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美术代码:1422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修业年限3年。四、升学专业高职:美术绘画专业本科:美术绘画专业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文化艺术行业,对接全国普通艺术高考、高职单招,培养从事中国画,油画绘制等工作,具备装饰美工、壁画制作、工艺画制作岗位综合职业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美术人才。(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美术绘画能力。能进行常规的美术绘画教学、工艺美术、装饰美术等工作,要求学生掌握美术绘画的基本理论、基本绘画技能等知识。毕业时具备扎实的专业美术绘画基础知识及技能。能够适应高职及本学院校培养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性的素质、知识和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爱国、为民、崇德、尚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2、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术事业,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3、确立社会主义的文艺观和审美观,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4、具有善于观察、勤于思索、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习惯和品质。5、掌握必需的现代信息技术,具备一定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掌握美术绘画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基础理论,具有初步的艺术审美和美术鉴赏能力。2、掌握运用素描的方式表现形体的造型技能。3、掌握运用色彩规律表现形体的造型技能。4、掌握运用速写方法快速捕捉及表现形体的技能。5、初步掌握绘画透视原理。6、掌握基本的人体结构与解剖知识及运动形成规律。7、掌握基本的绘画构图原理,具有初步的构图创作能力。8、掌握美术设计基础知识,具有装饰绘画的绘画能力。9、掌握西画(素描、水粉、速写)的流派特点。10、具备收集选取艺术素材的能力。II、具备1或2个工种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具备的能力。专业(技能)方向一西画1、掌握西画的审美标准和观察方法。2、具备素描、色彩、速写的写生与描绘能力。3、掌握铅笔、水粉笔、纸的特性并具备素描、色彩、速写的临摹和写生能力。4、职业拓展能力:(1)具有计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2)具有交往与合作的能力。(3)具有学习和运用技术的能力。(4)具有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5)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6)具有从事中小学美术绘画教学、工艺美术、装饰美术从业的基础能力。(7)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六、课程设置及要求(一)课程结构专 业 技 能 考 前 线合 实 处公共基砒课专,专业(技能方向课业课专业技能核心课限定选脩课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 .联业素养公共选修设东安全3 .节箜环保.4 .社会责任5 .色业载育6 .金福知识7 .现代科学.,专业选修课1,书法.,2,艺术概论.8 .拄金文化一导.,(二)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本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三全育人”改革等要求,把立德树人贯彻到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教育等环节。公共基础课包括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的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数学、英语、地理等、体育与健康、艺术,还包括根据学生职业发展设置的书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劳动教育、职业素养等限定选修课程。专业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1.公共基础课程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思想政治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教学总体目标: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3602语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4403数学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4404英语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205历史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240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6地理使学生学习地球科学、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2407体育与健康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开设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强健的体能素质、良好的体锻意识、健康的人格和心理,服务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1602.专业课2.1专业核心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素描1、素描静物通过静物写生练习,了解静物组合的一般要求,掌握组织和布置静物的一般方法。探索形体结构特征。色调变化及物体质感、量感的一般规律,明确画调子的任务,逐步掌握素描的因素,提高构图和造型的能力。2、素描石膏五官通过素描石膏胸像的实训,使学生掌握素描石膏像写生的基本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具备熟练的造型能力和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3、素描石膏像本课程的任务主要使学生掌握对写生对象进行观察、分析、研究、理解方法,提高学生的形象塑造能力,使之较熟练地动用素描的艺术语言,概括而生动地表现对象,进而为素描头像打好造型基础4、素描头像以素描头像写生为主,附之以临摹优秀素描作品。使学生基本掌握全身人像的内在结构和透视变化规律。能比较细致深入地刻划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在人物内在结构上差异,学会处理人物背景的空间关系,掌握人体运动和内在结构的关系。6802色彩色彩是所有绘画形式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是美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其它任何画种的专业必修课,让学生了解色彩变化规律,认识和掌握色彩的工具及材料、性能和方法,学习色彩的观察,塑造的基本规律,掌握色彩的表现技能,特别是通过写生、名画临摹、记忆色彩的练习、从中体会对色彩的学习兴趣,加深综合素质修养,使色彩基础更加牢固。5603速写速写则培养灵敏的观察、感受能力和迅速捕捉物象形神的能力。通过速写教学,使学生具备坚实的造型能力,树立正确的绘画观、造型观、艺术观、专业观,具备基本艺术素养,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量中,充分利用时间课时和现有条件,掌握速写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从而准确、生动、深刻地表现对象,把写生所得应用于艺术创作,潜化为素质。