围及水质标准1565.4中水用水量1575 .4.1中水目标用户1576 .4.2中水总用水量预测1575.5 中水回用水系统及处理工艺1585.6 现状中水回用系统1585.7 中水回用管网规划159第六章近期建设规划1616.1 近期规划期限及范围1616.2 近期建设思路及建设方案1616.2.1污水系统完善工程1616. 2.2污水浓度提升工程1666.2.3信息化建设172第七章工程投资估算1737. 1工程建设概况1738. 1.l近期污水建设概况1737. L2远期污水建设概况1737.2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1737.3 工程投资1747.3.1近期污水工程投资估算1747.3.2远期污水工程投资估算176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1788. 1政策保障1788.2组织保障1788. 3资金保障179第九章效益分析及建议1819. 1规划实施效益分析18110. 问题与建议183附图:Ol城市区位图02规划范围及用地布局03现状自然地理条件分析图04现状污水主干系统图05现状污水管网布置图06规划污水排水分区图07规划污水主干系统图08远期污水系统规划索引图09近期污水系统规划索引图10近期市政普查及修复工程11近期农村污水治理工程12近期小区普查及修复工程13智慧水务系统布局图附件:L市区排水(污水)专项规划(2023-2035年)评审会专家组意见2.评审会专家组意见修改情况反馈第一章加勃菖荒编制背景及必要性1.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和“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要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因地制宜建设城市绿色廊道,打造街心绿地、湿地和郊野公园,提高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自维能力;加强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城市节水,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基本消除劣V类国控断面和城市黑臭水体;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厂网配套、泥水并重,推广污泥集中焚烧无害化处理,推进污水污泥资源化利用。2 .国家水污染防治战略要求水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前,一些地区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重、环境隐患多等问题十分突出,影响和损害群众健康,不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污染不断加剧,城市水环境持续恶化。河道作为城市水环境的主要载体,直接体现了城市水环境的质量。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国发(2015)17号),提出“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的控制性目标。污水专项规划是指导城市污水系统建设的科学依据,因此编制污水专项是水污染防治战略的要求。3 .满足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和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的要求省住建厅印发的2022年全省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实施方案提出要继续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稳步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效能,巩固提升设区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推进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省深入推进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污水处理能力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70%,进水生化需氧量(BOD)浓度高于100nIg/L的生活污水处理厂规模占比达90%以上;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水平进一步提升;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为了科学确定城区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布局,指导城市污水管网建设,落实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要求,需在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城市排水(污水)专项规划。4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的需要区国土空间规划评审稿,与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相比,城市规模和用地布局进一步优化调整,城市污水工程需与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相适应。目前,区污水专项规划为2014年编制版本,2018年总规修编及2020年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以来,污水专项尚未修编,污水工程建设主要依据2014版污水专项及各片区控规,污水管网系统布局未按上位规划调整进行修编。为了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构建集约高效、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需要修编污水专项规划。5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区是全国首批58个产城融合示范区之一,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被划定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仅次于厦门、福州及主城区等优先开发区域,处于第二梯队,是省重要的临港石化基地。在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区的城市定位为:绿色能源名城,现代活力港城、山海宜居美城。