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整理复习(含答案).docx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G)思维导图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2温布睡板,过一会J鼎板上的水澳不见了,是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1.沸威是水受热超过一三s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潮s时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受他第二课水沸腾了2.水变成水烈气后,体积会大大用加.3亦在加热过程中,i三到的变化有刚开始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会产生气泡,水面会看到热气,容署内壁出现大的小水珠等.第三课水结冰了2.水结冰后体积培大,占据了更大的空间,所以冰块浮在水面上.3.买触L往烧杯里的碎冰加食盐,从而降低温度,使试营里的冰更容易结冰.1.当环境温度高于OeC时,冰开始超化.2.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Sl要因素.第四课冰融化了3.用吸管对祖梭某个部分吹热气,被吹的部分会被融化,甚至会将冰块吹窠.4.流妣曲幅懒桧副、1.当环境温度低于O0C,水的湿度下降到0'C时.水线冰.第一单元水1 .指物质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¾s分布在水中,没白沉淀.2 .许多物感能在水中溶解,比如小苏打、族盾.食SL白糖、红稔等.第五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3.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耨是有一定限度的.4不磁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50噩升的水大约可以溶解食盐18克,溶蒯方打5克.1通过提高水的温度和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度装在水中的溶解速度.第六课力口快溶解2.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触动等因素有关.1.食盐踊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迎第七课混合与分离2 .您§修在水中的食盐和水分离出来.可以用延发的方法.3 .到一杯浓盐水放在阳光下,让杯里的水超虬32溶箴)食盐会被分离出采I.水秦发受成水蒸气,水凝结成冰,化成水,这些是水的三态变也2,在水的三态变化中,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没有改变.第八课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3.用像反泥做各种东西,将抵圻&或者撕扯,改甄是它们的状否.4.将国»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凹进去的部分鼓起来了,是因为乒乓球里的空气受懒胀.习题巩固易错专练一、填空题1 .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盐后,冰的熔点会降低热量,导致周围空气温度下降;而蔗糖水变成冰棍的过程中热量。(“吸收”或“释放”)2 .当混合物中两种物质颗粒大小差别很大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用分离它们;如果颗粒大小差别不大,一种物质能溶于水,另一种物质不能溶于水,我们可以采用的方法分离它们。3 .寒冷的冬天,强强把一个装满水封好口的玻璃瓶放在室外,结果玻璃瓶被胀破了,强强发现,瓶子中的水都O由于把玻璃瓶胀破了。4 .同学们,你们的脏衣服一般是谁洗?当妈妈将你的衣服洗干净;悬挂在阳光下,如图所示,过去半天你会发现湿衣服干了。湿衣服上的水跑到了中,成了o5 .“冰融化了”实验中,我们为了观察冰化成水这个过程,需要在试管上做两次标记,先是标记面高度,再是标记面高度,可以用来标记。6 .古代制盐提纯一般是这样做的,先是让盐矿溶解在冷水里,然后进行沉淀和把泥沙去除,最后进行获得比较纯净的盐粒。(两空选填“加热”、“过滤”、“吸收”)二、判断题7 .杯子装水后,加上盖子和不加盖子相比,加盖子的蒸发快,不加盖子的蒸发慢。()8 .做溶解实验时,若发现烧杯底有少量食盐未溶解,则这一份不能计算在内。()9 .往清水里加入食盐,加入第一勺和第五勺颗粒消失的快慢一样。()10 .小朋友用吸管向冰块的一部分吹气,被吹的部分先融化,原因是这一部分的冰块外界温度较高。()IL纯净水和矿泉水对身体有益无害,所以我们要大量饮用这两种水,少喝白开水。()12 .试管中的冰融化后,发现冰面处做的标记比水面处做的标记要低。()13 .