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张问陶秦蜀古道诗探析.docx

    • 资源ID:1112486       资源大小:49.61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张问陶秦蜀古道诗探析.docx

    张问陶秦蜀诗探析张问陶(17641814),四川遂宁人,出生于山东馆陶,字仲冶,一字柳门,号船山,药庵退守、众仙之不欲升天者,自号蜀山老猿,亦称老船。清乾嘉时期著名的性灵派诗人、画家、书法家。中国历史上许多诗人都曾行走在秦蜀古道上,留下了千年不朽的诗篇,如王勃、卢照邻、骆宾王、杜甫、高适、岑参、元稹、李商隐、温庭筠、文同、苏轼、苏辙、陆游、汪元量、方孝孺、薛暄、何景明、杨慎、赵贞吉、张佳胤、王士祯、郑日奎、李调元、林则徐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李白面对巍峨峥竦的蜀道的喟叹。秦蜀古道对于李白来说,只是传说中充满磨牙吮血的狼虫虎豹和危乎高哉的险途。从李白的人生轨迹看,他并没有从长安到成都完整地走过一次秦蜀古道。而清代的张问陶是行走秦蜀古道次数最多,也是在秦蜀古道上创作诗歌最多的重要诗人。张问陶在他五十一年的并不太长的生命历程中,凭借原始的交通工具车马和自己的双脚,或省亲、或婚娶、或科考、或宦游,六度穿越秦蜀栈道,这是何等艰辛的人生历练。他的诗记录了秦蜀古道上的许多名山、城镇和驿站。他用诗歌再现了清代乾嘉时期秦蜀古道的自然风光和社会状况,创作于秦蜀古道行旅途中的诗歌有二百余首。一、张问陶行旅秦蜀古道的诗歌创作秦蜀古道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交通干线,是联通中国西南、西北、中原的重要纽带。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行走的路线有所不同,大致有南栈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北栈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等。而清代由秦入蜀的道路相对比较固定,大致是从陕西宝鸡上陈仓道至凤县经连云道转褒斜道,至褒谷口后再由褒沔路上金牛道至成都。从船山诗草的记录看,张问陶六次所走秦蜀古道的路线都是一致的,从成都到宝鸡或从宝鸡到成都。他行走的路线大约是从成都出发过德阳、绵州至梓潼县上亭驿上金牛道经武连驿、佥IJ州、剑门关、桔柏渡、利州、飞仙岭、七盘关、宁羌州、五丁峡、大安驿、青羊驿、百牢关至沔县,再沿褒沔路至褒城,由褒谷口进褒斜道,过七盘岭至武关驿,转画眉关进入连云道,过安山驿(留坝)、紫柏山、柴关岭、心红峡、草凉驿(今凤县境内)至凤县,再由陈仓道经黄牛堡、煎茶坪、益门镇到宝鸡。乾隆四十九年(1784)三月,二十岁的张问陶由湖北汉阳赴京城与四川涪陵周兴岱(号东屏,时任赞善官)之长女周氏结婚。次年八月,张问陶携妻子周氏离京回汉阳和四川。张问陶此次汉阳、四川之行,一是省亲,二是探寻遂宁故乡,三是参加四川乡试。路途车船颠簸,十月周氏在途中产下一女儿。他们夫妻到汉阳时已是丙午年元夜。诗人在元夜到汉阳喜全家无恙即约同归遂宁一诗中写道:“三载重来似旧贫,聊凭娇女慰晨昏。牙牙学语怜伊小,绣褓新添一辈人。”1596在乘船由三峡回遂宁途中,因为妻子周氏产后患病,张问陶不得不把她留在涪陵娘家养病,自己与兄长张问安一道回故乡遂宁。丙午年对于张问陶来说大约流年不利,春天成都府的乡试出师未捷,他和兄长张问安一起名落孙山。同年五月,他的结发妻子周氏因病逝世于涪陵。不久,小女也夭亡。下第后的张问陶,生活更加困顿,他在丙午下第归遂宁重阳后七日暂住涪州别亥白兄、寿门弟一诗中写道:“姜被情长愿总违,残秋锈羽尚分飞。半间老屋如僧舍,万古雄心感布衣。贫贱不堪谈阅历,飘零无计慰庭闱。故园谋食艰于客,翻悔云山劝早归。l597在涪州与兄长分别后,张问陶继续漂泊在涪州、遂宁、成都一带。