不仅是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区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用地和人口不断增长,污水管网建设滞后将导致污水直接外排,势必造成水体污染,给区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保护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投资环境和居民生活条件,污水工程专项规划编制势在必行。1.2 规划范围、期限及内容1.2.1 规划范围本次排水(污水)工程专项规划范围为区中心城区(综合服务组团+高新园区组团)、外围组团(涂岭+界山+高铁组团)及临港产业组团,不包含石化园区组团。规划区建设用地面积约52.7平方公里。图1-1规划范围示意图1.2.2 规划期限本次排水(污水)专项规划编制基准年为2023年。规划期限:近期:2023年-2025年;远期:2026年-2035年。1.2.3 规划人口根据市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7-2035)纲要:至2025年,区常住人口46.7万人(中心城区29.2万人),城镇人口29.7万人;至2035年,区常住人口预计为55.5万人(中心城区37.6万人),城镇人口43.6万人。1.2.4 规划编制内容落实上位规划中城市污水工程总体规划提出的要求,合理规划污水收集及处理系统方案,切实可行地指导城市污水收集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其具有合理性及可操作性,达到优化管线布置,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排水(污水)专项主要编制内容包括:(1)排水系统现状梳理及问题分析;(2)确定规划区排水系统的排水体制;(3)测算规划区污水量、确定污水工程规模;(4)拟定污水排放区界和排放方向,确定污水收集方式;(5)确定污水处理厂规划方案:污水厂布局、处理程度、占地及尾水去向;(6)污水收集管网规划:根据道路竖向及现状管网情况,在充分合理利用现状污水设施的前提下,合理规划污水收集管网布置方案;确定污水管径与埋深,布设提升泵房并确定其规模;(7)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规划,中水利用规划;(8)结合污水管网现状问题,合理制定污水管网近期改造及建设方案;(9)估算污水工程造价。1.3 规划原则和规划目标1.3.1 规划原则(1)执行国家关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使之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2)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规模、功能布局,结合现状合理地确定污水工程规划的规模和污水系统的布局。(3)根据环境保护规划确定的水环境目标,合理制订城市的污水排放规划,在市政基础设施上保证环境目标的实现。(4)在平面和竖向布置上与道路红线规划、用地竖向规划紧密结合,并为电力、通信、给水、雨水、燃气等地下管线预留空间,使各专业协调一致。(5)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发挥现有污水设施的作用,合理安排规划的实施,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污水无序排放造成水体污染问题。(6)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控制相结合,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处理好近远期结合、过渡与衔接问题,确保近期建设实施可操作性,远期发展有保障。1.3.2 规划目标结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省“十四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省深入推进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市城市(县城)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方案(2022-2025年)及区实际情况和相关上位规划,本次排水(污水)专项规划的目标如下:近期:实现城市建成区无生活污水直排口,消除城中村、老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加快推进合流制管网的分流改造和现状管网病害修复,消除黑臭水体,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显著提高。到2025年,区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以上,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以上,再生水利用率达到75%以上。远期:基本实现城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合流制管网基本实现分流改造,部分难以改造的采取截流、调蓄和治理等措施,城市水污染得到根本治理,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到2035年,区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100%,城镇污水处理厂(站)出水全部达到或优于一级A排放标准,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00%o1.4 编制依据1.4.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8)城市规划编制办法(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10)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的通知(11)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印发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12)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13)省住建厅生态环境厅发改委关于印发省深入推进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14)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城市(县城)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15)市推进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市市区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