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我们看到水面会有热气产生,杯中会产生气泡,并且沸腾前后气泡的大小、多少都有变化。()三、选择题14 .如图,我们往试管外面的碎冰块里加入食盐,于是,试管里的小水滴和它的“水”伙伴们()OA.温度上升了 B.温度不变C.温度下降了15 .给小水滴和它的“水”伙伴们加热,可能会看到的变化是()。A.温度下降B.冒气泡C.结冰了16 .小水滴和它的“水”伙伴们装在没有盖的杯子里,放在向阳处,过了几天,水()。A.变少了B.变多了C,不变17 .水能结冰,冰也能融化成水,下面选项中,(),属于可逆的过程。A.木头燃烧B.铁钉生锈C.白糖溶解在水中18 .在不同的条件下,冰融化的快慢不同。例如,将两块完全一样的冰块分别放入50和100°C的水中,融化更快的是()。A.100水中的冰块B.50水中的冰块C.无法判断19 .以下哪种做法不能让水更快地蒸发。()。A.将水放置在阳光下B.将水密封起来C.将水放置在通风处20 .美术课上,小丽用纸剪出了漂亮的窗花,小东用橡皮泥捏了只小鸭()OA.产生了新物质B.没有产生新物质C.窗花发生了本质变化21 .在50毫升水里放1克不知名物质,用玻璃棒搅拌,小颗粒均匀地分散到水中,过了一会儿,杯底有少量沉淀。取15毫升液体过滤,滤纸上留下了粉末状颗粒。这样的物质在水中()。A.溶解了B.没有溶解C.溶解了一部分22 .取一小块冰,用吹风机的热风不断地向冰块的某一部分吹热气,可以观察到,A.冰块体积变大了B.冰块没有任何变化C.冰块在慢慢融化四、连线题23 .请将实验材料与名称及作用连一连。酒精灯使容器受热均匀石棉网起支撑作用-i蒸发皿加热三脚架盛放液体五、实验题24 .科学小组要探究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系吗?需要准备的实验材料:烧杯、()、热水、冷水。实验步骤:准备两份()(填“相同”或“不同”)质量的食盐。分别加到同样多的热水和()中。静置不动,观察并比较()溶解的快慢。实验现象:热水中的食盐溶解得较()(填“快”或"慢”)o(4)实验结论: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水温越(),食盐溶解的越快。25 .在做“水沸腾了”的实验时小林从某个时刻开始每隔1分钟就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数据如下表:时间/分钟O1234567温度/90929498100100100下图是他第3分钟时测量水温时温度计的示数请根据示数填写在空格上。1.C10(>-三10()水的沸点是O在第4-7分钟这段时间里,酒精灯一直在加热,但温度计的读数并没有升高,这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填“吸热”或“放热”),同时,他看到烧杯中有大量气泡冒出下图中的能描述他看到的气泡。A.六、简答题26 .俗语说“下雪不冷化雪冷”,意思是下雪时身体感觉没有雪融化的时候冷。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27 .被同样温度的水蒸气烫伤为什么会比被水烫伤更严重?七、综合题28 .小敏在烧杯中加入了一些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该实验装置是用来观察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1)从图中可以读出此时的水温是(),水()(填“开始”或“没有开始”)沸腾。(2)水沸腾的温度是()。(3)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小敏观察到水中气泡有两种情况,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图()(填“甲”或“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4)当水沸腾时,水面上会产生“()”。(5)小敏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发现塑料袋会(),这是因为水变成水蒸气时,体积会()o29 .材料:热水冲药。小朋友们得过感冒吗?得感冒时可不舒服啦!流鼻涕、嗓子疼、严重时,还要妈妈带你去医院。为了缓解病情,要喝感冒冲剂。冲药时,妈妈总是把药用热水冲,而不用凉开水冲,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这是因为热水比冷水溶解的糖多,而且糖在热水中溶解的速度也比较快,热水的分子运动软快,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可以容纳更多的糖分子。(1)热水的分子运动(选填“较慢”或“较快”),分子之间的距离(选填“较小”或“较大”),可以容纳更多的分子。(2)用热水冲感冒冲剂,溶解的量要(选填“多一些”或“少一些”),速度会(选填“快一些”或“慢一些”),效果要好一些。拔高特训1 .为了分离食盐和水,请设计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实验材料在你选择的材料后面画填在横线上。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角架、温度计、食盐溶液。