这段时期,张问陶的诗歌在其诗友中广泛传抄,使他在四川诗坛获得了巨大的声誉,也使他收获了第二次爱情与婚姻。由于他所显露的才华得到成都盐茶道林儒(号西屋)欣赏,并将其女林韵徵(名顽,号佩环)许配于他,乾隆五十二年(1787)九月,张问陶与林韵徵在四川盐茶道署成婚。诗人在丁未九月督成都盐茶道署呈外舅林西屋先生诗中吟道:飘摇尘海壮心惊,楚水燕山又锦城。举酒且浇齐赘婿,写经难让鲁诸生。浑河九曲终千里,大鸟三年始一鸣。惭愧祁公能爱我,夜窗来听读书声。142诗中写出了入赘林家的感受。多年居无定所、漂泊零落的张问陶终于能暂时得到歇息,在林家诗人衣食无忧,有了安定的物质生活和良好的读书环境。读书之余,参禅访道、谈书论画。诗中使用了宋代苏舜钦“汉书佐酒”的典故,表达了对岳父林西厘及妻子一家的感激之情。诗中所说的祁公是指苏舜钦的岳父王溥,爵位祁国公。张问陶的新婚妻子林韵徵是著名的才女、诗人、画家,与张问陶琴瑟和鸣、夫唱妇随。李“睿之的清画家史诗中说:“张问陶室,工诗善画。T726宝镇的国朝画家笔录(卷2)中说:(张问陶)“其妇亦能诗,有句云:修到人间才子妇,不辞清瘦似梅花',佳话也。”0640入赘成都盐茶道林西匡府后,张问陶与其新婚妻子林韵徵诗词唱和、琴瑟和谐、恩爱有加。但为求取功名,不得不劳燕分飞。诗人心中十分矛盾、惆怅,所以在诗中感慨道:“春风吹梦蜀山深,又改清弦谱爨琴。对影此时怜绿鬓,登台何处筑黄金。”143乾隆五十三年三月,诗人离开成都进京参加顺天府乡试,出发时作了两首题为三月十一日由栈入京师发成都作的诗。这是张问陶第一次踏上秦蜀古道,此行中他担心因作诗而耽误科考学业,有意少作诗。因此他在三月十一日由栈入京师发成都作(其二)中写道:“利市要防诗作祟,莫收云栈入奚囊。”143这年秋闱乡试,张问陶中顺天府乡试第十三名举人。而其兄张问安在成都参加四川乡试也中第七名举人。中举后的张问陶继续留在京城以备己酉年会试。三年一次的会试正考本应在庚戍年,因庚成年是乾隆皇帝八旬万寿之年,要加一次恩科考试,所以将会试正考提前到己酉年。张问陶己酉年的春闱并不顺利,没能如愿金榜题名。虽然科场失利,但诗人心态十分平和、淡定,他在下第西归诗中吟道:“得失从来过眼空,买车休笑太匆匆。家居未定搬姜鼠,身事难推负蜥虫。绿发也应愁万丈,黑头几辈到三公。还山不是乘槎客,谁把升沉问卜翁。”153下第后不久,诗人就收拾行囊再由陆路回四川,这是诗人第二次行走秦蜀古道。因下第还家,并没有太多的压力与负担,此行诗人写了许多吟咏秦蜀古道的诗歌。船山诗草卷三戊巳集中从望栈道作到出栈等近六十首诗都写于此次秦蜀古道之旅中。回川后诗人在成都、遂宁住了大约半年,己酉年十二月十日告别妻子,与兄长张问安一道再次踏上栈道,进京参加庚戍恩科会试。也许是因为有了上一次会试考试的经验,所以再次进京考试张问陶就显得比较从容,这是张问陶第三次走秦蜀古道。此次秦蜀古道之行张问陶写了三十多首诗,并在途中与兄长一道游览了凤县豆积山张果老洞。船山诗草卷四出山小草中收录了张问陶此行的栈道诗。庚戍年二月四日到涿州,住内兄林扑园家中。三月在京参加恩科考试,中三甲第五十五名进士,其兄张问安落第。选庶吉士,留京任职。他在得家书诗中吟道:“禄养几时酬束皙,归期无定愧何蕃。Tl96虽在京为官,走上仕途,但他内心牵挂的依然是父母妻女。辛亥年(乾隆五十六年)二月,张问陶向朝廷告假西归成都接家眷进京,第四次走上秦蜀古道。此行作者也写了入栈即事入大散关四过柴关岭题连理亭褒谷闻蝉四月十五日作广元昭化道中杂诗等三十多首纪行诗。这些诗收录在船山诗草卷六乞假还山集上中。诗人从春二月底出京师,踏上秦蜀古道时已是夏初,他在入栈即事(其一)诗中吟道:“栈云如有约,一岁一相逢。石气经春秀,诗情入夏浓。R157从辛亥年四月末回到成都,壬子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乘船离开成都,此次张问陶在蜀中盘桓了一年半。因带家眷,所以诗人选择水路回京师。船山诗草卷八扁舟集记录了诗人携妻子、女儿和兄长张问安经眉州、涪州、瞿塘峡、巫峡、荆州从川江水路出川的过程。到荆州后换乘车马向北过襄阳邯郸、定兴进京。