及内沟河水质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1.4.2相关规划设计成果(1)市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7-2035年)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8.08(2)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评审稿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大学2023.06(3)区山腰街道锦川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上海开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2020.03(4)区岩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12.12(5)福厦客专站站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20.10(6)区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物流基地控制性详细规(7)(8)(9)(10)(11)(12)(13)(14)(15)(16)(17)划上海开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2019市区郭厝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省建筑设计研究院2015.03市区后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省建筑设计研究院2015.03行政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14.01区中心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圳中海实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21.09区前黄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广州博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2.05区前黄镇前烧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9.11区大学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9.12天马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重庆工程设计院2022.06市区涂岭镇旧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2012.05区普安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4市区凤安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9.04(18)峰尾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11.06(19)区盐田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5.10(20)区涂岭镇田园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08(21)市区石化港口新城界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10(22)区市政工程专项规划(审批搞)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17.03(23)区给水工程专项规划(报批稿)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14.12(24)市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年)市人民政府2018.08(25)区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及配套管网工程包可行性研究报告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8.06(26)市区峰尾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实施方案(一厂一策)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20.06(27)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0年)省环境保护设计院有限公司2020.09(28)区2023-2025年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省环境保护设计院有限公司2023.01(29)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安全处置专项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2.12(30)区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城区划定研究武汉大学2021.111.4.3有关规范、标准(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2)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2)(3)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5)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16)(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8)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9)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10)城市防洪规划规范(GB51079-2016)(1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50805-2012)(12)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13)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4-2017)(1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规程(CJJI31-2009)(15)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98-2022)(1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17)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7)(18)省城市用水量标准(DBJ/T13-127-2010)(19)暴雨强度计算标准(DBJ/T13-52-2021)(20)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标准(DBJ13-88-2007(21)省城镇排水系统规划导则(试行)(闽建城函(2014)134号)(22)其他相关规范及标准。