实验过程(1)安装、调试好加热装置。(2)向()中倒入适量的食盐溶液,点燃()进行加热。实验现象蒸发皿中的水分大部分被蒸发掉时,蒸发皿中出现了()。我们发现(1)水蒸发时,食盐颗粒()。(填“会”或“不会”)随水分一起蒸发。(2)食盐既可以()(填“溶解”或“不溶解”)在水中,也可以重水中析出来。2 .逸楠同学在研究食盐溶解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把15克食盐倒入四个杯子,第一杯用100毫升的冷水搅拌,第二杯用100毫升的冷水不搅拌,第三杯用100毫升的热水搅拌。第四杯用100毫升的热水不搅拌。溶解时间记录如下:溶解方法溶解时间第一杯(冷水、搅拌)45秒第二杯(冷水、不搅拌)150秒第三杯(冷水、搅拌)15秒第四杯(冷水、不搅拌)65秒(1)要想研究水的温度对溶解的影响,应该用第杯和第杯进行对比实验,这个实验改变的条件是,不改变的条件是、,从实验结果来看,能加快溶解的速度。(2)如果我们拿第一杯和第二杯做对比实验,改变的条件是,不改变的条件是等,从这组实验结果来看,能加快溶解的速度。3 .某科学小组的同学想了解食盐、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他们进行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组号123456水量/毫升501001005050100食盐溶解量/克193536371736小苏打溶解量/克591010511(1)实验中选择水量为50毫升的是第、组;选择水量为100毫升的是、组。(2)上面第组的数据可能是错误的。产生错误的原因可能是。(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在当时的情况下,25毫升的水中能溶解克食盐,25克毫升的水中能够溶解克小苏打。参考答案易错专练1. 吸收释放详解:物质的变化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盐后,冰的熔点会降低,冰在融化过程中不断向周围吸收热量,导致周围空气温度下降;而蔗糖水变成冰棍的过程中,不断向外释放热量。2. 筛子筛选溶解过滤蒸发详解:混合物分离方法的选用要结合混合物的特点。当混合物中两种物质颗粒大小差别很大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用筛子筛选分离它们;如果颗粒大小差别不大,一种物质能溶于水,另一种物质不能溶于水,我们可以采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它们。3. 结成了冰体积变大详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水结冰前后,质量不变;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当质量不变时,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因此瓶子中的水都结成了冰,由于体积变大把玻璃瓶胀破了。4. 空气水蒸气详解: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蒸发。当妈妈将你的衣服洗干净悬挂在阳光下,如图所示,过去半天湿衣服干了。说明湿衣服上的水蒸发了,跑到了空气中,成了水蒸气。5. 冰水橡皮筋详解:水没有固定的形状、较凉、会流动、是液体。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能浮在水面。取一个结冰的试管,在冰面处做上标记,这样做的目的是记录冰初始体积。在冰完全融化后,在水面处做上标记,这样做的目的是记录冰融化成水后的体积。实验中可以用橡皮筋来标记。6. 过滤加热详解:盐和沙子混合可以利用食盐能够溶解而沙子无法溶解的性质进行分离,分离的过程是先放入水中,让盐充分溶解,在过滤出泥沙,最后进行加热获得比较纯净的盐粒,再用蒸发的方法得到食盐。7. X详解: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高低、风的大小、蒸发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有关,温度越高、蒸发面积越大、风越大蒸发越快。在本题中,开盖水蒸发快,盖着盖子,蒸发的水汽会碰到盖子凝结成水滴回流到杯中,所以水汽没有蒸发到外界,进而盖着盖子蒸发的慢,开盖水蒸发的快。8. 详解:通过溶解能力实验可知,小苏打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相同情况下,溶解的食盐的量比小苏打多,说明食盐的溶解能力强。做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时,如果一份食盐或小苏打在水中没有完全溶解,不能计算在内,要等前一份食盐或小苏打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的准确。9. X详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度的,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就不能继续溶解了。