船山诗草卷九嬴车集用诗记录了由陆路从荆州到京师的过程。张问陶之父张顾鉴于丙辰年十二月十二日病卒,其兄张问安于其父病卒之时即回遂宁。同年二月,湖北襄樊一带爆发了以王聪儿为首的白莲教起义;同年九月至十二月四川达县、宣汉、通江、巴中等地白莲教亦举行大起义,白莲教势力纵横楚、川、陕。为父亲丁忧守制,丁巳年九月,张问陶第五次从秦蜀古道回到四川,十一月,将父张顾鉴安葬于遂宁两河口张氏祖至。此行适逢白莲教起义,秦蜀古道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在丁巳九月褒斜道中即事一诗记录了此行的艰难情形:“旧说还乡好,今伤行路难。连村有戈戟,归将只衣冠。”1375戊午年正月十七日,诗人离开成都由栈道返回京师,二月九日经宝鸡时作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十八首,这是诗人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走川蜀古道,时年张问陶三十五岁。因白莲教起义的战乱,张问陶第五次、第六次走秦蜀古道来去匆匆。戊午年从秦蜀古道回京后,张问陶后在京师做官,曾任散馆检讨、顺天府同考、御史、吏部郎中等职。嘉庆十五年(1810)出任莱州知府,因与上官趾lg,于嘉庆十七年初以疾辞官,寓居苏州虎丘。嘉庆十九年三月病逝于苏州,享年五十一岁。二、张问陶对秦蜀古道自然山水风光的描写可以说从陕西宝鸡至四川成都的秦蜀古道是一条隽美、壮丽、生动、多姿的自然风光画廊。千里栈道,蜿蜒逶迤、重峦叠嶂、河溪纵横、山雄水秀、林密花奇、移步换景、气象万千,曾有无数文人骚客为之倾倒,吟咏赞叹、书画描摹。六次行旅在秦蜀古道上的张问陶,在他船山诗草中用大量笔墨描绘了秦蜀古道的自然风光。他的诗写出了秦蜀古道的雄浑、险峻、隽秀、奇谄的各种特点。我们今天从宝鸡乘车经汉中到成都时,还能见到张问陶诗中出现的地名。凤岭位于凤县城东南二十多公里处,是连云古栈道最高点,山上有宋代为纪念抗金英雄吴圻、吴璘祠庙,名曰"吴涪王祠”。因地势较高,站在凤岭上人若置身云雾中,放眼远眺“一览众山小”,山风吹过,流云或许在你脚下流淌。山上风雪正劲,而山下风清日朗。所以当地有“凤岭晴岚五彩天的美称:这正是秦岭山中“十里不同天的真实写照。己酉年除夕前,诗人与兄长张问安风雪中登上凤岭,看到凤岭这奇异的美景,创作了雪中度凤岭一诗描述了凤岭壮美的自然风光:“路绕千峰上,天低鸟道横。烟云何代嗣,风雪下方晴。指顾通西极,苍茫叹北征。岁除乡信满,吟眺总关情。”184张问陶笔下的褒斜栈道艰难险峻、令人生畏。他在观音编诗中是这样描写这段栈道的险恶的:“石势崩层云,架空郁深黑。危根插水府,那颜蛟龙蚀。T1605诗中也写出了栈道的一种形制,“危根插水府”应该是“立柱平梁式”的栈道形制。焦岩位于武关驿和马道之间,这一段栈道一面是陡峭的高山,一面是湍急的褒河。他在焦岩诗中写道:“大斧何年劈,山腰一径微。曲栏关命脉,片石逗危机。”164七盘岭是褒斜道中又一险恶之处,诗人在七盘岭诗中既写出了褒谷两岸峭壁如削、危峦入云的山势,也写出了褒水激流奔涌、惊涛拍岸的景象,“褒谷高于天,两崖互相啮。褒水犹飞龙,随山亦千折。T65诗人在七盘岭俯视,看到的景象是“侧首俯万仞,高林下蓊郁。惊涛自雷奔,但见涌微雪T65.诗人还写了褒谷口道路的险恶,“曲栏如层阶,羊肠上盘结。忽讶前旌迥,穿林旋隐没。”165金牛道上的五丁关也是秦蜀古道上著名的险峻之处,李白的蜀道难一诗中曾这样描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己酉年夏,诗人与其兄一道路过李白曾吟咏过的五丁峡,适逢雨后,逼仄的峡谷更加险恶,诗人也在雨后过五丁峡一诗中记录了这凶险的人生经历:“悬流争赴壑,轰若万马嘶”“疲骡盘涧底,怒浪吞腰围”。走过惊心动魄的五丁峡,诗人感慨道:“众险一朝尽,吾生犹可为。转头失恶梦,何事噫吁峨。”168心红峡位于陕西凤县三岔镇心红铺村,为陈仓道转连云道必经之地。两岸山势合拢,峭壁突兀。