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发展我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分析和启示.docx

    • 资源ID:1104330       资源大小:27.7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发展我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分析和启示.docx

    开展中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分析和启示内容摘要:开展中国家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顺利进入高收入社会,需要从确立基本经济制度、选择开展战略、调节收入分配、调整宏观政策、完善体制机制等五个方面入手。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最大不安全因素来自于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防止落入陷阱的基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开展,长期着力点是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参与开展的能力。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开展战略,深化改革一、为什么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个简要的分析框架总结先发国家长期持续经济增长的历程、后发国家成功实现经济追赶而成为兴旺国家的经历、局部国家长时间处于中等收入水平的教训,我们认为可以从经济制度、开展战略、收入分配、宏观政策、体制机制等五个方面,分析开展中国家实现持续增长、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顺利进入高收入社会的必要条件。(一)僵化的经济制度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在目前有关“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中,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经济系统都采用市场经济体制。诚然,迄今所有兴旺国家和地区都是以市场经济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经济体,但人类近代历史上并非只有市场经济这一种制度。在上世纪超过一半的时间里,前苏联、东欧等国都实施过方案经济或命令经济,也曾一度获得了较快、甚至超过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局部国家实现了基本工业化。但方案经济的内在缺陷及其上层建筑所存在的问题,使这些国家虽然在上世纪后期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阶段,但在中等收入阶段长期徘徊,最终未能依靠方案经济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由于选择了错误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些国家才普遍遭遇了“中等收入陷阱"。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实行方案经济和命令经济的绝大多数国家都纷纷向市场经济转轨。在从方案到市场激进转轨的过程中,局部国家的经济一度出现持续几年的负增长。波兰、匈牙利、捷克等国通过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并较快地融入欧洲统一市场而实现了经济复苏和增长,目前已经成为高收入国家。而俄罗斯经过困难转轨,2007年按PPP计算的人均GDP接近15000美元,也进入了高收入国家行列(Shleifer,2005;CIA,TheWorldFactbook)o(二)长期封闭的或内向的开展战略延缓了技术能力的提高开放的世界经济为开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扩张的全球需求使各国在产品的生产上实现更深入的专业化分工。开展中国家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而融入国际市场,学习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技能,实现生产率的提高。因此,世界银行(2008)将“引进了国际所知(knowledge),输出了国际所需”作为成功的后发高增长经济体的首要特征。有充分的证据说明,出口导向的开展战略能够使开展中国家积累起持续开展所需要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从而有助于其最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出口导向战略使国内工业直接面向全球市场竞争,促使国内企业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在实现用制成品出口代替资源和传统初级产品出口的过程中,积累了外汇资金,获得了产业经历和技术能力。即使其国内市场规模小而缺乏以支撑国内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推行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仍可以通过参与全球市场而在自身最擅长的领域实现专业化、规模化,从而建设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获得较高的增加值收益(WorldBank,2008)东亚地区的“四小龙”正是因为致力于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开展,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复杂化,才成功实现了工业升级和经济开展转型,避开了“中等收入陷阱”,顺利进入了高收入社会。相反,大局部拉美国家之所以未能像东亚成功者那样成为高收入国家,与其没有及时调整进口替代战略不无关系。进口替代战略的初衷是保护刚刚起步的幼稚工业不致被兴旺国家的竞争优势所摧垮,以支持其成长壮大。应该说,进口替代战略在初期是有效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的30年间,大多数拉美开展中国家在经济和社会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南方委员会,1991)。但长期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不但国内市场需求增长有限,而且也失去了为应对全球竞争而持续进展技术学习的压力和时机。由于没有及时调整,拉美国家的进口替代战略不仅没有实现促进大规模现代产业开展的初始目标,还阻碍了农业和中小企业的自主开展(速水佑次郎,1998)。(三)要素升级与产业能力建设步伐缓慢要素(包括资本和劳动力)积累对于开展中国家固然重要,但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最终经济增长率将取决于技术进步率。先行国家在19世纪后期实现了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驱动向效率和创新驱动的增长方式转变。