所以往清水里加入食盐,加入第一勺和第五勺颗粒消失的快慢也不相同,刚开始溶解得快,后边接近饱和时溶解得慢。10. 详解:液态水降到0时开始凝固成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用吸管对着冰块的某个部分吹气,气体中带有热量,会让冰块这一部分融化得更快一些。11. ×详解:根据对纯净水和矿泉水的认识,如果大量饮用这两种水,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比如长期饮用纯净水可能造成机体矿物元素缺乏,如果饮食中也缺乏相应的矿物元素,便会造成矿物质摄入不足,对人体健康产生,因此不要长期、大量饮用纯净水和矿泉水,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12. 详解:水在自然界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且不同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冰融化由固态变为液态,体积变小。所以试管中的冰融化后,发现冰面处做的标记比水面处做的标记要低。13. 详解: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C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我们看到水面会有热气产生,杯中会产生气泡,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沸腾前后气泡的大小、多少都有变化。14. C详解:往碎冰堆里放食盐,能够加快碎冰的融化,冰融化吸热使得周围温度降低,所以往冰块中加盐,我们发现试管里的小水滴和它的“水”伙伴们温度下降了。故选Co15. B详解: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水底有小气泡往上冒,气泡上升并且不断变大,到水而时气泡破裂,水面会有大量“白汽”产生,温度计的读数上升。故选Bo16. A详解: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把一杯水装在没有盖的杯子里,放在向阳处,几天后杯子里的水减少了,这是因为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去了。故选Ao17. C详解:根据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冰化成水之后,可以通过降温的方法,使水重新结成冰;白糖溶解形成糖水之后,可以通过蒸发的方法,将白糖结晶析出。因此冰化成水、白糖溶解于水均属于可逆变化。木头燃烧和铁钉生锈后不能恢复原状,是不可逆变化。故选C。18. A详解:液态的水降到零摄氏度时就开始凝固成冰,固态的冰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零摄氏度时就可以开始融化,逐渐变成液态的水,可以通过使环境温度更高、搅拌、振动、加盐等使冰融化。在不同的条件下,冰融化的快慢也是不同的。将两块完全一样的冰块分别放入50和100的水中,融化更快的是100水中的冰块。19. B详解:温度越高、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面积越大,水蒸发得越快。将水放置在阳光下、通风处,可以使水更快地蒸发;将水密封起来,空气流动速度慢,蒸发面积小,不能使水更快地蒸发。20. B详解:物理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美术课上,小丽用纸剪出了漂亮的窗花,小东用橡皮泥捏了只小鸭,经过这些改变,纸,橡皮泥只是改变了形状、大小,还是原来的物质,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21. B详解:在50毫升水里放1克不知名物质,用玻璃棒搅拌,小颗粒均匀地分散到水中,过了一会儿,杯底有少量沉淀,看起来是部分溶解,然后取15毫升液体过滤,不是直接过滤(不含沉淀),滤纸有颗粒说明物质没有溶解。故选Bo22. C详解:冰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当环境温度到达0时,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而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取一小块冰,用吹风机的热风不断地向冰块的某一部分吹热气,可以观察到,冰块在慢慢融化。.使容器受热均匀起支撵作用盛放液体详解:实验室常见仪器包括:酒精灯,有加热作用;三脚架,有支撑作用;石棉网,可以受热均匀;蒸发皿,是盛放液体。24. (1)食盐相同冷水食盐快高详解:(1)探究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有关系,需要准备的实验材料:烧杯、食盐、热水、冷水。(2)实验步骤:准备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分别加到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中。