峡底最宽处不过十来丈,仰视天际,仅见一缕白云,当地人称“一线天”。诗人己酉年下第西归时过心红峡时作了心红峡一诗,并在诗题下注道:“云栈第一佳处。”可见心红峡之美景在诗人心目中的地位。他在诗中是这样描述心红峡春末夏初景色的:“万绿拥孤峡,春归花自妍。日斜苔壁冷,云重石桥偏。一水净无暑,数峰青可怜。蛮烟飞不到,合是此山川。”163斜阳、孤峡、青峰、峭壁、绿树、春花、苍苔、碧水,诗人将如此多的意象组合在心红峡这幅画面中,成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这一年年末,诗人因进京赶考再次途径心红峡,又写了一首同题的心红峡。此次诗人描写的是心红峡冬日景象,诗中写道:“峡云微酿雪,十里几阴晴。野鹳峰头老,疏林石上生。世缘何日谢,人境此中清。欲采丹砂去,春山杜宇声虽是严冬,但秦岭的冬日却是另一番景象,微云酿雪,阴晴变幻,野鹳独立,林疏石显,清旷宁静是心红峡冬口的韵味。诗人此行的目的是奔向仕途,但心性向往自由的他期待的却是进入此景中寻觅一片清静的境地,求仙问道,学张良随赤松子游,归隐炼丹。秦蜀古道行旅虽然艰辛,但一路有隽秀的美景相伴,也是人生一大乐事。将军石原是褒河中一大自然景观,诗人有将军石一诗描写褒河中的这一奇石,诗题之下注曰:“石形如大胃,在七盘岭下,出水中,上镌屹然砥柱四大字”565。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描述了这块屹立于褒河中的奇异巨石,这块巨石如苍龙之角屹立湍急奔腾的褒河水中,与远处险峰绝壁遥遥相对,默默无语,傲然独立。诗日:“奔湍自豪放,绝壁苦羁束。盘涡出奇峰,岌岌苍龙角。世治氐羌平,西戎久臣伏。天河洗甲兵,兜整弃崖谷。锋错纵呈露,灵秀居然独。无语立中流,他山不能学。”165诗人咏物言志,赞颂这块将军石,傲然群峰、遗世独立、锋芒毕露、无拘无束,俨然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军。诗人对这一奇石的赞颂,其实是对自身人格的期许。晚年的张问陶,恃才傲物,不愿与上官同流合污,辞官归隐姑苏。走出褒谷口,他看到汉中盆地的开阔广袤,赞叹道:“山开陇汉平”“客路明初霁,风烟入望平”。从褒城到沔县的路上,看到了这片土地肥腴、丰饶,张问陶觉得汉中的山川地理、风物景色、作物出产与湘中和自己的故乡遂宁极其相似,他对汉中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他的褒沔道中(其二)是这样描写初秋闰七月时节的汉中景象的:“依依双岸柳,漠漠一帆风。小市林檎碧,新渠水稻红。”166今天这条秦蜀古道的文化旅游价值也是极高的,沿途风景如画,令人流连忘返。三、张问陶对秦蜀古道历史人文遗迹的描写张问陶同中国古代绝大多数文人士大夫一样,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对立德、立功、立言的古代圣哲先贤和英雄豪杰无比崇敬,对各地的历史人物遗迹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他六次走秦蜀古道,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因为科考或回乡探亲,行程都是比较匆忙的。稍有闲暇,他就凭古吊今,追寻古人的踪迹,描写曾经的历史遗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秦蜀古道上的遐思与感慨。秦蜀古道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北伐的主要路径,从成都到宝鸡的古栈道沿线留有大量诸葛亮及三国其他人物活动的历史遗迹。张问陶经过这些三国遗迹时,只要有暇,都会前往凭吊瞻仰、赋诗吟咏、抒发胸臆。诗人己酉年下第还家路过沔县,与其兄张问安一道拜谒武侯祠,作沔县谒武侯祠武侯石琴同亥白作二诗抒发对诸葛亮功业的赞叹与钦慕。