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docx

    • 资源ID:1116648       资源大小:17.4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docx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此,以下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学习兴趣;分析引言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有着积极意义。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积极探究新课程理念,激发学生参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笔者发现教师往往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性不强,自主探究和感知能力不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一、努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师与高效课堂的构建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作为学生与知识两者之间联系的桥梁,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严格约束自身行为,善于借助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促使学生提高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与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参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师需要秉持乐于奉献的意识,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计教案,强化自身教学能力,并善于采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二、组织小组合作,激励学生互动交流课堂上的互动沟通能够促使学生交换观点,交流思想,也能够形成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调动一些学习兴趣不高、常常被“边缘化”的学生进入讨论交流的中心,进而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学习讨论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参与。例如在社会生活有秩序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提供相关案例,并要求各小组对“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进行讨论交流,教师进行课堂巡视,引导小组内合理分工,重点关注一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促使学生全体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并结合案例交换对“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不同看法,深入对社会生活秩序的讨论与思考。三、提升教学境界,拓展知识内容教师要在教学中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就要摆脱课本和教学的约束,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课外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多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后进行知识的拓展和补充,选择一些有价值的热点社会话题进行讨论。例如,教师在讲解我们国家的发展的时候,可以延伸主题,进行知识的拓展,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制约国家发展的因素”“怎样表达追求和平的愿望”等,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各个国家推动社会和平和发展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做出的积极贡献,也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的道德与法治内容,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感悟。四、创设信息技术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道德与法治的内容产生兴趣,才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创造多媒体的课堂教学环境,从而就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网络生活新空间”的知识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两会的图片,而后提问学生:“如果我们想要尽快了解两会的信息,可以通过哪种手段?”有的学生就说道:“通过互联网。”这样,教师就能有效实现课堂的导入。其次,在讲解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的课题时,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出示微信、知乎、抖音等软件的图标,并向学生提问:“课件中的图标你都认识吗?有哪些软件是你平常使用的?”而后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如有的学生就说:“我经常使用微信和朋友聊天”;有的学生说:“我经常逛抖音看小视频”;有的学生则说:“我经常在知乎上提问和回答一些问题”等。再次,在讲解“网络推动社会进步”一节时,教师同样可以利用课件展示支付宝、微信支付和“互联网+”等内容,而后让学生回答上述图片说明了什么?等等,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入课文内容。这样,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就有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机和活力。五、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结合,顺应新时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需求,满足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师要有效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采用多媒体的形式,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法治教学的重要意义。教师要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法治知识,探讨法治问题。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丰富课堂学习的内容。六、搭建道德与法治教学平台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为学生搭建相应的教学平台。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善于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借助媒体、电视、广播等让学生了解国际上的大事,以此为契机加强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将社会上的热点新闻和社会的发展特点融入课堂教学中。举例来说,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尊重他人相关的内容时,可以向学生讲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选取董卿三次下跪为教学素材,加强对学生中华美德的教育,让学生在具体的案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增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七、注重情境导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生动的语言、生活化的案例、有趣的游戏等为学生创设导入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从而实现课程导入与课程讲解之间的有效衔接。例如“和朋友在一起“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在教学导入阶段,为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并进行问卷调查:当遇到快乐的事,你最愿意与谁分享?当心里有秘密时,你最愿意向谁倾诉?当遇到困难时,你最愿意向谁求助?你最愿意与谁一起外出游玩?结果显示,“当心里有秘密时,你最愿意向谁倾诉?”“你最愿意与谁一起外出游玩?”这两个问题中绝大多数会选择“好朋友”。教师以此为线索,引出“朋友”这一话题,并结合现实生活调动学生的讨论、学习兴趣。结束语构建高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需要教师积极创新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善于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展教学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参考文献1王其友.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途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4):47.2孔维兰.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9(34):26.3肖春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试题与研究,2019(35):59.4杨志忠.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8(26):86.5吴金.初中道德与法治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1):104-105.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