3202.2专业选修课1、书法2、艺术概论3、社会文化辅导2.4综合实训序号实训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素描考前综合实训按照美术艺考要求掌握的主要专业技能进行实训;强化石膏、静物结构、光影明暗造型写生或命题绘画能力,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现场写生或者命题写生。152色彩考前综合实训按照美术艺考要求掌握的主要专业技能进行实训;强化学生运用色彩进行光影明暗造型写生或命题绘画能力,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现场写生或者命题写生。153速写考前综合实训按照美术艺考要求掌握的主要专业技能进行实训;强化学生运用速写专业知识技能进行人物、动物动态写生或命题速写能力,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现场速写或者命题速写。10注:学生需要完成所有项目实训2.5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第六学期春季高考完成以后集中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一)基本要求每学年为40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为28学时,周一至周五下午按3个课时安排,顶岗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为3600O根据专业岗位需求合理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行学分制,16-18学时为1学分,3年制总学分为134o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公共基础课学时占比30.72%,后续可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专业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69.28%,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总学时50%以上。课程设置中设选修课,其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为IL3%o(二)教学安排类别序课程总学时学分讲授练习实践一二三1234562020202020121职业生涯规划40222职业道德与法律40223经济政治与社会240822224公4哲学与人生4022共必5语文44020444424基修6数学44020444424础7英语32012222424课9体育与健康1608222210地理24082222411历史240822224小计220090161818201224专专12素描68012666484业业13色彩5601266484技核14速写3201262244能课心课小计15603612141412208第五学期专业技能考前综合实训15考前专业综合实训408小计1208合计3600134说明:1、“”表示相应课程开设的学期。2、公共基础课限定选修课程为:物理、化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公共基础课选修课程为:心理健康、国家安全、创业教育、节能环保、社会责任、金融知识、现代科学,每生公共基础课选修学分达10个学分及以上为合格。3、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每科2个学分,按照学校的安排完成规定课时并考核合格计2个学分,合计8个学分。八、实施保障(一)实施教学文化课要着眼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既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又为学生的继续教育和终生发展打好基础。要从学生的文化基础出发,结合专业特点,努力进行教学改革,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分层教学等方法,着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和职业能力的形成。1、教学要求专业技能课根据美术专业的特点,加强教师的专业示范和个别指导,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步增长,确保专业教学既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确保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及高考升学打下坚实基础。2、教学管理要加强专业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建立教材使用的集体研究和学校审批制度,确保教材使用的合理性和规范化,根据美术绘画专业的特点,建立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有效机制,确保课堂技能训练的合理密度和强度,努力提高教学的质量。从加强质量管理的要求出发,研究专业教学评价的改进方法,努力增强评价的客观性,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二)教学评价应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制定适应美术绘画专业特点的评价方法,实行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评价实行校内校外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相结合。公共基础课实行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运用知识以及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学生所修课程均应考核。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一般为考试课程;选修课为考试或考查课程。文化课、专业知识课应推行教考分离,统一命题和考核;专业技能课实行每月统一技能测试和课堂抽测考察,集体评分。(三)实训实习环境为保证“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学校已在建校企合作实训中心,满足了学生实践性学习的需要。以重点建设专业美术绘画为主体,突出本专业复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同时作为面向全学校相关专业的共享平台,集理论学习、实验实习、实践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于一体,是我校开放型、共享型具有生产性、实践性的工学结合实训基地。表3校内实训基地序号实训室主要设备数量可支持实训项目1绘画专业美术室画架、画板60美术绘画2手工制作室工作台、手工雕刻、制作工具45工艺品雕刻陶艺装饰3装饰装修实训室电脑50装饰、装饰4影像表现实训室摄影摄像器材10摄影摄像5美术设计实训室电脑50设计项目63D打印实训室电脑、3D打印机50后期输出与制作表4校外实训基地序号企业签订时间实训岗位12019年10月印刷助理22019年10月动画绘制员备注(四)、专业师资美术绘画专业师资队伍结构表类别数量类型数量说明专业课教师(8人)专任教师8学科带头人1骨干教师3实训指导教师5双师型教师7中级职称2高级职称3兼职教师2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实训指导教师2双师型教师中级职称高级职称文化课教师8结合学校与专业特点,先后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培养了一批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素质教师,极大地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师资队伍现状本专业教学团队教师8人,含学科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3名,高级教师3名,中级教师2名,实训指导教师2名,双师型教师7名0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师资结构和学术梯队,此外,还聘请了部分实践能力强或教学水平高的校外专家作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更加充实了我校的教师队伍。除教学外,他们还就专业发展建设、课程设置等问题,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有效地辅助了本专业的教学、科研与实践活动。