他对诸葛亮忠君爱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十分钦佩,他认为是诸葛亮在君庸民弱、国力衰微的情况下支撑危局,保持蜀汉基业,维持天下三分。“莫援残局叹三分,正朔居然补帝勋他在观赏诸葛亮的石琴后,作武侯石琴同亥白作一诗,在诗中赞叹道:“名士真英雄,人琴尽无两。”166他感慨身处末世的诸葛亮寂寞孤独、知音难觅,其空城上所弹之音只能在重重叠叠的群山中回响,无人应和一“弦外知音难,渊然众山响他于庚戍年早春再过沔县经黄沙驿时,又作黄沙驿一诗感叹诸葛亮经营蜀汉北伐事业的艰辛:“经营相业劳。”182筹笔驿,又称神宣驿,是秦蜀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雍思政漫话剑门蜀道认为筹笔驿旧址“位于今(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烟灯村一组”325。相传诸葛亮率军北伐时曾在这里筹划军事方略,他的后出师表也写于此。这里是历代诗人凭古抒怀、吟咏题刻之处,如唐代诗人武元衡、薛逢、李商隐、杜牧、罗隐,宋代诗人石延年、陆游、李新,清代诗人王士祯等都曾以筹笔驿为题作诗缅怀诸葛亮的功绩。庚成年初春,米仓山头积雪、嘉陵江风料峭,进京赶考的张问陶来到嘉陵江边的筹笔驿,作了一首神宜驿,题下有一小注曰“即筹笔驿",诗日:古驿风云积,阴崖秘鬼神。荒祠啼望帝,遗象肃宗臣。老树知何代,青山似故人。重来筹笔地,立马荐溪萍。181风云、阴崖、荒祠、杜鹃、老树、青山,从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种种意象看,诗人看到的筹笔驿景象已十分破败、凄凉,令人心酸。筹笔驿附近祭祀诸葛亮的祠庙也只有杜鹃鸟声声凄惨的悲鸣。这似乎显示出大清王朝已走向末世,像这曾经香火旺盛的筹笔驿诸葛祠一样,没落、寂寥,无人问津。汉中是大汉王朝的隆兴之地,刘邦曾在这里休生养息、秣马厉兵、招贤纳士、筑坛拜将、明修暗度、出散入秦,与项羽争夺天下。汉中境内留有许多汉初历史遗迹。秦蜀古道也曾是刘邦君臣驰骋的道路,留下许多汉初故事。走在陈仓道上,他想到了楚汉相争之时刘邦君臣的历史功绩,作望陈仓古道诗,并在诗题下注道:“高祖袭雍,破章邯于陈仓由此,在今栈道对面”。诗中描述了刘邦开创汉家大业的艰辛:“沛公西去日,曾此辟荆榛。”川604他使我们中国最大的民族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号“汉”:“猿鸟惟知汉,峰峦不帝秦。”1604走在没有战火的古道上,诗人看到的景象是“浮云怜战伐,流水阅冬春”1604。大约是下第西归没有了压力,那一次的行旅又比较平安,所以心情非常放松,才有“一笑升平客,篮舆驿路新Tl604的感受。张问陶途经秦蜀古道上的废丘关时,有感楚汉相争历史,作废丘关诗咏其事,诗人特在诗题下注解说:“项王封章邯于此。”张问陶在这里把废丘关和废丘城混为一谈To史记项羽本纪记载:“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项王乃立章邯为雍王,王咸阳以西,都废丘。”史记索隐曰:“县名。今槐里是也。”5404槐里在今陕西兴平市。韦昭曰:“周时名犬丘,懿王所都,秦欲废之,故曰废丘。”史记正义括地志说:“犬丘故城一名废丘,故城在雍州始平县东南十里。地理志云汉高二年,引水灌废丘,章邯自杀,更废丘H槐里。”5404史记所说的废丘城并不是诗人诗中所写的废丘关。废丘城和废丘关应该是两个地方。废丘关在今凤县南星镇留凤关村内的关岭子,后又称流凤关,是古连云栈道和陈仓栈道必经之地,雄踞入蜀之要冲,是章邯被封雍王后所设的防御汉王刘邦的关隘。张问陶废丘关诗中所说的应是处在秦岭深处的废丘关,诗曰:刑印迟颁霸业庸,风云原只傍真龙。兵残故道军容墨,马过陈仓夜气凶。蛇虎尚惊官吏梦,山川空受楚人封。英雄骨冷村农笑,斥堪高寒久息烽。