根据索洛的测算,美国20世纪前半期工人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中,有7/8要归因于“技术进步”(不单指新产品、新工艺,还包括在资本、劳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引起产出增加的所有因素,比方人力资本投资和用于研发的无形资本投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罗默、卢卡斯的研究工作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兴起,将技术进步看作是内生的,认为知识具有外溢效应,知识投资是边际收益递增的,能够弥补甚至超过物质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按内生增长理论,只有建设起有利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造的鼓励机制,实现要素驱动升级,推动生产率提高较快的产业在经济构造中的比重上升(即实现产业升级),中等收入国家才可以防止出现投资收益递减,实现持续增长,最终进入高收入社会。在资本边际收益递减时无法实现要素升级,是中等收入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无法以要素升级应对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而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是前苏联。苏联的经济方案可以认为是在政府指令下最大限度地积累资本以推动经济的极端情形(速水佑次郎,1998)。但苏联的经济增长长期都主要来源于资源投入的增加,资本的快速积累导致资本边际生产力急剧下降到几乎为零(EaSterly和FiSheh1995)。在人口红利消失时无法实现产业升级,也是中等收入国家难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因素。随着现代产业的持续扩张,中等收入国家曾一度被认为无限弹性的劳动力供给将难以维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将会消失,工人工资也随之上涨。因此,如果不能提升劳动者技能和技术水平,中等收入国家的生产率无法持续提高,经济的持续增长就难以实现。(四)不能有效解决好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公平问题贫困问题已从低收入国家的顽疾变成了中等收入国家必须面对的问题。过去10年,一大批低收入国家晋升到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全世界低收入国家的个数从60个左右下降到39个。与此对应的是,1990年世界上贫困人口的93%生活在低收入国家,而到2007-2008年全世界约10亿贫困人口(人均日收入L25美元以下)生活在中等收入国家,占世界贫困人口的72%左右(Su三er,2010)这反映了局部中等收入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无视了收入分配问题,而收入分配不公导致的贫富差距过大,将会成为影响中等收入国家最终能否进入高收入国家的重要因素。早期研究认为持续的经济增长可以实现公平:库兹涅茨提出了著名的“倒U”假说,即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不平等程度先增大而后减小。但随着一些开展中国家“增长性贫困”现象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说明,经济增长并不一定能够导致收入差距的必然缩小,而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作用:首先,如果一局部人长期不能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他们就可能最终采取一些不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行动,使增长进程受到干扰或被打断。第二,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会代际转移,导致不同社会阶层人群的后代在开展时机上的不平等,降低了人们为经济增长做出更大奉献的意愿。第三,严重的不平等可能成为政治动乱的根源(以上三点见WorIdBank,2007b、2008)。第四,中等收入阶段保持增长最核心的内容是人们进展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但不平等可能影响生产性投资,特别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第五,过高的收入差距给政策当局极大压力,这反而容易导致错误的政策选择和糟糕的经济后果(Sachs,1989)0第六,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拉大导致内需萎缩,引起经济增长动力缺乏。相反,经济增长越公平,经济就越有可能保持持续增长,因为公平带来更少的争论、更小的开展阻力。根据UNDP在2002年对中国城市家庭的调查,超过80%的答复者认为收入分配“不够公平”(48%)或者“很不公平"(34%)(UNDP,2005)o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人人都有较多的时机参与经济活动,因而人们对不平等的容忍程度通常更高。但如果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放缓,收入差距的问题会突现出来,现有不平等水平将更不容易被社会承受,可能带来更多的社会不满和摩擦。这要求政府一是要确保穷人能获得必要的收入,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减少和消除贫困;二是要有效调节高收入群体的收入,使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WorldBank,2008)o(五)制度建设与制度质量难以满足高收入阶段的需要在较低的开展水平下,即使制度质量不高、社会问题突出,一个国家也可以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使人均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从低收入社会进入中等收入社会。但正如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Rodrik所言,启动经济增长和维持经济增长在某种程度上是两码事一一前者只需要一些有限的改革,对一国的制度质量并无过高要求;后者那么要求建设起一个健全的制度根基,以赋予经济、社会抵御各种冲击的能力,并保持生产的活力(Rodrik,2007)。当一国经济开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如果没有制度质量的提升,就难以进一步增长,难以翻越“高收入之墙”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成为兴旺的现代国家。法国INSEAD学者Fatds和Mihov提出了如以以下图所示的经济增长和制度质量二维坐标系:横轴是人均GDP;纵轴是世界银行2005年发布的制度质量指标,反映各国的政治稳定、政府效率、法制建设、腐败状况与管制质量等社会因素,该指标越低一国的社会问题越突出。在人均收入大致位于9000美元和13000美元的地方画两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很多国家都落在这两线之间的区域,这个区域被称为“高收入之墙”。"高收入之墙”实质上是“制度质量之墙”,它把所有国家分成几个区域:但凡制度质量指数较高的国家,人均GDP绝大局部都超过13000美元,集中分布在右上区域。