(五)、质量保证体系为了确保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有效运行,依据学校关于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意见,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1、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组织保障根据学校关于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意见,学校成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工作指导委员会,实施监控办、教务科、系部三级监控体系。(1)教务科:教务科是学校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负有在监控体系中对教学工作进行布置、检查、管理、指导等职能,是教学质量建设的责任主体。主要监控教学管理工作规程、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等教学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和师资等教学资源的配备利用情况。同时也负有对监控与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和建设的职责。教务科还要积极支持和配合监控办开展教学监控与评价工作。(2)教学部:教学部是学校学生管理的职能部门,要积极主动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要与监控办、教务科、就业办等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在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规范实习实训加强德育教育、搞好实习管理、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发挥本部门特殊的功能和作用。2、人才培养质量目标与标准确立质量目标与标准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养质量目标与标准既是教学工作的追求目标,又是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的基础。3、人才培养质量信息收集系统人才培养质量信息系统是为了全面及时地掌握学校人才培养过程各环节、各因素在教、学、管过程中基本状况的网络组织系统。其主要任务是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反馈,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群众性。信息收集的渠道主要包括:(1)校领导评价信息学校领导要对所分管的职能部门进行考核。强化这一渠道既有利于各级领导深入基层、深入课堂了解教育教学状况,又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营造一个全院各级领导都关心学生、尊重教师、重视教学、严格管理、为学生成材服务的良好氛围。(2)学生评价信息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对象,应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来源。学生评教由教务处组织,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无记名方式,每学期进行一次,评价时间根据教学进程而定。(3)督导员评价信息校督员按照值日情况巡查教学班级、实训室,并划分出当日最好班级、最差班级、最好的一堂课、最差的一堂课,日公布,周汇总,学期统计至监控办。(六)教学资源建设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七)教学方法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专业课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学习评价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注意吸收家长、行业企业参与。校内校外评价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生产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九、毕业及升学要求(一)毕业学业考核要求1、对学生的学业考评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即教师的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应从情感态度、岗位能力、职业行为等多方面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测评;结果性评价是从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完成任务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2、采用过程性考核和课程结业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课程总成绩为100分,其中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60%,课程结业考核占总成绩的40%50%;总成绩60分为及格。3、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习态度:主要包括出勤率、听课情况、课堂讨论、发言、提问、作业等。(2)岗位技能操作:主要包括专业课前准备、绘画技能操作规范程度、熟练程度、成果等。(3)单元测试:文化教师可采用单元测试题库组织进行,也可以根据单元项目内容结合实际案例由学生完成相应的成果等。专业技能课教师采用每月技能测试、技能抽测等方式。4.课程结业考核:可采用笔试、答辩等多种形式。如因疫情影响,学生可以采取线上展示的方式提交作业,达到考试合格标准。(二)升学要求三年毕业后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分别参加文化和专业考试考试,报考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职类艺术类专业。考试未通过者经学校充分征求学生本人及家长意愿后由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推荐就业。说明:1、“表示相应课程开设的学期。2、专业技能课程需要2节连排(考虑到实训和实验),其他课程可以单节安排。十、附录附录1:教学进度计划表附录2: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更审批表教学进度计划表类别序课程总学时学分讲授练习实践二三123456202020202012公共基础课必修1职业生涯规划40222职业道德与法律40223经济政治与社会2408222244哲学与人生40225语文440204444246数学440204444247英语320122224249体育与健康1608222210地理24082222411历史240822224小计220090161818201224专业技能课专业核心课12素描6801266648413色彩560126648414速写3201262244小计15603612141412208第五学期专业技能考前综合实训15考前专业综合实训408小计1208合计3600134专业名称所属系(部)使用年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内容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调整类别调整事项调整原因专业带头人意见:签字:年月曰教学部主任意见:签字:年月曰教务课审核意见:签字:年月曰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意见:签字:年月日附录2:注:(1)调整类别主要是指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时间、增开或停开课程、课程性质(课程的必修和选修属性)及考核方式等的变动。(2)调整事项是对调整内容及调整后人才培养方案变化情况的详细说明。(3)本表一式三份,专业教研组、教学部、教务科各存一份。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更审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