184诗人经过废丘关时,楚汉相争的历史话剧早已谢幕,曾经的人吼马嘶、刀光剑影都已成过眼烟云,只有青山依旧,流水无声,偶尔毒蛇猛虎出没四周,还有些英雄的传说成为村农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虽然诗人前四次行走秦蜀古道时清王朝还继康乾盛世的余绪,呈现着表面的繁盛,但从诗人的感慨中流露出了他对这个时代所呈现的垂暮之气的敏锐把握。汉初张良辅佐刘邦创立大汉王朝后功成身退,辟谷紫柏山随赤松子游,传说成为神仙。张良是后世文人士大夫极为推崇的历史人物。秦蜀古道上的紫柏山有九十二峰、八十二坦、七十二洞,绵延百余里,风景如画图,传说是留侯张良辟谷修炼、羽化升仙之处。山下有留侯祠,是后人供奉祭祀张良的道场。张问陶六次走秦蜀古道,以紫柏山为题作诗五首。张问陶初登紫柏山是在己酉年(1789)夏下第西归途中。这个季节的紫柏山花繁树茂、绿草茵茵,举目远眺青山如黛、山岚突起、云雾飘渺。诗人在紫柏山诗中描写的景象是:“云笼紫柏山,烟树何濠濠。岩洞七十二,传是精灵宫。”163笔者曾多次登上紫柏山,山上有关赤松子和张良的传说非常多。所以为张问陶做向导的道士向他介绍紫柏山时“指示夸神功工来到紫柏山,张问陶更加理解张良辟谷修仙的选择,畏死恋生是人的本性,诗人说:“世人畏速化,悲恋攒心胸。”功成身退、抛却名利,寻觅清幽的净土,求得心灵的静谧,这是张问陶对张子房钦佩的原因,他在这首诗的最后两句由衷地赞叹道:“伟哉张子房,仙骨真英雄留侯祠位于连云道旁,是走秦栈的必经之处。诗人辛亥年(1791)乞假还山回四川时过紫柏山拜谒留侯祠,作紫柏山谒留侯祠七律二首。其一日:数千年后访游踪,知在云山第几重?世乱奇书能早读,功成仙骨不争封。恩仇报尽寻黄石,戎马归来慕赤松。看遍汉家诸将相,斯人出没幻如龙。1160张问陶对传说中在紫柏山辟谷修仙的张良十分景仰,他羡慕张良归隐紫柏山随赤松子游,怀着虔诚的态度寻访这位英雄神仙的“游踪”。“数千年后访游踪,知在云山第几重?”他夸赞这位能参透世事智者的聪敏清醒,“世乱奇书能早读,功成仙骨不争封。”功成身退、隐居仙山,做逍遥神仙是张良最明智的选择:“恩仇报尽寻黄石,戎马归来慕赤松。T1160他认为张良是汉初众多将相中最有智慧的、最不可捉摸的,说:“看遍汉家诸将相,斯人出没幻如龙。”这首诗总结了英雄神仙张良的一生。丁巳年九月第五次走栈道回川,又作一首五律紫柏山谒留侯祠1375o而此时的秦蜀古道上不再平安,因王聪儿领导的白莲教起义战火蔓延,兵灾匪患不断,人民为躲战乱流离失所,诗人喟叹道:“不碍生天事,兵机即道机。T1375世事沧桑,只有常走的秦栈还是那么熟悉,使人留恋一4青山往来熟,相对更依依"1375。四、张问陶对白莲教起义时期秦蜀古道社会状况的描写张问陶生活的时代是大清王朝由康乾盛世走向衰败的转折时期,白莲教起义则是这个转折的标志性事件。他早期写陈仓道、连云道、褒斜道、金牛道险峻、旖旎、瑰丽的山水景色和汉中盆地田园风光、人文风物,鲜活灵动、清新可人。嘉庆年间再走秦蜀古道,诗人则是另一番感受了。战乱中再过秦蜀古道,张问陶目睹了风雨飘摇中的清王朝大地上的兵燹战火给秦蜀古道上的黎民百姓带来的灾难与痛苦。诗人在丁巳九月褒斜道中即事中写道:“连村有戈戟,归将只衣冠。”1375嘉庆元年(1796),王聪儿在湖北襄阳领导的白莲教起义如燎原烈火,迅速烧遍鄂、川、陕、豫、甘等地,给予清朝政府沉重的打击。秦蜀古道沿线的四川绵阳、广元及陕西的汉中、宝鸡是白莲教起义军长期活动的地区,战乱尤为严重。王聪儿曾率领义军一度打到西安附近。嘉庆二年(1797)十月,白莲教起义军攻入汉中之后多年转战于汉中各地。清政府为了镇压白莲教起义,调动了大量军队到鄂、川、陕边界的巴山区镇压白莲教义军。参与镇压起义的清军官吏腐败、军纪涣散、兵匪勾结、摊粮派款、拉夫抓丁、祸害百姓、民不聊生。巨贾富商乘机与官府勾结,大发国难之财。诗人也用诗歌描述了这场农民起义对清王朝的打击,他在丁巳九月褒斜道中即事(其二)中描写了白莲教战乱的情形:“祸始征苗役,悬兵动鼓颦。荆襄摧虎帐,河洛溃金堤。潼谷军声乱,巴山戍火迷。汉中忧不细,珍重武关西”1375。张问陶第五次走入秦栈之前,因其父在四川遂宁患病,其兄张问安已于丙辰年(1796)冬回乡省亲照顾老父。