静置不动,观察并比较食盐溶解的快慢。(3)实验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热水中的食盐溶解得较快。(4)实验结论: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水温越高,食盐溶解的越快。25. (1)96(2)100(3)吸热A分析:观察水从加热到沸腾的过程,主要从温度、水面变化、声音等方面描述。加热后,容器的底部会出现气泡,随着温度的升高,小气泡会越来越多,逐渐扩散到空气中,并有水汽形成,经过一段时间持续加热后,水面开始沸腾。水沸腾时,在水面上方会形成一些雾气,这是蒸发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详解:(1)观察温度计,每一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液柱在90-100之间有6个小格,所以是96。(2)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100,因为加热温度也不上升,说明达到了沸点。(3)在第47分钟这段时间里,酒精灯一直在加热,但温度计的读数并没有升高,这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吸热;同时,他看到烧杯中有大量气泡冒出,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图中的A能描述他看到的气泡。26 .同意;因为冰雪融化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详解:冰雪融化由固态变为液态,这是一个吸热的过程,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所以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就是这个意思。27 .因为水蒸气要变成水的时候会放出热量,所以当人体接触到的时候,水蒸气会遇冷变成水,同时放出热量,使人体接触到的温度更高。详解:正常情况下,水的沸点为100,水蒸气的温度比开水的温度高出好几倍。水蒸气变成水的时候要放出热量,所以当人体接触到水蒸气的时候,水蒸气遇冷变成水,同时放出热量,使人体接触到的温度更高,因此被同样温度的水蒸气烫伤会比被水烫伤更严重。28 .96没有开始100甲白气鼓起变大分析:把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到IO(TC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水面上会冒“白汽”;同时烧杯中的水在减少,但是温度保持不变。详解:(1)图中温度计的一个小格代表1,温度计的液柱在90和100之间过6个小格,此时的水温是96,水没有开始沸腾。(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3)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图甲是水沸腾时的情况。(4)当水沸腾时,水面上会产生“白气”,这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滴。(5)小敏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发现塑料袋会鼓起来,这是因为水变成水蒸气时,体积会膨胀,热空气上升导致的。29 .较快较大多一些快一些分析:我们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跟溶剂和溶质的本性有关,比较哪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强就是比较在等量的水中,哪种物质溶解得多。详解:分析题可知,搅拌、加热、碾碎能够加快溶解。搅拌感冒冲剂在水中溶解的快慢是否搅拌、温度等因素有关,用热水搅拌是冲泡感冒冲剂最快的方式。(1)热水的分子运动较快,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可以容纳更多的分子。(2)用热水冲感冒冲剂,溶解的量要多一些,速度会快一些,效果要好一些。拔高特训1. 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食盐溶液蒸发皿酒精灯白色颗粒/颗粒不会溶解详解: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通常用加热的方法让盐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白色的盐的结晶。做分离食盐和水的实验时,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当杯子里的水全部蒸发掉时,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全部变成白色颗粒存在蒸发皿中,食盐不会蒸发掉。分析:本题考查对食盐分离实验的认识。2. 