1.5与相关市政规划之间协调的说明1.5.1 与道路专项规划的协调污水系统中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应设在城市规划竖向标高较低处,便于污水汇流入厂内,以减少提升泵站的设置,同时其位置应靠近所排放的水体,以减少尾水排放管长度。当管线埋深过深需设提升泵站时,提升泵站应尽量设在管线通过较高地面之前,提高泵站一次性提升高度,减少整体管道的埋深。规划区内各排水分区的规划污水管网相互连接成系统,管路较长,污水干管布设在一定间距的城市干道下,干管两侧的污水根据地形地势及建设需要分别排入相应干管中,最后汇入主干管进入污水厂。污水干管和主干管的坡向都是朝向污水厂的,而支干管和支管则坡向干管和主干管。一般来说,城市的道路竖向给污水管道的规划设计提供了依据。首先,竖向规划保证道路不受设计重现期内雨洪的威胁,给污水管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其次,由于街坊内的污水管道均须接入道路下的污水干管,因此竖向规划在确定街坊与道路标高关系时,应考虑满足污水管道衔接的标高需要。从建设费用和工期等综合考虑,在规划路网中,对有主干管的支路的建筑退距在路网规划中宜适当加大。从规划建设和管理层面看,在满足各自功能前提下,道路系统和排水系统规划应相互适应、综合协调、补充完善,使规划更趋合理、可行,减少和降低排水和道路基础设施的费用。1.5.2 与环保部门的规划协调水环境问题的解决既是城市排水规划的任务之一,也是城市环保规划的职责。对于水环境保护问题,进行污水工程规划时必须与环保规划紧密联系、相互协调,加强污水工程规划与环保规划的技术衔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环保规划所确定的水体环境功能类型和混合区的划分,它将决定污水处理厂布局及污水处理等级和排放标准;二是环保规划所确定的纳污水体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及其份额的配给,它将定量地决定城市排污口污染排放负荷,进而决定污水处理的处理率和处理程度;三是环保规划确定的城市水污染综合防治政策和措施,其中主要是工业污染防治政策和措施,若对某个重点污染源的治理进程要求、或允许排污量、或关停并转方向,都将对该地域排水系统的布置和污水的治理要求产生影响,需要两方面密切合作;四是环保规划所提出的污水处理率,它为排水规划中污水集中处理率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需要相互沟通和配合;五是环保规划所采纳推荐或强制推行的各种适用污水处理技术,特别是小型分散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它为排水制度和排水系统的选择与组合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灵活性,它对于一定规划时期难以纳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系统的地区的污水处理和水污染控制意义重大,但对规划区的排水体制和排水系统的选择产生了一定影响。总之,通过实施污水工程规划和环保规划对水污染的治理措施,区的水环境质量将进一步改善,将产生很大的环境效益。1.1.1 雨水工程规划的协调污水专项规划与雨水专项规划同属于排水系统,二者相辅相成,在城镇不同的发展时期,可能发生角色转换。处理二者的关系,涉及到合理选择排水体制,减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的目标,尤其是当采用截流制时,二者之间的系统的设计规模、管径和泵站设计等都存在紧密联系。具体工程实施时,污水、雨水管线通常是沿路并排布置,需要协调平面上的管道位置和竖向上的管道高程,尽量避免交叉冲突,在规划阶段需要作出前瞻性的安排和预留。1.5.4 与防洪排涝规划的协调内河与排水规划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互为基础的,内河起到雨水主干道的作用,内河治理为排水规划服务,排水规划要为内河水质服务。随着污水工程规划的实施,污水管道的埋设使现状排入内河的污水将逐步收纳到污水管道中,内河污染状况将得到改善,河道底泥沉积过快等问题也会得到解决,加上内河的引水冲淤措施,在晴天时将明显提高内河水质,内河的景观娱乐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加强。所以,内河的整治要赶在片区排水规划实施之前,对于已经整治达标的河道,重点是要加快其周边污水管道的建设,做好排入内河的污水截流工作。1.5.5 与给水工程规划的协调给水规划与排水规划之间联系紧密,因此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协调尤为重要,协调的内容包括城市用水量和排水量、水源地和排水受纳水体、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厂址、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的管位等,本次污水专项规划中污水量的测算就是先测算给水量后进行转化的。第二章城市税况2.1 城市概况2.1.1 地理区位区位于省沿海中部的湄洲湾南岸,市东部东海之滨,东经118°41'至119°01',北纬25。03,至25。15',东临湄洲湾,隔海与惠安县净峰镇、东桥镇相望,东北隔湾与莆田市秀屿区相望,西北与仙游县毗邻,西南与洛江区、惠安县紫山镇接壤,南与辆川镇相连。陆路距福州、厦门各约145公里,区位条件尤为优越。图2-1区区位图2.1.2 行政区划1985年4月11日,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肖厝镇;1996年3月1日,省民政厅批准撤销肖厝镇,设立后龙、山腰、南埔、涂岭、墩港5个镇;1996年4月21日,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市肖厝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为市人民政府派出的正县级行政机构,统一管理协调区域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务,下辖后龙、山腰、南埔、涂岭、墩港5个镇和国有山腰盐场。2000年4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市区。