此时白莲教起义已经爆发,秦蜀大地烽火已燃,诗人非常担心兄长的安危,他在丙辰十一月二十三日怀亥白兄时还山西行当入秦栈(其一)中写道:“风雪征途一剑寒,计程此日过长安。传闻羽檄驰三辅,或恐乡云阻七盘。何处淹留惊戍火,有人辛苦据归鞍。汉中形胜关秦楚,何止崎岖蜀道难。”1362他们兄弟之间感情极其深厚,兄长西行,诗人心也随之而行,一路牵挂,时时猜度兄长的行程。张问安回到遂宁前两天,其父张顾鉴己于十二月十二日病故。然而白莲教起义军队伍中也鱼龙混杂、民匪混淆,其中既有失田无地之流民,又有啸聚山林之匪寇,他们对社会的破坏力也是非常大的,给普通百姓带来的伤害极为惨重。据清代洋县人岳震川的洋县张家寨死难白廷英传记载:“嘉庆丁已腊月之末,教匪由蜀渡汉江而北约十余万,蹂蹒终南之南,近山几无完村。明年戊午春,(白廷英)督乡人筑村后张家寨以避寇氛。”136白廷英家族并没能逃过此劫,白莲教军攻破张家寨后对村中不分贫富老幼实施了血腥屠杀。这篇文章中还说:“庸家寨名甚著,民之被屠戮者,数倍于张家寨,焚尸之惨,秽闻数里。”岳震川的洋县益水村薛烈女死贼记记叙了嘉庆丁巳年腊月一位十六七岁的美少女薛氏被白莲教军掳掠后载于马上,薛氏不甘被辱,痛骂匪徒,匪徒贪其美色,不忍杀之。薛氏寻机投益水而死。当时有人称赞薛氏一“女屈原者也”6105。丁巳年秋,张问陶回乡守制,第五次走入秦栈。诗人此时所写的纪行诗如老杜的诗一样,真实地记录战乱中秦蜀古道沿线百姓们的生存状况。嘉庆二年(1797)秋九月,诗人由陆路经陈仓道、连云道、褒斜道、金牛道返蜀。这次行旅极其艰难,诗人在丁巳九月褒斜道中即事诗中感慨道:“旧说还乡好,今伤行路难。”1375而行路难的原因正是白莲教起义的战火燃烧在汉中和川北了。他在另一首丁巳九月褒斜道中即事诗中说:“楚豫兼秦蜀,纵横一妇人。”1673诗中所说的纵横秦蜀的一妇人就是白莲教首领王聪儿。诗人认为王聪儿领导的白莲教起义是官逼民反,他说:“吁嗟杜陵语,盗贼本王臣。”1673诗人还说:“民谁甘作贼,将苦不能兵。T673他在庚申六月寄亥白兄成都中说:“平时耕读人,对面忽成贼。诗人再次来到柴关岭时,再不是当年感受到的“奇境逗奇寒,斯游合称最"183虽冷但景色奇异的境界了,而是“十年风景变,凭眺一惊心的景象。诗人九月十九日住在宁羌与广元间的神宣驿时,就曾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夜。诗人在九月十九日峡中遇警三更发神宣驿天明至朝天由水骚趋昭化中记录了半夜三更遭遇战事警报,吓得诗人一行半夜起身从水路逃奔昭化的情状。诗人描述当夜的情形是,住在古老、荒凉的神宜驿“古驿荒寒骤点兵,近来筹笔只虚名”1376。战乱中的人们神经高度紧张:“霜鸿飞处秋无色,风鹤吹来夜有声。Tl376听到一点风吹草动,驻军和客商如惊弓之鸟一样慌忙逃命,真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逃命的人争先恐后地争着往船上跑,“峡底争舟孤耀险,云中传柝万山惊”1376。嘉庆二年(1798年)正月十七日,诗人离开成都从栈道返回京师,这是诗人第六次走秦蜀古道。一路翻山越岭、行色匆匆,于二月九日宿宝鸡县驿站。诗人在驿站壁上题诗十八首,即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十八首,由题可知,这些诗记录了从成都到宝鸡二十多天行程中的见闻与感受。诗人这一路经历许多坎坷磨难,看到了许多惊心动魄的场面,如“磷火飞残新战垒,骷髅吹断旧人烟”关山销尽轮蹄铁,猛虎磨牙看此行”“荒寒驿路匆匆过,焦士连云万骨枯”1378。从张问陶的这十八首诗中我们看到,诗人对造成白莲教起义的原因认识非常清醒,他认为百姓造反是被统治者逼得走投无路“杀人敢恕民非盗”1378。真正给老百姓造成灾祸的是官军一“大帅连兵甘纵贼,生灵涂炭已三年”。没出现义军,而百姓村庄被焚,所以诗人质疑道:“连村无寇是谁焚?T1378而一些不良商家跟着清军大发国难财,随军收购兵土们抢劫来的财物,“大贾随营缘我富”1378。