一三水温搅拌水量加热是否搅拌水温搅拌详解:探究食盐溶解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应该采用对比实验法,即要保持其中一组变量不同,其余条件均相同,实验表明温度越高、颗粒越小、搅拌溶解速度越快。3. 1452364水量不准,加入食盐的量不准等92或3教科版I.空气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取没有固定形状等特征.2.在传递空气的游戏中,我们又发现空气有很轻.容易泄漏、不容易密封、谟起来很软、不易破观察等特征.第一课感受空气:(3.我们的周围充满空气,昵土里、水里也有空气.4.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水是液体,石头和沙子是固体,空气息气体.1.空气会占据一定的空间.第二课空气能占据空间吗2 .侬£团拈在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纸团不会混.3 .倒扣的杯子充满水,用打气西往杯里打入空气,可以把水挤出杯子.1 .空气占理的空间可以被压能.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第三课压缩空气2 .篮球、轮胎、气垫船、充气沙发等运用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3 .空气是由许多微粒a成的,受到压力后它SA间距离会变得更小.4 .用注射器抽取一部分空气,向下压可以压缩空气所占空间,向上拉可以犷张空气所占空间.1.空气是有质的,但空气的质很轻.第四课空气有质量吗2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IL第二单元空气第五课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一定的空气有一定的质.1 .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变轻从而上升.2 .撇热气球实甦时,系筒研用是防IXWa快速加热.第六课我们来做"热气球"3.通过加热,望料袋中的冷空气变成热空气,热空气上升让萤料袋上升到空中.4.孔明灯利用的是热空气上升原电燃放孔明灯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1 .空气流动会形成KL第七课风的成因2 .生活中有许多冲制造风的方法,上匕如用嘴吹、用扇子扇、用吹风机吹、用书本扇等.3 .借助蚊香的烟套和纸条,可以腺到空气的流动.4 .在无风的环境中,蚊香的烟雾是往上景的.1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看,人们称它为大气层.12.相物、动物归我们人类都常不开空气.第八课空气与我们的生活卜(3空气可以喏助喻.4风具有坨,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胎源,可以用来发电.温馨提示:图片放大更清晰哟!、_习题巩固易错专练一、填空题1 .用打气筒把打进自行车车胎里,使自行车跑得又快又稳。2 .小明同学在如图所示的纸箱中点上蜡烛,把一个纸风车放在上表面小洞上,发现风车转动了。风车能转动的原因是:蜡烛点燃后,把周围的空气,空气受热后变了而形成了风,从而把风车吹动。3 .我们来做“热气球”,当热气球中的空气被加热,热气球会;停留在天花板一会儿后,热气球会o4 .英英同学用皮球和绿豆做实验,先调节好天平两端平衡,左盘放上皮球,右盘放上绿豆,左右两端依旧平衡(如图)。再往皮球里打入20筒空气,可以观察到,这说明空气有(填“弹性”或“质量”)。5 .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在做称量空气质量实验时,发现瘪的篮球与150个小垫圈重量相同,在打入20筒空气后,垫圈数增加到180个才又平衡,同学们开始讨论:打入的20筒空气的重量相当于个垫圈的重量。老师告诉大家,每个小垫圈的重量是5克,那么,打入20筒空气的重量是克,打入的每一筒空气重量是O6 .空气容易被、被,空气的体积和状态被改变之后会产生力量。7 .小明做了一个气球小实验,如图所示,他将一瓶泉水中的水倒去,将完好的气球放入矿泉水瓶中,并用气球口套住瓶口。小明向气球中吹气,小明无论怎么用力吹,发现气球;这主要是因为瓶子里空气要占据O8 .如图,科学家们经过不断研究,发现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含量最多的是,空气中的是维持人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气体。1%其他气体酬78%J二、判断题9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10 .倒掉水后,茶杯里还装有空气。()11 .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12 .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13 .在称量空气的质量时,没有绿豆我们也可以用比较标准的钩码来实验。()14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自己制作的“热气球”过了一会儿会掉下来,最可能的原因是热空气下降逃走了。