制度质量不佳、人均GDP却高于13000美元的国家只有沙特,处于右下区域2011年开场的“阿拉伯之春”也涉及到了沙特阿拉伯。虽然沙特政府采取了为国民发现金的方式缓解了国内矛盾,但沙特阿拉伯是否能够永远在现有的制度下维持高收入社会的地位仍未可知。制度质量指数较低的国家,集中分布在左下区域,其人均GDP可以在从800美元到100oo美元的各个水平(Fatds&Mihov,2009)根据该统计分析所得到的一个基本结论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阶段,一个国家的制度质量即使不很高,也可能在较长时期内保持比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使一个国家的人均GDP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要翻越人均GDP水平900013000美元这个高墙而进入高收入国家,就必须进展系统的改革,建设高质量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简单地讲,要从中等收入社会进入高收入社会,必须翻越这个“制度质量之墙"。二、中等收入国家落入“陷阱”的主要不安全因素一个国家从低收入社会向高收入社会开展的过程,是一个经济总量增加、经济构造调整的过程,更是一个社会构造深刻变革的过程。不但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会随着经济开展水平而改变,维系经济增长的社会环境也会发生改变。如果政府的经济政策不及时调整、制度不及时改革和完善体制,经济增长会失去动力,社会和谐会被打破,一个国家可能长期处于经济低迷、社会动乱的状态,长时间难以经过中等收入阶段而进入高收入社会。在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市场经济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情况下,一个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不安全来自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开展战略错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下,一个国家必须参与全球竞争才能够获得市场空间,保持经济活力,在竞争中实现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这是支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外部原因。如果采取对外封闭的开展战略,其经济增长的潜力得不到发挥,一国就容易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第二,要素升级缓慢。中等收入国家在经济增长初期主要依靠低成本劳动力、廉价自然资源和引进技术启动经济增长。但由于在教育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投资缺乏,导致中等收入国家人力资源质量提高不快、产业技术能力不强,难以支持企业迅速提高生产率以保持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要素升级缓慢使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受到制约,难以缩小同兴旺经济体的差距,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第三,收入分配不公。一次分配主要受市场竞争的直接约束,但中等收入国家的一次分配可能因为劳资关系的制度不健全而长期内不公平。中等收入国家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二次分配制度往往也不健全,常导致全社会的两极分化,出现锋利的利益冲突,最后引起社会不稳定和内部纷争,经济增长进程被打断,长期处于“中等收入陷阱"中。第四,制度建设滞后。一个落后国家要启动经济增长并不困难,但随着经济增长的启动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经济活动和经济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矛盾冲突越来越多。如果不及时进展深入的改革和系统的制度建设,不能及时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政府能力培养、加强社会监视、扩大人民参与权、建设社会保障制度等,一国可能出现经济停滞、社会失序与冲突加剧,打乱经济增长的历程。在中等收入阶段,全面的制度建设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避开“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的根基。三、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利条件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和高速增长,我国进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构造、社会构造、人口构造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得益于我国坚持开放的开展战略,坚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并基本建设了开放的市场经济制度。因此,我国有保持经济增长,避开“中等收入陷阱”的有利条件。(一)改革开放形成正确的开展战略经济增长理论和各国开展实践说明,过去三十多年我国所实行的改革与开放的方针和路线是正确的。我们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自主创新的战略,因为正是这些战略使我们迅速从低收入国家变成上中等收入国家,同时为我们跨越中等收入开展阶段、最终进入兴旺国家行列奠定了物质根基,积累了开展经历,建设了制度保障。(二)科学开展观推动开展方式转变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我国经济开展进程有比较科学的判断和长期部署,对我们现在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所面临的问题也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并有我们自己的战略选择。我国转变开展方式,实际上包含了若何实现持续增长、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内容。从经济上看,由于我国内部市场巨大、产业门类齐全、人力资本充足、产业开展经历丰富,我们在跨越中等收入开展阶段具有其它许多国家都不具有的优势,我们在保持经济的竞争力方面有较好的条件。从社会开展上看,按照科学开展观的要求,我国也开场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强调民生建设、文化开展、环境保护,强调要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四、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如果说开展战略的选择、要素和产业构造升级并不是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最大不安全因素,那么最大的不安全因素来源于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的拉大,而化解不安全因素的基本出路是加快深化改革,推动开展方式转变。