战乱中,无数百姓被清军枉杀,“万鬼含冤指阵云T3780张问陶的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十八首这组诗中的第十二首,记叙了清军镇压白莲教义军的战争对古城汉中造成的巨大破坏,组诗中写道:“汉沔东流雪未消,军符络绎马蹄骄。仓皇鬼狱来无定,破碎峰峦望转遥。地险不闻由我据,城危几度看人烧。商於何止关秦楚,陇蜀河潼路万条。”1379清军镇压白莲教的战争中,汉水流域是主要战场,汉中境内的许多城镇遭受战火焚毁,所以诗人说“城危几度看人烧1379°张问陶的这组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十八首问世之后,迅速传抄天下,受到许多名家的好评。清史列传本传说:“问陶幼有异禀,读书过目成诵,所为古文辞,奇杰廉劲,同时名辈皆敛手下之,而于诗犹工,尝作宝鸡题壁诗十八首,指陈军事,得老杜诸将之遗,一时传诵焉。”1728张问陶的学生崔旭在念堂诗话卷二中说:“船山师宝鸡县题壁诗十八首,一时盛传天下。T717顾翰在船山诗草补遗序中载言“有以先生宝鸡县题壁诗抄示者,余始骇然为惊,见其跋涉关河,崎岖戎马,欲歌欲泣,情乎见辞,以为太白、少陵复出也。”1569张问陶的这组写于秦蜀古道的纪行组诗是其最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杰作,表现了诗人悲天悯人的高尚情怀。因为这组作品,许多人把他与杜甫相提并论。我们的文学史家大都把张问陶归为性灵派诗人,将他与袁枚相提并论,这是不错的。杨世明先生的巴蜀文学史说:“船山是持诗主性灵见解的。从船山与袁枚的书函往来密切,他对袁颇敬重,可以见出他的这种倾向。但他在创作上却不盲目追随,故或谓船山诗学随园,船山作诗非之,云'诗成何必问渊源,放笔刚如所欲言。汉魏晋唐犹不学,谁能有意学随园。又日:诸君刻意祖三唐,谱系分明墨数行。愧我性灵终是我,不成李杜不张王。”'7466严迪昌先生在清诗史中评价张问陶的诗说:“在乾嘉后期,封建末世衰颓之势已不可逆转之际,如船山诗草这样心灵和时势同步地体现一个明晰、完整的过程很不多见。他的诗在清灵圆转或秀颖清峭的韵致中确实显得相当颓退,但那不应视作个人的过失,时代就是如此,岂能佯作黄钟大吕?8855李文治先生书船山纪年诗后说:“一代风骚多寄托,十分沉实见精神。随园毕竟耽游戏,不及东川老史臣。”9174李文治先生肯定了张问陶诗内容的寄托、沉实,认为张诗是超越了袁诗的。我读张问陶的诗,感受更深的是他的诗中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他强调诗歌展现自己的生命体验与精神世界,反对埋头在故纸堆中寻章摘句,他在论诗十二绝句中说:“写出此身真阅历,强于灯馆古人书。他认为诗歌应该表现世道人情,有感而发、有情而抒,“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1262。张问陶不仅是一位性灵派诗歌大师,更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关注现实、体察民情、关心民瘦,用诗歌写出了清代乾嘉时期秦蜀古道社会生活及山水风光。面对烽烟四起、战火纷飞、盗贼遍野、吏治黑暗、官府腐败、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能用诗歌还原当时真实的历史状况,抒发流于自己心灵深处的感触。他的秦蜀古道诗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有较高的成就,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可以说张问陶是清代中期成就较高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秦蜀古道诗歌堪称形象的蜀道交通史和生动的蜀道风情画。

    注意事项

    本文(张问陶秦蜀古道诗探析.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