同年12月28日,区正式挂牌成立,下辖南埔、界山、后龙、峰尾、前黄、涂岭6个镇和山腰街道办事处以及国有山腰盐场。辖区总面积为397.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为286.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为110.7平方公里。2.1.3 自然条件1 .地形地貌区地处戴云山系东南麓,戴云山东延支脉从涂岭西北部的照船山、大林山逶迤入境,并持续向南延伸,至鸡笼山、烟倒山、观音山、大雾山、笔架山连成一脉。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以沈海高速公路为界,西部主要为山地地形,包含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峰两座大雾山(797.5米)和笔架山(752.3米),海拔300米以上山峰40余座。沈海高速公路以东主要为剥蚀矮丘红土台地和滨海海积一一冲积平原,地势较为平缓,海拔高于300米以上的山峰仅有虎岩山一座(323.3米)。2 .土地资源区地势西高东低,地貌类型以平原为主,其中高程W200m的平原面积有29L42km2,占土地总面积的81.83%;其次为丘陵,面积为58l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6.31%;山地面积6.61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85%o整体上坡度趋缓,坡度小于15°的区域面积占比为79.14%,1525°之间的土地占比为14.27虬坡度大于25°的区域仅占6.60%o3 .气象气候气温:为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台风活动频繁。年平均气温28P,78月为最热月份,最冷月份为2月,月平均气温IL7。(2。降雨:年均降雨量1240.9mm,降雨量主要集中于49月,占全年降雨量75%左右。710月为台风活动期,常有台风正面袭击或侧面影响,带来强度大的降雨,造成严重洪涝灾害。风向: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频率为31%,1月东北风最高风频可达61%,68月夏季盛行西南风,台风活动期风速可达40mso4 .水文水系区无内陆跨区过境河流通过,地表径流量小且季节性变化大;地下基岩裂隙水和沉积冲积层孔隙潜水量有限。区是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根据2020年市水资源公报,区水资源量总量L378亿M,年用水总量L115亿a?,大量工业用水需从洛阳江调引。区内的3座千万方中型水库、3座百万方小(一)型水库及8座小(二)型水库,基本可满足全区农业灌溉用水和部分生活用水。(1)河流区无内陆跨区过境河流通过,大部分地表径流发源于西部山地,流量小且季节性变化大的短促山溪,自西向东入海。根据流域,总体上分为五个区,自北向南分别为龙马溪片、南埔溪片、坝头溪片、菱溪片、后龙湾片,分别向沿海四周排水。图2-2区流域区分图除石化园区的南埔溪流域外,规划区的四个流域情况如下。菱溪流域:菱溪排洪系统自菱溪水库以下,分别衔接驿坂溪和路口溪两条支流,由北向南排放入海,位于本次规划区内的干流总长度约8.5km(至沿海大通道出口),总流域面积102平方公里,其中菱溪水库汇水面积51.2平方公里,菱溪上游汇水面积10.8平方公里,路口溪汇水面积22.8平方公里,菱溪下游汇水面积17.2平方公里。北部山区地形变化大,南部地势平坦。坝头溪流域:坝头溪是的主要河流,流域面积97.785平方公里,主干流长23.73km,坝头溪泗州水库以下流域流经涂岭、南埔、前黄等3个乡镇及山腰街道,于山腰盐场附近入海。坝头溪上游干流上有泗州水库和山外水库,中上游支流上有6座小型水库,其中泗州水库为中型水库。坝头溪流域主要支渠有凤阳渠、前烧渠以及白石港支渠三条,其中凤阳渠自亭头水库往下,在凤阳桥上游汇入坝头溪;前烧渠自前烧水库往下,衔接石门坑水库下游渠道,在顶五孔闸上游接入坝头溪;白石港支渠自坝头溪白石港支流起,向东南侧汇流单独入海。山腰干渠流域(郭厝溪流域):山腰干渠流域发源于仙境林场,整体排向为自北向南,北至东山村、坑仔底村,西至现状南山路,东至栖霞社区、联岩村,南至沿海大通道。总汇流面积17.5平方公里。干渠上游内郭厝溪已建设为浆砌块石明渠,两渠汇合后的山腰干渠,断面为30×4.0m,汇入已建成的锦绣公园滞洪区,滞洪区下游通过山腰总渠40X4.Om排海。龙马溪流域:龙马溪流域位于区西北部,溪流起源于涂岭镇天马山北侧,向东北方向经涂岭镇白潼、界山镇玉山、玉湖、槐山、大前、狮东、盐场,经潘南盐场六孔闸入海。龙马溪流域集雨面积34.1平方公里,主河道平均比降8.85%o,河床宽度1030m,在河床沿途设置9座拦水坝拦蓄引水,灌溉农田。(2)水库区水库集中在西部山区,主要有四个水库:菱溪水库、泗洲水库、山外水库和陈田水库。其中菱溪水库和泗洲水库为饮用水源地,库容分别为3000万m3、1200万r113,其它水库作为农业灌溉,本区水库的库容量受季节影响较大。(3)地下水地区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水量缺乏的松散岩类孔隙水、块状基岩裂隙水和网状基岩裂隙水,其富水性不均,总水量有限。2.1.4 城市建设概况根据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区全区常住人口354296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97190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57106人。区国土空间规划评估的现状建成区面积约1782公顷,建成区人口为106926人。图2-3区建成区范围近年来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增势明显,但在分布上东多西少,主要分布于沈海高速东侧,集中于山腰街道、后龙镇及南埔镇一带,城镇空间的聚合性仍有待加强。根据第三次国土空间调查数据,区城乡建设开发集中于东部平缓地区,共有694L8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39%o建设用地类型上,村庄居民点用地面积大,共4595.74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66.20%,城市居民点用地面积1097.93公顷,占15.82%;建制镇居民点用地1248.15公顷,占17.98%。2.1.5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近几年来,区石化产值连续3年突破千亿,石化工业园区连续9年进入全国前20强,区连续3年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区。累计完成港口吞吐量超1亿吨,海关税收490亿元(占关区的83.8%)。食品饮料产业产值达百亿规模,现代服务业、房地产业、文体旅游业等比重持续上升。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3.99亿元,增长3.5%(预计数,下同);工业增加值468.98亿元,增长1%;第三产业增加值163.45亿元,增长8.