(一)日益凸现的贫富分化是导致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最大不安全因素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是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大的基本重要原因。由于多年来户籍制度形成的身份差异导致的权利不平等,更加恶化了这种城乡差距状况,特别是表达在公共服务的巨大不平等上。另外,改革开放以来在提倡“允许局部人先富起来”、”改革分配制度以提高经济效率”等政策的同时,未能及时建设健全相关的税收调节、财政支出和社会保障等再分配机制,加上要素流动不畅、市场竞争不充分、行业垄断普遍、贪污腐败盛行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状况在过去20年中持续恶化。可以说,日益扩大的城乡、区域以及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屡禁不止的官员腐败,进展缓慢的法治建设,公共服务方面的巨大差异,使我们的社会积累了不少的社会矛盾,潜藏着较大的社会危机。(二)深化改革是我国防止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出路有关国家的经历说明,完善经济社会制度、提高制度质量是实现持续增长、迈向高收入社会的必要条件。我国明确了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法治社会的目标,科学开展观为我国未来开展指明了方向,为我国顺利实现现代化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和谐的高收入社会提供了指南。但就目前情况看,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改革进程进展不明显,转变开展方式进展缓慢。最基本的原因是,多年改革和开展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而进一步的改革和制度建设受当前利益格局的制约较大。为此,我们不但需要提高增长质量、重视民生、缓解社会矛盾,推动全社会形成新的改革共识,同时需要坚决的政治意志和坚强的政治领导,通过对政府组织的强有力的掌控和对改革过程的有效领导,推动系统全面的制度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社会。中国超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必须是全面制度建设的过程,是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同时是中国完成现代国家建构的过程。(三)加大教育投入是避开“中等收入陷阱"的长期性、基本性举措中等收入国家处于由要素驱动向效率和创新驱动的转型阶段,全社会人力资本的提高是中等收入国家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加大教育投入是我国既需要长期坚持,又必须当下着手的工作。要确保义务教育的全覆盖和高质量、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加大高等教育的开放性,提高全社会的人力资本水平,提高所有人参与经济开展和社会建设的能力。在我国市场经济制度逐步完善、人人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开展的时机趋于平等的情况下,持续的教育投资既可为跨越中等收入开展阶段提供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源,更会为中国经济进入高收入阶段、中国社会开展到现代社会培养有参与意愿、有参与能力的合格公民。参考文献:(1)蔡昉:“构造调整的国际经历,?比较?,2010年第6期。12)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开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第3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Easterly,W.,Fischer,S.,1995,“TheSovieteconomicdecline”,TheWorldBankEconomicReview.(4) Fatds,A.,Mihov,I.,2009,The4I*sofEconomicGrowth,/,WorkingPaper.INSEAD.(5)Fischer,A.M.,2010,iiIsChinaTurningLatinChinaisbalancingactbetweenpoweranddependenceintheleaduptoglobalcrisisz,JournalofInternationalDevelopment22(6:739757.(6)Rodrik,Dani,2007,OneEconomics,ManyRecipes:Globalization,Institutions,andEconomicGrowth.PrincetonUniversityPress(中译本:丹尼罗德里克,?一样的经济学,不同的政策处方:全球化、制度建设和经济增长?,中信出版社)。(7) Sachs,J.D.,1989,aSocialConflictandPopulistPoliciesinLatinAmriCan",NBERWorkingPaperNO.2897.(8Shleifer,A2005ANormalCountry:RussiaafterCommunism,",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2005,WinterPages:151174.(9) Sumner,A.,2010,GlobalPovertyandtheNewBottoniBillion:WhatifThree-QuartersoftheWorld'sPoorLiveinMiddIe-IncomeCountries”,IDSWorkingPaper.IIO)UNDP,2005,HumanDevelopmentReport2005oNewYork:UnitedNationsDevelopmentProgram.(11) WorldBank,2007a,"AnEastAsianRenaiSSanCe”。(中文译本:吉尔等,?东亚复兴:关于经济增长的观点?,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12) WorldBank,2007b,wEastAsiaandPacificRegionalUpdate''o(13) WorldBank2008,uTheGrowthReport:StrategiesforSustainedGrowthandInclusiveDevelopment"o(14) WorldBank,2010a,“Malaysiaeconomicmonitor:growththroughinnovation”,WorkingPaper.(15) WorldBank,2010b,“EastAsiaandPacificEconomicUpadate2010:RobustRecovery,RisingRisks”,WorkingPaper.国务院开展研究中心“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研究课题组课题负责人:刘世锦课题协调人:张军扩侯永志刘培林执笔:高世楫卓贤

    注意事项

    本文(发展我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分析和启示.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