()15 .在风的模拟实验中,我们应该把点燃的蚊香放在纸盒顶部的小孔处。()16 .空气和水一样都会流动。()三、选择题17 .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南南想通过实验来证明空气的确是存在的,下列方法中她不应该选择的是()。A.用袋子装满空气B.用打气筒让气球鼓起来C.在空杯中加满水18 .下列是生活现象与空气特征的相应描述,错误的是()。A.新冠病毒能通过空气进行快速传播,这与空气会流动有关B.往鼓起的篮球里继续充气,篮球能弹得更高,说明压缩空气有弹性C.一个敞口的空杯子放在桌面上,里面没有任何物质19.比较水和空气能不能被压缩时,为了公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注射器相同就可以了,水和空气的多少不用管B.注射器要相同,抽进去的水和空气也要一样多C.只要用力压活塞就可以了,其余不用管20 .将简易天平调好平衡,在两边挂上物体,发现天平向右倾斜,说明()oA.左边物体质量大B.右边物体质量大C.左右两边物体21 .以下物品中,质量最大的是()。A.未充气的气球B.充入5筒空气的气球C.充入10筒空气的气球22 .冬天快到了,小王家打算安装暖气片,你建议安装在图中()点的高度。A. AB. BC. C23 .“我们来做热气球”实验中,我们需要一个纸筒,它的主要作用是(A.防止塑料袋着火B.聚集热量24 .下图的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现象是(C.以上都是)OA.纸条会飘动 B.纸条会燃烧C.纸条不会动25.同一个气球可以捏成各种形状是利用了空气()的特征。A.没有固定形状B.很轻C.无色透明四、连线题26.将下列图片与相关内容用线连起来。3级叶动红旗展O级烟柱直冲天6级举伞步行艰五、实验题27 .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1)第一步:在简易天平的两端各放一个充好气(有气不瘪)的皮球和若干豆子,用增减豆子的方法使天平平衡,这时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2)第二步:取下皮球,用打气筒往皮球里打入20筒空气再放回去,天平将向(填“皮球”或“豆子”)一端倾斜。(3)第三步:用(填“增加”或“减少”)豆子的方式使天平重新平衡。(4)第四步:用球针放掉皮球里的空气,天平会向(填“皮球”或“豆子”)一端倾斜。28 .小明在研究“空气是否有质量”这一问题时,进行了以下探究:他猜测:空气是有质量的。称量空气前,在简易天平一端放入刚好充满空气的小皮球,另一端放入若干豆子。此时,小明应该把天平调试成()状态。A.平衡B.左端下沉C.右端下沉小明往小皮球打入20筒空气后,他会看到()。.皮球往下沉B.皮球往上翘C.天平保持平衡(3)小明如果想要天平重新平衡需要向()一端加豆子。.皮球B.豆子(4)通过以上探究,小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空气有质量B.空气没有质量C.空气无色很轻六、简答题29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将家里的暖气片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说明暖气片是怎样使房间的温度快速上升的。30 .如下图是一玻璃瓶,瓶中装有部分水,a和b为两根吸管,若要将瓶子中的水挤出来,我们可以怎样做?并请解释一下原理。拔高特训一、简答题1 .下图是研究风的成因模拟实验进行中的情景。A处是线香,B处是蜡烛,C处手捏羽毛在洞口上方。当把所有器材按图中所示的样子放置好,线香和蜡烛都没有被点燃时,几乎看不到C处羽毛什么现象。当点燃蜡烛和线香后不久,从透明窗口看到线香的一些烟从A处到B处,从B处到C处,羽毛向上倾斜明显。这种现象是怎样发生的?2 .在验证空气也有质量的实验中,如果将皮球里的空气放出一部分后,再将皮球放入小桶中,天平会怎样?为什么?二、实验题3 .小明对水和空气的体积变化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如下图。(1)他先用两只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活塞。他发现装的针筒内的活塞推不动,装的针筒内的活塞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2)如果用同样多的力向上拉活塞,他又发现装的针筒内的活塞拉不动,装的针筒内的活塞拉到一定程度就拉不动了。(3)这说明的体积是可以变化的。4 .小科在课堂上做过关于空气的如下实验:(1)实验一:用两只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多的水和然后用橡皮泥堵住管口。用同样的大小的力向下压活塞。观察到以下现象:f三出由上图可知,第支注射器中装的是水。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容易被压缩。(2)实验二:在自制天平上右侧拴上一个橡皮泥,左侧拴上一个没有充气的气球,发现天平平衡(图1)把气球吹胀再系上(图2),将会发现,这说明空气。