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05亿元,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135.11亿元,增长20.5%;实际使用外资L31亿美元,增长1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18亿元,增长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02元,增长6.l%o全年经济增长好于预期目标,区入选2022年“中国工业百强区”,获评省平安县(市、区)、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六连冠”。2.2上位规划概况2.2.1 市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72035年)纲要2.2.1.1 规划范围规划区总面积396.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范围(国土局口径)279.6平方公里,海域范围(农林水局口径)117.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包含沿海滩涂44.3平方公里。包含山腰街道、峰尾镇、后龙镇、南埔镇、前黄镇、涂岭镇、界山镇,共六镇一街道。其中,中心城区范围53.2平方公里。图2-4区用地规划布局2.2.1.2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7-2035年。规划近期为2017-2025年,远期为2026-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2.2.1.3 城市性质及发展目标区发展定位为:海峡西岸绿色石化基地、环湄洲湾新兴科创中心、北部生态宜居港城。城乡发展总体目标为:“石化港城、科创智城、魅力康城”。2.2.1.4 发展规模(一)人口规模至2025年,区常住人口46.7万人(中心城区29.2万人),城镇化水平63.6%,城镇人口29.7万人;至2035年,常住人口预计为55.5万人(中心城区37.6万人),城镇化水平78.6%,城镇人口43.6万人。(二)用地规模至2025年,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应控制在70.0平方公里;到2035年,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80.0平方公里以内,城乡建设用地将达到100平方公里。2.2.1.5 总体布局结构(一)结合区域发展,构建三条城市发展带,包括:区域城镇发展带、沿海产业发展带。(二)面向实施导控,形成四板块、七组团网络化发展格局。四板块:全区主要城镇建设空间划分为南部城市板块、西部生态板块、中部田园板块、东北部产业板块。七组团:四板块划分为七个组团。其中南部城市板块包含中心城区综合服务组团、高新园区组团,西部生态板块包含涂岭-前欧生态休闲组团,中部田园板块包含高铁科创商贸组团、界山产业新城组团,东北部产业板块包括石化园区组团、临港产业组团。图2-5总体空间结构规划图2.2.1.6 排水工程规划(一)排水体制新建区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旧城区由于合流制管网格局已基本形成,对于该片区近期采用截流式合流制,远期改造逐步采用分流制。对于基础设施薄弱的自然村落,离现状及近期污水管网较近的村落,污水就近接入污水管网;离现状及近期污水管网较远的村落,可采用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等适宜于农村的污水处理设施,远期污水管网完善后再考虑污水的集中收集与处理。石化园区和福炼化工区有自建的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这部分污水不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污水系统规划1.污水量预测:根据区总用水量预测污水量,至规划期末,城市平均日污水总量为14.1万Hi,d,大型工业平均日污水量为21.1万m3/do图2-6区污水工程规划图2 .污水处理厂:规划将城市污水均排至峰尾污水处理厂(15万/d)集中处理后尾水统一排放,大型工业污水由石化园区污水处理厂(25万m3d)和福炼污水处理厂(2.5万Nd)进行集中处理后尾水统一排放。3 .污水分区:规划区污水排放划分为七个相对独立的片区,包括普安片区、山腰片区、峰尾片区、涂岭片区、界山片区、石化工业园和福炼片区。石化工业园及福炼厂内部建设有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和污水处理厂,不接收城市生活污水。4 .污水管网系统规划:规划区污水管网采用正交布置,形成“两纵两横”的污水主干管系统。“两纵”为南北向主干管通道,主要打通北部涂岭、界山到污水处理厂的主管道,沿西海路、滨海东路延伸至峰尾污水处理厂;“两横”为东西向主干管通道,分别依托南部截污主干管和迎宾大道进行建设。石化园区及福炼厂污水独立成为一个系统,内部建设有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和污水处理厂,不接收城市生活污水。2.2.2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评审稿)2.2.2.1 规划范围行政区全域,包含六镇一街以及东部海域,总面积为397.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为298.3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为98.85平方公里。2.2.2.2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其中,近期2021-2025年。2.2.2.3 展目标新时期区的发展愿景为:绿色能源名城,现代活力港城,山海宜居美城。2.2.2.4 发展规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2025年81.38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设用地面积47.95平方公里),2035年95.25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设用地面积7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规模:2025年40万人(其中,中心城区人口20万人),2035年52万人(其中,中心城区36万人)。2.2.2.5 总体格局和规划分区规划构建“一屏一心两带,一城一区两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一屏”:指区西部笔架山、大雾山、烟倒山、笨箕湖山、大林山、涂寨山、照船山等海拔高于600米山体及余脉形成的生态屏障。“一心”:虎岩山生态绿心。“两带”:山水景观带和生态防护绿带。“一城”:基于现状城市建设及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