If-I(3)实验三:手拿着塑料袋在空中挥动几下,用手握住塑料袋口,发现塑料袋鼓起来,说明空气,用手压一压塑料袋,塑料袋形状会发生改变说明空气O5 .观察实验示意图,再回答问题。(1)在自制的小天平上,右侧拴上一个小木块,左侧拴一个没充气的气球(如图一),此时天平的状态说明了,(2)然后把气球吹胀再系上(图二)我们会发现,此时天平的状态说明了,我们得到的结论是:。(3)你有什么办法使图二中的天平两端保持平衡?(写出两种不同的方法)三、综合题6,比较石块、水、空气的相同和不同。(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相应位置)形状固定形状不固定能占据空不能占据空间容易被压缩不容易被压缩能流不能流动质量比较大(重)质量很小(轻)形状是否固定能不能占据空间是否容易压缩能不能流动质量大小(重或轻)石块水空气7.读资料,把空气的特征和作用填充到气泡图中。【小资料】奇妙的空气空气是一种物质,地球生命离不开它。它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没有固定形状能占据空间;会流动形成风。空气的作用可大了,它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做饭时我们可以利用空气帮助燃烧,聪明的科学家们还发明了空气发电机,用空气来发电。特征空气作用参考答案易错专练1. 空气2. 加热轻上升解析: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会上升。大气受太阳辐射,受热不均,导致形成冷热空气,空气循环运动,就形成了风。纸箱中点上蜡烛,把一个纸风车放在表面小洞上,发现风车转动了。风车能转动的原因是:蜡烛点燃后,把周围的空气加热,空气受热后变轻了而上升形成了风,从而把风车吹动。3. 上升下降解析:热气球就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实现的,当热气球中的空气被加热,空气受热体积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停留在天花板一会儿后,气体的温度下降,体积缩小,热气球会下降。4. 皮球端下沉,绿豆端上翘质量解析:空气是有质量的,但是它的质量很轻,我们在测一袋空气的质量时,可以用天平等这样的物品来做标准物。能用简易天平和不同物体来衡量一袋空气的质量。我们可以借助豆子和皮球来验证空气有质量。英英同学用皮球和绿豆做实验,先调节好天平两端平衡,左盘放上皮球,右盘放上绿豆,左右两端依旧平衡。再往皮球里打入20筒空气,可以观察到皮球端下沉,绿豆端上翘,这说明空气有质量。5. 301507.5克解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由于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根据题干可知,打入的20筒空气的重量相当于30个垫圈的重量,而每个小垫圈的重量是5克,那么30个垫圈的重量是150克,即20筒空气的重量也是150克,那么打入的每一筒空气重量是7.5克。6. 压缩扩张解析: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也容易被扩张。发现被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被压缩的越厉害弹性越强。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扩张,被扩张的空气有回复原来状态的能力,由此也会产生一股力量。空气容易被压缩、被扩张,空气的体积和状态被改变之后会产生力量。7. 总是吹不大空间解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质量。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小明将完好的气球放入矿泉水瓶中,将气球口套在塑料瓶口。向气球中吹气,小明无论怎么用力吹,发现气球总是吹不很大,说明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所以气球吹不很大;这主要是因为瓶子里的空气要占据空间。8. 氮气氧气解析: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氧气大约占空气的21%,空气中的氧气是维持人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气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混合而成的。9. X解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只占其中的很少一部分。10. 解析:我们周围到处弥漫着空气,空气无处不在。把杯子中的水全部倒掉后,我们肉眼看杯子里什么都没有了,但是杯子里还有空气,空气占据着空间。11. 解析: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在对密闭的容器中的空气施加压力时,空气的体积就被压缩,使内部压强增大。当外力撤消时,空气在内部压强的作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